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骑楼:百年风雨的岭南印记-岭南骑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州骑楼:百年风雨的岭南印记:岭南骑楼

起源与特点“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骑楼,商住建筑,立面形态建筑骑跨人行道,故名骑楼。据查《连县志》(民国三十八年版)大事记,民国二十年(1931),辟中山南路及东山马路。又,民国二十五年,辟中山北路。在中山南路骑楼老街一带居住的老街坊的记忆里,骑楼的出现,虽然将近百年,但它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简短时间里风靡全城,成为了这座古城亮丽的街景。骑楼的过往,是与南门码头货如轮转的商业繁华联系在一起的。走进中山路,不论是北段,南段,抑或中段延伸的湖广街(今建国路),都有着骑楼许多老字号的深刻印记,生动地折射出民国以及建国前后的人文风貌,教人回味着古老而深邃的似水流年。

“商”,是骑楼建筑文化的根基之一,在我国古代檐廊式建筑可以找到与骑楼某些相似的元素。早在宋代,沿街设廊并开设商铺普遍出现。《续资治通鉴长编》写:“汴河堤岸……房廊,并拨隶户都左曹,乃收课利”、“徙城之始,衢路显敞,其后守吏增市廊以收课”。房廊和市廊,都是檐廊式建筑,与骑楼的建筑空间形式有着相似之处。

而追溯骑楼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三种。据查,一种说法为

专家论,骑楼是从东南亚一带的殖民地传入的。骑楼建筑为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来到印度南部的贝尼亚库普尔,英国人对那里炎热的气候极不适应。于是,他们在住宅前加了一个外廊以遮强光,造成较为凉爽的环境。后来,这一举措,很快被当地人效仿,叫它游廊,英国人称之廊房。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筑,随着英国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传入香港、广州,然后再北上到厦门及西入广西等。

也有人认为,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古希腊,近代传至世界各地,广州的骑楼吸收了西方古典拱廊建筑的特点。还有学者指出,骑楼为越族先民“干栏”建筑的遗韵。《博物志》里曰:“南越巢居”。《南越志》云:“南越栅居。”“巢居”和“栅居”,就是“干栏”。“干”为上面,“栏”指房屋。学者认为,史前时代,岭南的原始建筑经历了洞穴、半地穴到完全地面式的发展过程。“干栏”如高脚楼,上屋住人,下面容纳家畜和杂物。特点是干爽、通风、避暑、防潮,适合岭南的亚热带气候和地理环境,最后结合商业经营的需要发展而来。

而寻找“骑楼”一词被作为正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为治理广州市所颁布的“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

则”中细则的第十四、十五条款中。

综观连州的骑楼,具有粤派骑楼的特点,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骑楼,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上住人。

除此实用外,连州骑楼的墙面并没有古罗马柱浮雕图案、立面以垂直构窗的仿哥特式等丰富多样,只在中山路的中段有数间骑楼建筑的外观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有些许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却融入了太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透着浓浓的艺术韵味。

中山南路大部分骑楼,运用中国传统式建筑风格,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比如说柱子变为简单的方柱,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立面等方面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

繁荣与衰落

连州独特且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成为粤湘桂三省(区)边际贸易文化中心和中原通往南粤的交通要冲、中转枢纽和边贸商品集散地。史料记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汉武帝刘

彻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今连州),下湟水。“诗豪”刘禹锡刺连撰《连州刺史厅壁记》曰:“邑东之望曰顺山。由顺以降,无名而相钦者以万数。回环郁绕,迭高争秀,西北朝拱于九疑。城下之浸曰湟水。”也正是连州那条湟川河,成为了连州以及周边的历代官员、商贾、平民百姓南下便捷的水上之路。

连州城隍街内,曾建有一座直通湟川河边的“接官亭”。古时官员上落连州,在此迎送。而河对面,便是高堆、九陂一带的乡民居住地,他们来连州必须靠摆渡来往。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康熙)连州志》“渡之属”记:“州南门之外为南门渡,路通河邵(河村);次为济川渡,在济川门;次为龙津渡,在龙津门外。”说明今南门口一带古时便有好几个渡口。据查,龙津门是中山南路朝西的一个城门,北去不远有济川门,两门相隔间的城门外就是连州城最繁忙的码头,对岸就是双溪亭,然而到了清乾隆、同治年间,《连州志》载“济川渡,在济川门,今无”,那时的济川门还有,然济川渡已消失,成为了记忆。

查清道光二年《广东通志》载:王大宝,绍兴年知连州事。

另据《连州志》载:“王大宝,字元龟,潮州海阳人。绍兴十六年,以右承议郎知连州,下车访民疾苦。民皆曰:‘惟

月输免行钱不便,大宝为减之’……”。期间,王大宝看到百姓渡河艰难,遂于接官亭与龙津渡之间的对岸建“双溪阁”(注:双溪指湟水二源,星子河与三江河交汇处),为民摆渡入城时歇脚之用。时值一代鸿儒张栻随父张浚寓居连州,以聪颖灵感赋诗《双溪春涨》:

春杪溪流涨,双支交荡漾。

鱼龙竞蹴踏,波涛连渺莽。

行人欲济川,袖手叹河广。

安得万斛舟,为吾乘浩荡。

诗中摩肩接踵的繁华景象,与当年刘禹锡刺连那会儿作《双溪》“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沉”的闲情逸致有了鲜明的对比。到了明清时期,湟川河的航运,更使连州的经济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明天顺六年(1463),因平莫文章之乱而偕戈立莅连的张瑄和张南轩先生“八景”诗云:“人兴望洋叹,不说江汉广。”《连州市志》(2011年版)“大事记”载:“明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72),广州府在连州星子设盐埠,拨粤盐供湘楚食用。‘从连州星子引盐行销湖广、衡水、永宝三府,每年折至一万余引’。”民国十三年(1924),瓦瑶岗(湟川河西)乡绅张家齐倡议集资建造龙津桥(后更名双溪渡浮桥),百姓少了摆渡的繁琐。水路的兴旺终于令州人在民国二十年(1931)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举措:辟中山南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