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c60e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9.png)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根据是否患有某种待研究的疾病来分组,比较各组人群过去 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暴露水 平的差异,来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 联程度大小。
队列研究
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组别 ,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 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 。
疾病定义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 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健康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 适应的完好状态。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疾病和健康是生命过程的不同状态,两者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
暴露与危险因素
01 暴露定义
指个体或群体与外界致病因素接触的情况。
02 危险因素概念
开展广泛的公共卫生宣传和教育活动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 力。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
05
用
传染病监测与防控
监测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流行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传染病相关数据,评估疾病负担,为制定防控策略提 供依据。
识别传染病危险因素
研究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素,如环境、社会、经济等,为制定针对性 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制定干预策略
针对监测到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制定 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如健康教育、行
为干预等。
评估慢性病疾病负担
了解慢性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 负担,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评价干预效果
对实施的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 优化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预警与预测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 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预测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 。
流行病学是什么
![流行病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314ee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d.png)
流行病学是什么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发病原因以及疾病防治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并探讨它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和背景流行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结合了统计学、生物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核心任务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疾病的因素。
流行病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当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观察到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然而,现代流行病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
约翰·斯诺在1854年的伦敦霍乱疫情中,利用地理信息和病例分布图,成功找出了霍乱病原体的传播源头,这被誉为流行病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
观察研究是通过搜集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如患病率、死亡率、感染源等,从而了解疾病的传播和发生规律。
这类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已患病和未患病的人群,比较两组人群受暴露因素的差异;队列研究则跟踪一组人群,并研究暴露因素和患病之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估某种干预措施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这类研究通常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将人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干预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并观察两组人群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以评估干预的有效性。
三、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改善公共卫生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1.疾病研究和预防流行病学通过深入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疾病的时空分布,可以确定高风险地区和人群,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流行病学还能揭示慢性病和遗传性病变等疾病的发生规律,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公共卫生政策流行病学提供了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什么是流行病学?
![什么是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e75285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7.png)
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它的目标是了解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风险因素以及控制和预防方法。
流行病学的重要概念疾病发生率疾病发生率是指在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发病例的数量。
它通常以每一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来表示。
疾病死亡率疾病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
它通常以每一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来表示。
疾病病程疾病病程包括潜伏期、发病期、病程和恢复期等不同阶段。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揭示这些阶段中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可能导致某种疾病发生的条件、行为或特征。
研究风险因素可以帮助预测和预防疾病。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是指对人群中已经存在的疾病和暴露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
它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不同类型。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指通过控制变量来确定特定干预措施对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
它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试验等不同类型。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一种通过数学方程来模拟和预测疾病传播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疫情爆发的可能性以及控制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的应用疫情监测和预警流行病学可以通过监测病例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的疫情爆发,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控制和预防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来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传播。
健康政策制定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
总结来说,流行病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通过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传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疾病,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
(字数:244)。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fd6df3ba0d4a7302763a13.png)
1流行病学: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以及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3罹患率:小范围段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4患病率(现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5感染率: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的人数所占的比率6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7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8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9现况调查:指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手机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10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11普查: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12抽样调查: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一定方法随机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断全体被研究对象状况的一种调查13选择偏倚:指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选择条件受限制或设计失误所致的系统误差14信息偏倚:指在收集和整理有关暴露或疾病资料时出现的系统误差15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11病例对照研究:为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与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病与这些因素的关系12筛检:在大量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通过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和其他方法,发现未被识别的、可疑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13灵敏度:实际有病且按该诊断试验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概率14特异度:实际无病按该诊断试验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概率15假隐性率:实际有病但根据该诊断被定为非病者的概率16假阳性率:实际无病但根据诊断该试验被定为有病的概率17虚假联系:指本来不存在统计学关联的两件事,因研究过程中的某些错误或机遇表现出了统计学上的联系1流行病学定义的内涵①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关注的某种特征人群②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③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④落脚点是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流行病学观察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普查抽查筛查动态性研究(监测)研究方法:实验法:验证假设数理法:理论法3疾病三间分布:人群-年龄、性别、民族与种族、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时间-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地区(空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城乡分布、地方病4基本发生的三角模型5轮状模型6病因假说:求异法,求同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7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8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潜在减寿年数9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10现况调查的特点:无对照组,时间是特定的,通常为1-3个月,得到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11现况调查的目的及应用范围: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发现病因线索-确定高危人群,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疾病监测,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12现况调查的种类及优缺点:⑴普查-优①资料全面②设计简单③病因即为线索。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1a6c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9.png)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bb39d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1.png)
04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来源,包括患者、无症状感染者、 潜伏期感染者等。
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如空 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等。
易感人群
爆发和流行
容易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群,如老年人、儿 童、孕妇等。
传染病在某个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突然暴发 和广泛传播。
危险因素发现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识别和验证影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环境、遗传、生活习 惯等,为针对性地开展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疾病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制定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分析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制定有 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控制措施评估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对防控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优化防控 策略提供参考,促进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实施。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
政策制定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政策的有效性 和针对性。
政策实施监测与调整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对公共卫生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政策效果,为政 策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非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例如开展 筛查和预防接种等。
控制传染源
社会动员与参与
针对非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 措施,例如隔离患者、消毒等。
通过社会动员和参与,推动非传染病的预防 和控制工作,例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 公众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
06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监测和预警
流行病学模型
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公式将疾病或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 量化,预测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的作用。
流行病学绪论
![流行病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b82f22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9.png)
慢性病防控
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
流行病学通过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如吸烟、饮酒、饮 食等,及时发现不良生活习惯,为开展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与教育
流行病学通过开展健康促进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慢性病 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06
流行病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大数据与精准流行病学
研究环境因素如空气、水、土壤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及其机制,探讨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和作用机制。
环境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
运用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环境中致病因子 对健康的影响,评估环境致病因子对疾病风险的影响 程度。
社会流行病学
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探讨社会因素如教育水平、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等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和作用机制 。
0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观察、记录和整理特定人群中 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 为进一步分析病因和流行病学
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分析性研究
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 露情况,探索疾病与暴露因素
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强度。
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收集有关人群中 疾病和健康状况的数据,以便 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
效果评估
流行病学对预防和治疗措 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制 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 ,促进群体健康水平提升 。
卫生政策与规划
政策制定
流行病学研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 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卫生资源的 合理配置。
卫生规划
流行病学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 长远规划和战略,提高卫生系统 的效率和质量。
什么是流行病学?
![什么是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42c4f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2.png)
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门关注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在现代医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控制及处理应对等方面。
那么,流行病学究竟是什么呢?现在,就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
1.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是关注人群中某种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的一门学科,涉及疾病的发生、流行和最终消退的全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
它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地理分布规律、高危群体以及疫情研究等方面。
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运用的方法包括调查、统计、研究等,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症状和就诊病史等进行检测和记录,然后在人群中进行汇总和分析。
除此之外,流行病学还运用模型进行预测和仿真,提高防疫和疫情控制的预报能力。
3. 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
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和并且可以用于公共卫生上的防疫,如传染病的监测、控制和治疗等。
而公共卫生方面的干预和科学管理,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率和疾病扩散的速度。
4. 流行病学在疫情中的应用流行病学在疫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可以通过调查和监测人群健康状况等手段,追踪疫情的蔓延和病人数量、病例报道、病变的趋势等数据的变化。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及时更新疫情信息和重要政策建议,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途径。
5. 流行病学在个体健康管理中的应用除了流行病学在疫情中的应用外,个体健康管理亦可以借助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
比如,有些人想要知道某种疾病可发生于其身上的概率,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分析相应的病因,从而做出预测并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总之,流行病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应用在疫情的防控中,更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对人群或个体进行健康管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并且关心它,以此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做出合理的个人规划。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8eb53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e.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口中传播和分布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疾病发生的分布、传播和预防等进行研究,可以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2.1 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表示。
发病率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
2.2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特定人群中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表示。
死亡率是评估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2.3 患病率患病率是指特定人群中患上某种疾病的人数占人群总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患病率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在人群中的普遍程度。
2.4 病死率病死率是指某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患病人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病死率是评估疾病的致死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3.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3.1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追踪观察同一组人群,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
纵向研究可以评估潜在危险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疾病预测和干预的科学依据。
3.2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人群进行观察和调查,来了解疾病和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
横断面研究可以提供流行病学描述和比较的基础信息。
3.3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设计,通过比较患病个体和非患病个体的暴露史,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快速评估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是疾病原因研究中重要的手段。
3.4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最为严格的研究设计,通过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评估某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提供最高水平的证据,用于评估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完整版
![流行病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4633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 。
数据分析
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如描述性、回归分析等。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包括病例、 对照、社区等。
数据采集
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 采集方法,如调查、检测等。
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如队 列、病例对照等。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影响因素分析
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分析公共卫 生问题的社会影响因素,例如 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健康
的影响。
政策效果评估
流行病学可以用来评估公共卫 生政策的效果,例如某项健康 促进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达到
预期目标。
资源配置优化
流行病学可以为公共卫生资源 的配置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
危险因素识别
流行病学方法可以帮助识别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例如吸烟、饮酒、饮食等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
风险评估
流行病学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各种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针对某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 估其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健康促进策略制定
流行病学为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针对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易感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促进措施。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 和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对某项研究或干预 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VS
meta分析
meta分析是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 析和综合评述的方法,通过对多个研究的 合并和分析,得出更为可靠和精确的结论 。在流行病学中,meta分析可以用于评 估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制定更加科学合 理的公共卫生政策。
流行病学与流行病
![流行病学与流行病](https://img.taocdn.com/s3/m/e011c7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1.png)
流行病学与流行病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通过对疾病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流行病学可以提供有关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信息。
流行病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和地区内,某种疾病发生的频率超过了正常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与流行病的关系。
一、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三个要素:疾病、人群和时间与空间。
疾病是指有明确诊断标准的某种异常生理或病理状态,人群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个体群体,而时间和空间则指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慢性病等多种类型的疾病。
通过收集和分析与疾病相关的数据,流行病学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从而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监测与预警流行病学可以对疾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监测到疾病的暴发和流行趋势,从而提供预警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例如,针对新冠病毒的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流行病学起到了关键作用。
2. 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对疾病的流行规律进行研究,流行病学可以评估疾病对人群健康的风险程度,并确定高风险人群。
这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 疾病预防与控制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疫苗接种率、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相关因素,可以找出有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干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三、流行病学与流行病的关系流行病学与流行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流行病学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的流行规律,可以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潜伏期,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并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
而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因素的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50d9be18a2161479171128f4.png)
流行病学【名解】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6、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7、生存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
8、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物明显联系。
9、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0、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段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为暴发。
11、周期性: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称为周期性。
12、长期趋势:又称为长期变异,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13、普查:是指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
14、随机化抽样:是指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同等的机会呗抽到并组成样本。
15、队列研究:又称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发生率研究,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681f1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f.png)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流行病学应用 • 流行病学发展与挑战 • 案例分析:流行病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01
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背景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分布、影响因素及 其预防与控制的一门科学。
02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方法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3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 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偏倚与效应
识别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中 可能出现的偏倚和误差,以 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评估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效应 指标,如发病率、患病率和 死亡率等,以反映疾病对人
案例二:疫苗接种策略与效果评估
总结词
流行病学在疫苗接种策略与效果评估中发 挥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研究疫苗接种的覆盖率、接种效 果及安全性,为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 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针对某传染病,研 究接种疫苗的血清转化率、抗体滴度等指 标,评估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
案例三: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与干预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在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与干预中具 有重要应用价值。
流行病学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 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健康促进计划 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例如,针对吸烟、酗 酒等不健康行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其影响因素及对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针对这
些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背景
流行病学起源于17世纪,当时欧洲开始出现一些瘟疫大流行,一些医生开始 研究瘟疫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如今,流行病学已成为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 学科,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完整版)流行病学
![(完整版)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b753163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7e.png)
(完整版)流⾏病学1、流⾏病学的定义和特征地位:①疾病预防控制的应⽤学科②现代病因研究的⽅法③临床诊疗⼿段的询证④卫⽣决策产⽣的思维定义:研究⼈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层次:疾病、伤害、健康阶段:①揭⽰现象②找出原因③找出原因⽅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要素:原理、⽅法、应⽤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群中的分布,包括疾病的流⾏现象;②疾病的发病过程,涵盖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过程;③⼈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态学;④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⑤病因推断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应⽤: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然史⑤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⑥重⼤公共卫⽣问题的确定⑦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特征:①群体②对⽐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④社会⼼理的⑤预防为主⑥发展挑战:①宏观与微观并举②传染病和⾮传染病并重③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并存④发展现场流⾏病学⑤重视伦理学问题⑥强化流⾏病学在询证浪潮中的作⽤研究⽅法:流⾏病学研究⽅法观察法①描述流⾏病学横断⾯经调查监测⽣态学研究分析流⾏病学③病例对照研究②队列研究实验法④实验流⾏病学临床试验现场试验数理法2、疾病的分布和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意义: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和起点,是描述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群分布(1)年龄:①横断⾯分析②出⽣队列分析(差异原因:免疫、暴露机会)(2)性别(3)职业(4)种族和民族(5)婚姻和家庭(6)⾏为⽣活⽅式(⼆)地区分布(1)国家间及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2)城乡分布(3)地区聚集性:①地⽅性:统计、⾃然、⾃然疫源性②输⼊性疾病(4)地⽅性疾病(依据:①该地⾼②其他低③迁⼊发④迁出降⑤易感动物)原因:①特殊地理地形环境条件②⽓象③特殊风俗习惯遗传特征④社会⽂化(三)时间分布(1)短期波动(2)季节性:严格季节性、季节性升⾼(3)周期性(4)长期趋势强度:散发、暴发、流⾏、⼤流⾏3、发病率与患病率区别和联系?发病率:是指⼀定时间内,⼀定范围⼈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例(影响原因:(1)升⾼:①新增②治疗免死未愈延长③未愈命长④病⼊⑤健出⑥易⼊⑦诊⾼⑧报⾼ (2)降低: ①新减②死⾼③程短④治愈⑤健⼊⑥病出)4、死亡率和病死率死亡率:表⽰在⼀定期间,某⼈群中总死亡⼈数在该⼈群中所占的⽐例,是测量⼈群死亡危险度最常⽤的指标。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22fc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e.png)
流行病学与卫生学、社会学等学科存在交叉关系,流行病学研究需要借助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为这 些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持。
02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群体与个体
群体
流行病学研究的是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影响因素。这 个特定的人群就是群体。
个体
流行病学同时关注个体,即单个的人,以及他们的疾病或健康状况。在流行病学 研究中,个体通常被视为群体中的基本单位。
随机对照试验是最常用的实验性研究方法之一, 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 给予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 果。
实验性研究主要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 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则是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暴露于 某因素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以评 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比较病例组和 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来探讨病因和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性研究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 究和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则是通过将研究对象按照 是否暴露于某因素进行分组,并观 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以评 估暴露与结局的关系。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也称为流行病学干预研究,其目的是 通过实验干预来评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
健康宣传教育
流行病学方法可以帮助宣传和教育公众健 康知识。通过了解公众的健康需求和教育 水平,可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健康宣传和 教育方案,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 平。
06
流行病学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
数据分析技术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 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 流行病学的规律和趋势。
智能化预测
决策树
根据数据特征进行分类和预测。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870cf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b.png)
生存分析与生存率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
研究生存时间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生存分布、 估计生存时间和比较生存分布等。生存分析常用于医 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生存率(Survival Rate)
在特定时间内,某队列或某治疗组中存活的病例所占 的比例。它反映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预后情况。生存 率常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情况。
数据收集
流行病学家可以协助临床试验的数据收集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
流行病学家可以对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 推断性统计等,以评估研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05
流行病学发展与未来趋势
传统流行病学方法的拓展与改进
长期趋势
流行病学方法在长期趋势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供疾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特定因素的相关性。通 过对长期趋势的分析,可以评估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空间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揭示疾病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过空间聚类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可以发现 疾病的高发区域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多因素分析
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往往只关注单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现代流行病学则强调多因素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疾病的影 响,如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的风险和预防策略的效果。
数据可视化
生物信息学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理解和分析。在流行病学中,数据可视化 可以用来展示疾病的流行趋势、空间分布以及与特定因素的相关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系统生物学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系统建模
流行病学(医疗卫生科学)
![流行病学(医疗卫生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8b745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1.png)
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症状出现前阶段、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阶段及疾病结局(如 治愈、好转、恶化、死亡等等)这几个阶段。不同的疾病其疾病的自然史是不同的,有的疾病自然史较短,如急 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一般进展较快,若不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则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而某些疾病的自然史则较长,如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心病。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对研究与评价预后有着重要 的意义。
主要用途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因学研究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
常见类型
流行性感冒 高血压
淋病流行病学 环境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书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近百 年来曾多次发生世界大流行。按抗原性,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且病情较 重;乙型和丙型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在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流感常呈流行或大流行, 还可沿交通线蔓延,传播迅速。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两到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 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人常并发肺炎,病死率 较高,一次流行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而普通感冒则多为散在发病,无上述特点。
淋病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性病。淋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高收入阶层发病下降,普通收入阶 层发病率增加,大城市人口感染逐渐下降,中小城市人口感染增加,淋病从城市走向农村,农村病人增多。球菌 在世界的流行情况以欧美和非洲一些国家最高,美国1975年发病率为473/10万,1988年为300/10万;乌干达坎 帕拉为10000/10万。亚洲国家发病也较惊人,新加坡1980年为630/10万,泰国1985年为408/10万。在美国,淋 病发病率在男性中最高,而在妇女中带菌率最高。性活跃者、青少年、贫民、黑人、受教育较少者、未婚者中发 病率最高,这些人对淋病起着传播作用。在美国,自1985年以来,白种人淋病的发病率已持续下降,但黑人中无 明显下降或仍有增加。有一些淋病的传播与妓女的吸毒有关,妇女或妓女因吸毒后性交易传播淋病。妓女淋球菌 感染率在新加坡和台北市阳性培养率为8.5%。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阳性培养率为31%,非洲的Bata地区阳性培养率 为51%。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淋病患者是传播淋病的主要传染源,淋病主要通过不洁性交而传染。但也 可以通过非性接触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淋病的主要传染形式,成人特别是男性淋病99—100%几乎都是通过性 交感染。男性与患淋病的女性一次性交后可有25%的感染机会,性交次数增多感染机会增加。
流行病学基础
![流行病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cbd34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c.png)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齐欲伐魏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
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
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①淳于髡(k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
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
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
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
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
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2.各死其处()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4.谢将休士也()()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二、翻译: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及参考答案】67.齐欲伐魏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
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
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地位:①疾病预防控制的应用学科②现代病因研究的方法③临床诊疗手段的询证④卫生决策产生的思维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层次:疾病、伤害、健康阶段:①揭示现象②找出原因③找出原因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要素:原理、方法、应用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②疾病的发病过程,涵盖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⑤病因推断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⑥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确定⑦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特征:①群体②对比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④社会心理的⑤预防为主⑥发展挑战:①宏观与微观并举②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并重③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并存④发展现场流行病学⑤重视伦理学问题⑥强化流行病学在询证浪潮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①描述流行病学横断面经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分析流行病学③病例对照研究②队列研究实验法④实验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现场试验数理法2、疾病的分布和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意义: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和起点,是描述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一)人群分布(1)年龄:①横断面分析②出生队列分析(差异原因:免疫、暴露机会)(2)性别(3)职业(4)种族和民族(5)婚姻和家庭(6)行为生活方式(二)地区分布(1)国家间及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2)城乡分布(3)地区聚集性:①地方性:统计、自然、自然疫源性②输入性疾病(4)地方性疾病(依据:①该地高②其他低③迁入发④迁出降⑤易感动物)原因:①特殊地理地形环境条件②气象③特殊风俗习惯遗传特征④社会文化(三)时间分布(1)短期波动(2)季节性:严格季节性、季节性升高(3)周期性(4)长期趋势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3、发病率与患病率区别和联系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影响原因:(1)升高:①新增②治疗免死未愈延长③未愈命长④病入⑤健出⑥易入⑦诊高⑧报高(2)降低: ①新减②死高③程短④治愈⑤健入⑥病出)4、死亡率和病死率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度最常用的指标。
应用:①反映一个人群总死亡水平的指标,用于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②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为当地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③病死率很高的疾病和存活时间短的疾病中可以代替发病率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者占该病患者的比例,表示某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危险性。
应用: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不同:病死率计算时分母为平均人口,包括所研究的患者和非患者,病死率计算只计算患者。
5、队列研究效应的估计(计算形式)相对危险度:RR=I e/I0归因危险度:AR= I e-I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I e-I0/ I e×100%人群归因危险度:PAR=I t-I0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I t-I0/ I t×100%三、简述RR、AR%及PAR%的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9 分)RR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
意义: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AR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意义: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意义:RR和AR是通过比较暴露组与对照组,说明暴露的生物学效应,即暴露的致病作用有多大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意义:PAR和PAR%通过比较全人群与对照组,说明暴露对一个具体人群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这个因素后该人群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可能降低的程度6、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计算,优缺点和常见偏倚原理:以当前已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推断出某个或某些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计算:比值比OR=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优点:①适用于罕见病,常用②相对省力、时、钱③不仅应用于病因讨论④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⑤对研究对象无害缺点:①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②难以避免选择偏倚③真实性难保证,论证因果关系能力弱④难以避免回忆偏倚⑤不能测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偏倚:选择偏倚:①入院率偏倚②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③检出症候偏倚④时间效应偏倚信息偏倚:①回忆偏倚②调查偏倚混杂偏倚7、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思路①制订实验计划②确定研究人群③确定样本容量④设立严格的对照⑤随机分组⑥应用盲法3. 抽样调查概念;随机抽样的方法;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点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总体状况。
方法:①单纯随机②系统③分层④整群⑤多阶段用途:①确定高危人群②评价防治措施效果③掌握人群中疾病健康分布④提供并应研究线索 现况研究样本量因素:①预期现患率p ②容许误差d 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α。
队列研究样本量因素:①一般人群p 0②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d=p 1-p 2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α④功效(把握度1-β)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因素:①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p 0.②预期的该因素效应强度RR 、OR ③希望达到的检验水哦宁的显著性水平④检验功效把握度4.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结局,比较亚组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原理:特点:①观察法②对照组③由因到果④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目的:①检验病因假设②评价预防效果③研究疾病的自然史④新药的上市后监测类型:①前瞻性队列研究②历史性队列研究③双向性队列研究6. 实验流行病学选择实验对象的主要原则。
①对干预措施有效②与其发病率较高③干预对其无害④能将实验坚持到底⑤依从性好7. 筛检试验和临床试验的区别。
筛检试验: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0. 暴发调查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组织准备→核实诊断→确定暴发存在→病例定义→病例发现核实→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建立假设及验证假设→完善现场调查→实时控制措施→总结汇报特定人群范围内的研究对象暴露组出现某种疾病不出现某种疾病 非暴露组 出现某种疾病不出现某种疾病 暴露状况8. 例举评价筛检的真实性的5 个指标并说明。
灵敏度(真阳性率):A/A+C假阳性率:C/A+C特异度(真阴性率):D/B+D假阳性率:B/B+D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阳性似然比: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灵敏度/1-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假阴性率/真阴性率=1-灵敏度/特异度9. 病因,常见的因果推断标准。
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疾病的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不存在时,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就会下降标准:①关联的时序性 ②关联的强度③关联的可重复性④关联的特异性⑤剂量-反应关系⑥生物学合理性⑦关联的一致性⑧实验证据4. 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
意义:①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寻找传播途径②确定接触者留验,检疫期限③确定免疫接种时间④评价预防措施效果⑤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2、疾病流行病学表现为周期性的原因有哪些?传染病流行的间隔时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原因:由于易感者积累使人群易感性增加,形成发病率增高的现象因素:①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和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利于疾病传播②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的疾病③病后可形成稳固免疫力的疾病④病原体变异及其变异的速度 35、某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筛查宫颈癌,125 例病人中阳性者117 人,365 例正常人中阳性者53 例,请回答 特异度=85.5% 假阴性率=14.5%正确指数=93.6%+85.5%-1=0.791阳性似然比=2.2阴性似然比=0.0252影响该筛检试验的可靠性因素有哪些①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②观察者③实验室条件3何为预测值?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哪些?计算并解释该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值和阴性预测值。
预测值;是应用筛检结果来估计受检者患病和不患病可能性大小影响因素: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阳性预测值:117/170=68.8%阴性预测值:312/490=63.67%2. 请说明在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特征时,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描述,其含义是什么方面:①短期波动:含义:较大数量人群中短时间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②周期性③季节性④长期变异描述性研究种类:①现况研究②病例报告③病例系列分析④个案研究⑤历史资料分析⑥随访研究⑦生态学研究特点:①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干预措施②暴露因素分配不随机,不设立对照现况研究特点:①不设对照②特点时间③因果受限④固有推断⑤代替估计⑥定期重复可获发病率资料类型:(1)普查:(2)抽样队列研究设计与实施①确定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因素③确定研究结局④确定研究人群:研究现场、研究人群:暴露、对照⑤确定样本量:暴露组和对照组比例、失访率⑥资料的收集与随访⑦质量控制标化死亡比SMR=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数以标准人口死亡率计算出的预期死亡数标化比例死亡比SPMR五、一项研究结果如下:(10 分)该研究为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分) 上述资料及统计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4 分) 一项现场试验,评价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预防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 该项研究是否需要设立对照组?为什么?(4 分) 2. 该现场试验在选择试验现场时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5 分)3. 此类研究中评价疫苗对人群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的指标主要有哪几个?(3 分)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如何选择研究现场?选择研究人群的原则是什么 3、简述病因的定义及因果关联的判断标准 何谓潜伏期,有何流行病学意义 何谓健康促进?通常采取几种形式可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 何谓潜伏期?潜伏期在流行病学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 病例对照研究中经常产生信息偏倚,请描述信息偏倚是如何产生的,常见有 几种,怎么加以控制流行病学现况研究中的质量控制应从哪几方面考虑才能确保现况研究调查成功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在其学术体系中体现出哪些基本特征 简述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和分析方法 现况研究中抽样方法有哪几种?叙述现况研究中可运用的抽样方法和各自优 缺点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方法 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指标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有几种方法,流行病学具有哪些特点 流行病学在做某病病因学研究时,依据什么标准判定某因素是否与某病有关 联 简述相对危险度(RR),特异危险度(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