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内要动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内要动因
1、怎么理解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解释历史的出发点上,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有
何区别?
1、唯心史观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的历史观。它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是英雄史观。它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2、唯物史观是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观。它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群众史观。
3、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人的实践。“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因为人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既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自身。以实践为出发点,克服了旧历史观的局限性,找到了解决历史之谜的钥匙。(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何区别?
1)自然规律是贯穿在自然领域、支配自然界事物运动的规律。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自然界就按照其固有法人规律运动着。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的活动对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在起作用。
2)历史规律是贯穿在社会领域、支配人们社会活动规律。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活动中,离开了人及其社会关系、实践活动,他就失去了得以存在的载体和发挥作用的场所。人的活动是历史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历史规律是通过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在起作用。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着重大的区别。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也就是通过这些不自觉的、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是人的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就是通过人的活动构成并得以实现,人类社会历史铁的必然性与人的自觉活动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无从谈起。
3、为什么说劳动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
1.含义:劳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而运用物质工具,实际地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
2.劳动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第一,劳动首先是自然过程。它是人运用人自身的自然力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第二,劳动同时也是社会的过程。分工和协作是劳动的社会形式。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的统一,构成现实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3.劳动是历史的过程。共同劳动形式、人身依附的劳动形式、雇佣劳动形式、自由劳动形式
4.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基础:劳动使人与自然相区别,劳动创造了人的智力和人的社会存在;劳动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手段(需要与自然对象的矛盾)。
5.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劳动是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基础,人的劳动创造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怎么理解“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及其意义?为什么说需要是历史活动的内在动
因?:1.含义:需要是人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客观要求及其主观反映;特征:客观必然性、社会文化性、主观能动性、丰富性与主次性。
2.人的需要的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的直接反映;人的需要是任何社会都无法泯灭的;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因;该命题的意义 (科学价值和革命人道主义的价值)
4.人的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原动因:人的需要是人劳动创造的内部原动因(从劳动创造的目的看、从劳动创造的对象看、从劳动创造的产物看、从劳动创造的组织来看、从劳动创造活动本身来看)
5.需要是人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原动因:需要和需要对象存在着矛盾;需要和对象的矛盾推动人们去认识;需要和对象的矛盾推动人们去实践。
6.需要原理的现实意义: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提供了理论根据;为开发人的劳动积极性提供了方法论指南 (劳动与需要的关系)。
5、怎么理解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及其意义?.(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物和植物等。(2)作用: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三,它以整体方式制约人类发展。但自然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更替。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自然人化)(3)意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前提下,自然资源不断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广泛利用,地理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人类一方面要按照内在需要去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人类在制定计划时,要有计划、合理的利用资源,按照自然规律和人的需要和谐地去改造自然,确定人和自然的恰当关系,以做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2.(1)作用: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故要计划生育。但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它对社会起何作用取决于它与物质生产状况和要求是否相适应。(2)意义:我国地理环境“生态失调”问题相当严重,人口问题也相当严重,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