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反欺诈考题

车险反欺诈考题
车险反欺诈考题

车险反欺诈

1. 监管部门对反欺诈的指导思想不包括(D)。

A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B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C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联动机制D健全长效机制与短期重点惩治并重

2. 车险欺诈的危害不包括(A )。

A对政府威信的危害B对保险公司的危害

C对其他合法投保人利益的危害D对车险行业的危害

3. 保险欺诈的背后经济学理论之一是(B )。

A机会成本B逆向选择

C供需不平衡D边际效应

4. 车险反欺诈研究的意义之一是(A )

A监管要求B顺应市场

C提升客户体验D提升市场占有

5. 监管部门对反欺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

A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配合B坚持内部管控与外部监管双管齐下

C坚持多方参与,协同合作D持构建预防和处置保险欺诈行为的长效机制6. 保险反欺诈的背景之一是(B)。

A汽车销售额提升B商业车险费率改革

C通货膨胀D监管愈发严格

7. 车险欺诈的发展不包括(C )。

A冰封期B萌芽期

C上升期D成熟期

8. 我国车险欺诈的现状不包括(D )。

A大案化B团伙化

C隐蔽化D高发化

9. 下列选项中,归属于按照保险标的分类的车险欺诈是(A)。

A责任保险欺诈B标的保险欺诈

C意外保险欺诈D盗抢保险欺诈

10. 下列选项中,不归属于按照实施主体分类的车险欺诈是(D)。

A投保人实施的欺诈B保险人实施的欺诈

C被保险人实施的欺诈D责任人实施的欺诈

11. 车险欺诈按照欺诈的程度分类包括(A )。

A硬欺诈B轻度欺诈

C重度欺诈D伪欺诈

12. 下列选项中,归属于按照欺诈的发生是否存在事先策划分类的车险欺诈是(B)。

A内外勾结的欺诈B机会主义的欺诈

C保守主义的欺诈D经验主义的欺诈

13. 车险欺诈按欺诈发生的环节分类包括(C )。

A续保欺诈B审核欺诈

C理赔欺诈D退保欺诈

14. 车险欺诈按主观意愿产生时间分类的优点是(A )。

A避免战术错误B明确责任人

C明确事故程度D快速赔付

15. 蓄谋已久型的车险欺诈应对措施是(B)。

A战术明确B多方联动

C以快打快D快速定位

16. 临时起意型的车险欺诈应对措施是(D)。

A以逸待劳B快速响应

C多方联动D以快打快

17. 车险欺诈按主观意愿产生时间分类不包括(A )

A内外勾结B蓄谋已久

C临时起意D事后多贪

18. 事后多贪型的车险欺诈不包括(C )。

A人伤黄牛事后多贪B被保人事后多贪

C中介机构事后多贪D汽修厂事后多贪

19. 事后多贪型的车险欺诈应对措施是(B)。

A以快打快B数据科技

C战术明确D责任明确

20. 保险欺诈对保险公司的危害不包括(A )。

A危害社会公众诚信体系B经营成本虚高不下

C利润空间被挤压D疲以应诉、不堪讼累

21. 人身险欺诈的常见手段不包括(D)。

A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赔B逆选择投保

C故意扩大损失程度骗赔D监守自盗

22.人身险欺诈的主要特征不包括(B )

A在短期内连续多头主动投保B定期支付的保险费支出在其收入水平中占比过低C以往没有投保历史,突然投保大额保险D准备自杀前投保死亡保险

23. 车险欺诈的常见手段不包括(D )。

A以小充大B异地出险

C倒签单诈骗D利用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骗赔

24. 保险欺诈对社会的危害不包括(C )

A败坏社会风气B使得一些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处于风险之中

C可能给行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D损害保险的社会功能

25. 民事法律对保险欺诈的规定不包括(A )。

A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B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C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D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26. 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应对策略不包括(C )

A对事故所涉相关方进行走访和询问,对事故细节进行核实

B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仔细核实

C如有充分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保险诈骗嫌疑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报案及立案材料(如有)提交检察院

D如在核保阶段发现有保险诈骗嫌疑的,尽早请律师介入,对关键证据进行搜集和保全

27. 保险欺诈的成因不包括(D)

A利益驱动、失信成本低B对保险欺诈的立法仍显得不足

C防范保险欺诈的技术有限,防范措施难以奏效D对保险欺诈宽容度比较低

28. 刑事法律对保险欺诈的规定不包括(D)。

A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B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C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D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9. 针对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建议不包括(C )。

A承保环节方面B产品设计和条款设置方面

C内部控制方面D应诉阶段方面

30. 对我国反保险欺诈的建议不包括(A )。

A进行奖励,凝聚各界参与力B完善立法

C扩大宣传教育D增设专门机构

31. 应对保险欺诈,其他国家或地区参考措施不包括(A )。

A加强保险公司外部控制B制定法律法规,提供必要前提

C信息共享机制,搭建技术平台D制度化多样化教育宣传,强化防范意识

32. 日本车险反欺诈现状不包括(D)。

A设立保险欺诈防治机构B建立保险欺诈案件数据资料库

C建立保险行业与警察、司法机关的关系D极其严厉的法律规定

33. 美国车险险种不包括(B )。

A责任险B车辆伤害防护

C意外险D撞车

34. 英国车险反欺诈现状不包括(A )。

A不定期地举行保险反欺诈研讨会B设立反保险欺诈与犯罪局

C保险公司内部设立保险欺诈风险防范部门D引入市场机制

35. 德国车险反欺诈现状不包括(C )。

A制定法律法规B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C建立专门旳保险反欺诈机构D注重发挥保险公司保险欺诈风险防范的主体作用36. 英国反保险欺诈与犯罪局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 )。

A针对近期的保险反欺诈动向进行研究B开展打击保险欺诈犯罪活动

C制定打击保险欺诈的策略和措施D建立保险欺诈数据交换制度

37. 韩国车险反欺诈现状不包括(C )。

A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B通过立法严厉打击保险欺诈犯罪活动

C借鉴欧洲的机构设置D保险公司自身重视保险欺诈风险防范工作

38. 台湾保险反欺诈防治情况不包括(D )。

A启动定期会晤联系机制B打击保险欺诈犯罪的法制建设

C专庭办案和多层磋商结合的联合办案机制D引入市场机制

39. 台湾保险反欺诈的主要特点不包括(D )。

A风险识别的广泛运用B信息引导侦查的犯罪情报系统

C反应迅速的案件报告制度D固定成熟的组织框架

40. 台湾地区对保险欺诈的应对措施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启示不包括(A)。

A借鉴欧洲的机构设置B成立保险犯罪防治专业组织

C加强保险反欺诈的交流与合作D建立保险犯罪专业数据库尽快实现信息共享

41. 反欺诈体系建设包括事前数据采集和识别,其中不含(B )。

A数据采集B决策引擎

C数据加工D多重身份验证

42. 数据建模中,数据预处理不包括(C )。

A数据清洗B异常值处理

C分类变量增维D缺失值处理

43. 特征选择和诠释中,模型维度类别不包括(A )。

A历史承保B时间特征

C客户身份D行为特征

44. 车险反欺诈主要技术不包括(C )。

A客户画像B设备指纹

C外部控制D社交分析

45. 车险主要欺诈风险没有体现在(B )方面

A营销推广B内部控制

C风控D支付

46. 反欺诈多维度标签不包括(D )。

A信用风险类B资产类

C设备类D企业类

47. 大数据建模流程不包括(B )

A变量预处理和因子分析B特征评估

C特征挑选D数据准备

48. 模型选择指标的标准不包括(D)。

A效果B效率

C解释性D细化能力

49. 对车险反欺诈模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

A公用理解B模型高速迭代

C数据积累D协作共赢

50. 定损规则不包括(D)。

A定损流程B定损时效

C定损逻辑D定损内涵

51. 神经网络的特性不包括(C)。

A能同时处理定量和定性的信息B强的信息综合能力

C难以协调多种输入信息关系D强鲁棒性和容错性

52. 下列关于神经网络反欺诈说法错误的是(B )

A低错误率B可解释性好

C训练时间长D结构较复杂

53. 车险SNA诈案件的识别,通常利用的数据不包括(C )。

A修理厂B车辆涉案人员

C报案时间DGPS信息

54. SNA优势不包括(B )

A可视化展示风险点,直观,解释性强B事前实时发现风险点,防患于未然,降低损失C产生很多有效标签提高传统概率模型的效果D流程化,系统化自动侦查风险点,提高效率55. 常用欺诈模式不包括(A)。

A二者车模式B交替出险

C修理厂定点欺诈D派系欺诈

56. 按保险经营过程分,保险调查不包括(A)。

A保险利益调查B保险展业调查

C保险承保调查D保险投资调查

5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险调查人员思维意志素质的是(C)

A主动性和独立性B敏捷的思维

C适应各种工作环境D坚强的意志力

58. 保险调查的特征不包括(A )。

A以保险利益为原则B有独特的调查对象和内容

C以保险业务所涉及到的客观事实为基础D以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准绳

59. 调查员在接收案件后,要先审验已知的材料不包括(A )。

A出险人是否与保单中投保人相符B出险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

C出险时间是否在保险期限内D事故结果是否构成理赔条件

60. 证据的种类不包括(B )。

A背景证据B客体证据

C情感证据D信用证据

61. 保险调查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A查明案件事实要素中的已知内容B核实案件事实中的已知要素

C全面收集有关案件事实的各种证据D分析判断案件事实要素的各种证据

62. 保险案件调查的基本步骤不包括(C )。

A明确案件调查任务B提出案件调查假设

C深入分析未知材料D全面收集案件材料

63. 结束案件调查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D )。

A案件事实清楚B办案手续齐备

C办案手续齐备D理赔完成

64. 保险调查对象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不包括(D )。

A猜测心理B防卫心理

C无所谓心理D信任心理

65. 违反装载规定车辆出险现场特征不包括(B )。

A货车运载有质量较重或体积宽大的货物B事故车在现场留下的制动拖印较明显较窄

C客运车辆出险现场,常见伤亡,在现场的乘客会较多

D标的车多为大型拖车,长途货运车及面包车等小型客运一型

66. 单方事故的调查要点是(B )。

A事故发生原因、事故责任比例B事故原因和事故真实性

C利用心态对其展开深入,全方位的调查D联系到事故相关责任人,对每一个疑点展开调查67. 酒后驾车出险现场特征不包括(C)。

A道路现场留下的车辆制动拖印象较短或没有B司机伤亡情况较常见

C车辆损害程度较轻D车辆经常占道行驶或逆向行驶或在道路上不规则行驶等68. 调取监控的步骤不包括(B )。

A核实目标监控摄像头归属地B向公安机关备案申请

C确定事故准确时间段D确定目标监控摄像头所在具体路段和监控机箱下的编号69. 保险调查对象一般不包括(A )。

A被借车人B被保险人

C肇事司机D汽车配件供应商

70. 调查修理厂负责修理事故车的人员的内容不包括(A )。

A审核修理厂提供的采购单B问询进厂过程、进厂时间

C调查修理费用D有否夸大损失或扩大损失

71. 案件调查笔录的作用不包括(C )。

A有利于查明违纪事实B有利于经受检验

C有利于明确保险利益D有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案情

72. 结束审查内容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D)。

A有无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地方B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C有无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D有无遗漏审查对象

73. 制作笔录时的重点不包括(D)。

A违法违规构成的要件B违法事实、情节

C案件线索D准备工作

74. 理赔证据属性不包括(C )

A关联性B真实性

C准确性D合法性

75. 下列关于证据与理赔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B)。

A证据是理赔结论的基础B证据是理赔活动的前提

C证据是理赔程序的核心D证据是理赔效率的保障

76. 常见证据不包括(D )。

A书证B鉴定结论

C视听资料D调查报告

77. 充分证明应具备的特征不包括(A )。

A客观性B完备性

C一致性D排他性

78. 证据的证明价值是由证据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所决定的,此关联性不包括(C )。A有无联系B联系的形式和性质

C联系的逻辑D联系的确定性程度

79. 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方法不包括(D )。

A演绎证明法B直接证明法

C系统证明法D对比证明法

80. 收集证据的方法不包括(D )

A询问当事人B勘查现场

C从鉴定结论中收集证据D向保险中介收集证据

81. 收集证据的要求不包括(C )。

A客观全面B深入细致

C逐步进行D高效低耗

82. 审查证据的步骤和方法不包括(D )。

A比对审查B单独审查

C综合审查D顺序审查

83. 审查证据的任务不包括(D )。

A查明证据本身的内容是否确实B查明证据内容与案件事实的联系是否确实C查明所收集的证据能否充分地证明案件事实构成的每一个要素

D查明所收集的证据能否充分地证明被保险人的主张

84. 审查证据的常用方法不包括(B )。

A鉴别法B排除法

C验证法D印证法

86. 证明案件事实的痕迹物证不包括(D )。

A形状B质量

C特性D形态

87. 痕迹物证根据其形态和形成机制不可分为(A )。

A固定物类型B附着物类型

C散落物类型D痕迹类型

88. 车体痕迹特点不包括(A )

A散乱性B多变性

C广泛性D主体性

89. 车险调查中的常见痕迹不包括(C )

A刺沟痕迹B主体痕迹

C腐蚀痕迹D客体痕迹

90. 撞击痕迹的要素不包括(A )。

A散落物分布B损伤形状

C损伤位置D伤痕走向与受力方向

91. 最常见的车体痕迹不包括(B)

A刮擦痕B氧化痕

C撞击痕D分离痕迹

92. 勘查车体痕迹时,应测量的不包括(C)。

A凹陷程度B长度

C数量D宽度

93. 碰撞痕迹的测量不包括(B)。

A高点B面积

C低点D严重部位

94. 下列对车辆碰撞说法错误的是(C )。

A偏离正中的碰撞事故是除正中碰撞以外的事故

B单向碰撞是指从始至终全部在同一直线上完成的现象

C双向碰撞是指车对车的事故中,碰撞发生之前和之后的运动方向一致的事故

D多向碰撞是指碰撞发生之前和之后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事故

95. 车辆损伤中,一般根据横跨面板的(B)判断受力方向。

A冲击力B损伤特征

C形态D面积

96. 黑车留下白色的原因是(C)。

A涂漆B折射

C散射D氧化

97. 证据的提取包括实物提取法、笔录提取法、录制提取法和模型提取法。(?)

98. 举证责任是民事证据制度的基础,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将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99. 偏离正中的碰撞事故是冲击力的方向偏离了机动车重心部位的事故。(?)

100. 单向碰撞是指碰撞发生之前和之后的运动方向一致的事故。(?)

101. 横跨多个零配件的损伤的走向,经常可以看到“击中边缘”的现象。(?)

102. 痕迹物证是能够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103. 车险中的痕迹是指车辆在事故中与其他车辆、物体、人体碰撞而形成并遗留在车体的印痕。(?)

104. 地面上的滑移印迹一般包括横向滑移印迹和纵向滑移印迹。(?)

105. 痕迹物证中的附着物类型包括自身车上脱落而掉落在地上的零部件。(?)

106. 检查撞击痕迹的要素不包括包括伤痕的新旧程度。(?)

107. 比对审查的关键是发现矛盾和分析矛盾。(?)

108. 举证责任是民事证据制度的基础,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将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109. 单独审查和比对审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明证据是否确实,而综合审查不仅要进一步查明证据是否确实,而且要重点查明证据是否充分。(√)

110. 保全证据的要求是应附文字说明、发现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形拍摄人制作人等。(?)

111. 保险案件调查所涉及的证据包括主题、背景、解说、信用等四个类型。(?)

112. 证人证言的特征是不稳定性、不可替代性和容易受主观认识影响。(?)

113. 案件调查笔录的特征包括客观性、关联性、多方性。(?)

114. 常见的错误包括内容易“缺项”和笔录不够规范。(?

115. 调查笔录实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多人进行,在询问中给赔案性质下定义。(?))

116. 工商部门调查目的是核实维修发票的真实性。(?)

5. 到交警部门调查,目的是通过查档核实事故的真实性和交警部门处理事故文件的真实性及事故车的合法117.以及110报案登记。(?)

118. 已赔付案件的调查要点是获取笔录,调查证据要充分扎实。(?)

5. 虚构驾车肇事经历,顶替肇事司机承担责任的案件频发的原因是侥幸心理作祟、高回报产生强力诱惑和119.意识淡薄。(?)

120. 任何案件的调查行动最终都要解答人与人、事与事的关系问题。(?)

121. 保险调查的两种基本的形式是从人到事和从事到人。(?)

122. 保险案件的构成包括何事、何时、何地、何人、何情、何故等六大要素。(?)

123. 与案件相关的物体包括保险标的物、案件中的使用物、案件中的关联物。(?)

124. 保险调查包括防范保险经营风险、规范保险行业、健全保险法律法规等重要意义。(?)

125. 保险调查的客体包括保险公司直接领导的调查机构和受委托的专业保险调查机构。(?)

126. 近墨者黑的欺诈模式特点是出险频度高。(?)

127. 团伙欺诈效果好,是传统概率方法的有效补充是SNA的优势之一。(?)

128. 逻辑回归使用一个函数来归一化y值,使y的取值在区间(0,2)内,这个函数称为Logistic函数。(?)129. 定损规则产生主要方法包括经验规则、决策树、关联规则Aprior和异常检测等。(?)

130. 特征选择的常用方法有单变量分析、删掉方差小的变量、删掉相关性非常高的特征等。(?)131. 混合建模的目标是提高偏差和方差。(?)

132. 欺诈模式变迁包括偶发、个人造假等四个阶段。(?)

133. 大数据建模包括数据准备、特征工程等四个流程。(?)

134. 模型部署流程包括应用系统、实时评分系统等四大模块。(?)

135. 神经网络拥有自组织、自适应性和很强的信息综合能力等良好性能,能同时处理定量和定性的信息。(?)

136. 欧美地区对保险欺诈的应对措施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启示之一是逐步建立保险反欺诈情报系统。(?)137. 融合力量的一体化行动是台湾保险反欺诈的主要特点之一。(?)

138. 美国作为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犯罪领域,仅次于偷税漏税。(?)

139. 美国每年约有10%保费被用于反欺诈调查,有15—20%的车险欺诈索赔。(?)

140. 中国的保险欺诈每年约800亿元。(?)

141. 日本设立反保险欺诈与犯罪局以实现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

142. 应对保险欺诈,保险公司核保环节应建立承保核审制度,对所要承揽的业务要按程序对风险进行多次识别、评估和筛选,以便有效控制责任。(?)

143. 对防范保险欺诈的监管不够有力,防范措施难以取得实效是保险欺诈的成因之一。(?)

144. 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是对我国反保险欺诈的建议之一。(?)

145. 视案情需要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保险消费习惯等进行背景调查是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应对策略之一。(?)

146.原中国保监会在《反保险欺诈指引》中指出要求各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积极行动,共同配合做好车险反欺诈工作。(?)

147. 保险诈骗案件数量与人均GDP、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呈反向关系是保险诈骗总体特征之一。(?)148. 保险欺诈对社会的危害之一是浪费国家公共资源。(?)

149. 车险诈骗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往往是团伙诈骗,团队内部分工明确。(?)

150. 保险反欺诈的背景之一是汽车销售增速持续提升。(?)

151. 车险反欺诈研究的意义之一是保险公司迫切需求。(?)

152. 我国《刑法》规定,保险诈骗活动中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53. 车险欺诈按欺诈发生的环节分类包括承保欺诈。(?)

154.信息对称是保险欺诈的背后经济学理论之一。(?)

155. 车险欺诈按照按保险标的分类包括损失保险欺诈。(?)

156. 车险欺诈按实施主体数量分类包括单一和集团欺诈。(?)

157. 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欺诈类型,进而迅速的制定应对策略是车险欺诈按主观意愿产生时间分类的优点。(?)

158. 事后多贪型的车险欺诈应对措施是避免因战术错误。(?)

159. 蓄谋已久型的车险欺诈应对措施是用大量的事实数据证明。(?)

160. 车险欺诈按主观意愿产生时间分类特点在于产生欺诈的客观事实与车辆事故实际在时间轴上不同交叉坐标维度。(?)

反欺诈经验分享

反欺诈经验分享

反欺诈经验分享 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十二五”规划稳步实现,我省的保险业在保监局领导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已逐步成为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的稳定器,在金融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2012年作为保监会部署的“反保险欺诈”工作重点之年,意义重大,为提高理赔服务的社会满意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司在不断夯实理赔“反保险欺诈”工作,大力推行“反保险欺诈”举措工作,使我司“反保险欺诈”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我司的“反保险欺诈”工作向贵局汇报如下: 一、队伍建设 1、培训工作 我司从2007年开始就抽调骨干人员建立培训队伍,聘请 福建省公安专等高校的教授作为外聘老师,长期对我司查 勘员进行定向重点培训工作,着重对“痕迹判断”、“调查 的手段”、“拍摄的技巧”、“笔录的制作”等方面结合实际 进行培训,让一线查勘员、骨干人员形成调查的思维、调 查的模式,养成“反保险欺诈”习惯。 2、标准化建设 我司从2008年就开始对现场查勘、定损、调查、旧件回 收、收单缮制等全流程各个环节根据各可能存在的理赔

“渗漏点”制定可量化,可执行的细化动作,并根据公司 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使得所有理赔过程的动作都有章 可循,有依可据,使整个理赔队伍以统一的,标准化的动 作对外服务。 3、专职重案调查、定损队伍 对理赔过程的查勘、调查、定损进行区分分离,各人员各 司其职,并逐步优化人员配备、完善动作要求,使得各个 步骤的执行更专业化,更体现其价值,使得“反保险欺诈” 动作有序的进行。 二、重案管理 1、内部调查工作 内部调查减损工作是指公司内部理赔人员通过查勘定损、 材料审核、询问走访、信息调取、说服引导等方式发现、 获取关键证据和材料并实现减损的操作,因此在公司内 容,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导鼓励理赔人员参与 内部调查工作,在全员参与情况下取得不俗的成绩,2012 年截止11月内部调查案件3685笔,调查减损金额6564.95 万(含人伤)。 2、外部调查工作 外部调查减损工作是由公安机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外部调 查机构通过主动调查或协助我司开展调查以及由外部人 员举报等方式发现、获取关键证据、线索并实现减损的操

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卫新江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52)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采取了“四位一体”共同治理的模式对车险欺诈进行反击,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立法,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体系,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美国的车险反欺诈经验对我国建立车险反欺诈制度的启示在于:应当寻求多方主体的共同治理模式;从宏观层面做好组织、指导、服务、协助等方面的工作;从微观层面搞好队伍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和更新方法。 [关键词]汽车保险;反欺诈;共同治理;保险公司 [中图分类号] F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306(2006)03-0092-05 Abstract: From 1980s onwards, America has adopted a “quaternity” model to counter against automobile insurance frauds. In the process of more than 20 years’antifraud practices, relevant legislation was promulgated, a diversified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and a whole set of effective methods was created. The indications of American automobile insurance experiences are: creating a common control model with involvement of multiple entitie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organization, guidance, service and cooperation at the macro level and concentrating on talents cultiv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method renovation at the micro level. Key words:automobile insurance; antifraud; common control; insurance company 一、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的思路 据美国保险反欺诈联盟估计,每年发生在美国的保险欺诈大约有800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950美元,每个美国公民326.47美元。车险、工伤险和健康险被公认是美国保险欺诈的三大重灾区。美国保险研究理事会1996年的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汽车碰撞事故与保险诈骗有关;每三起由车辆碰撞引起的人伤赔案中就有一起涉嫌欺诈,这类赔案中的每一美元赔付就有17~20美分赔给了诈骗方,每年车险消费者因欺诈所增加的支出高达52~63亿美元。全美保险犯罪局(National Insurance Crime Bureau)的官员对保险欺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在美国实施保险欺诈的是一家公司所为的话,那么该公司每年从保险欺诈中获得的收入加上盗抢车辆获得的收入,足以使得这家公司位居世界500强中的前25名,而且这个行业极富成长性。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开始反击汽车保险欺诈。其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包括立法和监管机构、行业性组织、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及其他相关人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共同治理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保险公司是反击车险欺诈的微观主体,其对车险欺诈的反击是微观层面的;其余三类主体则是在企业外部从宏观的层面对车险欺诈进行反击。立法部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做好有关法制的供给工作,为遏制汽车保险的欺诈行为提高法制保障;监管机构则主要负责有关车险反欺诈具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对保险公司的反欺诈计划进行审批,对保险公司的反欺诈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此外还负责对一些重大欺诈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等;保险行业性组织不仅包括诸如保险行业协会这类机 图1美国汽车保险反欺诈基本框架构,而且还包括由保险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等组建的诸如保险反欺诈联盟(the Coalition Against Insurance

关于医疗保险欺诈与反欺诈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医疗保险欺诈与反欺诈问题的研 究报告

关于医疗保险欺诈与反欺诈问题的研究报告 文/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课题组 内容提要:遏制医疗保险欺诈行为,是防范医疗保险基金风险,保证医保制度健康稳健运行的重要课题。本文紧密结合管理实践,试图对医保欺诈的行为特征、主要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性质进行科学界定,同时从管理层面和社会学角度,对医保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剖析和理性思考,着重就防范和打击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的欺诈行为,从“三改”并举联动推进、健全法制建设、构建社会诚信、规范医保管理和加强宣传教育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反欺诈研究 遏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是防范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基本医疗保险领域,基金管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管理者与违规欺诈者的博弈。本课题研究,试图结合医保基金的管理实践,对医保欺诈行为进行分析,对医保反欺诈,重点是防范和打击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的欺诈行为提出对策建议。 一、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点

欺诈行为就是诈骗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医疗保险欺诈是指违反医疗保险管理法规和政策,采用虚构保险事故以及其它方法,向医保基金管理机构骗取医保基金或医保待遇的行为,这一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而且以非法占有医保基金或非法获得医保待遇为目的。据对天津市医保启动以来发生的26件医保违规案例分析,其中绝大部分案例中的行为人的行为是以欺骗手段获取医保待遇或医保基金,而且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具有诈骗性质,涉及诈骗金额共计211.79 万元。其中:虚假申报费用骗取医保基金的12例,涉及金额107.65万元。违规出让医保专用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4例,涉及金额 99万元。将非医保项目按医保项目申报,骗取医保基金的6例。涉及金额2.18万元。采取“挂床”住院的办法骗取医保基金的4例,查实145人次。冒名顶替就医骗取医保基金的3例,涉及金额0.79万元。虚开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1例,涉及金额0.17万元。据统计,天津市医保结算中心累计拒付医疗机构不合理住院医疗费4666.1万元,平均拒付率为4.01%,这其中,有一些明显不合理费用的产生是与欺诈行为有关的。 其次,实施手段主要是经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即故意

车险反欺诈考题

车险反欺诈 1. 监管部门对反欺诈的指导思想不包括(D)。 A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B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C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联动机制D健全长效机制与短期重点惩治并重 2. 车险欺诈的危害不包括(A )。 A对政府威信的危害B对保险公司的危害 C对其他合法投保人利益的危害D对车险行业的危害 3. 保险欺诈的背后经济学理论之一是(B )。 A机会成本B逆向选择 C供需不平衡D边际效应 4. 车险反欺诈研究的意义之一是(A ) A监管要求B顺应市场 C提升客户体验D提升市场占有 5. 监管部门对反欺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 A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配合B坚持内部管控与外部监管双管齐下 C坚持多方参与,协同合作D持构建预防和处置保险欺诈行为的长效机制6. 保险反欺诈的背景之一是(B)。 A汽车销售额提升B商业车险费率改革 C通货膨胀D监管愈发严格 7. 车险欺诈的发展不包括(C )。 A冰封期B萌芽期 C上升期D成熟期 8. 我国车险欺诈的现状不包括(D )。 A大案化B团伙化 C隐蔽化D高发化 9. 下列选项中,归属于按照保险标的分类的车险欺诈是(A)。 A责任保险欺诈B标的保险欺诈 C意外保险欺诈D盗抢保险欺诈 10. 下列选项中,不归属于按照实施主体分类的车险欺诈是(D)。 A投保人实施的欺诈B保险人实施的欺诈 C被保险人实施的欺诈D责任人实施的欺诈 11. 车险欺诈按照欺诈的程度分类包括(A )。 A硬欺诈B轻度欺诈 C重度欺诈D伪欺诈 12. 下列选项中,归属于按照欺诈的发生是否存在事先策划分类的车险欺诈是(B)。 A内外勾结的欺诈B机会主义的欺诈 C保守主义的欺诈D经验主义的欺诈 13. 车险欺诈按欺诈发生的环节分类包括(C )。 A续保欺诈B审核欺诈 C理赔欺诈D退保欺诈 14. 车险欺诈按主观意愿产生时间分类的优点是(A )。 A避免战术错误B明确责任人

保险反欺诈工作总结

保险反欺诈工作总结 篇一: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 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方案 近年来,保险欺诈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司车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公司系统上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和打击车险虚假赔案,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保险欺诈所造成的超赔问题还十分突出。为将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总公司在全系统内召开了反欺诈专项会议。根据会议精神,本着“短期有效、长期有利”的原则,公司决定在全系统全面推进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以下简称“专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公司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郭生臣副总裁任 领导小组组长,总公司理赔管理部、车辆保险部、法律部、监察审计部主要负责人任小组成员。 (二)成立公司专项工作执行小组。执行小组由总公 司理赔管理部谷伟总经理担任组长,由总公司、分公司相关业务骨干担任小组成员。 (三)各省分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统筹负责当 地行动开展。办公室由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车险理赔的副总经理任主任,分公司理赔管理部、车辆保险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担任成员。办公室应根据总公司要求制

定当地的工作方案,组织领导行动开展,上报相关数据及信息。 二、工作目标 (一)在短期时间内,在全公司乃至全行业范围掀起反保险欺诈行动热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二)以各省级分公司为单位,集中调查疑点案件、打击欺诈分子和团伙,完成总公司布置的反欺诈工作任务。 (三)建立公司长期有效的车险理赔反欺诈体系,将反欺诈工作纳入公司理赔核心类工作范畴。 三、近期重点工作任务 专项工作要按照“办实事,有实效”的要求,各省级 分公司在近期须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与公、检、法机关合作,从快、从严打击保险欺诈行为 各省级分公司要在所辖范围内组织落实与公、检、法机关的合作,对第一阶段已经查清、查明的违法犯罪行为,力争从快、从严地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对保险欺诈行为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二)联合同业公司,加大行业内协同打假力度 要充分发挥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积极协调、推动、 联络同业公司,加大公司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建立行业内的协同打假机制,加大行业内协同打假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将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1、在营业场所制作并悬挂“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

对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的思考

对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车险欺诈活动日趋频繁,损害了保险消费者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影响车险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的现状,深入分析目前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社会环节和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两方面提出完善车险反欺诈工作的对策,对保险理赔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车险;理赔;反欺诈 随着我国汽车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车险欺诈活动日趋频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保险诈骗金额约占理赔金额的10%-20%左右。保险欺诈损害了保险消费者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已成为汽车保险的一个巨大“黑洞”,严重影响车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如何防范车险诈骗是车险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的现状 所谓保险欺诈,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致使保险人陷于错误认识而向其支付保险金的行为。保险欺诈分为硬欺诈和软欺诈。我国车险反欺诈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立法方面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反保险欺诈法律和法规。只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诈骗保险金,数额较大的,才构成保险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指出,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或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对于骗取数额较小的,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可用一般的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处理。由于诈骗数额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诈骗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制裁。 (二)保险监管及行业方面 虽然到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反欺诈机构,但保监会已启动打击“三假”(假机构、假保单、假赔案)的专项活动,全行业共发现和查处各类假冒保险机构案件32起,各类假冒保单20多万份,各类虚假赔案16000多件,向公安机关移交并已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三假”案件149起,部分案件已经法院判决,追究了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假机构、假保单类案件几乎绝迹,打“三假”专项工作初见成效。 (三)保险公司方面

车险理赔反欺诈系统方案

车险理赔反欺诈系统需求分析方案 2010年08月24日

目录 车险理赔反欺诈系统需求分析方案 (1) 第 1 章项目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第 2 章需求分析 (5) §2.1数据管理 (5) § 2.1.1 数据导入 (5) § 2.1.2 数据填充维护 (7) §2.2综合查询 (9) § 2.2.1 信息检索 (9) §2.3比对分析 (10) § 2.3.1 特征库管理 (10) § 2.3.2 比对规则配置 (12) § 2.3.3 风控名单查询(比对查询) (13) §2.4案件轨迹分析 (14) § 2.4.1 车辆轨迹分析 (14) § 2.4.2 人员轨迹分析 (17) §2.5黑名单管理 (19) § 2.5.1 车辆黑名单 (19) § 2.5.2 人员黑名单 (19) §2.6基础信息管理 (20) § 2.6.1 保险公司维护 (20) § 2.6.2 车型维护 (20) § 2.6.3 号牌种类维护 (20) § 2.6.4 特殊车牌维护 (20) §2.7权限管理 (20) § 2.7.1 角色管理 (20) § 2.7.2 用户管理 (20) § 2.7.3 角色权限设置 (21) 第 3 章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2)

§3.1系统设计原则 (22) § 3.1.1系统的安全性 (22) § 3.1.2系统的稳定性 (22) § 3.1.3系统的易用性 (22) § 3.1.4系统的扩展性 (22) §3.2系统架构 (24) §3.3技术框架图 (25) §3.4运行环境 (27) 第 4 章售后服务 (30) §4.1维护责任期 (30) §4.2服务方式 (30) §4.3服务内容 (31) §4.4项目维护小组 (32) §4.5项目技术培训 (32)

保险反欺诈工作总结

保险反欺诈工作总结 篇一:市保险行业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 **市保险行业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 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公安机关将在全国集中开展“破案会战”工作,20**年3月7日,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严厉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保监厅发20****号),对保险业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保监会、省保监局关于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工作要求,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有效遏制保险欺诈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切实提高保险欺诈违法犯罪防范控制能力,维护我市保险市场经营秩序,结合我市保险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以全国公安机关统一部署的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为契机,各保险公司要积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扰乱保险市场秩序的保险欺诈行为,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稳定,营造良性、有序的市场经营氛围。 二、组织架构。 根据省保监局《关于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的通知》要求,成立**市反保险欺诈工作站,由各会员单位

分管总经理组成,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任组长,聘请公安机关同志作为顾问。 工作站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协会秘书处,负责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日常性事务。办公室主任由***副秘书长兼任,成员为市行业协会业务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同志和各保险公司相关责任人。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保险公司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把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作为阶段性的重要工作组织好、落实好,确保打击涉嫌保险犯罪工作打出成效,打出声威。各公司于6月10日前将工作小组成立以及落实“破案会战”工作的相关情况书面报行业协会。 (二)积极配合工作。各保险公司应当设立专职联络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案件线索移送、证据收集的工作。一是对于保险从业人员或业外人员有明确违法事实已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保险公司应同时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和反保险欺诈工作站办公室报送,积极主动与公安经侦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关注案件处理进展情况。二是对于涉嫌保险诈骗、证据尚待进一步核实的可疑案件,各保险公司应认真开展可疑案件线索筛查,收集整理辖内各分支机构报送的可疑案件线索,并进行初审。经初审后,向反保险欺诈工作站办公室

反欺诈年终总结

反欺诈年终总结 在保险行业,“欺诈”是一个令人恨之入骨,却又常常无可奈何的现象。下面是反欺诈年终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反保险欺诈工作总结1 今年以来,财产保险公司认真贯彻保监会、总公司关于严厉打击保险领域各类违法犯罪的工作部署和省公司理赔事业部相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警保联动、密切协调的优势,以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严厉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活动为契机,不断健全完善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始终保持打击保险诈骗高压态势,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紧密协同公安机关开展了一系列打诈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遏制了当前保险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高发态势,沉重打击了保险诈骗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挽回了公司的利益损失。 截至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理赔中心总共查处涉假案件157件,为公司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2万元,其中事故现场拒赔/部分拒赔案件85件,在案件理算、核赔环节发现疑点后调查确认造假案件72件,主要包含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或被盗抢假案、摆放虚假现场、故意夸大损失、“倒签单”(先出险后投保)、伪造事故证明等各类保险犯罪行为。财产保险公司理赔中心在打击保险犯罪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落实打击保险犯罪工作责任 在省分公司理赔事业部的正确领导下,财产保险公司理赔中心主任室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打击保险犯罪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

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统筹兼顾,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将打击保险犯罪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证公司经营成果的重要内容,始终对保险犯罪活动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 同时,财产保险公司理赔中心进一步健全了打击保险犯罪应急预案、案件备案、责任追究制、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完善了打击保险犯罪考评工作体系,充实和细化考核办法和标准,做到权责明晰,目标明确,把打击保险犯罪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在市市分公司、省公司营业部和新区分公司范围内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打击保险犯罪工作格局。 二、牵头联动,明确打击保险犯罪工作重点 今年,财产保险公司理赔中心紧密依托和市市公安局联合成立的“打击盗抢机动车和保险诈骗犯罪工作办公室”,警保联动,以打促防,综合治理,有力确保了打击保险诈骗工作卓有成效地实施。通过运用完善的协作网络和联动机制与公安机关沟通汇报,对涉及保险犯罪案件线索提前介入和开展调查,并及时移交,通过公安机关的深度介入,借助法律赋予公安部门打击犯罪的职权,联合打击,对保险欺诈犯罪将产生有力震慑作用,从根本上打压保险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有效遏制保险诈骗的势头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突出重点,注重打击保险犯罪宣传实效 加强反保险欺诈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保险欺诈的危害性,披露典型案件,起到警示作用。通过多渠道宣传,让广大民众熟知保险欺诈是利用虚构交通事故、篡改事故时间、伪造法律文书、夸大事故损失等手段骗取保险赔偿的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谋,相关机构如保险中介、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医疗机构、法医鉴定机构、汽车修理厂等人员共同实施的特征,具

反欺诈经验分享

反欺诈经验分享 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十二五”规划稳步实现,我省的保险业在保监局领导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已逐步成为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的稳定器,在金融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2012年作为保监会部署的“反保险欺诈”工作重点之年,意义重大,为提高理赔服务的社会满意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司在不断夯实理赔“反保险欺诈”工作,大力推行“反保险欺诈”举措工作,使我司“反保险欺诈”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我司的“反保险欺诈”工作向贵局汇报如下: 一、队伍建设 1、培训工作 我司从2007年开始就抽调骨干人员建立培训队伍,聘请福 建省公安专等高校的教授作为外聘老师,长期对我司查勘 员进行定向重点培训工作,着重对“痕迹判断”、“调查的 手段”、“拍摄的技巧”、“笔录的制作”等方面结合实际进 行培训,让一线查勘员、骨干人员形成调查的思维、调查 的模式,养成“反保险欺诈”习惯。 2、标准化建设 我司从2008年就开始对现场查勘、定损、调查、旧件回收、 收单缮制等全流程各个环节根据各可能存在的理赔“渗漏

点”制定可量化,可执行的细化动作,并根据公司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提升,使得所有理赔过程的动作都有章可循, 有依可据,使整个理赔队伍以统一的,标准化的动作对外 服务。 3、专职重案调查、定损队伍 对理赔过程的查勘、调查、定损进行区分分离,各人员各 司其职,并逐步优化人员配备、完善动作要求,使得各个 步骤的执行更专业化,更体现其价值,使得“反保险欺诈” 动作有序的进行。 二、重案管理 1、内部调查工作 内部调查减损工作是指公司内部理赔人员通过查勘定损、 材料审核、询问走访、信息调取、说服引导等方式发现、 获取关键证据和材料并实现减损的操作,因此在公司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导鼓励理赔人员参与内部 调查工作,在全员参与情况下取得不俗的成绩,2012年截 止11月内部调查案件3685笔,调查减损金额6564.95万 (含人伤)。 2、外部调查工作 外部调查减损工作是由公安机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外部调 查机构通过主动调查或协助我司开展调查以及由外部人员 举报等方式发现、获取关键证据、线索并实现减损的操作,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问题浅析及反欺诈对策研究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问题浅析及反欺诈对策研究 王丹丹,陈理 中国农业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系,北京(100083) E-mail:wendy_dandan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8e7019185.html, 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我国汽车消费数量逐步增多,投保汽车保险已成为车主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也因此出现了快速增长,在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但车险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却没有为财产险公司带来盈利的快速增长,不少公司的车险业务虚盈实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车险欺诈的泛滥。车险欺诈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保险公司自身业务良性发展和盈利水平的一种犯罪,最终也将损害众多投保人的合法利益。综上所述,对机动车辆保险欺诈的研究及防范已经成为保险行业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研究对车险行业切实可行的欺诈防范方法和反欺诈策略,对改变车险市场亏损现状,提高车险在财险行业的盈利水平,维护广大车险保户的合法权益,促进车险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动车辆保险;欺诈;反欺诈 中图分类号:F842.6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出险率大幅升高,由于没有合理的举措进行约束和规范,理赔人员难以在众多案件中及时有效地甄别出骗赔案件,致使一部分人乘机以各种手段进行骗赔。而我国车险行业因为起步较晚,目前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非常有限,车险欺诈因此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采取了“四位一体”共同治理的模式对车险欺诈进行反击,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立法,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体系,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车险反欺诈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体制。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车险欺诈行为的蔓延,对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几年,国内保险公司联手打击车险骗赔的声势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切实有效自成体系的防范方法,相关法律、道德舆论对车险骗赔现象也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本文从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问题入手,结合实际从保险业、法治、社会三个主要层面分析了车险欺诈出现的原因,进而针对车险欺诈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对策。 2.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欺诈原因概述 机动车辆保险欺诈主要指发生在机动车辆保险领域的欺诈行为,即在机动车辆保险交易中发生的各类欺诈行为。[1] 保监会的统计显示,目前约有2 0 %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仅北京市在2003 年至2006年间,欺诈造成的车险损失就约有28 亿元。面对车险欺诈愈演愈烈的态势,要提出对其有效遏制的方法,首先就要挖掘出其产生的根源。 造成机动车辆保险欺诈损失重大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车险实务操作的漏洞、流程的反欺诈作用缺失以及反欺诈意识的薄弱是车险欺诈猖獗的重要根源。

汽车保险欺诈与反欺诈

本书简介 本书特色主要体在:一是系统性强。全书从欺诈的界定着手,分别对车险欺诈的形式、车险反欺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车险反欺诈的对策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二是对策性强。作者将一半以上的篇幅都用来分析和阐述车险反欺诈的方法,在附录中又些方法归纳成便于操作的十二种方法。三是实用价值高。对车险欺诈形态的描述,为识别车险欺诈提供了指南; 对车险反欺诈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则为有效遏制和防范车险欺诈提供了利器。 目录 第一部分 汽车保险欺诈的界定 第一节 欺诈的界定 一、欺诈的定义 二、欺诈的构成

第二节 汽车保险欺诈 一、保险欺诈的定义 二、汽车保险欺诈的分类 三、汽车保险欺诈的特征 第三节 汽车保险欺诈的危害与成因 一、汽车保险欺诈的危害 二、汽车保险欺诈的成因 第二部分 汽车保险欺诈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 汽车损失险中的欺诈 一、利用虚假材料(信息)实施的欺诈 二、单方事故中的欺诈 三、盗抢险中的欺诈 四、汽车维修厂实施的车损险欺诈 五、车损险欺诈的新趋势 第二节 汽车责任保险中的欺诈 一、利用虚假材料实施汽车责任保险欺诈 二、被保险人与医疗机构联合实施欺诈 三、编造虚假事故实施欺诈 四、汽车责任保险欺诈的集团化趋势 第三节 汽车消费信用保证保险中的欺诈 一、投保人使用虚假材料实施的欺诈 二、不法汽车经销商实施的欺诈 三、车贷险欺诈具有一定的团伙犯罪属性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汽车保险欺诈 一、经由保险中介机构实施的欺诈 二、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联手实施的欺诈 第三部分 汽车保险反欺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汽车保险反欺诈的对策 附录 保险欺许防范方法 参考资料 下载后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内容

车险反欺诈三大典型案例

车险反欺诈三大典型案例 2010-11-15【中国保险报】□田吉生尹海棠 近年来,随着车险业务的迅速发展,车险骗赔案件也日益增多。如何有效打击车险骗赔,人保财险浙江省龙游县支公司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09年公司成功拒赔的醉驾、套牌、假现场等骗赔案额达230万元,今年以来,通过公司内外的共同努力,骗赔案件追回金额已达59万元。本文介绍该公司近年来车险反欺诈活动中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与交警、经侦密切合作反欺诈 2008年9月27日,佘某驾驶浙HE2762号车(自卸车)从龙游驶往城北开发区工地,途径龙游石窟路口与电瓶车发生碰撞,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伤亡事故。当日上午7时,该公司接到报案后,即马上派人赶到事故现场拍取现场照片,调查取证。令人诧异的是,出险当天下午,车主就向交警大队预交了20万元的事故押金,傍晚就将肇事车开走了。第二天,当公司获悉此消息后,立即引起高度警觉,认为该做法不符合事故处理常规:一是事故车辆必须进行车况的技术鉴定,方可放车;二是肇事车主当天交事故押金,急切将肇事车开回,有违常理。于是,公司立即决定,与车主联系对肇事车进行实时跟踪。但连续两天都联系不上车主,到了第三天联系上却发现,该车完好无损地停放在工地里,经查,车架识别码、发动机号与承保车辆完全一致,找不到一丝破绽。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38万元的赔款眼看就要从公司支出。 正当公司将要支付赔款之时,今年8月初,突然听到有人反映,肇事车辆在出险后已进行改装,并告诉改装地点。获此消息,公司决定立即重新调查此案,但考虑到时间较久,取证工作难度较大,便马上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取得联系。由于公司多年来与经侦大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侦大队领导对该案件非常重视,当日就派员来到公司,双方共同分析案件的事故现场照片及工地里车辆照片,经过仔细比对,发现车辆的确有改装的痕迹,县经侦大队通过讨论,立即派办案民警与公司人员前往江西、建德等地查抄肇事车辆,核对痕迹,赶回龙游后,当晚就对外围人员进行传讯。 次日,经侦大队结合照片、相关调查笔录传讯车主,面对法律威慑力,车主终于承认出险车辆是辆报废车,并非是保险车辆,当时因考虑赔偿数额较大,因此连夜对出险车辆进行改装,再套牌,以达到向保险公司骗取赔款的目的。至此,仅两天时间,这起改装、套牌骗赔案就告破。 点评:只有加强与公安经侦部门协作,建立沟通管道,才能有效打击车险骗赔行为。龙游人保财险近年来采取“兵对兵,将对将”的联系方式,与当地交警、经侦及法院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了长效机制,反欺诈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案例二:强化理赔管控反欺诈 2009年6月20日下午17时许,公司接到俞某报案称:其于19日晚11时许,驾驶浙HE0093轿车,途经龙游老长运大修厂附近时,不慎碰撞一行人,造成行人受伤的事故发生。接案后,公司查勘人员立即前往交警大队调阅现场照片,了解案件。当时并未发现相关疑点,便告知俞某受伤人如有伤残或处理事故时一定要通知公司。然而直到俞某携带相关单证到公司索赔时也没有告之公司派员参与俞某与受伤人事故调解。虽然从案卷上看没有什么疑点,但公司查勘人员与医

社会保险反欺诈

社会保险反欺诈 摘要 社会保险反欺诈立法已经越来越紧迫。本文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反欺诈立法和执法的经验,根据我国民法、合同法、税法中相关反欺诈的内容,明确未来社会保险反欺诈立法的原则及社会保险反欺诈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社会保险欺诈行为进行明确定义,一些地方性法规中的社会保险反欺诈举报与奖励机制对全国性的立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最后是社会保险欺诈的法律责任及结论: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先行立法,将来提升反欺诈立法的位阶。 一、社会保险反欺诈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运营、管理、支付业务越来越繁重,涉及金额也越来越大。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风险点自然增多。某些企业和个人利用当前社会保险业务中容易忽视的环节 甚至漏洞,实施欺诈行为,给社保资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功能的积极发挥。在我们前期对15个省市的社保基金专项立法调研中发现,所有省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保险欺诈行为,涉及从征缴到支付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征缴环节,参保单位有故意隐瞒缴费基数、缴费起始时间和漏报人数、篡

改职工身份的现象,或者故意瞒报基数使补缴金额达不到实际应补缴额;在支付环节中,存在着冒领和骗取保险金现象。如有的退休人员死亡后还继续领取退休金,医疗保险基金被冒领、串通报销的则更多。针对近年来社会保险领域及各业务环节存在的各种欺诈行为,尤其是在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发放环节,国务院、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力度,在社会保险反欺诈方面做了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实际稽核工作中,反欺诈工作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保险反欺诈力度受限。近年来虽出台了一些关于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管的部门法规,但社会保险反欺诈缺乏系统的法律依据,对社会保险领域新出现的涉及欺诈、冒领等问题难以用法律来解决。虽然可以借鉴刑法中的“诈骗罪”和民法通则、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欺诈的相关法律,但均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其次是各项社会保险监管的不统一。反欺诈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重要内容,由于各项社会保险费仍未实现集中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难以理顺,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支付环节的反欺诈由各经办机构代办,而在实际工作中的社会保险欺诈行为往往是内外勾结的,没有经办机构内部一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