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
三级跳二级运动员标准
![三级跳二级运动员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901a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3.png)
三级跳二级运动员标准三级跳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跳远项目,跳远者在助跑后以一条腿跳起,然后在空中完成两次跳跃,最后着地。
跳远者在第一次跳跃时将一只腿向前伸直,然后在空中完成两次跳跃,最后落地。
三级跳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爆发力、协调性和技术水平。
对于三级跳运动员来说,要想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标准,首先需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
跳远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好的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因此,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的饮食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其次,运动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三级跳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需要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助跑、起跳、两次跳跃和落地等技术动作。
在助跑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良好的速度和节奏,准备充分,确保助跑的顺利进行;在起跳阶段,运动员需要通过腿部的发力和身体的转动来完成起跳动作;在两次跳跃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完成两次跳跃动作;在落地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平稳的着地,避免受伤。
因此,运动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最后,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级跳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项目,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克服紧张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因此,运动员需要通过心理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比赛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的来说,要想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标准,三级跳运动员需要在身体素质、技术动作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只有通过科学训练和不断努力,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标准。
希望广大三级跳运动员能够认真对待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级跳远规则
![三级跳远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eec5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4.png)
三级跳远规则三级跳远是一项田径运动项目,是难度较高的跳跃项目之一,对选手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要求都比较高。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级跳远规则。
一、场地三级跳远的场地是一个165米长、41米宽的跳远跑道区域,在跑道两端要设有起跳板和着陆坑。
起跳板和着陆坑的厚度和硬度需要符合规定。
二、选手三级跳远比赛的选手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够轻松完成该项运动,同时需要通过资格赛才能进入正式比赛。
选手可以在比赛中进行两次有效的跳跃,第三次跳跃是根据前两次跳跃的成绩排名来决定的。
三、比赛规则跑道前端是起跳板,起跳板有两个位置:短距离的位置和长距离的位置。
选手可以从任一位置起跳,但只能从同一位置起跳两次。
起跳板前五厘米被视为板上,极度压缩不被允许,不过双脚可以放在板上,但脚后跟不允许超出板的边缘。
在起跳的时候,选手需要以快速加速的形式冲向起跳板并进行跳跃,同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并在跳跃时将力量尽可能从两个腿平均分配。
在跳跃前,选手必须从起跳板的一端起跑,并在起跳板上开始计时,在着陆坑边缘结束计时。
选手着陆的足迹必须在着陆坑内。
四、计分规则跳远的优点可能是跳得远或者跳得高,而三级跳远则需要选手跳得远、高、稳。
因此,选手的跳跃成绩并不是从起跳板到着陆坑的距离,而是起跳到着陆的总距离,包括两次跳跃和两次着陆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一次完整的跳跃中,选手需要进行两次跳跃和两次着陆,并按照这四个阶段的距离作为跳跃成绩。
五、裁判员判定在比赛中,有两名裁判员负责评分,他们坐在着陆坑旁边,观察选手的跳跃动作和落地操作,并分别进行评分。
分数的确定依据选手的跳跃成绩,以及跳跃时的技术要求如稳定性、姿势优美、跳跃时的速度等。
以上是三级跳远的规则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级跳远不仅要求选手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冷静、果断的心理素质。
我们希望每个参与三级跳远比赛的人都能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奋斗到最后,实现自我的升华。
三级跳远技术动作要领
![三级跳远技术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4fdf7a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c.png)
三级跳远技术动作要领引言三级跳远作为一项田径项目,要求选手在短距离内以最大的速度完成三个连续的跳跃动作,这对选手的爆发力、协调性和技术要求较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级跳远的技术要领,涵盖起跑、跳远和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点。
起跑阶段起跑是决定跑道速度和加速度的关键阶段,合理的起跑姿势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发力,达到最大速度。
动作要领:1.准备姿势:腿部弯曲,双手放在出发线后方,身体向前倾斜。
2.爆发力:起跑时双腿迅速用力推开,将身体带离出发线。
3.摆臂协调:双臂摆动幅度与腿部动作保持协调,增加助跑推力。
跳远阶段跳远是三级跳远的核心阶段,通过合理的跳远技术和动作,最大化地延长跳跃距离。
动作要领:1.腿部动作:第一步迅速起跳,脚掌蹬地推力,双腿伸直。
第二步抬腿,以大腿为轴进行蹬腿,使身体保持向前速度,增加跳跃高度和距离。
2.大臂动作:随着腿部动作,大臂保持挥出状态,协调摆臂帮助身体保持平衡。
3.躯干稳定:保持躯干稳定,避免上下晃动或转动,将身体的动能转化为跳跃力量。
4.着地技巧:双脚同时着地,保持身体平衡,膝盖微曲,减轻着地冲击。
落地阶段落地是三级跳远的最后阶段,需要选手有效地控制身体姿势,以减小着地的冲击。
动作要领:1.前倾身体:落地时保持身体前倾,减小落地点与身体中心的距离,减少落地冲击。
2.落地技巧:脚后跟着地,接着脚掌,然后迅速转换成前脚掌着地,分散冲击力。
总结三级跳远技术动作要领涉及起跑、跳远和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点。
起跑时要注重爆发力和摆臂协调;跳远时要注意腿部动作、大臂动作和躯干稳定;落地时要保持身体前倾和正确的着地技巧。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领,选手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实现更远的跳远距离。
三级跳远训练方法
![三级跳远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c2f3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b.png)
三级跳远训练方法三级跳远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跳远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跳远区内完成三次连续跳跃。
这项运动既考验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又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训练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跳远成绩。
三级跳远的训练需要注重力量的训练。
力量是跳远的基础,对于三级跳远来说尤为重要。
运动员可以通过举重、深蹲、弹跳等训练来提高下肢的力量。
在举重训练中,可以选择一些针对下肢肌肉的练习,如腿部的深蹲、腿弯举等。
在弹跳训练中,可以进行跳箱、蹲跳等动作,以提高下肢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三级跳远还需要注重技术的训练。
技术是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运动员需要掌握好起跳、跳远和着地的技术要领。
在起跳时,运动员要蓄势待发,用力蹬地,将力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
在跳远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控制好身体的姿势,尽量延长跳远的距离。
在着地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摔倒或滑行。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运动员可以通过模仿优秀选手的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和调整。
三级跳远的训练还需要注重柔韧性的训练。
柔韧性是保持良好姿势和减少受伤的重要因素。
运动员可以通过拉伸、扩胸、扭腰等训练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在拉伸训练中,可以选择一些针对下肢肌肉的拉伸动作,如腿部的伸展、大腿后侧的伸展等。
在扩胸和扭腰训练中,可以进行一些针对胸肌和腰部的动作,如扩胸运动、腰部扭转等。
三级跳远的训练还需要注重耐力的训练。
耐力是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因素。
运动员可以通过长跑、短跑、循环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身体的耐力。
在长跑训练中,可以选择适当的距离和速度进行跑步,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在短跑训练中,可以进行一些高强度的短跑,以提高爆发力和速度。
在循环训练中,可以通过间歇性的跑步和休息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总结起来,要提高三级跳远的成绩,运动员需要进行力量、技术、柔韧性和耐力的综合训练。
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运动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跳远水平。
立定跳远三级标准
![立定跳远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7da41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0.png)
立定跳远三级标准
立定跳远是体育课程中常见的项目之一,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立定跳远的标准也不同。
以下是立定跳远三级标准:
初级水平:女生跳1.6-1.8米,男生跳2.2-2.4米。
中级水平:女生跳1.9-2.1米,男生跳2.5-2.7米。
高级水平:女生跳2.2-2.4米,男生跳2.8-3.0米。
要想达到高级水平,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跳跃技巧、加强协调性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休息等方面的问题,保证身体健康,才能在立定跳远项目中有更好的表现。
- 1 -。
三级跳远比赛规则
![三级跳远比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16fea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b.png)
三级跳远比赛规则三级跳又称为三级跳远,是田径中的其中一个项目之一。
而它具体的规则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店铺来了解一下。
具体规则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跳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3次,试跳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后的排名相反。
如果在第3次试跳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
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跳6次。
3.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比赛助跑道进行练习。
4.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判为试跳失败:(a)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b)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后面起跳;(c)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触地点较区内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d)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e)采用任何空翻姿势。
注:运动员助跑时在任意位置跑出助跑道标志线不算犯规。
5.上述4(b)的规定除外,运动员在起跳板后面起跳应为有效。
6.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靠近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7、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助跑道8、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
助跑道宽度最小1.22米,最大1.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
9、助跑道的左右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10.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在助跑道。
旁放置1~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
如果不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跳远比赛起跳板。
11.起跳板是起跳的标志,应理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
起跳板靠近落地区的边沿称为起跳线。
紧靠起跳线前应放置一块橡皮泥显示板,以便于裁判员进行判断。
高考体育生:立定三级跳远的练习方法
![高考体育生:立定三级跳远的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4e38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0.png)
高考体育生:立定三级跳远的练习方法立定三级跳远是体育高考身体素质测试的主要项目之一,该项目要取得好成绩,需要考生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和优异的协调性。
考生的力量素质太差则达不到完整动作的要求,反之则会破坏完整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影响成绩的发挥。
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量练习与动作技术练习的辨证统一一、专门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立定三级跳远专门力量素质包括下肢、腰腹、上肢力量素质三种。
下肢力量素质包括大腿、小腿、和踝关节力量素质。
腰腹力量素质分为腹部、腰部力量素质。
其中下肢力量素质应该是练习的主要内容,而腰腹力量和上肢力量素质为辅助内容。
1、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方法(1)向上纵跳。
练法:在跑道上或沙坑中原地连续向上起跳,上体保持正直。
(2)台阶换腿纵跳。
练法:一只脚放在约30厘米左右台阶上,另一脚在台阶下,双腿用力起跳同时双手向上摆背,起跳后上体保持正直,头尽量往上顶,下落时换腿接下一次跳。
(3)多级蛙跳。
8-10级或20米连续蛙跳,拉开背弓,收腹举腿。
(4)负重起踵。
练法:前脚掌立于台阶上,负重30公斤左右,起踵。
(4)负重深蹲起。
练法:负荷90%以上的杠铃,1-3次/组。
— 1 —(5)负重半蹲跳。
练法:80%负荷左右的杠铃,8-12次/组。
(6)负重弓步跳。
练法:70%负荷左右的杠铃,8―12次/组。
(8)单足跳。
练法:在锯末跑道或草坪上作30米连续单脚跳。
(9)多级跨步跳(计步计时)。
练法:在锯末跑道或草坪上作60米跨步跳,计步计时。
(10)跳深练习。
练法:在锯末跑道或草坪上放置一个约40―60厘米高的跳箱,考生从跳箱上双脚跳下,落地后马上连续跳过一个或多个约60―100厘米高的栏架。
要求考生每次落地后要迅速起跳,起跳快而有力。
2、腰腹力量的练习方法(1)仰卧起坐。
(2)侧卧起坐。
(3)仰卧举腿。
练法:练习者仰卧于垫上,辅助者站于练习者头顶处并双脚并立,练习者双手抓住辅助者双脚小腿处,双腿并拢伸直至辅助者面前,辅助者用双手挡住练习者双脚并轻推其双脚至还原。
三级跳远二级标准
![三级跳远二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9ced7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a.png)
三级跳远二级标准三级跳远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是运动员在起跑线上起跑后,经过一段跑道后,飞跃到跳远台上,并在跳远台上着地的运动项目。
而二级标准是指跳远项目中,运动员需要达到的一定成绩要求,这一标准通常由国际体育组织或相关国家的田径组织设定,并逐渐被普及和采用。
三级跳远作为一项技术性较高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好的爆发力、速度、协调性及灵活性。
对于三级跳远二级标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跳远距离: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跳远的成绩要求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男子和女子的要求略有不同,男子的要求相对较高。
以男子成年组为例,在二级标准中,通常要求跳远的成绩在14.00 - 14.99米之间,而女子成年组的要求则在12.00 - 12.99米之间。
2.技术要求:除了跳远的成绩要求外,对运动员的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
运动员在进行跳远时,需要保持跑道上的速度,掌握起跳时机,并通过弯曲腿部和挥臂等动作来帮助起跳。
同时,着地时的动作也需要协调灵活,使得身体能够平衡并减少着地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3.跑道和跳远台:在三级跳远中,跑道和跳远台的设计也对运动员的表现有一定影响。
跑道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和摩擦力,以便于运动员在起跑时获得更好的推力。
而跳远台需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弹性,以便于运动员在起跳后能够顺利着陆,并避免因台面摇晃或过于硬板造成的受伤风险。
三级跳远二级标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在该项目中的竞技水平,同时也是评判运动员成绩和比赛成败的重要依据。
对于运动员而言,要达到并超过二级标准,需要长期坚持训练、提升自身的力量、速度和技术水平。
通过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二级标准要求,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激励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进步。
同时,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了解并适应二级标准的要求,有助于他们制定训练计划和竞技策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突破。
综上所述,三级跳远二级标准是跳远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运动员在跳远距离、技术要求以及跑道和跳远台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
三级跳远的训练原理
![三级跳远的训练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9bd8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d.png)
三级跳远的训练原理
三级跳远是由助跑开始,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
其训练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助跑:获得最快的助跑速度和准确地踏上起跳板,为第一跳的起跳做好充分准备。
三级跳远的助跑与跳远的助跑大致相同,距离和加速方式取决于运动员加速跑的能力和专项训练水平。
2. 第一跳(单足跳):利用单足(脚)跳,使人体连续三次腾空后落进沙坑。
第一跳为单足跳,要求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用全脚掌以积极自然的跑步动作踏向起跳板,大腿下落要快速积极,脚要做出快速有力的扒地动作。
此时上体正直或稍前倾,起跳脚的着地点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
3. 第二跳(跨步跳):在第一跳后,运动员通过有力的摆臂和大腿的带动,使身体向前移动较大距离。
4. 第三跳(跳跃):利用单足(脚)跳,使人体连续三次腾空后落进沙坑。
这是最后一跳,要求运动员尽量少的损失助跑的水平速度,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保持腾空步的时间和距离,为落地做好准备。
在训练中,需要针对每个技术环节进行反复的练习和优化,以提高运动员的技能和表现。
同时,训练还需结合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三级跳远的意思
![三级跳远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926e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9.png)
三级跳远的意思三级跳远,又称跳远三垒,是体育运动界的一个重要综合性赛事,也是一项重要的田径赛事。
这项运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而跳跃赛也是古代中国奥林匹克比赛的一部分,并在各种形式中使用了许多种跳跃方式。
随着体育竞技的不断发展,三级跳远也不断发展,并成为一种世界级体育运动。
三级跳远的赛跑技巧包括起跳、腾跃、结跃和出发方向调整。
空中表现有三个阶段:腾跃、翱翔和着陆,其中除腾跃阶段外,其余两个阶段是完成最后一个动作的前提条件。
腾跃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它将跳跃者从地面上高度抛出,使其朝着固定的方向飞行;翱翔是在腾跃后的飞行过程中,由膝端和脚肚肚活动把身体延长,把身体保持在空中一段时间;着陆是对跳跃者所进行的最后几个动作,跳跃者在落地时,要保持身体垂直,然后保持一定的姿势,最后使其安全着陆,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中,三级跳远获得了许多种类的赛事成绩。
在比赛中,男子和女子分别按照不同的最佳成绩来进行比赛,即男子三级跳远最好成绩,女子三级跳远最佳成绩。
在竞技体育运动领域,三级跳远已经成为了国际化的一种体育运动,全面普及于社会各阶层,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三级跳远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肌肉力量,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把运动员的身体结构和动作的感觉统一起来,把运动员的身体和运动技术统一起来,以达到跳得更远的目的。
因此,运动员应该注重增强技术素质,多读研究跳远技术理论,并经过系统的训练,不断熟练其跳跃技能,以提高跳远技术的水平。
从技术训练的角度来看,跳远的技术训练要求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而且必须把整个跳跃流程连续而完整地完成,才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因此,三级跳远的训练和比赛都要求长时间的技术熟练程度,以便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此外,跳远运动还需要把心理调节纳入训练计划,以稳定运动员的情绪,降低跳跃前的焦虑感,把精力集中在跳跃中。
在进行跳远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要发掘自己的本质,从而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通过观察和调查,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跳跃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跳跃成绩。
三级跳比赛规则_三级跳远的规则介绍
![三级跳比赛规则_三级跳远的规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575963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b.png)
三级跳比赛规则_三级跳远的规则介绍三级跳又称为三级跳远,是田径中的其中一个项目之一。
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三级跳比赛规则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三级跳比赛规则_三级跳远的规则介绍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跳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3次,试跳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后的排名相反。
如果在第3次试跳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
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跳6次。
3.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比赛助跑道进行练习。
4.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判为试跳失败:(a)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b)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后面起跳;(c)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触地点较区内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d)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e)采用任何空翻姿势。
注:运动员助跑时在任意位置跑出助跑道标志线不算犯规。
5.上述4(b)的规定除外,运动员在起跳板后面起跳应为有效。
6.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靠近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7、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助跑道8、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
助跑道宽度最小1.22米,最大1.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
9、助跑道的左右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10.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在助跑道。
旁放置1~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
如果不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跳远比赛起跳板。
11.起跳板是起跳的标志,应理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
男子三级跳远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男子三级跳远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1b2a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1.png)
男子三级跳远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男子三级跳远是田径比赛中的一个项目,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标准,男子三级跳远的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如下:
一级运动员标准:跳跃长度为16米以上,即大于等于16米;
二级运动员标准:跳跃长度在14米至16米之间,即大于等于14米但小于16米;
三级运动员标准:跳跃长度在12米至14米之间,即大于等于12米但小于14米。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份和地区的运动员评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标准需要参考当地相关规定和政策。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达到或超过相应的运动员标准,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级跳远_精品文档
![三级跳远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c453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1.png)
三级跳远简介三级跳远,也称为三级跳,是田径比赛项目中的一项跳远项目。
跳远作为田径中的一个耐力性项目,要求运动员飞速奔跑,迅速起跳,并在空中完成优美的姿势,最终着陆。
三级跳远作为一项技术性较高的项目,吸引了许多运动员和观众的关注。
发展历程三级跳远这一跳远项目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据说,在古代希腊奥运会上,跳远是体操项目中的一项。
然而,这项体操技艺随着文明的演进而逐渐消失。
直到19世纪末,跳远在田径运动中得到了复兴。
最早的三级跳远是在美国开展的。
1896年,在美国准则下,三级跳远成为田径运动的一部分。
此后,这项比赛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流行起来。
规则和要求三级跳远的规则在基本上与其他跳远项目相似,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下面是三级跳远比赛的规则和要求:- 首先,运动员需要在起跳线后面的起跑区域起跑,并且要有一定的势能。
通常,运动员在起跳线后的15米区域内进行加速奔跑。
同时,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和掌握速度。
- 其次,当运动员到达起跳线时,他们需要进行起跳并尽可能远地跳起。
起跳的姿势要符合规定,如双手可以自由摆动,但不能超过两次摆动。
- 最后,运动员需要在空中保持气势和优雅的姿势,以便在着陆时获得更好的距离和稳定性。
运动员的着陆需要稳定,并且不得超过着陆区域。
技巧和训练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需要良好的技巧和充分的训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和训练方法:- 强化训练:运动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强化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这项训练包括举重,短跑和练习跳跃动作。
- 技术培训:运动员需要通过专业教练的指导来改进他们的跳远技术。
这包括正确的起跳姿势,摆臂和着陆动作。
通过持续的技术培训,运动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成绩。
- 灵活性训练:柔韧性和灵活性是跳远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运动员需要进行拉伸和灵活性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和平衡性。
成就与挑战在三级跳远项目中,需要迅速的速度和出色的协调能力。
想要取得出色的成绩需要快速的起跑和强大的爆发力。
三级跳跳远技巧教学
![三级跳跳远技巧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6f76e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4.png)
三级跳跳远技巧教学
三级跳跳远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比赛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短跑、蹬地和跳跃三个阶段中完美结合,以达到最远跳跃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三级跳跳远的技巧教学。
1. 姿势准备:首先要站在起跳线上,双脚并拢,身体保持平衡。
然后向前迈一步,脚尖着地,弯曲膝盖,进入起跑准备姿势。
2. 加速起跑:在起跑时要迅速加速,以便在起跳时获得更大的速度和冲力。
要注意踩实脚跟,抬高膝盖,尽可能加快脚步的步频和步幅。
3. 蹬地起跳:在跳远时,要在距离起跑线大约5-6步的位置进行蹬地起跳。
起跳时双腿要保持一定的角度,脚尖朝向头部方向,用力向前蹬地。
4. 身体姿势:在空中飞行时,身体要保持稳定,头部向前,背部伸直,臂部自然摆放。
双腿膝盖要尽量向胸部靠近,以便在下落时获得更大的冲力。
5. 第二次起跳:在落地时,要尽量让脚尖着地,然后再次利用反弹力进行第二次起跳。
这个动作要尽量快,以便在下一步跳跃时获得更大的推力。
6. 最后一步跳跃:在第二次起跳后,在空中要尽量拉起膝盖,同时伸直臂部,维持身体的平衡。
落地时要尽量让双脚前后间隔较大,以便在下一步跳跃时有更足的空间。
以上就是三级跳跳远技巧教学的内容,希望能对想要参加这个项
目的运动员有所帮助。
三级跳远标准动作
![三级跳远标准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07315e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0.png)
三级跳远标准动作
三级跳远的标准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备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两臂向后摆动。
2. 起跳动作:起跳时,两腿快速屈膝,脚掌迅速着地,同时两臂快速从身后绕过头顶向前摆动。
3. 第一跳(单足跳):用有力腿的脚掌蹬离地面,双臂和双腿快速向前上方(头正对前下方)摆动,身体重心尽量前移。
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
4. 第二跳(跨步跳):起跳后,摆动腿屈膝向前摆动至胸前,然后用力蹬伸,完成跨步跳。
同时两臂配合双腿的动作,双臂由前向后上方摆动(注意屈肘)。
5. 第三跳(跳跃):腾空后,双臂从后向前上方(手臂与躯干成90度)摆动,双腿充分蹬伸后,展体收腹举腿,屈膝落地。
请注意,在执行这些步骤时,应避免手臂和腿部的过度紧张和僵硬,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三级跳远介绍
![三级跳远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71bb2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4.png)
介绍:三级跳远是人体经过快速助跑后,由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所组成的连续3次向前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
现代三级跳远技术已朝着充分发挥助跑速度,三跳紧密衔接和尽量减少各跳中水平速度的损失,并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确定三跳长度的比例关系和最佳节奏方向发展。
三级跳远不仅是一项竞技项目,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
经常练习三级跳远能发展速度、下肢力量、弹跳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体支撑器官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1.三级跳远的发展概况三级跳远项目最初起源于爱尔兰,当时的跳法是两次单足跳加一次跳跃的形式,现在这种形式的跳法是19世纪后期从英国发展起来的。
第一个三级跳远成绩是爱尔兰人霍斯莱因于1794年创造的,当时的成绩是13.26米。
美国运动员康诺利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以13.71米的成绩获得金牌。
女子三级跳远项目于1990年被国际田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由于受男子项目的影响,成绩提高较快。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
由最初的自由式跳法,逐渐发展到高跳型和平跳型技术,现在又出现了速度型技术。
(1)高跳型技术自由式跳法三级跳远项目从最初在爱尔兰出现,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运动员都是用随意跳法,没有形成固定的技术模式。
那时人们对技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很少,运动员也很少接受系统的训练,任其自由发展。
运动员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也五花八门,没有形成固定的体系。
(2)高跳型技术高跳型技术第一跳腾空的抛物线轨迹高而远,从三跳的远度来看,第一跳所占的比例最大。
这类运动员多属于力量型,动作幅度较大,强调高抬大腿积极刨地,这就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跳跃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平跳型技术平跳型技术第一跳的抛物线轨迹低而平,第一跳和第三跳的比例相差不大。
强调发挥和保持水平速度,注重向前摆腿。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较少地损失水平速度,提高三跳中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来增加远度。
三级跳远优秀教案
![三级跳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e88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d.png)
三级跳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级跳远的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参与度。
3. 提升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 三级跳远的起源和发展2. 三级跳远的规则与评分标准3. 三级跳远的技巧与训练方法4. 常用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5. 训练计划与比赛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级跳远的技巧和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
2. 教学难点:三级跳远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爆发力的提升。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三级跳远教学指导书2. 场地:标准田径场3. 器材:起跳板、沙坑、测量尺、计时器等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三级跳远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三级跳远的规则与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比赛的要求。
3. 技巧讲解与示范:讲解三级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4. 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进行三级跳远的实践训练,纠正动作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技巧水平。
5. 训练计划与比赛策略: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成绩。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训练方法与实践1. 基本动作训练:通过跳跃、跨步等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2. 组合动作训练:将基本动作进行组合,模拟三级跳远的动作过程,让学生逐渐掌握完整的动作技巧。
3. 重复跳跃训练:让学生在规定距离内重复进行三级跳远的动作,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连贯性。
4. 沙坑训练:在沙坑中进行三级跳远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起跳和落地技巧。
5. 速度与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速度和协调性训练,提升学生在三级跳远中的表现。
七、训练器材的使用1. 起跳板:起跳板是三级跳远中重要的训练器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起跳力。
2. 沙坑:沙坑用于学生落地时缓冲,减少受伤的风险,也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跳跃距离。
3. 测量尺:测量尺用于测量学生的跳跃距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并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三)第一跳腾空过高 1.产生原因 (1)只想跳得更远。 (2)起跳动作不好,身体重心离支撑点过远甚至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后仰。
2.纠正方法: (1)按三跳合理比例进行练习。使学生理解支撑腿
着地负荷过大的后果,使第二跳难以积极完成。
(2)加强助跑与起跳结合的练习,重点要求起跳前 的节奏要快;重心高,“上板”放脚动作要快并有 积极扒地动作。
跑步技术与短跑相似。 在助跑最后阶段,增加跑步频率。 在助跑中,速度逐渐增加。
积极且快速落步,伴随“向下和向后”摆动 动作。(1)
单脚跳阶段
技术要点
摆动腿大腿摆至水平位置。 起跳方向是向前,而不是向上。(1) 摆动腿向后牵拉。 起跳腿被向前、向上牵拉,然后伸
展向前准备落地。(2) 躯干保持直立。
在助跑阶段,运动员加速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最大 速度。
在单脚跳阶段,运动员越过全长的35%。
在跨步跳阶段,运动员越过全长的30%。跨步跳 是三级跳中最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它的持续时间应与单脚跳相等。
在跳跃阶段,三级跳运动员采用相反腿起跳,越 过全长的35%。
助跑阶段
技术要点
助跑距离可在10步(初学者)和多于20步(高 水平运动员)之间变化。
背肌处于紧张状态。 (3)多次重复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练习,注重快节奏跑与积
极有力起跳的衔接,强调起跳时的扒地动作。 (4)进行两跳的组合练习。 (5)加强弱腿力量练习,经常做灵敏、协调性较强的活动。
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五)空中不平衡 1.产生原因: (1)起跳放脚不正造成身体左、右歪斜。 (2)起跳时身体重心位置不合理,造成上体前旋或后仰。 (3)三跳中两腿及两臂的配合动作不协调。 2.纠正方法: (1)短程助跑改进助跑最后几步与起跳放脚的正确动作。 (2)短程助跑或立定多级跳练习,改进蹬地、摆腿送髋,
三级跳远技术教学
一、概述 二、三级跳远技术阶段 三、教学方法
一、概述
1)三级跳远的定义 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后,由单足跳、
跨步跳和跳跃所组成的连续三次腾 越水平距离的田径运动的跳跃项目。 2)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三级跳远技术阶段
三级跳远技术的动作结构
阶段划分
三级跳远的动作阶段
三级跑可以被分为以下阶段:助跑,单脚跳,跨步 跳,跳跃。单脚跳,跨步和跳跃又可被分为起跳, 腾空和落地。
跨步跳阶段
技术要点
积极且快速落步,伴随“向下和向后” 摆动动作。
摆动腿几乎完全伸展。 如果需要,采用双臂摆动。 摆动腿的大腿高于水平位置。(1) 躯干保持直立。 摆动腿向前、向下伸展。(2)
跳跃阶段
技术要点
积极且快速落步,伴随“向下和向后” 摆动动作。
在起跳过程中,支撑腿几乎是直的。 如果可能,采用双臂摆动。(2) 身体保持直立。 在空中,采用挺身式和蹲踞式技术。 双腿在着地时,几乎完全伸展。
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四)助跑及三跳节奏不好 1.产生原因: (1)助跑紧张,步点不准。 (2)起跳无力,动作消极、不充分。 (3)起跳时有制动,送髋不积极,摆臂配合不协调。 (4)第一跳过高,第二跳太近。 2.纠正方法: (1)多进行跑的练习。放松自然跑,提高身体重心按标志
助跑。 (2)重视起跳腿着地后及时缓冲与前送骨盆的动作,腰、
三级跳远教学方法
一)、使学生了解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 1.利用录像、幻灯、技术图片、电影等直观方
法,建立暂时的感观印象。
2.完整技术的三级跳远动作示范。 3.完成原地起跳的三级跳远模仿练习。 4.完整的三级跳远动作体会练习。 二)、学习助跑与第一跳起跳的正确衔接与“单
足跳”的技术
1.单足多级跳。 2.2~4~6步助跑起跳,起跳脚着地。 3.短程助跑做单足跳,跳入沙坑。 4·短程助跑起跳腾空换步后高举大腿,然后大腿
下压,积极“扒地”完成“跨步跳”的起跳动作; 摆动腿高举大腿,跨上适当高度的垫子。
教学方法
三)、学习第二跳和第三跳结合的技术 1.2~4步助跑做单足跳接连续两次跨步跳的动
作。 2.短程助跑完成第二跳接第三跳的练习。 四)、掌握和提高完整的三级跳远技术 1.按标志练习三级跳远,保证一定比例。 2.10~12步助跑完成三级跳远练习,增强感觉
和提高支撑能力。 3.全程助跑完整技术的三级跳远练习。不断完
善技术动作,以期形成良好的节奏与合理的三跳比 例。 4.按限定比例进行的三级跳远练习。旨在改进 或提高某一跳的技术或能力,使之增加远度。
五)、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一)助跑步点不准 1.产生原因: (1)没有根据场地、气候或身体状况来调整助跑距离。 (2)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助跑起动时的第一步忽大忽小。 2.纠正方法: (1)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练习,丰富调整助跑步点的经验。 (2)加强助跑结合第一跳起跳的练习。 (二)第一跳起跳不充分 1.产生原因: (1)助跑节奏不好,最后一步过大或过小。 (2)起跳放脚的同时髋部没有积极前送。 (3)起跳时上体过分前倾。 2.纠正方法: (1)反复进行助跑练习,形成合理的节奏,逐渐使之定型。 (2)在快速助跑中连续做第一跳起跳练习,强调扒地、抬体、送髋。 (3)快跑中每隔3~5步做一次起跳。
使身体重心在腾起前瞬间处于支撑点上方的合理位置。 (3)短程助跑的轻跳练习,注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