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浪淘沙令》赏析

合集下载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潺潺》《虞美⼈·春怨》《破阵⼦·四⼗年来家国》16⾸绝代词,写尽“千古词帝”李煜⼀⽣的绝世悲情李煜,五代⼗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于宋建隆⼆年(961年)李后主。

开宝⼋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汴京,封为右继位,史称李后主千⽜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律,诗和⽂均有⼀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

千古杰作《虞美⼈》、《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渔⽗·⼀棹春风⼀叶⾈》⼀棹春风⼀叶⾈,⼀纶茧缕⼀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由。

⽣在帝王家,⼈⼈觊觎帝王之位,他却⽆意争位,给⾃⼰取号钟⼭隐者、莲峰居⼠,期盼着晨钟暮⿎,书墨相伴的闲散⽇⼦。

与其当⼀国之主,他宁愿当⼀渔翁,⼀叶轻⾈,⼀壶酒,乐得万顷烟波之中潇洒⾃由。

只求远离纷乱,这国主谁愿当便当去罢。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声风约住,朦胧澹⽉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轻轻语。

⼀⽚芳⼼千万绪,⼈间没个安排处。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坠。

紫菊⽓,飘庭户,晚烟笼细⾬。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性坦然,⼜⽆⼼政事,⼜哪⾥想得起关⼼民间疾苦。

春有百花秋有⽉,夏有凉风冬有雪他只关⼼留不住的暮春悲秋。

⼀⽚春⼼涌起闲愁千万绪,⼀幅晚秋泛起悲凉咽寒声。

《梅花》殷勤移植地,曲槛⼩栏边。

共约重芳⽇,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不知。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

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浪淘沙李煜译文

浪淘沙李煜译文

浪淘沙李煜译文《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简析这首词在低沉悲怆的情调中,诉说着词人被囚禁在汴京时的苦闷与自伤。

抒发了其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可以说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全词语言清澈自然,明白如话,情真意切,哀婉动人,将词人的亡国之痛、囚徒之悲和故土之思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后面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标签生活、帝王、追怀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赏析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

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

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

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

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

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

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

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赏析【苏教版选修】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赏析【苏教版选修】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赏析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

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

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

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

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

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

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

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

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

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

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

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唐代诗人李煜所作的一首词,以描写雨夜的景象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繁华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的开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描绘了一个雨夜中寂静而凄美的场景。

接着,“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然后,“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则揭示了主人公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历史背景。

这首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贵财富。

总之,《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词作,通过对雨夜景象的描绘和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繁华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浪淘沙令》赏析

《浪淘沙令》赏析

《浪淘沙令》赏析出自南唐诗人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对抒情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

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

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

浪淘沙怀旧(李煜)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怀旧(李煜)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怀旧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C )A. 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

B. 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

一晌,片时片刻。

C. 无限江山即锦绣江山;别时句是说,离别时很容易(即丢失很快),再要见可就难了(即身不由己)。

D. 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4.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这首词,写的时间是暮春一个五更天的梦醒之后,写的地点是睡床上,写的事情是怀旧感今。

B. 这首词,以词人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抒发了怀念故国的悲苦和绝望的心情。

C. 结尾写好的景物,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用天上人间概括对比今昔生活,都是形象而很有余味的双关D.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流畅。

赏析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浪淘沙令》(李煜)解析

《浪淘沙令》(李煜)解析
• “暮”好: 一: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现 实的凄凉。 二:与下文衔接更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以 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思考:
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
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 限伤感”。 “独自“说明词人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 眺是为了看昔日宫阙楼阁,是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 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阻隔,然而 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无限江山已不 是南唐国土。看到这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只能徒 增伤感。不是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 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 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 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 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 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 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 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 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 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 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 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 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李 煜
流 水
别 时
独 自
梦 里
罗 衾
浪 帘

落 花
容 易
莫 凭
不 知
不 耐
淘 雨

春 去 也 天
见 时 难
栏 无 限 江
身 是 客 一
五 更 寒
沙 潺

令 意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疑难注解]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响: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古文今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寒冷。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诗文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李煜后期的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李煜《浪淘沙》鉴赏

李煜《浪淘沙》鉴赏

李煜《浪淘沙》鉴赏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继其父李璟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

在位十五年(961-975)中,政事不修,纵情享乐。

国亡,为宋所俘,封违命侯:过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被宋太宗赵光义用药毒死。

他妙解音律,能书画,而尤工于词。

今传他和李璟的合集《南唐二主词讥[注释]①潺潺:小雨滴水的声音。

②阑珊:残尽,指春光即将逝去。

③罗衾:丝绸做的被子。

不耐:受不住。

④一晌:一会儿。

⑤凭栏:靠在栏杆边眺望。

江山:这里指原来属于南唐的领土。

⑥这两句说,流水带着落花去了,春天也去了。

好的景物,好的时光都去了。

可是自己呢?是在天上呢,还是在人间呢?是不知身之所处的昏迷形象。

“流水落花春去也”,带走了词人的希望,是以凝练的艺术语言,写绝望心情。

[译文]帘外雨声潺潺,春天就要过去。

丝绸被子挡不住五更天的春寒。

只有梦里才不知自己已是“客”,还能贪恋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不要凭栏远眺,广阔无边的甫唐山河向它告别容易,再想见它非常难。

水流走了,花落尽了,春天也去了,自己呢,是身处天上,还是身在人间![简析]这是李煜亡国后的作品,以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表现他思念故国的哀痛心情。

词的上阕说帘外的雨声惊醒了自己的好梦,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忘记自己是个“客”(俘虏),也只有在梦中还能贪恋一下片刻的欢娱生活,但这套越发反衬出现实难堪的囚徒生活的凄凉冷酷。

“五更寒”既指自然界的气候,也暗喻诗人内心中的凄凉哀痛。

词的下阕说不要独自凭栏远眺,那只会更添伤悲。

的确,帝王变囚徒,江山易主,“流水落花春去也”.逝去的永远难以找回。

这是无可奈何的苦语,包含了作者无穷的痛苦和悔恨!而这无限凄苦之情,欲吐还吞,无法排遣。

这首词艺术上也别具特色,首先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词中的人物及其心理活动、人生愁恨等抽象东西,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

李煜《浪淘沙怀旧》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李煜《浪淘沙怀旧》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三、作者简介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四、练习题答案(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C)A.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

B.“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意思_全诗赏析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意思_全诗赏析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这是指春,也兼指人。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1.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据《西清诗话》谓《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诗词】《浪淘沙》翻译及赏析

【诗词】《浪淘沙》翻译及赏析

【诗词】《浪淘沙》翻译及赏析《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全文古诗如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前言】《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

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有翔实证据证明为李清照所作,所以权威学者如王学初等将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词。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

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

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②画楼:华丽的楼阁。

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④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

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⑤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⑥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⑦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⑧弹:挥洒。

征鸿:即大雁。

【翻译】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

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

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赏析】“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发端两句,看似平淡,实最沉痛。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浪淘沙[南唐] 李煜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⑤。

独自莫凭栏⑥。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本篇选自《南唐二主词》。

与《虞美人》同一时期所作。

②潺潺(chanchan蝉蝉),雨水声。

③阑珊,衰落、残尽。

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与此意同。

④衾(qin亲),被子。

罗衾,丝绸被子。

⑤一饷,一食之顷;即“片时”之意。

⑥莫,一作“暮”。

⑦《颜氏家训》:“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此用其语意。

〔解析〕这首词,一般编集的人也都认为是李煜的绝笔之作,这大致是不错的。

李煜不堪被俘之后囚徒生活的一腔悲怨之情,在这首小令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全词分上下两片,文字也较浅显,没有太难懂的辞语,而意义却很深厚。

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特色。

首句起笔“帘外雨潺潺”是实写,虽并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来,但不能让你不想:这帘外的雨声是谁感觉到的呢? 紧接着是交代了感觉到这一现象的人,谁呢?是“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人。

这个人在睡梦中,由于感到寒冷,冻醒了,梦破了。

于是听见“帘外雨潺潺”,从雨声想到春天将过,“春意阑珊”。

先点出景,再交代观景的人,并把这个人铺叙一番,这是倒叙法,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

其次,这首词全篇只有一句“帘外雨潺潺”是写景,其余各句都是抒情,而在抒情中,景也自寓其中,无处不是情,也无处不是景,情景交融,自然妙合。

这首词,上下片的句数是一致的。

上片我们已经谈到它是以倒叙法写的。

这一具有特殊身份的作为亡国之君的人,感到夜深身寒被冻醒了,连甜梦也做不成了。

他多么留恋那梦里的一刹那的欢乐啊! 李煜这个荒乐的帝王,在江南小朝廷里,歌筵舞宴,软语偷情,多少荒唐事,在他认为是欢乐的。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只有在虚幻的梦里能求得再现,而梦又被冻醒了。

对他来说,真是“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导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

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残花落尽亡国恨重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宋人比唐人更喜欢词中并入“帘”。

帘的功能是遮光保暖隔音附带着装饰点缀,上讲究的是珠帘丝帘,一般的是布帘珠帘,古代的帘子多数是卷起来放下去,左右对开的比较少。

大户人家有丫头专司其职,卷帘人。

帘是最有诗意的居家饰物,不管是放下来还是卷起来抑或半卷,映着一方窗户一片雕檐、斜入一枝青梅掠过一双家燕,看过去便似舞台镜框,恍惚间不知帘外帘内哪个是真实的,凭栏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极易引发无尽的遐思。

书写外面的世界的时候自然多了一重甚至是几重隔断,有了景深更有了立体感。

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

晚景纳凉诗(南北朝·萧纲)“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怀故人诗(南北朝·谢朓)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赋得珠帘诗(隋·卢思道)
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

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

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赋得婀娜当轩织诗(南北朝·萧诠)绮窗犹垂翡翠幌,珠帘半上珊瑚钩。

阑珊是复音单纯词,衰、尽的意思。

春阑珊则是时序到
了晚春,夏天的气氛更加浓烈。

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去写这个交替变化,春意阑珊是春天的意蕴渐渐消失了。

作者更在意这种变化中的盛而衰,并不关注一个新的开始。

衰落衰老和他时下的处境是如此相应,触景生情境由心生。

绵绵潺潺的春雨平添寒意,即使重帘也难阻断,帘外飒飒风雨声帘内孤客冷心寒。

再好的被子都难以捂暖身体。

冷得实在睡不着了,早早醒来。

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定孤寂伤悲吧。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所能有的高兴只能在梦里,欢乐如此短暂难得,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令人悲痛的根源“身是客”,求之不得求之难得才显得珍贵珍惜,“贪恋”是自然的了。

但愿一辈子不醒来,就在梦中,在往昔,在故国。

梦碎湿巾伤心泪,罗衾不暖囚客身。

此处才觉是倒叙入词,梦醒肠断难眠。

往日繁花落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江山改写恨悔微露平常言语百姓心情。

凭栏即倚靠栏杆,凭栏必登高楼台,古人常观景望远怀古思乡,凭栏常常引发感慨“凭栏须是心无事,谁是凭栏无事人。

《楼上寄友人》(宋·邵雍)”独自莫凭栏,谆谆告诫实为难抑胸中长久不平。

凭栏惜别成为常态常情,其痛苦缠绵可见。

凭栏吊客形象皆触目惊心。

(唐·卢仝)《楼上女儿曲》:相思弦断情不断,落花纷纷心欲穿。

心欲穿,凭栏干。

(唐·白居易)《寄题杨万州四望楼》: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

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

(宋·刘克庄)《赠施道州二首》其二
胡尘突过剑门关,西顾于今尚未宽。

早晚相如通僰道,苍皇子美问长安。

拮据自笑营巢拙,枘凿明知合辙难。

纵有望乡楼百尺,淡烟衰草莫凭栏。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春去也”乃春意阑珊的回音,流水落花是春意阑珊的复写。

感慨春光流逝,伤心往昔不在空怀思念。

“天上人间”是最难理解的,是曾经的繁华?或是理想中的天国?抑或天上和人间的巨大差距?从天上到人间的寰宇无论天上无论人间?
春尽时又是一个伤心人伤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