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树
第十三章内能
知识树:
第1节分子热运动
考标要求: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一、课前学习
1.常见的物质是由和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此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
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二、课内探究
探究1: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构成的。

人们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探究2:分子热运动
1.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扩散固体的扩散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探究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如图,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除了引力之外,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同时存在)
(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作用力表现为
______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分子间表
现为___________。

固体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不容易被压缩和拉
伸,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气体分子间距离,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__________,容易_________。

(3)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___,比固体的___________;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____,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因此,液体较难___________,没有确定的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

3.分子动理论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训练
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__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方式失去水分的。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炒菜时,满屋飘香
E.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F.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G.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H.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I.细雨濛濛U.桂花飘香
P.雪花飞舞Y.树叶凋落
4.“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_________。

5.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6.密闭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正确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7.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尘土飞扬.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6:4、5
2、教辅练习
第2节内能
考标要求: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一、课前学习
1.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的单位是。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能。

3.改变内能的方式是:和。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作,单位是。

二、课内探究
探究1:内能
1.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的单位。

2.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机械能与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和分子间的有关。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温度降低时内能);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

探究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式是:和。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内能;高温物体温度,内能,这个过程叫做。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
(3)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单位是。

物体吸收热量是内能,放出热量是内能。

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依赖于热传递过程,不是状态量,所以不能表述为具有多少热量。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甲,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温度。

(2)如图乙,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

给瓶内打气,观
察到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出现,说明水蒸气成了小水滴,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内能。

注意: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热传递的实是;做功的实质。

4.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
(1)当物体温度升高时,(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吸收热量内能(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
(2)当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升高,(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吸收热量。

探究3:地球的温室效应(科学世界):了解温室效应及产生原因
三、课内训练
1.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_____________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_____________改变内能的。

2.把热的钢棒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__________,这一实验表明: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物体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内能就为零
5.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6.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抛有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C.0℃的冰不具有内能
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10:1、2。

2、教辅练习。

第3节比热容
第1课时认识比热容
考标要求: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记住水的比热容。

一、课前预习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和
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__。

2.比热容是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

3.比热容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物理意义是: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_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探究:比热容
1.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1水20020288
2水10020284
3煤油20020284
4煤油20020242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①比较1、2,可知:质量_________的_________物质,吸收_________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_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比较1、3,可知:质量_________的_________物质,吸收_________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__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较3、4,可知:质量_________的_________物质,吸收_________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_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④综合上述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⑤交流: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比较水吸收热量多少的,所以,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比热容
(1)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_________。

物理学中规定: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_________所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为该物质的_________,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2)意义:观察课本“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
①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石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__________(选填“更快”或“更慢”)。

(3)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__________。

如果把这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①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训练
1.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正确的是()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2.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较大;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

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
高。

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
点为________℃。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
的热量比水________(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14、15:1、
2、3
2、教辅练习
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考标要求:
能利用热量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一、课前预习
1.热量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探究:热量的计算
1.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质量为_______kg的__________,温度升高_________时,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J。

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J;
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J;
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J;
2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J。

2.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
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_____________。

变形式:Δt=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

其中:Q表示_____________,单位是;
c表示_____________,单位是;
m表示_____________,单位是;
Δt表示_____________,单位是。

三、课内训练
1.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
=4.2×103J/(kg·℃)〕
_____________J。

〔c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这是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在标准大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是J。

4.质量为5kg的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J。

5.一个温度是40℃的铁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则铁球的质量是是kg。

〔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15:4、5
2、教辅练习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知识树:
第1节热机
考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课前学习
1.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做______。

内燃机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汽油机工作时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_______冲程、________冲程、________冲
程、________冲程。

二、课内探究
探究1:热机
1.如图所示
(1)现象:水沸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在这个实验中燃料的__________能通过燃烧转化为__________能,又通过水蒸气对__________做功,把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热机:
(1)利用_______能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2)热机是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的机械。

(3)热机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_________。

内燃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探究2:汽油机
1.多数汽油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表
区别进气门开关排气门开关活塞的运动曲轴的运动能量的转化
吸气冲程开关向下半周
压缩冲程________向________周____能→____能做功冲程________向________周____能→____能排气冲程________向________周
联系(1)每个工作循环飞轮转____周,完成____个做功冲程;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辅冲程不但不做功,还要消耗机械能;
(3)做功冲程为其他三个冲程提供能量,其他三个冲程为第三冲程做功提供基础;
(4)依靠________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冲程。

探究3:柴油机
1.柴油机工作过程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__________,在吸气冲程中吸进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混合物;而柴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__________,在吸气冲程中吸进的只是_________。

三、课内训练
1.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我们知道: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连续工作的.关于压缩冲程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废气排出缸外B.完成对外做功
C.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压缩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下图中做功冲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汽油机吸入气缸的物质是()
A.汽油
B.空气
C.汽油与空气混合物
D.柴油
5.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B.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D.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
6.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的。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21:
2、
3、4
2、教辅练习
第2节热机的效率
考标要求
1.了解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2.观察烧水的工作过程,知道烧水的效率。

一、课前预习:
1.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_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_。

2.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__________。

3.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探究1:燃料的热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燃料的热值。

2.热值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热值的单位:对于固体和液体燃料,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_;对于气体燃料,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_。

4.焦炭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是有4kg的干木材完全燃烧能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

5.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与物体的质量、形状、体积、位置、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等因素都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6.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公式:
=_______________;
(1)固体和液体燃料:Q

=_______________。

(2)气体燃料:Q

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其中Q

q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m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V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热机的效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2.公式:η=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汽机的效率________;汽油机的效率_________;柴油机的效率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5.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①使燃料________________;②减少_________________;③在设计和制造热机时,不断_______和_______,并且保持良好的润滑;④在热机的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___________,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例如,用废气来供热,这就是___________。

三、课内训练
1.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质量_______、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_、内能_______、比热容_______、热值_______、凝固点_______、沸点_______。

(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3.木炭热值为3.4×107J/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完全燃烧0.5kg木炭,则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J。

4.生产中常用水来作为机器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火箭的燃料要用液氢,这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大。

5.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

氢气的热值为14.3×107J/kg,完全燃烧0.5kg的氢气可放出___________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6.9千克无烟煤完全燃烧,可以放出热量___________J,这些热量能使_______kg 15°C的冷水烧开(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
7.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J/kg,完全燃烧0.7kg干木柴能放出热量_____J,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kg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26:1、
2、3
2、教辅练习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考标要求: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它来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课前预习: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_______,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它只能从一种形式_______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到别的物体。

而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二、课内探究
探究1:能量的转化
1.能的形式: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如_________、内能、_________、光能、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

3.说一说下列现象中有那些能量的转化。

(1)摩擦手,手发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黑塑料袋盛水,阳光下,温度升高: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3)连在太阳电池的小电扇对着阳光,转动起来: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4)钢笔杆摩擦后会吸引小纸片: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探究2: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到其他物体,而在_______和_______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

2.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定律之一。

3.永动机是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制造出来,因为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训练
1.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A.子弹从枪膛射出B.用火焰烧开水时,水温升高
C.电灯发光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
2.指出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1)水力发电: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光合作用: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电炉发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4)摩擦生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5)气体膨胀做功: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6)燃料燃烧: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7)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起来: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8)对蓄电池充电: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完全燃烧210g某种燃料,放出6.3×106J的热量,这种燃料的热值是多少?如果这些热量部分被水吸收,能使3.7kg的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

求加热效率是多大?
4.一铝壶中装有3kg的水,放在煤气灶上加热,将水从20℃加热至沸腾(在1标准大气压下),煤气灶共燃烧了48g煤气,在此过程中:
(1)铝壶中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c=4.2×103J/(kg·℃)](2)完全燃烧48g煤气可以放出多少热量?(煤气的热值q=4.2×107J/kg)(3)该煤气灶的效率是多少?
5.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0.5m3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问: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焦炭的热值3.0×107J/kg)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29、30:3
2、教辅练习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知识树:
第1节两种电荷
考标要求:
1.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2.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一、课前预习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______。

带电体有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___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_____;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______。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

4.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简称_____;单位是_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

5.物质由_______、_______构成,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探究1: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一些物体被_______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_______物体。

这种现象,就是____________。

(注意:不能说成“摩擦生电”,这是错误的说法。


2.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被_______;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被_______。

(2)说明: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自然界中只有_______种电荷。

(1)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正电荷;
(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叫电荷量,简称______。

单位是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

6.验电器:
(1)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由______、_______构成,原子由带______电的_______和带______电的_______组成。

2.原子________(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即________(选填“显电性”或“不显电性”);物体对外________(选填“显电性”或“不显电性”)。

3.摩擦起电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____,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___。

(选填“正电”或“负电”)探究3:导体和绝缘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导体。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金属导电,靠的是_____________。

三、课内训练
1.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

已知A球带正电荷,则B________、C________。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它的两片金屏箔就由于_________________而张开,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_________。

3.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无相互作用D.无法判断
4.通电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吸引,则小球()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负电D.一定不带电
5.两个悬挂着的通电球甲和乙,相互排斥,那么甲球一定是()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
D.带与乙球相同的电荷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35:1
2、教辅练习
第2节电流和电路
考标要求
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一、课前预习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__,把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_____极经__________流向_____极。

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3.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__________;(2)电路必须__________。

4.电路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用电器持续工作的条件:电路中要有__________,还要用__________把用电器和__________连接成__________。

探究1:电流
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

2.电流方向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__性。

探究2:电路的构成
1.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1)__________:提供电能的装置;(2)__________:消耗电能的装置;(3)__________:控制电路的通断;(4)__________:输送电能的路径。

2.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