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合集下载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教学课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教学课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未来 发展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持续 投入研发,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 保持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竞争优势, 但这种优势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 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调整战 略和业务模式。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产业升级
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场景,锻炼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市场调研
要求学生进行国际市场调研, 培养市场分析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评价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小组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价。
作业与测验
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检验学 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
进行期末闭卷考试,全面评估 学生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理
企业应综合考虑进入模式的成本、风险、控制程度和 灵活性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全球市场布局和资源配 置。同时,企业应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灵 活调整进入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链管理
总结词
全球布局、高效运营、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
苹果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供应链布局,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运营。同时, 苹果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如iPhone、iPad等,成 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在特定领域内进行 合作,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实现 资源共享和市场拓展。
跨国并购可以快速获取目标企业的核心资源和市 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并购过 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差异、管理整合和法规限制等 挑战。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介绍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介绍

③ 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 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直接区位优势
间接区位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的两种类型
A.直接区位优势:
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 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 的产品市场,政府的各种 优惠政策,低廉的生产要 素成本,当地原材料的可 供性等。文化/语言的类 同性。
邓宁体系涵盖了各种跨国公司经营活动, 即货物贸易、无形资产的转让、对外直接 投资。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案例分析
案例: 宝洁公司的海外投资
宝洁公司的海外投资
所有权特定优势:
A资本优势 B 技术优势 C 规模经济优势 D 交易性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A 产品和价格的内部转让 B 本国建立研发中心,他国建立子公司
技术优势 企业规模 组织管理能力 金融与货币优势
②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 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 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 势——出口贸易则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 较好形式;
企业同时拥有三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较好形式,可以实 现利润最大化。
邓宁的OIL范式
技术授权 出口贸易 直接投资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O)
(I)
(L)
(3)理论评价
兼收并蓄,归纳吸收了以往各派学说中对 他有用的观点和内容,形成了一个综合的 理论模式。成为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中 的主流。

跨国公司经营和管理第十章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跨国公司经营和管理第十章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本章教学难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解释FDI的各种理论实际上可视为西方跨国公司理论
既然跨国公司是通过FDI形成的,其理论的重点应是解释投 资动机、投资流向和投资策略。
1.投资动机(Why)——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趋势企业这样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日本在国内生产已达到比较优势的部门,为了保持生产规模, 到比日本更具有优势的国家生产,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还带动了日本零部件的出口。
二、“小岛清”模式的主要内容
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 解释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其理论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
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直接投资,到低 工资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在国外投资建厂
净出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发展中国家
t0 t1
t2 t3
t4
t5
发达国家

时间



净进口
消 费
始 期

成 长 期
创新国 成 熟 期
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基本观点
阶段 1、创新 2、成熟 3、标准化
产品特征 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 劳动密集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
2.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企业自身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 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始终拥有和保 持这种优势。
3.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
(l)产品市场不完全优势。 (2)生产要素不完全优势。 专利技术限制竞争者进入 管理技术使竞争者难以为继 融资能力可优先获得资金,使竞争者无力抗争 (3)规模经济的优势。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也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或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

(一)所有权优势理论所有权优势理论就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就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

其中包括:(1)技术优势。

即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与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2)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垄断优势;(3)组织管理能力。

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4)金融与货币优势。

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与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就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其条件包括:(1) 签订与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2) 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3) 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就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与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形成区位优势的三个条件:(1)劳动力成本。

一般直接投资总把目标放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寻求成本优势;(2)市场潜力。

即东道国的市场必须能够让国际企业进入,并具有足够的发展规模;(3)贸易壁垒。

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就是国际企业选择出口抑或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4)政府政策。

就是直接投资国家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折中理论”进一步认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与内部化优势的组合不仅能说明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就是否具有直接投资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国际营销的途经与建立优势的方式。

在任一既定的时点,一个国家的企业(187页第三段的结论抄完)下表就是选择方案。

2、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运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实用性,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

【精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精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所有权优势=许可证贸易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商品出口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
简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国际直 接投资的“通论”。该理论既继承了海默的垄断优 势的观点,也吸收了巴克雷等人的内部化理论的观 点,并借鉴了“区位优势”的概念,创建了“一个 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 统一的理论体系”。它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 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不足,他将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国际 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
总结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 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 资的基本因素;同时,这三个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 也决定了企业参加国际经济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即许可证贸易、商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在发展中要适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企 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正确 的分析,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适合企业 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 大化。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主讲:张雪珂 王晓珊
背景
‌ 际生产折衷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英国瑞丁大 国 学教授邓宁(John‌H‌•‌Dunning)于1977年在《贸易,经济活 动的区位和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论文中首先中提出了国 际生产折衷理论。并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和多国企业》 中系统论述。 邓宁综合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因素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因素, 系统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形成及其对外投资行为。国际生产折衷 理论被誉为具有高度概括性、广泛涵盖性与适应性的国际直接 投资通论。
人物介绍
约翰· 哈里· 邓宁 [英] 国际投资领域经济学家 约翰· 邓宁教授自20世 纪5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的经济学研究,被誉为跨 国公司研究第一人。

我国企业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应用及启示

我国企业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应用及启示

我国企业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应用及启示我国企业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应用及启示t|oMNoLOa耜国企业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昀应用及启示潘吉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摘要:上世纪形成的众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没能恰当地解释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笔者认为在现有的理论中,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仍然是有效的.本文从该理论角度以海尔为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该理论做出的修正,以指导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关键词: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直接投资海尔中国企业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综合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优势,才完全具有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然而事实上,并不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已经突破主流投资理论的局限,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还直接向发达国家投资,海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大门类,多个规格的产品群, 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中国海尔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卡姆登(Camden)市建立了电冰箱工厂.目前,海尔已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中心",在南卡州建立了"海尔生产中心",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的三位一体.1.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解析海尔的三方面优势1.1所有权优势,亦称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它是指企业独占无形资产以及拥有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与管理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海尔集团坚持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其自主技术成果已获得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获得该项奖励最多的企业;累计申请专利5469项(包括发明专利618项,海外专利251项),是申请专利最多的中国家电企业.在实现消费——流通——生产的全新变革的产业流程中,海尔对来自世界任何一个市场角落的产品需求,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新的技术方式和产品方式反馈回市场,最短的研发时间有时仅有十几个小时.而在管理刨新方面,海尔有套成功的管理模式.包括海尔的特色企业文化,海尔的品牌战略与核心竞争力,海尔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以及海尔的内部市场链机制与业务流程再造等成功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等.2)规模经济优势.海尔集团从1984年创立,到1999年在美国建厂,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卓着业绩.现有工业园1O个,涉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O 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 营销网点58800个.规模不断扩大,已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3)融资优势.海尔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三融一创,也就是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正是由于海尔雄厚的实力,良好的资信,才可能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渠道获得资金来源.1.2内部化优势由于外部市场不完全,故通过内部化可以克服市场不完全,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仅在中间产品市场上存在,而且在最终产品市场上也存在.市场不完全可分成两类:(1)交易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技术转让,信息等市场;再则是无形资产的特性影响外部市场的完善.(2)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如东道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从这一点看,在美国设厂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lO倍.产品技术,人员素质,企业管理,关税等各方面的压力都非常大.如果单从劳动力成本上看,可能不合算.但中国加入WTO以后, 进入美国就不仅是一个劳动力成本的问题,而是非关税进入成本的问题.那时候消费者对产品技术要求会更高,如果技术和管理跟不上,就是零关税也进入不了.另外,美国政府在整个美国采购,其中有一项就是家电,采购额非常大.为了解决本国就业问题,美国政府采购有一条非常严格的要求,不管产品是什么品牌,是哪个国家的,产品必须是美国生产制造.由于海尔有投标资格,再加上产品很过硬,从而一举中标.1.3区位优势邓宁在《区位和国际企业:一个被忽略的因素?》一文中指出了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第一个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否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资本;第二个趋势是跨国公司从结构的改革中不会因产权过分分散感到失落,家族成员才可能接受产权结构的改革.3.4从我国的文化看产权股份控制在39%,不改变家族企业的性质(家族在企业占有控股地位),也就让家庭成员对企业还有一种家的感觉, 他们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上认同产权结构改革.所以家族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分散,但家族企业在企业中的股权处于39%左右的控股地位.4.结论综上所述,我国一些地区调查数据和国外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结构指明方向,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结构在企业成长中的改革趋势是:家族企业产权在企业中占 39%左右,但必须让家族在企业产权中居于支配地位.在产权结构的改革中应该注意:步伐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让家族成员心理有一个接受过程,企业资金有一个融合过程. 2006/5 ANoMARKET.政府加强中小企业国际化服务的几点建议王晓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从而将我国中小企业推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该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为其提供应有的服务呢?本文从分析目前的状况出发,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就我国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国际化政府服务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其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总数的6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加强,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据全国工商联推出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所公布的调研数据,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年.大量的企业夭折,受损的不仅是投资者,同时也伴随着社会投资,国家税收和社会就业的减少.除企业自身的原因,政府有不可推卸的扶持不力之责.中国加入WTO即意味着中国政府进入了服务型政府阶段,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进而改善企业经营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一,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不够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已意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2003年1月1日实施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为的就是要推进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状况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表1是对四川省成都,绵阳和乐山三个城市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一个分析.从表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流动资金,中小型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企业内部.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内储蓄存款已经达到了约l0万亿元,银行背负着巨额的社会储蓄.现在迫切需要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将这些储蓄转换为有效的投资.其次,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许多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合法利益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特别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 寻找能发展其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区位转向寻找那些能强化或补充其核心竞争力的区位;第三个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流向的决定因素的综合性大大增强.在美国直接投资经营,首先可以使海尔直接进入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为海尔提供现成的外部环境,真正地显示其效益, 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其次,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分额;再次,海尔在美国实行本地化战略,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根据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及科研基础设施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最后,在美国直接投资先打开发达国家市场,有利于进入其他国家市场.2.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修正该理论过分地强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既有优势,这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是不相符的.跨国投资企业的优势具有相对性,而非邓宁所说的绝对化.即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并且优势总是相对于同一市场中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而言的.在世界范围内, 从不同国家企业的总体实力对比上看,发达国家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但如果深入到具体行业看,不同国家的企业则又各有所长,从而各自有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跨国投资企业的优势具有动态性,即优势可以在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也是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对于一国企业而言,只要国外确实存在着可供自己利用的有利条件,而这种条件又是国内暂时没有或不易取得的,企业就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谋求这种优势. 这三种优势具有互相替代性.这种替代性一旦发生作用, 就可能产生优势替代型投资.3.海尔在美国直接投资行为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应从相对的,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各个不同的比较优势,要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认为中国企业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畏惧国际化经营,不敢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二是不考虑自己竞争能力,盲目进行海外投资,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我国,如象海尔那样具一定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企业,可以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导国际化经营.这些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虽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某些领域,市场也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相对优势.这些企业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正面的竞争,并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培养垄断优势,逐步提升现有的相对优势,通过与国际优秀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参考文献:【l】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MJ,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l【2J毛蕴诗,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f3】李洪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J】. 黑龙江:哈尔滨商业大学,20o4,(5)f4】杨建清.论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fJ】.湖南:湖南商学院,2002,(2)2006/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PART ONE
一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战略和宏观管理政策,在 国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对跨国公司所担当的角 以及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产生的影响,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特点二:跨国公司的国籍日益变得模糊。
原因:随着跨国公司跨过了国家间地理上和政治上的界限后,实 行跨国一体化战略,将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资产和自然资本投资到 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地区。
本阶段出现两种新趋势: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变化,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济 结构逐渐趋同,在第四阶段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不再 拥有其霸主地位,而是与许多国家共同分享领先地位。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FDI流入主要有两种类型:
随着全球化生产的真正建立,战略资产寻求型直接投资逐渐增加,从而导 致各国厂商通过跨国并购或战略联合等方式来试图提高自身的所有权优势, 最终带来国家间的趋同化。
来自处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路径的低级阶段的 国家,它们一般属于市场寻求型和知识寻求型;
来自于处于国际直接投资路径的第四或第五阶 段的国家,它们致力于公司的合理化投资以及 对欠发达国家(尤其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阶段:
由于本国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所有权优势, 几乎没有任何直接投资流出;或者是本国企 业所具有的优势适合进行少量的FDI、技术 转让或者出口。
同时,仅有很少的FDI流入量。(原因)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资金有限,缺乏足够的 技术进口,更倾向于接受国外政府或国际组 织的改善本国基础设施的援助。
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很少。
原因:本国企业尚未形成充分的所有权优势,去克 服进行国际生产的基本障碍。
在邻近国家进行了一些投资活动。
第三阶段:
外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逐渐下降,FDI流入量下降; 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当地本土化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完整版)邓宁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

(完整版)邓宁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宁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1.所有权优势。

指企业因有某种独有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使该企业在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来自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排他性占有。

这是进行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

2.内部化优势。

企业为了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通过内部化实行资源配置,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作用。

当企业把这种内部化优势跨越国界扩展时,便引发了国际直接投资活动。

3.区位优势。

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

要素禀赋一般指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

它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内部化是实现这种优势的载体,区位优势是实现前两个优势的充分条件,三个优势的充分发挥与互相作用,可以使企业的跨国投资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

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技术、产品已日益成熟,已具有了一定的比较竞争优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显现出来。

1.在所有权优势上,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长期形成的某些传统技术,民间工艺等产业是人无我有的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拥有所有权优势。

2.内在化优势上,中国母公司把产品、价格等向子公司转让,这种内部转让既可避免国际市场不完全带来的缺陷,保证中国公司获得最大利益,又保护了跨国企业的财产权和无形资产。

中国当前跨国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可以利用转移价格,作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战略的手段。

虽然目前我国跨国企业取得了不少内在化利益,但内在化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企业具备了上述两种优势后,要将这些优势与东道国的要素资源结合起来,保证投资企业获利。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贸易障碍不断。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课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课件

直接投资模式
通过在目标国家设立子公 司或分支机构,进行生产 和销售活动。
合作模式
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 发和经营国际市场,实现 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全球生产网络构建
全球采购网络
建立全球采购体系,从世界各地采购优质原材料 和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
全球生产网络
优化生产布局,将生产分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 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理论背景与发展历程
理论背景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在对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巴克莱、卡森的内部化理论批 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
发展历程
邓宁在1977年发表的《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首次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 论,并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该理论。
适用范围与限制条件
适用范围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适用于解释多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 国经营的现象,尤其适用于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国投资活动。
内容
区位优势包括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选择合适的 生产地点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重要性
区位优势是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能够帮助企业实 现成本效益和市场扩张。
内部化优势
定义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将外部市场 内部化,通过内部交易来替代外 部交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
可持续折衷理论
总结词
可持续折衷理论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 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需 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可 持续折衷理论主张,企业在国际生产活动中应注重环境 保护和社会责任,通过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策 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关注员工福利和社区发展。通过实现经济效益、环境保 护和社会责任的统一,企业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和支持,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阐释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阐释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阐释在信息全球化、资源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极少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特有经济行为的传统经济理论已经成为历史。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作为当代具有一般性指导意义的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对跨国公司境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家都将从中受益。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发展中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在相关实践中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本原理与观点不断地得到检验和印证[1]。

第一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概念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三个支柱概念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从多角度剖析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深刻认识并掌握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精髓的重要起点。

一“所有权优势”的基本内涵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在母国具有足够的特定优势是向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2]。

跨国公司利用母国市场不完全性,在母国市场同强劲对手进行激烈博弈中取得一定的垄断优势,当在母国市场达到向国外扩张临界状态时,即在母国的垄断优势达到足够强度时,跨国公司自然会将已有的垄断优势向开放的国际市场转移,通过参与东道国市场寡头竞争取得类似于母国的垄断地位及利润。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所有权优势”原理是在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垄断优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是指在母国已经积累足够的特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市场的不完善性,通过寡头竞争与合谋,取得东道国企业经营管理上有效控股权的全部或部分,从而获得超过或压倒竞争对手的有利形势及地位。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所有权优势”同海默的“垄断优势”或“寡占优势”的区别在于,“垄断”或“寡占”在经济学中表示只有相互牵制的少数跨国公司独霸某种商品生产权的市场竞争形态,而“所有权”比“垄断”或“寡占”的含义更加宽泛,虽然“所有权”也具有“垄断”之意,但它更强调母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中不断积累自身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竞争中,由于具备难以被模仿、难以被替代、难以被创造的特质,彰显出具有独占或独享意义的实力,所以被称为“特定所有权优势”,简称“所有权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中国对外投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中国对外投资

东道 国的某种资源禀赋优越等 。间接区位优 势是指 因东道 国的某些不利因素形成的区位优 势。如因东 道国的贸易壁 垒而给投资所带来 的间接优 势。随着我 国对外贸易的迅速 发展 , 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 贸易障碍不 断。更令人关注的是
的地理分布 、 运输成本 、 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如果
企业所 有权 优势与 内部化优势 皆有 , 那么 , 对该企业而言 , 把 这些优势与当地要素 , 即区位因素结合必然使企业有 利 可 图。而这些因素是指东道国不 可移 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 东道 国政府对外 国企业 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要素禀赋一 般指东道 国的 自然资源 、 人力 资源 、 市场容量等。它决定着 企业从事 国际化生产 的区位选择。
【 图分 类 号 】 F 5 【 献 标 识码 】 A 【 章 编 号 】 10 — 0 6 2 0 )4 0 2 — 3 中 72 文 文 0 9 3 3 (0 8 0 — 0 5 0
自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从引进跨 国公司来 华投资 , 到 我 国企业走 出国门进行 对外投资 , 这是我 国企业发展 过程 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 它标志 着我 国企业进入到一个崭 新的
【 摘
要 】英 国 学 者 邓 宁 的 国 际生 产 折 衷 理 论 目前 被 认 为是 国 际投 资理 论 中较 为 全 面 的理 论 体 系 , 它从 所
有权优势 、 内部 化优势和 区位优势 三个 方面解释 了国际投 资的发生根源和 内在机制 。根据 国际生产折 衷理论分 析 , 国企业海外投 资的基本条件 已经成熟 , 资的区位应该选择 东亚 国家, 我 投 而且 必须完成产业升级的任务。 【 关键词 】国际投 资理论 ; 中国; 外投资 ; 对 策略

国际企业管理 论述题答案(1)

国际企业管理 论述题答案(1)

论述题1:1. 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P41答: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的理论认为应把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动机、条件、能力、区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全面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到哪里投资和如何投资,以及企业在跨国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让等国际化经营形式中作出选择的条件和动因。

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优势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2. 请举一实例说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P70 答: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群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各国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目标国德社会文化环境,是实现国际企业有效经营的必要条件。

人们在各式各样的异国文化中是否只能手足无措呢?事实上,对东道国的文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估,正确全面分析和评价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根据企业特性发掘文化优势而作出战略抉择,是企业把握机遇,实现成功跨国经营保证。

如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成功经营堪称是实现跨文化的巨大优势,可以说,认真有效地分析民族文化环境是国际经营致胜的前提。

3. 简述国际企业常用的避税技巧。

P235答:国际企业常用的避税技巧需要有三个层次,即内部转移价格避税, 避税地避税和机构身份避税,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1)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

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是国际企业利用各国税率和税法的差异通过调节内部转移价格来达到避税目的的一种手段。

(2)利用避税地避税。

避税地是指那些对人们取得的国际所得或财产提供免税或低税待遇的国家和地区。

①挂牌公司作为虚设的中转销售公司。

②以挂牌公司作为收付代理公司。

③以挂牌公司作为持股公司(3)利用机构身份避税。

①规避税收管辖权。

②选择组织形式避税。

③避免成为常设机构。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中国国际投资——以宜家与吉利为例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中国国际投资——以宜家与吉利为例

☆At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中国国际投资——以宜家与吉利为例苏凯鑫樊艳翔何承雨(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摘要:宜家的国际企业生产直接投资折衷的理论实际上可以说是几乎集西方直接投资折衷理论之大成,本文以宜家在日本和中国的企业生产本土化和吉利企业生产对外直接的投资为代表的案例,通过其所有权的优势,内部化的优势和产业区位化的优势分析了外商对宜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以及宜家在中国的企业生产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和利弊。

关键词:生产折衷理论;国际投资;宜家;吉利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概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概念是关于国际企业生产的统一而全面的经济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在《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概念做了详细的系统阐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直接对外投资的决定基本要素分别取决于其自身拥有的国际所有权区位优势、内部化的所有权优势和贸易区位优势就是他提出的国际企业生产折衷经济理论的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和观点。

1.企业所有权的优势:国际企业所有权的优势是发生国际企业投资的必要前提。

指一种由中国企业已经拥有或是国外企业能够轻易得到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是无法轻易地得到的所有权优势。

其中主要包括:(1)技术优势。

⑵严格控制企业的规模。

(3)企业组织和管理创新能力。

⑷直接金融与投资性货币的优势。

2.企业的内部化管理优势:企业内部化的优势主要是通过对资产的配置以及内部化管理来有效保持和发挥企业的内部化优势,从而有效避免不完全的市场对于企业的影响。

其内部化的条件主要包括:(1)合同的签订和执行需要更高的成本⑵买方对技术销售价值的不确定性⑶产品使用需要控制。

3.直接和区位的优势:直接区位经济优势主要是指一个投资东道国或一个地区在其投资东道国的环境中对投资者的经济优势。

间接的区位经济优势,就是对其他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1)国际劳动力生产成本。

⑵巨大的市场潜力。

⑶国际贸易壁垒。

⑷企业和政府的政策。

二、外商对中国的国际投资——宜家在中国的投资作为一个典型的国际品牌,宜家正以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一步步走向世界各地。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及其在石化企业跨国并购的应用检验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及其在石化企业跨国并购的应用检验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及其在石化企业跨国并购的应用检验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框架结构和理论支撑点,指出该理论的三个基点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最大的整体效益,使国际投资研究走向全面而综合的发展,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

同时以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为例,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该理论,同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在中国企业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得到了检验和印证。

关键词: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国际投资的著名学者、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提出。

在庆祝俄林(bertil ohlin, 1899-1979)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会议上,邓宁宣读了他的著名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正式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在随后出版的《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书中,邓宁又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予以进一步阐述。

该理论主要解释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理论基础主要在市场的非完善性上,包括结构性和自然性市场非完善性两方面,并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以及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是任何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都必须同时具有的因素,即跨国直接投资的oli模型。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新论述与拓展资料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新论述与拓展资料

一、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的批评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新 论述
三、生产折衷理论的拓展
பைடு நூலகம்
1
对生产折衷理论的批判
对生产折衷理论的批判
1第.竞一争季度或所有权优势是否能够解释国际生产?
单所击编有辑副权标题优势 即保证跨国公司与东单道击编国辑副企标题业竞争所必须的优势。
所有权优势包括两种:Oa、Ot Oa :资产性所有权优势 Ot :交易性所有权优势 引发跨国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市场不完全性包括: 结构性市场不完全 海默 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 交易性市场不完全 蒂斯、卡森 有效行政管理的优势
小岛清认为生产折衷理论过于微观。
同时,邓宁指出了小岛清理论的不足之处。 仅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日本对外投资状况,但 不能解释美国的FDI活动。
1
生产折衷理论的重新阐述
生产折衷理论的重新阐述
1.新古典理论的要素禀赋,拓展了中间产品并允许一 些要素可以跨境转移。
2.市场失灵理论,解释了跨境经济活动的坐标,而且 说明了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的不同行为。
生产折衷理论的重新阐述
1
折衷理论的拓展
折衷理论的拓展
1、折衷理论是一种模式而非理论
对理论名称的修正。鉴于全球国际生产实际情况的日趋复杂和其
他学者的尖锐批评,邓宁逐渐认识到任何单独一种理论难以全面清
晰地解释各种具体的国际生产行为,所以他将其理论的名称由“国 际生产折衷理论”改为“国际生产折衷模式”,以标明其学说只是
单击编辑副题
对生产折衷理论的批判
4.折衷理论不能够解释企业特定行为的差异化? 第企一业季度特殊性质是跨国公司采取特定的OLI(所有权、区位、内部化)组合重要决定因素。 单击战编辑略副行标为题 模型:产品周期、垄断战略、风险单最击小编辑化副模标题型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资,本国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 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四、比较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三个基本命题:
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比较成本的差异; 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有关; 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同——竞争型 与互补型的
理论缺陷
将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渠道和市场竞争手段三项
相互依存的决策程序分开,与实际不符
对非制造业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对非出口替代领域和高科
技与研发领域的对外投资行为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发达国家企业直接在
发展中国家从事新产品研发的行为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般意
义上的金融资产投资
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独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开始形成
垄断优势理论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
发展:约翰逊、凯夫斯、尼克博克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 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
基本观点:
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 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垄断优势都有哪些呢?
第二节 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四、比较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产生的背景 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1979,《对外直接投资论》
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符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
接投资理论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介绍资料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介绍资料
技术优势 企业规模 组织管理能力 金融与货币优势
②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 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 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③ 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 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直接区位优势
间接区位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的两种类型
A.直接区位优势:
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 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 的产品市场,政府的各种 优惠政策,低廉的生产要 素成本,当地原材料的可 供性等。文化/语言的类 同性。
直接区位优势重要性的变 化:从原料——人力资 源——知识资源——创新 能力
B.间接区位优势:
由于投资国某些不利 因素而形成的区位优 势,如商品出口运输 费用过高,商品出口 受到贸易保护主义限 制,生产要素成本过 高等。
(2)三种优势的组合与企业的选择
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只能选择技术 转让的形式参与国际经营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特色
理论特色在于从部分向综合发展 理论基础来自企业理论、组织理论、贸
易理论、区位理论等多种学科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框架
(1)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所有权特定优势(或厂商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 一国企业拥有或 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 资产及其所有权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简介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框架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也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或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

(一)所有权优势理论
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

其中包括:
(1)技术优势。

即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优势;
(3)组织管理能力。

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金融与货币优势。

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
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其条件包括:
(1)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2)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3)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三)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形成区位优势的三个条件:
(1)劳动力成本。

一般直接投资总把目标放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寻求成本优势;
(2)市场潜力。

即东道国的市场必须能够让国际企业进入,并具有足够的发展规模;
(3)贸易壁垒。

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是国际企业选择出口抑或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
(4)政府政策。

是直接投资国家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折中理论”进一步认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组合不仅能说明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是否具有直接投资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国际营销的途经和建立优势的方式。

在任一既定的时点,一个国家的企业(187页第三段的结论抄完)下表是选择方案。

2.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运用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

它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分析来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具备的各种主要客观条件。

强调经济发展水平由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动因起决定作用,都是符合实际的。

该理论为跨国公司全面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要求企业有全面的决策思路,指导企业用整体的观点去考虑与所有权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把握全局,降低决策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