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本文概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
作为一部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该剧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张的戏剧冲突和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的复仇之路,展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复杂社会现实和人性矛盾中的挣扎与追求。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哈姆雷特》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探究其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通过梳理剧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王子的内心矛盾和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在面对家族、国家和个人情感时的抉择和困境,本文试图揭示《哈姆雷特》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杰作,深深地渗透着人文主义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剧中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体现,无论是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还是主题探讨,都充满了对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哈姆雷特作为剧中的主角,其复杂的性格和内心冲突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他既是一个深受人文主义教育熏陶的王子,对人性、道德和社会正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是一个深受家族血海血仇困扰的人。
他在复仇与宽恕、理智与情感、生存与死亡之间的挣扎,实际上是人文主义者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时的内心写照。
剧中的人物关系也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乔特鲁德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仇恨和个人恩怨的纠葛,更是人性善恶、道德是非的较量。
哈姆雷特对克劳狄斯的复仇,既是对个人冤屈的寻求伸张,也是对人性恶势力的反抗和批判。
再次,剧中的主题也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哈姆雷特在剧中的思考,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追问,更是对人性、道德、社会正义等普遍问题的探索。
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问题,引导观众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上。
哈姆雷特所生活的丹麦王国,是一个充满了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社会。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思潮下,戏剧《哈姆雷特.》以其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感人至深的悲剧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哈姆雷特以其忧郁寡欢、内心世界充满矛盾著称于世。
因其在复仇行动上的忧郁,使得他的形象复杂而深刻。
对他的犹豫解说众说纷纭。
《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也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主要表现为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创作方法上。
哈姆雷特;悲剧;人文主义;延宕1 前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最为人熟悉的莎士比亚作品,并被公认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之一。
它取材于12世纪初丹麦历史学家“博学者萨克叟”所著《丹麦史》中的一段传说,在写法上具有复仇悲剧的特点。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上取得的艺术成就。
2 《哈姆雷特》内容简介剧中哈姆雷特王子是突然驾崩的丹麦国王哈姆雷特与王后乔特鲁德的儿子。
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不久就与叔叔、继承王位的克劳狄斯结婚,而这对哈姆雷特来说比父亲去世更难以忍受。
后来父亲的幽灵告诉他,他并非像传闻所言,是在花园睡觉时被毒蛇咬死,而是遭到了弟弟克劳迪斯的暗害。
他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报仇。
哈姆雷特一时犹豫不决,他并不确定是不是他父亲的魂魄真的来告诫,或者说他是被魔鬼蛊惑。
为了避免叔叔对他的怀疑,他开始装疯卖傻,并且连他最心爱的奥菲莉亚都隐瞒过去。
为了测试他父亲托言的真实性,哈姆雷特在一次戏剧表演中着手写出了他父亲遇害的过程的剧本,并让戏剧表演者演出给新国王克劳狄斯和他母亲看,他暗中观察叔叔的反应,从国王失态的神色中证实了幽灵说出的真相。
王后奉国王命与哈姆雷特谈话,哈姆雷特斥责他母亲并用剑误伤刺死了奉国王命暗中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
而他正是奥利菲亚的父亲。
克劳狄斯意图把知道真相的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并写信告诉英王杀死哈姆雷特,这一陷阱被哈姆雷特发现,他成功逃离。
奥利菲亚因失去恋人和父亲最终精神崩溃失事落入水中去世。
试析《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
试析《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哈姆雷特》最能反映他人文主义精神。
1601年,莎士比亚根据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编写的《丹麦史》中哈姆莱姆王子为父报仇的历史记载,用人文主义观点,成功地把它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的社会悲剧。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鲜明地表达出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点:反对封建诸侯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雷特这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一、人文主义的觉醒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封建社会矛盾的悲剧,我们从哈姆雷特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来莎士比亚所带给我们的人文主义意义,而哈姆雷特把这种意义积极的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生命的态度,他认为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极为重要的。
不是可以随意去屠杀毁灭的,所以他在见到他父亲的鬼魂后,心中仍是有疑问的,他要求自己去求证这个事情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去复仇。
因此,他先是装疯卖傻来掩饰自己的怀疑,他去试探他的母亲,之后借戏班子演戏---谋杀,来试探他的叔叔,他要以此来确认自己的判断。
这样来看,我们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人文主义。
直到现在来讲,文中所展现的人文主义依旧具有极大的价值。
对哈姆雷特来说,人文主义使他的思想大于行动,他要报的仇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
他深深地感觉到复仇责任的重大,也勇敢地去承担了这个责任,如他说的:“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切要肩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这是他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想要通过复仇来消灭克劳迪斯所体现的罪过,这样整个时代就可以颠倒过来了。
哈姆雷特想通过复仇消灭克劳狄斯体现的罪,认为这样就可使时代再颠倒过来。
最后,哈姆雷特认为这个世界真糟.感到绝望,他也没有给自己重整乾坤一个道义上的理由。
对哈姆雷特人文主义形象的现代思考
对哈姆雷特人文主义形象的现代思考哈姆雷特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展现了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经历了父亲的死亡、母亲的再婚以及责任和义务的挣扎。
他因此体验了无数的内心困扰和挣扎,这让我们可以发现哈姆雷特身上的人文主义的精神。
人文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由的、理性和有尊严的存在,而哈姆雷特在戏剧中的表现也正是在探索这种自由和尊严。
他不断地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命运,并试图用理性和良知来权衡自己的行为。
正是因为这种内心挣扎,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形象,他的矛盾和挣扎正是对人类内心的探索和关怀。
哈姆雷特的行为和抉择展现了人文主义的决定性。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抉择,他要求自己思考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并试图用理性和智慧来应对困境。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抉择和挑战,而哈姆雷特的行为和抉择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挣扎,并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种勇敢和决定力正是人文主义所倡导的,即用理性和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哈姆雷特的形象可以启发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良知和理性,勇敢地作出自己的选择。
哈姆雷特的悲剧也正是人文主义的悲剧。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最终感受到了背叛和孤独,他的悲剧展现了人文主义所强调的自由和理性的局限性。
尽管哈姆雷特努力地用理性和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
这正是人文主义的一大警示,它提醒我们自由和理性并非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
哈姆雷特的悲剧可以让我们思考自由与命运的关系,以及理性与情感的对立。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悲剧和挑战,而哈姆雷特的悲剧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哈姆雷特的形象也提醒我们人文主义的伟大意义。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展现了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的形象充满了人文主义所强调的智慧、良知和尊严。
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形象。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弘扬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尊重和关爱每个人的尊严和智慧,推崇理性和道德,积极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任务艰巨----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
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 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
B.犹豫表现
拙于行动 ----
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
-
纵目四望,奸王邪恶、群臣昏聩、朝廷腐败、上层堕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理想破灭,使他承受不了这超负荷的压力,陷入于精神危机,产生了忧郁。
B.忧郁之深
深刻洞察力 ---- 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忧郁积重难返。
不知如何行动 ---- 他决心行动而又不知如何行动,
他很不容易等到一个杀掉奸王的机会,克牢狄斯在祈祷,只需抽刀一击,就能为父报仇,然而,灵魂进入天堂还是滚入地狱的无用考虑又使他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C.犹豫结果
等待时机,而时机不来,一旦到来,又坐失良机;幻想行动,却一拖再拖,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匡世之策,只落得个苦闷彷徨,忧郁犹豫。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1]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
矛盾复杂的性格彰显悲剧命运——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巨作《哈姆雷特》,以其生动丰富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广阔的社会背景,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艺术特点,征服了当时乃至现代的无数读者,尤其是主人公哈姆雷特矛盾复杂的性格,加之深刻的社会背景,更让人深思,不仅彰显了人物的个人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一.完美理想主义者坠入残酷黑暗现实哈姆雷特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从小过着豪华奢侈的物质生活,受千人尊敬万人爱戴,后来又到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良好的精神教育,加之父母的宠爱,不得不说,他之前是过着一种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由于很少接触世界黑暗的一面,因此形成的一种趋于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性格,相信世间所有的真善美,向往着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和一个和平安乐的社会。
可所有的幻想都随着父亲的突然惨死,叔叔的阴谋篡位,母亲不顾廉耻的改嫁而迅速化为泡影。
一个个好友为了一己私利而甘愿做罪恶着的眼线,连自己深爱着的奥菲利亚也对自己无端猜测和刺探,接二连三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瞬间坠入了残酷黑暗的现实深渊。
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忍辱屈从,要么反抗,内心强烈的愤怒与责任感,加之父亲魂魄的驱使,使他选择了后一条路,但人物本身具有的软弱性使他的反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不彻底性,也折射出了最终的悲剧命运。
二.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当哈姆雷特听了父亲鬼魂的话,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掠夺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了不得的了!呸!呸!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最终他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想到了上演戏来证明叔叔的罪恶行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他不仅考虑到了自己的命运,更考虑到了人类的生存与毁灭,不愧是思想上的巨人。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内容摘要: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真实的概括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者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创作背景及作品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来探讨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及其意义。
关键词:《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悲剧一.人文主义渊源及其历史发展人文主义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
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它反对封建教会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崇尚个性自由,肯定现世生活,反映了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体现出了人文主义者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乐观进取精神,极大地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人文主义诞生于意大利,之后传遍欧洲国家。
大约在15世纪、16世纪传到远离意大利本土的英国。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试图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宇宙的精华”。
莎士比亚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正是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人文主义精神。
被称为“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莎士比亚曾说,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品中,莎士比亚融入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把只是单纯为父报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突出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人文主义在主人公哈姆雷特形象中的体现莎士比亚赋予哈姆雷特他所处时代最优秀、最进步、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性特点:出身于高贵的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主义中接受新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教育;出身上层统治阶级,却接近下层劳动人民;痛恨丑恶的社会现实,却抱有远大的人文主义理想。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摘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
在西方戏剧史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的作品深刻的反映了16世纪至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
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及其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文主义一、《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1.1 人文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人文主义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思想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反对教会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鼓吹仁慈、博爱,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提倡个性自由。
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它体现出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极大地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人文主义在意大利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地向外传播,并且不断的得到发展。
大约在15世纪、16世纪传到英国。
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不断地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
莎士比亚就生活在这个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
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莎士比亚写出了悲剧《哈姆雷特》来反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同封建势力的较量和斗争,大胆地批判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并以先进力量的暂时失败为结局,来控诉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罪恶。
对哈姆雷特人文主义形象的现代思考
对哈姆雷特人文主义形象的现代思考《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悲剧,其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形象。
人文主义强调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反对约束和偏见,追求真理和美好。
哈姆雷特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可供思考和借鉴之处。
哈姆雷特的形象呈现出了人文主义对个体的尊重和追求。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表现出对自由、真理和美好的追求,他不愿受到他人的控制和干涉,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的坚守,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关注。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表达,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和选择,避免对他人进行过度干涉和压抑。
我们也应该鼓励个体去追求真理和美好,发展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哈姆雷特的形象揭示了人文主义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对“生存还是毁灭”、“荣誉还是耻辱”等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试图找到真理和美好的答案。
他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和自我的审视,体现了人文主义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像哈姆雷特一样,勇于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挑战,保持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姆雷特的形象还启示了人文主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对王室的腐败、贪婪和权力斗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了公正、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他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呼吁人们不断地追求社会正义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像哈姆雷特一样,敢于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革,捍卫公正和平等,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哈姆雷特的形象还提示了人文主义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重视和探索。
在戏剧中,哈姆雷特展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挖掘,他在痛苦和困惑中寻找自我和真相。
他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探索,呼吁人们不断地探索自我,挖掘内心的宝藏,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在_哈姆雷特_中的体现
31
青年文学家
的人物。哈姆雷特的复仇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 错过了很多时机, 因此我们从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哈姆雷特的人文精神,在遇到事 情的时候总是果断并缺乏勇气,正是因为他所受到人文主义的 侵蚀,才会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我们不难看出, 《哈姆雷特》 中的人文主义首先体现在哈姆雷特对人们的态度上,还体现在 对事物和人的平等上, 更体现在对他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上。 《哈 姆雷特》是一部人文主义悲剧,在这部悲剧中,哈姆雷特是人 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现 实社会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 末期的英国现实。 此外,在作品中,莎士比亚还利用了语言的高度个性化来 诠释人文主义者的性格特征。哈姆雷特在剧中不同场合下说的 话,时而高雅、时而粗暴,有时有些哲理、有时又是讥讽,这 样丰富的语言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莎 士比亚借助《哈姆雷特》还表达了他对社会劳苦大众的怜悯以 及同情,同时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残暴与贪婪。 反映了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的思想。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剧作 要:
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西方的戏剧乃至世纪文学是都 享有相当崇高的地位。他的作品深刻的反映了 16 至 17 世纪的 英国社会的现状,他的戏剧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丹麦 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真实的概括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者的特 点。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与内容的分析来揭示 出人文主义者悲剧的原因。 莎士比亚 ; 哈姆雷特 ; 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 : 魏嘉利,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8 级英语合作 作者简介 : 办学二班。 [ 中图分类号 ]:I1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1)-19-0031-02 一、 《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的是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中心威登堡大学读书, 他得到父亲突然暴死的噩耗后,就立即回国奔丧。那时,他的 叔叔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皇位而且母亲又匆匆改嫁给新王。这些 不幸的消息使得哈姆雷特痛心不已,厌世的情绪就在这时悄悄 产生了。在母后和新王的新婚之夜,父亲的魂魄突然出现在城 堡上空,想告诉自己的儿子自己真正死亡的原因 :父亲是被 克劳迪斯谋杀死的。所以哈姆雷特为了证实这一点,在众人面 前装出一副精神失常的样子。可是诡计多端、奸诈狡猾的克劳 迪斯开始怀疑哈姆雷特,曾多次派遣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去试探 他,可最终被哈姆雷特识破。一次,哈姆雷特趁着戏剧班子演 出,让演员们上演了一场《捕鼠机》 ,并邀请新王与王后一起来 观看。这场戏讲的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亲戚毒死在花园 里,不久凶手还将公爵夫人骗到手。哈姆雷特想通过这场戏来 映射克劳迪斯的行为并验证父亲话的真伪。果不其然,新王在 看完演出后脸色苍白、仓促离开。父亲的话得到证实,叔叔就 是那个杀父篡位的人。克劳迪斯怕他会伤害自己便叫人将哈姆 雷特派遣到英国, 并且暗中给英国国王写信, 让他除掉哈姆雷特。 可就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雷特无意中发现了克劳迪斯给英国 国王写的信,于是将计就计,改了里面的话,让遣送他的人到 英国替他送死,自己则通过海盗的帮助顺利的返回丹麦。这时 奥菲利亚因父亲被爱人杀死、爱人哈姆雷特被遣送他国伤心过 度最后溺水身亡。波洛涅斯的儿子集结了一伙人要为父亲报仇。 不久之后他们就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相遇了。雷欧迪斯向哈姆 雷特提出挑战。卑鄙的克劳迪斯则让他与哈姆雷特通过比剑来 决斗,最后终于为父报仇的同时自己也因中毒身亡了。丹麦王 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早在 12 世纪就有人写过。也有些作家认为 《哈 姆雷特》是根据托马斯基德的同名剧本《西班牙悲剧》改编而 来的。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欧洲的中叶,当时欧洲正处在封 建教会势力和建王权势力的统治之下。虽然如此,莎士比亚并 没有局限于两者,而是通过人文主义的观点来编写现在的故事,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论文: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评价《哈姆雷特》摘要:《哈姆雷特》一直以来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王子阿姆莱斯的故事,该故事来源可追溯到12世纪。
本文从哈姆雷特的性格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忧郁的王子不仅身处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
关键词:哈姆雷特、孤独忧郁、人文主义、语言特点一、孤独忧虑的归国王子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人生自一次生活突变开始了。
短短一个多月间,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继承权他落别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可避免的流失,无法挽回。
孤苦,忧虑,对个人生活的脱节的郁闷便成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东西。
在刚出场时,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纵观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为他提供帮助的只有霍达旭。
虽然“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在国王眼中“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优点。
我的箭太轻太没有力了,遇到这样的狂风,一定不能射中目标。
反而给吹了转来。
”;虽然雷欧提斯的聚众造反说明了社会的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终都放弃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民众暴动策略。
不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为在那最初的打击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无助。
对此,他以反讽,黑色幽默来消解和打击。
“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
”这一语讽刺了叔嫂的乱伦;“嗯,先生;在这世上,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
”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虚伪。
自己的母亲乱伦背德,背叛了父亲,嫁给了那个弑夫掠国的凶手,自己那洁白无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敌人利用并帮其隐瞒。
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
哈姆雷特何其孤独;何其无助。
又几多的忧郁烦闷。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意义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解读
甘愿忍受世人的鞭挞和嘲弄,让恶霸欺 凌, 受豪门白眼。 ”他颂扬人的伟大, 强
调个人修养。 他认为应该把理智和情感
高度结合 , 控制 自己的欲望才是幸福的
人。因此 ,他对人性的堕落极端愤恨 , 面对极端个人主义的野心家,为权势谋
陈瑶,教师 ,现居湖北安 陆。
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
的一种心理冲突,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 由故事内容看人文主义
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他呼吁 “ 谁
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时期欧 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 是时代的悲 剧,即他的失败带有时代特点 、人义主 义特点。作为人文主义者, 他的强弱两 方面都很突出。王子勇于探索 , 善于分
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就是以人为重,
艰巨,却又不相信、不依靠广大人民群 众的力量,只能靠单打独斗,于足他苦
闷、焦虑、顾虑重重 ,徘徊于苦闷与退
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莎士 r
比亚本人的人文主义思想。他是当时英
肯 定人有享受现1幸福的权利 , 廿 反对神
作之 一,通过写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
文艺复兴的后期 ,中央政权稳定了, 转 而形成君主专制的政体。国王甩开资产 阶级 , 独裁独断 , 独吞利益,在政治上 舒弃了进步的措施,让旧封建势力卷土 重来,搞得国内乌烟瘴气。在这种颠倒 混乱的时代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看 在眼里 , 恨在心里。在这样山雨欲来风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1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2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
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
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
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3 、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
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 、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
《哈姆莱特》是他创作最辉煌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的典范。
它取材于十二世纪末丹麦王为父复仇的故事。
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观点处理原来的题材,把只是单纯地为父复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剧情发生在丹麦,但剧中所描写的宫廷内荒淫无度,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
克劳狄斯不仅是封建暴君,也是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中的野心家。
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是全剧的主要冲突,其实质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者同新旧社会邪恶势力,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社会尖锐矛盾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的普及,以及哈姆莱特的内心对于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哈姆莱特在剧中没有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存意义在于为父亲报仇。
对仇人的憎恨和与仇人的斗争成为哈姆莱特的感情基础,这是这部悲剧的主题和思想。
三、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出身上层统治阶级,却接近人民,他痛心周围社会的丑恶现实,抱有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同时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四、《哈姆莱特》深刻的社会意义。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
五、"哈姆莱特"解读〔一〕主要角色与剧情介绍〔略〕〔二〕思想意义:"哈姆雷特"通过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及其帮凶的冲突与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在新旧交替时期的黑暗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提醒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锋利斗争,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痼疾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的社会弊病。
展示了文艺复兴后期迷惘失望的社会心态,肯定了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和人世间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的人性与未来的和谐的世界的向往;肯定了人文主义这些理想在道义上的合理性。
同时提出了一个社会必须改造的重大问题。
〔三〕哈姆莱特形象分析"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下面提供几种解读方式,供参考:诠释1〔最为普遍的和根本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中〔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才情,同时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形象。
其性格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忧郁,敏感,勤于思考,善于剖析,易于冲动。
其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开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快乐的王子〞〔在威登堡大学时代〕——"忧郁的王子〞〔以"启幕〞开场〕——"延宕的王子〞〔"戏中戏〞前后〕——"行动的王子〞〔"复仇的王子〞,宫廷比剑前后〕的曲折复杂的过程。
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承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加上地位至尊,哈姆莱特成了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
正是这种乐观思想,使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
父亲是理想的化身,母亲是爱的象征,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能使这种结合得以实现和存在的世界是"美好的花园〞,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那时的哈姆莱特是"快乐的王子〞。
但是,正当哈姆莱特快乐度日之时,冷酷的现实给了他一连串的打击: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朋友背叛,恋人被敌人利用,这一些使世界变得"颠倒混乱〞。
《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摘要】《哈姆雷特》可以说是莎士比亚在戏剧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都使这部作品充满了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中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人文主义思想《哈姆雷特》主要描述了丹麦老国王突然死去,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在其服丧期未满的时候就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作为王后。
守卫士兵看见老国王的幽魂出现了并告诉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通过与父亲幽魂的对话知道了是克劳狄斯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还认贼作父,为了报仇他导演一部父亲被毒杀的剧,克劳狄斯看后出现了异常的变化于是他就断定了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其中的女主人公奥菲利亚因为情人的失踪和父亲的死去而选择投河自杀,雷欧提斯将仇恨投到了哈姆雷特的身上,于是他与克劳狄斯密谋他与哈姆雷特比武并在比武用的剑上涂毒和在酒里下毒来毒死哈姆雷特,不料毒酒被王后误喝下,雷欧提斯也被毒剑所伤在快要死的时候他将真相告诉了哈姆雷特,虽然哈姆雷特也中毒了但他在临死之亲杀死了克劳狄斯报了复仇。
《哈姆雷特》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读者对其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所深深影响,对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印象深刻,也就有了那句著名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复仇是《哈姆雷特》这部剧的主线,其中又串联着各种的人物关系,每个人的性格又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人文主义思想在这部剧中又体现的十分明显,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贯穿整部剧的人文主义主题思想,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部剧的人物形象及其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是整部剧中的主人公,他的父亲被人毒害、母亲被人霸占,自己却生活在仇人的权威之下,使他的性格变得十分的暴躁与刚烈。
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克劳迪斯害死母亲又被其霸占,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真相,可以说是认贼作父,父亲的幽灵告诉了他的真相。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有“戏剧诗人之王”的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它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与幻想的人。
他有一个英雄的父亲和一个美丽温柔的母亲,他的生活是快乐无比的。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一场宫廷的政变而结束。
哈姆雷特的父亲—老国王被他的弟弟克劳迪斯毒杀了,克劳迪斯不但夺取了他的王位,也夺走了他的妻子。
当哈姆雷特知道父亲的死因后,便决心为父报仇重整乾坤。
但复仇的过程就是一个悲剧。
在复仇过程中,哈姆雷特误杀了波洛涅斯——他情人的父亲,而他的情人奥菲利亚因不能忍受父亲死在情人手上的事实而发疯致死,他的母亲因误饮毒酒而丧命,奥菲利亚的哥哥为父报仇受国王的利用死在毒剑之下,虽然最后哈姆雷特杀死了国王,但自己也因中毒而身亡,他的重整乾坤的任务也因他的死亡没能完成,只有交给他的好朋友来完成。
悲剧本身就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悲剧,作品处处都充满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首先体现在哈姆雷特对人类的态度上。
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它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
在他知道真相前,他对世界和人类抱有巨大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
剧中他说:“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理性的!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他知道父亲死亡的真相后,他感叹到“丹麦是一所牢狱。
”他的所思所想都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还体现在他对人和事物的平等观念上。
剧中哈姆雷特对他的仆人霍拉旭说道:“不,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愿意和你以朋友相称。
”在哈姆雷特心中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他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的美也表现在戏剧中人物的善良上。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1601年莎士比亚根据《西班牙的悲剧》改编的。
这个故事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历史。
哈姆雷特是一个丹麦的王子,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受人文主义的教育。
因父王突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
不久母后与他的叔叔结婚了。
新王声称老王是在花园睡觉时被毒蛇咬死的。
王子正在疑惑,老王的灵魂出现了,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要他复仇。
王子是个人文主义者,他认为复仇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考虑问题各个方面,即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
同时奸王也怀疑他,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言行,甚至利用王子的两位老同学和他的情人。
王子趁戏班进宫的机会,改编一个阴谋杀兄的旧戏去演,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仓皇退席。
御前大臣波涅斯献计,让王后叫王子到她私房谈话,自己躲到后边偷听,在谈话中王子发现后面有人,以为是奸王,使刺死了他。
奸王用借刀杀人法,派他去英国,并叫监视他的两位同学带去一封密信,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杀死他。
但王子有警觉,在路上换掉了,反叫英王把他俩杀死了。
他自己跳到了海盗船,脱险回来。
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发疯溺水而死。
奸王利用雷欧提斯,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把他毒死。
结果哈姆雷特、雷欧提斯都中剑,母后误引毒酒,奸王也被刺死。
王子叮嘱他的好友把他的行事始末根由告诉后人。
全剧是以中世纪的丹麦为背景。
人物穿着古老的丹麦服装活动在王宫厄尔锡诺城堡内外,但整个悲剧反映的是当时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其中以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势力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冲突,这种矛盾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和英国统治集团的矛盾。
一、哈姆雷特形象分析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他的身份是王子,但思想上,他是那个时期先进人物的代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
1、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身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1)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著名悲剧人物。
在这戏剧中,哈姆莱特是整个剧情的中心人物。
莎士比亚通过贯穿全剧的一系列复仇行动刻画了他了形象,揭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以他为代表的但是新生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复杂的,莎士比亚通过了头绪繁多但皆与复仇主线交织的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的身份是一位尊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养尊处优,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未来的君王。
离开宫廷以后,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上学。
他成了一个彻底的人文主义者。
他天真、单纯,对人类、对世界报有美好的希望。
在他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
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
这些,让他有新的看法,他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
他本人还多才多艺,光明磊落,可以说他近乎完美。
但是在剧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不再是一个乐观的青年。
一系列的意外变故后,特别是父亲亡魂的倾诉后。
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这一些反常的乱伦的事情的,几乎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
现实世界残忍的丑恶显现出了它的原形。
他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光明世界,顿时变成了一个恶行败德的荒漠。
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让哈姆莱特变得忧郁起来。
怀疑最终成了无情的现实,背后可能潜藏了更大的丑恶,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
他甚至对母亲的发出了失望情绪的感叹。
他又逐渐看清了在新的国王的统治下,丹麦的宫廷荒淫无度,阴谋成风。
未来的岳父作为国家大臣,从不考虑国家大事,拿手好戏就是玩弄见不得人的勾当取悦新王,为此不惜出卖自己的女儿。
老同学为了求得主子的恩宠,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甘当密探,甚至凶手。
一切的一切,让他陷入了精神危机,他的发疯固然是为了窥测敌人而假装的,但也是他的精神危机的自然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摘要】《哈姆雷特》可以说是莎士比亚在戏剧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都使这部作品充满了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中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人文主义思想《哈姆雷特》主要描述了丹麦老国王突然死去,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在其服丧期未满的时候就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作为王后。
守卫士兵看见老国王的幽魂出现了并告诉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通过与父亲幽魂的对话知道了是克劳狄斯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还认贼作父,为了报仇他导演一部父亲被毒杀的剧,克劳狄斯看后出现了异常的变化于是他就断定了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其中的女主人公奥菲利亚因为情人的失踪和父亲的死去而选择投河自杀,雷欧提斯将仇恨投到了哈姆雷特的身上,于是他与克劳狄斯密谋他与哈姆雷特比武并在比武用的剑上涂毒和在酒里下毒来毒死哈姆雷特,不料毒酒被王后误喝下,雷欧提斯也被毒剑所伤在快要死的时候他将真相告诉了哈姆雷特,虽然哈姆雷特也中毒了但他在临死之亲杀死了克劳狄斯报了复仇。
《哈姆雷特》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读者对其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所深深影响,对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印象深刻,也就有了那句着名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复仇是《哈姆雷特》这部剧的主线,其中又串联着各种的人物关系,每个人的性格又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人文主义思想在这部剧中又体现的十分明显,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贯穿整部剧的人文主义主题思想,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部剧的人物形象及其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是整部剧中的主人公,他的父亲被人毒害、母亲被人霸占,自己却生活在仇人的权威之下,使他的性格变得十分的暴躁与刚烈。
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克劳迪斯害死母亲又被其霸占,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真相,可以说是认贼作父,父亲的幽灵告诉了他的真相。
期初他还不敢确定父亲的幽灵告诉他的是真是假,他为了避免克劳迪斯的怀疑就开始装疯卖傻,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
他精心设计一部父亲被害死的剧,他在暗中观察克劳迪斯的反应,当克劳迪斯出现了紧张的不正常反应时,他确定了父亲确实是被他害的。
在爱与复仇之间他充满了矛盾,在处理母亲的事情上他也充满了矛盾,还有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极大推崇者,他的行为也处处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自由博爱自然受到了群众的拥戴。
他在大学时候就开始学习人文主义思想,替父报仇就不再是他个人的行为了而是上升到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上了。
他的性格中又有一些优柔寡断,他有几次机会可以杀死克劳狄斯,当克劳狄斯在神的面前忏悔的时候,他本可以就杀死他但他认为他是在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会受到神的怪罪,于是放弃这个极佳的机会,也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
他的思虑要多于行动,在行动之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这就造成了他性格中的那份快乐与忧郁的矛盾统一。
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也和其性格有着巨大的关系,他的性格养成也和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有关。
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形象,但当他面临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压迫、钩心斗角又感到了极大的迷惑,在宫廷之中充满了尔虞我诈、权利的斗争,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获得一己私利宁愿违背事实真理屈服于强大的专制制度前。
这都让哈姆雷特感受到深深的困惑,是逃避还是去战斗是哈姆雷特面临的选择,最后他勇敢地选择去与封建专制战斗,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值得人们赞扬。
可以说哈姆雷特所处的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宗教建思想相碰撞的时期,也是新兴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对抗的时期,同时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兴阶级在传统思想和封建势力面前还显得很弱,这正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哈姆雷特看不上一般的民众,他也不会采取暴力手段推翻克劳迪斯的政权,尽管克劳迪斯担心由于民众都喜欢哈姆雷特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影响,但暴力手段与哈姆雷特心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相差太远,这也注定了在那个时代他是很难成功的。
哈姆雷特的悲剧不是他自己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成功。
同时他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在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还不足以推翻封建制度但对人们却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哈姆雷特的死也象征着其对封建势力、旧制度旧思想的胜利,他没有屈服于强大的旧势力、封建专制面前,他的做法也极大地鼓舞了后人与旧制度的战争,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奥菲利娅的人物形象分析奥菲利亚是一个善良纯洁并且十分美丽的女孩,但由于其处于的特殊位置使她的很多行为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对于爱情她选择藏在了心中,她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她就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和大胆地去追求。
她非常的纯洁体现在她的不谙世事,把一切都想得那么好和那么单纯,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她美貌、善良、纯洁就像天使一样降落在人间,但她的不幸是生活在一个封建父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里,她十分听父亲的话,父亲在她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连她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都会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而放弃,这在她经常地说的一句话:“父亲,我一定听您的话。
”就可以看出来。
由于生活在父权社会环境下,她的顺从只能使她的人生会以悲剧收场。
对父亲、哥哥的绝对顺从使她的生活充满了矛盾,恋人的厌恶与父亲、哥哥的不理解加快了她的死亡。
似乎只有死亡才能让她解脱烦恼和远离现实的纷争。
奥菲利亚的悲剧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的,她和哈姆雷特一样,都拥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对人对事都充满爱心,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不一致。
同时她所处的父权环境下,一个弱女子是没有话语权的,很难得到男人的真正关心与帮助,与哈姆雷特的关系也深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总之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柔善良、但又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孩在那个时代如何走向尽头的过程。
奥菲利亚的死也没有唤醒哥哥的觉悟,反而增加了他对哈姆雷特的仇恨,于是就与克劳狄斯密谋要害死哈姆雷特。
可以看出奥菲利亚的死不足以改变当时的现状,她只是一个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而已,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封建专制和旧思想的痛恨,在惋惜中我们更坚信封建专制和旧思想必将走向灭亡,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些流血和牺牲。
(三)克劳狄斯的人物形象分析克劳狄斯是作为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他杀死了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还霸占了他的母亲。
对待周围的人处处提防,时刻警惕着周围人对他的威胁,害怕自己失去这来之不易的王位。
他奸险狡诈,人面兽心,有过人的手段,他骗得了哈姆雷特母亲的信任同时又使得一群大臣对他效忠,例如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二的。
为了巩固统治他可以说是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优势的地位上,例如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来让大家忘掉因老国王而产生的悲伤,进一步地让大家明白现在他是新的国王,你们现在要专心为我服务。
之后他还给挪威的老国王写信,让他劝阻小福丁布拉斯的冲动行为。
总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善于利用一切资源来为自己服务,同时他也懂得身边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懂得怎样平衡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虽然最后雷欧提斯告诉了哈姆雷特真相,他也被哈姆雷特杀死,我们也能深深地认识到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罪恶统治者的君主形象。
通过他的一系列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善于伪装自己的真实面目,善于虚情假意,对待哈姆雷特表面上充满了爱心,背地里却时刻提防他要将他置于死地。
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代表,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惜一切手段杀害周边的亲人。
从他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利和高高在上的特俗地位对与人是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为了取得统治地位可以不顾亲人的死活,可以说在他的心中没有亲情与友情爱情,权利是他获得一切资源的基础,就像服丧期还没满的时候就着急地迎娶哈姆雷特的母亲一样。
总之,克劳狄斯的死预示着封建制度将要走向灭亡,新兴阶级和新思想将会取代封建制度和旧思想,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平等自由。
二、《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哈姆雷特身上的人文思想1.哈姆雷特对待别人的善良。
哈姆雷特是这部剧中的主人公,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仆人和其他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叔父克劳迪斯的邪恶与狠毒。
他的善良体现在很多方面,他其实有几次机会都可以杀掉克劳迪斯,例如当克劳迪斯在神面前忏悔的时候,他就可以杀掉他,但他放弃了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会受到神的谴责的。
2.哈姆雷特对于人类的态度。
《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对于人类的态度上,他主张人类的自由与博爱,认为人类的灵魂和生命都应该充满着自由的气息。
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宣扬要以人为本,认为人才是宇宙的主宰,反对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提倡人个性的充分表达。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人是多么了不起的物品,理性是多么的高贵,力量是多么的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他对于人性的肯定,认为人是天地间的最高贵的生物,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后面他所遇见的现实世界与理想的对立,也为他后来与封建旧势力做斗争的做法提供了依据。
3.哈姆雷特对于人和事物的平等观念上。
哈姆雷特待人平等,反对压迫和歧视,这可以通过他所做的一系列事看出来,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行为,而是要同封建旧势力做斗争,要推翻封建统治解放民众。
正是因为接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影响,对于现实世界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统治阶级的残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充满了厌恶所以他才将个人的恩怨上升为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进行斗争的崇高行为。
他本可以提前就杀死国王克劳迪斯,但由于克劳迪斯在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他担心这样做会受到神的怪罪,同时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审判克劳迪斯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民众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国王,使民众不再受他的压迫统治。
追求人们之间的平等与自由,是哈姆雷特与封建制度做斗争的动力,就像作品中体现的对普通大众的深深同情一样,哈姆雷特也在追求者人们之间的平等,反对封建压迫。
(二)戏剧内容中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雷特》中处处表现着人文主义思想,戏剧一开始就介绍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老国王被人害死,新国王上位并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在大学中就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他代表着新思想与新阶级。
他拥有着人文主义先知所提倡的暗中智慧、理智、推崇科学,不迷信权威并且敢于与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做斗争。
他的爱人奥菲利亚赞扬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