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护理质量是医疗机构评价护理工作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操作简便的护理质量检查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涉及的各类护理工作岗位和护理服务项目。
三、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和标准1.护理资质和素质: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资质和素质进行检查评估,包括学历、资格证书、岗位技能培训等。
2.护理操作规范:通过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包括手卫生、穿戴规范、消毒操作等。
3.护理记录完整性:对护理记录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包括护理评估表、护理计划、护理执行记录、病情观察表等。
4.护理技术操作:对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包括静脉输液、留置导尿管护理、皮肤护理等。
5.病情观察和信息报告:对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
6.护理文化建设: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护理技术培训、护理学术交流等。
7.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四、检查方式和频次1.定期检查: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各个护理工作岗位进行检查评估。
检查标准和要求由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制定并告知相关护理人员。
2.不定期抽查:医疗机构可以随机抽查护理工作岗位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提高护理人员的警觉性和工作积极性。
3.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五、检查结果处理和反馈1.差错纠正:对发现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
2.成绩奖扣:对通过检查的护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水平,对未通过检查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5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职能部门、科三级质量管理____,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4.各科要定期____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四、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1)诊断质量标准正确性。
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
诊断性治疗有效。
全面性。
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
及时性。
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____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____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可____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护理服务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的活动。
第三条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制度化、人性化的原则,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负责本机构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护理质量指标;(二)组织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三)制定护理质量改进计划,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四)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意识和能力;(五)定期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护理质量情况。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七条护理人员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和条件,遵守医疗和护理规范,爱护患者,尊重患者权利。
第三章护理质量控制第八条护理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护理文书质量控制;(二)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控制;(三)护理服务流程质量控制;(四)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五)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六)其他与护理质量相关的控制内容。
第九条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评分标准,加强对护理文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第十一条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护理服务流程,明确护理工作程序、护理岗位职责、护理工作标准,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
全管理,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预防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质量监控和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下面将从医疗机构建设、人员管理、质量监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介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机构建设1.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团队的组建:医疗机构应设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团队,包括医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临床部门主任和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等,负责制定和执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团队成员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护理质量安全设施的建设: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的护理设施和器材,使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确保患者安全。
二、人员管理1.护士岗位设置和编制管理:医疗机构应根据服务需求和科室特点,合理设置护士编制,确保人员配备和工作量的平衡。
2.护士招聘和培训:医疗机构应严格护士招聘程序,确保招聘到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员。
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士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安全意识。
3.护士考核和绩效评价: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护士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对护士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激励他们积极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质量监控1.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临床路径管理机制,明确护理工作的操作步骤和质量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2.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和需求,及时改进工作,提升护理质量。
3.护理质量审核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理质量审核和评估,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四、风险管理1.因果分析: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因果分析,对不良事件进行追踪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有哪些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有哪些内容简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护理部门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护理人员绩效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管理体系。
这一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责任、质量评价、质量改进等内容。
本文将就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质量管理目标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护理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明确机构和护理部门的质量管理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措施。
通常包括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等目标。
管理责任护理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和职责。
管理人员需要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护理人员则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可以发现问题、改进措施,并及时纠正不足。
常见的评价方式包括护理记录审核、护理质量检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等。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制定质量改进方案,不断加强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的优化,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意见,促进工作改进。
结语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护理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责任、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等内容,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一、前言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本文旨在确立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规范,以便统一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
二、护理质量管理1. 护理质量评估1.1 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计划实施效果、护理手册的执行情况等。
1.2 护理质量评估应定期进行,并记录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
2. 护理质量控制2.1 护理质量控制应包括质量监测、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
2.2 质量监测应定期进行,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和记录。
2.3 质量分析应根据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护理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改进方案。
2.4 质量改进应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护理质量培训3.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培训,包括护理技术的学习、新技术的应用、沟通技巧等方面。
3.2 护理质量培训应针对护士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4. 护理记录4.1 护理记录应准确、完整、规范。
4.2 护理记录应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护理操作过程、护理效果评估等内容。
4.3 护理记录应及时完成,并保持机密性和可追溯性。
5. 患者安全管理5.1 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预防跌倒、误吸、感染等风险控制措施。
5.2 护士应具备基本的患者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6. 护理质量宣教6.1 护理质量宣教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宣传册、宣讲会、知识问答等。
6.2 护理质量宣教应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知和参与度。
三、总结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按照本标准规范,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护士应积极参与培训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疗机构和护士的共同努力将推动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一、概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规范医护人员的职责和行为,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本制度旨在确保医务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质量标准,从而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管理机构和职责1.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组成,负责监督和指导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组织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推广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理念等。
2. 护理部门护理部门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修订护理操作规范与标准,确保护理操作规范、合理、科学;(2)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3) 开展护理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4) 加强护理质量的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护理质量管理流程1. 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1) 客观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2) 根据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措施,并记录在患者个案档案中;(3) 定期对护理计划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护理操作规范(1) 护理操作前,进行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换药、输液、导尿等;(3) 护理操作后,及时记录相关操作信息,并将无菌操作器械处理妥善;(4) 定期进行护理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的遵守程度。
3. 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1)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2) 统计护理事故发生率和医护人员的疏忽率等重要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3) 进行护理质量评估,从护理操作流程、护理文书填写、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四、质量管理制度宣教1. 定期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意识;2.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手册,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的贯彻执行;3. 利用医院内部媒体、公告栏等渠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普及;4.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
《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管理标准规范》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管理标准规范一、引言医疗机构扮演着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角色,合理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管理是确保服务水平的关键。
本文旨在提出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管理标准规范,以帮助医疗机构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与满意度。
二、质量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1.服务质量评估标准1.1 可及性:包括就医过程的便捷性、排队时间、预约制度等方面的评估。
1.2 有效性:考量医疗机构的诊疗效果、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1.3 安全性:评价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药品使用安全、设备维护等方面。
1.4 可靠性:评估医疗机构护理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质量管理。
1.5 接触性:考察医疗机构员工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服务态度等方面。
1.6 关怀性:评估医疗机构对患者心理需求的关怀,如病情宣导、病友支持等。
2.指标体系设计2.1 护理流程指标:以临床护理为中心,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安全性等指标。
2.2 员工素质指标:考察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技能等方面的指标。
2.3 患者满意度指标: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或病历评价,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
2.4 事故率指标:包括跌倒、药物错误等危害患者健康的指标,反映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
2.5 随访指标:通过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术后护理效果。
三、改进管理措施1.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医疗机构应组建质量改进小组,负责制定质量改进方案、评估结果分析及解决方案的落实,确保质量改进的可持续发展。
2.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指标反馈的结果,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明确改进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计划的有效实施。
3.开展内部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服务文化。
4.加强团队合作医疗机构应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促进内部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
口腔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控制规范
口腔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控制规范1.四手操作护理质量控制规范1.1 护理部每月定期抽查护理记录单,统计出检查合格率。
1.2 对病人做到六知道(姓名、诊断、治疗、病情、护理、心理),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口腔基础护理工作,杜绝并发症发生,保持诊间整洁,认真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1.3 准确执行医嘱,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措施,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4 制定护理计划,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提出护理问题和措施,做出效果评价。
1.5 对犹豫、观望型的患者了解心理状态,详细解释手术和治疗办法,让患者有信心配合治疗。
1.6 记录文件:患者病例、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本。
1.7 备齐抢救药品、器械,保证应急使用。
2. 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2.1 护理部每月检查抽查基础护理20 人次,统计出基础护理检查合格率(基础护理包括:诊间责任区内的5S 管理、病例书写、护理记录、物品摆放、消毒隔离、四手操作流程等)。
2.2 保持诊间整洁、治疗台、牙椅摆放标准,让患者舒适、安全。
2.3 基础护理要求做到物品摆放达到5S 标准,个人形象得到星级服务标准。
无并发症,无患者摔倒、交叉感染等。
2.4 记录文件: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本。
3.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控制规范3.1 护理部每月考核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统计出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3.2 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的无菌原则。
3.3 按照各项技术操作的标准,做到操作规范化。
3.4 记录文件:护理人员考核记录本。
4. 急救物品控制规范4.1 护理部定期检查急救物品,统计出急诊急救物品完好率。
4.2 抢救药品种类齐全标签明显,器械、设备完善,保持功能良好,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
4.3 抢救物品用后及时处理、补充,消毒物品每周检查更换一次,每月清点一次,严格交接班,急救物品不经护士长同意不许随意外借。
有效期前2 个月需提出申购单。
4.4 贵重治疗仪器设备 1 机1 卡,建立使用档案,专人妥善管理,定期维修保养,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分别保管,保持仪器,器材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4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医疗机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内容、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1.质量目标和要求:明确质量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等。
3.质量监控与改进:建立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定期开展质量审核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建立护理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机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安全的各项要求,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6.信息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共享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7.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建立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和质量水平。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建立制度框架:明确制度的编写人员和编写流程,确定制度的内容和格式。
2.组织意见征询:在制度起草初期,征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护理部门、医疗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等。
3.制度草案的起草: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编写制度的草案。
4.内部审查:草案编写完成后,由护理部门组织内部审查小组进行审查,确保制度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5.征求意见与修改:审查完成后,通过内部通知等方式向全体护理人员征求意见,根据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6.制度的正式发布与实施:经过意见征询和修改完善后,由医疗机构的管理层进行最终审查和批准,并进行正式发布和实施。
7.监督与督导: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和护理部门负责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督导,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1.检查和审核: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审核,比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文(5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文医疗质量安全是现代医疗服务的核心要求,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文是医疗机构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制定的管理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1)医疗机构领导层应当建立和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明确质量管理责任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2.质量目标和计划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实施质量目标和计划,以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制定可验证的质量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落实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度,确保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规范和流程,包括医疗操作规范、医疗设备维护规范、医疗记录规范等。
4.质量风险管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识别、评估和控制医疗工作中的风险。
(2)建立风险事件的报告和教训总结机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医疗过程管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过程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明确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6.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2)明确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级和报告流程,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处罚和纠正措施。
7.医疗质量评估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定期评估医疗质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评估计划,建立医疗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文1.医疗操作规范(SOP)医疗操作规范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各类手术操作规范、检查和检验操作规范、药物使用规范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为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全面管理和持续改进,以提供安全、有效、及时、人文化、适宜的医疗服务。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疗活动,包括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的监测评估与监管等。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制定和监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组织制定医疗质量目标和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 质控科职责: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和工作流程,组织医疗质量的监测评估和事故调查,提供质量改进的建议和培训。
3. 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包括推广医疗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组织科室的质量管理活动,收集和分析科室的质量数据,开展质量改进项目。
四、医疗质量管理流程1. 医疗质量目标和政策的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机构的战略目标和患者需求,制定医疗质量目标和政策,明确医疗质量的要求和期望。
2. 医疗质量管理方案的制定质控科根据医疗质量目标和政策,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包括医疗质量的监测评估指标和方法、医疗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医疗质量改进的项目和计划等。
3. 医疗质量的监测评估质控科按照医疗质量管理方案的要求,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的数据,进行质量的监测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提前进行干预和改善。
4. 医疗质量事故的处理发生医疗质量事故时,质控科应即时调查和处理,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同时进行事故的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根据医疗质量的监测评估和事故调查的结果,质控科应提出医疗质量的改进方案和计划,组织质量改进项目的实施,定期评估改进成效。
五、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1. 质量记录的建立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记录的档案,包括医疗质量监测评估报告、医疗质量事故报告、质量改进项目报告等,以便于追溯和复查。
《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一、前言医疗机构护理是维护病患健康和促进康复的重要保障,护理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为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供指导。
二、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1. 患者至上原则: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服务患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2. 真实、客观原则:护理记录应真实、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和护理过程,不能夸大或篡改。
3. 团队协作原则: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的协作机制,共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 不断改进原则:护理服务应不断学习和改进,通过不断的评估和反馈,提高护理质量。
三、护理质量管理的指标1. 护理操作规范: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护理工作科学严谨。
2. 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信息系统,记录患者信息、护理计划、护理记录等,方便查阅和分析。
3.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4. 人员管理:建立护理人员档案,规范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保障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发展。
5. 质量评估:通过定期评估护理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并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6. 护理研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护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组建由护理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执行监督。
2.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护理过程的标准化。
3.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
4.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培训和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5. 强化患者安全管理: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6. 优化患者护理环境: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医疗机构管理规范1.1 机构管理结构: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人员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1.3 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选购、验收、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二、医疗服务规范2.1 诊疗规范:医疗机构应制定和执行科学的诊疗规范,包括临床路径、诊疗指南等,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2 护理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护理规范,包括护理操作、护理质量评估等,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2.3 门诊服务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服务规范,包括预约挂号、医患沟通等,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
三、医疗质量评估规范3.1 绩效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包括医疗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等,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2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保障患者权益。
3.3 客观评价:医疗机构应接受第三方的客观评价,包括医疗质量认证、医疗服务评价等,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医疗安全管理规范4.1 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等,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2 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配送、存储和使用等,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3 医疗设备安全: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使用等,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护理管理行为,强化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结合肃州区实际,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指护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按照护理质量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
护理管理内容包含:护理服务:服务意识、整体护理、病人满意率。
护理管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管理。
护理文书管理。
护理理论、技术操作:基础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
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
本规范适应于区属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区卫生局负责区属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成立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应当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担任,成员应当包括医院感染、医疗质量管理负责人,各科室护士长、科主任,医疗机构消毒、医疗质量后勤保障、医疗垃圾采集及处置科室负责人。
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护理工作程序和标准;制订护理质量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抽查与评价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定期召开质控人员会议,布置质控重点,并对有关护理质量的问题进行讨论、会诊和指导;通报科室护理质量;定期向医院质量监控部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惩意见。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专业侧重及专长,成立不同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按照领导小组安排,对各护理单元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和评价;定期讨论监控范围内的护理质量状况,向护理质量领导小组及各科室提出改进意见。
医疗机构各科室应当成立若干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床位在 100 张以下的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可以为同一组织,可以以单位设置,由护士长担任组长。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定期不定期对护理标准进行效果评价,体现在持续改进过程中有记录;有质量控制目标,制定并落实质量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及持续改进方案;每月召开护士会议,对护理质量进行讲评分析、反馈。
美容医疗护理、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规范
美容医疗护理、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美容医疗护理以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标准和
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医疗机构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
全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美容医疗护理规范
1. 安全操作:美容医疗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护
理设备和药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个人卫生:美容医疗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勤洗手、穿戴手套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 设备维护:美容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客户知情:美容医疗机构应向客户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和风
险告知,确保客户充分知情并做出知情同意。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规范
1. 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感染情况进行
监测和统计,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2. 感染预防:医院应制定并执行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
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3. 培训与教育:医院应对医疗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防控措施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4. 感染报告:医院应及时报告感染事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
查和处理,确保信息透明和及时沟通。
以上是美容医疗护理和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规范要求,医疗机
构应严格遵守,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护理质量与规范化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与规范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规范管理护理工作,本医院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护理部门和从事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护理质量与规范化管理是医院的紧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具有紧要意义。
第四条护理质量与规范化管理应遵从科学、规范、人性化、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护理质量管理第五条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对护理服务的评估、改进和监控,以确保供应符合规范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实施和监督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护理部门应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包含但不限于护理操作、护理文书、护理要点和记录等。
第八条护理质量评估应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应及时总结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连续改进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不绝提升护理质量。
第十条护理质量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矫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规范化管理第十一条规范化管理是指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内容。
第十二条护理部门应订立和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分工。
第十三条护理操作应符合相关的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掌控感染传播的风险。
第十四条护理部门应建立和维护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依照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交叉感染防控措施。
第十六条护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存储、配送、使用和报废制度,做到规范管理。
第十七条护理文书应依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内容要准确、完整、规范。
第十八条护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护理记录的查对和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惩罚与嘉奖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护理质量与规范化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包含但不限于:1. 训诫或警告2. 扣除绩效工资3. 暂时停止或撤销护士执业证书4. 解雇等第二十条对于在护理质量与规范化管理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医院将予以相应的表扬和嘉奖。
医疗机构病房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病房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1. 引言在医疗机构中,病房是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障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且规范的质量管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医疗机构病房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2. 病房环境管理2.1 病房布局与设计医疗机构病房的布局与设计应符合功能需求,保证患者就医环境的安全、舒适和便利。
病房内应有充足的空间,合理的床位设置和通风系统,灵活的设施布局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2 清洁与消毒病房内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
表面清洁、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应定期进行,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应定期培训并重视个人卫生,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
3. 医护人员的管理与培训3.1 人员配备与岗位职责医疗机构应根据病房的规模和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医生、护士和其他辅助人员,确保人员数量与患者需求相匹配。
同时,明确岗位职责,准确划分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和权限。
3.2 培训与考核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并进行定期考核,以确保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4. 患者护理管理4.1 入院护理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入院护理流程,包括病历资料的审核、身体检查、入住安排等。
入院护理过程应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4.2 日常护理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日常护理计划,包括患者的饮食、起居、心理支持、疼痛管理等。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护理计划进行操作,保障患者全面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4.3 出院护理与康复指导医疗机构应为出院患者提供详细的康复指导,包括药物使用、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善等。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解答患者对康复的疑惑和需求,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5. 护理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护理质量评估的机制,定期对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正、公开。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是质量监控与评估、质量安全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等。
第二章质量监控与评估第六条医疗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病案质量监控、手术质量监控、药品使用质量监控等。
第七条医疗质量评估的方法包括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对医疗服务的评价等。
第八条医疗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结果将用于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章质量安全管理第九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十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包括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制定操作规范、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第十一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单位是医务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第四章职业道德规范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遵守医德、守法,严格保守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意愿。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要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按照规定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要友善、耐心、严谨。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医疗机构所有。
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废止由本医疗机构负责并公告。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一、前言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频发生,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本文制定了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二、管理体制
1.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明确各级护理管理职责,加
强护理队伍建设。
2. 护理部门应当在医院内部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制
定护理工作计划和护理服务标准,监督和管理护理工作。
3. 建立护理质量考核评价评估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提
高服务质量
三、护理流程
1. 护理人员在服务中要始终保持沟通和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
和信任机制,提高和病人的交互质量。
2. 护理工作中要注重个性化护理,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根据
病人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对于病人的护理记录要详细、准确、规范、及时,重点记录
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安全管理
1. 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普遍的安全规范,并贯彻安全第一的工作
思想。
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教育及业务培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做
好应急准备。
2. 加强护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使用安
全可靠。
3. 建立药品统一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存储、分配、使用、销
毁等环节的合理、规范、安全。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护理质量
的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ⅩⅩ区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ⅩⅩ〕104号)、《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卫医发〔ⅩⅩ〕294号)的精神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ⅩⅩ区二级(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一级医院及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第二章护理组织机构与制度管第四条医院有健全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责任明确。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
有一名副院长分管护理工作。
第五条护理管理组织健全。
三级医院应实行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理管理,二级医院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实行三级或由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护理管理。
第六条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一、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护士长: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第七条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执行计划的协调、检查、考核与评价。
年度目标达标率≥95%。
护理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科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和保证实施。
第三章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第九条医院必须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做好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第十条按照《护士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护理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
建立《护士注册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一条制定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及职责范围,对各类护士的岗位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
健全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及考核评价标准,三级或二级考核总评价一年不少于一次,并建立考核评价档案。
(各类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及职责范围参照附件表1)第十二条各护理单元护士人力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满足实施等级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需要。
一、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
二、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
三、重症监护室护士与床位比达到 2.5~3:1。
四、人员结构、梯队形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情况合理,与实施等级护理及专科护理相适应。
逐步实现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
第十三条制定各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
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
培训应有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并做好培训记录。
一、有各类护士“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包括:规范化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并落实。
二、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
第十四条建立健全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方案。
第四章护理业务技术及护理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护士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基础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第十六条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护理人员必须强化“三基”训练,培养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三严”作风。
第十七条制定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每二年注册护士的“三基”培训累计>30学时。
“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80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第十八条成立护理学术组,积极开展与医疗新业务、新技术相配套的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同时鼓励开展护理领域自身发展需要的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对所开展的护理新项目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具体实施方案,有检查记录。
第十九条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要求全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第二十条护理文件书写是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及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文件书写参照ⅩⅩ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手册》中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执行,并定期开展质量评价。
第二十一条建立人文关怀服务的制度与规范,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适宜地与病人交流第二十二条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告知服务。
第二十三条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有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各项防范措施,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制定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措施、制定职业防护教育制度、措施和实施方案,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二、门急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各护理单元有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护士知晓。
三、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四、制定风险管理(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突发事件等)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五、严格掌握分级护理标准,对危重病人护理措施到位,交接到位。
(参照附件表2、3)六、监护、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
急救物品做到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销。
五固定: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完好率100%。
七、完善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第五章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第二十四条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第二十五条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健全。
三级医院有院、科、病区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二级医院至少有院、病区二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第二十六条制定各项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
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护理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临床护理管理标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标准及护理科研管理标准。
第二十七条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必须能反映护理工作的规律和要求,紧密围绕病人的疾病诊疗需求,利于在具体工作中实施和持续改进,通过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二十八条各项质量标准要保持相对稳定,但要随着学科诊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发展而变化,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补充修改。
第二十九条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应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计划,制定落实计划的措施,做好质量监控记录。
制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和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护理质量监控与评价。
要有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流程,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第三十条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及评价要求: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每半月进行一次护理质控及评价工作;大科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一次护理质控及评价工作;护理部每季行一次质量控制信息的分析、评价并及时反馈。
对护理质控存在的问题,做到院、科、病区三级有分析、有结论、有处理意见及改正措施。
第三十一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一、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二、特别、一级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80分)三、“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80分)四、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五、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80分)六、急救物品完好率100%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八、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第六章护理特殊区域管理第三十二条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血液净化室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
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二、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
如: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工作制度,仪器管理制度,探视制度,查对制度,各种监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
三、护理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器械,掌握急救的基本操作技术,灵活机动地配合医生熟练地抢救患者。
四、保持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起搏器、输液泵、心电图机、洗胃机等性能良好。
五、手术室护理人员主动配合临床开展术前、术后访视评估工作,体现人文关怀。
择期手术访视率≥70%。
六、消毒供应室建立灭菌物品环节质量监控规范及流程,有实施记录。
七、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到位。
消毒供应室下收下送符合无菌配送与回收原则。
八、消毒供应室有验收合格证,护士必须持有护士注册执业证,消毒员必须持有培训上岗证。
第七章临床护理教学与科研管理第三十三条建立健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体系,领导、组织和实施护理临床教学全过程的工作。
一、组织体系建全。
建立院、科、病区三级或院、病区二级教学管理组织。
护理部有1名副主任分管教学。
科室、病区各设1名教学管理人员(总带教老师)。
二、制定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各级(本科、大专、中专)教学人员职责。
三、临床教学老师资质符合规定。
带教中专实习生应具有中专学历、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带教大专及以上实习生,有条件的医院应由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带教;条件未成熟的医院应由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及以上、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带教。
四、按学院(校)的实习大纲制定实习教学计划,检查方案和总结。
开展教学查房、护理小讲课病区每月各1次,有教学记录及教案。
五、制定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标准。
护理部组织教学质量检查每季度1次;科护士长组织检查每月1次;病区护士长组织检查每半月1次。
第三十四条积极开展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为主的护理科研工作,撰写护理论文,促进护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建立健全护理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制定年度护理科研管理计划,组织护理科研课题立项、实施、结题及成果申报,促进学科发展。
二、三级医院每年至少有1项厅级护理科研立项,二级医院每年至少有1项市级护理科研立项,并争取结题。
三、鼓励总结工作经验,撰写护理论文。
按编制床的1:0.4床人比的10%人次计算每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0张床以下的三级医院每年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护理医学类核心期刊正刊上发表论文1篇。
超过10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每年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护理医学类核心期刊正刊上发表论文2篇。
二级医院至少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护理论文1篇。
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五条本规范纳入医疗机构校验审查内容,医院领导必须重视并加强管理。
按照本规范的要求构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落实相关的专、兼职护理管理人员并履行相应职责。
第三十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规范负责组织专家定期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指导、评价、检查和监督。
一、各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定期对所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进行指导、评价、检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