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1.知识结构
引言是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的。
文字重点说明了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势力的精神独裁和14世纪以来人们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渴求,时间跨度非常大。
建议对古希腊人文思想萌芽后的历史做简要说明。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
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
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这里可以
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简要介绍,其他方面留到讲宗教改革时进一步说明。
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连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象意大利人的血液);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就在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也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恺撒大帝、墨索里尼和暴君。
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王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文艺复兴 (14-16C,意大利 ------------ 欧洲)
是公元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表面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意大利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
14、15世纪,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
1)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的原因
政策:各城市国采取重商政策
政治: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掌权,城市拥有自治权
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地中海航运中心(地中海沿岸)
2)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小结:促进经济发展,引起阶级关系变化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又与当时的教会精神统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思想变革,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2)人才优势: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其次,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
(3)文化环境: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境内保留许多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典籍。
各城市与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流入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蔚然成风。
2、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而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对这句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
①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②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
③反映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④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从背景、内容上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在欧洲兴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2) 内容:肯定人,注重人性。
认为人可以发展自身并走向完善;人应当树立自信以迎接幸福和不幸;否定封建的门第观念。
(3) 评价:①积极性:从注重基督教的神到注重世俗社会的人,反映了一种人格意识的觉醒,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②局限性: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往往带有一些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倾向,具有贪婪的一面。
3、代表人物及成就: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
--恩格斯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彼特拉克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体裁的现实主义著作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4、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建议教学时针对“复兴”一词展开讨论。
并明确指出其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下面的教学中,还可以就古希腊的人文思想与人文主义加以对比。
5、文艺复兴的传播及意义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
(1)传播: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的莎士比亚喜剧、历史剧、悲剧
2、法国的拉伯雷《巨人传》
3、德意志的伊拉斯谟《愚人颂》
4、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2)影响:A 思想:冲破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B 自然科学: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C 文学艺术:众多的精湛艺术品和文学杰作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
”请结合14世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答案.(1)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随后在欧洲一些国家产生,16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队伍不断成长、壮大起来。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于是以“人文主义”为主要社会思潮的文艺复兴运动应运而生了。
(2)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提供了政治环境和智力支持。
(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历史影响表明,毛泽东的这一论点是正确的。
过渡: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是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16C德国始)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什么是宗教改革
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1、宗教改革的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步高涨。
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借助宗教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方式来进行。
②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的推动
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③天主教会的压榨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④兜售“赎罪券”(导火线)
2、开始(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张:
第一,他认为信仰上帝就可得救,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B )
A、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救义
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C、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三,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最后可以总结马丁·路德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其观点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马丁路德的主张:世俗权力高于神权,反对封建教会、具有反封建性质。
只反对超越世俗权力的封建教会,因为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只反对罗马教会。
4、扩展:
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新教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或民族国家的利益。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各派集中反对的目标是
A.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B.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专制
C.罗马教廷对各国的经济掠夺D.罗马教皇垄断教职的任免权
5、实质: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6、影响:
(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
(2)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第一次分裂1054年
东正教公教(天主教)
(西派)(东派)
第二次分裂
16世纪
东正教新教天主教
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能否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解题关键: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的对教会的讽刺及宗教题材作品的人性化。
思路引领:结合史料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作全面的认识。
答案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
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解题关键: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思路引领:文学艺术成就;代表的社会阶层。
答案提示:以为创造现世生活幸福而积极进取的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出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
实质是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2.请简要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宗教改革的内容、性质。
思路引领: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和地点:发生于14 —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
性质:是一场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核心内容: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进步性: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局限: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