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研究_城市史之8_盎格鲁——美利坚的城市革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进步”的挑战
美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早期留下的痕迹是贫 乏单调的城市景观。
辛辛那提 “蜂房里每一只被雇佣的蜜蜂都在为 了寻找蜂蜜而奔波忙碌……不论是艺术、科学、 知识,还是生活情趣都不能诱惑其停止对它们 的追求。” 1850年瑞典游人评价芝加哥是美国“最肮脏、 最悲惨的城市之一”。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地铁和摩天大楼
1904年地铁系统的开通使得从曼哈顿岛其他居住 区到曼哈顿岛下城和中城办公区短程通勤的人数 不断增长。 1898年纽约对布鲁克林和其他区的兼并为曼哈顿 提供了宽阔的内陆腹地,把那里更多的工人吸引 到纽约拥挤的街道。 第一个摩天大楼于1895年拔地而起,很快摩天大 楼的建造就蔚然成风。 最关键的突破是1902年落 成的熨斗楼,被戏称为“伯纳姆蠢楼” 。但是不 到10年时间,就在其旁边又建成了更高大的60层 的伍尔沃思大楼。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纽约人看纽约
纽约人自己经常把他们的这座城市看成是一 种新型城市的先驱。纽约熠熠闪光的玻璃幕 墙高楼和灰暗的街道景色是现代大都市一种 新的勇敢的表达方式。小说家约翰•道•帕索斯 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纽约的这种景致: 雾霭之中,萤火虫一样的通勤火车穿越朦 胧可见、纵横交错的桥梁,升降机在不停 地爬升和下降,港口的灯光若明若暗。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威廉•布莱克对于机械年代的恐慌
经牛顿水车的冲染,黑色的布料, 如黑色的花冠笼罩在各国之顶, 满目皆是无情工作的机器, 车轮不转,齿轮暴虐相迫,此非 伊甸美景。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时代的英雄”
到19世纪50年代,随处可以见到英国城市新 秩序的表征:纵横的铁路大桥、交错的隧道 、蔓延的工厂。渐渐地,有些人意识到了非 同寻常的东西正在酝酿当中。一贯性情平和 的托克维尔也指出,“在英国的每一步发展 都会有些东西令造访者怦然心动”。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纽约:终极的垂直城市
美国城市异军突起,成为世界城市文明的先锋 。纽约到1900年已经享有史无前例的经济和 文化优势。纽约的人口是其竞争对手芝加哥的 两倍,它控制着全国所有银行超60%的结算额 。纽约港的进出口贸易占美国进出口贸易的 40%以上。 曼哈顿坐落于巨大的花岗岩岛屿中间,是一个 巨大的天然港口,非常适合于建造“垂直城市 ”。有限的岛屿面积使其不得不利用空间。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圣路易斯的一个贫民窟
19 世纪70年代末圣路易斯的一个贫民窟:
一些最大而最破的廉价公寓楼……建在后边非临街的 地块上,它们面对经常散发着恶臭气味的小巷。这些 公寓楼破败难当,污秽不堪,其肮脏的程度很难用语 言表达。 如此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尤其在这个公然宣称是人人 平等的国度,激起了阶级矛盾尖锐的火花。在19世纪 70年代,圣路易斯工人高唱法国国歌《马赛曲》,到 大街上示威游行,叫嚷着要进行革命。英国领事警告 说,这座城市“实质上已经掌握在暴民的手里”。芝 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其他较小的中西部城市经 历了同样的骚乱,且常常带有暴力色彩。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心脏地带的城市
美国人大规模地移民到西部边疆。辛辛那提 坐落于俄亥俄河的拐弯处,1800年居民还不 到750人。40年之后人口超过10万人。
圣路易斯19 世纪初是一个只有几 百个居民的定居点,19世纪末成为 约有50万人的成熟大都市。 底特律1850年仅2万人,50 年以后, 人口飞速增长,超过20万人。 芝加哥1835年居民不到350人的定 居点,到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竞 选之时,人口增长到10万人,40年 之后超过100万人。
竞争激烈而充满投机:1837年的恐慌之后,芝加哥
“到处是落魄的男人的叹息之声,到处是将一切委托给了 贪婪的投机者而上当受骗的妇女的哭泣之声”。城市精英 们为实现远大抱负,经常在华盛顿和华尔街进行游说,以 获得在蓬勃发展的东西部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1868年《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说,圣路易斯的生意人“穿 着马裤坐在门口,等着生意上门找他们”,而芝加哥的生 意人则“穿着鞋子在外面东奔西跑,寻找生财之道”。
中西部城市是制造业发展 的理想之所。数量可观的 剩余农产品为畜产品的大 批量生产创造了机会。 “猪肉之都”的辛辛那提 自诩拥有数不尽的屠宰场, 从那里流淌出来的“血之 河”流入了鹿溪,然后汇 入俄亥俄河。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中西部城市的特点
工厂规模大:中西部城市大型工厂居主导地位,
有时候工厂人数达数千人,生产钢、农用工具和汽 车之类的重工业产品。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齿轮暴虐”
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环境,这种转变常常是以 令人憎恶的方式进行的。 严重污染的环境,糟糕的居住条件,致命的健康问题 ,没有人性的儿童佣工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指出,在当时最大的经济强国 英国,极度贫困现象要比西班牙或葡萄牙这样的落后 国家更为普遍。 这些城市是赚钱的地方,而非消遣休闲之所。新型的 工业社会可能创造史无前例的财富,但是,这是以牺 牲基本的人类价值为代价的。到19世纪50年代,去 教堂人数降到了不足50%,像曼彻斯特这样的城市, 还不到1/3, 而此前去教堂曾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到19世纪中叶,当普通的英国人也能享受到 机械化带来的好处时,这种乐观的情绪随即 传播开来。工会的壮大使工人工资有所增长 。工人阶级消费者现在能够买得起长筒袜或 餐具之类的物件,而在此之前,他们不可能 有任何的奢望去购买。一些工人,尤其是那 些熟练行业的工人步入了中产阶级行列。工 业家阶层的子女进入了名牌大学学习。一些 成为工业巨头而没有自己头衔的人,通过联 姻或影响力获得了贵族身份。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世界花园”的城市化
新的工业发展热点在落后的北美辽阔土地,这个地方 浪漫地称之为“世界花园”。 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 ,不到总人口的5%。到1900年,人口过1万人的城 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 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 —移民,欧洲的投资,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 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 展。一位观察家在1838年写道,亚当•斯密的“声音 在世界的耳朵里响彻了60年,但只有美国听从了这个 声音,并推崇和遵循它”。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利物浦的托马斯•贝恩斯这样写道,到19世纪末20 世纪初,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和布莱德福等 城市——尽管存在无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 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不会因为仅仅是大量输出商 品的简陋之地而消亡。它们更像过去的推罗和佛 罗伦萨一样,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 智慧的发明正极大地改善着人类的生活。 财富使 得那些曾经单调乏味的城市竖起的崭新而宏伟的 公共建筑——市镇厅、图书馆和医院——用一位布 莱德福作家的话说,“可以与声名远扬的威尼斯 的宫殿相媲美……”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兰开夏: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新的城市革命的“震中”位于兰开夏郡。主要城市曼 彻斯特的人口飞速增长,在19世纪的第一个30年, 人口由原来的9 4万人上升到27万人。到19世纪末, 曼彻斯特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1810年,精纺加工业中心布莱德福是一个1 6万人的 无名小镇。19世纪前半期,工厂的产量增长了600% ,人口爆炸式增长,达到了10 3万人,这是同期欧洲 城市中最快的增长速度。 1750~1800年之间,英格兰仅为欧洲总人口的8%, 其在欧洲城市发展比重却达到70%左右。到19世纪中 期,英国成为多数人口居住在大城市的第一个国家。 到1881年,英国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1/3。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恩格斯描述曼彻斯特工人阶级
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堆积成山的废弃物、垃圾 和污物……河岸边简陋的小道,一边是挂满 了衣服的晾衣杆,另一边是洗衣服的小河, 穿过小道,就会到达一片杂乱无章的小屋区 ,小屋矮小,仅有一层高,每个小屋只有一 个房间。大多数小屋是没有地板的土地面, 工作、生活和睡觉都在这一个房间里进行。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改革者的迫切要求与改革
俄亥俄新教牧师乔塞亚•斯特朗认为,工业的扩张将不可避免地把这个国家最后推向唯利 是图的“实利主义的深渊”。 芝加哥的简•亚当斯等人认为,只有大规模的干预才能解决猖獗的犯罪、日益加深的阶级 冲突,以及越来越多的酗酒、卖淫和工人阶层存在的普遍贫困等问题。美国的许多城市听 取了她的建议,向贫民窟地区的居民提供娱乐和受教育机会。 改革者的迫切要求也渗透到了政治领域,美国各地的城市开始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布莱克所看到的只是“轮齿专制”的冷酷无 情一面,有的人则把工厂看作是辉煌与繁荣 未来的先驱。约翰•海德爵士1835年在利兹 旅行时,把一家机械化服装厂描写成“人们 敬仰的神庙,人们感激驱动工厂运转的内部 伟大力量,就是这股神力建造了宇宙。”他 指出,“时代的英雄”不是骑士和贵族,而 是“勤勤恳恳的技工,他们虽然全身被浓烟 熏黑,却依然发出智慧的光芒”。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社会改革运动——通常由牧师和崛起的专业 人士阶层领导——现在组织起来,以解决工 业体系中明显的缺陷。1835年的《市政公司 法》和1848年由议会制定的第一个《公共健 康法》等改革立法,有效地加强了对城市无 序蔓延和混乱状态的管理。改革者为贫困居 民修建了公园、浴池和洗衣房。新的卫生措 施和医疗条件的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婴儿 的死亡率。曾经一度猖獗的城市犯罪骤然下 降。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19世纪工业化时代纽约的崛起
纽约给很多观察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巨大 的社会流动性。美国工厂里的体力劳动者, 要比欧洲同行们享有更大的机会跻身于中产 阶级,乃至上层阶级的行列,而他们的后代 享有的社会升迁的机会比他们更大。拥有 4000多个制造业工厂的曼哈顿岛可能是当时 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些工厂的 所有者,大部分曾经是地位低下的工匠和技 师,他们很多人都是来自外国的移民。
孔秀祥(上海大学广告学系)
“如同国家大门口的女巫”
纽约的商业增长也促成文化生活的全盛。 纽 约日见成为全球的市场、广告、通俗娱乐中心 ,向世界输出其适合各种层次文化品味的歌曲 、图像和理念。 “我们英国人的幽默笑料正 在被纽约的出版商们用机器实行机械化加工, 甚至英国的婴儿也在吃美国食品,死的时候装 在美国造的棺材里下葬”。 哈莱姆复兴派诗人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注意 到:“纽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魔物,像一个 女巫,蹲在我国大门口。”
在1853年,纽约仿照二三十年前的伦敦,警察穿制服上岗。许多城市的服务,如防 火和交通等,第一次有计划地组织起来。
改善城市环境方面。1871年毁灭性的大火之后,芝加哥进行了重建,开始了野心勃 勃的城市改良工程。在以后的30年间,芝加哥修建了主要图书馆系统、新的艺术学院、 菲尔德哥伦比亚博物馆,并扩建了芝加哥大学。 为城市居民保留出一些自然环境。19世纪70年代,圣路易斯获得了日后成为福莱斯 特园林和森林公园的地皮。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和纽约也采取了类似的雄 心勃勃的行动。 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弗雷德里克•L 奥姆斯特德指出,纽约中央公园的 “一个宏伟目标,就是向成千上万的退休工人提供一个上帝的杰作,以示效尤”。
城市发展研究之八
盎格鲁——美利坚的城市革命
关键性转变
伦敦的商业和帝国优势为下一轮以制造业技术革命为驱动力 的关键性转变坚定了基础。18世纪后期,英国领先创立了一 种新型的城市——主要依靠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城市。许多自 然因素都对英国早期工业的崛起十分有利,例如靠近大西洋 ,河流密布,可用于发电和交通运输,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具有发展制造业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环 境。英国长期以来统一稳定,为出身于原有的工匠阶层的发 明创造者营造了理想的环境,比如1768年发明了“珍妮纺纱 机”的理查德•阿克莱特。 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帝国 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 式地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