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肾盂肾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第八节肾盂肾炎

概述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0。

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腰部酸痛、血尿、脓尿等。并可出现尿频、尿急、

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甚至尿毒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寄生于肠道的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60—80%。其他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急性肾盂肾炎常由一种细菌引起,慢性则可为两种或更多细菌混合感染。

细菌感染常由以下途径发生:

1.血源性(下行性)感染:较多见。如: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

细菌随血流入

肾,首先栓塞于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局部出现化脓性改变。

病变多为双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

2.上行性感染:常见。下位尿路发生尿路炎或膀胱炎时,细菌可沿输尿

管或输尿管周围淋巴结上行到肾盂、肾盏和肾间质。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病变可单侧或双侧。

1)上行感染的第一步是大肠杆菌等细菌在远侧尿道内生长。这一过程和细

菌对尿道粘膜上皮的粘附力强弱有关。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等可使细菌得以从尿道进入膀胱,尤其是留置导尿增加感染危险性更大。

2)女性尿路感染远多于男性,可能由于:女性尿道短;缺乏前列腺液中的

抗菌物质;激素的变化有利于细菌粘附;性交时粘膜易损伤等。

3)正常时,进入膀胱的病原体可通过膀胱的排泄(即正常的尿流冲刷)和

膀胱壁分泌的有机酸和分泌型IgA的抗菌作用而被清除。在前列腺肥大,肿瘤或尿路结石等引起下位尿路阻塞时可使尿液排出受阻,膀胱不能排空,残余的尿液增加,细菌得以繁殖。

4)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最常见原因:先天性的输尿管开口异常。后天性

病变导致局部结构损伤和破坏也可导致返流。返流可引起排尿后残存尿量增加,有助于细菌繁殖,并且含菌尿液可通过返流进入肾盂、肾盏,并通过肾乳头进入肾实质。故:泌尿道粘膜损伤、尿道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是导致肾盂肾炎的主要因素。另外: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与其发生有关。

二、急性肾盂肾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是尿路感染的重要部分。其发生一般与下尿路感染有关。

泌尿道正常防御机能:

1.尿液的冲刷作用

2.膀胱壁能产生抗体

3.前列腺液的杀菌作用

4.尿道的防逆流结构

以上泌尿道正常防御机能受到破坏,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

(一)病因、诱因、感染途径:

1.病因:主要是大肠杆菌,其次是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粪球菌等。急性肾盂肾炎多由一种细菌引起。

2.诱因:

(1)尿路阻塞

(2)医源性因素

(3)先天性畸形

(4)女性尿道短

3感染途径:

①上行性感染:常由泌尿道炎症引起,最常见。

②血源性感染:全身感染的一部分,较少见。

光镜:灶状的间质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和肾小管坏死。

上行性感染:肾盂→肾间质→肾小管。很少累及肾小球。

血源性感染:肾皮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盂。

并发症:

1.坏死性乳头炎:糖尿病严重尿路阻塞。

2.肾盂积脓。

3.肾周围脓肿。

临床病理联系:

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白细胞增多、腰部酸痛和肾区扣击痛。尿道膀胱刺激症状。脓尿、蛋白尿、管型尿和菌尿。白细胞管型仅在肾小管内形成。

结局:及时治疗,短期内痊愈;若诱因不去除,易复发。

三、慢性肾盂肾炎

病因:同急性肾盂肾炎。

发病机制:

1.慢性阻塞性肾盂肾炎:尿路阻塞使感染反复发生,并有大量疤痕形成。肾脏病变为单侧或双侧。

2.慢性反流性肾盂肾炎:更常见。具有先天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或肾内反流的病人常反复发生感染,导致一侧或双侧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病理联系:

1.间歇性无症状性菌尿或急性肾盂肾炎症状的间隔性发作

2.多尿、夜尿

3.低钾、低钠和代谢性酸中毒

4.高血压

5.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结局:

及时治疗并消除诱发因素,病情可被控制。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也可因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