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中国军事界便陷入了一种偏激之中,任何坚定发展先进武器的人都有可能被扣上一顶帽子:唯武器论。这些人都犯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个老毛病:务偏不务全。战争中人和武器都重要,打个比方,一个人几分钟不呼吸氧气就死,几天不喝水也死,你能因此证明水对人不重要吗?人要健康的活下去,氧气和水同样重要,一只优秀的军队,武器和人同样重要。

在对越战争时,由于对付美军直升机的历史,越军中大量的使用班用机枪和12.7高平机枪,甚至普及到排一级,同时越军已使用了前苏联的SVD7.62狙击步枪,而且相当数量的越军士兵都会操作这两种枪。相反,我军79年时大部分战士用56式半自动步枪, 一般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用56式冲锋枪, 连级部队有的还在使用老旧笨重的53式7.62重机枪,还有大量士兵对缴获的12.7高平机枪不会使用,专用的狙击步枪我军当时是个空白。可以说,开战时,越军步兵火力远远超过中国军队。正如越南教科书中所说的,我军79年时不怕越军正规部队,但大量的伤亡都是越军游击队打出的。越军一只十数人的小部队,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在我军行进的必经高山上架好机枪交叉火力,便能居高临下远距离在我方打不到的情况下轻易的压制我方一个连的兵力,如果人数再多一点,加上SVD配点轻迫,甚至能压制我方一个营的兵力。面对在高山上疯狂扫射的重机枪,我方陷入射程不够无武器可用的情形,56冲在对上射击时至多200米,7.62重机只对压制无机枪的小分队,对12.7高机在射程和威力上都相差较大。在这时,我方除了拼人命前进和迂回的情况下无计可施,只有一部份随坦克前进的部队提到坦克上12.7重机对山上伏击敌军的扫射。无数热血战士甚至连一枪都没开过便在这种交叉火力下壮烈牺牲。

在六七十年代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便证明了远程狙击步枪在进攻作战中的重要性。以色列人记载说:在进攻作战时,面对高处居高临下的重机火力和轻火炮,一只远程重狙能穿透对方的轻型工事杀伤敌人,即使一发不中,但只要打在目标左右,也多半会迫使敌方停止射击转移阵地。时至今日,国内白痴一样的军事界还在认为外军12.7重狙在高山上2000米以外杀伤敌军机枪手是误导,重狙主要是反器材用的。但是观看外军重狙的超远程杀伤实战,便是和79越战时我军所经历的情形一样,一般是

一到两名塔利班RPK班机枪手根据对地形的熟悉,在高处地形上形成交叉火力对多数美英联军进行伏击,如果没有重狙对机枪手的杀伤,被伏击的军队除了等后方炮火以外是无能为力的,要就象我军在79年一样,用生命冒着机枪火力前进,可即使冲上去,对手可能已经丢下武器逃之夭夭了。可以想象,塔利班基本没有了装甲车等目标,在高山上,12.7重狙是只长而笨重的武器,可美英军队为什么每次出动都还带上12.7重狙了,而不是只使用7.62狙击枪了,只有国内那些不考虑实战的白痴才会说12.7重狙主要是反器材的,任何一个经历过山地交叉机枪火力射击的人都不会这样说。

我军虽然在79年仿制了79式狙击,但是在所有宣传的狙击战例中,都只是冷枪伏击对冷枪伏击,没有象现在美英军一样在进攻作战中狙击枪大放光彩。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便有着悠久的务偏不务全的传统,如重视谋略孙子兵法,轻视武力。现在虽然在对伊战争之后中国军队大力发展武器,会不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无数战争已经证明了,武器与人同样重要,呼吸与喝水都重要。

二、忽视地形,训练不足的轮换作战

十年越战的轮换作战被视为锤炼军队被大书特书。但是在国外,朝鲜战争时期的轮换作战便被美国军队大加嘲讽。在我看过美军朝鲜战争飞行员的回忆录中回忆起中国空军的轮换作战写道:每次中国人的空军整体轮换都将大量毫无实战经验的飞行员送上高空让美军打火鸡。在美空军的朝鲜战争战果统计中,损失比是一比十(可能有一定的夸大)。在我看到的美军飞行员回忆中提到美空军一样有未经过实战的飞行员轮换,但美空军从来不搞整体轮换,而是先让需要轮换的飞行员接受训练,然后再采用逐步轮换,让一批战斗尖子飞行员带一批新飞行员,等新飞行员成熟了,再用一批新的飞行员换下老飞行员。在我看来,这种逐步轮换绝对比整体轮换要先进。

同样,越战时的整师轮换,每一只新上的部队刚开始都面临地形不熟,训练不够的问题,刚开始都特容易导致伤亡。很简单一个道理,一个平原出身的人刚到山地,是根本追不上一个天天在山上爬的

山民的。79年时,越军经常埋伏在山上交叉扫射我军,等我军好不容易攻上去了丢下枪就跑,除了长期驻扎熟悉地形的几个军以外,其它来自平原地区的兵是很难追上越军的。即使是后期轮换作战,一般好一点的部队也就山地训练30天,政训15天,对于一个平原长大的人,30天训练也就刚刚学会在山上走,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整体轮换,给我们的士兵造成了一定数量的无谓伤亡,想起这些热血士兵,不由让人心酸。为什么不能学习外军,充足地形训练后才分散轮换,以老带新?在韩战时,我们便有着惨痛的教训,把中原地区的宋时轮9兵团调去北方雪地打战,不熟悉东北寒冷天气的9兵团基本人人都有冻伤,大量的人冻死,一次战役便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如果当时是调熟悉东北气候四野的军队去,说不定能全歼长津湖的美军。这样惨痛的教训,竟然没有看到一句相关的检讨。

从朝鲜战争到越战,几十年的时间,我军仍然是大炮轰击,穿插作战,冒死冲锋,看不到任何战术进步和武器进步。印战为什么打得好,就是因为穿插得好,印军战力差不熟悉我军穿插作战。越战打得差是因为越军全民皆兵,战斗力强,越战穿插的部队被越军游击队居高临下的机枪扫射,受到阻击和伤亡。越军游击队对我军穿插部队伏击打得好,使我军打不出穿插效果。所谓政治稳定、十年浩劫等原因是次要的,都是找借口而已。

我们的士兵,都是勇猛顽强的,即使打得不好的,也是地形不熟悉。但每当想起那些倒在南方的烈士,不由一阵心痛。如何才能让死去的人瞑目,如何让烈士的血少流,让敌人多流血。我们不能永远躺在过去的老皇历上不变, 必须不停的检讨和反思才行,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七根火柴》教案(正式)

七根火柴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红军战士对党和革命的无比忠诚和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现身精神。 2、学习从环境、动作、语言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对人物细节描写的具体词句品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七根火柴的意义。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疏通生字词 2、圈划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其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 1、正音解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试分析人物形象。 课文导入: 1、从长征谈起。 2、作者简介: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人,现代作家。1954年起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二、研读课文 1、课文以“七根火柴”为题,根据题意,请说说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小说以“火柴”为线索,小说的情节轮廓是:卢进勇渴望火,无名战士需要火——生命垂危却不用火柴,交出火柴——火柴发挥了巨大作用。可见故事情节是围绕这取火之物——火柴来安排的。它是把小说各部分串联组织起来的,贯穿全篇的一条线;是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事物——这“火”由火柴点燃,因而火柴的意义和价值非同寻常,它是无名战士赤诚的心,是革命事业的象征。 2、根据线索,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段落?分别概括出每段的段意。 (理解)课文围绕“火柴”安排情节,组织材料,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5):通过写卢进勇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环境,表明了对火柴的渴望。(开端) 第二部分(6一22):无名战士托卢进勇将火柴带给大部队的感人情景。(发展、高潮)第三部分(23-26):写无名战士奉献的火柴所起的作用,给部队带来的温暖。含蓄地赞颂了无名战士的品质。(结局) 3、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⑴作者从哪些方面详写了无名战士的肖像?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看第9段:从无名战士的姿态、脸色、头发、眼睛、嘴唇等方面对无名战士作了细致的描绘。说明无名战士经过风雨冰雹的摧残、饥饿的袭击,再也没有力气前进了,已经到了垂危的地步。) ⑵无名战士是怎样献出火柴的? (引导学生看14、15、20段,着重分析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从这些语言、动作,我们可以看出,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珍藏火柴,献给部队,因为它关系到战士们的

抗美援朝

论抗美缓朝战争 摘要:抗美缓朝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反美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次重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实力和意志,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出近代史上壮丽的一页。同时,抗美缓朝战争是世界尊重中国的开始。本文通过分析朝鲜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以便更加清楚了解抗美缓朝战争。 一抗美援朝的原因: (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二)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鲁门再度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另外,美国对中国国内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破坏。大有要将我新中国颠覆的企图。因此,我们不得不战。 (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难民,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 (四)美国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进行更严重的破坏和侵略。我国领导人深悟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决定出兵。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 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历次的大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其中著名的战役“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 此战,歼灭美骑兵第1师第8团和南朝鲜军15团大部,毙伤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坚定了志愿军的战斗信心。第一次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面告捷结束。 第二次战役 清川江围歼战:最可爱的人美誉神州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教育了几代人的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著名的清川江围歼战中。清川江围歼战给予美第9军以重创,粉碎了联合国军意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言,在志愿军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虽然第一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但同时他也承认“联合国军面临全部被歼的危险”,可是一次失利并不能将美国吓倒。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激战中,112 师335团3连进至松骨峰后,与敌遭遇,该连立即占领路旁高地,在毫无工事依托的阵地上,与蜂拥而至的美军激战5个多小时,始终未让美军前进一步。美军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集中数十门火炮和近20辆坦克对该连阵地猛烈轰击,并以飞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将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步兵随后一拥而上。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严峻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用牙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后来,著名作家魏巍主要依据3连的英雄事迹,写成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摘要: 北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于 1950年6月25日,突然袭击南朝鲜军队开始了朝鲜战争。北朝鲜军队趁美韩不备,全线出兵,一直南下,不断压缩美韩势力地图。美国反应过来之后,组织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很快就击溃北朝鲜军队,并跨过了三八线,持续北上,意图一举歼灭北朝鲜。中国立于自身安全的着想开始了支援北朝鲜的抗美援朝。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中国保卫了北朝鲜。双方见战事僵持不下,无法取得新的利益。就和谈停战了。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军队联合国军北朝鲜 在二战结束以后朝鲜半岛从日本占领下得以解放,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分裂成两个国家北朝鲜和韩国。但是朝鲜人民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北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以解救南方的同胞为己任在1949年就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此时斯大林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也表示无法援助北朝鲜的军事行动。而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如果进攻顺利,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理由是,这是一次果断的突袭,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共产党员进行起义,加上南方游击队对朝鲜人民军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 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并且正在准备解放台湾的战役,毛泽东仍然不希望朝鲜在此时发生一场可能给中国安全造成威胁的战争。但是,作为亚洲革命的负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事实与例子表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细菌。尽管在很多人的眼里,细菌是我们致病的原因,危害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只是简简单单的敌人关系,细菌与人类相互依存。本文就细菌与人类的健康、生产与生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细菌人类关系 细菌与人类息息相关,很多细菌都离不开人类,一旦离开人类它就失去了存活的依赖;人类也离不开细菌,因为我们的吃穿住行每时每刻都有细菌的影子,细菌与人类密不可分。 一、人类的健康离不开细菌。 人体内生长着很多正常菌群,特别是在肠道内,这些细菌帮助你消化食物。细菌能产生可以降解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酶,这些降解产物可以被人体利用。如果缺少这些细菌,人体可能无法降解一些营养物质,比如说人体需要特定的细菌才能降解乳糖,缺少了它们可能会患“乳糖不耐症”。而且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在病原菌侵入机体时一定程度上会帮助机体抵御外来的入侵,因为这些入侵的病原菌对它们来说也是竞争对手,不能容忍跟他们分抢资源。所以,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若不分青红皂白使用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性感染毫无用处,还会造成人体的菌群失调,人体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近来有一种说法,认为肥胖与肠道内某些细菌的数量增减有着密切关系,这意味着有朝一日也许会出现新的减肥办法。 对婴幼儿而言,正常菌种的建立与平衡尤为重要。胎儿在母体内应该是无菌的,体内免疫能力可以说等于零。在出生之后,随着肠道内、皮肤上正常菌群的寄存,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启蒙、发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如果人体内正常菌群建立过迟或不良,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而即使在正常菌群建立之后,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也可以引起人体内菌群失调,使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出现疾病,严重者还可能死亡。 二、细菌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细菌可以协助植物生长,豆科植物的根系上生有许多颗粒状的根瘤,在根瘤内生活着根瘤菌,它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化肥"供豆科植物利用,所以豆科植物在不用人工施肥的情况下也能生长地很好。还可以利用细菌来防治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例如:苏力菌就是广泛用于生物防治的细菌,可杀死危害谷类、蔬菜、水果的有害昆虫。某些枯草杆菌属的细菌,可广泛用来杀死侵噬榖类、水果、蔬菜的昆虫,目前这种生物性杀虫剂可对付超过140种害虫,为农业生产减少数十亿元的损失。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感受小女孩在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 向往与执着追求,从而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 的命运,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诗歌导入,创设情境 1、《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师生合作读。 师:(配乐朗诵)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指明一名学生朗读)——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2、这是当年九岁的刘倩倩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让我们也来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感受可怜,唤起同情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可怜的小女孩) 2、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汇报交流) 师: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大年夜应该是无比温暖,无比快乐,小女孩却——(出示课件) 生: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本来她应该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但是—— 生: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本来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可是—— 生: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三、质疑“幸福”,体会悲惨。 (一)对比阅读,感悟幻想 过渡:同学们,刚刚读出的都是小女孩的可怜,可是昨天晚上,老师把这篇课文读了又读,发现这个小女孩虽然可怜,却非常的幸福,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同意老师的观点,但老师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出示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让我们一起静心默读擦火柴的部分,文章的5-10自然段,想一想小女孩共擦然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东西,又感受到了怎样的幸福? 2、出示表格,互动交流。 (预设:她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一个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她很冷,渴望得到温暖;她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她很饥饿,渴望得到食物;她

了解万历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

了解万历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 壬辰倭乱也称万历朝鲜之役,是1592至1598年间日本丰臣政权与明朝、朝鲜之间爆发的战争,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那么你了解万历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吗?下面是由提供的万历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了解万历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1:万历皇帝毅然派遣明军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应当忘记自己的历史,明朝的抗日战争同样也不能忘记!好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那就是随着“正说”历史的兴起,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小小的“明史热”,一些民间史学爱好者开始加入对历史真相的探究中,一些被遮蔽的历史开始浮出水面,柯胜雨先生的《大明帝国抗日史》就是一部详细深入地探究明朝援朝抗倭战争的一部通俗性历史著作。 在历史上,中国和朝鲜半岛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中国和朝鲜半岛世代友好。日本对于朝鲜半岛和中国觊觎已久,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1592年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孱弱的朝鲜不堪一战,政府军几乎被歼灭。当时的朝鲜国王李昖走投无路,被迫退往中朝边界的义州。为了复国,李昖力排众议,向宗主国大明帝国万历皇帝乞求援兵。在明廷中,虽然对于是否出兵朝鲜有着争议,但很大一部分大臣都有远见卓识,认为应当出兵援朝,尤其是掌握最终决定权的万历皇帝毅然决定派遣明军入朝参战。经过艰苦卓绝斗争,中朝取得了抗

倭战争的胜利,日本被彻底赶出朝鲜半岛。 对于这场长达7年之久的援朝抗倭战争,明朝可以说是倾尽全力,正如作者所说:“万历朝鲜战争实际上是一场白银战争”,“耗费饷银千万两以上”,“其投入经费之浩大,史上少见”。明朝也因此元气大伤。史称“明朝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据此,后世经常有人甚至是学者批评万历援朝抗倭政策,有的还质疑明朝出兵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时,日本占领的虽然是朝鲜,但其野心相当大,始终念念不忘入侵大明。作者的论述中也多次提及这点。 了解万历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2:援朝抗倭战争影响东亚格局因此,万历援朝抗倭战争,不仅保卫了朝鲜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而且御敌于国门之外,使中国本土免受倭寇蹂躏,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影响和奠定了东亚的格局。此后,日本虽然多次发动侵略战争,但始终没有能实现其占领整个东亚的野心。这不能不说与400年前的那场战争有关。作者认为,万历援朝抗倭保证了东亚300年的和平,他还认为其中的某些战役已经具有了现代战争的性质和特点,这些都是前人较少言及的。 《大明帝国抗日史》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物,但是和时下一些通俗读物不完全相同。该书虽然语言和叙事方式是通俗的,但在对史料的运用上相当严肃,作者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写实的手法去揭示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并非凭空臆测。同时,作者又不拘泥于史书上的记载,而是用细腻、丰富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历史人物和战争场景,让人读后如临其境,仿佛一阵阵震耳的枪炮声就在耳边荡响。

中外名将点评朝鲜战争中的军队

中外名将点评朝鲜战争中的军队 (1) 彭德怀:美国空军用于朝鲜的虽不多,目前仍占优势但空军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同时,空军也有它的困难。敌人的坦克和炮兵暂时占优势,这是敌人比我们强的地方。在战术方面我们就比敌人强,坚决勇敢,敢于近战,用炸药,拼刺刀,投手榴弹,这 些都是敌人害怕的。我军的政治素质比敌人高。伪军战斗力弱,易打难捉,美军较强,死多活少。一般无自由,易遭敌人联合兵种的袭击。正面阵地从战术上分割敌人时, 敌人并不害怕,因其白天可恢复原状。敌最害怕的是威胁其战役供应线,渗入(敌) 后方,首先打掉其火力阵地和指挥所。我军无空军,必须充分利用夜间进行战斗(手 榴弹,白刃战),必须采用长期手段调动敌人,乘其立足未稳,火力未展开时,予以 猛攻。敌人以大量飞机,坦克,火炮进攻,我仅持步枪,机枪,迫击炮和少数山炮, 并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抵抗,证明敌人攻击精神不强。但由于敌火力猛烈,我伤 亡相当大。 聂荣臻:美帝是整个帝国主义的支柱,政治军事都有一套,作战上非常客观,不 株守成规,善于变化。五个战役中各有其花样。 美国防部长马歇尔: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他们的主要秘密——-实力,位置和意图——-保守得非常完善,所以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一倍。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 麦克阿瑟: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 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熟练,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 和作战。敌人供应良好,步兵训练优良,小型武器和轻便装备充分,但几乎没有起支 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中国的军事 力量缺乏工业基地,甚至连建立,维持和运用普通海军所需要的原料也感缺乏。它无 法供应顺利进行地面战斗所必须的装备,如坦克,重炮和在战争中已被使用的其它科

数字飚榜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十大因素

数字飚榜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十大因素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人类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发展。随着整个时代的进步,各种军事装备和军事理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而现代战争的面貌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什么那些力量将成为战场的主导呢?那些因素又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呢?相信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人都会关心的,但这些话题往往又带着很强的专业性,即使是军事爱好者也难以回答准确。更何况其中很多关键因素作为军事机密,更让此类话题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不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中央数字电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的节目中都能够找出答案。而本期数字飚榜,也根据军事频道的内容,为您梳理现代战争的脉搏,为您献上: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十大因素。 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十大因素之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是世界一些国家军队中,担负破袭敌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执行其他特殊任务的部队。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战斗力强等特点。其主要任务是: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心战宣传、特种警卫,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 特种部队最初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在现代战争中特种兵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美国911之后,特种兵更是与反恐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张现特种兵的重要。 近年“好莱坞”拍摄了不少关于特种战争的影片。更使得特种兵人气飙升,成为了军队精英的代名词。其中相当一部分制作精良的电影,根据特种兵的实战情况为依据,有一定的可信度。而那些特种部队突袭敌军要害部门、直接杀死敌军指挥官的战例在真实战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并非电影夸大其词。 以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未来战争主要是中、低强度战争和高技术战争,世界不少国家进一步肯定了特种作战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特种部队的建设,其编成呈加强和扩大趋势,并注重装备质量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由此来看,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特种兵更是有可能取代其他兵种,成为战场上的主角。 数字飙榜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十大因素之特种部队 上榜理由:未来战争中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战略指数:★★☆

真菌的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韶关市第十三中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课时)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生物主备教师:张穗芳任课教师:张穗芳 课题:真菌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课型:新课 课时:1 课时 授课班级:初二〈1〉班 授课时间:2014 年10月28 日(第8 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营养方式;概述真菌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物、视频以及分组讨论等,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对比分析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教学重点:真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真菌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真菌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等 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实验、实物、图片、视频等为载体,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使用恰当方法仔细观察微生物,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在一系列有梯度的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真菌中的某些生物或多或少存在着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描述生活中对于真菌的认识,切入课题,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并引导学生互动,用科学、明确、简洁的语言,完善对真菌的描述及归纳总结的语句;在此活动过程同时,也在了解真菌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体验真菌的多样性,并能对真菌与人类、自然界的关系进行思考。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 美国前退役将军迪拉堪贝宁中将,在他的后期论述:面对很多人的无休止的争论,把我们说成是那场战争中的获胜者。这是错误的但是同时也是包含了正确因素。把中国说成最大的失败者,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同时也带有正确含义。 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他的2个角度出发来思考的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在这里我们先要来驳斥一下所谓“伤亡胜负论断”韩战中,我们拥有的先进武器,是中国军队当时情况下不可能想象的。但是在实际作战中,我们并没有那么超前的歼灭与俘获他们很多。而他们的内部自身矛盾造成了高达45%非作战减员情况。则在后期中国文献中也有 相关记载。 我们与他们的伤亡比例按照数字统计,公平说只有1:3-1:4左右。而我们自己的军事报告声称高达1:10。这是很不切合实际。战后撤退回国的中国军队约有38-41万。而当时分拨次参战的中国军队总数约有100万。而我们大约俘 获他们约有12-18万战俘。因此他们的伤亡总数约在26-23万人。总计约占53%部队损失。而我军确切伤亡总数应该小于8万人。因此可以推断1:3到1:4 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因此成为胜利者。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全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与人民伤亡总数约有1.2亿。而法西斯轴心国以及服从国军民伤亡总数2300万。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当时损失平民与军队总和为960万。而同盟国是3210万。如果按照伤亡大小判断胜负。那么失败的绝对不是希特勒。 战争要区分来看待。首先是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而在后阶段,由于麦克将军的神勇的,我们的军队作战效果取得了飞跃。我们已经占领了平壤。而且在仁川以北地区合围并且歼灭了55万朝鲜军队。因此,战略目标我们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维持现状的原定部署。改为消灭金日成的北朝鲜政权。在靠近中国边境鸭绿江附近的地区。我们却突然遭遇了世界上另外一个当时的陆地军事强国中国的武装干涉。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根本没有任何思维余地。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有1000个理由认为毛是不敢公然出兵对抗的。 因此,我们的战略上出现的美国自建国以后从没有的失利。我们开始节节后退。而南朝鲜军队作为后卫阻击部队。他们根本进不到自己的职责。他们跑得速度比我们要快很多。但是,我们后退到38度线后,我们不再后撤。因为这里到达了我们承受的底线。失去这里我们不在乎对华使用核武器。而中国也是深刻明确这一点的含义的。而中国的主导战略思维是“保护与维持”他们并不打算在那个时期帮助总体倾向斯大林的金日成完成统一。这对于中国当时时局是十分不利的。 而随着我们空军优势不断加强。他们的后方补给出现极大困难。因此,中国就此考虑停止战争。而这恰好复合我们的初期战略定位“维系韩国政权”。因此。我们之间可以达成协议。在随后发生了反复。这主要由于个别领导者如李成万的主观臆断造成的。 因此,在战略角度上,我们与中国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我们扼制了北朝鲜军队对韩国的入侵局面。把它赶回去了。而中国为了维护他们的边境把我们从鸭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教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了解日本进攻策略改变的原因、内容和各方的反应,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目标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从而认识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目标4:了解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识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目标5: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的民族气概。 目标6:理解并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目标7: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945年8月15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推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哪些变化? 2.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3.中国七大胜利召开的意义?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电子科学与工程B10020208 施旭 战争起因: 1948年,南朝鲜率先成立了由李承晚领导的大韩民国政府,随后,一直期盼能够和平统一半岛的北朝鲜民众在统一无望的情况下,也成立了由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当时这两个国家里面,都有美国和苏联援建的影子,只是在北朝鲜,人民的积极性更高,在经济、军事方面,北朝鲜的势力都远远大于南朝鲜政府。还有,在李承晚领导的南朝鲜政府,在美国人看来都是腐败到顶的垃圾政府,在美国的一位外交官的日记中曾经也出现过“我多想希望能让我去干掉李承晚”这样的话。故而,在美苏都退出朝鲜半岛的情况下,北朝鲜人要解放南朝鲜的军事行动也就增多了。 战争经过: 在一开始的行动中,北朝鲜出动了所有的精锐军事实力,基本上是一夜之间就横扫了装备极差的南朝鲜军队,就这样,在极大的消灭南朝鲜军队有生力量的同时,北朝鲜领导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一鼓气就可以彻底的解放南朝鲜,但是他们低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人在南朝鲜遭受到攻击后,迅速做出了部署,并且先后派遣部队进入朝鲜半岛,直接参与战争。此后,美国人用联合国的名义,成立了由16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直接参与作战。最成功的就是麦克尔瑟的仁川登陆。就这样,在登陆成功后,切断了北朝鲜的补给线,也

开始攻击后方虚弱的平壤,就这样,北朝鲜的精锐就这样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状态下…最后完全的被消灭。 就这样,朝鲜战争基本结束了! 在随后的中国介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 这一切也是源自于美国人无视新生中国的实力!志愿军在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实际控制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就这样,在双方零零碎碎的局部范围的战斗,都没有影响到大的战争格局。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他让全世界人彻底的重新认识了中国。典型的代表是,他们称呼中国人不再是“支那人”了,而是中国人!他们需要坐下来和中国人谈论问题了! 其次,他让全世界的华人站直了腰。我们可以从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中得到佐证,“在朝鲜战争前,我去欧洲,就连欧洲机场的服务员都在用鄙视、不耐烦的眼光看我;但从抗美援朝爆发以后,我再去欧洲,处处得到的都是羡慕、尊重的目光”。 最主要的是让列强从此不敢再来任意的欺负中国人。用彭总的一句话“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细菌和真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 学的主体 探究、亲流的能力。整个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

、1 2 (板书 : 利用它们进行冶金等。 密切的关系。 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 示。

理呢? 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一)演示发酵实验(板书) 1.询问各组“发酵实验”的完成情况。 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 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 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 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出示Flash,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 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 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 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 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 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各组组长举起装置示意,表示课下已完成了“发酵实验”。 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回答 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 观看、思索、回答 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种物质。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酒精。观看,记忆。 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 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利用酵母菌制面包和馒头。 学以致用: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备课纸 第三节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5min) 1.产生药物: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 2.产生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白介素、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3.微生态制剂 4.产生酶制剂 二、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15min) 毒力:致病菌致病力强弱的程度。关键是侵袭力和毒素。 1.侵袭力 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立足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蔓延的能力。主要包括:黏附与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抵抗宿主细胞防御功能能力。 (1)黏附与侵入能力 (2)繁殖与扩散能力: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 (3)抵抗宿主细胞防御功能能力:①荚膜和微荚膜;②产生杀白细胞素;③产生血浆凝固酶 2.毒素(化学成分、理化性质、毒性作用、免疫原性、制备类毒素) (1)外毒素: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在菌体内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2)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在细菌死亡或人工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 (二)病原菌侵入的数量(3min) (三)病原菌侵入的途径(3min)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备课纸 (四)病原菌的感染类型(45min) 1.隐性感染 当入侵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或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时,感染后对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机体可获特异性免疫力。 2.显性感染 当入侵的病原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或机体的免疫力较弱时,病原菌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使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一定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 ①急性感染;②慢性感染 ①局部感染;②全身感染 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不断地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生长繁殖。 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败血症:病原菌不断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释放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或脓性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多个器官,引起多发性、化脓性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 3.带菌状态 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并未立即消失,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形成带菌状态。

初一课文:七根火柴的文章理解

七根火柴 1/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是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当代作家。他所写短篇小说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生活。代表作有《党费》、《普通劳动者》、《粮食的故事》等等。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 )着 寒颤( ) 霎( )时 青稞( ) 腭( )下 篝( )火 蓦( )地 一瘸( )一拐 一张一翕( ) 小心翼翼( ) 惶惑 腋窝 3/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情节、环境 无名战士、卢进勇、后卫连指导员、战士们思考:主要人物是谁? 4/读小说认识人物的方法:(1)在环境中看;(2)从其他人或物方面看;(3)看对人物的描写 5/环境描写的作用:潮湿恶劣、多变 展开故事情节(作用之一)需要“火” 塑造、刻划人物(作用二)烘托出无名战士、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品质 6/课文结构 7/精读课文 15节:惶惑 因不了解情况而表现出吃惊疑惑的样子 16节: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 强调“焦干的火柴”与无名战士躺在水坑里、身上湿漉漉的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无名战士 为了保存火柴而不顾个人安危,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崇高思想。 ? 火焰:比喻句,也使人联想起无名战士的赤胆忠心永远向着党,留下了如火焰般的革命热 情。 ? 小心翼翼数着::“一、二、三、四……” ? 这里一根一根数表现出他对火柴的珍视,向战友托付时神态的庄重,充分表现出他对革命 忠诚、愿意献出一切的伟大品格 打着寒颤 衣服湿透 又冷又饿 环境恶劣 变化异常 暴雨时作 遍地潮湿 需要火柴 躺在污水中 眼眶塌陷 嘴唇干裂 饥寒交迫 精神伟大 献出火柴 胜利象征 点燃火柴 转交火柴 篝火燃烧

朝鲜战争影响分析

朝鲜战争影响分析 1950年,位于亚洲的朝鲜半岛爆发了冷战时期的第一场热战。朝鲜战争作为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卷入了中、美、苏三大国,对当时及以后的东亚国际关系乃至世界格局产生许多深远的影响。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与战争概况 1、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根据雅尔塔协定,整个朝鲜半岛被实际军事占领的美苏两国以三八线为界一分为二。1948年,朝鲜南北分别在美苏的支持下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政府。而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美苏在朝鲜半岛上无法继续合作下去,苏联也并不希望在朝鲜问题上与美国像在欧洲问题上一样尖锐对立。然而,苏联在这一时期在欧洲遭遇了一系列的危险和挫折。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南斯拉夫领导铁托与苏联的“分道扬镳”、柏林危机和北约的形成等,迫使苏联在欧洲采取守势。而到了1949年,世界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8月份,苏联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向世界人民宣告了共产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欧洲的失利和亚洲革命的胜利促使了苏联远东政策的总基调逐步转向了强硬和对抗。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朝鲜半岛逐渐成为美苏之间爆发亚洲危机的导火索。在1945年至1950年间,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屡次三番向斯大林请示同意并支持他用武力来统一朝鲜半岛。最后一次苏联方面同意了请求,并导致朝鲜战争爆发。 2、战争概况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全副苏式装备武装的北朝鲜人民军以绝对的优势迅速地向三八线以南推进。两天后,美国政府派军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侵入中国的台湾海峡。随后,美国又在联合国的旗帜下组成联合国军,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卷入这场战争。四个月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于是,朝鲜战争便由半岛内战升级为以美、苏为首的,国际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局部化的国际性战争”。在历经了“三年战争、两年谈判”的独特过程后,战争终以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而落幕。 二、朝鲜战争的影响 1、对朝韩关系的影响 朝鲜战争由最初的朝鲜半岛南北的冲突,因美国奉行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和对战争性质的误判,最终升级成一场局部的国际化战争。然而战争双方却以军事上的平局和停战协议收场。这意味着朝鲜半岛并未实现真正的和平,而是使半岛问题变得复杂化,长期化。而且战争中累计的相互敌对和仇恨给半岛的危机埋下了更加严重的祸根。 中朝在战争中的强烈抵抗,不仅打破了二战之后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打乱了美国在远东乃至称霸世界的战略部署。美国在朝鲜战争中遭受的挫折,使其意识到东亚共产主义阵营的强大和可怕,这就更坚定了美国将日本和韩国纳入自己的东亚军事战略轨道的决心,并进一步加强重新武装日本来应对中国和苏联在东北亚制造的强大军事压力。朝鲜半岛不断沦为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军事力量对抗的试验场,这不断恶化朝韩之间的关系并对朝鲜半岛实现和平带来持久的危害。 2、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1949年底,国民党退守台湾,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抛出了种种“弃蒋”舆论。美国政府还曾试图通过其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中共高层进行接触,以推动与共产党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指示,强调“台湾从历史和地理上

浅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浅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与帝国主义阵营的第一次交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各方面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与朝鲜人民的并肩作战,通过5次大的战役,最终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对此,笔者将会从“天时”、“地利”以及“人和”三个方面粗浅地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反思历史、总结经验、以史为鉴。 【关键词】抗美援朝;胜利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支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抵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保家卫国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和朝鲜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无法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相媲美。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但是,历经2年9个月的持续斗争,中朝人民打退了联合国军的侵略,迫使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我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凡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一件事占尽这三要素,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极其之大了。战争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占尽这三要素就显得非常关键了。下面,笔者将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简要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一、“天时” “天时”这部分重在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时局形势进行一定的分析。战争爆发的时局形势对交战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战争的时局不仅涉及到交战本国国内的情况,而且还涉及到当时的国际形势。战争时局在很大程度上,为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国内国际的基础。一个好的战争时局,能够集合国内和国际上的有力优势,为战争的进行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相反,如果战争时局不利或者不恰当,那么会极大地影响战争的顺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战争时局总体上是有利于中国的。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战略重点位于欧洲,而不是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了美国以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创伤,社会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苏联在二战中崛起,政治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了严重威胁。由此,世界格局朝两极化不断发展。美国为了扶持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联手对付苏联,推行“杜鲁门主义”,将其世界战略重点放在了欧洲。这就决定了美国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一开始就不可能倾其所有力量到朝鲜战场。因为美国深知,力量的分散只会使得两头的攻势都会相对减弱,最后两头都无所收获。这种国际局势所造成的美国的心理预期使得它不会全力投入朝鲜战场。这从它以联合国军的名义,联合16个国家的军队集体侵略朝鲜的做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够奋力与其一战,一个有所保留,一个全力以赴,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 其次,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从领导中央到全国人民都保持着极高的革命热情和革命斗志。抗美援朝爆发之前,新中国在经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后得以建立。中国这片历经五千年沧桑的神州大地,在近代遭受了战争的反复摧残。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的苦痛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革命斗争的强大意志和精神。历经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竟遭到了外国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封锁和战争,这是当时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深恶痛绝的。对此,为了新生的家园,中国人民必然会倾其所有,与外来侵略势力决一死战的。这是在中国近代反复的战火中培养出来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精神的激励下的必然结果。美国以为在新中国建国不久发动侵略战争把新生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是最佳的时机,但

唐朝三百年间对外战争的胜负表详解

唐朝在290年中,对内对外的大战小战无数,几乎无年不战。 唐朝的内部战争主要有:唐初统一战争、李敬业反武之战、安史之乱、德宗削藩、宪宗削藩、武宗削藩、庞勋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唐末藩镇战争这九场。 另有对羁縻州内的僚人、西原蛮、岭南蛮的平叛战争,时断时续,因为是羁縻州所以不好区别是内战还是外战,又因规模不够大,故不列入。 因战役太多,故将相关战役整合为一场战争,分列如下。 1、唐与突厥的战争 武德三年至贞观四年(620-630) 唐与突厥第一次战争:东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贞观十六年至显庆二年(642-657) 唐与突厥第二次战争:西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调露元年至开元九年(679-721) 唐与突厥第三次战争:西突厥叛乱被平定,东突厥遗民成功复国,成为北方大患。 天宝元年至四载(742-745) 唐与突厥第四次战争:后突厥汗国灭亡,回纥汗国臣服于唐朝。 2、唐与吐谷浑的战争 武德五年至贞观二年(622-628) 唐与吐谷浑边境战争:吐谷浑屡被击退。 贞观八年至九年(634-635) 唐平吐谷浑战争:吐谷浑被征服,为唐朝所控制。 3、唐在朝鲜半岛的战争 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645-648) 唐与高句丽第一次战争:双方均未达成目标。 永徽六年至总章元年(655-668) 唐与高句丽第二次战争:百济灭亡,日本被击溃,高句丽灭亡,百济和高句丽故地并入唐朝。 咸亨元年至仪凤元年(670-676) 唐与新罗战争:新罗吞并百济故地及部分高句丽之地,在军事对峙下,新罗臣服于唐。 4、唐与吐蕃的战争 贞观十二年(638) 唐与吐蕃边境战:吐蕃被击退,臣服于唐。 龙朔二年至乾封二年(662-667) 唐与吐蕃边境冲突:吐蕃吞并吐谷浑,成为唐朝最强劲的对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