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优秀
教案
3.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能力方面:
觉悟方面: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
之所以说这是重点,是因为:
(1)从理论上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只有弄清了这一原理,才能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地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3)从认识论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也是科学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哲学基础。

学习这一原理,有利于我们领会这些科学方法的精神实质,逐步学会在实践申加以应用。

同时,这又是教学难点,因为矛盾普遍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论性很强,又很概括、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其申尤其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更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

【难点解决办法】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对于这难点,应该在抓住"症结"、突破误解、巧用事例、深人浅出上下功夫。

所谓抓住"症结",即抓住难点,分析其"症结"所在,
重点加以突破。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往往感到最难理解,产生的问题较多。

有的同学甚至反其意而理
解为"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括了特殊性"。

究其"症结",主要是因为对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含义不够朋确,
存在着两个误解:一是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误解为"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如认为"张山"这一特殊性,只是一个人,而"人"这一普
遍性,既包括了张山、李冰,也包括了喀秋莎、约翰逊,包括了古
今申外所有的人,从而得出"普遍性包括特殊性"、"特殊性存在于普
遍性之叫的结论。

二是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误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把金属当成"整体",而把金、银、铜、铁、锡……当成"部分",因而认为"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1)什么是矛盾普遍性?
(2)什么是矛盾特殊性?它有几种表现?
(设计这两个题目的目的是,通过回忆已学过的关于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知识,引出今天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即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的关系。

)
导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

公孙龙却说:“我牵的是
马吗?我牵的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规定只说马不准出关,但并没有说白马不准出关呀!"经过一番舌战,公孙龙还是牵着
马出关去了。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夸大了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认了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割裂了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二者的关系,因而便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这说明客观事
物本身不仅包含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同时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是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板书)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板书)
从刚才我们讲的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结的。

(l)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板书)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板书)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里的“寓”原意是“居住”、“寄托”之意,在这里则演化为“存在于”或“含于”的意思,即普遍性存
在于特殊性之中,为什么这样讲呢?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普遍性(共性),它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它原来存在于什么地方?
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它是人们对同类事物总结、概括、抽象出来的,原来它就
存在于一个个具体事物之中,所以我们说普遍性就存在于各种特殊
性之中,并且只能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比如人的共性,就只能存在于张三、李四、王五……等一个个具体的人之中。

人的一般的共同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点点到即可,下册书还要具体学习),在阶级社会,都带有阶级性,就是从具
体的张三、李四、王五......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这些具体的
人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有人的普遍性。

这个故事是明朝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写的。

据说,宋朝宰相王安石有一首没写完的《咏菊》诗,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
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
与秋霜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怎么会“吹落黄花满地金”呢?于是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
见到续诗,心中不快,但想到,苏东坡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
他不得,于是密报天子,调他到黄州当了个团练副使。

苏在黄州当
官一年,一日重九之后,到后花园赏花,不禁大吃一惊,只见菊花
棚下,满地铺金,校上全无一朵。

至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
瓣与不落瓣之分。

结合这个故事,我们再重新分析刚才的问题,能否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呢?
(学生议论、发言、教师总结。

)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菊花的个性是十分丰富的,有大小、颜色、花型、花期的差别,也有故事中讲到的落瓣与不落瓣之分,而
菊花的共性指的只能是这些形形色色菊花中共同的一般的属性,不
可能包括每一种菊花的所有属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事物的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采、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则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丰富多采、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
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因此,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
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中所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也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加以
区分。

⑨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板书)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板书)
普通性换一个场合可以变为特殊性,反之特殊性换一个场合也可能是普遍性,是吗?你能举个例子具体地说明一下吗?
(学生举例,教师归纳。

)
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板书)
①什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⑧教材上列举了几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你能运用哲学道理就其中的一种加以分析吗?
(学生看书并思考,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江讲到的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两大理论成果"产生过程的哲学基础或哲学依据
是什么?
(学生仪论、发言,教师概括。

)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因此,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
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lO0页,并找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分别是什么?(学生阅读、回答,教师和学生一起看教材,加以明确。

)
由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特征,所以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原
有的基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等,因而社会主义
一般规律及其本质和特征的实现形式、途径也必定是各不相同的,
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又是矛盾的特殊牲。

因此,只有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
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l)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板书)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
殊性的辩证统一。

(板书)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等;另一方面,又要立足
于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
国自己的特色。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内容之一的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江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就是把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及共同特征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即“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
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
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其它内容也都是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
有中国特色,因而最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
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要始终不
移地坚持。

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在
这一原理指导下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并进一步
了解到这一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依据。

巩固新课
课下通过学习江十五大报告,如何进一步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讲“把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
本结论。

”的这段话。

【学生活动设计】
1、活动方式:小品表演(导人设计)
2、教师的组织过程
笑话:一个平时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生病后看医生,医生要他
多吃水果。

他儿子买了苹果,他摇头;买了梨,他也摇头;买了西瓜,他还是摇头;最后买了桔子,他却非常生气地说:《医生让我吃水果,你怎么去买苹果、西瓜!"儿子回答说:"水果摊里就这几样水果,你
让我买什么水果铲医生知道后,给病人写了一张纸条:"世上水果多
又多,但无抽象的水果;不识具体水果痴,哪能埋怨儿子错!"
第二步,指导学生表演小品《水果痴》。

表演前先把教室作适当布置成"L"型。

第三步,对学生的表演作适当点评,同时给以充分肯定和欣赏。

表演结束后提问:那个要吃水果却又不吃水果的人犯了什么错误?这
个病人能吃到抽象的水果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分析,作
出回答。

第四步,教师总结归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事物通过
个别事物表现出来。

3、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品等文艺节目的自编、自导、自演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形象思维、口头表达、艺术鉴赏
等多种能力。

(3)通过活动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地利用课堂的时
间和空间给学术以美的享受,实现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看过"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优秀教案"的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