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家教误区,教育策略支招
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1.过度溺爱:许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于溺爱,将孩子视为生活的重心,忽略了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这种过度溺爱会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2.过度保护: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将孩子置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限制了孩子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这种过度保护会限制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3.缺乏沟通:有些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双方无法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
缺乏沟通会使孩子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4.忽视品德教育: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忽视会导致孩子缺乏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二、对策分析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作息时间、饮食安排等,让孩子逐渐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
2.适度放手让孩子探索和冒险: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长应该花时间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可以通过谈话、游戏、共同活动等方式,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重视品德教育: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遵守规则等基本道德准则。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工作,家长应该不断学习和反思,避免陷入误区,正确地引导孩子成长。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发展和终身发展。
由于父母教育观念的不同、知识水平的不足以及教育方法的不科学等原因,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下面我将对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第一个误区是过度保护。
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心,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承担困难和负责任的任务。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变得软弱无能,缺乏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家长应该意识到适度的挫折对孩子是有益的,要让孩子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第二个误区是唯成绩论。
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认为只有成绩好才能有出息。
这样的观念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丧失了他们发展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机会。
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兴趣和才能是多样化的,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提供他们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个误区是放任不管。
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不干涉他们的行为,导致孩子沉迷于游戏、网络,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约束。
第四个误区是过度期望。
一些家长过度期望孩子,对他们要求过高,给他们太多的压力。
这样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焦虑、受挫,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应该理性对待孩子的能力和努力,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的支持和鼓励,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针对这些误区,家长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
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能力和习惯。
家长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知识储备,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方法。
通过参加家庭教育培训、阅读教育书籍和与其他家长交流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分析家教误区,教育策略支招

误 区三 :放手不等于放任 儿童 时期 的教育其 程度 和重要性超过儿童整个一生 中的任 何阶段,进入学校之后 ,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 同的事,双方 形成合力才 能达到最好 的教育效果 。家长要为孩子作好表率,同 时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的 问题 上 存 在 着 一 些 认 识 上 的误 区 。
措 。从 上面的例子看 出,豪豪的妈妈的教育方法简 单,态度粗
暴 ,从豪豪的表现可以看 出,妈妈平时比较重视知识灌输,而缺
少 动 手 能力 的培养 。其 实 家庭 教 育 并 不局 限于 教会 孩 子 认 字 、背
误 区一 :关爱不等于溺爱
幼 儿 年 龄 小 ,难 以理 解 事 物 之 间 的 相 互 联 系 , 他 们 往 往 以
古诗或算数学题,如果家长们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智能发展 水平 ,一味按 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塑造孩子,这种不当的期望与要 求会给孩子造成 巨大的压力 ,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缺 乏 自信 ,养成不 良性格和习惯 ,达不到家庭教育 的真正效果。 对策 :
责: “ 你在干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开始 了,你还不快点 !你 的手
怎么这 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豪豪~紧张 ,就 更不知所
对待孩子 的教育 观念 、教育方法也各不相 同。部分家长对孩子
的教育 比较 关注 ,并 了解孩子 的年龄特 点,能循循善诱 ,引导 自己的孩 子快乐地参与各项活动 。但 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 子
他们知道耍 赖哭闹是没有用 的,好的玩具应该与小朋友分享。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家长存在误区,本文将会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过度保护的误区现今,很多家长都过于关注孩子的安全,为了保护孩子而限制孩子的自由、剥夺孩子的探索、尝试和失败的机会。
这种行为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自由、机会和挑战,会导致孩子缺乏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创造力;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形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的性格。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信任,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建议:1.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注意孩子的安全,但不要过度干预;2. 鼓励孩子尝试和探索新事物,多给孩子提供拓展和宽容的空间;3. 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自主行动,让他们体验失败与成功的过程。
二、重负压力的误区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总是把成绩、考试当成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会让孩子压力巨大,孩子的情绪难以平稳,心理承受能力无法提高,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孩子人际关系也将受到影响。
建议:1. 推崇多元化教育方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全面素质的提升;2. 消除焦虑情绪,制定适合孩子的计划和程序,并协助其完成,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3. 家长要合理分配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己喜欢的事情。
过度溺爱是很多家庭教育的困境之一,孩子缺乏家庭的监管和规范,容易导致自我放纵、不良习惯的养成,也会引起自卑、无力、乏味的人生态度等不良后果。
建议:1. 留出时间给孩子发扬自我、以独自玩耍的机会;2. 做好家庭规范,规定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3. 坚持纪律,让孩子明确家庭纪律和相应的规范。
四、刻板教育的误区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于刻板,如以禁止、限制、强制为教育方式,而忽略了给孩子提供更多良好的示范和引导,导致孩子缺乏思考能力和独立性。
建议:1. 发挥家庭的示范作用,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规范的重要意义;2. 不要对孩子成绩过于苛刻,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略孩子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3. 给孩子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思考空间,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进行家庭教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
一、关于家庭教育的误区1. 粗暴方式的管教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采用粗暴的方式来进行管教,比如打骂、训斥等。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害怕,才能让孩子听话。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孩子是需要被爱护和尊重的,粗暴的管教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偏执,甚至造成心理创伤。
2. 过分溺爱有的家长则在教育孩子时采取过分溺爱的方式,把孩子捧在手心里。
他们总是想尽办法给孩子提供一切,不让孩子吃苦受累,认为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过分溺爱孩子会让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胆小怕事,不懂得面对挫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 攀比心理的影响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不如意,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会给孩子设置过高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成为“学霸”,甚至因为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而对孩子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孩子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可能会感到疲惫、焦虑,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4. 没有规矩的自由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则是过于自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做任何规矩要求,认为孩子应该自由发展。
孩子是需要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的,没有规矩的自由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自律,不懂得责任担当。
1. 爱与尊重爱与尊重是进行家庭教育的核心。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喜好,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空间,同时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白家长是朋友、是帮助者,而不是压迫者。
2. 温和而有原则的管教家长在进行管教的时候,应该用温和而有原则的方式来进行。
不要以权威压制孩子,而是要通过交流和教育来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行为的后果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家庭教育一直都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各种误区。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入手,同时提出对应的对策,希望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帮助。
误区一:严厉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认为只有严厉才能管教好孩子,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采取严厉的态度,一旦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进行严厉的惩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听话、懂事。
对策:温暖的关爱比严厉更有效事实上,严厉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容易产生与父母的矛盾。
相反,温暖的关爱和理解能够让孩子更加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而不是出于害怕才服从。
所以在日常的教育中,家长们应该多表现出关爱和理解,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误区二:过度保护孩子是爱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表现出过度的保护,不让孩子承担一点责任和压力,逢到困难就替孩子解决,希望让孩子不受一点委屈。
对策:适当的让孩子承担责任和压力适当的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和面对一些困难,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当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有机会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三:拼命追求成绩是唯一的教育目标一些家长将孩子的成绩看得过于重要,以至于在孩子的学习上不断加压,要求孩子必须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不惜以各种方式压榨孩子来达到这一目标。
对策: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更重要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作为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除了学习外,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社交能力、情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在学习的也能够培养出健康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
误区四:强调言传身教,忽视教育的科学性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自己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榜样,就能够对孩子产生足够影响,而忽视了教育的科学性。
对策:注重教育的科学性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教育更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建议: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研究能力和兴趣,而不仅仅是分数。
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和研究有些家长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和研究,不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干涉还会导致家庭矛盾和孩子的反感情绪。
建议:家长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3、过分追求“完美”一些家长过分追求孩子的“完美”,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孩子焦虑、自卑等问题。
建议:家长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能力和特点,不要对孩子过分苛求,要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4、缺乏沟通和关注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关注,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建议:家长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研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三、家庭教育的建议1、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研究成绩,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2、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3、理性看待孩子的能力和特点家长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能力和特点,不要对孩子过分苛求,要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4、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研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中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避免误区,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我教书的这十几年中,遇到很多家长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孩子在小学时成绩优秀,但到了初中却越来越差,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跟不上。
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和逃学的行为。
有些家庭甚至把责任推给学校,认为老师的教学水平有问题。
但是,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及对策

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及对策一、概述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然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主要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误区1. 重视成绩、忽视素质教育许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他们往往只关心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社交能力等方面。
对策: -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学习成绩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推动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
2. 过度保护、缺乏锻炼一些家长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远离风险和困难,缺乏锻炼的机会。
这样一来,孩子会变得软弱无力,缺少应对挑战的能力。
对策: - 家长要适度引导孩子面对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孩子要参与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等,锻炼身体,培养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缺乏家庭沟通、交流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家庭缺乏时间和机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畅,容易导致误解和代沟。
对策: - 家长要尽量安排时间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 家庭可以设立固定的家庭会议时间,让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讨论家庭事务和问题。
4. 过分追求独立、缺乏关怀一些家长过分追求孩子的独立性,不愿意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这样会导致孩子感到被冷落,产生孤独感。
对策: - 家长要寻找平衡点,既要给予孩子适度的独立空间,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 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共享家庭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
三、结语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全面发展的能力。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孩子的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家庭教育,更科学地进行教育孩子。
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误区: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品行端正、心灵善良,但却经常把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完美无缺。
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以期促使孩子改变。
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负担,甚至出现情绪问题。
对策: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给予孩子宽容和鼓励,不要过分苛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人格,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完美。
二、只关注学业成绩误区: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的问题就不重要。
这种做法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导致孩子认为只有学习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对策:家长应该认识到学业成绩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孩子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社交能力、实践能力等。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尝试不同的事物,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一味追求学业成绩的高低。
三、太过溺爱孩子误区: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太过溺爱,宠爱孩子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会向孩子包庇,从而让孩子放任自流。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懂得独立和自主,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也缺乏认识。
对策: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有自制力和自律意识,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需要承担后果,不能一味任性。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引导和监督,不能一味包庇和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四、不懂得尊重孩子误区: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性,对孩子缺乏尊重。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误区一:家庭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
改进对策:家庭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家长应该把家庭教育作为培养孩子的一个整体,从多方面全面发展孩子的潜能。
误区二:家庭教育只靠家长的努力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改进对策:家庭教育不仅仅靠家长的努力,还需要孩子的配合,家长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伙伴,引导孩子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主动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三:家庭教育只靠家长就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
改进对策:家庭教育不能完全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也可以寻求外部的帮助,比如孩子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潜能。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
误区1:家庭教育模式一定要坚持
消除策略: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家长应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式,配合孩子的成长发展,不必偏爱某种家庭教育模式。
误区2:意外拯救孩子
消除策略: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提前进行家庭教育,避免孩子出现重大失误,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之后才考虑怎么改善。
误区3:物质报酬越多,越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消除策略:以引导与赞美为主,把物质报酬作为辅助,并以联结奖励与公平感为首要原则;通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鼓励孩子去拥有理想。
误区4:劝告通常能解决问题
消除策略:更多的理解贴心、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以更好的进行交流沟通,以更为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孩子,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误区5:要求孩子符合完美的标准
消除策略:要学会宽容孩子,认可他们的努力,尊重他们的潜力,支持他们的追求,不要抓住他们的毛病和缺点,而是关注他们的优点。
正确安排好孩子的学习、锻炼、活动和娱乐,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得轻松自在,让他们尽情地成长、充分发展。
误区6:家长认为自己无权管教孩子
消除策略:首先,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感,同时要
明确一定的权利给自己,以便更好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培养公正亲和的管教方式,让孩子更好地发展成长。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及其修正方法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及其修正方法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然而,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常常走入各种误区。
了解这些误区并学习合适的修正方法对我们培养健康、幸福的孩子至关重要。
以下是家庭教育中的十大误区及其对应的修正方法。
误区一:过度溺爱很多家长在想要给孩子一切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强,自我管理能力差,遇到挫折无法承受。
修正方法:设定合理的期望: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设定明确的目标,鼓励他们自己完成事情。
适度放手:让孩子承担部分责任,比如家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培养独立思考:虽然爱护孩子很重要,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更为关键。
可以通过讨论问题、鼓励他们发表意见来实现。
误区二:只关注学业成绩很多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如社交能力、情商和身体素质等。
全面发展: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班、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不同的能力。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努力和态度给予充分肯定,而不仅限于最终的成绩。
亲子活动: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如户外运动、亲子游戏,以增进亲子关系,更好地理解他们。
误区三: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有些家长却倾向于采用统一的大棒政策,试图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所有孩子。
修正方法:理解个别差异: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灵活应变:对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
创设多样化环境: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有更多选择,从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误区四:忽视情感沟通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总是忙于工作和生活,而忽略了与孩子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性。
日常交流: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
情感陪伴:最好的陪伴是用心倾听,而不是简单的旁观。
关注孩子情绪的发展,通过游戏、共享活动来增进感情。
表达爱意:经常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可以通过言语、行动或小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家庭教育的五大误区及应对策略

家庭教育的五大误区及应对策略导言:家庭教育是每个子女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或误区的存在,很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可能陷入一些常见误区。
本文将讨论家庭教育的五大误区,并提供应对策略,帮助父母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误区一:过度保护过度保护是指父母过分关心孩子,过度干涉其生活,不允许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
这种做法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能力,导致他们无法自行处理问题。
应对策略:1.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做饭等。
3.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让他们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误区二:严苛要求某些父母过分苛求孩子,对他们的成绩、表现或行为要求过高,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这会导致孩子焦虑、自卑,甚至抑郁。
应对策略:1. 父母要设定合理、可实现的目标,避免过高的期望。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3. 父母要积极关注孩子的进步,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误区三:溺爱纵容溺爱纵容是指父母过度宠爱孩子,对他们的错误行为不加以纠正。
这会让孩子得不到正确引导,缺乏规矩意识和责任感。
应对策略:1. 父母要设立明确的规矩和界限,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
2. 父母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影响。
误区四: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和能力预设固定观念,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
这会造成孩子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影响他们的自信与个性发展。
应对策略:1. 父母应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认识和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格和才能。
2.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其多样化的兴趣爱好。
3. 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动机制,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潜力。
误区五:时间分配不合理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无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缺乏陪伴和关怀。
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对策

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对策家庭教育的误区当前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中的独特价值终于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尽管我们已经从很多教训中开始了理智上的清醒,但是还没有在感情上完全接受并且转化为睿智的教育行为。
导致这种局面,也许有许多客观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家庭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且隐蔽存在的心理观念和方式方法上的误区,无疑却是导致这种情形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1、学习至上型心理误区。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几乎全部是围绕着学习知识,其他的教育内容不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计划之内,那么家长的教育观念一定是错误的。
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是要让孩子只知道学习,即使我们的家长是教授,也不能把孩子的功课都教好了,因为你只是熟知一门功课,并不能对孩子的各门功课都有能力来辅导,所以家长的主要责任不是在于帮助孩子补习知识,所以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不要担心和自卑,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
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方面更多是要帮孩子树立职业的理想和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如果孩子在高中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孩子考上大学这也还是问题,因为大学校园要比高中复杂的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完全要靠自我安排,没有人会亦步亦趋的去紧跟着学生随时随地来提醒督促其学习,所以学生一定要尽可能在上大学以前就养成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国人曾一度相信“智力决定论”,但现今的美国人已经不这样认为,他们更相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水平。
其中智力因素是一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非智力因素却是一个人发展的充分条件,因为智力因素是一个人能不能干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却是一个人肯不肯干的问题。
所以家长不能把眼光老盯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反而应该更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诚实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可以多下工夫,因为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学到勤劳、善良,学会自强不息、好学博爱,那么即便孩子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
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及对策

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及对策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主要误区。
本文将探讨这些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
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误区当前,许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观念是不科学的。
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他们发展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样重要。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而不是仅仅追求高分。
只有全面发展,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过度保护的教育误区当前,许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这种教育观念是不正确的。
家长应该明白,挫折和困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而且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机会。
因此,家长应该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面对挫折和困难,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三、盲目追求名校的教育误区当前,许多家长盲目追求将孩子送进名校,认为只有进入名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家长应该明白,学校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孩子的未来不仅仅取决于学校,还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发展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校。
只有发展出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孩子才能在社会中脱颖而出。
四、缺乏家庭教育的沟通误区当前,许多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孩子布置任务,而没有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这种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
家长应该明白,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与孩子的深入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针对以上的误区,家长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多元化评价孩子的发展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
浅析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教育对策

浅析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教育对策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其成长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家长在实践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会犯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误区,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
误区一:机械重复学习,忽视培养创造力很多家长通过对孩子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学习来提高孩子的成绩,把孩子变成一个“学习机器”,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
对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成绩。
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乐、讨论、尝试新的事物,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激发学生的思维,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以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
误区二:鼓励孩子“人云亦云”,忽视独立思考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会鼓励孩子跟随其他人的意见,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思考。
这不仅会削弱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自信心,还可能导致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没有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个性。
通过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误区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过高,导致孩子心理失衡一些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的时候,孩子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孩子体能不适等。
对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健康,适度对孩子设置要求。
同时,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从自己产生兴趣并自主探索发展,做好孩子的身心保健。
误区四:片面追求卓越,忽视基础教育家长们总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卓越的人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着重培养孩子的高端素质教育,而忽略了基础教育。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针对家庭教育中的几个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正确地认识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更为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误区一:只有学业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往往只重视学业成绩,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种观念导致了家长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比如性格品质、社交能力、情商等。
对策一:多角度全面培养孩子家长要正确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了身心健康、性格品质、社交能力等方面。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多角度的培养,比如参加体育活动、音乐舞蹈培训、社交能力的培养等。
而且,家长们也应该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误区二:溺爱孩子就是爱在现代社会,由于一些家庭对孩子的爱过度,导致了溺爱现象的普遍存在。
溺爱的家长通常在孩子的一切需求上都为其满足,不给孩子制定规矩和约束。
溺爱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自私、自以为是、不懂得感恩。
对策二:适当的关心,理性的爱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适当的关心孩子,但不要过度溺爱。
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们应当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但也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制约和规范,不让孩子随心所欲。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们不要轻易原谅,应该让孩子学会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并主动承担责任。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健康成长。
误区三:家长代劳式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采取了一种代劳式的教育方式,即把所有的事情都代劳给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格,没有自理能力,也不懂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三:引导式教育方式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代劳式的教育方式,而是采取引导式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误区及解决方案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误区及解决方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误区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误区一:过度保护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对孩子过度保护。
不让孩子做任何有风险的事情,比如不让孩子自己上下学,不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等。
这样做看似是在保护孩子,实则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独立成长的机会。
孩子在过度保护的环境中长大,可能会变得胆小、依赖,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案: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去尝试和探索。
比如,可以先陪着孩子一起上下学,然后逐渐让孩子自己走一段路,最后完全让孩子自己上下学。
在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时,提前告诉孩子注意事项,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
误区二:期望过高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
然而,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让孩子感到焦虑和疲惫。
如果孩子长期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还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解决方案: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期望。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发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成绩。
误区三:批评指责过多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或者表现不好时,总是忍不住批评指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
解决方案: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犯错时,先冷静下来,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后以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误区四:缺乏沟通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或者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不愿意与孩子沟通交流。
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中。
本文将探讨几个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误区一:过分保护孩子很多家长出于爱心常常过分保护孩子,过度关心他们的一切,甚至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这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发展不利。
对策一:提倡独立和自主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父母可以在孩子面临抉择时提供指导和建议,但不要代替他们做出决定。
误区二:严苛的管教态度许多家长对孩子要求严苛,用过度的管教手段来强行塑造孩子的行为和性格。
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反叛心理,负面情绪的积累,并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
对策二:倡导理解和尊重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理解和尊重,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的行为,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误区三: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一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功名利禄,将教育目标局限在获取好成绩和考入名牌大学上。
这样的教育观念容易使孩子忽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培养,导致孩子在成绩追求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
对策三:培养兴趣和品格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品格。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通过赞扬和鼓励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如坚韧、责任心、协作等,帮助他们做好人、做有道德和价值观的人。
误区四:缺乏时间和陪伴现代家庭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导致很多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时间和互动,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关心。
这可能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忽视,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对策四:增加陪伴时间家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尽量参与孩子的日常活动,与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和交流。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及其修正方法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及其修正方法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或误信一些观念,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误。
以下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十大误区及其修正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家长提供部分参考。
一、重学业轻品德在很多家庭中,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品德教育。
成绩虽然重要,但道德品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修正方法:家长应平衡对学业和品德的关注,定期与孩子进行有关诚信、责任、自律等方面的交流,通过身教和言传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参与志愿活动等形式,增强孩子的品德意识。
二、过度保护有些家长在教育中表现出过度保护,例如不让孩子经历失败,害怕他们受伤。
这种方式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修正方法: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尝试和犯错。
适当让孩子承担一定风险,从小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抗压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直接干预。
三、一味攀比一些家长为了显示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攀比。
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修正方法:家长应清楚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不同,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设定适合他们发展的目标。
在家庭环境中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和爱的力量。
四、忽视亲子沟通有些父母由于生活忙碌或工作压力大,忽视与孩子的沟通。
缺少有效的沟通,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
修正方法:建立家庭沟通制度,例如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亲子对话,从日常琐事到内心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
同时,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不仅仅是听他们说什么,更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五、盲目施加压力为了让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一些家长无意间施加了过多压力,这样做只会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
修正方法: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特点合理设定学习任务与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家教误区,教育策略支招-教师教育论文
分析家教误区,教育策略支招
文/陶荣俊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
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并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孩子快乐地参与各项活动。
但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关爱不等于溺爱
幼儿年龄小,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是孩子的思维特征。
但是,有些家长对这种情况不会把握“尺度”。
事事顺从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在家长的“翅膀”下,这些孩子逐渐形成“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的思维逻辑,这种越来越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同伴渐渐远离了她。
如果长期缺少同伴交流,这些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从表面上看,家长很爱孩子,但从终身发展来看,其实是害了孩子。
比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小昕小朋友带来了许多自己的玩具、童话书等,还邀请了妈妈来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了,小昕和妈妈带着自己的物品去参加活动了。
小昕喜欢上了小晴的一个洋娃娃,一定要要,小晴提出要小昕用玩具交换,小昕不肯,小晴也不愿意。
小昕得不到洋娃娃便大哭,妈妈无奈,便与小晴商量,到小晴这儿买下了洋娃娃。
小昕得到了洋娃娃,破涕为笑。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妈妈又帮助小昕买来了机器人、小汽车......小昕护着买来的玩具不让别人碰,渐渐地,小朋友都远远地离开了小昕,小昕自
己带来的玩具一件也没有交换掉。
策略:
1.给孩子一个自由交往空间。
家长是作为孩子同伴交往的管理存在者,并不是保护者、救生员,不能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什么都管,什么都干预,代替孩子解决人际冲突。
家长应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孩子发生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2.塑造宽广的心灵。
可通过故事、诗歌等形式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帮助孩子了解别人的心理感受。
家长要做好榜样,让孩子明辨是非,让他们知道耍赖哭闹是没有用的,好的玩具应该与小朋友分享。
3.授孩子一种技能。
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与朋友交往的机会,教会孩子一些交往语言,如需要别人手中的玩具时,可以这样说:“借给我玩玩好吗?”“我用这个和你交换行吗?”
误区二:严格不等于专制
有些家长认为,我是一家之主,孩子应该唯命侍从,孩子有一点不合家长的意思就横加指责,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比如在一次大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观摩孩子上课时,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很开心,到了实践操作的时候,小朋友都纷纷动起手来了。
有的拿尺子,有的拿小棒、彩笔开始测量了。
这时,豪豪小朋友正低着头,还没有动手。
他妈妈坐不住了,立马从教室后头冲到了孩子前面,上来就打孩子的手,边打边指责:“你在干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开始了,你还不快点!你的手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豪豪一紧张,就更不知所措。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豪豪的妈妈的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从豪豪的表现可以看出,妈妈平时比较重视知识灌输,而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
其实家庭教
育并不局限于教会孩子认字、背古诗或算数学题,如果家长们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智能发展水平,一味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塑造孩子,这种不当的期望与要求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缺乏自信,养成不良性格和习惯,达不到家庭教育的真正效果。
对策:
1.了解孩子。
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解放孩子。
从书本上走出来,家长可以利用饭后休息散步或带孩子外出旅游的机会,引导孩子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商店里的商品、田野里的花草树木及季节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让孩子在实际的观察体验中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3.锻炼孩子。
家长鼓励支持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思考,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所谓心灵手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的多种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误区三:放手不等于放任
儿童时期的教育其程度和重要性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进入学校之后,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事,双方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家长要为孩子作好表率,同时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比如:一次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活动通知家长在下午1:00左右到公园门口接孩子。
到了下午1:30的时候,只剩下小强一个小朋友没接走。
他左顾右盼,显得有些着急,他还告诉老师:“爸爸说要来接我的”。
老师耐心地和小强又等了半个小时,他的爸爸还没有来接。
小强急哭了。
老师边安慰小强,边电话
联系他爸爸。
过了许久,才接电话,小强爸爸在电话中回答老师:“我在撮麻将,很忙,没时间接小强,你让他自己回家吧。
”老师听后,无可奈何,只能告诉他:“我送小强回家吧。
”确实有这样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其实,家庭教育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
对策:
1.转变观念。
家长可以看看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杂志书籍,与老师多沟通多交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增加交流。
组织家庭聚会、亲子活动,家长在与其他家庭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解决自己的困惑,学习他人良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3.现场学习。
学校开办的家长学校、观摩教学等活动,要积极参加。
要去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看看老师和别的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四幼儿园)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