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何选论文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定
泉港五中郭锡和
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模式。在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选题非常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其本身就孕育着成功的希望。怎样才能做好研究性选题这项工作,根据自己多年在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如下粗浅想法。
一、课题的选定原则
选题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选题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选题要遵循一定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在选题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选题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历史教材体系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探究,联系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提出选题。选题可以是历史学科内部的问题,如怎样评价李鸿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探析等。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如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也可以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问题,如巴以冲突问题的历史探析,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
2、科学性原则。指选题必须有事实依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历史发展规律。研究方法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知识的综合应用程度要高,课题本身应有研究和探索的价值和必要。在选题时指导学生要遵循历史规律,尊重科学,违反科学和规律的课题永远也不会成功。例如,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研究。如果
片面地从对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起了解体作用,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有利方面,来说明鸦片战争不是侵略战争,这就违背了历史事实的本质。再如,对汪精卫的评价,不能因为他早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功绩,而忽视他在抗日战争时投靠日本的卖国罪行,掩盖其卖国者本来面目。
3、兴趣性原则。选题要根据个人兴趣来确定,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题目,特别是对青少年容易激发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愿望。如果学生对此选题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或应付老师,那么他本人就不会为此选题去广泛收集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即使是勉强完成了课题,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新颖性原则。选题要新颖,有“奇和巧”的设想。在确定选题时,学生要了解研究问题的现状,知道其中哪些方面是目前还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有的课题虽然别人也搞过,但只要研究方法能创新,研究角度不同,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课题。历史是一门发现性、思辨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载体。用新方法、新视角去研究人们常见的旧材料,也会形成新的观点,带来新的突破。但是,新颖性不是胡思乱想,应当特别注重史实依据,要多多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分析,才能切中要害。如果没有创新的思想和见解,全是重复别人的东西,选题的意义就不大了。
5、可行性原则。历史研究性课题的提出,总是要受到一定条件因素制约的,必须在实际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取的主、客观条件下进行。从主观条件来说,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研究能力、理解程度等;从客观条件来说,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活动经费等。只有具备了这些主客观条件,历史研究性课题才有可能取得成果。学生在选题过程中要做到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例如,学生对中国甲骨文,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木乃伊等问题感兴趣,这些虽然值得研究,但对高中学生来说从资料、文字、古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是力所不及的。
二、教师的指导作用
1、开设选题讲座。为了让学生学会选题,特意开设选题方面的讲座,提出一些题目。例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原因探讨”等,供学生参考,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自选题铺设背景。在学生选题
前,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寻找感兴趣的问题。提供机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掘他们潜在的的兴趣,产生的问题就会多多益善。
2、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选题的动态,及时点拨学生在选题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在选题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帮助学生确定一个选题,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确定选题的方法。针对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探讨选题的途径,打开学生的思路,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掌握这些途径。教师要循着学生思路想,并要提出质疑,提供可深入思考与探究的思路或方向,供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但不要把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3、教师对学生选题评价的依据。学生初步确定题目后,教师要从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可行性等方面对所选题目进行分析,并对学生选题进行评价。主要根据这些内容;①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②解决的主要问题;③选题大小的适当性;④研究设计的主要思路;⑤预期的成果表达形式。对不合理的选题,师生应共同商量,对选题进行完善或重选,经学生之间进行选题交流后,最终确定题目。
4、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选题的困难。在确定选题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提不出课题,所选课题太难,所选课题不感兴趣等等问题。学生提不出课题,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而应该由浅入深地引导,在教学中多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能力。选题宜小不宜大,更不宜选一些空洞的题目和太难的题目。所选课题太难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研究工作无法进行,直接影响今后的研究性学习的展开。
课题选定既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标志。课题选定如何,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有无价值,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学生掌握了选题的科学方法,就能选择到具有理论创新、突破的历史题目,从而为深入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