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善若水 PPT课件
➢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 所以没有过时也没有怨咎。
5
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先说水是 “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爱最受 尊崇的美好的品格示范,倡导人们效 仿呢
6
解读
居善地:放低身段,自居备下,保持谦 和的心态
心善渊:本质清明宁静 与善仁:富有仁爱之心,不厚此薄彼,
不趋炎附势,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不虚张
---老子
教育学第六组成员:
杨文静、郭倩、李洁
项蒙蒙、赵晓源、张梦娟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 作者简介 ➢ 出处 ➢ 重点字词 ➢ 启迪 ➢ 温馨提示
2
作者简介:
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西
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
)
姓:李 ;名:耳;字:聃; 楚国苦县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8
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叫“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之争!”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5
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先说水是 “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爱最受 尊崇的美好的品格示范,倡导人们效 仿呢
6
解读
居善地:放低身段,自居备下,保持谦 和的心态
心善渊:本质清明宁静 与善仁:富有仁爱之心,不厚此薄彼,
不趋炎附势,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不虚张
---老子
教育学第六组成员:
杨文静、郭倩、李洁
项蒙蒙、赵晓源、张梦娟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 作者简介 ➢ 出处 ➢ 重点字词 ➢ 启迪 ➢ 温馨提示
2
作者简介:
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西
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
)
姓:李 ;名:耳;字:聃; 楚国苦县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8
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叫“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之争!”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老子八章精美课件ppt
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
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
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
第
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
五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
老子试图 建立一个 适合于所 有事物的 理论,一 切事物都 遵循这样 的规律 (道)。
太极阴阳
老子认为 相互对立的 事物会互相 转化,即是 阴阳转化。 转化的方法 (德)来源 于事物的规 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
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
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只是反对那种光想 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无功而争功、有功而居功的行 为。
老子的“静虚”观念犹给人启迪。它表明着人的 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 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才能导引出浓厚了 创造能量。这对于现代之喧嚣浮华,无异于清醒剂。
“不盈”“不争”——老子的哲学观
老子弃世出关
大约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 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 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 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 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 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 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 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老子》八章优质课件
章 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计数用具);善于关闭的,不
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
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
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
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
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
第 八 章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 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 “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
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
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
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
老子试图 建立一个 适合于所 有事物的 理论,一 切事物都 遵循这样 的规律 (道)。
太极阴阳
老子认为 相互对立的 事物会互相 转化,即是 阴阳转化。 转化的方法 (德)来源 于事物的规 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
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 子 》 八 高
二
章 语
文
学习目标
壹 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 贰 领悟《老子》八章的思想内涵。 叁 探究儒道之异同,了解中国传统 文化。
老子弃世出关
大约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 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 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 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 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 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 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 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 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上善若水ppt
5.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 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 “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 孕育的文化。
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6.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 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 和透明合而为一。
7.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 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 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 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8.好在都江堰有。
6.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 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 和透明合而为一。
7.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 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 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 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8.好在都江堰有。
9.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 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 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 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 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 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 堰同辉。
5.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 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 “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 孕育的文化。
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6.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 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 和透明合而为一。
7.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 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 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 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8.好在都江堰有。
6.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 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 和透明合而为一。
7.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 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 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 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8.好在都江堰有。
9.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 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 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 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 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 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 堰同辉。
5.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 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 “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 孕育的文化。
老子《上善若水》-课件(1)概要
The Doorway whence issued all Secret Essences.
何谓“道”?
• 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路,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 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 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 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 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 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 系传》所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 “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 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 ——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 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 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 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 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 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 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 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 The greatest virtue is like water. Laozi compared his philosophy of "nonaction" to water,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jungle law.He said,"Water nourishes everything but contends for nothing."(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weaker than water.Yet nothing is stronger than water when it comes to breaking something strong."(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 强者莫之能胜 ) Water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weak winning over the strong.Water is invincible because it desires nothing and contends for nothing.
何谓“道”?
• 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路,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 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 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 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 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 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 系传》所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 “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 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 ——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 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 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 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 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 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 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 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 The greatest virtue is like water. Laozi compared his philosophy of "nonaction" to water,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jungle law.He said,"Water nourishes everything but contends for nothing."(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weaker than water.Yet nothing is stronger than water when it comes to breaking something strong."(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 强者莫之能胜 ) Water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weak winning over the strong.Water is invincible because it desires nothing and contends for nothing.
高中语文 《老子》八章课件 (共51张ppt)
《八十一章》纠正:1、既以为人已愈有。书上 “已经”的“已“, 改正自己的”己“。
2020/6/16
8
经典品读-文本梳理
修身之法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 三十三章 知人者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治国之道 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辩证之理 二十二章 曲则直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2020/6/16
12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 水
问题二:在本章中,老子强调的是水的哪种品质?
夫 唯 不 争,故 无 尤。
2020/6/16
13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水
• 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一章】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 • 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2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亦说谥号伯 阳)。春秋末期人,出生于陈国苦(hù)县 (后为楚国所灭),曾担任“周守藏室之 史”。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020/6/16
3
老子其书
著作概况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
《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 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 来源。《老子》分上下两篇,共为81章。原文上 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 《道经》37章在前,《德经》44章在后。
2
1
老子名言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八章】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三章】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七十四章】
2020/6/16
8
经典品读-文本梳理
修身之法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 三十三章 知人者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治国之道 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辩证之理 二十二章 曲则直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2020/6/16
12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 水
问题二:在本章中,老子强调的是水的哪种品质?
夫 唯 不 争,故 无 尤。
2020/6/16
13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水
• 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一章】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 • 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2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亦说谥号伯 阳)。春秋末期人,出生于陈国苦(hù)县 (后为楚国所灭),曾担任“周守藏室之 史”。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020/6/16
3
老子其书
著作概况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
《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 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 来源。《老子》分上下两篇,共为81章。原文上 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 《道经》37章在前,《德经》44章在后。
2
1
老子名言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八章】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三章】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七十四章】
《上善若水》小学古诗文PPT课件
❖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不及取无以损为为
足其天为至之道学
以有下而于又日日
取事常无无损损益
天,以不为、
、
下
无为
பைடு நூலகம்
。 事。
,
“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
知识、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 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 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 就是做学问。
善信也。 ❖ 第五,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 第六,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 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
❖ 苏辙的解说很有趣,从七个角度说明水的七 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用水来对照 人生很贴切,学会这七种善,就是天下第一 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居善地,心善 渊」,一步一步来;「与善仁,言善信,正 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任何一动、一静、 一言、一谈,都合乎平常的生活道理,这是 老子高明的地方。
“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 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 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 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
六、《道德经》的智慧
❖ 3、懂得迂回的智慧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 惑。
❖ 4、看破福祸相倚 ❖ 5、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 ❖ 6、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 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名言
❖ 上善若水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长地久。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出户,知天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不及取无以损为为
足其天为至之道学
以有下而于又日日
取事常无无损损益
天,以不为、
、
下
无为
பைடு நூலகம்
。 事。
,
“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
知识、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 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 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 就是做学问。
善信也。 ❖ 第五,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 第六,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 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
❖ 苏辙的解说很有趣,从七个角度说明水的七 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用水来对照 人生很贴切,学会这七种善,就是天下第一 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居善地,心善 渊」,一步一步来;「与善仁,言善信,正 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任何一动、一静、 一言、一谈,都合乎平常的生活道理,这是 老子高明的地方。
“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 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 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 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
六、《道德经》的智慧
❖ 3、懂得迂回的智慧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 惑。
❖ 4、看破福祸相倚 ❖ 5、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 ❖ 6、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 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名言
❖ 上善若水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长地久。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出户,知天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高中语文 《老子》八章课件 (共51张ppt)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2020/6/16
14
2
15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 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颜色,会使人眼花缭乱;混杂的音调,会使人听觉 失灵;各种各样的佳肴,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会使人 心情放荡纵情;稀缺的 ,会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 只追求能吃饱肚子而不去追逐声色之娱。所以,要摒弃物欲的 诱惑而去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2020/6/16
12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 水
问题二:在本章中,老子强调的是水的哪种品质?
夫 唯 不 争,故 无 尤。
2020/6/16
13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水
• 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一章】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 • 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真实的话不美,美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
的人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学识的人知识未必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未必有
真知。圣人的心不会想着去占有别人的东西,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
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他(已经)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却更丰富。
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法则,是帮助而不争夺。
2020/6/16
26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二十四章 企者不 立
问题一:前两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问题二:”企“、”跨“比喻哪些做法?联系文段,这段话阐 述了什么思想?
2020/6/16
14
2
15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 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颜色,会使人眼花缭乱;混杂的音调,会使人听觉 失灵;各种各样的佳肴,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会使人 心情放荡纵情;稀缺的 ,会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 只追求能吃饱肚子而不去追逐声色之娱。所以,要摒弃物欲的 诱惑而去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2020/6/16
12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 水
问题二:在本章中,老子强调的是水的哪种品质?
夫 唯 不 争,故 无 尤。
2020/6/16
13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第八章 上善若水
• 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一章】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 • 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真实的话不美,美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
的人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学识的人知识未必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未必有
真知。圣人的心不会想着去占有别人的东西,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
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他(已经)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却更丰富。
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法则,是帮助而不争夺。
2020/6/16
26
经典品读- 修身之法—二十四章 企者不 立
问题一:前两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问题二:”企“、”跨“比喻哪些做法?联系文段,这段话阐 述了什么思想?
《老子》八章课件
《道德经》又名 《老子》,文约义丰, 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 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 “道生万物”的宇宙生 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 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 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
律发展变化的,而“道” 是世界的本源。
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 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 之宗”。
思考:老子的段话阐明的观点是否与当今时 代人们追求更写了这 几句话,其目的是揭露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劝诫他们回到自 然安定的生活状态中来。
❖ 老子反对的是统治者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反对普通民众 的文明生活。他没有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没有 否定文明进步。他希望构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 是贪俗的生活。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 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 畋猎:打猎获取动物。 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
译文
追求色彩缤纷的生活,使人眼花缭乱, 也将使人视觉迟钝;追求五音刺激,使人畅 享美音,也将使人听觉失灵;追求五味享受 ,使人饱口福,也将使人味觉功能退化;追 求骑马狩猎的快乐,使人心情畅快,也将使 人放荡发狂;追求稀罕的物品,使人满足心 欲,也将使人行为失范。因此,圣人只求吃 食物饱腹,不求声色享乐,所以,人应摒弃 外物的欲望,保证安定知足生活。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7老子二章上善若水课件长春版-PPT精选文档
作品细读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作品分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者,道教的经典。本章以自然界水的无私品质来喻述道义,教化民
众,以此来歌颂“道”的功用。老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们,应该像
水一样,具有水的品格和美德。
作品分析
水,生命之源。哪里有水的滋润濡养,哪里就会生机盎然;犹如哪 里有圣人相承,哪里就繁荣昌盛一样。水,自上而下,由天落地,一路 风尘,一路奉献;化作甘露,滋润大地;化作雨雪,降飘原野;水,经
背景简介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
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结果 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
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
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 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
保意识。老子可以说是倡导环保的先驱。在历史的长河中,水 不仅哺育着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但也留下了太多刻骨铭心的 回忆。随着现代文明的开启,人类对水的开发利用为人类服务。从远古时 期的大禹治水,到今天的三峡、小浪底水库的修建、南水北调 开工、“三条黄河建设”,都是人类有序利用水资源的象征。
骨, 却能无坚不摧。它能以渊深的胸怀虚己纳物, 和顺娴静得人 人皆可亲近。可一旦怒发, 则横空肆掠, 一逞其雄, 雄威震天, 真 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引得诗人们对它那样钟情, 争先恐后地 用美丽的诗句去赞美它。
作品分析
老子在《上善若水》中不仅教给我们为人处世之道,而且
老子《上善若水》 课件
老子出生地— —太清宫
传说中老子羽化升 仙之处——老君台
• 《老子》被俄、日、德、英等 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 译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其 著作《老子》,也叫《道德 经》,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 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 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只有5 000余字,却几乎涉及 了当今社会的所有问题——这 也就是前几年美国《纽约时报》 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的原因之所在。
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3)
在物质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进一步 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 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 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他 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这种 消极无为的态度决定他对人生的看法,在老子看来, 圣人应该是一个处处不与人争,不为人先,守柔处下, 少私寡欲,绝学弃智,完全处在自然状态,只有这样 的人才能在复杂的现实中保全自己的生命,无忧无虑, 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 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 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 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 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 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 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And if men think the ground the best place for building a house upon, If among thoughts they value those that are profound, If in friendship they value gentleness, In words, truth; in government, good order; In deeds, effectiveness; in actions, timeliness- In each case it is because they prefer what does not lead to strife. And therefore does not go amiss.
老子八章PPT课件
老子八章
.
1
老子简介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 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 (古县名)。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 人称为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 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 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
8
•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 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 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 之教。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4、数:计算。5、筹策:古时 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6、关楗jiàn :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 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8、 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 译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 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最善于 选择地方(无论何地,他认为最好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 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 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 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 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 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 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
1
老子简介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 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 (古县名)。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 人称为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 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 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
8
•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 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 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 之教。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4、数:计算。5、筹策:古时 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6、关楗jiàn :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 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8、 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 译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 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最善于 选择地方(无论何地,他认为最好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 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 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 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 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 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 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上善若水 课件
有关“水”的启迪
“水滴穿石” —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 “千条江河奔大海,江南水向东流” —一旦认准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和坚定执着的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水的启迪呢?
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么叫“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之争!”
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先说水是 “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爱最受 尊崇的美好的品格示范,倡导人们效 仿呢
解
读
居善地:放低身段,自居备下,保持谦 和的心态 心善渊:本质清明宁静 与善仁:富有仁爱之心,不厚此薄彼, 不趋炎附势,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不虚张 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政善治:无为而治 事善能:功能最多 动善时:等待时机发动
---老子
主讲人:
教科院11级教育学
杨文静
目录:
作者简介
出处
重点字词 启迪 温馨提示
作者简介:
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西 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 姓:李 ;名:耳;字:聃; 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人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 ‘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使 (相当于现国家图书馆馆长)
出处: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 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重点字词: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人 道:老子的哲学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 几:非常接近,达到合符;也可以理解成达到,符 合自然法则
上善若水 培训PPT
上善若水
先 跟 老 子 进 行 一 次 道 德 对 话 吧
先 让 我 们 穿 越 千 年 的 时 空 隧 道
… ……
善善于不
《
能仁道争上
,,。,善
故 无 尤
动 善 时 。
言 善 信 ,
居 善 地 ,
处 众
第
唯善善恶利 不治渊,万 争,,故物
八 章
,事与几而
让我们感悟滴水的坚韧、溪水的乐观、泉水的清新 、池水的澄澈、江河的奔腾、湖水的宁静、瀑布和 深潭的刚柔相济、海水的博大……
第九 水悟 悟就是感悟,就是体会。水有
现实之水,有心灵之水。现实的水 可以涤净污浊,内心的水呢,可以 涤净妄想。
第十 水情 水情有二,乐水、忘水。水周流万物而不拘泥,所以孔
子乐水。忘水,从有情到忘情忘情不是无情,而是大爱、博 爱,相望于江湖,终得天下之正、万物之本。情在水、意在 人、情在外、意在心。
• 温润谦和 • 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 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情 • 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
而不与他人争名争利
坚胜。百争老
可 知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也 。 ”
。 因 其 无 有 , 故 能 入 于 无 之 间 , 由
, 此 乃 柔 德 ; 故 柔 之 胜 刚 , 弱 之 胜
第六讲 水变
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扁则扁、遇上则上、遇下则下、遇高则 流、遇低则止。水可以固化成冰,水可以液化成水,水还可以雾化成气 。
第七 水味 水味有三:苦水、甜水、清水。苦水可凉人
心胸,沁人心脾。苦水,甜水没有意义。没有甜 水,苦水没有方向。
第八 水韵 世间的水有千千万万,变化多彩、摇曳多姿。
第三 水智
先 跟 老 子 进 行 一 次 道 德 对 话 吧
先 让 我 们 穿 越 千 年 的 时 空 隧 道
… ……
善善于不
《
能仁道争上
,,。,善
故 无 尤
动 善 时 。
言 善 信 ,
居 善 地 ,
处 众
第
唯善善恶利 不治渊,万 争,,故物
八 章
,事与几而
让我们感悟滴水的坚韧、溪水的乐观、泉水的清新 、池水的澄澈、江河的奔腾、湖水的宁静、瀑布和 深潭的刚柔相济、海水的博大……
第九 水悟 悟就是感悟,就是体会。水有
现实之水,有心灵之水。现实的水 可以涤净污浊,内心的水呢,可以 涤净妄想。
第十 水情 水情有二,乐水、忘水。水周流万物而不拘泥,所以孔
子乐水。忘水,从有情到忘情忘情不是无情,而是大爱、博 爱,相望于江湖,终得天下之正、万物之本。情在水、意在 人、情在外、意在心。
• 温润谦和 • 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 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情 • 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
而不与他人争名争利
坚胜。百争老
可 知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也 。 ”
。 因 其 无 有 , 故 能 入 于 无 之 间 , 由
, 此 乃 柔 德 ; 故 柔 之 胜 刚 , 弱 之 胜
第六讲 水变
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扁则扁、遇上则上、遇下则下、遇高则 流、遇低则止。水可以固化成冰,水可以液化成水,水还可以雾化成气 。
第七 水味 水味有三:苦水、甜水、清水。苦水可凉人
心胸,沁人心脾。苦水,甜水没有意义。没有甜 水,苦水没有方向。
第八 水韵 世间的水有千千万万,变化多彩、摇曳多姿。
第三 水智
老子八章(八、十二章)ppt
道,是老子的哲学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 圣人 是 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 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 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唯:因为。例如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⑨尤:怨咎、过失、罪过。
老子八章
■作家作品 ·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 国都洛邑 任守藏室使。著有《老子》, 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哲学奇葩而翻译出版,是“中国哲学之父” ,在政 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过多的 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 家前的一部著作,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 (似是 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 )所撰写,是 道家哲学思想 的重要来源。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我们学习哲学,有利于认识自然, 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哲学最大的特点: 辩证与相对,有好 有坏,有得有失,有对有错,有盛有衰,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没有绝对 的得与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盛极必衰,循环往复。
例如: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李佩、钱钟书这些老科学家、老专家、 老学者;还有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等等。
第八章: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 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 ⑥;事,善能;动,善时 ⑦。夫唯 ⑧不争,故无尤 ⑨
【解读】后半部分 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 圣人 是 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 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 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唯:因为。例如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⑨尤:怨咎、过失、罪过。
老子八章
■作家作品 ·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 国都洛邑 任守藏室使。著有《老子》, 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哲学奇葩而翻译出版,是“中国哲学之父” ,在政 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过多的 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 家前的一部著作,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 (似是 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 )所撰写,是 道家哲学思想 的重要来源。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我们学习哲学,有利于认识自然, 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哲学最大的特点: 辩证与相对,有好 有坏,有得有失,有对有错,有盛有衰,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没有绝对 的得与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盛极必衰,循环往复。
例如: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李佩、钱钟书这些老科学家、老专家、 老学者;还有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等等。
第八章: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 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 ⑥;事,善能;动,善时 ⑦。夫唯 ⑧不争,故无尤 ⑨
【解读】后半部分 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
最新《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
文学家的评论
哲学家的评论
思考
❖ 1、怎样理解“上善若水” ❖ 2、结合本章的内容,谈一谈老子的精神对今
天的现代人有哪些启示?
处
无为 ?
❖ 心善渊 ❖ 与善人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人之“上善”
不欲 为
思想不争
不妄为
善于行动
不欲为
居善地 处境不争
二者否矛盾?
人之“上善”
心善渊
居善地
动善时
与善人
上善
事善能
言善信
政善治
中华“文化基因”之《周易·乾卦》
❖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传说:天体不停地运行,是乾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要奋发图强、永不止息。
人类的生命之源 (自我) 处众人之所恶
动物的生命之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植物的生命源泉 (世界) 不妖 ”《爱莲说》
水与天气、气候联系密切
? 人
物质
芙蕖的地位与作用
不染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可目
可鼻
芙蕖
可用
淤泥
可口
故几于道
动物
善“利”
人
植物
无不为 ?
水
真的吗, 有用吗? 道 人
他山之石——思想家、文学家的言论
❖ 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你自己。(马克思)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
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 人。”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通则不痛,通则不痛。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关系
2、了解“发现教学法、讨论法
.
2
背景之一
马加爵姐姐:在我的印 象中,他是很乖巧的弟 弟,我到现在还不能理 解他杀人的行为,所以 我相信他精神上有问 题。
.
3
背景之二
药家鑫在法庭痛哭忏悔
.
4
上善若水
玄乎?
上善
若水
主题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传》
形而上
.
5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动物
空气
植物
善“利”
水
人
土壤
水
处众人之所恶
处
.
6
水的作用 与地位
人类的生命之源 (自我) 处众人之所恶
动物的生命之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植物的生命源泉 (世界) 不妖 ”《爱莲说》
水与天气、气候联系密切
.
7
? 人
物质
芙蕖的地位与作用
不染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可目
.
19
哲学家的评论
.
20
思考
❖ 1、怎样理解“上善若水” ❖ 2、结合本章的内容,谈一谈老子的精神对今
天的现代人有哪些启示?
.
21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1
教学设计
❖ 教学背景 :了解周朝、春秋时期的特定历史与文化
❖ 教学目标 :1、重点理解“上善”的内涵
2、能够初步运用于人生实践
❖ 教学难点:1、了解古人分析问题所用的宏观视角
言善信
政善治
.
11
中华“文化基因”之《周易·乾卦》
❖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传说:天体不停地运行,是乾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要奋发图强、永不止息。
.
12
中华“文化基因”之《周易·坤卦 》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传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
13
天、地、人
地势坤 厚德载物
天行健
自强不息
心善渊
与善人
言善信
政善治
人 生
事善能 慧
动善时
.
人
14
人生智慧之一
.
15
人生智慧之二
.
16
知人论世
老子 1、曾任周守藏室之史 2、在此期间,周王室日
渐衰弱,老子决定离开 东周。
.
17
他山之石——思想家、文学家的言论
❖ 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你自己。(马克思)
可鼻
芙蕖
可用
淤泥
可口
.
8
故几于道
动物
善“利”
人
植物
无不为 ?
水
真的吗, 有用吗? 道
人
.
处
无为 ?
9
❖ 心善渊 ❖ 与善人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人之“上善”
不欲 为
思想不争
不妄为
善于行动
不欲为
居善地 处境不争
二者否矛盾?
.
10
人之“上善”
心善渊
居善地
动善时
与善人
上善
事善能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 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 人。”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通则不痛,通则不痛。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
18
文学家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