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教案 粤教版选修2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教案 粤教版选修2

目前用于数字节目制作的手段主要有:数字摄像机和数字照像相机、计算机、数字编辑机、数字字幕机;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手段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压缩、解压、缩放等技术;用于传输的手段有:地面广播传输、有线电视〔或光缆〕传输、卫星广播〔DSS〕及宽带综合业务网〔ISDN〕、DVD等;用于接受显示的手段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投影显示〔包括前投、背投〕等。

〔2〕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信源编解码技术包括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及音频压缩编解码技术。

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视频编码计算时主要有以下客观依据:〔1〕图像时间的相关性。

视频信号由连续图像组成,相邻图像有很多相关性,找出这些相关性就可减少信息量。

〔2〕图像空间的相关性。

例如图像中有一大块单一颜色,那么不必把所有像素存储。

〔3〕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对原始图像各处失真敏感度不同,对不敏感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给予较大的失真处理,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丢失了,人眼也可能觉察不到;相反,对人眼比较敏感的信息,那么尽可能减少其失真。

〔4〕事件间的统计特性。

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那么其熵值越大,表示信息量越大,需分配较长的码字;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大,那么其熵值越小,只需分配较短的码字。

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

声音信号数字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状态大得多,因而数字电视的声音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声音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教科版选修2《认识多媒体技术》教案1

教科版选修2《认识多媒体技术》教案1

教科版选修2《认识多媒体技术》教案1一、教材分析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最活跃的技术之一,教材介绍了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入门知识,概括性较强,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不多,但教学意义却十分重要,在渗透德育工作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灌输概念,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下探究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思维活跃、喜欢新生事物的初一学生来说,认识多媒体的知识正是他们所喜欢和欢迎的。

故学生学习本课时,兴趣极高,求知欲强。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欲望。

牢牢抓住本课特点——“认识”,以认识多媒体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认识多媒体技术给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影响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②让学生了解媒体的类型、多媒体的常见元素及特征。

③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能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及其作用。

②使学生能从实践中分析多媒体的含义与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体验媒体和多媒体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③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对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这些名词的理解(2)对多媒体技术特征的理解2.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 选修2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 选修2

三、教学方法
• 常用的教学方法 3、WebQuest教学法
WebQuest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专家与教师 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 话,共同协商构筑课程,共同改革课程的研制方式, 让更多的基层教师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的研制中 来.
WebQuest通过引领学生设计网络主题探究课,与学 生一起进行网络主题探究,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促 进教师之间的群体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 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方法 • 掌握多媒体作品制作中的具体技能 • 掌握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 • 可以流利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利
用多媒体技术
二、教材回顾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的结构
本教材共八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 认识多媒体技术 第二章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 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 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 第五章 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 第六章 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第七章 多媒体作品的发布和评价 第八章 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初步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的编写思路
3、教材编写突出多媒体技术的有 关原理和方法
不再是以某种软件的操作 为主要内容。
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教学支持
1、教学内容的选取注重层次性、选择性和开放性 (如图像的采集方法部份的内容) 2、根据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如本书中设置的各种栏目) 3、本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方便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
• 常用的教学方法 4、基于问题的学习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 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还亲自使用、操作学习 材料,搜索信息.耕种要的是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对信息 进行分析、评价、整理组织学习内容,经理解决问题 的全过程。用心灵感悟学习的乐趣。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5.1.4 组织多媒体信息1-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5.1.4 组织多媒体信息1-教科版

组织多媒体信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多媒体作品脚本的设计方法,形成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脚本的类型,重点掌握多媒体信息的非线性组织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
多媒体信息组织是在多媒体信息规划基础上对多媒体素材进行整体的、有序的设计与组织编排,避免作品内容设计上的混乱。

设计脚本作为组织多媒体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及策略
通过电视与剧本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多媒体作品与脚本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脚本是组织多媒体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做实践题目体验多媒体作品脚本设计的过程教师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再根据问题逐步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设计
1.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
2.媒体设计:网络教学、多媒体广播
3.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在教师机中安装好上课需要的各种资
源,并将学生可能用到的一些资源发
送到学生机上。

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有利于开展
合作学习,同时充分
考虑学生在掌握知识
和技能方面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差异,可以
实现优势互补、相互
促进。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现代与发展前景教学设计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现代与发展前景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现代与发展前景,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多媒体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总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感悟。
-提醒学生关注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
2.教师引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针对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结合多媒体技术关键知识,设计具有实践性的课堂练习。
-利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如电子相册、视频剪辑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在线教育等,引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无处不在。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喜欢的一款多媒体应用,介绍其功能和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多媒体技术关键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等。

5.2.1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

5.2.1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
d)部分学生对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突破。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2.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课本中的多媒体信息集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c)《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杂志:该杂志涵盖了数字媒体设计、制作与传播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信息集成案例和创意灵感。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a)研究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在教育、广告、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b)探索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趋势,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了解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前景。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1:请简述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解答: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或应用中。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广告、娱乐、企业展示、电子商务等。
2.例题2:请列举三种常用的多媒体信息集成工具,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主要功能。
3.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和问题解决。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的案例和操作步骤,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教学软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a)教师展示多媒体信息集成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技术和创意设计。

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二1.1初识多媒体技术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二1.1初识多媒体技术优秀教学案例
3.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娱乐、广告等,并展示一些实际案例。
4.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并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多媒体应用领域,如教育、娱乐、广告等。
2.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该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4.创设问题情境,如设计一些故障或挑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找出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项目式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2.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如分工明确、定期交流、共同进步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自主探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最新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4.利用课后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多媒体作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反馈,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团队协作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多媒体技术在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4.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3.1 常见的多媒体信息1-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3.1 常见的多媒体信息1-粤教版

常见的多媒体信息一、教材分析《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向学生介绍了多媒体制作中常见的媒体,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类型如图像、声音、视频等,了解其特点及存储格式,进而学会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表达意图。

本课是第四章、第五章的一个预览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基础,在平常实际生活中他们也会接触到大量的媒体,但都停留在初级阶段——知道是什么媒体,但对各种媒体的特点还缺乏鲜明而深刻的了解,对于如何选用适当的媒体来表现主题还不熟悉。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熟练掌握媒体信息的分类;(2)掌握各种媒体信息的特点及存储格式。

过程与方法:(1)掌握根据作品需求和媒体信息特点,恰当地选取媒体表达意图。

(2)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四、重、难点:重点:信息媒体的分类及特点难点: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五、学法指导:观摩、讨论、任务驱动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提供朴初中学资料给学生观摩:一段文字、几张图片、一段声音、一段视频。

(二)新授:1、请生分析作品组成,并填表格(提问)2、知识讲解:文字:文字表达的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主要用于对知识描述性的表示。

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以及显示菜单、标题等。

常见格式:.txt .doc .pdx图形、图像: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是多媒体作品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

常见格式:.bmp .jpg .psd .png声音:能直接、清晰地表达意义,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按其表达形式,可将声音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常见格式:.mp3 .wav .midi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二节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二节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提问:“你们觉得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如图像、声音、视频等;
-阐述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PPT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图像、声音、视频的处理与整合;
-多媒体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如Photoshop、Audacity、Premiere等;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多媒体元素的整合方法,如何将图像、声音和视频有机结合,提高作品质量;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内容:
-巩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表达的能力;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处理与整合方法;
-演示多媒体处理软件(如Photoshop、Audacity、Premiere)的使用,让学生初步了解软件功能。
2.教学内容:
-图像处理技术:介绍矢量图与位图的区别,讲解图像编辑、调整、特效等基本操作;
-声音处理技术:讲解音频采样率、比特率等基本概念,演示声音剪辑、混音等操作;
2.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多媒体处理软件,掌握多媒体编辑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多媒体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软件进行图像、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制作。

3. 掌握多媒体设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设计技术的介绍- 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多媒体设计的原则和要素- 多媒体设计软件的选择和使用2. 图像的编辑和制作-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像的处理和修饰技巧- 图像的导入和导出3. 音频的编辑和制作- 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音频的剪辑和混音技巧- 音频的导入和导出4. 视频的编辑和制作- 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视频剪辑和特效添加技巧- 视频的导入和导出5. 多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广告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多媒体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法: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多媒体设计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多媒体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3. 项目评价:对学生完成的多媒体设计项目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Audition、Adobe Premiere Pro等。

2. 课件和教学资料:包括多媒体设计案例、操作指南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多媒体设计技术的介绍2. 第二课时:图像的编辑和制作3. 第三课时:音频的编辑和制作4. 第四课时:视频的编辑和制作5. 第五课时:多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6. 第六课时:教学评价和总结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的简要内容概述。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2课《多媒体技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2课《多媒体技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2课《多媒体技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信息数字化过程的概念;
掌握文本信息数字化的几种方法与适用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及小组讨论探究文本信息的数字化方法及适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数字化生存和智能化发展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揭示掌握一门信息技术对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信息技术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有了解,感兴趣。

生活中对于文本信息的数字化应用较多,但方法有限。

有强烈学习的意愿,愿意探索,敢于实践。

有思考力,分析力,有团队合作意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本信息的几种数字化方法
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任务判断适合的方法对文本信息进行数字化。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2教案-1.2 多媒体技术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2教案-1.2 多媒体技术应用-

图形、图像[基本信息]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图形图像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单元第一节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中的内容。

安排2个课时。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图形、图像的概念、类型、特征,认识到图形图像属于感觉媒体,这就为图形图像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图像压缩、图像文件格式等内容,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形图像是多媒体信息数字化表示和存储的一种重要方式,为第二节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148团中学高二(1-4)班。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信息技术必修的学习,对图形图像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图形图像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了解矢量图是图形,位图是图像,两者在存储原理上有本质的区别。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新课程提倡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简单提供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1)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分析教学课件提供的相关信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出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2)要求学生把当前所学内容尽量和自己的已学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联系”与“思考”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成为学生“联系”与“思考”的帮助者;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位图、矢量图的概念、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图像压缩、图像文件格式。

过程与方法:给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各自特点,从而了解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等。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二第一单元认识多媒体 第一节感受多媒体《感受多媒体》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二第一单元认识多媒体 第一节感受多媒体《感受多媒体》教案

选修2 第一单元第一节 感受多媒体
表达“环保”信息的媒体
选修2 第一单元第一节 感受多媒体
表达“环保”信息的媒体
选修2 第一单元第一节 感受多媒体
呈现“环保”信息的媒体
低碳贝贝
作词:聂智民 作曲:麦 子 演唱:林妙可、柳博、香奈儿、群星
地球爷爷已经很累 默默承受人类的罪 地球爷爷意冷心灰 每天流下伤心眼泪 地球爷爷小小心愿 还他一片纯净空间 地球爷爷深深渴望 希望地球是最美的地方
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 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 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
选修2 第一单元第一节 感受多媒体
多rev媒iew体元素
Contents
1. 文本 2. 图形图像 3.动画 4. 声音 5. 视频
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 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 关键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选修2 第一单元第一节 感受多媒体
多rev媒iew体元素
Contents
1. 文本 2. 图形图像 3.动画 4. 声音 5. 视频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 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 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 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 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迁生动有趣。合理使用动 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修2 第一单元第一节 感受多媒体
多rev媒iew体元素
Contents
1. 文本 2. 图形图像 3.动画 4. 声音 5. 视频
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 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
在多媒体课件中,按其表达形式,可将声 音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现代与发展前景优秀教学案例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现代与发展前景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本案例还具有以下亮点:
6.教学目标明确: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7.教学策略得当:采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8.教学内容与过程详细:详细规划教学内容与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作业小结等环节,确保教学内容的高效传递和学生的全面参与。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途径,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利用案例分析、项目制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3.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展览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导入,如校园多媒体展示、新闻发布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讲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其次,介绍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广告、娱乐等,并分析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演示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1.1 走进多媒体世界-浙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1.1 走进多媒体世界-浙教版

高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走进多媒体世界——《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和其他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及其作用;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从实践中归纳多媒体的内涵特征。

的含义、分析多媒体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多媒体技术。

教学重点①掌握多媒体的概念。

②了解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多媒体的特征。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课程的开篇,以认识和感受教科书内容为主。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为学好整门课程作好铺垫。

如果全部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则比较枯燥,而且不大容易理解,学生可能对此不太感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对于一些纯理论性的内容的讲解,假如只是照本宣科的话,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可以采取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和典型案例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由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些图片、视频、动画等,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使得学生比较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视频(中国梦—家庭网络):这是一个有关家庭网路的梦,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会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也希望多媒体技术的能够促成实现我们宏伟的中国梦。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多媒体世界。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关注和思考自己生活中接触的媒体及其表现形式和作用,通过对媒体的感受了解媒体的含义。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任务一教师活动:讲述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定义的概念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列举生活中媒体的实例,通过教师的分析和总结,了解媒体的分类。

.. 高中信息技术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_沪科教版选修

.. 高中信息技术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_沪科教版选修

第二章第二节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2节5、学时数:3学时(网络机房)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b、掌握图像加工的典型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2、过程与方法: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b、通过仔细认真的作品加工,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践态度,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两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经出现,为了避免过度重复,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

同时,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第一节课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处理方法,第二节课作为练习课,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对前面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熟练和巩固,进一步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章节简介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课程目标1.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3.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第一章第1节教学内容1.知识点目标分层2.学习内容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重点(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3)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4.难点理解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5.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第一章第1节教学过程一、教学情景导入情景一:让学生欣赏以网页、动画、幻灯片等形式的作品,让他们找出这几个作品的共同点。

【突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导入情景二:展示视频:“杨利伟与曹刚川太空连线”。

提问:( 1 )这是什么作品?导入情景三:展示一虚拟现实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羽毛球拍导入情景四:播放机器人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机器人.wma ”导入情景五:展示如何将一视频转换成流媒体,保存在校园网上进行视频点播。

导入情景六:展示多媒体系统的硬件平台的组成设备实物,如:声卡、视频捕捉卡、扫描仪等。

二、教学任务任务一: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

2024年度-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选修2

2024年度-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选修2
高中信息用技》术课《件多选媒修体2 技术应
1
contents
目录
• 多媒体技术概述 •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开发 • 多媒体作品的评价与优化 • 多媒体技术应用实践
2
01
多媒体技术概述
3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本、 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 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 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16
多媒体作品的开发流程与工具
开发阶段
编写代码、集成多媒体元 素和实现功能。
测试阶段
对作品进行功能测试、性 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发布与维护阶段
将作品发布到目标平台, 并进行后续的维护和更新 。
17
多媒体作品的开发流程与工具
图形设计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等 ,用于创建图形和图像。
3
音频素材的处理
利用音频处理软件对获取的音频进行剪辑、降噪 、添加特效等处理。
10
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从互联网上获取视频素材
利用搜索引擎或专业视频网站搜索和下载所需视频素材。
使用摄像机或手机拍摄视频
根据需要,使用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拍摄视频。
视频素材的处理
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对获取的视频进行剪辑、添加特效、调 整画面等处理。同时,也可以将处理后的视频导出为不同 格式,以适应不同的播放设备和需求。
11
03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开发
12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用户友好性
确保作品易于使用和理解,提供 直观的导航和简洁的界面。
一致性
保持作品内部的设计风格、色彩 和排版的一致性,提升用户体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章节简介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课程目标1.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3.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第一章第1节教学内容1.知识点目标分层2.学习内容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重点(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3)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4.难点理解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5.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第一章第1节教学过程一、教学情景导入情景一:让学生欣赏以网页、动画、幻灯片等形式的作品,让他们找出这几个作品的共同点。

【突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导入情景二:展示视频:“杨利伟与曹刚川太空连线”。

提问:( 1 )这是什么作品?导入情景三:展示一虚拟现实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羽毛球拍导入情景四:播放机器人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机器人.wma ”导入情景五:展示如何将一视频转换成流媒体,保存在校园网上进行视频点播。

导入情景六:展示多媒体系统的硬件平台的组成设备实物,如:声卡、视频捕捉卡、扫描仪等。

二、教学任务任务一: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

访问互联网上的多媒体作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

参考网站:宇风多媒体5D 多媒体奥古多媒体视觉中国任务二:上网搜集以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共同完成下列主题。

上网搜集下列主题内容,并摘录下来,整理结果。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2)常用的多媒体工具有哪些?(3)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举例说明。

(4)多媒体技术有哪些特征?参考网址:任务三:上网查找资料,完成下表。

任务四:上网观看虚拟现实作品,体会虚拟现实的特点,完成下表。

参考网址:任务五:上网查阅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最近动向。

任务六:上网查找资料完成下表三、知识讲解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多学科与计算机综合应用的技术,它包含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主要有如下特征:数字化、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和协同性。

(1) 数字化各种媒体信息处理为数字信息后,计算机就能对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交换、查询和检索。

所以多媒体信息必须是数字信息。

(2)集成性集成性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

信息媒体的集成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的集成,这些媒体在多任务系统下能够很好地协同工作,有较好的同步关系。

多媒体设备的集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3)多样性多样性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多样性的信息,信息载体也随之多样化。

多样化的信息载体包括:磁盘介质、磁光盘介质和光盘介质等物理介质载体,以及人类可以感受的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

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值、文字等单一的信息媒体,而多媒体计算机则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媒体。

另一方面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在处理输入的信息时,不仅仅是简单获取和再现信息,如声像信号的输入与输出,若二者完全一样,那只能称之为记录和重放,从效果上来说并不是很好,如果能根据人的构思、创意,进行交换、组合和加工来处理文字、图形及动画等媒体,就能大大丰富和增强信息的表现力,具有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达到更生动、更活泼、更自然的效果。

(4) 交互性交互是指通过各种媒体信息,使参与的各方都可以对媒体信息进行编辑、控制和传递。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通过交互,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而交互性是多媒体作品与一般影视作品的主要区别,如传统电视系统的媒体信息是单向流通的,电视台播放什么内容,用户就只能接收什么内容。

而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为用户选择和获取信息提供了灵活的手段和方式 , 如交互电视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主动性,用户不仅可以坐在家里通过遥控器、机顶盒和屏幕上的菜单来收看自己点播的节目,而且还能利用它来购物、学习、经商和享受各种信息服务,进一步引导我们走向“足不出户可做天下事”的更为理想的境界。

(5) 非线性多媒体的信息结构形式一般是一种超媒体的网状结构。

非线性网状结构的超媒体不仅为用户浏览信息、获取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多媒体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6) 实时性和协同性多媒体系统中的各种媒体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各媒体间有协调同步运行的要求,如影像和配音、视频会议系统和可视电话等,它们要求系统能支持实时快速响应,又能协调同步,对媒体的时序配合和速度响应要求很高,这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实时性和协同性。

3.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趋势(1) 启蒙发展阶段多媒体技术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

1965 年,泰德纳尔逊( TedNelson )在计算机上处理文本文件时提出了一种把文本中遇到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并为这种方法杜撰了一个词,称为“ hypertext ” (超文本)。

与传统的方式不同,超文本以非线性方式组织文本,使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以及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万维网上的多媒体信息正是采用了超文本思想与技术,才组成了全球范围的超媒体空间。

多媒体技术实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1984 年美国 APPLE 公司在研制 Macintosh 计算机时,为了增加图形处理功能,改善人机交互界面,创造性地使用了位映射、窗口、图标等技术,这一系列改进所带来的图形用户界面深受用户的欢迎。

同时,鼠标作为交互设备的引入,配合图形用户界面使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APPLE 公司在 1987 年又引入了“ 超级卡” ,使Macintosh 机成为易用、易学习、能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机器,一直受到计算机用户的赞誉。

1985 年, Microsoft 公司推出了 Windows ,它是一个多用户的图形操作环境。

1985 年,美国 Commodore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多媒体系统Amiga , Amiga 机采用 MotorolaM68000 微处理器作为 CPU ,并配置Commodore 公司研制的三个专用芯片:图形处理芯片 Agnus8370 、音响处理芯片 Pzula8364 和视频处理芯片 Denise8362 。

Amiga 机具有自己专用的操作系统,它能够处理多任务,并具有下拉菜单、多窗口、图符等功能。

这套系统以其功能完备的视听处理能力、大量丰富的实用工具以及性能优良的硬件,使全世界看到了多媒体技术的美好未来。

1986 年,荷兰 Philips 和日本 Sony 公司联合推出了交互式压缩光盘系统CD-I ( CompactDiscInteractive )、同时还公布了 CD-ROM 文件格式,并成为 ISO 国际标准。

该系统把高质量的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进行数字化,并可存入 650MB 的只读光盘上。

1987 年,美国 RCA 公司推出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 DVI ( 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 )。

该系统以 PC 技术为基础,用标准光盘存储和检索静态、动态图像、声音及其它数据。

(2) 初期应用和标准化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应于领域不断扩大,所涉及的学科、行业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走向产业化后,其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实用化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1990 年, Microsoft 公司与多家厂商召开多媒体开发工作者会议,共同对多媒体技术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即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MPC1 ,对多媒体计算机所需配置的软硬件规定了最低标准和量化指标。

1991 年,在第六届国际多媒体和 CD - ROM 大会上宣布了扩展结构体系标准 CD - ROM/XA ,从而填补了原有标准在音频方面的空缺。

1992 年, Microsoft 公司推出了 Window3 . 1 操作系统。

它不仅综合了原有操作系统的多媒体扩展技术,还增加了多个多媒体功能软件(媒体播放器、录音机等),同时加入了一系列支持多媒体的驱动程序、动态链接库和对象链接嵌入( OLE )等技术。

同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OMDEX 博览会上出现了两大热点: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计算机,并在同年正式公布 MPEG - 1 数字电视标准,它是由活动图像专家组( 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 )开发制定。

1993 年, MPC 机在美国引起巨大兴趣,各种多媒体产品不断出现,使人目不暇接,多媒体技术已进入突飞猛进的时代。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协会进一步发布了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 MPC2 ,使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标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95 年, MPC3 标准推出,使多媒体计算机的性能更进一步完善,人们在计算机上可以看到高品质的视频图像,也能听到 CD 音质的声音。

1993 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超级美国计算应用国家中心开发出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 Mosaic 。

1994 年,吉姆· 克拉克( JimClark )和马克· 安德森( MarcAndreesen )开发出万维网浏览器 Netscape 。

静态图像的主要标准称为 JPEG 标准,它是专家组 JPEG (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建立的适用于单色、彩色及多灰度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于 1991 年通过,成为 ISO/IEC10918 标准,全称为“ 多灰度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 。

它不仅适于静态图像的压缩,电视图像序列的帧内图像的压缩编码,也常采用 JPEG 压缩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