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新闻学

合集下载

《新闻心理学》核心内容及重要考点

《新闻心理学》核心内容及重要考点

心理产生的标志是感觉。

新闻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

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是否将“内向传播”纳入研究领域。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

研究新闻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增强对新闻传受者本质的认识,提升对新闻实践理性的认识实践意义按照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制、编播活动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帮助新闻传播者调控自我学习新闻新闻心理学,自觉调控自我的心态学习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态新闻心理学,可以帮助新闻从业人员从心理学理论的高度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包括采访对象、受众、新闻领导者、同事等),并把他人视为有独特人格特质的个体新闻心理是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指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新闻传者、新闻制作者、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新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采访心理、写作心理、编辑心理、读者心理、心理学学习任务:理论任务: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实践任务:提高新闻活动的效率和新闻宣传的效果心理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调查法:通过向被调查人的口头或书面提问,收集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资料,进而探访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方面内容分析定性研究、质性研究个人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观察法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加以量化的困难主观感受难以量化质性变量难以量化衡量标准难以量化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所谓的“信息即力量”、“传播即力量”,这“力量并不单指“媒介信息”本身,而是指信息与人的结合。

只有当信息经过受者的头脑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时,“信息”才具有生命力,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社会化(或称人格的形成)分为基本社会化和二次社会化。

在我国18岁即进入成年,标志着基本社会化的完成;二次社会化是儿童进入成人以后继续继续的社会化的过程,也称继续社会化,通常在社区和大社会中进行。

新闻学 教学大纲

新闻学 教学大纲

新闻学教学大纲新闻学教学大纲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与传媒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

新闻学教学大纲是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本文将探讨新闻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包含的内容。

首先,新闻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至关重要。

新闻素养是指学生对新闻传播理论、新闻媒体运作和新闻报道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学习新闻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和影响力的认识。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新闻事件,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

其次,新闻学教学大纲还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巧。

新闻学教学大纲应该包含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如新闻写作、采访技巧、新闻编辑和摄影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技巧和规范,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和采访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新闻行业的工作要求。

此外,新闻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应对变化的能力。

新闻学教学大纲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教学大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和分析新闻报道,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

最后,新闻学教学大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新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

教学大纲应该包含一些通识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新闻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组织实地考察、参与新闻报道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新闻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 News Psycho法,主要研究 探讨新闻工作与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传双方的 心理特点、感应规律以及各自的心理机制与 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属于新闻学与 心理学的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新闻 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的 产生、发生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心理素质及其构成
心理素质: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 利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品质。就 记者而言,就是指记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 具备的心向、心态、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 面具备的要素。
心理素质的结构
1、最内层的心向系统。性格、气质、直觉、 智力、意志等。 2、次内层的心态系统。动机、兴趣、信念、 喜好、态度、欲望等。 3、次外层的能力系统。智力、知识、经验、 反应等。 4、最外层的行为系统。习惯、方法、技巧、 风格等。
相关名词
智力: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包括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际操 作能力。是保证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 本的心理条件。 非智力因素: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 能力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是由动机、 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 理要素组成的。
直觉:直觉是一种无意识思维,不像逻辑思 维是有意识的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能够认 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直觉也可以说是思 维德洞察力。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和集中,即人们在某个时候,将心理活动有 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于某个对象,而离开其 它的活动对象。
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 汪新源《新闻心理学》
记者的心理
在传媒界,记者首先是一个信息的采集、加 工和生产者。当记者的都知道这么一句行话: “七分采访三分写”,说的是采访在整个采 编流程中的重要性。 记者既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也要正确认 识本身的一般心理状态

新闻传播学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1002021 学分:2.0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新闻传播学》为通识教育课。

【教学目的】这门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要求。

【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教学内容】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由新闻学、传播学在跨学科综合、交叉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外均属年轻学科,本课程的重点是传播本质、模式、功能与原则等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其难点是传受心理机制、新闻性质功能、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新闻自由限度等方面的理解与运用。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新闻传播学,是从现代传播学视角来探讨新闻学原理的一门新型课程,具有传播学与新闻学双重性,其学科的交叉性、互渗性、创新性相当突出,因而又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门新学科。

因而,必须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西方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体系,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观点力求明确,方法务必科学,介绍切忌片面。

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解读当代新闻活动、关心传播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在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方面,要将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新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考察的方法来学习理论,分析实际。

新闻心理学_受众心理

新闻心理学_受众心理

第四章 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受众态度的概述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受众态度的概述
受众态度的内涵 受众态度的功能 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受众态度的内涵
受众主体对新闻客体较为稳定的由认识 、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向这三种成份组成 的内在心理倾向。 受众主体包括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 新闻客体是受众态度指向的特定对象 受众态度的心理结构
第三章 受众的群体心理
媒介差异与受众心理 接受暗示心理 受众的群体心理效应 受众的逆反心理 受众的心理承受力

媒介差异与受众心理
读者与报纸文字 听众与广播声音 观众与电视的声音和画面 网络和网民心理 制约受众认知效果的变量

广播要注意谐音

《施氏石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 时 时 适 市 视 狮,十 时,适 十 狮 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 狮 , 拭 矢 试 , 使 是 十 狮 逝 世, 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 拭,始食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 是事。

新闻受众的因素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 心理免疫 人格变量(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气质 类型和自我防卫程度)

情境因素

分心:受众因受外界噪音的干扰处于精 神涣散的状态时易接受传者的观点 压抑:传者有意制造某种令人感到压抑 的气氛,易使受众改变态度。


新闻动机与选择性理解

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 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 内容,从而产生不同的动机
新闻动机与选择性记忆
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 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新闻传播内容。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是由受众的选择 心理决定的。

新闻心理学课件PPT3新闻心理学理论综合

新闻心理学课件PPT3新闻心理学理论综合

纽科姆理论则是将海德理论 运用于两人或更多人之间的 传播,设想,要求恢复平衡 的力量会导致传播活动发生, 即传播是在恢复平衡的动机 下发生的,或者说传播是恢 复人际间感觉的平衡手段。 模式假定:如果条件许可, 要求态度和关系一致的压力 将刺激传播。
[纽科姆十分重视人际间的传播和互动。他认为, 当人们彼此有了了解,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相似 的人做朋友,即相似的人往往也相互喜欢,不 相似的人也成不了朋友,所谓“人以群分,物 以类聚”。他的均衡论是讲一个人怎样靠拢别 人,即怎样做“趋向均衡的努力”。(与海德 的平衡论不一样,海德是讲一个人怎样看待别 人,即怎样“趋向于认识平衡。”)]
需 要 满 足 论
意 见 领 袖 论
创知 新识 扩沟 散理 论论
条件效果论
分层效果论
认知一致论●纽科姆的ABX模式
(认知一致论包括平衡论、均衡论和奥斯 古德的和谐论。)
纽科姆在1953年提出ABX模式,扩充了 1946年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POX模型)。
海德理论关注对人的知觉,研究人们如何 知觉行为的原因以致影响我们对别人的反 应,即知觉双方各自内部的认知过程。认 为人的认知结构中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和 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 去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
与场依存性相对的是场独立性。场独立性者 不易受暗示的影响,比之一般人,更加独立. 自信,不顺从。
方向恒常性指不论网像方向如何而觉察客体 实际方向的能力。是一种无意识推理过程。
学习卡片
◎4
知觉中的前注意加工——人们的感觉因素只 有在进入注意阶段后,才被综合成为一个连 续的有意义的整体。但在人们的认识序列过 程中,有一个最初的前注意阶段,一个纯感 觉的阶段,会自动地无意识地发生以记录现 时刺激状态。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课程编码:050320222总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本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理解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其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新闻学和新闻传播活动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新闻学1-2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1-3了解新闻及其传播的必要性1-4熟悉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重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难点:新闻及其传播的必要性第2章:新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定义2-2了解新闻本源2-3熟悉新闻要素和类别重点: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定义难点:新闻本源和要素第3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了解新闻与信息3-2熟悉新闻与宣传3-3掌握新闻与舆论重点: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难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第4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及性质和特征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了解中国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4-2了解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4-3了解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重点:新闻事业产生的过程和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难点:了解历史对理解当今新闻事业的关系第5章:互联网与新媒体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5-1了解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5-2掌握互联网与新媒体引发的新问题5-3熟悉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新业态重点:互联网与新媒体引发的新问题难点:新的传媒业态的出现和研究第6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了解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6-2了解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6-3熟悉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6-4熟悉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重点:新闻事业的发展难点: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第7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了解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7-2了解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7-3熟悉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重点: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难点: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第8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新闻自由的含义8-2熟悉新闻法规重点:新闻自由难点: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第9章:新闻选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9-2熟悉新闻选择的标准9-3掌握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重点:新闻选择的标准难点: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第10章:新闻媒介的受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0-1了解受众是谁10-2熟悉受众的特点10-3掌握受众的权利重点:受众在新闻产生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难点:认识受众第11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1了解新闻专业理念11-2熟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11-3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重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难点:新闻的专业理念第12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和中国的新闻改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2-1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12-2掌握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重点:中国新闻工作的特殊性难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学时40。

传媒.新闻心理学课程(传媒)

传媒.新闻心理学课程(传媒)

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新闻心理学》是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它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系统掌握新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寻求发现、判断、实现新闻价值和导向价值的共同规律,并通过对传者的新闻动机、新闻态度、新闻情感以及新闻角色的定位和健康人格的培养等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以后的新闻实践。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能够适应广播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

《新闻心理学》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非师范专业),属专业选修课程,于第七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开设18周,共54课时,占3学分。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一是理论性的原则:本大纲的内容立足于心理学的知识构架,重点探究传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强调了理论的支撑。

二是探究性的原则:本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问题都在探讨之中,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参考,同时也要借鉴其它论著,以形成必要的补充,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三是互动与创新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内容,广泛开展讨论、实践练习等活动,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五)考核方法与要求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情况和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不少于两次),占总成绩的20%。

2.期中考试或期中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考试采取试卷形式,考察采取一篇作业形式)3.期末考试成绩:试题库正在建设中,目前暂用教研室命题试卷。

占总成绩的60%。

4.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带*的为课程教材)*1.《新闻心理学原理》刘京林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2.《新闻心理学》虞达文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3.《新闻心理学》刘海贵张骏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4.《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5月5.《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一、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新闻心理学概述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学习新闻心理学的意义2.掌握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研究新闻心理学的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第二节新闻心理学的对象1.新闻心理学的对象△2.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领域第二章新闻心理学的方法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取向2.掌握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取向1.心理学的研究取向△2.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第二节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新闻心理学的定量(量化)研究△2.新闻心理学质的(质化)研究3.新闻心理学的定性研究4.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第三章新闻动机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动机的涵义和内容2.掌握新闻动机的功能3.掌握新闻动机与新闻工作效率的关系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动机的一般概念1.新闻动机的涵义2.新闻动机的内容第二节新闻动机的功能△1.新闻动机具有激发新闻传播和接收行为的功能△2.新闻动机具有指向和定向新闻传播目标的功能△〇3.新闻动机具有维持和调解新闻传播行为的功能第三节新闻动机与新闻工作效率1.新闻动机与新闻行为△2.新闻动机与新闻工作效率第四章新闻态度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态度的内涵及其特征2.掌握新闻态度对新闻活动的影响3.掌握受者新闻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态度是新闻活动重要的动力因素1.新闻态度的内涵及其特征△2.新闻态度是新闻活动重要的动力因素△〇3.新闻态度影响新闻重构第二节受者新闻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新闻信息对受众新闻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2.传者对受者新闻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3.传播方式与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〇4.受众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克服第五章新闻互动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传播与新闻环境的互动2.掌握传受者与媒介的互动3.掌握新闻传受者的心理互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与新闻环境的互动1.新闻媒介与环境的互动2.新闻传者与环境的互动3.新闻受者与环境的互动第二节传受者与媒介的互动△1.传者与媒介的互动△2.新闻受众与新闻媒介的互动第三节新闻传受者的心理互动△1.新闻传者与新闻受者的心理互动2.新闻传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〇3.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第六章新闻认知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新闻传受者认知结构的内涵和功能2.掌握思维定势对新闻传者和受众的影响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传受者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1.新闻传受者认知结构的内涵△2.传受者认知结构的功能第二节思维定势1.传受者的思维定势△2.思维定势影响新闻传者的认知活动△3.思维定势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活动第七章新闻情感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新闻传受者情感的内涵与功能2.熟练掌握新闻沟通中的情感互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传受者情感的一般概念△1.新闻传受者情感的内涵△2.新闻传受者情感的功能3.新闻传受者情感体验的个体差异性第二节新闻沟通中的情感互动1.情感互动的内涵△2.移情——采访活动中的情感互动3.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情感互动△4.在新闻接受中的情感互动第八章新闻角色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角色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2.掌握社会角色理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应用3.熟练掌握新闻传者的角色定位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角色的一般概念1.新闻角色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2.社会角色理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应用第二节新闻传者的角色定位△1.新闻传者的角色定位〇2.新闻传者的角色特征的多重性3.新闻领导者的角色扮演△4.新闻受众对新闻传者的角色期待第三节新闻传者的角色误区1.新闻传者的角色误区的表现△〇2.新闻传者的角色误区分析与对策第九章新闻人格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人格的内涵及特性2.掌握如何塑造新闻传者的健康人格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人格的一般概念1.新闻人格的内涵及特性2.新闻人格的结构新闻传者的性格1.新闻传者性格的内涵和结构2.新闻传者性格的类型△3。

新闻专业必备《传播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新闻专业必备《传播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传播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核学生对《传播心理学》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结合实例,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知识进行理性分析、阐释热点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分值提示填空题101分/空,共10空单项选择题102分/题,共5题多项选择题204分/题,共5题名词解释205分/题,共4题简答题248分/题,共3题论述分析题16共1题三、考试范围(一)相关专业核心概念关键词1.自我意识2.约哈里之窗3.自我认识4.自我体验5.偏见6.归因7.保护性印象管理8.获得性印象管理9.开放式提问10.封闭式提问11.注意力经济12.自尊心13.自信心14.信息的加权平均15.内隐人格16.舆情监测(二)课程基础知识与时事热点的综合运用【考试要求】主要考察学生对传播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理解、记忆并掌握其要点为主,并能够结合知识综合运用与分析时事热点。

1、“约哈里之窗”的具体含义2、自我认识的具体含义,其包括什么?如何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3、自我体验的含义。

核心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意思?4、传播者对自己的观察主要包括什么?5、经验对于判断的作用和局限性6、爱德华·霍尔对于空间关系研究7、偏见的具体含义,以及表现形式8、偏见的来源,以及如何消除偏见?9、归因的具体含义。

10、信息的加权平均具体是什么意思?11、内隐人格理论的具体含义12、印象管理的原因13、保护性印象管理VS获得性印象管理的具体含义,以及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14、倾听的心理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15、无效倾听和有效倾听的形式分别是?16、倾听中沉默的类型有哪些?17、移情与同情、理解的区别和联系。

18、移情发生的心理机制19、受众注意的基本特征20、注意力经济的具体含义21、引发受众注意的方法22、感觉和知觉的具体含义、特征分别是什么?23、影响认知的陷阱有哪些?24、“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25、舆情监测的具体含义26、与舆情相关的传播学研究理论27、网络舆情的特点。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一、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在新闻媒介沟通、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相互渗透的环境里,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3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新闻受众新闻传播活动在传播者这里有采访、写作、编导、编排、制作、播出、主持和出版、发行等;在采访者这里有接受记者的采访;在受众这里有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以及对新闻的监督和反馈行为。

新闻活动的认识主体是生活在媒介沟通、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相互渗透的环境里。

新闻心理是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新闻心理学的任务(一)新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1、揭示新闻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2、构建新闻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二)新闻心理学的时间任务1、优化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2、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规律,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三)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三、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扬弃的原则(二)新闻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1、现场观察法2、访问调查法3、档案分析法4、心理测验法档案分析法又称个案分析法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为: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的、新闻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科学。

第二节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概况一、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一)萌芽阶段(1949-1978年)(二)酝酿阶段(1979-1986年6月)1986年7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的《新闻心理学》标志着我国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已经从酝酿阶段进入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的新阶段。

(三)初步形成阶段(1986年7月至今)二、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一)在研究广度上粗具规模1.对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现象的研究2.对在新闻活动不同阶段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研究。

(二)在研究深度上粗具规模1.新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2.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向3.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被新闻界公认的新闻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一种职业素质。

《新闻学》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学》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编辑出版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新闻学重要概念和理论,树立起完整的体系化的新闻学学科理念。

2.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并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3.培养学生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专业意识和新闻敏感,以适应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人才需求。

二、课程教学要求1.简要介绍新闻的概念、新闻传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着重讲授新闻、新闻传播活动的原理、要求和模式。

2.应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应注重与时俱进,跟进学科变化,借助国内外新的理论成果进行讲解。

4.课堂讲授要求逻辑清晰,具体目标明确,同时教师应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新闻的概念;(2)新闻学的研究内容;(3)新闻活动的历史发展。

2.重、难点提示(1)新闻概念的理解;(2)新闻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第二章新闻的基本特征(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新闻的分类;(2)新闻的基本特点;(3)新闻的构成要素;(4)新闻的种类。

2.重、难点提示(3) 新闻的分类和构成要素;(4) 新闻特点的把握。

第三章新闻的事实建构(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1.教学内容(1)新闻的本源;(2)分析与判断的运用;(3)硬事实与软事实;(4)新闻的真实。

2.重、难点提示(3) 新闻中事实的时空结构;(4) 硬事实与软事实的合理建构。

第四章新闻的价值选择(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1.教学内容(1)传统的新闻价值观;(2)西方新闻价值观质疑;(3)现代新闻价值判断四标准。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

1.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创造新思维成果,是人类思维高级过程,创造力核心。

2.角色互换:不同角色为共同目的进行互换,认知体验另种角色,以更自觉履行本角色职能。

3.角色期望:角色期待,群体或个人某角色应表现出特定行为期望。

4.第一信号系统:巴甫洛夫认为人脑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即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建立各种各样条件反射。

5.新闻敏感:新闻记者特有心理活动,是发现认识判断有价值新闻特殊能力,也是思维敏感化。

6.人际间吸引规律:喜欢是人际关系亲密性调节器,主观感受体验直接间接、实在希望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基础。

7.发散思维:按不同方向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以目标为中心,将思路辐射开,进行联想,寻求多个解决问题方案。

8.移情: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感情相互作用,设身处地感受理解对方心情。

9.反应时:反应时间,人反应潜伏期,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映的时间间隔。

10.新闻受众心理:报刊读者、广播听众接受新闻信息时心理活动,在原有基础上,由新闻信息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反映。

11.可信性:传播者在手中心中被信赖程度,受众认为传播者在道德上是否值得信赖。

12.睡眠者效应:休眠效果,随时间推移,信息内容比信息源更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更易改变受众态度。

13.唤起恐惧:传播者凭借较强恐惧性情绪色彩的媒介信息改变受众态度的方法,是决定人们行为态度取向的重要因素。

14.双方面论证:传播者安排说服性信息的方法,在传播过程提出正反对立观点,指出对方观点的合理因素或不足,让受众评判取舍,但最终让受众接受自己观点。

15.新闻受众选择性具体表现:a 接受什么,接受量多少,取决于受众主动选择。

只有那些为受众主动选择吸收消化认同并引起共鸣的作品才可事先新闻价值。

B对同意新闻报道,不同的人造成不同选择性记忆理解。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16.新闻工作者智力因素的内容:包括人心理现象的认识过程和能力部分,可归纳: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名称:新闻心理学
课程编号:0104036
英文名称:Journalism psyc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34理论学时:34 实验学时: 0
学分:2
开设专业:新闻学
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新闻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更好地开展新闻业务实践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将心理学理论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指导自己的业务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
1.掌握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在新闻实践中灵活运用;
2.认识现代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的全面要求,自觉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做身心健康、
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3.掌握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1.了解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
2.掌握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第二章相关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心理的生理结构
1.了解人的大脑结构与功能
2.了解大脑的发展与智能差异
3. 掌握大脑的学习机制,增强个体大脑的锻炼意识
第二节人的感知觉
1.了解人的感知觉的基本生理知识
2.掌握知觉的特征
3. 理解知觉的特性与新闻传播的关联
第三节意识与注意
1.了解心理学有关意识的知识
2.掌握人的注意品质的强化方式
3. 理解新闻意识的本质特征与业务要求
第三章新闻心理动力
第一节新闻动机
1.了解新闻传受者动机的内涵和基本结构
2.掌握新闻传受者动机的类别及特点
3.理解并学会分析新闻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成就动机和新闻工作效率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二节新闻态度
1.了解新闻传受者态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新闻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特点
3.学会分析新闻受众逆反心理的成因与防止的策略
第三节新闻互动
1.了解新闻传受者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掌握新闻传受者与新闻媒介的互动
3.学会有关“新闻传受者在新闻活动中的心理互动”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新闻活动中的心理
第一节新闻采访心理
1.了解采访心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心理中的互动规律
3.理解新闻采访活动中传者心理的主动性原则
4.培养应用理论知识分析新闻采访过程的心理感应能力
第二节新闻写作心理
1.了解新闻写作心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写作心理中的思维形式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与新闻原则的协同性
第三节新闻编辑心理
1.了解新闻编辑心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编辑心理的不同特性
3.理解编辑心理的个体差异与职业要求相互转化的特点
第五章新闻心理要素
第一节新闻认知
1.了解新闻传受者的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与认知图式
2.掌握新闻传受者认知结构的功能与差异性和迁移性特点
3.理解新闻传受者的思维定势对新闻活动的正负影响
第二节新闻情感
1.了解新闻传受者情绪情感的内涵与个体差异
2.掌握新闻活动中的情感互动规律
3.理解新媒介情境下的传受者情感互动的新变化
第三节新闻角色
1.了解新闻角色的办公室及基本特征
2.掌握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现象
3.理解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误区表现及学习避免的方法
第四节新闻人格
1.了解心理学有关人格的基础知识
2.掌握新闻传者的人格特征与内涵;媒介环境影响下的受众人格
3.理解人格因素的先天性与后天培养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新闻职业心理健康
1.了解新闻职业所遇到的心理危机因素及职业倦怠现象
2.掌握舒缓职业压力,调节心理危机的可操作性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为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其中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