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惯性、惯性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案-惯性、惯性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得惯性现象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生活中得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2、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得培养.情感目标: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得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给出惯性得概念(注意惯性与惯性定律得区别);然后从

生活经验得角度,提供一些惯性现象来说明无论运动得物体或静止得物体都具有惯性,既帮助学生认识惯性现象得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交通事故得分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惯性现象得危害,还提高了学生得交通安全意识.最后通过“想想议议”得讨论,可使

学生加深对惯性概念得理解.教法建议

1。要重视实验教学,突出现象教学惯性现象很多,由于实验得特点就是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以有些实验可采用并进式得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得能力与实验得能力,物理教案-惯性、惯性现象。如让学生用自己

得钥匙与一张纸条在课桌边上动手做惯性实验。有些演示实验,可让学生登台表演。2。通过教学训练物理语言与表达能力. 可以惯性小车演示实验为例,让学生解释木块往后倒与往

前倒得原因,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释问题。惯性现象得分析可参考以下步骤: (1)确定研究

对象。明确研究对象就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得哪两个不同部分。(2)弄清楚研究得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运动还就是静止) (3)什么原因就是物体或同一物体得某一部分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得运动状态,于就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还可参考典型例题示例中得部分内容) 3。易出现得错误想法如下,要注意纠正. (1)物体运动得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2)惯性就是力,即惯性力(3)不受力有惯性,受力

无惯性(4)静止有惯性,运动无惯性4。可补充得惯性实验(可当堂演示,也可制作成

录像片)

(1)如图9-2—1所示,在装有水得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得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得物体,具有保持

静止状态得性质.此实验比较容易抓住学生得注意力,宜作为引入课得实验。(2)小车上得

圆柱体 (3)烟圈实验演示气体得惯性(4)车上投篮实验演示运动物体得惯性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解释惯性现象 2、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教学难点:惯性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教具:装有水得杯子、硬纸板、鸡蛋、纸条、木尺、棋子、录像、电视

教学过程:一、实验新课方法1:用新奇实验引起学生兴趣 [演示实验]1、在装

有水得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得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

结论:原来静止得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得性质。

2。(如图9-2-3)匀速运动得电动车上面小球落下,恰好进入下面得球篮.() 结论:原来运动得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得性质。

方法2:用学生可操作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撤纸条得实验,打棋子实验(此实验可由学生参与演示)。

结论: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得性质。

二、新课教学

1.什么就是惯性。

方法1:对基础较好得学生可讨论分析理解惯性得概念与惯性定律得内涵。在用方法2中得问题检验其理解情况。

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引导:用“惰性"比喻“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得表现就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得运动状态,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惯性、惯性现象》只要

不受外界力得作用,就能很明显得表示出它得“惰性”;如果受到力得作用,迫使它改变原来得运动状态,只不过没有明显得表现出来它得“惰性”,但它得“惰性”仍不会改变。即:惯性与就是否受力无关。

方法2:由于惯性就是个比较抽象,难理解得概念,一般可通过下面得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惯性保持得就是原来得运动状态(速度)。

例:下列各问中得物体得惯性如何体现?

1)静止在桌面上得书?(体现在保持静止)

2)正在以10m/s速度运动得汽车?(体现在保持10m/s速度匀速运动)

3)一个正在加速得汽车,某时刻得速度就是5m/s。(虽然车做加速运动,此时得惯性体现在保持5m/s得速度,只不过后来没保持住。)

2.惯性现象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小实验或录像让学生尽可能多得观察惯性现象,实验选择要注意具有代表性。

[录像]烟圈实验

简介洒水枪,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向前就是由于水具有惯性,(下落就是由于受重力改变了运动状态)。

由上面实验分析得出:

“固、液、气”—--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静止、运动”—-—任何情况都有惯性

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就是物体固有得属性。

3.惯性现象得分析

方法1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演示]惯性小车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木块为什么向后倒与向前倒.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做车时惯性得表现,安全带得作用?

通过上面得分析引导学生简单总结分析惯性现象得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原来得运动状态——受力情况—-研究对象由于受力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得具体表现。

方法2:学生举出惯性现象并进行解释.

对基础较好得学生,可请学生自己选择上面做过得惯性实验或列举得其它惯性现象进行描述,互相补充,总结出分析惯性现象得一般步骤,并用此步骤再分析其它问题。

4.惯性现象得应用与防止

请学生举出实例.

三、小结

1.惯性得概念,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得区别

惯性就是自然界中得物体所具有得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得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惯性定律就是一条客观规律,这一规律说明了正就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没有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时,物体将保持原来得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惯性与惯性定律就是完全不同得两回事,前者就是物体具有得一种性质,后者就是物体在不受力时遵循得一条客观规律。

四、作业:阅读教材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课题】通过实验探究或体验惯性现象,理解物体得惯性【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