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通过几年的教学,并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以及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大多学生的体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为此初步提出了改进学生体质状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生体质;下降;改进;学习;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96-02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体育事业也步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学校体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许多

资料和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的体能和健康素质却并没有得到相应

的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模式、生活环境、人生与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方面有关,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 心理负担大, 学习时间过长, 体育锻炼时间相对过少。下面我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1学校方面的原因

2.1.1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主体,应当受教育者在德、智、

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今天所谓素质教育的仍被应试教育所覆盖,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身体素质反而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1.2学校体育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学形式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是却忽视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与根本任务——增强体质与增进健康。新课程标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与以往相比在理念创新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也产生许多的问题。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来我院讲授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

绩时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些老师没有很好的理解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一味的创新,强调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改中提出淡化技术,减少了科学锻炼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或者只追求兴趣、玩耍、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而忽视了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造成学生体育锻炼强度减低,进而使学生体质下降。

2.1.3学校在对待学生人身安全管理上有一定的不合理行为。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尽可能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或减少到最低程度,不出大事故,但是体

育运动与伤害事故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参加体育锻炼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不能因为会出现伤害事故就取消或变向停止体育运动。学校和主管体育的部门从思想上重视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并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毛振明教授谈到安全问题时对那些“宁可让学生座死,也不让学生跑死”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此外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而言,严重匮乏,而广大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更为严重匮乏。农村学生在我国学生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数量远远低于所需数量。体育设施匮乏,学生难以开展体育运动,也是影响学生的体质增强的一个原因。

2.2社会方面的原因

2.2.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速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健康地生活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人们不能认识到物质条件与健康的关系,没有充分地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为健康服务,有的反而起了一些负面影响。对于学校大多学生而言,大多学生不会因吃的问题而发愁,学生的生活条件与以往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这样就会造成营养过剩或营养结构不合理,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

2.2.2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过去那种背着书包走或骑车几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求学的学生不多见了,一部分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私家车等机动

或电动车辆,学生步行的机会减少。

2.2.3教学楼、住宅楼高度剧增,有的还安装了电梯。学生除了体育课、回家上楼学生上去了就懒得下来,体育锻炼时间减少。2.2.4网络日趋普及,许多学生热衷于网吧,沉溺于此,不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更影响了体力活动,对视力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学生体质下降。

2.3家庭方面的原因

2.3.1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却存有许多共性特征,其中有许多特征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例如,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得懒惰、脆弱、缺乏毅力、怕吃苦,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家长望子成龙,课余时间送孩子进各种补习班,不愿孩子把时间花在体育活动上;与学校教师联手监督孩子学习,不管孩子课业负担有多繁重,都要不折不扣地令其如期完成,甚至有时还会额外加量,孩子的运动时间与睡眠时间都被侵占,有损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学生体质下降有其复杂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原因,然而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望尽快得到改善的因素,我们不渴望学生体质下降能得到很快的改变,但我们要想尽办法去努力减缓这一趋势。其中特别是改善学校的体育课,明确体育课的目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少一点形式主义,追求体育教学的时效性,认

清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这才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3发展学生体质的对策

3.1提高学生对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健康第一”的认识与理解,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健康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强化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提高健身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在课内、课外进行体育锻炼,体会运动的乐趣,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双重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保健知识以及各种体育项目规则;利用校园广播开办体育节目,制作体育知识专栏,让运动与健康理念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通过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养成终生锻炼的“终身体育”思想。

3.2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学校和主管体育的部门要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围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标, 构建科学的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以学生是体育实践环节主体, 从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评价要始终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