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课

【学习内容】

教材:《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审题立意。

2.进行写作实践。

【学习过程】

一、理解审题立意

1.阅读图书中的《剪不断的思念》,思考:这篇文章在写作时扣住了题目中的哪些信息?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答案示例:

《剪不断的思念》紧扣题目中的“剪”与“思念”,全文立意由此而展开,围绕母亲的“那把剪刀”,通过回忆母亲剪纸花、用花样子换糖、为“我们”哥儿俩剪头发等内容,表达对母亲“剪不断的思念”,情感真挚深沉。

2.阅读教材,说说对“审题立意”的理解。

答案示例:

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二、怎样审题立意

1.阅读教材,思考:审题和立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示例: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要求。还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立意时,要做到立意明确,思想健康。同时要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可使立意新颖。

为了取得好的立意,写作前,可以先列出与题目有关的多个主题,分析、比较之后,选择一个既新颖自己又能够驾驭的主题,再进行构思、写作。

2.阅读图书中的同题学生习作《翻过那座山》,说说小作者是怎样审题立意的。

答案示例:

陈淑娴的《翻过那座山》,写“我”与爸爸妈妈在夏日爬山的经过,“那座山”一语双关,既指“我”爬上顶峰的蒙山,更喻指“我”克服的困难。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审题清楚;文章体现了“战胜了怯懦”的主题,立意深刻。

孙嘉启的《翻过那座山》,写“我”与妈妈之间产生隔膜,“横亘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在妈妈爱的陪伴下,“我”深受感动,“那座我曾以为难以逾越的高山已经坍塌”。文章以“山”比喻母子间的隔膜,以消除两代人的隔膜来照应题目,做到了“认真审题,恰当立意”。

3.阅读下面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提示:(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2)你还可以悟出什么道理?试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从反面立意。(3)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分享交流。

答案示例: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回避矛盾,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材料涉及猫头鹰和环境的关系的问题。其实人也是这样,我们有时候会不适应环境,怎么办?我们应当首先找到不被环境接受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措施无非有三: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换一个环境。当改变不了环境时,不妨改变自己;不想改变自己时,就换一个环境;换环境也不能解决问题的话,

那只能改变自己!

参考拟题角度:(1)让自己适应环境;(2)让自己和环境同行;(3)三十六计,走为上策;(4)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三、写作实践

从以下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1.从上面寓言故事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1)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分析、比较这些主题。(2)选择一个有一定深度且相对新颖的主题进行构思,并拟定题目。(3)写作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范文示例:

猫头鹰的故事

张培婷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了斑鸠。斑鸠问它:“你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也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坐在当风口的台阶上,读着这个故事。冰冷的风吹着,打在她的脸上,手背上,脚脖子上,她缩在宽大的校服里,多么娇小啊!

她,是一名六年级的普通学生。习惯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接受父母的疼爱,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乖宝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犹如噩梦!

有一天,她迟到了。当她到班里的时候,便感受到了诡异的气氛,她看到班里大半的人都盯着她,她害怕了,但她不好意思问这是因为什么。于是,下课后她便向一个相熟的女孩询问,然而那个女孩什么都没说,其他人也像是达成了共识,都开始回避她了。

过了几天,他们开始指责她有些高傲,她很生气,因为她不觉得自己高傲,便

去和他们理论、辩解,很快,她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大家对她的冷漠让她开始顺从那些人的意见。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始指责她不该出风头去竞争毕业晚会主持人,明明谁谁都比她强,她想了想,她不知道谁谁是不是比她强,但她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了,于是她也就不去了。

从冬天到夏天,她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他们的意见她都接受了,可是她还是没有朋友。

看着为了迎接毕业,热热闹闹写着留言、合影留念的他们,“这是一群奇怪的人?难道我才是奇怪的人?”她心里想着。她趴在课桌上望着窗外,艳阳高照,蝉声异常喧嚣,她的心里却如黄叶落地,很是荒凉。

学期终于结束,当初她找的那个女孩给她发了一条消息:对不起,那时你的成绩突飞猛进,老师公开表扬你特别突出,他们觉得你威胁到了他们,就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你……真的对不起。

她终于明白:猫头鹰尝试着改变了自己的叫声,然而,人们还是讨厌它。原来人们讨厌的并不是它的叫声,而是来自它的威胁。

【点评】

文章立意新颖。“以果溯因法”是提炼主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大部分同学都从猫头鹰搬到东方照样被讨厌的原因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本文作者却从这里的人惧怕猫头鹰的叫声的原因入手提炼主题:“人们厌恶你,不一定是因为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而是因为自己出类拔萃。”本文的故事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生活,使立意站住了脚,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

2.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提示:(1)“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2)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范文示例:见图书中的学生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