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哪些
临床常用药品
临床常用药品药物在医疗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医生们常常会使用一些临床常用药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主要功能。
一、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可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两类。
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和阿莫西林,可以用于多种细菌感染,而狭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则只对特定的细菌有效。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还包括红霉素、氯霉素等。
二、止痛镇痛药物止痛镇痛药物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疼、牙痛、关节疼痛等。
常见的止痛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此外,还有一类镇痛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用于治疗严重疼痛。
三、心血管药物心血管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等。
其中,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另外,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四、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精神症状。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奥氮平等。
五、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来缓解症状。
六、消炎药物消炎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反应,如风湿性关节炎、受伤后的肿胀等。
常见的消炎药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它们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
总结:临床常用药品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止痛镇痛药物、心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过敏药物和消炎药物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患者疾病和缓解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使用药物时,医生们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字数:342)。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推荐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推荐术后镇痛是麻醉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选择术后镇痛药物时,麻醉科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
本文将针对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进行推荐和解析,以帮助麻醉科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一、阿片类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药效较强的术后镇痛药物,主要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来发挥其镇痛作用。
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
在选择阿片类镇痛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情况,同时也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非甾体消炎药物(NSAIDs)非甾体消炎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破坏来缓解术后疼痛。
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物包括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在选择非甾体消炎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肾脏和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避免出现肾脏损伤和胃溃疡等不良反应。
三、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来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常用于部分术后疼痛区域的镇痛。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在选择局部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以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四、镇痛辅助药物镇痛辅助药物是与其它镇痛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镇痛效果或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
常用的镇痛辅助药物包括氯胺酮、甘氨酸等。
在选择镇痛辅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群体,选择适合的术后镇痛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方案。
同时,麻醉科医生应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体系,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麻醉科中的患者镇痛药物应用
麻醉科中的患者镇痛药物应用患者镇痛在麻醉科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质量。
而患者镇痛的主要方式则是通过使用镇痛药物来实现。
本文将就麻醉科中常用的患者镇痛药物进行介绍和应用。
一、常用的患者镇痛药物分类1. 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是麻醉科中最常用的患者镇痛药物之一。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常见的阿片类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2.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除了阿片类药物外,还有一类非阿片类的镇痛药物。
这类药物一般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发挥镇痛作用。
常见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有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等。
3.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一类能够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并使局部神经末梢无效化从而达到镇痛效果的药物。
这类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二、麻醉科中患者镇痛药物的应用原则1. 个体化选择在麻醉科中,每位患者的疼痛感知和忍受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患者镇痛药物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2. 综合应用患者镇痛可以采用单一药物进行,也可以采用多种镇痛药物的综合应用。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术后镇痛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进行应用。
3. 防止副作用患者镇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控制药物的剂量和速度,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患者镇痛药物的具体应用1. 术前镇痛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为了减轻术后的疼痛感,可以采用术前镇痛的方式。
一般选择较长时间作用的镇痛药物,如长效嗎啡或硬膜外镇痛等,使患者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能得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2. 术中镇痛术中镇痛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期间患者的疼痛感和术后镇痛的需要。
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应用,如持续输注阿片类药物或局部麻醉药物等。
3. 术后镇痛术后镇痛在麻醉科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药物选择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药物选择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药物选择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得到适当的镇痛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又能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手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选择,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为医生在手术中做出明智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一、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产生麻木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抑制痛觉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迅速起效、作用时间短等特点。
它主要适用于轻度疼痛的手术,如皮肤切割和缝合等。
利多卡因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反应。
2. 布比卡因布比卡因是一种较长作用时间的局部麻醉药物。
它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手术,如拔牙和骨科手术等。
布比卡因虽然作用时间长,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控制,以免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二、静脉麻醉镇痛药物静脉麻醉镇痛药物是通过静脉给药产生全身性镇痛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静脉麻醉镇痛药物有芬太尼、丙泊酚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达到镇痛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1. 芬太尼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持久等特点。
它适用于重度疼痛的手术,如剖腹手术和心脏手术等。
然而,芬太尼也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丙泊酚丙泊酚是一种快速起效的静脉麻醉镇痛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可控制的麻醉水平。
丙泊酚适用于不同程度的手术镇痛,但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三、神经阻滞药物神经阻滞药物是通过将镇痛药物注射到神经或神经节附近,阻断痛觉神经的传导来达到镇痛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神经阻滞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神经阻滞可以提供局部和全身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
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在神经阻滞中具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疼痛科常用药物
疼痛科常用药物疼痛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种身体不适反应,它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
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医生常常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以下是疼痛科常用药物的介绍。
一、非处方药1. 对乌梅药丸:乌梅药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腹痛等症状。
它的主要成分是乌梅,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
2. 布洛芬: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疼痛,如关节炎、肌肉酸痛等。
它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3.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神经性疼痛等症状。
它可以通过抑制疼痛传导和降低体温来减轻疼痛感。
4. 盐酸氨基葡萄糖胺:盐酸氨基葡萄糖胺是一种常用的关节保护剂,可以通过修复软骨和减少关节摩擦来缓解关节疼痛。
它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
5. 金霉素眼药膏:金霉素眼药膏是一种常见的眼科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眼部感染引起的疼痛。
它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
二、处方药1. 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是一种强效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疼痛,如癌痛、手术后疼痛等。
它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抑制疼痛传导和减少疼痛感。
2. 非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如骨折、关节炎等。
常见的非阿片类镇痛药有美沙酮、布比卡因等,它们通过作用于神经元的钠通道,减少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起到镇痛作用。
3. 局部麻醉剂:局部麻醉剂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常用于手术和生产过程中的局部麻醉。
常见的局部麻醉剂有利多卡因、丁卡因等,它们可以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感觉丧失,达到镇痛的作用。
4.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常见的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曲唑酮等,它们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情绪和睡眠,还可以减轻疼痛感。
以上是疼痛科常用药物的介绍,不同的疼痛症状和病因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气胸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气胸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哪些气胸是指胸腔内的气体异常聚集,导致肺组织部分或完全塌陷。
为了有效治疗气胸,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气胸常用的药物治疗,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一、镇痛药物气胸常常伴随着剧烈的胸痛,为了缓解疼痛感,常使用镇痛药物。
有以下几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可选:1.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
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减轻疼痛感,并具有镇静的作用。
然而,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依赖性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因此需谨慎使用。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相比于阿片类药物,NSAIDs的副作用相对较轻,但仍需考虑其对胃粘膜的刺激和肾功能的影响。
二、胸腔引流药物胸腔引流是气胸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抽出,减轻气胸症状。
在进行胸腔引流时,常同时使用局部麻醉药和止痛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 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药能通过抑制神经冲动传导,使患者在胸腔引流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避免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 止痛药:如阿片类镇痛药和NSAIDs。
除了镇痛作用,这些药物还能辅助局部麻醉药降低胸腔引流过程中的疼痛感。
三、气胸治疗药物气胸的治疗还需用到一些特定的药物,以促进气体排出和肺组织修复。
1.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这类药物作用于肺部平滑肌β2受体,引起支气管扩张和血管舒张,从而加快气体的排出。
2. 胸腔黏附吸附剂:如透明质酸、纤维蛋白溶解酶等。
胸腔黏附吸附剂能降低纤维蛋白的黏附,促进气体和液体的排除,减少局部炎症反应。
4. 肺表面活性剂:如胎牛肺提取液。
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含有磷脂等成分的药物,可增加肺泡表面张力,减少肺泡萎陷,促进气体交换和组织修复。
除了药物治疗,气胸的治疗还包括胸腔引流、胸腔闭孔等手术干预。
疼痛门诊的常用药物
疼痛门诊的常用药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刘波涛一、总论疼痛门诊的常用药物。
主要包括:中枢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麻醉药、神经破坏药以及疼痛的辅助用药。
二、中枢性镇痛药中枢性镇痛药物,一般来说主要分作两大类:一类是阿片类镇痛药物,另一类是非阿片类的镇痛药物。
接下来我们先讲阿片类镇痛药物。
阿片类镇痛药物习惯上又称为麻醉性镇痛药物,它可以提高痛阈,减轻以至消除疼痛,减少患者因疼痛而引起的身体的痛苦和精神、心理上的压力,还有这种焦虑、烦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缓解疼痛时一般不产生意识消失,但大剂量时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能产生睡眠或者麻醉。
在疼痛门诊中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列举了六种,分别是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可待因、哌替啶和丁丙诺啡。
吗啡这是从阿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壁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
这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一种重要的镇痛药。
口服是最佳的给药途径,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依赖性,方便而且没有创伤。
吗啡在临床上具有多种剂型,如硫酸或者盐酸吗啡的口服剂型就有即食片、缓释片,或者水剂,同时还有这种注射针剂。
盐酸吗啡的即释片和控释片,区别主要是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不同,所以服药的间隔时间也不同,一般吗啡即释片的间隔时间是4-6小时,而缓释片的间隔时间是8-12个小时。
吗啡可以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具有这种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镇痛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期癌性病变的这种剧痛。
它在镇痛的时候能保持意识,以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同时还有比较明显的一种镇静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阿片类药物可以产生欣快的精神效应,这就是导致药物滥用的神经生理基础。
同时吗啡也可以对呼吸系统产生这个呼吸抑制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管和心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大剂量的吗啡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吗啡可以使消化道的这个平滑肌、括约肌兴奋,然后主动减慢,所以可以有止泻和治疗便秘的这个作用。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哪些
1/10长时间的反复给药,这种方法给药非常不方便,而且长时间反复肌内注射可引起注射部位的红肿、硬结,对病人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3、美沙酮这种药物的止痛效果与吗啡基本相同。
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出汗、口干、嗜睡。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可通过胎盘,对胎儿有呼吸抑制作用。
可以口服给药,也可以通过肌内注射给药。
长期应用具有成瘾性。
4、芬太尼作用机制与吗啡是一致的,但是其止痛作用比吗啡大得多,大约是80倍。
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是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比吗啡小,成瘾性比吗啡弱。
注意事项:个别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孕妇和心律失常病人慎用,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和重症肌无力病人应用时应该慎重。
与中枢性抑制剂和并应用,如鱼巴比妥类药物、安定类药物合并应用时,药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药物的用量可适当减少。
目前已经有经过皮肤吸收的外用贴剂。
5、曲马多止痛作用是吗啡的1/10,没有成瘾性,对呼吸没有抑制作用,具有轻微的止咳作用。
药物在肝脏中进行代谢,经过肾脏排泄。
可以口服,也可以肌内注射。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眩晕、恶心、呕吐、口干。
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该注意,与洋地黄类药物合并应该用时应该适当减少剂量。
6、强痛定止痛作用约是吗啡的1/10,是一种速效止痛药。
其对于皮肤、粘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于内脏器官的疼痛效果较差。
这种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可有恶心、呕吐或者头晕、困倦等。
成瘾性比较弱。
7、消炎痛又叫吲哚美辛,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合成而产生解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在癌症止痛中应用的是其止痛作用,这种药物同时有退热作用,也是常用的退热药。
同时,它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口服吸收迅速、良好,在肝脏中代谢,排泄快。
而且目前这种药物有栓剂,可经直肠给药。
药物没有成瘾性。
消炎痛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部分病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等。
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如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疼痛治疗常用药物
治疗疼痛的常用药物有哪些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口服、经皮、直肠、肌肉注射、静脉、椎管内、粘膜及局部等给药途径;用于疼痛治疗的药物种类十分繁多;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常用的有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 、抗抑郁、抗焦虑与镇静催眠药、糖皮质激素等;用药前必须熟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疼痛的原因、特点、性质、部位,合理选择药物,以达到镇痛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的目的;一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它是治疗疼痛的主要药物;常用药有吗啡、芬太尼等;该类药物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作用;μ,κ及δ阿片受体是与镇痛有关的阿片受体,其中μ受体又分为μ 1 和μ 2 两个亚型;按药物与阿片受体的关系将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分为三类:1 、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激动μ受体,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哌替啶等;吗啡是经典的阿片受体激动药,临床上有口服、针剂以及即释、控释等多种剂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也已广泛用于临床,主要适用于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该剂能持续释放芬太尼进入血循环达 72 小时;首次使用时,经 6 ~ 12 小时,芬太尼的血浆浓度即可产生镇痛效应,经 12 ~ 14 小时芬太尼达稳定状态,可维持 72 小时,每 72 小时更换一次,当取下停用时,血浆芬太尼浓度逐渐下降,经 17 小时 13 ~ 22 小时下降约 50 %;2 、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杭药又称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和σ受体,对μ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如喷他佐辛等;3 、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拮抗μ受体,对κ和δ受体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如纳洛酮等;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均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阿片受体产生特异性抗伤害效应;阿片类药物的外周镇痛作用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如果能利用阿片类药的外周作用机制产生镇痛,就可能避免其中枢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NSAIDs 均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NSAIDs 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关节痛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炎症性疼痛疗效更好;此外也可用于术后镇痛和癌性疼痛治疗;长期应用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NSAIDs 的镇痛作用机制主要在外周,是通过抑制局部的前列腺素 PG 合成而实现的;当机体损伤时,局部释放的化学介质,既有致炎作用,同时还可刺激痛觉神经末悄,引起疼痛;但是 PG 除本身有致痛作用外,还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阈,增强神经对化学和机械性刺激的敏感性,有增敏作用; NSAIDs 能抑制 PG合成,从而产生中等程度镇痛作用;此外,研究还证实其镇痛作用也可能与中枢机制有关;三抗抑郁药抗抑郁药除了抗抑郁效应外还有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此类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amitriptyline 和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止去甲肾上腺素和 5-HT 的再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和 5-HT 可以作用于中枢和脊髓水平 ,影响内啡肽介导的疼痛调节通路产生镇痛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口服吸收完全,主要经肝脏代谢,有首过效应;给药后 2 ~ 8 小时血药浓度到达高峰;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肝和胃肠道中的单胺氧化酶,阻碍突触单胺神经递质的氧化脱氨作用,导致神经末梢细胞质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 5-HT 水平升高;单胺水平升高所产生的镇痛效应机制还不清楚;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疼痛过程中抗抑郁药并不作为首选,选择时要根据患者需要和药物不良反应两方面综合考虑;用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量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四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疼痛患者大都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其症状并不随着治疗后疼痛缓解而消失,有些患者在疼痛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存在抑郁、焦虑等症状,所以在疼痛治疗中,要适时增加抗抑郁、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以达到镇痛目的;五激素激素按其作用原理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在疼痛治疗中常用的是类固醇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应用广泛,既可全身治疗,又可局部注射,是常用药物之一;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和泼尼松龙等;但是,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疼痛治疗时对局部注射部位、用药时间长短及全身的影响,还未取得系统的观察,有关的不良反应正不断被医师们发现;在性激素中,雌激素在体内既参与正常的生理效应,又可增加骨骼钙盐的沉淀,加速骨骼闭合;雄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质形成,并有保留钙、磷的作用;所以在治疗绝经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有一定疗效;但是过量的性激素可引起癌肿;所以在疼痛治疗中,对激素的应用需要采取慎重态度;六其他药物1 、曲马多 tramadol人工合成的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它具有独特的双重镇痛机制,即兼有弱阿片和非阿片两种性质;曲马多为阿片受体的完全激动剂,但亲和力低,其对μ受体的亲和力仅为吗啡的 1 / 6000 ;它还具有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 5 —羟色胺的释放和吸收,从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下行传导抑制作用;曲马多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由于其对呼吸抑制作用弱,尤适用于老年人和婴幼儿的镇痛;此外,曲马多也可以作为癌症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备选药物;2 、氯胺酮 ketamine苯环已哌啶的衍生物,系静脉全身麻醉药;近年来,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通过椎管内给药用于手术后的镇痛以及癌性疼痛的止痛,有一定疗效;目前认为椎管内氯胺酮镇痛作用的机制是氯胺酮阻断了脊髓内 N -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 NMDA 受体,从而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削弱了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此外氯胺酮也可竞争性地与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应;3 、可乐定 clonidineα 2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镇痛、镇静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的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后角水平的伤害性刺激的传导,明显减弱伤害性神经元的放电,从而产生长时间的强效镇痛作用;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可乐定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和癌性疼痛的治疗,给药途径主要为神经鞘内或椎管内给药;4 、阿托品、山莨菪碱临床常用的解痉药,对于解除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如内脏胃肠道绞痛、输尿管绞痛、小血管痉挛等有效,阿托品与哌替啶合用对治疗胆绞痛和肾绞痛效果良好;此外,消炎药、钙制剂、扩血管药及透明质酸酶等,在临床疼痛治疗中是控制病因的有效药物;5 、细胞膜稳定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多卡因等,对痛超敏患者的锐痛、灼痛、通电样痛的治疗有效,并可用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综合治疗;6 、钙代谢调节药如纳米钙为碳酸钙咀嚼片,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搐搦症、佝偻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阿法骨化醇为钙吸收调节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佝偻病、骨软化症等;7 、 B 族维生素类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必要物质,它既参与许多物质的代谢,也是体内许多酶的组成部分;疼痛患者常处于应激状态,使机体对维生素的消耗和需求都相应增多,需及时补充;常用药物有弥可保,即维生素 B 12 口服制剂,其他有维生素 B 1 、 B 6 等,均可用于各种神经性疼痛的辅助治疗;8 、中成药制剂火把花根具有抑制病理性免疫反应、抗炎、镇痛作用;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正清风痛宁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痛、释放组胺、镇咳等作用;多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伸筋胶囊,有活血化淤、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治。
麻醉科常用镇痛药物剂量计算
麻醉科常用镇痛药物剂量计算引言:麻醉科作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使用合适的药物来解除患者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的疼痛感。
而麻醉科常用的镇痛药物剂量计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乎到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与手术后康复的效果。
因此,正确而准确地计算药物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镇痛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旨在为麻醉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帮助。
一、可卡因:可卡因作为麻醉科领域中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之一,常被用于手术切口的麻醉和术后疼痛控制。
其适用范围广,常用剂量为1-3mg/kg。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体重为70kg的患者,计算出的可卡因剂量为70-210mg。
但需注意,剂量的具体大小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不同来确定。
因此,在使用可卡因进行镇痛药物剂量计算时,需谨慎斟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吗啡:吗啡是麻醉科中常用的强效镇痛药物,适用于剧痛患者的镇痛。
其常用剂量为0.1-0.15mg/kg。
例如,对于一个体重为60kg的患者,计算出的吗啡剂量为6-9mg。
然而,吗啡的使用需要慎重,特别是对于存在呼吸抑制和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患者,需注意减量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三、布洛芬: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中的一种,常用于术后和非手术疼痛的缓解。
其常规剂量为10-20mg/kg。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体重为50kg的患者,计算出的布洛芬剂量为500-1000mg。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倾向等,因此,在使用布洛芬进行镇痛药物剂量计算时,需注意患者的胃肠道健康状况,并避免与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四、氧吗啡酮:氧吗啡酮作为新型麻醉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和镇静。
其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1mg/kg,并可以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一个体重为80kg的患者,计算出的氧吗啡酮初始剂量为8mg。
然而,也需要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意识改变等不良反应,故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传统镇痛药包括鸦片类、酒精类、抗痛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非洛地平类镇静镇痛药、抗肿瘤药物、肝素类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等。
1、鸦片类:鸦片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发性神经元中间脑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发射而起作用的。
常见的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等,用于缓解中重度的疼痛,如骨关节痛、硬膜外痛、创伤性疼痛、头痛以及其它部位的疼痛。
鸦片类药物的使用存在较高的风险,可引起中枢性镇静,出现呼吸抑制等致死症状,在临床使用时要慎重。
2、酒精类:酒精能够引起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能够使痛觉系统的活动降低,对疼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疼痛的急性改善,但是由于其有毒性,不宜过量使用,另外酒精还有刺激血管收缩、加重流血、引起心脏病变等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慢性疼痛的镇痛治疗。
3、抗痛风药物:抗痛风药物在药理学上可分为抗病毒药、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其中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异恶唑嗪和氯氟沙星,可以抑制病毒的繁殖,从而有效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
对比镇痛药物曲马多和哌替啶
对比镇痛药物曲马多和哌替啶镇痛药物在医疗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曲马多和哌替啶是常用的镇痛药物,它们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和镇痛效果,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比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副作用和用药禁忌等方面的差异。
一、药理作用比较:曲马多是一种合成的阿片样镇痛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结合,抑制痛觉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曲马多还有轻度的抗抑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哌替啶属于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痛觉传导来减轻疼痛。
它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通道结合,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二、适应症比较:曲马多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的疼痛治疗,如手术后的疼痛、癌痛等。
此外,曲马多还可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因其具有抗抑郁作用。
哌替啶常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疼痛治疗,如头痛、牙痛、痛经等。
由于它不会引起嗜睡或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适用于一些对阿片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三、副作用比较:曲马多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
在部分患者中可能会引发心动过缓、低血压等。
哌替啶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但比曲马多较少见。
此外,使用哌替啶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四、用药禁忌比较:曲马多禁忌于对阿片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以及严重的呼吸抑制、严重的肺部疾病等。
哌替啶禁忌于对草酸哌替啶过敏的患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综上所述,曲马多和哌替啶是两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它们在药理作用、适应症、副作用和用药禁忌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对于曲马多和哌替啶这两种常用的镇痛药物,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它们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副作用和用药禁忌等方面的差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应用这些药物,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疼痛管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镇痛药物
药名作用用量禁忌镇痛:如严重创伤、烧伤、战伤、外科手术、癌瘤所致疼痛。
镇静:改善疼痛病人紧张情绪。
抑制呼吸和兴奋平滑肌作用哌替啶(杜冷丁)仅有2~4小时的作用口服:50~100mg/次。
肌肉注射:25~100 mg/次。
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不宜皮下注射。
儿童慎用安侬痛(安那度)镇痛作用较吗啡快,皮下注射5分钟见效,可维持2小时。
适用于胃肠、泌尿系疼痛皮下注射:10~20 mg/次,20~40 mg/日。
静脉注射:20mg/次分娩时慎用美沙酮(美散痛)镇痛比吗啡略强。
适用于创伤、癌症、外科手术后镇痛。
服后5~30分钟产生效果口服:成人5~10 mg/次,3次/日;儿童0.7 mg/uqw/,wv 4~6次服。
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5~10 mg/次呼吸功能不全和产前及幼儿禁用,不宜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80倍。
适用于各种疼痛以及妇科、外科手术后和手术过程中的镇痛,大面积换药等一般镇痛,肌肉注射0.05~0.1 mg/次,必要时1~2小时后重复给药孕妇、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重症肌无力者禁用镇痛新(戊唑星)镇痛效力强,皮下注射30mg约椒于吗啡10 mg镇痛作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30 mg/次。
口服:25~50 mg/次。
必要时3~4次小时一次不可滥用,有成瘾者强痛定常用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性痛和外伤性疼痛、关节痛、痛经、癌症痛等口服:成人60 mg/次,3~4次/日。
小儿1 mg/日有成瘾性,不可滥用苯噻啶对偏头痛、红斑性肢痛、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房性和室性早搏有效口服,0.5~1 mg/次,1~3次/日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和孕妇忌用延胡索(元胡)各种疼痛、跌打损伤、产后腹痛、头痛、心绞痛。
用量3~9克。
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加 当归、 赤芍各9克水煎服孕妇慎用常用镇痛药物吗啡口服或注射:10mg/次,1~3次/日。
极量:皮下注射20mg/次,60mg/日;口服30mg/次,100mg/日心源性哮喘伴有休克、昏迷,严重肺疾患痰多者,婴儿、哺乳妇、颅脑损伤、肝功能减退者禁用止痛片腹痛、胃痛、头痛、月经痛、腰腿痛痛时口服1~2片/次罗通定(颅痛定)适用于因疼痛而不能入睡的病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月经痛,紧张性失眠镇痛:口服60~120 mg,1~4次/日;皮下注射,60mg/次。
胸外科常用药物分析
胸外科常用药物分析胸外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与胸部有关的疾病和损伤。
在胸外科手术中,使用一些药物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药物既用于麻醉和镇痛,也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的感染和并发症。
以下是常用于胸外科手术的几种药物的分析。
1.麻醉药物:胸外科手术需要使用全身麻醉药物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处于无痛和无意识的状态。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物如异氟醚和七氟醚,通过吸入来产生麻醉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通过静脉注射来产生麻醉效果。
2.镇痛药物:胸外科手术术后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因此需要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缓解疼痛。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和麦角胺,通过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来缓解疼痛。
3.抗生素:在胸外科手术中,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常常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给患者使用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如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用于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和坎地赛明,用于治疗或预防严重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4.抗凝血药物:对于一些胸外科手术,如心脏手术或大血管手术,需要使用抗凝血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包括:-肝素类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双嘧达莫类药物如华法林和利伐沙班,用于长期抗凝治疗。
5.支气管扩张剂:在一些胸外科手术中,如肺手术或气管手术,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扩张支气管树。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吸入性异丙托溴铵,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来扩张支气管。
-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和坦索罗木,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传递来扩张支气管。
在胸外科手术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确定。
使用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哪些?
鸦片类镇痛药是古老的止痛药,也是至今最有效的癌症止痛药。
在目前所有的止痛方法中,鸦片类镇痛药是癌症止痛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对于癌症病人的中、重度疼痛,鸦片类药物是必不可少的。
鸦片类药物的止痛作用超过其他任何非鸦片类止痛药。
与非鸦片类止痛药相比较,鸦片类止痛药几乎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这些药物本身对胃、肠、肝、肾等重要脏器没有毒性作用。
当病人的疼痛因为疾病的发展而加重时,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来提高止痛效果,而其他止痛药有最高剂量的限制。
不推荐使用有争议的鸦片类药物,这些药物包括杜冷丁,鸦片受体激动剂喷他佐辛、布托诺菲、纳布芬。
杜冷丁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很短,而且在反复应用的情况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
鸦片受体激动剂的止痛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可能产生不愉快的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幻觉等。
1、吗啡这是鸦片类止痛药的典型代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强力止痛药,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这种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效果,对所有的疼痛都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和内脏疼痛效果好。
此药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改善病人的紧张情绪。
同时,这种药物可抑制咳嗽中枢,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长期应用可产生依懒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成瘾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呼吸抑制,此药物可抑制呼吸中枢,因此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的患者在使用时应该注意。
对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可导致便秘和排尿困难。
吗啡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扩张脑血管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因此,患者存在脑转移、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使用时应该注意。
这种药物经口服、皮下注射或者肌内注射都可很好地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过肾脏排出,可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也可少量经过乳汁排泄。
但是,这种药物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半衰期短,因此止痛作用维持时间短,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缓释剂型,使作用的维持时间延长。
注意事项:该药可产生恶心、呕吐,在持续用药后会逐渐缓解,并且可使用止吐药物来控制。
发生便秘时可用泻药。
呼吸抑制、胃肠道排空延迟、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心病患者禁用。
妊娠、哺乳期患者、儿童禁用。
存在脑外伤、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在应用时应该慎重。
2、杜冷丁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止痛药,作用强度是吗啡的1/10,除了止痛作用以外,这种药物还有镇静、镇咳作用,有轻微的呼吸抑制作用。
其反复应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如震颤、精神错乱、癫痫发作。
不良反应与吗啡基本相同,可有头痛、头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过量时会出现幻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
注意不能与氯丙嗪合用。
成瘾性比吗啡轻。
这种药物口服吸收不良,因此很少采用口服给药。
皮下注射具有刺激性。
因此,多数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在癌症的止痛中,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因为癌症病人多数需要
长时间的反复给药,这种方法给药非常不方便,而且长时间反复肌内注射可引起注射部位的红肿、硬结,对病人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3、美沙酮这种药物的止痛效果与吗啡基本相同。
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出汗、口干、嗜睡。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可通过胎盘,对胎儿有呼吸抑制作用。
可以口服给药,也可以通过肌内注射给药。
长期应用具有成瘾性。
4、芬太尼作用机制与吗啡是一致的,但是其止痛作用比吗啡大得多,大约是80倍。
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是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比吗啡小,成瘾性比吗啡弱。
注意事项:个别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孕妇和心律失常病人慎用,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和重症肌无力病人应用时应该慎重。
与中枢性抑制剂和并应用,如鱼巴比妥类药物、安定类药物合并应用时,药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药物的用量可适当减少。
目前已经有经过皮肤吸收的外用贴剂。
5、曲马多止痛作用是吗啡的1/10,没有成瘾性,对呼吸没有抑制作用,具有轻微的止咳作用。
药物在肝脏中进行代谢,经过肾脏排泄。
可以口服,也可以肌内注射。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眩晕、恶心、呕吐、口干。
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该注意,与洋地黄类药物合并应该用时应该适当减少剂量。
6、强痛定止痛作用约是吗啡的1/10,是一种速效止痛药。
其对于皮肤、粘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于内脏器官的疼痛效果较差。
这种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可有恶心、呕吐或者头晕、困倦等。
成瘾性比较弱。
7、消炎痛又叫吲哚美辛,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合成而产生解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在癌症止痛中应用的是其止痛作用,这种药物同时有退热作用,也是常用的退热药。
同时,它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口服吸收迅速、良好,在肝脏中代谢,排泄快。
而且目前这种药物有栓剂,可经直肠给药。
药物没有成瘾性。
消炎痛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部分病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等。
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如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偶有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如粒细胞减少。
可引起变态反应,如皮疹、哮喘。
药物的禁忌症包括溃疡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癫痫、支气管哮喘和肾功能不全。
孕妇禁用。
8、萘普生也叫消炎灵,也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合成而产生解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长期服用耐受良好,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偶尔可见恶心、
呕吐、消化不良、失眠、嗜睡、头痛、头晕。
对于溃疡病患者应该慎用。
与抗凝剂合用时可加强抗凝剂的作用。
9、阿司匹林本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解热止痛药,除了止痛,还有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作用机制是一直前列腺素的合成。
口服吸收迅速,在酸性环境中可促进吸收,在肝脏内代谢,经过肾脏排出。
尿液碱化以后排出量明显增加。
注意事项:大量应用时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破坏胃粘膜引起胃出血,溃疡病患者应该慎用。
有的病人对这种药物有特别的敏感性,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变态反应。
饮酒前后不能服用,因为可能加重胃粘膜的损伤而引起胃出血。
与其他的水杨酸类药物、抗凝剂、降糖药合并应用时可增强它们的作用。
与皮质激素合并应用时可加重胃粘膜损伤,增加发生胃出血的危险。
本品可引起胎儿异常,故妊娠妇女禁用。
此药物也有栓剂,可经肛门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