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课件 上课专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探讨
1.贯穿本词的线索是什么? 从时间的角
度看,这首词该如何划分层次? 2.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拟写标
题,概括内容)?作者别离时选取哪些 意象作为背景?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环境 (实) 寒蝉 长亭 骤雨 凄切悲凉 离别场面 无绪催发 难分难舍 泪眼无语
此去行程 烟波 暮霭 楚天 (虚) 惆怅伤感
小结诗词鉴的方法
• 1、把握信息(词牌、作者) • 2、理解字面意思(注释、文言知识积累) • 3、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意象、主旨 句) • 4、运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竟 无 语 凝 噎
执 手 相 看 泪 眼
“流泪眼看流泪眼 断肠人对断肠人”
以诗解诗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雨 霖 铃
—— 柳 永
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
豪放派 (写对社会生活的种种
观察与感受)
宋词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以写闺情、离愁为主)
柳永、李清照
• 柳永(约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 庄;后改名永,字耆qí 卿。 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 时称“柳氏三绝”。福建崇 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七”、“柳屯田”。为 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 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 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 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 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 词”,有《乐章集》。
词牌由来
•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相 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 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 的成分。 • 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 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 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 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雨霖铃 柳永
离 融 情别 入 景难
• 3、通过景物描写,作者渲染出一 种怎样的气氛?描绘了怎样的一幅 意境?
(1)作者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以烘 托离人的无限惆怅、难舍难分之情。 (2)正当离人依依难分之时,船夫偏偏又催促 起航,他们只有泪眼相向。“无语凝噎”,万 千语言不知从何说起…… 意境特点:凄婉悲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晏 殊《蝶恋花》 艰苦探索 •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柳 永《弃疾《青玉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朗读思考
1、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朗读时哪些字词该重读,请标注出来。 3、诵读品味,读准字音、语调、节奏
上片小结: 上片实写别离时的情景,词人缠绵 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用 铺叙、白描、情景交融的手法,将 情、景、事交织在了一起。
自主探讨
1、连接上下两片的过度句是那一句?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设想今后的生活并抒发 内心情感的? 3、下片中虚写了哪些触动离愁别绪的景物, 他们出现在什么特定的时刻?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受贾 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时,有这样一段 描写:“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
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 觉得利害。听了这番话,心中虽然有 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 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 罢!”虽然后来黛玉终于说出了一句话,
但这段描写正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无语 凝噎”的道理。
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 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整首词融 情于景,虚实结合在情景交融中,意境缠绵、 凄凉、清丽,演绎了一曲凄凉缠绵的离别之 歌。
小结: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 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 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 相生、虚实结合,反映作者对社会现 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 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 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 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 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下阕: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过 渡 伤离别 清秋节
因 情 造 风情难言 景 情 景 交 融 烟波 暮霭 今宵酒醒 杨柳 晓风 残月 酒醒伤情
此去经年 好景虚设 惨不成欢
思 念 苦
• 下片小结: • 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 抒发了词人别后孤单寂寞的心情,让 人真正了解到“都门帐饮无绪”“无 语凝噎”的缘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愁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
怎样理解 “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个 千古名句?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 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 一幅鲜明的画面。
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象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