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_究竟有多高_
1953-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
1953-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李智;张山山;倪俊学;全星;刘锦桃【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出生性别比与纬度、海拔、GDP等因素做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990年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严重偏高,最高的为海南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37.10和131.26,有西藏和新疆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在正常范围;从二孩开始,出生性别比猛然升高;我国性别比偏高与地理分布有关. 结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应该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地区、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达到控制我国出生性比偏高、保证人口均衡发展的目的.【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年(卷),期】2016(027)001【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普查;人口均衡【作者】李智;张山山;倪俊学;全星;刘锦桃【作者单位】650051 云南昆明,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650051 云南昆明,云南省妇幼保健院;650051 云南昆明,云南省妇幼保健院;650051 云南昆明,云南省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出生性别比(sex ratio at birth),又称第二性别比(the secondary sex ratio),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活产的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之比。
出生性别比的自然范围一般为1.03~1.07。
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的自然基础和人口性别的动态起点,且出生性别比的信息反馈,对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生育行为具有一定影响。
1953—2010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特别是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的普查为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状况与特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九零年代的人口变化有哪些趋势?
九零年代的人口变化有哪些趋势?一、城市化程度显著上升九零年代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重要时期。
根据统计数据,九零年代城市人口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和农村居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同时,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和改善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在城市化进程中,九零年代的中国城市出现了不少特点。
首先,跨省和跨市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这表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其次,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年轻人更有动力和决心去城市打拼。
此外,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二、性别比例出现失衡现象九零年代,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九零年代男女孩出生比例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些地区,男孩的出生比例超过了女孩,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出现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婚育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家庭对生育孩子的“偏好”。
由于家庭需要男孩继承家业、承担养老等责任,一些家庭更偏向于生男孩。
另一方面,传统的男权思想和男女优势观念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家庭对男孩更偏爱。
性别比例失衡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明显的是农村地区的“光棍潮”。
由于女性较少,大量男性无法找到合适的配偶,导致农村地区婚姻市场的严重失衡,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九零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浮现。
一方面,九零年代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延长了人的寿命。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就业、医疗等,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困扰。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老年人口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需要更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其次,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经济增长。
最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解决。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分析
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低生育水平保持稳 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逐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推进,人口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渐暴露出 来,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给优化人口结构带来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引起政 府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文从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危害、成因等 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遏制出生性别比升高势头、促进其自然平衡的对策。
一、 现状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人口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出生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 初期开始偏高,并呈持续升高态势,1982、1990和2000年分别为108.47、111.14 和116.86,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为118.06。
目前,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偏高程度最高的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在人口转 变过程中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演变进程来看,1960-1980年代,我国出生性别比围绕 106窄幅波动,处于正常值范围;进入1980年代以后,出生性别比总体偏高, 且呈现持续升高态势。
三十年来,全国出生性别比共升高了 12个百分点。
1、 1980年代逐渐上升,省际差异相对较小。
1982年人口普查时,我国有 17个省份出生性别比处于正常值范围,13个省份超过107; 1990年人口普查时, 出生性别比偏高区域扩大,有6个省份处于正常值范围,24个省份超过107。
2、 1990年代快速上升,省际差异扩大。
2000年人口普查时,出生性别比升 高程度加深,全国只有4个省份处于正常值范围,27个省份超过107,其中11 个省份超过120。
3、 2000年以来上升趋势减缓,个别省份出现下降迹象,但省际差异进一步 扩大。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出生性别比上升速度趋缓,但省际差异进一 步扩大,全国只有1个省份处于正常值范围,30个省份超过107,其中安徽、江 西和陕西三省出生性别比高居130以上,是全国出生性别比最高的省份。
出生人口性别比教材
出生认口性别比教材一、什么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生性别比是指某年出生的男婴儿和女婴儿相比的数字,即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二、我国人口现状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的趋势,1982年,出生性别比为108:100 ,1990年出生性别比为111:100 ,2000年出生性别比为117:100,最为严重的是海南省和广东省,2000年的出生性别比分别达到136和130。
严重超出国际上公认的103-107的正常范围。
2004年出生性别比为121:100,而200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达119∶100。
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有3000万男人找不到妻子,即10%左右的男性在20年后可能找不到老婆,从而出现浩浩荡荡的光棍大军。
不能小看这种婚配关系的不稳定,它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不了婚姻的男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的失控行为,使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男性过剩会直接导致暴力案件、人口拐卖等社会问题增多。
同样,女性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萎缩,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使人口再生产出现严重障碍。
三、造成这种人口多和出生性别比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女性生了女孩,父母、邻居等周围的人就会歧视她们。
千百年来,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这主要缘于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
大约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就出现偏高的问题。
为此,中国当前出现的性别失调问题不能完全“归罪”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
即使在韩国、印度等一些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那种“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孩终究是人家的”、“传宗接代”的旧观念也影响着现代人。
现在的社会虽说提倡男女平等,但在就业和社会活动中的不平等却处处存在。
女性在很多地方并不能成为半边天,并不是靠能力就能享有和男性一样的竞争机会。
很多单位招聘时不但把女员工的年龄卡得很死,就连工作期间不准结婚、不准生孩子都写在内部规定里。
21中国人口问题浅析
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浅析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急剧变化,人口与发展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本世纪中叶以前,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人口总量高峰将接踵而至,流动和迁移人口不断增加、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改善、全民素质提高和中华民族兴衰,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人口总量与分布问题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这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零4个月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年平均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比上世纪80年代末下降了4个千分点。
这一结果证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平稳度过了第三次生育高峰期,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开始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发展阶段。
但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仍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人口数量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增加,预计未来十几年每年平均净增1000万人以上,这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除2050年总人口有小幅下降外,从2000年到2040年.总人口是稳中增加的,相应地,人口密度也呈增长趋势。
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看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巩固和发展人口控制的成果。
二、人口素质问题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较大: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山1422万人上升为3611万人,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万人上升为11146万人,增长了45%;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万人下降为35701万人,下降了4%0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10年来我国落实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所取得的成果但我国人口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另外,从横向比较的角度看,即在世界体系中,中国的国民素质更不容乐观。
我国不同时期人性别比例状况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性别比例状况分析应子勇人口性别比例状况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很多科学家在各种场合呼于: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调,未来将有几千万男子讨不到老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云云。
这是真的吗??现在,就我国人口不同时期性别比例状况初步调查分析如下,如有不当请批平指正。
一、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调查现在以我国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六个年份、七组人口普查资料为样本,对我国1953年以来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作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见表一。
表一、我国六次七组人口普查资料各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女性为100)表一资料中可见:1、数十年来,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始终在105.4——107.7之间(以女性为100,下同),没有太大的变化,是在通常许可范围内波动。
2、0~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10左右,10~59岁人口也是男性多于女性,55岁后人口性别比例女性开始逐步超过男性,75岁后女性完全地、绝对地超过男性。
3、不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波动有明显的“双峰双谷现象”。
以女性的“100”为基准线,性别比先是逐岁上升,到了某个年龄段后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下降,到了某个年龄就出现了一个性别比的“低谷”,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升高达到一个“高峰”,再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降低而且越来越低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低谷”。
各组人口的“双峰双谷”可高、可低、可深、可浅,但不可能没有。
人类从出生到性别比第一高峰到性别比第一低谷,男性始终多于女性。
第一低谷期间性别比相当相近,但到第二低谷前乃是男性多于女性。
从出现第二低谷(55~65岁)后,男性开始少于女性而且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女性的1/3~4左右。
4、婚育年龄性别比例动态观察25~29岁性别比在98.4~113.5之间,以1964年比例较高、30~34岁在96.7~112.4之间,也以1964年较高、35~39岁在105.3~114.6之间,以1982年较高、40~44岁在104.2~122.5之间,以浙江人比例较高。
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_究竟有多高_
查得到的 2000 年 0~ 9 岁人口的性别比。由于 我们当时得到的最近的 2003 年教育统计数据中 9 岁对应于 2000 年普查 6 岁, 因此 6 岁以下( 0~ 5 岁) 数据就需要外推。我们分别用非线性和线 性回归拟合进行外推。进行非线性回归时使用 6 ~ 22 岁数据, 计算教育数据与普查数据的比值, 然后对这些分年龄的比值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 进而外推; 而进行线性回归时只使用 10 岁以下 的数据, 即计算 6~ 9 岁四个年龄组教育数据与 普查数据的比值, 然后对这些分年龄的比值进 行线 性 回 归 拟 合 进 而 外 推 ( 翟 振 武、陈 卫, 2007) 。图 3 显示了通过教育统计数据匹配的 和普查得到的 2000 年 0~ 9 岁分性别人口, 根 据这些数据计算得到了如表 1 所示的 2000 年 0 ~ 9 岁分年龄性别比。很明显, 年龄越小, 两者 的差异越大。普查的 0~ 2 岁人口性别比要比 教育数据的性别比高出 7~ 8 个百分点。
那么, 通过教育统计数据反映和调整的低年龄人 口性别比与普查有多大差异? 由于教育统计 的小学 生在校人数与人口普查在统计时点上是不同的, 教育
5期
陈 卫 翟振武 1990 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 究竟有多高?
3
注: 每一条曲线为一个 出生队列。图中显示了每 一队列经历 8~ 11 岁时的人数变化。 图 2 教育 统计数据中 8~ 11 岁小学在校生人数
2 1990 年代出生性别比估计
在先前发表的研究中, 我们已经对教育统计数据 质量的评估、用教育统 计数据对 人口普查 数据的 调 整、出生人口及其性别分布的估计等都作了详细的描 述和分析( 翟振武、陈卫, 2007) , 本文就不再进一步说 明。由于在利用教育统计数据对普查数据进 行调整 和生育水平估计时, 我们得到了 1990 年代历 年的出 生人口及其性别构成, 因此也就得到了出生性别比。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原因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原因近年来我国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8.4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是111.9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又有所升高。
导致我国出人口性别比异常升高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大致归纳为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两类。
表面原因:1,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从此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控制中国人口总量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促进了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的升高。
2,性别鉴定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B 超机、染色体等性别鉴定技术迅速普及加之其费用低廉准确性高,为胎儿性别鉴定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进而使得人们可以进行人为的性别选择,自从有了B超等性别鉴定技术之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有了明显是升高。
深层原因:1,多元化社会矛盾。
由于现代生育文化传播,生育孩子的成本与效益的综合权衡,少生孩子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性选择。
但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今社会,更多地呈现出多元化状况:现代先进生育文化与传统生育文化并存;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与部分群众传统生育意愿的矛盾;特别是以男性偏好为中心的传统生育观念在社会和家庭顽强地表现出来。
当男性偏好的传统生育观念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矛盾时,加上农村劳动力需求和养老保障的缺失,使得一些人采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以满足生育男孩的愿望。
2,某些工作偏差。
以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强调控制人口数量,认为只要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完成了,则计划生育工作就搞好了,因此忽视了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放到应有的地位,以至问题越来越严重。
早期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放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政策方面,而忽视了社会政策及政府各部门共同对男女平等的倡导;人口计生业务部门只注重《生育证》的发放,而忽视了对育龄群众的跟踪服务,特别是对妇女孕情监测缺乏有效办法和措施。
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放开二胎政策势在必行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载体。
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和增长速度过快的情况,国家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在过去一段时期,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新时期下,人口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愈益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失衡等人口结构性问题的凸显,对未来人口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而且从目前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人口政策的调整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人口出现的问题的论述,以及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来论述适当放开二胎政策势在必行。
关键词: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人口结构;二胎政策;一、计划生育的提出与实践作为公开呼吁计划生育的第一人邵力子,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中国要控制人口的思想。
1955年,马寅初决心建立中国的计划生育理论,并撰写了《新人口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人口问题的重视。
但是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计划生育工作被搁置。
从1971年起,中国开始推行人口的计划生育,提出“晚、稀、少”政策;197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人口非控制不可"的指示后,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中共中央l号文件提出“鼓励只生一胎’’的指示。
同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响应“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
[1].1982年,根据邓小平同志“人口是个大战略”的指示,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发[1982]1l号),具体规定了生育政策、避孕节育政策、奖励政策、限制政策等,党的十二大首次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
1984年,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中发[1984]7号),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对生育政策做了部分修正,照顾部分确有实际困难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孩子。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下)
至于把中国近期总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归结为由出生人口中的第一、二孩比例下降引发的观点,或是与母亲生育年龄推迟有关的观点,都是将其外在表象误作本质所致。
因为70年代晚、稀、少生育政策下的出生孩次比例,就是第一孩、二孩比例大幅度上升、多孩比例急剧下降,生育年龄大大推迟。
然而,70年代的总出生人口性别比却为106.31,较60年代总出生人口性别比106.66还略低。
这就充分说明了出生性别比与出生孩次构成比、生育年龄推迟与否均无质性相关关系。
如果以韩国1982~1988年的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和同期的出生性别比迅速上升为依据进行相关分析,就会得出高度相关系数,从而认为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与妇女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以韩国总和生育率从60年代初的左右降至1982年的2.7,而同期的出生性别比正常或相对稳定为依据来进行相关分析,就会得出无相关关系的推论,从而认为出生性别比与妇女生育水平急剧下降没有相关关系。
韩国在生育问题上存在强烈男性偏好的条件下,出生性别比与妇女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在一个时期内没有相关关系,而在另一个时期内却有高度相关关系。
这本身就说明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必须在定性准确的前提下进行定量分析,必须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割裂发展变化的过程。
否则,就会把问题搞错,或产生截然相反的结论。
同理,中国80年代以来出现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现象,也与妇女生育水平急剧下降没有关系。
产生出生性别比与妇女生育水平急剧下降有显著关系这样一个偏颇结论,主要原因是没能正确地掌握与运用相关分析方法。
中国与韩国都是在生育上男性偏好较强的国家。
随着生育水平急剧下降至趋近于更替水平或以下,生育上的男性偏好也随之移到低孩次上。
虽然生育上的男性偏好不能直接影响出生子女的性别,但是,如果只生有男孩的家庭基本上都停止再生育,而只生有女孩的家庭基本上都再生育,或者说,如果只生男孩的家庭停止再生育的比例远远大于只生有女孩的家庭停止再生育的比例。
出生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出生人口性别比概念及正常值: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保持在103—107之间。
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不断的攀升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08.47。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性别比例是111.2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9.92。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比例测算;到2021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4000万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
实际上20__年中国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0—1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万。
专家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
正是基于我国人口性别比的严峻形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被列为了我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五大任务之一。
三、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由于男性在体格特征、心理素质等区别于女性的特征使男性在适应战争、强劳动力方面的贡献远远大于女性在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对男性的性别偏好依然有其社会基础。
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仍然无法彻底改变。
(一)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影响 1、计划生育制度的约束: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数量的减少意味着生儿子机会的减少导致想要男孩的父母丢弃女孩进行产前性别选择和人工流产。
当人们由于政策的约束而不能拥有自己所希望的孩子数量时他们就会转而谋求一种“以质量代替数量”的生育战略。
2、制度的缺位:制度缺位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主要社会因素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农村实行的依然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老为主与社会扶助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农村老人还主要依靠子女赡养“养儿防老”导致了生育问题上的性别偏好。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对策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这一状况和趋势,会对未来人口发展、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标签: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策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维持人口结构平衡,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干预下,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已进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阶段。
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却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及特点出生人口性别比又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或出生性别比,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婴儿中男婴与女婴之比,一般以每100个女婴对应多少男婴来表示。
出生性别比是决定人口性别结构的基础。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出生性别比是个常数,即在没有外部因素干预生育行为的条件下,出生性别比应该是稳定在105左右的常数。
1955年10月,联合国在其出版的《用于总体估计基本数据质量的鉴定方法》中明确指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
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相应的男婴出生数为102~107。
”①这一分析明确指出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
此后,国际社会一般公认出生性别比的下限是102、上限是107,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范围,并持续升高。
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普查为114.1,到2000年第五次普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更是严重偏高到116.9,2006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居高不下,高达119.3②。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性别比例状况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性别比例状况我国不同时期人口性别比例状况分析应子勇人口性别比例状况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很多科学家在各种场合呼于: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调,未来将有几千万男子讨不到老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云云。
这是真的吗??现在,就我国人口不同时期性别比例状况初步调查分析如下,如有不当请批平指正。
一、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调查现在以我国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六个年份、七组人口普查资料为样本,对我国1953年以来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作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见表一。
表一、我国六次七组人口普查资料各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女性为100)表一资料中可见:1、数十年来,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始终在105.4——107.7之间(以女性为100,下同),没有太大的变化,是在通常许可范围内波动。
2、0~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10左右,10~59岁人口也是男性多于女性,55岁后人口性别比例女性开始逐步超过男性,75岁后女性完全地、绝对地超过男性。
3、不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波动有明显的“双峰双谷现象”。
以女性的“100”为基准线,性别比先是逐岁上升,到了某个年龄段后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下降,到了某个年龄就出现了一个性别比的“低谷”,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升高达到一个“高峰”,再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降低而且越来越低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低谷”。
各组人口的“双峰双谷”可高、可低、可深、可浅,但不可能没有。
人类从出生到性别比第一高峰到性别比第一低谷,男性始终多于女性。
第一低谷期间性别比相当相近,但到第二低谷前乃是男性多于女性。
从出现第二低谷(55~65岁)后,男性开始少于女性而且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女性的1/3~4左右。
4、婚育年龄性别比例动态观察25~29岁性别比在98.4~113.5之间,以1964年比例较高、30~34岁在96.7~112.4之间,也以1964年较高、35~39岁在105.3~114.6之间,以1982年较高、40~44岁在104.2~122.5之间,以浙江人比例较高。
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_究竟有多高_
113. 04 114. 41 115. 10 116. 35 117. 58 118. 38 120. 10 121. 79 122. 54 118. 47
年 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男性
12888276 12021563 11563508 10964348 11278831 10699753 10537372 10364552 10044619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迅速而持续的升高 、偏高趋势 ;到 2000 年 ,中 国各省的出生性别比除西藏和新疆外都显著高出正常范围 (国家统计局 ,2005) 。出生性别比的升高 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引起了中国学者 、公众 、政府和国际社 会的广泛关注 。大量的研究文献对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现象 , 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解释 ( Hull ,1990 ;Jo hansso n and Nygren ,1991 ; Hull and Wen ,1992 ;曾毅等 ,1993 ;高凌 ,1993 ;涂平 ,1993 ; 徐毅 、郭维明 ,1995 ;贾威 、彭希哲 ,1995 ;顾宝昌 、罗伊 ,1996 ;刘爽 ,2005) ,主要围绕中国出生性别比失 常的表现 、原因及后果 (张翼 ,1997 ;刘爽 ,2006《; 人口研究》编辑部 ,2003 和 2006 ;蔡菲 ,2007 ;郭志刚 , 2007) 。
浅谈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
浅谈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岳雪梅(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山西介休032000)【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195-01__由于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在建国初期仍根深蒂固。
我国1982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7.6,略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值,之后,就一直处在偏高且不断升高状态,1990年为111.3,1995增至115.6,2000年更高达116.9.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和升高的势头尚未被有效控制,2004年0~4岁人口的性别比依然高达122.7,男女人口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女性在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受压迫地位,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女性的身影一直很罕见,为了改变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状况,国家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而这些政策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政治舞台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女性,这带给中国更加鲜活的力量,也很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政治的发展,经济舞台上更是涌现了一大批接触的女性人才,男女比例逐渐走向协调,帮助中国社会更高更快的进步。
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B超性别鉴定和人工性别选择,间接因素或者说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婚姻生育文化、性别歧视文化和与此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归根结底,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是一个文化现象和问题,也是女性在男权中心的文化中的地位、价值和命运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重叠交织,因此如何治理这些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为此,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围绕宣传教育、规范管理、依法查处等三个环节,严厉打击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及女婴转移行为,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另外,加强出生实名登记管理,也是统筹解决和改善出生人口结构,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要举措,“B超”管理和控制虽然重要,但毕竟是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性别歧视的原因。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人口规模和人口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
截至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人口数量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
当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0余人,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38人,我国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3份多。
预计到2 005年全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3.3亿人以内。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建国以后,因为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从7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
但根据人口的惯性作用,在今后的几个年中我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
因为人口增长太快,新增的物质财富很大一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较低,形成"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
积累少以及建设资金少,致使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赶不上进人劳动适龄阶段人口增长的需要,造成劳动力就业的暂时困难。
同样因为人口增长快,教育经费的增长跟不上学龄人口增长的就学需要,严重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从7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多年来人口数量控制已取得实效。
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9.5(千分之)。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人口增长率继续保持着很低的水平,人口年平均增长已降到1.079(千分之),但是因为人口惯性,每年仍然以1279万的平均增量增长。
很多人口预测表明,即使在这样较低的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增长仍会持续到21世纪30-40年代,届时总人口将会达到15亿以上。
所以,继续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总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口结构特征人口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质量的重要指标。
人口结构能够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方面。
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民族等要素的构成状况;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职业、文化水准、健康水平、社会组织等要素的构成状况。
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研究
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研究作者:朱朋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50期引言:中国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如何提高人口的质量平衡人口性别比将成为计划生育的当务之急。
文本将对此种现象进行研究。
一、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状中国1990年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超过110,2000年超过115,2004年我国0岁婴儿性别比就已经达到121.2,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偏离程度如此之高,涉及人口规模如此之大是绝无仅有的。
1989年人口出生性别比没有一个省份超过120,而到了2000 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西藏自治区、贵州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出生性别比比较正常外。
其他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超出正常水平。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出生性别比普遍偏高或呈异常。
城乡之间,2000年农村出生性别比为121.7,城市114.2。
无论何种职业,出生性别比均表现出偏高的特点。
数据来源:国家人口研究战略课题组《国家人口战略研究报告》二、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分析(1)重男轻女的文化环境和现实需要出生性别比失衡是根本原因。
中国人受传统生育文化影响普片都具有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
另外对广大农村来说,生育男孩的观念不仅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且也是现实的需要。
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依然对劳动力依赖性高。
其次,在农村广泛存在着女儿不养老的习俗,加上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只能通过各种方法生育男孩来养老。
(2)育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出生性别比失衡的诱导因素。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工作的重点放在控制人口数量有关——几乎全部集中于降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有关,而忽视了出生性别比。
实际上就是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问题。
(3)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是累积性失衡。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就持续失衡。
如果以2000年普查情况为基准,那么,当时我国0岁至15岁之间的男性总人口,与当时我国0岁至15岁之间的女性总人口相比,多出了大约1883 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期
陈 卫 翟振武 1990 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 究竟有多高?
3
注: 每一条曲线为一个 出生队列。图中显示了每 一队列经历 8~ 11 岁时的人数变化。 图 2 教育 统计数据中 8~ 11 岁小学在校生人数
99 84 24 8 96 29 67 4 92 74 30 7
中方案
女性
11 720 24 7 10 862 18 7 10 413 89 0 9 866 09 7 10 173 08 9 9 578 57 8 9 175 43 7 8 780 11 6 8 605 17 2 8 418 04 3
伴随着 1990 年代中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 出生性别比的偏高趋势日益严重。当 1990 年代的人 口普查和生育率调查得到的生育率! 过低∀而难以置信, 并且学者们使用各种方法和模型来估计真实 的生育水平时, 同样是这些调查得到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却得到了广泛接受。比如 2000 年人口普查得 到的总和生育率为 1. 22, 而学者们的各种估计大致为 1. 6~ 1. 8( 于学军, 2002) 。但是 2000 年人口普 查的出生性别比 116. 9( 国家统计局, 2005) , 人们对此没有过多怀疑。人口普查中出生人口的漏报导 致了过低的生育率, 而出生人口漏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因此出生人口漏报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也 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 1990 年代中国的出生性别比, 通过教育统计数据来估计 1990 年代出生人口漏报及其性别差异, 从而推算 1990 年代的出生性别比。本文还将利用 2000 年人 口普查原始数据分析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 1 文献回顾
109. 97 110. 67 111. 04 111. 13 110. 21 110. 45 111. 66 112. 94 111. 25 109. 65
男性
1 28 88 27 6 1 20 21 56 3 1 15 63 50 8 1 09 64 34 8 1 13 01 05 5 1 06 63 45 1 1 03 22 12 1
110. 34 111. 07 111. 46 111. 57 112. 38 112. 60 113. 70 114. 78 114. 99 110. 71
113. 04 114. 41 115. 10 116. 35 117. 58 118. 38 120. 10 121. 79 122. 54 118. 47
第 31 卷 第 5 期 2007 年 9 月
Vol 31, No 5 September 2007
1
人口研究 Population Research
1990 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 究竟有多高?
陈 卫 翟振武
内容摘要 当 1990 年代各种人口调查! 过低的∀生育水平难以置信时, 其! 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数 据却被广泛接受。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 2000 年人口普查出生数据漏报的性别差异的分析, 利用 教育统计数据, 重新估计 2000 年及 90 年代的出生性别比。结果表明我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并不像 2000 年普查数据反映的那样严重偏高。我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和低年龄组性别比要比普查反映的水 平低 5~ 9 个百分点。1990 年代在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部分中, 女婴漏报的作用高达 50% 以上。 本文还根据 2000 年普查千分之一抽样数据, 考察了出生性别比的社会经济差异。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普查数据; 教育数据; 出生漏报 作者简介 陈卫、翟振武,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872
图 3 2000 年人口普查和教育统计数据 匹配的 0~ 9 岁分性别人口
统计时点是每年的 9 月 1 日, 而 2000 年人口普 查时点是 11 月 1 日, 因此, 为了这二套数据在年 龄上进行匹配, 我们将 2000 年普查数据的时点 调整到 9 月 1 日, 同时利用生命表存活率将各年 教育统计数据中 9 岁或 10 岁在校人口数匹配到 2000 年普查时的同队列年龄。之所以使用教育 统计数据中 9 岁或 10 岁在校人口数, 是因为教 育统计的小学在校生人数数据在 9 岁或 10 岁达 到该队列的最高纪录( 图 2) , 之前和之后年龄的 人数或因尚未入学或因已经升学等原因而不能
在展示我们估计的出生性别比之前, 我们利用教 育统计数据先 对普查低 年龄人口 性别比进 行检验。 图 1 显示了 2000 年普查时 6~ 10 岁各年龄的性别比 和他们在教育统计中记录的性 别比。假定 6~ 10 岁 未上学儿童中, 女童多于男童( 这一假定是合理的) , 那么 6~ 10 岁在校生性 别比应高于普查 的性别比。 但是如图 1 所示, 教育统计数据中 6~ 10 岁人口性别 比不仅不高于普查的性别比, 反而低了很多, 这就证 明了普查的低年龄人口性别比是不正确的。
充分反映小学就读人数。 表 1 对比了通过教育统计数据调整的和普
查得到的 2000 年 0~ 9 岁人口的性别比。由于 我们当时得到的最近的 2003 年教育统计数据中 9 岁对应于 2000 年普查 6 岁, 因此 6 岁以下( 0~ 5 岁) 数据就需要外推。我们分别用非线性和线 性回归拟合进行外推。进行非线性回归时使用 6 ~ 22 岁数据, 计算教育数据与普查数据的比值, 然后对这些分年龄的比值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 进而外推; 而进行线性回归时只使用 10 岁以下 的数据, 即计算 6~ 9 岁四个年龄组教育数据与 普查数据的比值, 然后对这些分年龄的比值进 行线 性 回 归 拟 合 进 而 外 推 ( 翟 振 武、陈 卫, 2007) 。图 3 显示了通过教育统计数据匹配的 和普查得到的 2000 年 0~ 9 岁分性别人口, 根 据这些数据计算得到了如表 1 所示的 2000 年 0 ~ 9 岁分年龄性别比。很明显, 年龄越小, 两者 的差异越大。普查的 0~ 2 岁人口性别比要比 教育数据的性别比高出 7~ 8 个百分点。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迅速而持续的升高、偏高趋势; 到 2000 年, 中 国各省的出生性别比除西藏和新疆外都显著高出正常范围( 国家统计局, 2005) 。出生性别比的升高 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引起了中国学者、公众、政府和国际社 会的广泛关注。大量 的研究 文献对 中国出 生性别 比持续 升高 现象, 进行了 实证 分析和 理论解 释 ( H ull, 1990; Johansson and N ygr en, 1991; H ull and Wen, 1992; 曾毅等, 1993; 高凌, 1993; 涂平, 1993; 徐毅、郭维明, 1995; 贾威、彭希哲, 1995; 顾宝昌、罗伊, 1996; 刘爽, 2005) , 主要围绕中国出生性别比失 常的表现、原因及后果( 张翼, 1997; 刘爽, 2006; #人口研究∃编辑部, 2003 和 2006; 蔡菲, 2007; 郭志刚, 2007) 。
概括起来, 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的解释包括三个方面: 女婴漏报、性别选择性流产 和溺弃女婴( H ull, 1990; Zeng Yi et al. , 1993; 马瀛通, 1994; 刘爽, 2005) 。Coale and Banist er( 1994) 通过对 1990 年之前的人口普查和生育率调查数据的考察, 认为这些调查的数据质量都非常高, 出生 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溺弃女婴和性别选择性流产。H ull ( 1990) 考察了 1982 年人口普查和 1987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中的出生性别比, 提出了出生性别比升高的这三种解释, 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可 能性。曾毅等的研究( 1993) 对这三种原因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考察, 认为 1980 年代后期中国出生性别 比的上升几乎全部可以由女婴漏报和性别选择性流产解释, 溺弃女婴的影响几乎不存在。他们通过
年 份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男性
12 88 82 76 12 02 15 63 11 56 35 08 10 96 43 48 11 27 88 31 10 69 97 53 10 53 73 72 10 36 45 52 10 04 46 19 9 73 10 33
表 2 1991~ 2000 年Leabharlann 生人数与出生性别比估计高方案
女性
11 72 02 47 10 86 21 87 10 41 38 90 9 86 60 97 10 23 43 36 9 68 71 25 9 43 69 95 9 17 66 59 9 02 87 63 8 87 43 84
出生性别比
由教育统计数据调整得到的 0~ 9 岁人口, 利用生命表存活率, 我们可以将他们倒推至他 们出生时的人数。按非线性回归拟合外推而估 计的是高方案出生人数, 按线性回归拟合外推 估计的是低方案出生人数, 而中方案则是高方 案与低方案的平均数。同时, 在估计出生人数 时, 分别按照 95% ~ 97% 的小学入学率进行了 调整。由于几个不同的入学率和不同方案组合 的结果过于繁杂, 需要明确选择一套数据作为 最佳的方案, 因此, 我们选择了留有余地的按照 入学率 95 % 调整的数据。由于线性回归外推
2
图 1 教育统计中各出生队列与 2000 年 普查相应年龄人口的性别比对比
人口研究
31 卷
逆向存活法估计了 1990 年人口普查中的出生漏报, 女婴漏报高达 5. 94% , 而男婴漏报只有 2. 26% 。用 这些漏报率对出生性别比进行调整, 那 么 1989 年全 年和 1990 年上半年合计的出生性别比将由 115. 4 下 降到111. 4, 降 低了 4 个百 分点, 占 偏高 部分 的 51. 3% 。这是他们使用 1990 年人口普查 10% 抽样数据 的结果。如果用 1% 的抽样数据, 那么女婴漏报将解 释出生性 别比偏高 部分的 42. 6% 。如果用 1988 年 2 % 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据, 那么女婴漏报所 解释的 比例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