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辅音音位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音位》

《现代汉语音位》

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 体叫“自由变体”。如北京话中“文”开头的音就有双 唇[w]和唇齿[v通话的音位
辅音音位( 22个辅音声母+ / ŋ/ 音质音位
元音音位( 10个)
(音段音位)
声调音位(/55/、/35/、/214/、/51/) 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
整理课件
3. 音位不仅包括元音、辅音这些音质成分构 成的音质音位(即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还包 括由音高、音强、音长这些非音质成分构成的非 音质音位(如声调音位)。
为了同一般音素相区别,音位都用两条左斜线 分隔开,如/a/、/p/。
整理课件
二、归纳音位的原则: 1.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 互相替换之后产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素就是对 立的。对立的音素必然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t]、 [k] 2.互补原则
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 如
普通话中“姐,关上啊”几个音节中的韵腹是/a/音位
的条件变体。它们的出现条件是:
[a] 爱 [i] [n]之前
/a/的条件变体
[ɛ] 建 [A] 亚
[i] 与 [n]之间 无韵尾
[ɑ] 奥 [ ŋ ]、[u]之前
音位是对音素的概括,音素是音位的具体体现。
整理课件
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的,也可以是一组 音素构成的。
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能否构成音位,要结合具体 的语音系统来考察,比如p和p‘,从自然属性看,是 两个不同的音素,从社会属性看,在汉语中是两个 音位,在英语中却是一个音位。再如n和 l是两个不 同的音素,在普通话中是两个音位,在有些方言中 是一个音位。

音位及音位变体

音位及音位变体
当归为一套或两套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 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时,应考虑语音的系统性
辅 音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qx
-
+
-
+
gkh
+
-
+
-
zcs
+
-
+
-
zh ch sh +
-
+
-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归纳音位的方法 通常是把一些音素放进相同的
语音环境中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能否区别意义。 替换后能区别意义的,说明它们有辨义功能,就归 为不同的音位;替换对比后不能区别意义的,它们 就属于同一个音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 22个 普通话元音音位 10个 普通话声调音位 4 个
音位和音素
从音色特征的角度对音节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最 小语音单位是“音素”
从区别意义的功能出发,把没有区别意义功能的音 素加以归并的结果就是“音位”
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 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在特定语言中, 同一个音位所包含的音素的不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例如/ a /的音位变体,受一定的语音条件的限制,
或是音位所处的位置不同,或是受语流音变的影响
自由变体:在相同环境里可以无条件变读的变体
例如汉语四川方言[n][l]可以任意变读,没有 辨义功能:男=兰,泥=梨
二、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音位归纳的目的是要把语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归并 为一套数目有限的音位系统,基本方法是替换对比, 确定最小的对立体,看能否区别意义。归纳音位主 要采用四条原则: 对立原则 互补原则 音感差异原则 系统性原则

现代汉语 上第七节 (音位 )

现代汉语 上第七节  (音位 )

(4)/e/——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5)/i/——音位变体仅有[i] [ɪ] [j】
(6)/ u /——主要音位变体有[u] [ʊ] [w] [ʋ]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普通话元音音位(10个)
(7)/y/——主要音位变体有[y] [ʮ]
(8)/ ɿ /——音位变体只有[ɿ]
(9)/ʅ/——音位变体只有 [ ʅ ] (10)/ər/——主要音位变体有两个[ər] [ɐr ]
高前元音[e]的影响,发音部位前移。如“给、剋kēi、黑”的实
际音值
(5)鼻音[n]除了圆唇音外,还有两个音位变体。
(6)鼻音[ŋ] 有两个音位变体。一个是韵尾[- ŋ],一个是音节开 头的辅音[ŋ-]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普通话的声调音位(4个)
普通话的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普通话的调位:/55/、/35/、/214/、/51/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普通话辅音音位(22个)
(1)不送气清塞音、清塞擦音出现在轻声音节中时,由于读音弱,受前、
后元音的影响,有时变成相应浊辅音
音位
音位变体
音位
音位变体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2)大部分的辅音音位(出f外)与后面的圆唇元音相拼时都双
唇拢圆,产生各种圆唇音的音位变体。
都[tu] 努[nu] 苏 [su] 取 [tɕʰy]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1
(2)互补分布
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不出
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分布状况互相补充
互补分布是指甲在这个环境中永不出现,乙却可以出现,两者不发生冲突 /a/的4个音位变体就是处于互补分布

《现代汉语》第1章语音第7节音位

《现代汉语》第1章语音第7节音位
第一章 语 音
第七节 音 位
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
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能够区别意义,是音素与音位的根本区别。 归纳音位的方法 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江苏镇江)和瓜州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在王安石从
小居住的南京城外。这首诗的第三句原来是“春风又到江
南岸”。写完以后,他觉得这个“到”字不好,改成了
“过”。可是,还是不满意,又改成“入”,以后又改成
“满”。一连改了十多次,最后才改成“绿”字。看起来
只改动了个字,可是使这首诗生色不少。春风本来是看不
见、摸不着的,一个“绿”字,使我们眼前出现了春风吹
拂、草木发芽、大地一片新绿、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是说,几种不同的读音如果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彼此 自由替换而不改变意思,这几种读音就是同一音位的几个 “自由变体”。
例如,在北京话里“挖、窝、歪、微、文、翁”开头的音 都有两种念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念作半元音 [w];另一种是上齿轻轻地接触下唇,略有摩擦,念作唇 齿半元音[ʋ]。这两种念法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不 改变意思,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这两个自由 变体又跟[u]构成条件变体,同属元音音位/u/。
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 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但是,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 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 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

现代汉语 语音 第七节

现代汉语  语音  第七节

音位的归纳方法: 音位的归纳方法: 通常将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 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 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简称“调位”。如下: 简称“调位” 如下:
八 沙 班 搭 书 板 他 奢 办 如果撇开汉字,光从语音来看,第一列, 如果撇开汉字,光从语音来看,第一列, 它们的元音和声调都相同, 它们的元音和声调都相同,意思不同是由 于辅音不同造成的。可见[ 于辅音不同造成的。可见 p t t’]在普通话 在普通话 里有区别意义, 里有区别意义,因此将它们分别归纳为三 个辅音音位。下同。 个辅音音位。下同。
湘方言中 和 替换不影响辨义。 湘方言中n和l 替换不影响辨义。 粤方言中 和 粤方言中in和ing ;z c s和zh ch sh替换 和 替换 不影响辨义。 也 不影响辨义。 北京话中“ 北京话中“挖 窝 歪 微 文 翁”开头的音都 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 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 读作半元音[w]; 读作半元音 ;另一种是上齿轻轻接触下 略有摩擦,读作唇齿音[v].这两种读法 唇,略有摩擦,读作唇齿音 这两种读法 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不改变意思, 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改变意思, 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两个自由变体。 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

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

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

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

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

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

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

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现代汉语音位

现代汉语音位

由音素成分构成,通过音质(音色)来区分归纳音位的最重要的标准音位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声调音位(调位)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最小的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归纳音质音位(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普通话音位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声调音位定义一个音位中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辨析分类各音位变体,是音色不同的音素,但是在交流中不影响表意。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方法标准辨义功能互补分布音感差异(土人感)区别特征构成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的语音特征音位变体的分布状态:既不相同,又非对立互补分布中,避免听起来差异过大/a //o//Ə//e//i//u//y//ɿ//ʅ//Ər /不送气清塞音、清塞擦音在轻声音节中,浊化除[f]外的大部分辅音音位与圆唇元音相拼,产生圆唇音音位变体舌尖中音/t/、/t h /、/n/、/l/与齐齿呼韵母相拼,颚化舌根音/k/、/k h /、/x/与 [ei]相拼,发音部位前移/n//ng//3//4/轻声是某调位的变体,而不是独立的调位[214][35][21]后无音节很好上声前没有非上声前没事[51][53]后无音节没事去声前笨蛋/1//2/[55][35]尾巴/p/-[b]咕噜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类似碳酸饮料与可乐、雪碧……的关系。

李黑声母[n-]韵尾[-n]韵尾[-ŋ]后续语气词“啊”[ŋ-]唯闭音唯闭音[a ]、[A]、[ɑ]、[ε][o][γ][Ə]单韵母中鼻韵母中作轻音节韵母哥文的在韵尾[-i]前面被[e][ε]做韵腹无韵尾时街[i][Ⅰ][j]作韵腹作韵尾作韵头鸡黑夜[u][ʊ][w][υ]作韵腹作韵尾作韵头古后完为[y][Ч]作韵腹作韵头去月[ɿ]在[ts、ts h、s ]后作韵母子[ʅ]在[tş、tşh、ş、ʐ]后作韵母知[Ər ][ɐr]阳平、上声音节去声音节儿尔二。

2.10 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音位

2.10 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音位
第十节: 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音位
一、字母和音位: 1.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普通话的音 位,而非单个音素。 2.音位: 语言里最小的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二、音位的归纳: 能否区别意义。 1.最小对立: 把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加以对立, 看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2.互补分布: 凡是彼此互相补充的音素都可以归为一类,作为 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 3.语音接近: 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应该在语音上比较接近。
3.
4.
5.
6.
四、普通话的辅音音位:
五、声调音位: 1.音质音位: 根据音质(音色)区分出来的音位。 2.非音质音位: 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等非音质特征区分出 来的音位,又叫超音质音位。 3.调位: 由声调(音高)区分出来的音位叫调位。 4.普通话的调位: /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4.音位变体: 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该音位的变体。 ①条件变体: 受语音条件制约的音位变体。 ②自由变体: 不受环境的制约,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 义的音位变体。
三、普通话的元音音位:
1.
2./o/o:
唇音声母之后、韵头/u-/之后和韵尾/u/之前。如: 波[po]/po/、国[kuo]/kuo/、钩[kou]/kou/

语 音6(音位)

语 音6(音位)
(一)对立原则
(二)互补原则
(三)近似原则
(四)系统原则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普 通 话 音位 系 统是 通 过 《 汉语拼音方 案》的学习实践来考虑的,它大致表示出了 普通话语音音位和它们的音位变体。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前面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同一个音,如果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用一个典型的符号“/ /”(双斜线) 来 表示,音位变体用国际音标符号“[ ]”(方括 号)来表示。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一)什么是音位
理解音位的定义,也就能懂得归纳音位的 方法,根据音位定义的三个条件来理解: 首先,音位能够区别意义。 不同的音有无区别意义的作用,要看它们在 同一语言环境中是否有辨义功能,辨义功能是 归纳音位最重要的标准。
会有它们的音位变体,书写时元音音素体现
得充分,辅音音素容易被忽视。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10个是元音音位,(见P54-55)
22个是辅音音位,(见P53-54)
4 个是声调调位。(见P55-56)
条件变体(客观) 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主观)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二)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就是客观上形成互补关系的一些 音,某一音位的几个变体都有它一定的条 件,并确定了它出现的位置,如“在”、 “ 暂 ” 出现在/a/音位的[a]位置,即韵尾[-i]、 [-n] 的前面,它就不可能再出现在 /a/ 音 位[A]、[ɑ]或者[e]的位置;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位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位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位目的要求1.掌握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含义2.掌握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3.掌握普通话的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和声调调位一、音位简说(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1.什么是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特点如下:(1)有区别意义作用(2)最小单位(3)语音系统2.音位的归纳方法将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加以比较,检验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凡是能区别意义的,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属于同一音位。

(二)音位变体1.什么是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关系——类别与成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音位变体的分类(1)条件变体(2)自由变体(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1.对立原则——语音的辨义功能是最为重要的标准。

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互相替换之后就产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

如:[kan51]干——[ kˊan51]看/k/:/ kˊ/两个音位2.互补分布标准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它们的分布条件又是互相补充的,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了互补分布关系。

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

这一个音位内所包含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音环境去识别这些音位变体。

如:/a/——[a] [A] [ɑ] [ε] 互补分布3.音感差异标准(语音近似原则)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但有的音虽处于互补分布中,但语音差异过大,也不宜归纳为同一个音位。

如:[m]——只出现于音节开头,作声母[η]——只出现于音节结尾,作韵尾它们永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是互补分布的,但是语音差异大,仍归纳为两个音位,这就是音感差异标准。

又如:-i[ ] ——只出现在z c s后-i[ι] ——只出现在zh ch sh r后i[i] ——出现在其他声母后按互补分布原则可以将三者归纳为一个音位,然而按语音相近的原则,三者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很多人主张分为三个音位:/i/:/ /:/ι/语音近似原则要求归纳在一个音位里的变体应该语音相近,但这条标准较为模糊,不如前两条标准客观。

0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七、八、九节

0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七、八、九节

[ɑ] 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
熬[ɑu]
昂[ɑŋ]
[ɛ] 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n]之间 烟[iɛn]
2./o/
主要音位变体有[o]、[oc]。
3./ə/ 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4./e/ 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5./i/ 主要音位变体有[i]、[I]、[j]。
6./u/ 主要音位变体有[u]、[ω]、[w]、[v]。
(2)区别于音素 区别—— 音素是从音质(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语音单位。是从语音的物理和生理属性上划分出 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 音单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划分出的语音单 位。
联系—— 一个音位常常包含几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 音素,音位正是由这些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 归纳出来的。(注意:①由音素归纳出来≠由音 素构成;②音位不一定都是由音素归纳出来的, 还可以由一组不区别意义的声调或其他语音成分 归纳出来)
2.句调 (1)含义: 句调是语调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整句话的音 高升降的格式,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2)句调≠声调(字调) 句调与声调都是音高变化形成的格式,但句 调是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形式,而声调只指一个 音节(字)的音高格式,所以又叫“字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语音的规范化,主要是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 来确立和推广标准音。这里,主要包含了两方面 的内容:第一,确立正音标准;第二,推广标准 音。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 是北京方言的一些口语土音是不能进入普通话 的。 推广标准音是语言规范化的另一方面的任 务,要求我们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
2.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与音位的种类 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 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 区别意义,凡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 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 其中由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 位”,由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 位”,由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 位”,简称“调位”。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示例文章篇一:《说说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有趣的东西——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你们可能会想,这听起来好复杂呀,辅音音位是啥呀?其实没那么难的,就像我们玩的拼图一样,每个小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些辅音音位也是呢。

那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辅音。

你们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有些音是那种很清脆,而且气流受到阻碍发出来的音呀?对啦,那就是辅音。

比如说“b”这个音,你发的时候,嘴唇是不是要先闭上,挡住气流,然后再让气流冲出来呀?这就是辅音的特点,气流受到阻碍。

现在咱们进入正题,讲讲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这就像给不同的小宠物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一样。

首先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你们试试发“p”和“b”这两个音。

发“p”的时候,是不是有一股很强的气喷出来呀?就像吹蜡烛一样,呼的一下。

而发“b”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强的气。

这就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啦。

那在音位上,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特征呢。

这就好比是两只小兔子,一只蹦得特别高(送气的音),一只蹦得比较矮(不送气的音)。

再来说说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

像“f”这个音,发的时候,声带是不振动的,这就是清辅音。

那像“v”(虽然普通话里没有单独的这个音,但在很多语言里有类似的概念),发的时候声带振动,那就是浊辅音。

这就像两个小铃铛,一个摇起来没声音(清辅音,因为声带不振动就像铃铛没响),一个摇起来叮当响(浊辅音,声带振动就像铃铛响了)。

你们说是不是很有趣呀?还有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的区别呢。

塞音就像“b”“p”“d”“t”“g”“k”,发这些音的时候,气流是突然被堵住然后再放开的。

就像我们把水龙头一下子拧紧,然后再突然打开一样。

擦音呢,像“f”“h”“x”“s”“sh”“r”,气流是从窄缝里挤出来的,就像小水流从很小的缝隙里慢慢流出来。

塞擦音就是结合了塞音和擦音的特点,像“z”“c”“zh”“ch”“j”“q”。

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
/有两个音位变体[
-]和[-
]。[-
]作声母,只出现语气词“啊”[A]的开头,[A]同前面含有[
]的音节连读时,因同化作用产生[是唯闭音,持阻阶段发音,除阻阶段不发 音。 影响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变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前后 音影响。如合口呼中,辅音一般有一个唇化音的变体,舌尖中 音在齐齿呼中具有腭化音变体,即是。2、在音节中的位 置。///n/位于音节前作声母和位于音节后作韵尾,形成不同的 变体。3、轻重音的影响。轻声音节不送气塞音和塞擦音容易 产生相应部位的浊音。
3、舌尖中音/t、t‘、n、l/有相应的腭化音变体,出现条件 为与[i]开头的韵母相拼。 4、舌根音/k、k‘、x/有一个相应的舌面中音变体,出现条 件为与[ei]相拼。 5、鼻音/n/除圆唇辅音和腭化辅音变体以外,另有变体[n-] 和[-n],前者作声母,后者作韵尾。后者是唯闭音,缺少除 阻阶段。 6、鼻音/
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由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即:/p/、/p /、/m/、/f/、/t/、/t /、/n/、/l/、/k/、/k /、/ /、/x/、/t /、/t
/、/ /、/t /、/t
/、/ /、/ /、/ts/、/ts /、/s/。
其变体情况大体如下: 1、不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有一个相应的浊辅音变体,出 现条件为轻声音节。如:/p/、/t/、/k/、/t/、/t /、/ts/。 2、大多数辅音有一个带有圆唇色彩的变体,出现条件为与 [u]、[y]开头的韵母相拼。

舌位

舌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常见的变体有:
1.大多数辅音音位([f]除外)与圆唇元音拼合时, 产生唇化辅音音位变体。例如: [t‘u](突)、[ʂu](书)、[ɕ y](虚)与[t‘i] (梯)、[ʂA ](杀) 、 [ɕ i](稀)比较,“突”、 “书”、“虚”的声母[t‘] [ʂ ] [ɕ ] 是圆唇的。
2.舌尖中音[t]、[t‘]、[n]、[l]和齐齿呼韵母拼合 时,产生腭化的音位变体。例如: “抵、体、你、李”中的[t]、[t‘]、[n]、[l]发音 时,舌面接近硬腭。 3./n/有四个音位变体,在圆唇元音前的唇化变 体,在非圆唇元音前的变体,齐齿呼、撮口呼韵母 前的腭化变体,作韵尾时持阻期发音,除阻期不发 音的唯闭音变体(作声母的有鼻音发音的成阻,持 阻,除阻三个阶段)。 4./k/、/k‘/、/x/与韵母[ei]拼合时,受到[ei] 中 舌 位 较高的前元音[e]的影响,产生发音部位前移的变体。
6./u/主要音位变体有[u]、[ɯ]、[w]、[υ]。 [u] ——出现在u韵母非零声母音节中作韵腹。 “苦、古、不、书、租、孤”。 [ɯ ] ——出现在ao、iao、ou、iou四个韵母 中做韵尾,还出现在ong韵母中做主要元音。 “包、高、标、笑、后、休”等. [w] ——出现在合口呼韵母的零声母音节ua、 uo、 uai、uei、uan、uen、uanɡ中作韵 头。 “哇、窝、歪、威、温、汪”等。 [υ] ——出现在辅音声母f-的后面,如“夫、父”
7./y/的主要音位变体有[y]、[ʏ]、[ч] [y] ——出现在ü ün 两韵母非零声母音节 中做主要元音。 [ʏ] ——出现在üe、üan两韵母非零声母 音节中做韵头。 [ч] ——出现在 üe、üɑn两韵母零声母 音节中作韵头。 8./ ɿ /的音位变体只有一个[ ɿ ]。 [ ɿ ] ——出现在辅音声母z、c、s的后边。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

二、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
2、聚合群与音位系统性:根据不同的区别 特征可以将音位排列成一个行列式的矩 阵,例如:
汉语部分元音区别特征矩阵表
音位 区别特征
i + + + +
u + +
y + + +
e + + + -
a + + +
元音性/辅音性 前音性/后音性 展唇音/圆唇音 高音/中音 低音/中音
C /p‘/ /t‘/
D /m/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 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 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 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 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
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1行、2行和A列、B列、C列 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 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 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 /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音位系统中也还有一部分音位,它只和某些 部位的音位聚合,而在发音方法上离群索居, 说明它只有单向聚合,例如D列的/l/。
实际上,只要我们联系其他的方言,对这种 不对称的现象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不对 称现象的出现是有原因的。 它是语言演变处于某个阶段的表现。

在古代(隋唐时期),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是 平行、对称的。 /m/、/ŋ/和/n/一样,既可以出现在元音之前, 也可以出现在元音之后。


由于语言的发展,元音之后的/m/和元音之后 的/n/合并,例如古代收/-m/尾的“南”、 “参”、“感”、“粘”、“今”等现在都 以/-n/收尾;今天的广州话这些字的读音还完 整地保留着/-m/尾。

现代汉语音位

现代汉语音位
音位的种类
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声调音位
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由音素成素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 位 。(音段音位)
不是由音质特征决定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超音段音位)
概念: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 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 位变体。
(二) 音位 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 位是音位变体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 单位的类别。
普通话元音音位
共十个元音音位 /a/、/o/、/ə/、/e/、/i/、/u/、/y /、/ɿ /、
/ʅ /、/ɚ /
普通话辅音音位
共二十二个 /p/、/p`/、/m/、/f/、/t/、/t`/、/n/、/l/、
/k/、/k`/、/x/、/tɕ /、/tɕ `/、/ɕ /、/ts/、 /ts`/、/s/、/tʂ /、/tʂ `/、/ʂ /、/ʐ /、/ŋ /
第七节 音位
高——该——姑
比——波
音 安——昂 位 概 念 的 引 入
(一)概念:
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 语音单位。

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类

爸爸——怕怕
port(港口)—— sport(运动)

音位使语音系统变得简洁、清晰、便

于学习
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10个元音音位,22个
普通话声调音位
共四个 /55/、/35/、/214/、/51/
/a/的音位变体:[a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 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湖南话:n、l 北京话:v、w
辨义功能
区别特征: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
(三)
/t/:/t‘/
归纳音位的最重要标准
归纳 互补分布

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单位

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单位

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单位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单位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单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语句是由许多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构成的。

词有的是一个音节的,如“美”;有的是两个音节的,如“祖国”;有的是三个音节的,如“普通话”;有的是四个音节的,如“计算机系”。

那么,音节是什么?它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一)音节和音素音节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

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

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

“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

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

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

“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

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如a、o、u。

辅音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

)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

如:b、d、g、c、ch、q、f。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

它不是最小的单位,因为韵母还有第二层次的结构单位:韵头、韵腹、韵尾。

也叫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买mǎi、卖mài、明míng 媚mèi”开头的“m”就是声母。

“二èr”、“矮ǎi”这样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叫做“零声母”音节。

韵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由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即:/p/、 /p /、 /m/、/f/、
/、/t /、/t/ 、/t /、/n/、/l/ 、/k/ 、/k /、/ /、/x/、/t /、/t /、
/
/t /、/ /、/ /、 /ts/、/ts /、 /s/。

其变体情况大体如下:
1、不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有一个相应的浊辅音变体,
出现条件为轻声音节。

如:/p/、/t/、/k/ 、/t /、/t /、/ts/。

2、大多数辅音有一个带有圆唇色彩的变体,出现条件
为与 [u]、 [y]开头的韵母相拼。

3、舌尖中音 /t、t ‘、n、l/有相应的腭化音变体,出现条
件为与 [i]开头的韵母相拼。

4、舌根音 /k 、k‘、x/有一个相应的舌面中音变体,出现
条件为与 [ei]相拼。

5、鼻音 /n/除圆唇辅音和腭化辅音变体以外,另有变体
[n-]和[-n] ,前者作声母,后者作韵尾。

后者是唯闭音,
缺少除阻阶段。

6、鼻音 / /有两个音位变体 [ -] 和[- ]。

[- ]作声母,只出
现语气词“啊” [A] 的开头, [A] 同前面含有 [ ]的音节
连读时,因同化作用产生[ -],例如“听啊” [ ]。

[- ]后者作韵尾,是唯闭音,持阻阶段发音,除阻阶段
不发音。

影响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变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前后音影响。

如合口呼中,辅音一般有一个唇化音的变体,
舌尖中音在齐齿呼中具有腭化音变体,即是。

2、在音节中
的位置。

/ //n/位于音节前作声母和位于音节后作韵尾,形成不同的变体。

3、轻重音的影响。

轻声音节不送气塞音和
塞擦音容易产生相应部位的浊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