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象影视天气预报制作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气象影视天气预报制作的研究

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媒体天气预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标签:天气预报发展问题对策

近年来,由于用户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增长,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和挑战。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电视、互联网、3G 以及移动媒体爆炸式的发展,不断拓宽各类媒体资源等等。然而气象服务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节目形式创新不足、气象服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资金的投入远远不够,归根结底还是要积极拓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专业气象服务才有更大的空间。

1媒体天气预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市场意识不强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思想不解放,专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传统的天气预报基本都是主持人对着卫星云图或天气形势图“指点江山”播报天气情况,城市预报则是广告图片加字幕加配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视天气预报没有跳出气象专业的圈子,没有把气象和电视真正融合起来。

1.2集约化程度不高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规模小,系统性服务产品的制作、加工、集成、分发等综合工作平台的建设落后于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目前在气象服务影视主要存在内容雷同、信息量少这一问题,原因主要跟节目时间短有关。目前,天气预报一般只有几分钟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本身就相当困难。其次,跟天气预报的发展水平有关。要加大信息量,就必须有足够多的预报产品,但是目前气象部门的基础预报产品只有晴雨、温度、风等几项。而预报时效也仅限于72小时。

1.3天气预报播出频次少

电视天气预报一般只有早中晚三次。如果受众急需了解天气状况,或错过了播出时间,那就只有无助等待了。目前,天气预报的播出权仍掌握在电视台手中,增加播出频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跟电视台协商解决,利用天气预报自身的网站及时发布天气信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遇到突发性天气时,可考虑在电视中插播文字信息。

1.4科学性有余而趣味性不足缺乏亲和力

在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过渡的传播时代,天气预报节目也要从“一切为受众服务”这一理念出发,不断完善自身。天气预报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图和数字,更应该是一种真诚的服务。

1.5多岗位的联动不足,岗位培训滞后

专业气象服务从业人员基本上是从气象业务岗位转岗而来,缺乏市场营销的手段与认识,缺乏专业气象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对市场缺乏风险意识。气象影视节目制作是一个多岗位互相合作、互相渗透的过程,然而由于制作人员长期以来都习惯于按照岗位来划分职责,从业人员很容易忽视与他人的交流,往往是完成了自己岗位的职责就满足了,对于其它岗位的进度和创意并不关注,从而造成业务流程不顺畅,节目制作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1.6创新能力低下

各级电视台对我们制作的气象节目质量的评价始终不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创新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大部分人员思想不够解放,信心不够充分,业务上又过于依赖行政管理,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实践能力差,从而无法实现气象节目的根本性革新。

1.7缺乏前瞻性

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由于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不稳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长远发展规划。随着预报水平的不断提升,影视从业人员完全可以预计到天气对生产生活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但反应在日常气象影视节目中,节目中发布的信息常常以偏概全、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广度,对于后期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没有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导致制作出来的气象节目对公众的指导性不强。

2促进气象服务深入发展应对措施

2.1树立内外部双重服务意识

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前提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服务意识,这种良好的服务意识既包括对公众的气象服务意识,同时也包含了对内部其它岗位和个人的服务意识。从业人员应当时刻关注公众生活状态的变化,整理出群众最关心和最需要的气象信息并及时的发布;制作过程中应当依据精炼的气象预报产品,围绕编导筛选出的各类气象信息,不断在细节上锤炼出有利于影视传播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2.2在不同的频道开播不同风格的电视天气预报栏目

目前,随着电视观众的细分,各级电视台纷纷推出不同定位的电视频道。比如综合频道、经济生活频道、科教频道等等。这些频道各有侧重,而电视天气预报也应该和这些频道的整体风格相适应,不应该是各个频道一张脸。同时,电视天气预报的编导制作人员应该跳出气象专业的圈子,用电视化的思维方式来制作每一期节目。虽然节目说的是天气,但是要用电视的手法来表现,大力发展个性化、人文化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2.3抓紧机会学习和运用

气象和传媒的结合,势必要求从业人员一方面要积极的了解基本的气象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的跟上传播技术的发展潮流,所以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利用一切条件抓紧学习相关的知识,新知识和新手段的运用势必提升气象节目的服务性和可视性,从而达到提升团队的绩效的目的。

2.4充分利用电视的立体传播优势,克服时间不足的矛盾

电视有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系统两个系统,如能充分利用起来,相互补充,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节目时间内传递给受众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取得1+1>2的效果。比如主持人在介绍降雨情况的同时,用字幕打出降水量等级的划分。同时还要多增加生活服务方面的内容,延长预报时效。

3结束语

在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媒体天气预报必须发展创新。努力打造个性化、人文化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通过提升节目的“可视性”来吸引观众,从而确保电视天气预报的“必视性”价值。创建天气预报网络平台,加强观众互动,形成天气预报在新媒体的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练江帆,郑志明,张金标,等. 天气预报节目日常值班制作效率的提高. 广东气象,2011(2):65-67.

[2] 朱定真,张昳丽. 我国气象影视人才的现状及出路. 青海气象,2010(9):201-202.

[3] 王珉. 气象影视现状分析及影视服务能力提高的若干思考,2009(8):5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