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论文
分析探讨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理,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究。
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本院7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
对照组患者选择只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而试验组患者则选择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肌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肌力(73.01±15.86)分、日常生活能力(79.69±11.74)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肌力(65.09±11.76)分、日常生活能力(65.38±10.46)分的评分;试验组临床的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的总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中医针灸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肩周炎,其临床疗效更优,患者恢复情况更好,无不良反应,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患者较为满意,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疗效;针灸;推拿;肩周炎肩周炎有“五十肩”之称,在临床中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主要指肩关节囊、肌腱、滑膜囊、肌肉群、周围韧带及其他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同时也是一种退行性的病变[1]。
医学上认为,长期偏侧面躺卧、劳累过度、局部感染等都是导致肩周炎发生的诱因。
肩周炎患者通常感觉有肩关节酸重疼痛感、活动会受到限制甚至丧失关节的功能等。
我国的中老年人易患得此病。
肩周炎的发生,使患者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
因此,为探寻更快速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特对本院收治的76例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进行分析与研究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7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
试验组中男33例,女5例,患者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1±3.9)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8±1.3)年。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所纳入的肩周炎患者110例分为针灸组和针药组,每组55例,针灸组、针药组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针药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均有明显下降、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CMS)均有明显下降,其中针药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针灸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灸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5%,针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药结合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广泛应用性和积极推广性。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共入组110例。
按自愿、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针灸组,各55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2周~3年。
治疗组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6岁,病程1.6周~3.2年。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接受针灸治疗,试验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联合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选择的针具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0mm*25-75mm。
依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站位或坐位,主要选择的穴位为条口穴和承山穴。
患者准备好后,用75%乙醇棉球对局部穴位进行常规消毒,进针点选择患者患侧下肢部位的穴位,沿条口穴进针,向承山穴方向进行透刺,得气后使用的针灸手法主要为提、擦、捻,动作幅度稍大,此过程中需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强烈的酸、胀、麻等感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针感。
在针灸过程中可告知患者进行肩关节各方向适当运动,运动方向包括外展、外旋、前屈、后伸、内收等,以上动作各循环次,运动的幅度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幅度为主,运动完毕后起针。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将他们分为使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的观察组与仅使用康复技术治疗的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2.25±0.57)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康复技术;肩周炎前言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病率的疾病之一,为中医临床的常见病。
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无论是在生活质量还是身体健康方面,都深受疾病的影响,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以人体软组织的损伤或变形为主,其中女性患者居多。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肩周炎患者主要受肌肉过度劳损、肩经络不通等因素的影响。
为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下文将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均经x线摄片检查确诊。
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单采用康复技术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无精神或肝脏方面的疾病。
男女人数比例右肩发病(例)左肩发病(例)平均年龄(岁)对照组25:25272356.74±4.73观察组23:27242656.49±5.121.2治疗方法(1)对照组使用康复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在术者的指导下使自然放松肩部,然后术者轻缓的按摩患者局部肌肉以改善肌肉弹性。
再一手固定患者侧肩胛骨,并一手拖住肘部关节以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旋转的方式进行旋转,幅度由小至大。
同时根据病人可承受的角度,用前拾上举搬法与外展上举搬法进行肘部肩关节外展运动,每次移动以10秒为准,直至患者感到疼痛。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针灸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探讨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手段。
方法将56例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治疗组的方案为针灸与推拿结合,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结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要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临床的实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疗效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并且活动不便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
本病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并且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略高,在体力劳动者中更为多见。
该病的早期症状为肩关节阵发性的疼痛,发生时需要立即治疗,若未得到有效治疗,有可能对肩关节的功能活动造成严重影响[1]。
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56例已确诊的肩周炎患者,单盲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
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41-7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年余;其中左肩12例,右肩16例;有外伤史者7例,有明显受寒病史者18例,原因不明者7例。
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43-7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年余;其中左肩10例,右肩18例;有外伤病史者5例,有明显受寒病史者16例,原因不明者7例。
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肩周炎病灶部位、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所有病例症状均包括肩部疼痛,以夜间尤为严重,肩关节活动障碍;局部有压痛感;X射线检查未出现骨、关节等病变,所有症状均符合诊断标准。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肩周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组在推拿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疗程2周。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
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研究肩周围炎又称为“五十肩”、“肩凝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持续性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且以夜间为重。
虽然关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探明,但多认为与肝肾虚衰、外伤劳损、久居寒湿之地等因素有关。
关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痛点封闭、药物关节腔内注射、手术等方法缓解症状,中医多采用针灸、热敷和口服中药等方法辨证治疗。
本研究主要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研究的整个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患肩周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的男10例,女性20例,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22例;治疗组年龄为44-67岁,平均为(54.50±5.08)岁,对照组为46-67岁,平均为(55.30±5.38)岁;治疗组病程为1-15个月,平均为(7.13±4.22)个月,对照组为1-14个月,平均为(6.80±3.58)个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肩关节急性或慢性疼痛,以夜间为重,如遇寒凉可加重;患肩外展、后伸、外旋等活动受限;X线可见肩部骨质疏松;患肩肌肉可有萎缩。
50例肩周炎针灸推拿治疗及护理体会论文

50例肩周炎针灸推拿治疗及护理体会【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治疗及护理;体会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好发于五十岁左右中老年人,故有“五十肩”之称,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我科采用针灸治疗、手法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取得瞒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20例,女30例,年龄35-70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者20天,最长者3年,所有患者患病在疾病的早期都有肩部明显的酸痛的表现,疾病严重的患者进行外展、上举等动作时会有受限的表现。
1.2 治疗方法推拿方法:用掌揉、拇揉、滚法等放松肩2-5min,点按肩井、肩髃、肩髎等穴位2-5min;弹拨挛缩肌腱韧带,用掌揉法缓和肩部疼痛。
针灸方法:针致痛点、粘连点,即阿是穴;配穴:循经选用肩髃、肩髎,肩贞、曲池、臂臑、外关等穴位。
康复训练疗法:我们指导病人采用手指爬墙、两手抱头、扩胸分肩、旋摩肩周法等方法治疗肩周炎。
1.3 护理及康复示教方法1.3.1 心理护理①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病室尽量保持整齐清洁,适时在患者的病室中播放轻松的音乐,改善其心情。
②应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增进关系:对患者应以和蔼、热情的心态和其沟通,让其对护理人员有充分地信任,加强沟通可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关系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③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针对性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
1.3.2 对患者饮食方面的干预患者食物应以清淡为主,不可过于油腻、辛辣等,并应进行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应多食用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等食物。
1.3.3 体位护理患者摆放肢体的位置对其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其可避免患者出现挛缩、痉挛的表现,促进疾病好转。
患者可选择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上述体位可轮流交换,此三种体位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1.3.4 治疗①推拿:给予患者进行按摩应要对其各项表情进行观察,并不断询问对按摩有什么感觉,从而调整治疗。
分析中医针灸推拿应用于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

分析中医针灸推拿应用于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摘要】中医针灸推拿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基础,包括经络理论和穴位理论。
然后探讨了针灸推拿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了相关研究结果和临床案例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针灸推拿能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肩功能障碍,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文章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全面评估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的必要性。
中医针灸推拿在肩周炎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需更多深入研究以验证其疗效。
【关键词】中医针灸,肩周炎,实际效果,理论基础,应用效果,研究结果,临床案例,副作用,注意事项,临床应用前景,进一步研究,临床实践,治疗效果评估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僵硬、功能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等,但疗效有限,容易引起药物依赖性和药物副作用。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针灸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肩周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针灸推拿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体内气血循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与调节,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恢复健康的目的。
尽管中医针灸推拿在治疗肩周炎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其具体的临床效果和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本文旨在对中医针灸推拿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基础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基础包括多个方面。
中医认为肩周炎是由于气滞血瘀、肝肾不足、风湿侵袭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导致肩部筋膜、肌肉或关节组织受损而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针灸治疗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瘀血,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针灸治疗肩周炎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9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针灸联合推拿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运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疗效肩周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肩部疼痛严重、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具有病程长、病情进展慢、治疗困难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但西医治疗需要长期注射治疗,不良反应较高,依从性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但随着中医治疗的推广,针灸与推拿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
我院对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肩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伴有肩关节肿胀、疼痛、运功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
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5.8±7.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2±1.3)年;其中双侧发病18例,单侧发病27例。
观察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53.9±6.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2.1)年;其中双侧发病19例,单侧发病26例。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探析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探析摘要】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间接收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接收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以及推拿方面的治疗。
为了保证对比的精确度,这两组患者的治疗频率是一致的,即都以十天为一个周期,一天一次。
经过两个周期治疗之后,我院综合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有6例康复患者,7例显效患者,12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有效率为72﹪。
观察组患者有20例康复患者,显效6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不存在无效的情况,有效率为96.23﹪。
结论:采用针灸与推拿的方法综合治疗肩周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质量,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结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336-02肩周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关节疾病[1]。
患者在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比较严重的肩关节疼痛,白天疼痛程度比较轻,夜晚的疼痛情况比较重[2]。
严重时患者的肩关节正常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降低。
中医针灸与推拿是我国医学界的瑰宝,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治疗肩周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接收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是69岁到96岁,平均年龄为76.42岁;患者中有32例患者左肩膀患有肩周炎,28例患者右肩膀患有肩周炎。
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与推拿综合治疗。
为了保证对照因素的纯洁性,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服用任何对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并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频率是相同的。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推拿与康复技术在肩周炎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肩周炎治疗的患者(共7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行针灸推拿+康复技术治疗,n=36)与对照组(行康复技术治疗,n=36),并从回顾性分析的角度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疼痛评分。
结果分别以不同方法施治后,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处疼痛评分为(2.12±1.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可取得较为可观的疗效,应于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康复技术;肩周炎[Absrt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cupuncture,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72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treated with acupuncture,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N = 36)and control group(rehabilitative therapy,n = 36),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pai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4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ain score of the affected area was(2.12 +1.0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 0.05). Conclusion: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can achieve considerable curative effect on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which should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Shoulder periarthritis前言肩周炎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也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肩周炎患者60例,使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运用关节功能评分来比较干预前后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后各项关节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效果肩周炎,也称五十肩、漏肩风、凝肩等,是肩关节软组织发生的无菌性炎症病变,包括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和冻结肩[1]。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诊断,是将不明原因的“肩周炎”称为冻结肩,将由外伤及手术等原因导致的“肩周炎”称为肩关节僵硬。
我国人们经常说的肩周炎,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的肩痛和活动障碍。
肩周炎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劳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
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的定义,该病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难忍,夜间加重,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且进行性加重,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臂无法抬起等[2]。
治疗的关键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西医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近年来,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逐渐得到推崇,本研究拟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现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肩周炎患者60例,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肩周炎的诊断要点:①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慢,病程冗长,无明显的损伤史。
②初为轻度的肩疼,逐渐加重,夜间为甚,影响睡眠,有时疼痛可向前臂放射。
③肩部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时,患者很难完成梳头、摸背、洗脸等动作。
④患肩有废用性肌萎缩,此外肩关节间隙,三角肌肌腹及肩胛冈上、下处,有明显软组织压痛点。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探究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探究【摘要】目的:文章主要探究了肩周炎的治疗方式,分析推拿与针灸的组合式治疗方案的具体疗效。
方法:选择患有肩周炎的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当作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
为了保障分组的公平及随机性,需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进行。
两组运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前者使用针灸的方式,而后者的方式则不同,除了针灸外,还加入了推拿方式,两者结合治疗肩周炎。
患者完成两个疗程后,需对两组数据统计对比,判定其疗效。
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29、38,因此可计算两组的有效率为95%,72.5%,符合统计标准(P<0.05);同理,两组的关节疼痛评分也不相同,治疗完成后,观察组VAS评分低,具有统计学标准(P<0.05)。
结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针灸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可进行推广治疗。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在肩周炎的治疗方案中,针灸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它具有多种疗效,可缓解病症疼痛,活络身体经脉。
但是,该方式也有弊端,其无法消除组织粘连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不稳定。
而推拿的治疗方式则主要针对组织粘连问题,通过按摩手法的不同,使其肩周肌肉血液流动加快,疏散关节囊的粘连情况,进而缓解患病的疼痛,提升人体的舒适感。
而文章则主要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结合,探究其结合后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实验选择了2018年至2019年期间治疗的肩周炎患者,经统计,其实验对象为80人。
而选择该类患者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具体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述,里面详细记录了判断肩周炎的方式。
同样,并不是所有的肩周炎患者都能成为研究对象,其排除过程也有一定标准,具体如下,首先病人不能有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其精神正常。
除此之外,参与研究的对象都需要告知详情,并签订知情书。
该实验通过了医院的批准(文号:20180408)。
为了保障分组的公平及随机性,需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进行。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肩周炎采取针灸结合推拿康复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研究。
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200例,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
结论:肩周炎采取针灸结合推拿康复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康复技术;肩周炎;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Li XiuminRongx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43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on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July 2021 to July 2022. The subjects were 200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cluding 10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10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ombined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was given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and the pain degree of the control group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is effective and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acupuncture; Massage;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Clinical research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由于患者的坐姿不良、长时间的劳动、缺乏适当的运动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肩袖部分受到损伤和疼痛[1]。
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 ol.(10) No.10 -22-3讨论通常情况下,认知功能障碍会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将认知功能障碍归为“善忘”“痴呆”的范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为其主要发病机制[2]。
脑位于颅内,主宰思维、意识与精神活动,督脉位置为背部正中,灸督脉穴位能够发挥安神定志、醒脑开窍、健脑补髓、疏通经络、振奋阳气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MoCA与MBI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了督灸的有效性。
百会、神庭均属于督脉主穴,神庭穴为阳明、足太阳、督脉之会,督脉经气由上星穴流出之后,下行流聚在该位置。
神庭具有降逆平喘、宁神醒脑的功效,对其进行灸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百会属于足太阳、督脉之会,具有生髓养脑、益心安神的功效。
对督脉穴进行艾灸,能够促使督脉之气振奋,阳气上达脑窍,促使血通脑络,脑血管扩张,将脑血流增加,最终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督灸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朱永磊,黄川,邢甲进,等.“从督论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4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2):50-52.[2]刘林.“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作者简介:尹爱兵,通讯作者。
编辑:段苏婷编号:ER-4170905002(修回:2018-04-05)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plus rehabilitation on frozen shoulder李雪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674400)中图分类号:R3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10-0022-02证型:IG【摘要】目的:针对患肩周炎的患者选择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论文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结合了针灸推拿的肩周炎治疗方法进行效果分析,以此来找到最能够缓解病人病情或者治愈病情的措施。
方法采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的方法,把患者一共分成两组: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针灸上的治疗。
实验组要将推拿和针灸这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
两组患者的治疗频率为一日一次,整个治疗周期为十天。
观察的周期是两个疗程。
结果实验组患者30例,共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30例,共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
实验组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率。
结论比起只使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结合了推拿的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产生了很大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推拿;针灸;治疗;肩周炎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医院将在2010年2月—2011年4月在医院进行肩周炎治疗的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一共分配成两组。
男患者在实验组中一共有10例,女患者有20例,其患者的年龄在65—98岁之间,平均77(85.4±7.5)岁,右肩膀患有肩周炎的有14例,左肩膀患有肩周炎的有16例。
男患者在对照组中一共有11例,女患者一共有19例,其患者的年龄在60—95岁之间,平均78(88.6±7.6)岁,右肩膀患有肩周炎的有15例,左肩膀患有肩周炎的有15例。
对这两组的患者在一般资料所具有的p值下进行计算得出p>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这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是采取温针灸法方法。
温针灸法必须要按照压痛的部位对需要针灸的地方进行确定。
通常使用的措施是将循环取穴和局部取穴结合在一起。
在下针的部位进行确定的时候找准压痛的部分非常重要,比如加臂穴、上臂痛以及曲池穴就要被排在针灸位点这一行列。
天宗这个部位则是当肩胛感觉到痛楚时经常选择下针的地方。
针灸治疗肩周炎论文推拿治疗肩周炎论文: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例

针灸治疗肩周炎论文推拿治疗肩周炎论文: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例关键词: 针灸;推拿;肩周炎;疗效观察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1]。
肩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严重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
本科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该病6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本科近3年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42岁;有外伤史者6例;病程最长者6个月,最短者7 d。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所有病例均有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局部压痛;X线检查无骨、关节病变,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2·1针灸治疗取穴:患侧肩髃、肩贞、肩前、臂臑,双侧曲池、合谷、血海、阳陵泉。
针灸方法: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5 min行针1次,平补平泻,虚、寒证者加艾条温灸。
2·2推拿治疗针灸结束后对肩关节局部先施以揉法,手法以轻为宜,时间3~5 min;继用拿、捏法,手法稍重,时间3~5min;再用运动关节法,作肩关节各个方向被动运动,幅度逐渐增加,力量由小到大,以患者疼痛能耐受为度,时间5~8 min;最后以搓、抖法结束,手法轻柔,时间2~3 min。
针灸推拿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1个疗程治愈者17例,2个疗程治愈者30例,3个疗程治愈者7例,好转6例。
4典型病例李某,男,56岁,于2008年5月16日初诊。
左肩部疼痛伴功能障碍1月。
1月前出现左肩部疼痛不适,逐渐出现左肩功能受限,自行贴“麝香壮骨膏”无效,病情逐渐加重。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效果的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效果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针灸及其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笔者经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分别给予针灸及其联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观察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程度,降低肩关节活动受限范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6.9;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048-02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出现急性炎症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的一种疾病,易发于中老年人群。
病者患处有疼痛酸重感,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影响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学多采用针灸推拿疗法,并得到广泛应用。
为此,随机选择笔者经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分别给予针灸及其联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性。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笔者经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在4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86±8.65)岁;病程范围在6月,11年之间,病程中位数为8年;发病部位及其分布为左侧26例,右侧27例,单侧26例,双侧24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52.68±8.58)岁;病程范围在7月,12年之间,病程中位数为8.5年;发病部位及其分布为左侧29例,右侧22例,单侧29例,双侧21例。
分析中医针灸推拿应用于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

分析中医针灸推拿应用于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
由于现代生活中长时间的坐姿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肩周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影响。
传统中医针灸推拿作为中医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推拿按摩肌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针对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机理,目前已有一些临床研究案例进行了分析。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针灸推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肩关节的灵活度和功能,对肩周炎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患者体验方面,很多患者表示在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后,肩部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更加灵活,整体感觉身体得到了舒缓和放松。
这些积极的反馈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医针灸推拿在治疗肩周炎中的有效性。
1.2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推拿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旨在探讨该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并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合理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依据,为肩周炎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也旨在促进对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推广中医针灸推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中医针灸推拿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2. 正文2.1 肩周炎的特点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僵硬等症状。
肩周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肩周炎多见于外伤或过度劳累引起,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程度较重;慢性肩周炎则是由于长期姿势不良、过度使用肩部引起,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常在抬举、侧屈或旋转肩部时感到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除了疼痛和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还可能出现肩部肌肉萎缩、肩关节周围肿胀和畸形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62-01
【摘要】:目的观察按摩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对入院例肩周炎患者应用按摩针灸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在入院的全部患者中,据统计全部有效。
结论采用按摩、针灸、功能锻炼使粘连的关节囊、肌腱及韧带等松解,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及肩部营养代谢、松解粘连、解除痉挛,增强肌力及防止肌肉萎缩加快早期治愈。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康复锻炼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主要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退行性、炎症性病变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及功能受限为特点的病症。
本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所以又称“五十肩”,体力劳动者者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其发病多与软组织的长期劳损、外伤、受寒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肩凝”“漏肩风”“肩痛”等范畴。
十余年来,笔者应用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先将相关体会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针灸
基本处方:肩髃、肩髎、臑会、肩贞、曲池、外关。
局部压痛明显者,加阿是穴。
随症选穴:项疼痛者加肩井、风池;肩内臁痛,加尺泽、太渊;肩外臁痛,加后溪、小海;肩关节局部压痛明显者,
取1-3个阿是穴,施以温针灸。
1.2 推拿
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医者站于患侧,医者先用叩击法再用滚法使病人三角肌放松,配合点揉风池、肩井、天宗、肩髃、肩髎、肩贞、臑会、臂臑、曲池等穴位,同时配合上肢的外展,外旋、内收、上举等被动活动,注意避免动作粗暴而引起剧烈疼痛、然后用拿法、揉法、自颈项拿,揉至肩臂部,反复数次,搓患者肩部约半分钟,以稍有酸胀为宜;最后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至腕反复搓抖数遍,双手握腕抖上肢数次,结束治疗。
1.3 作方法
每日治疗1次,先针灸,后推拿。
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推拿手法以轻揉为主,被动活动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20分钟。
2. 功能康复训练
2.1 爬墙法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上肢尽量高举。
举到最高处时身体前倾,使部分体重压在上肢上,坚持片刻,上肢缓缓放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2.2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反背,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2.3 外旋锻炼背部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做上臂外旋动作,尽量使拳背接近墙壁,反复进行,同时做甩手画圈。
2.4 摇膀子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
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3 疗效标准
痊愈:肩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
显效:肩痛和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上举可达160度以上,后伸内旋可摸到肩胛下角。
内收时搭肩肘尖可达胸中线,感到不痛或轻度疼痛。
好转:肩关节功能有改善,疼痛减轻,可从事轻工作。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3岁,农民,2011年5月23号就诊。
2011年2月因受风寒而发右肩疼痛,至4月右肩疼痛加重,肩关节活动不利,曾在某医院就诊,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及局部封闭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一个月后症状又复发至今。
体格检查:右肩疼痛,右上肢上举、外展、后伸等动作受限明显,肩髃,肩贞、天宗、肩井等穴压痛明显,肩部肌肉紧张,眠差,纳可。
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肩痹证,证属风寒闭阻筋脉,,气血阻滞不通。
治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以上述方法治疗10次后,患者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隧又巩固治疗10次后痊愈。
2011年10月8日随访未再复发。
5 体会
针灸治疗在缓解急性期炎症疼痛方面较推拿疗法效果更为明显,而推拿方面在后期粘连时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方面则较针灸更为有效。
在肩周炎急性期,软组织炎症渗出较严重,常伴有剧烈疼痛,
为减少患者痛苦,不宜作肩关节大幅度被动运动,而应以活血止痛,促进炎症吸收为主,治疗仪针灸为主,辅以推拿,且手法宜轻柔。
肩周炎后期,肩关节软组织炎症吸收明显,以关节活动障碍为主,此时治疗应以推拿为主,在此基础上作肩关节被动活动,施行被动活动手法时应循序渐进,施力得当。
参考文献
[1]罗正元.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8.
[2]李忠汗,刘禹,朱毅.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3.
[3]廖远碧.针灸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65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4.
[4]杨致民. 推拿针灸治疗86例肩周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4.
[5]张宁.小议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