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三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ush Syndrome)。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1.临床特点及处理
(1)手指、脚趾挤压伤 可见指(趾)甲下血肿,呈黑紫色;也可为开放性损伤, 甚至有骨折。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其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后期可 用热敷以促进淤血的吸收。对甲下积血应及时排除,不仅可以止痛,还可以减少感染,
以保存指甲。
(2)内脏及肢体伤 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改变,及时 送往医院救治。肢体挤压伤严重肿胀者,及时行切开减压术,以保证肢体的血液循环,
防止肢体坏死。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3)筋膜间隔综合征
临床表现:初期可有伤肢间歇性的麻木和异样感,之后为深部广泛而剧烈的进
行性灼痛,向远端放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缺血持续12小时以上,将导致肢体功 能障碍,如肌肉挛缩、感觉消失、运动无力、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等。骨折复位后,
5. 处理顺序与原则的矛盾
6. 并发症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临床特征和诊断
多发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因此,在不耽误必要的抢救时机 前提下,要求以简便的诊断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脑、胸、腹等部
位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主要包括:
1. 简要询问病史,了解伤情。 2. 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有无致命伤。 3. 按照“CRASH PLAN”顺序检查,以免漏诊。 4. 辅助检查
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2.主要致死原因:要害部位大出血;休克;有害气体急性中毒或窒息;急 性肺水肿、肺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临床特征及诊断
1. 致伤因素 2. 创面或伤口 3. 症状与体征
4. 全身性反应
5.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谢谢 谢 观谢 看
初级评估概括
为“ABC”
神经功能障碍 (D) Disability
显露 (E) Exposure
气道airway
评估:
视、听、触
颜色
意识状态
辅助呼吸肌运动
气道airway
颜色 呼吸困难
呼吸音 (鼾声、喘鸣)
胸廓饱满 皮下气肿
意识状态
胸廓运动
气道airway
注意: 气道梗阻
伴随呼吸困难的胸部损失
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所致机体病理生理紊乱常较多发伤和多部位伤 更严重而复杂,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原因是工矿事故、交通事故、火药爆炸事故、严重核事故等各 种意外事故。
临床上依据其主要损伤的特征来命名,如创伤复合伤、烧伤复合伤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复合伤的特点
1.创伤复合伤的基本特点是有两种致伤因素,其中一种主要致伤因素在伤
颈椎损失
气道管理
关键要开放气道
如何来开放气道?
百度文库
气道管理基本技术
提下颏
托下颌
不要忘记清理口腔异物
气道管理辅助技术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以谋求较长时间 解除气道梗阻
气道管理高级技术
气管插管
环甲膜穿刺
如何进行创伤急救
创伤基本生命支持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通气
止血
清创 缝合
搬运
创伤基本 生命支持
P237
第十七章
创伤急救
张杰 单位 : XX 医院
创伤,无处不在......
当面临各种创伤,您的想法?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
创伤急救(trauma care)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急救反
应能力和救治水平,可以改善伤员存活率,减少伤残率。
创伤的院内急救包括急诊抢救和后续相关专科治疗,主要目的是 对伤员进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平稳生命体征,或同时由创伤专科会 诊决定确定性手术治疗。
1.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协助止血。 2. 包扎的材料
(1) 绷带:长度和宽度有多种规格。
(2) 三角巾: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用边长为1m的正方形白布,将其对角剪开即成 两块三角巾。 (3)尼龙网套:主要用于头部的包扎与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包扎
3.包扎方法 (1) 绷带包扎法 (2) 三角巾包扎法 (3) 便捷材料包扎
说话听不懂或 不能发音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评分(Trauma Scoring)
指标 昏迷评分 (GCS评分) 呼吸频率 (次/分) 呼吸困难 收缩压 (mmHg) 分值 0 — 无 有 无脉搏 1 3~4分 <10 无 0~49 2 5~7分 >35 — 50~69 3 8~10分 25~35 — 70~89 4 11~13分 20~40 — >90 5 14~15分 — — —
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臀或其他部 位较大而深的伤口,难 以加压包扎止血时
止血带止血法
适应症:腘动脉和肱动脉损伤引起的大出血; 股动脉不能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应立即用止 血带
注意事项
扎止血带时间<1小时为宜,超过1小时,应每小 时放松一次 注明时间 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包扎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指数 (Trauma Index, TI)
1. 1971年由Kirkpatrick等提出。 2.选择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意识五个参数。 3.按照它们的异常程度各评1、3、5或6分,相加求得积分(5~24)即为TI值。 4.TI值5~7分为轻伤;8~17分为中到重度伤;>17分为极重伤,预计约有50 %的死亡率。 5.TI的triage标准为>10,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 医院。
毛细血管充盈 无充盈 延迟2以上
正常充盈
—
—
—
注:上述5项相加为创伤评分,低于12分者生存率很低。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批量伤员分拣方法
如何进行创伤急救
现场初级评估
通 气 搬 运
现 场 初 级 评 估
创伤急救基本任
务
骨折固定 包 扎
止 血
初级评估
气道 呼吸 循环 (A) (B) (C)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第一节
创伤的院前急救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概述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是指创伤发生到伤员进入
医院前这段时间现场或转运(transport)中的救治。 目的:减少死亡率、减轻和避免残疾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一)院前评分和分拣
客观地对伤病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伤员进行创伤分类,确 定救治的具体措施及需转送医院的要求。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固定
1. 固定原则 注意伤员全身情况,对外露的骨折端暂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部也 不必复位,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
2. 固定目的 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避免再伤,便于转运,减轻在搬运与运送中增
加伤者的痛苦。 3. 固定材料 ①夹板:常用的有铁丝夹板、木质夹板、塑料制品夹板和充气式夹板、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一)多发伤(Multiple Trauma)
在同一机械致伤因素(直接、间接暴力、混合暴力)作用下机体
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损伤,至少一处损
伤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多发伤的特点
1. 损伤机制复杂 2. 伤情重、变化快 3. 生理紊乱严重 4. 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
包扎
固定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现场心肺复苏
对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应紧急开放气道,心脏骤停者进行 连续心脏按压,见第十六章第二节。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止血
止血
指压 止血法
加压包扎 止血法
填塞 止血法
止血带法
钳夹 止血法
指压法止血
适用于头部和四肢动脉的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头颈、躯 干等体表血管损伤出血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指数 (Trauma Index, TI)
指标 部位 创伤类型 循环 意识 呼吸 1 肢体 切割伤或挫伤 正常 倦怠 胸痛 3 躯干背部 刺伤 BP<100mmHg AP>100次/分 嗜睡 呼吸困难 5 胸腹 钝挫伤 BP<80mmHg AP>140次/分 半昏迷 发绀 6 头颈 弹道伤 无脉搏 昏迷 呼吸暂停
注意将伤肢拉直,并在两下肢之间骨突出处放上棉垫或海绵,以防局部压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颈托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肋骨固定带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腰托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腕关节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前臂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肘关节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肩肘吊带
真空夹板等。②敷料:衬垫,如棉花、衣物等;固定可用三角巾、绷带等。③颈托、
颈围或器具。④就地取材,如木棒、树枝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固定
4. 固定方法
(1) 夹板固定法: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适宜的夹板,并辅以棉垫、纱布、三角巾、绷 带等来固定。多用于上下肢骨折。
(2) 自体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健肢和上肢捆绑在一起,适用于下肢骨折,应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胫腓超踝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膝部下肢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股胫腓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搬运
徒手搬运法(病情轻、距离短) 单人搬运法:搀扶、背、抱等方法
双人搬运法: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
多人搬运法:平卧托运 担架搬运法(病情重、路途远)
第二节
特殊创伤急救
无论用棉垫绷带包扎或石膏外固定,都应密切观察伤肢远端血供情况,即皮肤颜色、
温度和远端动脉搏动,包括桡动脉或足背动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3)筋膜间隔综合征
急救原则:对肢体肿胀严重者,应注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局部敷用消肿
散以助消肿。如肿胀异常,应立即松解外固定及敷料,制动伤肢,切忌按摩和热 敷。经一段时间观察血液循环仍不改善,应及时手术切开减压,以确保肢体安全。
挤压伤(crush injury)广义是指机体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挤压,使组织结构的连续
性受到破坏和功能障碍。临床上所提的挤压伤特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
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表现为受压部位的肿胀, 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
进一步进展为高钾血症及以肌红蛋白血尿为特征的急性肾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救治原则
1. 生命支持 2. 急救 3. 进一步处理 4. 多发伤的手术处理顺序及一期手术治疗 5.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6. 营养支持
7. 预防感染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二)复合伤急救
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
救治原则
1. 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避免再度受伤和继发性损伤。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 其他部位或脏器损伤参照多发伤的处理原则。
5. 给予止痛、镇静剂,有颅脑伤或呼吸抑制者,禁用吗啡、哌替啶。 6. 放射性损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四)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急救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CRAMS评分法
指标
循环(C) 呼吸(R) 胸腹(A) 运动(M) 语言(S) 分值
2
毛细血管充盈正常 收缩压>100mmHg 正常 无压痛 正常 正常
1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收缩压 85~99mmHg 费力,浅或>35次/分 有压痛 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言语错乱,语无伦次
0
无毛细血管充盈 收缩压<85mmHg 无自主呼吸 连枷胸、板状腹 或有穿透伤 无反应
晚期伤肢有严重血运障碍或无血运,肢体确定无功能,有全身中毒症状,经过减
张引流后仍不缓解,或合并气性坏疽者,应截肢,以免发生致命性并发症。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4)挤压综合征 当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长期固定体 位的自压,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称 为挤压综合征。多在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战争时发生。 (1)现场急救处理 (2)辅助检查 (3)全身治疗 (4)局部(伤肢)治疗 (5)预防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1.临床特点及处理
(1)手指、脚趾挤压伤 可见指(趾)甲下血肿,呈黑紫色;也可为开放性损伤, 甚至有骨折。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其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后期可 用热敷以促进淤血的吸收。对甲下积血应及时排除,不仅可以止痛,还可以减少感染,
以保存指甲。
(2)内脏及肢体伤 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改变,及时 送往医院救治。肢体挤压伤严重肿胀者,及时行切开减压术,以保证肢体的血液循环,
防止肢体坏死。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3)筋膜间隔综合征
临床表现:初期可有伤肢间歇性的麻木和异样感,之后为深部广泛而剧烈的进
行性灼痛,向远端放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缺血持续12小时以上,将导致肢体功 能障碍,如肌肉挛缩、感觉消失、运动无力、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等。骨折复位后,
5. 处理顺序与原则的矛盾
6. 并发症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临床特征和诊断
多发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因此,在不耽误必要的抢救时机 前提下,要求以简便的诊断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脑、胸、腹等部
位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主要包括:
1. 简要询问病史,了解伤情。 2. 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有无致命伤。 3. 按照“CRASH PLAN”顺序检查,以免漏诊。 4. 辅助检查
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2.主要致死原因:要害部位大出血;休克;有害气体急性中毒或窒息;急 性肺水肿、肺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临床特征及诊断
1. 致伤因素 2. 创面或伤口 3. 症状与体征
4. 全身性反应
5.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谢谢 谢 观谢 看
初级评估概括
为“ABC”
神经功能障碍 (D) Disability
显露 (E) Exposure
气道airway
评估:
视、听、触
颜色
意识状态
辅助呼吸肌运动
气道airway
颜色 呼吸困难
呼吸音 (鼾声、喘鸣)
胸廓饱满 皮下气肿
意识状态
胸廓运动
气道airway
注意: 气道梗阻
伴随呼吸困难的胸部损失
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所致机体病理生理紊乱常较多发伤和多部位伤 更严重而复杂,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原因是工矿事故、交通事故、火药爆炸事故、严重核事故等各 种意外事故。
临床上依据其主要损伤的特征来命名,如创伤复合伤、烧伤复合伤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复合伤的特点
1.创伤复合伤的基本特点是有两种致伤因素,其中一种主要致伤因素在伤
颈椎损失
气道管理
关键要开放气道
如何来开放气道?
百度文库
气道管理基本技术
提下颏
托下颌
不要忘记清理口腔异物
气道管理辅助技术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以谋求较长时间 解除气道梗阻
气道管理高级技术
气管插管
环甲膜穿刺
如何进行创伤急救
创伤基本生命支持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通气
止血
清创 缝合
搬运
创伤基本 生命支持
P237
第十七章
创伤急救
张杰 单位 : XX 医院
创伤,无处不在......
当面临各种创伤,您的想法?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
创伤急救(trauma care)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急救反
应能力和救治水平,可以改善伤员存活率,减少伤残率。
创伤的院内急救包括急诊抢救和后续相关专科治疗,主要目的是 对伤员进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平稳生命体征,或同时由创伤专科会 诊决定确定性手术治疗。
1.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协助止血。 2. 包扎的材料
(1) 绷带:长度和宽度有多种规格。
(2) 三角巾: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用边长为1m的正方形白布,将其对角剪开即成 两块三角巾。 (3)尼龙网套:主要用于头部的包扎与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包扎
3.包扎方法 (1) 绷带包扎法 (2) 三角巾包扎法 (3) 便捷材料包扎
说话听不懂或 不能发音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评分(Trauma Scoring)
指标 昏迷评分 (GCS评分) 呼吸频率 (次/分) 呼吸困难 收缩压 (mmHg) 分值 0 — 无 有 无脉搏 1 3~4分 <10 无 0~49 2 5~7分 >35 — 50~69 3 8~10分 25~35 — 70~89 4 11~13分 20~40 — >90 5 14~15分 — — —
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臀或其他部 位较大而深的伤口,难 以加压包扎止血时
止血带止血法
适应症:腘动脉和肱动脉损伤引起的大出血; 股动脉不能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应立即用止 血带
注意事项
扎止血带时间<1小时为宜,超过1小时,应每小 时放松一次 注明时间 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包扎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指数 (Trauma Index, TI)
1. 1971年由Kirkpatrick等提出。 2.选择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意识五个参数。 3.按照它们的异常程度各评1、3、5或6分,相加求得积分(5~24)即为TI值。 4.TI值5~7分为轻伤;8~17分为中到重度伤;>17分为极重伤,预计约有50 %的死亡率。 5.TI的triage标准为>10,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 医院。
毛细血管充盈 无充盈 延迟2以上
正常充盈
—
—
—
注:上述5项相加为创伤评分,低于12分者生存率很低。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批量伤员分拣方法
如何进行创伤急救
现场初级评估
通 气 搬 运
现 场 初 级 评 估
创伤急救基本任
务
骨折固定 包 扎
止 血
初级评估
气道 呼吸 循环 (A) (B) (C)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第一节
创伤的院前急救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概述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是指创伤发生到伤员进入
医院前这段时间现场或转运(transport)中的救治。 目的:减少死亡率、减轻和避免残疾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一)院前评分和分拣
客观地对伤病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伤员进行创伤分类,确 定救治的具体措施及需转送医院的要求。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固定
1. 固定原则 注意伤员全身情况,对外露的骨折端暂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部也 不必复位,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
2. 固定目的 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避免再伤,便于转运,减轻在搬运与运送中增
加伤者的痛苦。 3. 固定材料 ①夹板:常用的有铁丝夹板、木质夹板、塑料制品夹板和充气式夹板、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一)多发伤(Multiple Trauma)
在同一机械致伤因素(直接、间接暴力、混合暴力)作用下机体
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损伤,至少一处损
伤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多发伤的特点
1. 损伤机制复杂 2. 伤情重、变化快 3. 生理紊乱严重 4. 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
包扎
固定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现场心肺复苏
对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应紧急开放气道,心脏骤停者进行 连续心脏按压,见第十六章第二节。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止血
止血
指压 止血法
加压包扎 止血法
填塞 止血法
止血带法
钳夹 止血法
指压法止血
适用于头部和四肢动脉的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头颈、躯 干等体表血管损伤出血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创伤指数 (Trauma Index, TI)
指标 部位 创伤类型 循环 意识 呼吸 1 肢体 切割伤或挫伤 正常 倦怠 胸痛 3 躯干背部 刺伤 BP<100mmHg AP>100次/分 嗜睡 呼吸困难 5 胸腹 钝挫伤 BP<80mmHg AP>140次/分 半昏迷 发绀 6 头颈 弹道伤 无脉搏 昏迷 呼吸暂停
注意将伤肢拉直,并在两下肢之间骨突出处放上棉垫或海绵,以防局部压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颈托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肋骨固定带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腰托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腕关节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前臂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肘关节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肩肘吊带
真空夹板等。②敷料:衬垫,如棉花、衣物等;固定可用三角巾、绷带等。③颈托、
颈围或器具。④就地取材,如木棒、树枝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固定
4. 固定方法
(1) 夹板固定法: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适宜的夹板,并辅以棉垫、纱布、三角巾、绷 带等来固定。多用于上下肢骨折。
(2) 自体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健肢和上肢捆绑在一起,适用于下肢骨折,应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胫腓超踝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膝部下肢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股胫腓支具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搬运
徒手搬运法(病情轻、距离短) 单人搬运法:搀扶、背、抱等方法
双人搬运法: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
多人搬运法:平卧托运 担架搬运法(病情重、路途远)
第二节
特殊创伤急救
无论用棉垫绷带包扎或石膏外固定,都应密切观察伤肢远端血供情况,即皮肤颜色、
温度和远端动脉搏动,包括桡动脉或足背动脉。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3)筋膜间隔综合征
急救原则:对肢体肿胀严重者,应注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局部敷用消肿
散以助消肿。如肿胀异常,应立即松解外固定及敷料,制动伤肢,切忌按摩和热 敷。经一段时间观察血液循环仍不改善,应及时手术切开减压,以确保肢体安全。
挤压伤(crush injury)广义是指机体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挤压,使组织结构的连续
性受到破坏和功能障碍。临床上所提的挤压伤特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
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表现为受压部位的肿胀, 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
进一步进展为高钾血症及以肌红蛋白血尿为特征的急性肾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救治原则
1. 生命支持 2. 急救 3. 进一步处理 4. 多发伤的手术处理顺序及一期手术治疗 5.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6. 营养支持
7. 预防感染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二)复合伤急救
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
救治原则
1. 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避免再度受伤和继发性损伤。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 其他部位或脏器损伤参照多发伤的处理原则。
5. 给予止痛、镇静剂,有颅脑伤或呼吸抑制者,禁用吗啡、哌替啶。 6. 放射性损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四)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急救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CRAMS评分法
指标
循环(C) 呼吸(R) 胸腹(A) 运动(M) 语言(S) 分值
2
毛细血管充盈正常 收缩压>100mmHg 正常 无压痛 正常 正常
1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收缩压 85~99mmHg 费力,浅或>35次/分 有压痛 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言语错乱,语无伦次
0
无毛细血管充盈 收缩压<85mmHg 无自主呼吸 连枷胸、板状腹 或有穿透伤 无反应
晚期伤肢有严重血运障碍或无血运,肢体确定无功能,有全身中毒症状,经过减
张引流后仍不缓解,或合并气性坏疽者,应截肢,以免发生致命性并发症。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4)挤压综合征 当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长期固定体 位的自压,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称 为挤压综合征。多在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战争时发生。 (1)现场急救处理 (2)辅助检查 (3)全身治疗 (4)局部(伤肢)治疗 (5)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