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100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100问
(第一版:20131016)
1、中医养生理论体系:
1)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2)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3)用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
4)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
2、精、气、神作为人体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
3、中医养生原则: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
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
4、中医治疗、保健的原则是:清、调、补。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
(一年之中,春夏阳气升发,气血浮于身体表面,
秋冬阳气内敛,气血沉于身体之里;一月之中,每月月圆时,人的气血较盛,月缺时,人的气血较弱;一天之中,时辰不同,经络的气血衰盛也不同。
)
6、健康的四大基石:平和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
7、健康人的生理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匀、形体壮实、面色红润、
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宏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8、衰老的原因:肾阳亏虚、脾胃虚衰、心脏虚衰、肝脏衰惫、肺脏衰弱、精气衰竭、阴阳失
调。
9、中医说人得病的三个原因:第一个饮食不节;第二个寝出无率;第三个劳逸无度。
10、人类早衰的原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遗传因素、七情太过、劳逸失度。
11、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
12、营养学说的三大致癌物:第一个,油炸食物,第二个,腌制食物,第三个,烧烤类(烤糊
部位不能吃)。
13、酸性食物:淀粉类、动物性食物、甜食、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油炸食物或奶油类、
豆类(如花生等)。
14、碱性食物:蔬菜、水果类;海藻类;坚果类;发过芽的谷类、豆类。
15、肉不离菇,食不离豆!
16、人体七情:喜、怒、哀、乐、忧、思、恐。
17、人体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18、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19、五脏:心、肝、脾、肺、肾。
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
20、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21、酸养肝,苦养心,甜养脾,辣养肺,咸养肾。
22、五脏调理时间:早调心肺、晚调肾、经常调肠胃。
23、五脏的喜色: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色的,脾吃黄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
(肝
不好的,爱吃肉的,爱喝酒的,爱生气的,他的脸色发青发绿;心脏不好,脸色发红;脾胃不合,脸是发黄;哮喘的人脸是发白的;肾衰竭的人,脸是发黑的。
)
24、养生时辰及原则:早调心肺、晚调肝胆、常调脾胃胆。
23:00-01:00 子时养胆鼠,(胆生一阳如鼠小,最好不要晚于这个时间睡觉)01:00-03:00 丑时养肝牛,(肝脏活跃排毒,深度睡眠中才能养肝)
03:00-05:00 寅时养肺虎,(肺气充足,多咳嗽,深度睡眠中)
05:00-07:00 卯时大肠兔,(大肠气盛,喝水,培养此时排便的习惯)
07:00-09:00 辰时养胃龙,(胃分泌、胃酸、等待食物,要吃皇帝的早餐)
09:00-11:00 巳时养脾蛇,(脾蠕动运化喝水,消化和吸收的时间)
11:00-13:00 午时养气马,(身体阳阴转换开始,闭目小憩一会儿)
13:00-15:00 未时小肠羊,(小肠需要营养,吃大臣的午餐)
15:00-17:00 申时膀胱猴,(体内猴子上串下跳,多喝水多吃水果)
17:00-19:00 酉时养肾鸡,(鸡吃石沙补钙强肾,晚饭黑豆粥补肾)
19:00-21:00 戌时心包经狗,(狗护主保护心脏,娱乐愉悦活动)
21:00-23:00 亥时三焦猪,(气运三焦通顺,心平气和准备休息啦)
25、五脏病症反应:肝上的病反应在眼睛上,心上的病反应在舌头上,脾上的病反应在口上,
舌头上长口疮是心脏的病,肺的病反应在鼻子上,肾的病反应在耳朵上。
26、六腑: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是指空心的器官,以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
粕为其生理功能。
27、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
28、吃饭的健康顺序:先吃拌的各种生菜→热菜→肉→豆类。
29、运动养生:如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离戏、保健功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
功、强壮功、意气功、真气运行法等。
30、常见保健项目: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
31、华佗总结归纳为模仿虎、鹰、熊、狼、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称之为”五禽戏”。
32、四时与气血: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故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
气血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
33、四时与发病:春季多温病,秋季多疟疾等,某些慢性宿疾,往往与季节变化和节气交换发
作或增剧。
例如,心肌梗塞、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等常在秋末冬初和气候突变时发作,精神分裂症易在春秋季发作,青光眼好发于冬季等。
34、春捂秋冻:即春季宁稍暖,秋季可稍凉。
衣服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切不可急穿急脱,
忽冷忽热。
35、四季睡眠: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5~7个小时),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大约需
睡7~8个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大约需睡8~9个小时)。
36、睡眠的质量标准:①入睡快。
上床后5~15分钟进入睡眠幢态;②睡眠深。
睡中呼吸匀长,
无鼾声,不易惊醒;③无起夜。
睡中梦少,无梦惊现象,很少起夜;④起床快。
早晨醒来身体轻盈,精神好;⑤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一般说来,睡眠质量好,则睡眠时间可以少些。
37、睡眠规律与子午觉:夜间0点至4点,机体各器官功率降至最低;中午12点至1点,是
人体文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
38、睡眠朝向:一学说“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
另一学说“头为
诸阳之会,人体之最上方,气血升发所向,而东方震位主春,能够升发万物之气,故头向东卧,可保证清升浊降,头脑清楚。
”临床调查发现头北足南而卧的老人,易诱发心肌梗塞、脑血栓发病率。
39、睡眠姿势:常人宜右侧曲卧,孕妇宜左侧卧
40、右侧卧优点:在于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使心输出量增多。
肝处
于最低位,肝藏血最多,加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代谢。
胃及十二指肠的出口均在下方,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
41、女性睡眠姿势:对于女性来说侧卧较仰卧和俯卧好。
俯卧可使颜面皮肤血液循环受影响,
致皱纹增加。
仰卧对妇女盆腔血液循环不利,易致各种月经病。
42、老人及病人睡姿:对于老年人仰卧、俯卧、左侧卧均不适宜,以右侧卧最好。
对于心衰病
人及咳喘发作病人宜取半侧位或半坐位,同时将枕与后背垫高。
对于肺病造成的胸腔积液患者,宜取患侧卧位,使胸水位置最低,不妨碍健侧肺的呼吸功能。
对于有瘀血症状的心脏病人,如肺心病人等一般不宜取左侧卧或俯卧,以防心脏负荷过大。
头低脚高位置睡觉,易得肾脏疾患。
43、枕头用法:高枕妨碍头部血液循环,易形成脑缺氧、打鼾和落枕。
低枕使头部充血,易造
成眼睑和颜面浮肿。
一般认为高血压、颈椎病及脊椎不正的病人不宜使用高枕;肺病、心脏病、哮喘病病人不宜使用低枕。
否则,不利于康复。
44、选枕:小儿宜选不惊不燥的小米枕,以利头部发育,老人宜选不寒不热的健身丁公枕、菊
花枕;阴虚火旺体质宜选绿豆枕、黑豆枕;阳亢体质宜选夏枯草枕、蚕砂枕;耳鸣耳聋患者可选磁石枕;目暗目花患者可选菊花枕、茶叶枕和决明子等“明目枕”;神经衰弱者、心脏病患者可选琥珀枕、柏子仁枕。
45、选被:被里宜柔软,可选细棉布、棉纱、细麻布等,不宜用晴纶、尼龙、的确良等带静电
荷化纤品。
46、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
卧对灯光;七忌睡时张口;八忌夜卧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47、睡前禁忌:睡前不宜饱食、饥饿又或大量饮水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48、失眠四大原因:(1)起居失常(生活不规律,劳逸失度,工作任务紧时就长期开夜车,造
成晨昏颠倒破坏了睡眠——觉醒节律,使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是造成失眠常见的原因。
)(2)心理因素(中医称此类因素为情志过极,白天过度紧张或整日忧心忡忡,恼怒、恐惧、抑郁都能造成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失常,以致夜晚失眠。
临睡前大怒大喜或激动悲伤亦可造成大脑局部兴奋灶强烈而持久的兴奋,引起失眠。
因心理因素导致失眠者,亦占相当部分。
)(3)身体因素(来自身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刺激,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如过饥、过饱、大渴大饮、腑实便秘、疼痛、搔痒、呼吸障碍等。
)(4)环境因素(不良的卧室环境,也能引起失眠,如噪音、空气污染、蚊蝇骚扰、强光刺激、大寒大暑以及地域时差的变化等。
)
49、六种失眠预防法:(1)病因防治(2)心理防治(3)体育防治(4)药物防治(5)食物防
治(6)气功按摩法
50、饮食调养四大原则: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有节
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的效果;三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要因时因人而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配膳营养。
51、进食量: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
52、进食“三宜”保健法:进食宜缓、食宜专致、进食宜乐
53、食后养生:(1)食后摩腹(方法:吃食以后,自左而右,可连续作二、三十次不等,有利于腹
腔血液循环,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益于健康。
)(2)食后散步(“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边散步,边摩腹,则效果更佳。
)(3)食后漱口(若不及时清除,往往引起口臭,或发生龋齿、牙周病。
)
54、运动养生----民间健身法:运动量较小,轻松和缓的散步、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踢毽、
保健球等;运动量适中的跳绳、登高、跑马、射箭、举石锁等等。
55、运动养生----道家健身术:道家健身术其理论源于老、庄,主张以养气为主,以提高生命
能力,提出了“导引”、“养形”,强调了练气以养生的观点。
具有代表性的道家健身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56、运动养生----佛家健身术:佛家健身术源于禅定修心,为保证“坐禅”的顺利进行,便需
要采取一些手段,以活动筋骨、疏通血脉。
其具有代表性有达摩易筋经、天竺国按摩法、心意拳、罗汉十八手、少林拳、禅密功等。
57、运动养生----练功要点:调息、调身、调心;强调身心统—、松静自然;
58、娱乐养生: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光、艺术欣赏等皆属。
59、新鲜空气:主要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
负氧离子含量若小于25个/m3,人就会头
痛、恶心、晕眩、疲劳;而含量若大于1万个/m3,人就会因代谢活跃,心情舒畅,精力充沛,食欲增加;若大于10万个以上/m3,就可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60、园林养生:每日到园林或绿色地带活动,可使耐力增加15%,使消除疲劳的时间缩短80%,
在绿色的花园里,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紧张的神经可以松弛下来,嗅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增强。
61、花香功效:如萝卜花、南瓜花、百合花的香味,可治疗糖尿病;天竺花香味可镇静神经、
促进睡眠,并有良好的健脑作用;豆蔻花的香能治胃病;苏合花香对高血压、冠心病很有疗效。
62、浴身保健的分类:浴身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如以介质的形态论,可分为有形、无形两类,
前者如各种水浴,泥沙浴,其中水浴据其内容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淡水浴、海水浴、矿泉浴、药浴等,据水温差异还能分为冷水浴、热水浴、蒸气浴等;后者则指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和花香浴等有质而无形的沐浴,加以作用于身体下同部位论,可分为全身浴、半身浴和局部浴,如按浴身的作用方式,可分为擦浴、浸治、淋浴、湿敷等。
63、冷水浴:让健康锻炼者和某些疾病的患者,浸入水温低于25℃的水中,或施行擦浴、淋
浴,使身体接受寒冷水温作用的方法,称为冷水浴。
称为“血管体操”,它对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防治疾病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能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防止动脉硬化。
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加强呼吸器官的功能,提高抗寒能力。
增强消化器官功能。
使皮肤保持健美。
64、热水浴:热水浴是湿热水浴的统称。
根据浴水温度的高低,可再细分为温水浴和热水浴。
水温在36℃~38℃之间者称温水浴;38℃以上者叫热水浴。
功效:清洁皮肤,活血通络,
振奋精神,松弛紧张。
65、热水浴的宜忌:1、浴处宜暖而忌风,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注意通风,但须避免
直吹冷风.2、饥、饱不浴,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沐浴。
因洗澡时,内脏的血液集中到体表,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减少,同时胃酸分泌降低,使消化能力减弱,饥饿时洗澡会引起低血糖,尤应注意。
3、少用肥皂,人的皮肤为皮脂腺分泌的脂肪所滋润、保护,如洗掉这层薄薄的油脂,皮肤即干燥易裂和脱屑。
尤其老年人皮脂腺萎缩,用碱性大的肥皂,会使皮肤更干燥,降低皮肤的保护作用,使细菌得以孳生。
4、预防“晕澡”热水浴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心悸、口渴、出汗、四肢无力,甚至晕倒在地,称为“晕澡”,多见于老年、体弱者。
预防方法是精神放松,不要有紧迫感;入浴缓慢,不要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人水中;浴时如感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躺在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体弱者浴前可喝杯糖盐水,防止出汗过多;年老及有心、肺、脑疾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人陪同,入浴时间也不宜过久。
5、患传染病、皮肤损伤、经期妇女,不宜盆浴,以免感染或交叉传染,以淋浴或擦浴为宜。
66、蒸气浴功效:中医认为,浴时,人处于湿热空气的蒸腾中,腠理、口鼻同时感受,外至肌
肤,内及脏腑,都得濡养,既可开发阳气,振奋气机,又能滋阴润燥,利水消肿。
经常沐浴有调和营卫,镇静安神之功效。
67、蒸气浴原则: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定适当温度、湿度和停留时间.健康人在干热蒸气浴(气
温80℃~90℃,气湿20%~40%)室内,平均耐受时间为17分钟左右;在湿热蒸气浴(40℃~50℃,气湿80%~100%)室内,一次最多可停留19分钟。
浴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同时喝些淡盐水或果汁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68、蒸气浴的禁忌症:急性炎症、传染病、高血压、重症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甲亢、慢性酒精中毒、癫痫、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
69、温泉浴功效:主要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矿泉中的氯能刺激造血系统和卵泡细胞的发育成
熟,还可降低血脂;矿泉中的钾、钙能增强心血管功能,调节神经细胞和内分泌腺的活动;
矿泉中的镁,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钠对肌肉收缩有着重要功效。
近年研究证实,温泉浴可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延年益寿作用。
70、温泉浴反应:分全身和局部两种情况。
全身症状可表现为疲劳、失眠、心慌、眩晕、吐泻、
癫痫、全身皮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局部反应为患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如反应轻微,可继续治疗,如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则应停止沐浴。
温泉浴的禁忌症:凡属一切急性发热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活动性结核病、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肾疾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以及妇女在经期、孕产期,均不宜施行温泉浴。
71、药浴形式多种多样,常用有浸浴、熏蒸、烫敷三种。
作养生保健用,以浸浴多见。
72、日光浴时间:夏季在8~10点、下午3~5点。
其余三季最好在上午9~12点。
日光浴的
地点可选择空气清洁的海滨、公园、阳台。
73、森林浴:森林中的空气不仅芳香、清新,且富含阴离子。
能增强肺功能,改善心肌营养,
促进新陈代谢。
森林中绿荫满目,景色优美,鸟语花香,可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使人愉悦、放松,从而充分调动人体潜能,对健康长寿有良好作用。
因此,森林浴实际上是空气浴,草木芳香浴以及旅游的综合效应。
森林浴时,可适当增加些活动量,如散步、慢跑、做体操,以求多吸进些新鲜空气和草木花香,加速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充分发挥森林浴的作用。
74、针、灸、按摩:基本点是相同的,都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调整经络、刺激俞穴为基
本手段,以激发营卫气血的运行,从而起到和阴阳、养脏腑的作用。
灸法及按摩运用较为普遍,针刺古代多有运用,而今似不如灸及技摩应用的广泛。
三者常可配合使用。
欲获近期效
果时,可用针法。
然而对禁针的穴位,或不宜针法者,则可用灸。
灸法往往较缓而持久,欲增强其效果,亦可配以针法。
针而宜温者,可针、灸并施。
不宜针、灸者,可用按摩法。
75、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足三里:位于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
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可
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机能。
76、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曲池:位于肘外辅骨。
曲肘,肘横纹尽头便是此穴。
此穴具有调
整血压、防止老人视力衰退的功效。
77、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此穴对增强
腹腔诸脏器,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78、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关元:位于脐下3寸。
本穴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79、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气海:位于脐下1.5寸。
此穴为保健要穴,常针此穴,有强壮作用。
80、保健灸法: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
的。
灸法一般多用艾灸。
艾为温辛、阳热之药。
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灸用以陈旧者为佳。
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一经停止施灸,便无遗留感觉,这是其他物质所不及的。
因而,艾是灸法理想的原料。
81、自我按摩法----熨目:两手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这就是熨眼。
如此反复
熨眼三次。
然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稍停片刻。
做烫目,宜在黎明时分。
功效:养睛明目,常做此法,可使眼睛明亮有神,而不生病痛。
82、自我按摩法----摩耳: 两手掌按压耳孔,再骤然放开,连续做十几次。
然后,用双手拇指、
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
再用同样方法按摩耳垂30次,以耳部感觉发热为度。
功效:常做此法,可增强听力,清脑醒神。
83、自我按摩法----按双眉:用双手拇指关节背侧按摩双眉,自眉头至眉廓,经攒竹、鱼腰、鱼
尾、丝竹空等穴。
做时可稍稍用力,自己感觉略有痠痛为度,可连续按摩5~10次。
功效:明目、醒神。
84、自我按摩法----摩腹:用手掌面按在腹上,先以顺时针方向,再以逆时针方向,各摩腹20
次。
立、卧均可。
饭后,临睡前均可进行。
功效:饭后摩腹,有助于消化吸收;临睡前摩腹,可健脾胃、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85、自我按摩法----捶背:两腿开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自然下垂。
捶打时,先转腰,两
拳随腰部的转动,前后交替叩击背部及小腹。
左右转腰一次,可连续做30~50次。
叩击部位,先下后上,再自上而下。
功效:背部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按摩、捶打背部,可促进气血运行,和调五脏六腑,舒筋通络,益肾强腰。
86、自我按摩法----摩涌泉: 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足涌泉穴;用右手按摩左足。
按摩时,可反复摩
搓3O~50次,以足心感觉发热为度。
此法适宜在临睡前或醒后进行。
功效:常摩涌泉穴,具有调肝、健脾、安眠、强身的作用。
87、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药物养生的具体应用应着眼在补、泻两个方面。
用之得当,在一定
程度上可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
但药物不是万能,如果只依靠药物,而不靠自身锻炼和摄养,毕竟是被动的,消极的。
药物只是一种辅助的养生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掌握如下原则。
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辨证进补、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用药缓图。
88、药物养生四大功效:补气、养血、滋阴、补阳。
89、阳虚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平素怕寒喜暖、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
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
90、气虚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白光)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动则尤甚,体
倦健忘,舌淡苔白,脉虚弱。
91、血虚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不耐劳作,易失眠,舌质淡,脉细无力。
92、阳盛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
其特点。
93、血瘀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干燥,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94、痰湿体质特点: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懒动,嗜睡,口中粘腻,或
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
95、气郁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时或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时或
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96、春季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
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
阔,乐观愉快。
应该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气,以利春阳生发之机。
在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
春天不宜顿去棉衣。
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
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在饮食上应遵循上述原则,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97、夏季养生: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夏季要神清
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
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
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
肠道疾病多有发生。
因此,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98、秋季养生:秋内应于肺。
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
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
降,易生悲忧情结。
秋高气爽,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
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
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消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
秋季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故常称之为“秋燥”。
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上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
预防秋燥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外,还应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99、冬季养生:冬养肾,冬季养生之道,应眼于一个“藏”字。
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
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养精蓿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冬季起居作息,中医养生学的主张,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因为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
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
具体地说,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