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有华裔、马来人、印度人、泰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东南亚的民族认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
一、华裔文化和民族认同华裔在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已经成为了这些国家中最重要的民族之一。
华裔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扎根已久,也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在新加坡,很多年轻人都穿着传统的中式衣服去参加婚礼、节日等宴会。
他们也会弹奏古筝、演奏二胡等传统乐器。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获得了认可和喜爱。
东南亚的华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珍爱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展现华裔的民族认同。
二、马来文化和民族认同马来人是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马来人喜欢穿着传统的马来服装,这种服装像一种独特的标志,彰显着马来人的民族认同。
马来人还有许多传统的舞蹈和音乐,这些传统艺术形式都反映了马来人独特的文化。
马来语是这个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它是官方语言之一。
马来人在这里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传统习俗,比如向长辈行礼、尊重老年人等等。
这些特点都在传递着马来人深厚的民族认同。
三、印度文化和民族认同印度人在东南亚地区定居已经有了两个世纪,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印度人的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而且已经融入东南亚的文化中。
印度人在东南亚的阿育吠陀和瑜伽课程非常受欢迎,他们还会传授自己的印度菜谱,这些菜品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被广泛传播。
印度音乐在东南亚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像印度歌舞片等多种印度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都展示了印度人对东南亚文化的认同。
四、泰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泰族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泰国的文化在这个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5东南学术62003年第2期59作者简介:庄国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庄国土二战以后,随着东南亚民族国家的建立,华侨社会逐渐向华人族群过渡。
¹作为移民及其后裔的东南亚华人,逐渐成为当地公民社会的组成部分。
然而,从法律上成为东南亚各国的公民到实际上行使部分或完整的政治权利,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地位提升,经历错综复杂的过程。
本文研究东南亚各国华人政治地位的变化,并探讨东南亚各国华族政治地位的差异。
一、从侨民到公民:东南亚华族的国籍问题除泰国以外,东南亚其他国家都是二战以后才成为独立国家,其国内居民才取得国民身份的。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鉴于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需要和关注华侨在侨居国生存发展,从建国初期实行培养东南亚华侨国民意识的政策转为鼓励华侨入籍、效忠于当地国政府的政策,但东南亚当地民族政府成立后,由于对华侨优势经济地位的不满和对华侨全面认同中国状况的疑惑,普遍对华侨持排斥和歧视的态度,除华人占优势的新加坡以外,东南亚华侨加入当地国籍都程度不同地遭遇各种困难。
印尼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华侨入籍问题采取宽容态度,实施以出生地主义为原则的国籍法。
1946年4月,印尼公布5印尼共和国公民法和居民法6,规定在印尼出生、连续在印尼居住5年、已满21岁以及已婚的非原住民后裔,如在规定期限内不到政府机关表明自己的态度,即被认为选择了印尼国籍。
到1954年,自动加入印尼国籍的华侨人数占印尼华侨总数的30%。
当时印尼外侨事务局估计华侨约300万人,即入籍的有90万人,保留中国籍的有210万人。
º1954年以后,印尼政府与民间排华情绪甚嚣尘上,认为华侨即使加入印尼籍,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0,不会效忠于印尼政府。
印尼政府不但在经济上实行多种限制和打击华侨企业的措施,在国籍法上也给华侨归化于摘要:东南亚华人政治认同当地化并先后加入当地国籍以后,其社会地位日渐改善。
海外侨民的历史
海外侨民的历史海外侨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进行跨国迁徙和交流。
侨民作为特殊群体,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挑战,为世界各地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海上丝绸之路和早期侨民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以便捷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第一批侨民开始渡海定居。
他们不仅将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带到了海外,还将外来的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二、近代侨民与殖民主义在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扩张导致了大量的人口迁移和侨民形成。
许多国家的侨民被迫迁徙到西方殖民地,为殖民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们也遭受着殖民政权的剥削和歧视。
三、海外华人侨民的历史海外华人侨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侨民群体之一。
自19世纪以来,大量的中国人移居海外,寻求更好的生活和经商机会。
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华人社区,维系着中华文化传统,并与当地文化融合。
同时,他们也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外友谊的桥梁。
四、海外侨民的经济和文化贡献海外侨民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创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传承下来,丰富了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五、海外侨民的困境和挑战尽管海外侨民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们仍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移民法律和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他们常常面对的挑战。
并且,一些海外侨民也受到社会歧视和种族主义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
六、当前海外侨民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海外侨民的数量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他们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身权益,海外侨民组织和网络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
结论海外侨民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经历了迁徙、困境和挑战,但也为世界的进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华侨华人研究报告一、引言华侨华人是指中国人民外出移居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
他们通常有着中国的血统和文化背景,但目前居住在其他国家,并且在当地工作和生活。
华侨华人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人数和影响力,他们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华侨华人进行研究,并探讨他们对当地国家的贡献和挑战。
二、华侨华人的历史背景华侨华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曾经前往其他亚洲国家,如东南亚国家,以进行贸易和繁衍后代。
近代以来,华侨华人的数量和地理范围都得到了扩大,他们开始前往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地区。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寻求经济机会、政治动荡和战争。
三、华侨华人的贡献华侨华人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经济方面,他们通常是当地国家的商人和企业家,创办了许多成功的公司和企业。
他们投资于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在文化方面,他们保留并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包括语言、习俗和传统节日。
许多华侨华人还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公益活动,为当地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华侨华人面临的挑战华侨华人在移居到其他国家后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方面可能遇到困难。
有时候,他们也面临歧视和偏见。
另外,由于与家乡文化的隔离,华侨华人和中国的联系可能变得越来越淡。
一些华侨华人还可能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惑,他们既有着中国的血统,又在其他国家居住了很长时间。
五、对华侨华人的政策和支持各个国家对华侨华人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支持措施。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华侨华人的权益,例如提供社会保障和教育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鼓励华侨华人的归国和参与国内经济建设。
中国政府也一直重视华侨华人的贡献和利益,在发表外交政策时,也会涉及到华侨华人的问题。
六、结论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他们对当地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各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来支持他们。
主要的华侨华人社团 历史
主要的华侨华人社团历史华侨华人社团是指由海外华侨华人组成的组织,旨在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助。
这些社团承载着华侨华人的情感和使命,也是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的重要支撑。
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不少人移民到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区。
这些移民往往自发地组织起来,以在异国他乡保持联系,并共同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这些早期的社团在当时的华侨社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华侨提供了互助和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侨华人社团逐渐发展壮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量的华侨涌向东南亚和美洲,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在这些地区,华侨华人社团成为他们的家园,起到了社交、文化、教育和经济交流的作用。
这些社团为华侨华人提供了一个互助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亲情和归属感。
在社团的帮助下,华侨华人能够在海外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他们互相合作,共同投资,创办企业,并在各个行业中崭露头角。
同时,社团也为华侨华人提供了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许多社团设立了学校、图书馆和文化中心,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学习中文和传统文化的机会。
华侨华人社团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他们组织慈善活动,捐助救灾款物,支持教育和医疗事业,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
这种精神体现了华侨华人对祖国和社会的责任感,也为他们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和发展。
这些回国华侨华人也成立了许多社团,以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并为他们提供回国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华侨华人社团作为华侨华人的重要组织,承载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促进了华侨华人之间的联络与合作。
这些社团通过互助、交流和公益活动,为华侨华人在海外和回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史是华人精神和情感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历程。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华侨华人研究报告华侨华人指的是离开自己祖国,定居在他国并保留中国国籍或中国血统的人群。
华侨华人在国际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华侨华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民众出海寻觅新的贸易机会。
他们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商品带到海外市场,在当地繁荣了贸易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选择留在他国,成为华侨。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经历了动荡的时期,导致了大量的移民浪潮。
这些华侨华人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经济机会,纷纷到东南亚、美洲和欧洲等地定居。
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家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许多华侨华人是商人和企业家,他们创办了众多成功的企业。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商业经验和技术,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在某些领域,例如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硅谷地区,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华侨华人往往以勤劳和自律的工作态度著称,为所在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
华侨华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也是独特的。
他们通常保留着中国的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为所在国家带来了多元化和包容性。
许多华侨华人积极在所在国家参与公益和社区活动,为本地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华侨华人经常保持着与祖国的联系,通过经济和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外之间的友谊。
然而,华侨华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可能会导致身心困扰。
一些华侨华人也面临着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此外,华侨华人在海外定居,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距离也是一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和促进华侨华人和祖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这可以通过简化签证程序、提供商业支持和教育资源等方式实现。
其次,社会应该尊重和接纳华侨华人的文化和信仰,避免歧视和偏见。
最后,华侨华人自己也需要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联系,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华侨华人作为跨国一族,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其科技创新、经济贡献和文化传承,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和了解。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其价值
青年学者园地
在东南亚:跨国迁移、经济开发、社团沿衍与文化传承新探》一书以清代作为研究的时 间维度,以越南、暹罗、菲律宾等十个东南亚国家作为研究的空间对象,从迁移、谋 生、社团和文化四个维度阐述了这一论域内的华侨移民概况。该书角度新颖,史料充 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华侨群体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与其祖籍地(与侨乡)的关系。近代侨乡社会研究 是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的一大重点领域。孙谦的《清代华侨与闽粤社会变迁》 (1999 年)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角度,重点考察和分析了清代华侨回国对闽粤社 会变迁的影响。郑一省的《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 系研究》探讨多重网络的内容、结构及其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中的作用,提出了 闽粤侨乡与海外华侨华人互动的“多重网络”分析框架。肖文燕的《华侨与侨乡社会变 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个案研究》选取梅州客家地区为研究区域,从社会变迁的视 角 , 以个案的方式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和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力图揭示 海外华侨作用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海外华侨在其中的影响力 , 并对客家华侨群体特质 进行剖析。袁丁的《北美华工与近代广东侨乡社会》(2016 年)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 文精选,围绕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在历史演变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对深入了解 北美华工在他乡奋斗发展的历程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演变具有学术价值。徐华炳的《温 州海外移民与侨乡慈善公益》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温州海外移民的历史进程及各阶段的特 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个案剖析,阐述温州海外移民爱国爱乡的行为动机、活动事 迹和社会价值等,从中佐证其群体性特征,但对近代温州华侨群体慈善捐赠的动因和特 点缺乏社会学的分析。
- 133 -
语 言 与 文 化 论 坛 2020 年( 第三辑)
华侨史华侨的贡献课件
华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
华侨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卓越的贡献,他们积极引进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华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 涉及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文化
华侨在中国社会改革中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们为中国引进了
03
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理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3
华侨对世界的贡献
华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华侨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 过建立贸易网络和拓展市场,促进了商品和文 化的交流。
华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他们 不仅在传统行业领域有所建树,还在新兴领域 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3
华侨在中国的科学和技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们为中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了中 国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华侨的社会贡献
华侨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中国的公
01
益事业、慈善事业和社会改革等方面都有所涉足。
02
华侨在中国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公
益活动,为中国的扶贫、教育、医疗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陈嘉庚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倾资 兴办各类学校,培养了大 批人才,被誉为“华侨旗 帜、民族光辉”。
胡文虎
东南亚华侨企业家,创办 “虎标永安堂”,致力于 推动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 传播。
华侨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
李锦记
由李兆基家族创立的调味品企业,秉承“思利及 人”的经营理念,成为全球知名的华人企业。
新加坡华侨银行
交流等。
华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还表现在他们积极参与国 际科技合作,为中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
弘扬华侨文化_坚定文化自信
总第95期 第3期2023年7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3, 2023Serial No.95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但是,要如何 “信”,如何“强”,才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华侨文化不失为新时代这一文化使命的新担当。
在理解摸透文化自信和华侨文化基本关系和内涵的基础上,以文化自信引领华侨文化的发展,挖掘华侨文化的巨大精神宝库,无疑对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互通互融互鉴,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华侨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3-0078-06弘扬华侨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黄桂烽 (广东省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广东 汕头 515041)收稿日期:2023-05-23基金项目:“2022年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基层侨情调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黄桂烽(1994-),男,汉族,广东汕头人,广东省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专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历史和潮州地方民间文化。
一、华侨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基本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1]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2]。
可以说,中国之幸,人民之福,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发扬,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方位、全面性的系统性发展,假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缺失了文化自信,那么中国人民就展现不出志气、骨气、底气,中国人民的努力就取不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就无法打开新局面。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交流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交流向来被誉为“东方明珠”的东南亚地区,因为其人文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展现出了别样的独特文化魅力。
东南亚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丰富文化传承和内在深厚民族文化精神的地区之一,由于其尊重和保护文化多元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振奋精神,成为世界上最为珍贵和值得参照学习的典范之一。
一、东南亚地区的历史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繁荣复杂,部分国家一过辉煌,便一去不复返。
其文化深厚且流传甚广的地区,也埋葬了数百年的痕迹。
努力保存这些遗产可以让当前和未来世代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在泰国,探索这个国家的寺庙和博物馆是了解它当地文化的好方法。
而在马来西亚,可以看到神庙和与清真寺,了解它的宗教和文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先祖迁徙到海外,和当地人相互交流进行着文化融合。
这也是东南亚地区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关于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我们可以回顾华人社区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的发展史来了解这个过程。
华人在海外维护文化和宗教传统,较好地保留了本土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健康而活泼的文化变迁,也是东南亚地区特殊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东南亚国家保持了密切的文化交流。
例如,泰国的佛教艺术、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胡志明市的欧洲和美国殖民文化,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多样的人民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服装风格等方面的特色。
东南亚国家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访。
在东南亚国家,当地和外来文化的交流得以广泛开展,这包括了文学、音乐、戏剧和电影等领域的文化交流。
例如,印度传统音乐在印度尼西亚有着广泛的流传,而印度尼西亚的泥染艺术也深受印度的影响。
这种文化交流的情况同样存在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也在逐渐升温。
而香港、澳门也是中国,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在这里也能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引言华侨华人是指旅居海外的中国人,他们常常被称为华侨(Overseas Chinese)或华人(Chinese Diaspora)。
自19世纪末以来,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强大的社群,并为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通过对华侨华人的移民史、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华侨华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华侨与华人的定义华侨与华人是两个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华人泛指任何具有中国血统或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无论他们居住在中国境内还是海外。
而华侨则是指在国外居住和定居的中国人,他们已经或准备长期在他国居住并定居下来。
这两个概念以及其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应用需要清晰界定,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
华侨华人移民史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进行海上贸易和移民活动。
然而,真正大规模的华人移民始于19世纪下半叶,尤其是中国的饥荒和政治动荡导致大量人口流失。
这批移民主要涌向东南亚、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
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华侨华人移民史的研究内容包括移民动因、移民路线、生活状况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地区华侨华人的移民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华侨华人的移民特点和迁移模式,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华人社群提供重要参考。
华侨华人社会发展华侨华人在海外建立起了独特而强大的社会网络和组织。
他们通过华人社团、商会和义务组织等形式,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助。
这种组织形式不仅为华侨华人提供了社会支持和保护,也为他们在外拓展事业提供了机会。
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组织结构、社群建设、身份认同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地区华侨华人社群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到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所面临的挑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华人社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华侨华人经济活动华侨华人以其独特的创业精神和商业才能而闻名。
无论是早期的货物贸易还是现代的跨国企业,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东南亚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区,位于亚洲的东南角,包括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
这片土地的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一、早期历史东南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商业贸易的中心。
早期时期,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主要由原住民和外来移民组成。
其中,马来亚地区的原住民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苏门答腊人,越南的陶器文化等都是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间,大批华人开始进入东南亚地区,他们带来了属于中国文化的各种技术和思想。
这些华人在东南亚的生活和文化工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促进了东南亚的文化繁荣。
10世纪中叶,印度教文化和锡兰佛教传入东南亚,在东南亚广泛流传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二、中世纪历史中世纪是东南亚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自公元5世纪以来,印度教文化经由海上贸易传入东南亚。
10世纪至14世纪,大批伊斯兰教徒进入东南亚,推动了伊斯兰教在该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东南亚掀起了文化艺术的高潮,各地艺术家和工匠为各种宗教雕塑、建筑、绘画、服装等物品进行了精湛的创作。
泰国的寺庙环境、越南的王宫墙壁和柬埔寨的吴哥窟都是中世纪东南亚艺术的代表作品。
三、近代历史进入近代,东南亚地区逐渐被欧洲列强所占据。
随着殖民地的建设,东南亚的各种文化和语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东南亚的文化和语言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强大,国家独立后对各自的文化和语言的保护有了更大的关注。
东南亚的文化特点也影响了周边国家的艺术文化。
文化多元性和创新艺术风格在这一地区得到很好的展现,通过东南亚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大师的杰作。
四、文化发展现状在当代,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面对全球化和跨文化的挑战,东南亚的文化必须适应今天的迅速变化并创新发展。
各国的政府和社会力量正在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东南亚的文化,使之成为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独树一帜的文化精髓,并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欣赏。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东南亚国家是一个文化多样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它涵盖了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多个国家。
这些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其中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区域的文化精髓。
一、历史发展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2500年间,当时许多岛屿上居住着古代文明的定居者。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定居者会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城邦和国家。
如今的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经历了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文明的影响和征服。
在古代时期,东南亚地区曾存在一些著名的文明,如越南婆罗门文明、印尼锡兰文化、老挝琅勃拉邦王国和柬埔寨吴哥王朝等。
而在近代时期,包括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亚、法属印度支那等殖民统治对东南亚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文化特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可以被归纳为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
众所周知,东南亚国家广泛参与着全球化进程,其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和融合。
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国家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如锡兰佛教、柬埔寨高棉文化和新加坡的南洋文化等。
同时,东南亚文化的现代方面也很有特点,比如民族音乐、电影、时尚和影视艺术。
在现代化的东南亚国家,儒家思想、耶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也被充分传承和开发,展示出了许多风格独特的美学和文化。
三、艺术和建筑东南亚的传统艺术形式主要包括戏剧、舞蹈和音乐等,它们是东南亚文化艺术的特点。
如印尼的巴布亚传统舞蹈,越南的水上木偶戏等,在各个岛屿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而东南亚国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为这个地区的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锡兰的古代佛教建筑、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峻遗寺和越南的岘港诗婆塔宫等,这些建筑都是东南亚地区的独特宝藏。
四、食品东南亚国家的美食风格也非常独特,它们多数由一些本地菜肴组成,例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辣味美食、泰国的青咖喱、老挝的传统粥类以及菲律宾和越南特有的菜肴。
泰国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
- 52 - 泰国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泰国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龚益波[摘 要] 民间信仰是一种植根于人民群众中的、古老而又特殊的宗教文化现象。
早期华侨出国,不仅给泰国人民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而且也把中华民族的民间信仰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泰国。
于是寺庙便随着华侨的足迹遍布到泰国各地,并与会馆、学校构成了泰国华侨社会的三大特征。
华侨华人民间信仰与泰国当地民族的其他宗教信仰通过长期的接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以后,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信仰。
但是,它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
[关键词] 华侨华人 民间信仰 特点 前景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
而每个民族的文化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呈现着各自的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连续性等基本特征,就是千百年来在中国这块古老广袤的土地上的农业社会中塑造成型的。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特点。
可是,当它们被华侨传播到泰国以后,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1、与华侨出国同时向泰国传播早期华侨到泰国,无非是为谋利而跨海经商,或为活路而出洋谋生。
可是,无论何种目的,均必须以安全抵达目的地为前提。
其时出国之人,须乘槎浮海,跨越大洋。
在那自然科学知识有限、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上,随时都有葬身鱼腹的危险,因而只好寄希望于神明庇佑。
于是,作为航海保护神的妈祖(又称天妃、天上圣母、天后圣母)便为广大海外商人和出国华侨所供奉。
除此之外,他们还供奉各自的乡土神明,“据传说,(福建省东山县走马溪)当时出海参加贸易的人,胸前要挂三包香火袋,一包铜陵关帝君,一包宫前妈祖,一包走马溪保生大帝”。
[1]另如安溪出国华侨供奉清水祖师,南安出国华侨供奉广泽尊王等等。
因此,当他们遇到惊涛骇浪之时,必须要虔诚地祈求妈祖及其他神明庇佑。
华侨华人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和作用
华侨华人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和作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华侨华人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承载着跨越国界的文化传承和交流责任。
海外华侨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
海外华侨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海外华侨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华侨给人们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宝藏并将其传承下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海外华侨如何维系其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出的贡献。
海外华侨和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国人移民海外自古以来就有。
唐代的“大唐西域记”里曾记载汉唐时期,就有中国的商贾、僧侣走丝绸之路,往返于中国与中亚、印度等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侨们在泉州、广州、福建等地集结成批投奔海外,建立了许多贸易城镇,如马六甲、槟城等。
他们不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宗教、知识等向海外传播,也将世界各种文明的精华传回国内,同时,更将本土化的华侨文化、华侨思维等融入海外新兴的本地化社会。
海外华侨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最好代言人。
他们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而且也将华侨文化传承下来,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华侨固守家国情怀华侨在海外生活工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自身属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韵味,萌生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弘扬的心愿。
同时,他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普及与推广的方式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广泛地为世人所熟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价值。
当今,海外华侨融汇中华历史文化精髓,普及传统文化,传承华侨文明,发扬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不仅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中国文化的桥梁,也全方位地打造起优秀的华侨传统文化的品牌。
以世界著名的华侨华妈闻名,让异域成为尊崇中国文化的地方,胜任着友善表达中国文化及华侨文明的责任,为中华文化树立了崭新的文化自信。
为空前的华侨文化展开了斗志昂扬的马拉松,不断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增援着全球华人中的家国情怀。
华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意义海外华侨自然在加强华侨传统文化继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
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引言:菲律宾华人华侨是指居住在菲律宾的华裔人士,其中既有长期居住在当地的第二、三代华侨,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
随着时代的变迁,菲律宾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婚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使用、社会地位等方面探讨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
一、婚姻习俗婚姻习俗是反映一个群体文化属性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新时代的菲律宾华人华侨中,传统的华人婚礼习俗逐渐被菲律宾的婚礼方式所替代。
越来越多华裔青年选择与菲律宾人通婚,这不仅反映了菲律宾华人华侨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婚姻自由的追求。
部分华人家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婚姻习俗,如嫁妆、拜堂等,这一方面显示了传统文化在一部分华人华侨中的传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华人华侨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珍惜。
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生活信仰、价值观念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方面。
菲律宾华人华侨信仰的宗教多样性,既有佛教、道教的传统信仰,也有天主教、基督教等来自菲律宾本土的宗教。
也有一部分华人华侨背离了传统信仰,转向了无神论或其他新兴宗教。
这一种多元宗教信仰的存在,表明了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信仰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多元化的认同。
三、语言使用语言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苦难移民时期,新时代的菲律宾华人华侨更加重视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他们通过学习英语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竞争力,在工作、生活中更多地使用英语。
在家庭和社交场合,新时代的菲律宾华人华侨仍然保留了华语(包括福建话和广东话)的使用,这不仅是对于母语的传承和珍惜,也是一种身份认同的体现。
四、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反映一个群体对外界认同的重要指标。
在菲律宾,华人华侨是一个庞大且经济实力较强的群体,他们在商业、金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菲律宾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对于华人华侨的歧视和排斥,在一些政治和社会问题上,他们的利益往往被边缘化。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导读: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形成于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且随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迁。
东……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形成于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且随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迁。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信仰极具调和性在东南亚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华人宗教信仰通常被列入通俗宗教信仰范畴。
研究表明,流行于闽粤地区的传统宗教信仰,大多源于道教、佛教和儒家,并蕴含了民间信仰的诸多形式和内容。
以其为源头的东南亚华人的传统宗教信仰,同样是由儒、释、道三家以及民间信仰构成的一种极具调和性的宗教信仰。
东南亚华人在其移居地兴建的各种庙宇就体现了其传统的宗教信仰。
例如,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的华人社区,自17世纪中叶以来先后兴建了观音亭(1650年)、完劫寺(1760年)、安恤大伯公庙(1792年)和玄天上帝庙(1780年)等四大神庙。
其中,观音亭又名金德院,正座崇祀佛祖像,右为关帝圣君,左为天后圣母,并祀众神像香火。
完劫寺建于牛郎沙里华人塚地内,主祀观音菩萨,为清明节祭奠亡魂的场所。
安恤大伯公庙祀奉福德正神(土地公)。
玄天上帝庙供奉玄天上帝(又称北极大帝、真武大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四大神庙是雅加达华人宗教信仰与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成为华人文化传统的象征。
*东南亚地区庙宇的兴建促进宗教复兴运动庙宇的兴建是东南亚地区华人群策群力的结晶,除了作为祀神祭祖的场所之外,还具有联络乡谊、互助互济的功能。
由于庙宇具有慰藉心灵和服务现实的双重功能,因而能够把来自同一血缘、地缘、业缘和神缘的华人移民群体聚集在一起,庙宇也因此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权利机构之所在,为日后各种会馆及社团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始建于1673年的马六甲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庙宇,其名下设有义山、义学、慈善堂和议事堂等附属机构,负责当地华人的丧葬、教育、医疗以及民事诉讼等方面的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学理论与其他宗教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钟大荣 张禹东提 要: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作为母文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在异时空的一种转型和再生,是源于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东南亚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而形成的;转型后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在华人社会和所居地社会的当代文化价值体现为共有价值的追求,即获得信仰神灵精神力量战胜困难的勇气、整合华族各方资源、和谐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等四方面。
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可以作为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价值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启思。
钟大荣,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文化哲学博士研究生;张禹东,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
主题词:东南亚 华侨华人 宗教一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作为母文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在异时空的一种转型和再生,是源于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东南亚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在东南亚的文化生态土壤中播种、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
“它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东南亚华人生活的全部面貌;它是历史留下来的足迹,显示东南亚华人走过的道路;它是一种凝合剂,把东南亚华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它还是一种精神的动力,推动东南亚华人向前发展。
”①具体而言,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宗教构成既包含人们所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道教、儒教,亦有传统的民间信仰,如妈祖信仰、关公信仰、大伯公信仰及华人居住国的民间信仰,甚至还包括鲜为人知的当地部落原始信仰,等等;与此相应的一个现象就是,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各自信仰的认可也不尽相同,如新加坡华人的宗教信仰就涵盖了政府在人口与宗教普查中所界定的7大宗教信仰类别,即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其他宗教和无宗教信仰;马来西亚华人的宗教信仰也在政府所界定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道教、部落或民间宗教、其他宗教和无神论等8种类别中都有分布②。
可见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的多元复杂性,也恰能印证东南亚华人所面临之纷繁错杂的历史与现实。
早期华人移民东南亚诸国③,主要的挑战是途中不可知的旅程危险,及到达目的地后陌生地理环境的水土不服、白手起家的艰辛、他乡风俗习惯迥异造成的文化不适应;到中期,主要的挑战则是西方殖民统治者给华人及土著居民带来的殖民压迫、阶级统治,华人对祖籍国(中国)所受到的西方列强、法西斯民族压迫造成的不安与担忧等;及至二战结束东南亚诸民族国家纷纷取得独立后,主要面临的问题则较为复杂,大致有华人民族主义与居住国本地民族主义的纷争,华人与当地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华人族群内部不同集团的矛盾④,华人与居住国共同面对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构,及全球性环境恶化、官僚腐败、疾病蔓延等,同时还有新老华裔之间文化沟通和仍然继续于华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文化适应课题等,这些问题有华人特殊群体固有的,也有华人与居住国社会共同面对的,还有全球性的不分地域的人类共有的挑战。
以上各阶段的华人问题有些突显时代性特征,有些与民族特性挂钩,还有些问题则隐性地潜在于华人这一族群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支撑东南亚华人顽强繁衍至今?华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更好的生活,离开家乡前不可能对后面的困难毫无心理准备,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挑战可能远甚于祖居地并未能阻挡他们迈出坚实的步伐,而后东南亚华人又能融入所居国、被当地居民认可,除了目的地可能存有较好发展机会的强烈吸引及华人自身坚强的主观意志努力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及东南亚华人宗教所给予华人心灵深层的精神力量支持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李约瑟称“中国文化中有世界通用的非常贵重的礼物”⑤,东南亚华侨华人无疑是秉持着传统宗教文化中的“贵重礼物”在异国他乡顽强生存,同时,把它与所居地文化“涵化(accultura -tion )”⑥后再有机合成“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发扬光大中华传统宗教文化与东南亚宗教文化。
而更重要的是,再由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形成华人共有价值的追求,东南亚华人共有价值是华人族群社会的凝合剂、是华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促使华人与当地社会和谐共荣的纽带桥梁;共有价值能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起到振奋个体精神、净化社会风气、凝聚华族力量、和谐社会体系、理顺人与自然关系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作用。
二第一,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获得信仰神灵精神力量战胜困难,是东南亚华人宗教满足早期移民基本需求的主要内容。
从宗教起源学来看,由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到规避自然现象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是原始宗教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学技术发展至今,虽然人们对自然世界运作的基本规律有了详细的了解,但与自然界相比,人类依然十分“渺小”,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身处大自然中感觉自身力量仍然相当薄弱,就有可能祈祷他者或神灵力量的安慰与援助。
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及当时长途出行条件的简陋,早期移民东南亚的华人都要面临旅行中的各种殊死考验,而到达目的地后,又要克服水土不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以求生存,与此相应,华人传统宗教在这方面给了人们许多精神鼓舞。
如,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妈祖被人们奉为海上保护神,于是人们便在船上供奉妈祖,祈求她保护航程安全。
1917年,晋江东石“瑞庆”号帆船由安海东石港启航,前往新加坡,不幸于西沙群岛海面触礁,幸水浅漂海搁岸,经人搭救,辗转70天,方得返回。
船民蔡景丰在记述当时的情景时,两次提到祈求妈祖庇佑:“在岛上工作月余,虽保住了生命,然思归心切,寝食难安。
一日天气暖和,薰风南来,忽见我船主人,及全船水手,在互相理头发,参拜船中`圣母',拟于南风顺熟时,扬帆回琼(海南岛)”,“此岛距海南岛不知几千海里,须三天三夜南风,始能抵达,该船舵手,即于`圣母'座前求菩,择日开船”⑦。
可见他们对妈祖的信仰是何等虔诚。
“正是这样,当那些海外贸易商人出国定居而安全抵达目的地、贾贸获利之时,便认为是妈祖灵应;特别是遇上危险又转危为安,并与一些自然现象产生偶然巧合之时,更会使他们认为是妈祖前来救护,因而更加笃信无疑。
于是,他们便在该地立庙奉祀妈祖,把妈祖信仰传播开来。
”⑧再如,当华人在东南亚诸国落脚后,出于巩固家园房屋和安居御敌的需要,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城隍崇拜便流传于华人社区之中。
诸如此类出于基本生存需要的传统宗教信仰,是华人心理需求最真实的一种反映,之后华族子孙繁衍、华人社会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种朴实、自然、原初的早期宗教信仰。
第二,凝聚华裔族群力量,便利华人宗亲社团沟通,整合华族血缘、业缘资源,是东南亚华人宗教发挥重要而独特作用的充分体现。
东南亚华侨华人来自中国各地,相关史料表明以闽粤两省为主,祖籍地相近,故大多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仿,而所秉持的中华传统宗教信仰也相似。
每逢重要的宗教仪式举行时,人们出于共同的信仰,一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会;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宗教仪式举行的过程便是人们互相交流情感、融浓亲情与乡谊的难得机会,当宗教仪式完成后,人们往往会扩大交流的话题范围,如各自的工作与生活、相关的资讯消息、共同面对的挑战与机遇等;至于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某些问题,人们可能依附于宗教组织而成立相关社团机构整合华人的力量来解决。
例如,由于妈祖在华人中拥有众多的信徒,因而妈祖庙宇的香火非常旺盛。
善男信女不仅虔诚膜拜,而且慷慨捐献,妈祖寺庙的“香油钱”收入相当可观。
与妈祖相关的会馆就把这些捐款用来补助其所属的学校、医院或其他慈善、公益事业。
“越南堤岸广帮的公益事业如穗城学校、广肇医院、广肇义地等由穗城会馆管理。
它们的经费,一向都是受阿婆庙(妈祖庙的俗称)的香火支持的。
若无阿婆庙,·214· 宗 教 学 研 究 2011年第1期即无会馆,亦即无各种公益事业。
1849年,新加坡福建籍巨商陈金声在天福宫之右建起了新加坡最早的华人学塾———崇文阁,1854年又建造了萃英书院。
有的学者指出,崇文阁的建筑物在天福宫的旁侧,反映了早年华族庙宇与文教事业的密切关系。
事实也正是这样。
1907年,新加坡福建籍华侨创办道南学校之前,便在天福宫福建会馆开会,议决逐年经费不敷之数,由天福宫公款支补。
类似用妈祖寺庙的香油钱收入来支持办学的事例不胜枚举。
”⑨另外,传统宗教也是宗亲社团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形式,这种特殊的关系是在东南亚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在印度尼西亚等对华人社团实行比较严厉管制的国家,很多社团被迫解散或停止活动,但宗教团体的活动则允许存在。
比如,宗亲会组织由于被印尼政府作为华人传统宗教的特殊队伍而得以保留⑩。
在泰国,注册为庙堂之类的宗教性团体的阻碍最小,可免去繁琐的政治审查手续。
如泰国巴登埠的广西人于20世纪70年代组织了“万莱互助会”,但注册问题一直拖了十几年还得不到批准,最后改为“万莱老君庙”方以宗教性团体名义顺利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1。
这种情况使得华人只能以传统宗教寺庙为载体,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
可见,华人传统宗教不仅成为保留和发展华人社团,而且成为保存和弘扬华人文化包括华文教育、华人传统习俗的重要形式,从而也促成古老的传统宗教寺庙文化的复活与发展12。
第三,缩短族群文化间距,增进族际交流,和谐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是东南亚华人宗教长期获得华人与所在国社会重视的原因。
华人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别于东南亚当地居民,因此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尽相同,便有可能形成华人与当地居民在职业选择、财富积累等方面态度的殊异,长此以往,华人中产阶级的确会多一些,华人一般都能够过上比当地人好一些的生活,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华人当老板,当地人当雇员。
于是当地民族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即华人富有,当地人贫穷,而且当地人的贫穷是由于华人的剥削而造成的。
这种印象经过政治家们和宣传工具的渲染,就显得更加真实和具有煽动性”13。
另外,某些华人取得经济成就后,出现的一些炫耀性消费行为、华人企业中的不法行业行为等,就更有可能使当地人对华裔族群产生不良印象。
与此相应的是,“当地民族还认为,华人还为东道国社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华人都有自己的社团,信仰自己的宗教,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唐人街,华人还存在许多黑社会组织,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14。
虽然华人经济地位相对优越,不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正当权利却受到了许多不公正对待。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由于华人数量众多并在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在对待华人参政和从政权利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诸多疑虑。
这些国家或者在法律上对华裔公民的参政和从政权施加各种限制,或者虽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各族裔公民拥有平等的参政和从政权,但实际上仍然对华裔公民参政和从政设置重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