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前后期词的特点及成因

合集下载

02李煜词风---前期柔靡

02李煜词风---前期柔靡

篇二:李煜词风---前期柔靡一般认为李煜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认为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多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丝策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春殿霓裳羽衣舞的盛况,下阕写了歌舞之后余兴未了,李煜与周后仍沉醉于艺术的天堂。

这词写出了李煜与周后的爱情以及才气,但是描写的场景是奢华的,无数肌肤白皙的嫔娥,于春宵良辰或委婉而歌,或翩翩起舞。

李煜钟爱周后,我想更多的不仅仅是因为周后的貌美,更是因为周后的才学,琴瑟正想和,方能相濡以沫。

《霓裳羽衣曲》原是从西凉传入的法曲,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润色,成为规模盛大、气势宏伟的大型舞曲。

杨贵妃当年之所以能集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除了因为她天生丽质之外,也是与她最善于舞《霓裳羽衣曲》有关。

只是安史之乱后,《霓裳羽衣曲》便失传了,到五代十国时只保存了残破不全的曲谱。

当时一些宫廷乐人和民间乐人都曾试图修复它,均未成功。

李煜得到残谱后,娥皇和他一起“变易讹谬,去繁定缺,遂清越可听”。

修复乐谱之后,二人又按乐编舞,编成了霓裳羽衣组舞。

他们又调集教坊宫娥,由娥皇亲自教习。

李煜是不属于帝王的,他是一个词人。

正如李煜的爱情,他后宫三千人,独钟于周后,十数年不改的痴情让李煜更显得像一个血肉丰满的词人。

才子佳人,不外如是。

在李煜的《一斛珠》写道: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几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扈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有一天,娥皇喝了几杯醇酒,略有醉态,把洁白的罗袖也染得斑斑驳驳,与白里透红的笑脸交相辉映,更显得妩媚秀丽;顽皮的她,居然轻轻嚼着一团红绒线,对着望向自己怔忡入迷的丈夫张嘴就是一唾,如此一副生动的闺中嬉戏。

此时在李煜笔下尽是甜腻柔蜜,奢香艳丽。

论李煜词风变化之原因及特点

论李煜词风变化之原因及特点
[关键词]:李煜??词风??特点
????南唐后主李煜,曾有词集,已失传。现存的词可以确定的只有三十八首,仅此三十八首,足以让李煜不朽于词坛了。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种风格,前期极尽绮丽奢华之事,后期的又是哀怨缠绵之音。作为政治家,李煜是失败的,但作为文学家他得到了后世的景仰和同情,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又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逼真生动地描写了宫廷中通宵达旦的歌舞宴饮,纵情享乐的情境,华贵的气息,欢乐的情绪。舞女们狂舞时的身姿与意态,都历历在目。《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则写宫中赏春赋诗的场景。在富贵气中又透出一点闲适与风雅,真实的表现出他皇帝加文人的独特身份和情趣。
李煜的这类作品并非他的首创,而是受到了花间词的影响。可又不是有人说的那样他是完全继承了花间词风。花间词风虽轻艳绮靡,但总体上还是有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古典的含蓄,掩饰一些隐讳的内容。李煜的词却摒弃了这种掩饰,致力于把所有的情和景一吐为快。如《菩萨蛮》:
3、对现实的无奈
李煜身上有着浓厚的文人气,皇帝生活中的他想着“渔父”显然这种囚徒生活更使他难以接受,可是他双是无奈的,对眼前的一切都是无奈,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那一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有什么办法呢?早上下着“寒雨”,晚上刮风,使李煜心情在这样的天气里更增悉苦,而且悉苦本身也是无奈的,李煜自己知道一切都是他不能改变的,尽管他很痛苦。最后,他只有发了一句感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也算是给自己倍受煎熬的灵活一点不算安慰的安慰。人生本来就是充满恨的,就你水是向东流的一样,无经地义。这样想,李煜心中也许会释然一缕愁恨。
这是李后主亡国后经典的反思之作《破阵子》,不仅战时了后主亡国之时的悲苦心情,对自己多年的安逸生活,饱含着一种沉痛的心情词的开头便追述了南唐先王所创下的宏伟基业,可是认料想,一个好端端的国家,竞而断透在自己手上。此时的李煜用沉痛来追悔自己往日的生活——几曾识干戈!这短短的五个字,饱含了他心中多少深层的悔恨和懊恼。那么多的恨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他时时在拷问自己的灵魂。

李煜前后期词作内容之比较

李煜前后期词作内容之比较

M UD A N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莲峰居士等。

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他的词独树一帜,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为人称道。

由于其自身由一代君王沦为阶下之囚的独特经历,因此其作品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说,还是就艺术技巧上说,都达到了词的至高境界。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不为政治家们欣赏却为不少文人骚客钦佩的君主,他的词既有描写帝王之家的奢华绮丽,又有抒发阶下之囚的悲痛沉思。

此人正是被称为“词中之帝”的南唐后主李煜。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他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颇具才气,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他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其为安定公期间,他就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然而出生在帝王之家,有许多事往往不能顺遂人愿,他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

身为君主,李煜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但是他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

学术界大多认为李煜词大体上以公元975年,宋兵南下攻破金陵。

“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为界分为前后期两部分,前后期风格有较大的差异。

本文试从词作内容方面来比较李煜词前后期创作的的不同。

一、李煜的前期词李煜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前期词作的内容主要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生于皇家,长于皇家,自幼便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享乐、爱和美女配着他整个的人生观。

他先后迎娶大小周后,奢靡的生活,爱情的滋润,使得这时的李煜词更多显现出一种闺阁气、脂粉气、富贵气。

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

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

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李煜词主要以南唐亡国为界,前期表达南唐华贵富丽的宫廷生活,后期抒发亡国之悲与离愁别绪。

李煜情感的变化及词作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与其经历密不可分。

李煜之词,词藻清丽,朗朗上口,语言真切通俗,韵意十足,做到了词显情深,言简意丰,自成一派。

一、春花秋月,纵情声色(一)帝王家的词臣公元937年,李知诰建立南唐,将南唐治理成江南强国。

后由李景通继承,他将时间、精力、财力运用在玩乐与诗词歌赋上,渐渐导致南唐朝野上下不重政务重诗词的“诗社”风气,李煜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他的词作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血腥的皇位争夺、美满的爱情,以及帝王生活也给李煜不小的影响,种种缘由催生了李煜前期词作的风格。

(二)李煜前期词作内容及特点李煜前期词作主要描写宫廷生活与儿女情长,还有一部分是抒发内心苦闷惆怅之感。

词作深受南唐宫廷生活影响,在奢华迤逦中追求清新淡雅。

《浣溪沙》是李煜前期词作之一,“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臭。

别殿遥闻萧鼓奏”,真实地再现了李煜的悠闲享乐生活,不眠不休的歌舞、佳人不知疲倦的舞蹈、别殿传来的箫鼓声,都彰显着南唐放浪不拘、纵情逸乐的宫廷生活。

其词作《玉楼春》与《子夜歌》则写出了李煜沉醉于诗词享乐的真实情景,也反映出李煜风流多情、无拘无束,溺于玩乐的形象。

李煜描写儿女情长的词,多受前后两位皇后的影响。

他在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中充满幻想,与他的政治生活越走越远。

具有代表性的《菩萨蛮》三首词作用词精妙,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词中带情,但从内容情感来看,词较为简单,内心感触并不强烈。

其中只展现出李煜对爱情的享受,沉溺于儿女情长。

李煜抒发内心苦闷惆怅的词作主要在皇位纷争时期,他用诗词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想法,展现出了他性格中的妥协与懦弱。

《病起题山舍壁》云:“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他向自己残忍果断的长兄表明,自己无心帝位,只愿在自由中度过一生。

《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

李煜亡国前后诗词变化

李煜亡国前后诗词变化

李煜亡国前后诗词变化
李煜的作品可以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后变化如下:前期所做的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

后期所做的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前后荣与辱、乐与悲的强烈反差,极大地改变了李煜的性情与气质,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论李煜词风的变化

论李煜词风的变化

论李煜词风的变化摘要:李煜对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从描写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到描写国仇家恨的无力抗争,词的内容不再是普遍的娱乐生活或爱情,而是对自身悲惨境遇的慨叹。

他的词风随着他的经历而改变,为后来苏轼、辛弃疾等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词风宫廷生活怀念故国李煜在词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特殊的经历,使他的词前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将李煜的词分为亡国前和亡国后两个阶段,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分析其词风的变化。

一、李煜生平及时代背景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改名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的第六子。

公元959年,李弘冀暴卒。

李�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公元961年,李�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

六月李�死,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公元973年,宋太祖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公元975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公元976年,后主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

据宋代王�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二、李煜词的分期及其特点根据李煜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特殊经历,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亡国前后两个阶段。

(一)前期1.帝王奢华生活。

李煜因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衣食无忧,养于深宫,所以诗词多局限在奢华的生活上。

并且,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一片萧条,人们多沉浸在女乐声伎之词中,逃避现实,而李煜也不例外。

2.离别相思之作。

李煜的这一类词并不是很多,但也明显有自己的特色。

这类词的创作标志着李煜摆脱了花间词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这一时期由于李煜特殊的地位和生活环境,形成了他以豪奢香艳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得他这时的词作还呈现出一种富贵之态,华丽之彩。

尽管李煜这一时期的词作具有不少特色,但总体上还没跳出“花间”樊篱,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情调都与当时香艳而柔软的词坛世风是一脉承的。

小议李煜词前后期特点探究

小议李煜词前后期特点探究

小议李煜词前后期特点探究李煜,一个被龙袍羁绊的才子,一个为政事所耽搁的隐者,一个被案牍所劳形的词人和艺术家……他是个亡国之君,但每当谈起他对于后世在文学、美学包括历史上的作用或贡献时,又不得不使人内心布满冲突和惋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至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肯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尽道诗言志,挥毫以畅谈。

观李煜之词,可晓其心志;以其身世浮沉、世事变迁为依据,可以明确地将其创作阶段分期。

李煜的创作阶段分期分两段——亡国被俘前与后。

通过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的特点可推断出降宋前应多为宴乐、对于女性的工笔描写之作。

有据以证之,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彻头彻尾一副奢华淫逸之景象;再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亦是如此。

对于李煜前期词,很少有人问津,后人可能更钟情于李煜降宋之后的亡国之音,比如《相见欢》、《虞美人》、《浪淘沙》等。

是皆为以泪洗面、去国怀乡之忧思、痛如切肤的难眠随想;其点睛之句比比皆是,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直接描写表现出感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好像江水绵绵不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秦淮残梦忆繁华,对于往事可回想而不行及的无奈;还有《破阵子》中“最是荒唐祠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个亡国之君颜面尽失的尴尬与痛楚。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家。

他著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遗诗18首,词30余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李煜的词同他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一样,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以王子和国主的身份、地位进行创作的时期。

他前期词的创作,内容题材上也主要是描写和表现他在宫中的富贵享乐,宫廷爱情生活。

如《玉楼春》“晚妆处了明肌雪”,《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

后期则是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由座上皇沦为阶下囚的创作时期。

这个时期尽管只有短暂的两三年时间,然而李煜却经历了巨大的生活变难,饱尝了丧家丧国,被俘囚的奇耻大辱和深切悲痛,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体验和认识也得到了巨大扩展和丰富。

因此李煜这个时期词的创作在内容题材上便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即由前期的表现宫廷享乐生活转向抒写王国的哀思惨痛。

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无颜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都是他后期用血泪凝成的佳作绝唱。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煜在后期词的创作中,还能在咀嚼和书写个人不幸痛苦的基础上升华到对宇宙人生的哲理体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至深,遂变伶公之词为七大夫之词”,“后主之词,正所谓以血书者也”。

当然,这里的感慨至深,“血书”是指李煜词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但是,大凡杰出的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特别是象诗词这样的文学体裁。

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形式,单就思想内容而言是不会产生如此巨大而久远的影响和魅力的。

可以这样说,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成就,更多地决定于他的艺术成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及特色进行探讨。

大致来说,李煜的词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李煜词的突出特点是情真,其词都是由自己亲身感受出发,大胆抒写,无拘无束。

李煜前后期写作字词华丽

李煜前后期写作字词华丽

李煜前后期写作字词华丽柔靡的前期词词,源于民间,中唐文人取而加以改造,至晚唐温庭筠而趋向成熟。

到五代时,富庶的南唐和西蜀文人填词之风大行。

李煜之父李璟就是名家之一。

早期的词,大多为应时娱乐之作,写尽男女恋情、风花雪月,多艳丽之作,属闲居文人之雅兴,李煜早期创作也免为其俗。

李煜的前半生,尽管当的是宋朝附属国的儿皇帝,但毕竟是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主,生活相当豪华奢侈。

他的词作的题材范围,也没有超出花间词人、冯延已及其父李璟,大多是写宫廷生活歌舞宴饮,或是男女恋情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所谓“离愁别恨”。

这时的李词,更多的是一种闺阁之气,脂粉之味,语言艳丽,甜赋柔密,虽于抒情表达方式上比前人进了一步,但是未免脱离生活而略显做作之意。

如他的词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待踏马蹄清夜月。

”无数肌肤白嫩明丽的嫔娥,在春宵良辰,精心妆扮之后,纷纷列队,来到宫殿之上。

她们在音乐声中,或委婉而歌,或翩翩起舞,直到踏月归去。

这是李煜表现其豪华生活的词作,这些作品声色豪奢,格调较低。

特别是“别殿遥闻箫鼓奏”,概括了当时帝王宫院里普遍存在着的荒唐生活方式及生活在那里面的人们的生活情趣。

再如他的《清平乐》一首:“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换生。

”写出了较美的意境,但传递的是一种想象中的离愁别恨,文句中的恨,扭扭捏捏,如握帕少女之态,远不如他日后写作之中的那种真情实感的愁恨悔别之意。

宫廷生活的舒适,如同温室中美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

“晓妆初了明肌雪”(《玉楼春》),写出了一种慵懒与无聊,而文中的女子又不正是李煜自己的写照吗?这种美,是人工之作、雕饰之感,是一种近乎病态之美,如同当时很多“花间词”,没有什么太大的艺术价值,只不过是一种华丽的语言标本而已。

总之,这一时期由于李煜特殊的地位和生活环境,形成了他以豪奢香艳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得他这时的词作还呈现出一种富贵之态,华丽之彩。

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

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

76品 评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李思佳李煜词主要以南唐亡国为界,前期表达南唐华贵富丽的宫廷生活,后期抒发亡国之悲与离愁别绪。

李煜思想情感的变化及词作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与其经历密不可分。

李煜之词,词藻清丽,朗朗上口,语言真切通俗,韵意十足,做到了词显情深,言简意丰,自成一派。

一、春花秋月,纵情声色(一)帝王家的词臣公元937年,李知诰建立南唐,将南唐治理成江南强国。

后由李景通继承,他将时间、精力、财力运用在玩乐与诗词歌赋上,渐渐导致南唐朝野上下不重政务重诗词的“诗社”风气,李煜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他的词作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血腥的皇位争夺、美满的爱情,以及帝王生活也给李煜不小的影响,种种缘由催生了李煜前期词作的风格。

(二)李煜前期词作内容及特点李煜前期词作主要描写宫廷生活与儿女情长,还有一部分是抒发内心苦闷惆怅之感。

词作深受南唐宫廷生活影响,在奢华迤逦中追求清新淡雅。

《浣溪沙》是李煜前期词作之一,“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臭。

别殿遥闻萧鼓奏”,真实地再现了李煜的悠闲享乐生活,不眠不休的歌舞、佳人不知疲倦的舞蹈、别殿传来的箫鼓声,都彰显着南唐放浪不拘、纵情逸乐的宫廷生活。

其词作《玉楼春》与《子夜歌》则写出了李煜沉醉于诗词享乐的真实情景,也反映出李煜风流多情、无拘无束,溺于玩乐的形象。

李煜描写儿女情长的词,多受前后两位皇后的影响。

他在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中充满幻想,与他的政治生活越走越远。

具有代表性的《菩萨蛮》三首词作用词精妙,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词中带情,但从内容情感来看,词较为简单,内心感触并不强烈。

其中只展现出李煜对爱情的享受,沉溺于儿女情长。

李煜抒发内心苦闷惆怅的词作主要在皇位纷争时期,他用诗词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想法,展现出了他性格中的妥协与懦弱。

《病起题山舍壁》云:“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他向自己残忍果断的长兄表明,自己无心帝位,只愿在自由中度过一生。

浅谈李煜前后期词风变化[1]

浅谈李煜前后期词风变化[1]

李煜词教学不可避免之词风变化探究武汉长山学校高朝云浮沉的李后主李煜(937-978)字重光,李璟之子,南唐后主,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

他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擅于作词。

李煜的性格本来不合适做政治家,而南唐的军事力量也根本不能与宋相提并论,所以他二十五岁当了国君以后,只能在年年向宋朝称臣纳贡的情况下,苟安于一隅之地。

他三十九岁时,南唐终于为宋所灭,已经投降的李煜也被押到汴京,开始了其后半生的软禁生活,两年多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的一生,以南唐灭亡(公元975年)为界发生了巨变,其前后两期的词风也有很大的变化。

本文拟就李煜具体生活境遇把他词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并对他不同时期的词作风格作一粗浅的探析。

以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赏析古词。

柔靡的前期词词,源于民间,中唐文人取而加以改造,至晚唐温庭筠而趋向成熟。

到五代时,富庶的南唐和西蜀文人填词之风大行。

李煜之父李璟就是名家之一。

早期的词,大多为应时娱乐之作,写尽男女恋情、风花雪月,多艳丽之作,属闲居文人之雅兴,李煜早期创作也免为其俗。

李煜的前半生,尽管当的是宋朝附属国的儿皇帝,但毕竟是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主,生活相当豪华奢侈。

他的词作的题材范围,也没有超出花间词人、冯延已及其父李璟,大多是写宫廷生活歌舞宴饮,或是男女恋情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所谓“离愁别恨”。

这时的李词,更多的是一种闺阁之气,脂粉之味,语言艳丽,甜赋柔密,虽于抒情表达方式上比前人进了一步,但是未免脱离生活而略显做作之意。

如他的词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待踏马蹄清夜月。

”无数肌肤白嫩明丽的嫔娥,在春宵良辰,精心妆扮之后,纷纷列队,来到宫殿之上。

她们在音乐声中,或委婉而歌,或翩翩起舞,直到踏月归去。

这是李煜表现其豪华生活的词作,这些作品声色豪奢,格调较低。

特别是“别殿遥闻箫鼓奏”,概括了当时帝王宫院里普遍存在着的荒唐生活方式及生活在那里面的人们的生活情趣。

再如他的《清平乐》一首:“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李煜词特点及艺术成就

李煜词特点及艺术成就

篇十:李煜词的特点和艺术成就1、朴素坦率的神秀之色,带来词作艺术的革新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我以为, “神秀”的正是洗却铅华、纯用白描手法表达人物内在神情的工力和自然而又生动的刻画人物、环境及内心感情的艺术特色。

而周济“粗服乱头不改国色”所说的正是李煜放荡不羁,不加修饰的直白与坦率的艺术技巧与贯穿全篇的凝练的词魂。

李煜词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李煜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成就我们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先看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原是来自民歌而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技法, 其特点在于不假雕饰, 以精炼的文笔对事物进行勾画, 其特色表现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不论是前期的词还是后期的词,这种表现手法都贯穿李煜一生。

李煜在语言运用上的另一个特点, 是语言鲜明、形象、生动。

这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在对人物个性特征和客观环境等进行刻画与描绘当中表现出来的。

一是,他以直抒胸臆的方式, 用形象的比喻来刻画自己的思想意念。

如《虞美人》结尾: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悲愁形象地比喻为一江浩荡无尽的春水, 其奔放倾泻之势卓然可见。

《清平乐》结句: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写寸寸芳草之远接天涯, 以喻愁情没完没了, 既形象生动又显出缠绵宛转之意。

二是,他的词突出意象的特点, 强调人物的活动如: 心向人微露丁香颗”、“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一向畏人颤”等,人物形象鲜明可见, 有立体感。

三是,词人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朝之恨, 故亡国之凄楚愁恨表现得鲜明形象。

如《望江南》 (“多少泪”)、《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四是,李煜善于运用外在的自然景物, 来辅助抒发和烘托自己的感情塑造出词人的自我形象。

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

摘要李煜的词以亡国被俘为界限,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描画精细却摆脱不了花间词旧套,后期词坦率真实且意境深远,以伤感为基调,后期作品,可以说是代表了他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

本文着重从后期的词为分析对象,深层地赏析李煜的词。

关键词:李煜后期词艺术特色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南唐,在五代时期偏安江左,曾是一个安定、繁荣的小王朝。

在这个王朝里,君臣上下都酷爱文学,形成独具特色的南唐词。

而李煜,则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词人。

李煜生于一个文学环境极佳的家庭里,其父李璟及其两个弟弟都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的两位夫人也都精于音律,能歌善舞。

李煜本人更是多才多艺,他“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家。

李煜的词和他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一样,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

吴梅《词学通论》云:“读李后主词,分为两类,正当江南荣盛之际,虽寄情声色,而笔意自盛馨逸,此为一类,至入宋后诸作,又别为一类,其悲欢之情故不同,而自写襟抱,不事寄托则一也。

”前期的宫廷生活是李煜一生中最快乐和开心的美好时光,在他年少生命中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痛苦困境,更不能意识到国破家亡的滋味,因而前期词主要写宫廷享乐生活和男女艳情,如其《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纵情声色,这正是他前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虽然本质上不脱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旧套,但人物感情真挚自然,格调也较花间词为高。

与前期词不同是,李煜后期的词意境深邃,受到后人的推崇。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始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遥遥已开宋朝的豪迈之风。

降宋以后,李煜由夜夜笙歌的风流帝王变为孤寂凄凉的阶下囚,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头脑开始清醒。

思念故国的忧愁,亡国之痛,屈辱的生活,沉郁凝重的心境,成为他后期词所抒写的主要内容。

读李煜的词,就像倾听了他最真实的心声,字字血泪,让人感伤,叫人同情。

李煜 词赏析

李煜 词赏析
李煜 词赏析
李煜 简介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 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 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 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 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 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 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 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 婉,感人至深。
《渔父》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 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 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 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写的是渔父生活的快乐逍遥。“千里浪花 翻滚如雪”写出了江上的一望无际,境界阔大。 江涛有意卷起雪浪来娱乐渔父的身心,衬托出渔 父心情的快乐轻松。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竞 相怒放,美不胜收。江上岸中的美景表现了渔父 的生活环境。接着写渔父的装束和生活,身上挂 着一壶酒,手里撑着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撑到 哪里,想喝酒随时都可以喝上几口,高兴了就唱 首渔父歌,自由又快乐。结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写出,实是作者对渔父的羡慕。
《相见欢》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 味在心头。 本诗表达了作者孤单忧愁的心情。“无言独 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 言”并非真的无言,表达了自己心情沉重、 悲苦。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勾画 出一副凄凉的景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愁,本句贴切的表达自己忧愁的心情。

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之比较

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之比较

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之比较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之比较李煜的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摘要] 李煜的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国之痛,囚徒之苦,多感伤之语,有动人的艺术力量.通过比较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艺术特色,肯定其美学价值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关键词]昏君、柔靡绮丽、率真自然、感伤愁思[正文]后主李煜(公元937—978),是五代词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二十五岁接位,史称南唐后主.李煌在位时,已是强敌压境,朝不保夕.他对宋“屈节以图存,修贡以结欢”,政治上庸懦无能,苟且偷安,直至被宋灭国,肉袒投降,作了俘虏,被囚居在宋都汴梁,当了俘虏后,他终日生活在悲哀苦痛之中,最后仍然被宋太宗赵光义用牵机药毒死.李煜是一个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在文艺上却是一个艺术修养颇高的多才多艺之人.他音乐、书法、绘画、文章、诗、词皆通,尤工于词.纵观李煜词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个阶段,既以开宝八年(975)降宋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下面将重点阐述李煜前期词和后期词的艺术特色和它们的不同之处.一、柔靡绮丽而又率真自然李煜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柔靡、绮丽.政治上的无能使他无心或者说无力处理政事,这使他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上,并且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这些也就成了他早期词的主要(也可以说是唯一)题材.如: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这首词写一个女子在一个花好月暗的夜晚,偷偷地跑到自己的爱人身边的情景,读者很容易窥见其柔靡和绮丽的风格,但又不难体会到词句的自然而率真,这与《花间集》有很大的不同:轻轻走过香阶,袜儿贴这地面,绣花鞋儿提在手里.……我出来一次机会难得呀,要怎么温存——随你的便.这种蹑手蹑脚的动作、小心翼翼的神态和一次爱个够的心理,极率真、传神.又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写出游宴乐及归辇的过程,此极富贵,而结尾“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又极清雅.再如: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家乡的亲人无限怀念的感情,语句清新自然,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二、感伤愁思之作公元975年南唐被宋灭,李后主从有国之君以下子沦为阶下囚,这使他从身体到心灵从生活到思想都有巨大变化.他终日以泪洗面,一景一物,触目生悲,所以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国之痛,囚徒之苦,多感伤之语,有动人的艺术力量.他的词开始白若花间派的桎梏,感情更趋向真实,形象更鲜明,语言朴素、洗练,意境深沉,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对后世特别是宋代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愁.有很多人认为这首词是李煜早年之作,但看其感伤愁思的基调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降宋之后的作品.诗词中写到离愁,往往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别离》:“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或写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柞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仗,缘愁似个长”.而这首词则是写愁之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么到底是何滋味呢?词中并未点名,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这种独特而真切的感觉,可谓是味在咸酸之外,但却根植于人们的内心,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共鸣.“剪不断,理还乱”,是以丝喻愁.各种感情思绪缠绕在一起,使词人无法用正常的思维审视人间万物,只能任凭一股离愁别绪来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所以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恰当地表达了这种一时间莫可名状的惆怅迷惘之感.又如: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雨声惊梦,晓寒袭人,梦里片时欢聚,醒后倍感身寄异地的冷落,想到家山万里,家国何在,梦中人今世难重见,往日的欢乐,如同落花流水,一去不返;今昔相比,真有天上人间之别了.这首词用对比的手法来写亡国后的囚徒生活和哀痛心情.李煜归宋后封为违命侯,实际上是被软禁了,此后一蹶不振,“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词中以“梦里欢”烘托“身是客”,以“流水落花”比喻往日欢情,都有很强的感染力.而“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的人生体验,能够引起离别中的人的共鸣,这种共鸣足以引起人们心灵的强烈震荡.除了以上重点分析的两首词外,这个时期李煜还有很多传世名作,如《破阵子》、《虞美人》等都是后世所盛传不衰的.这些词作都是后期囚禁生活时的作品,因此大都感伤、忧郁之作,其情其思,凄怆动人,此时他的词作冲破“词乃艳科”的蕃篱,把词从花间派镂金错采、蓄意雕琢、陈腐绮靡的风气中解放出来,开一代词风,使词取得了与诗同时并存、同时发展的地位,因此也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李煜的前期词和后期词的变化是和他的政治遭遇和生活状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前期荒淫无道的`宫廷生活使他的词显得柔靡绮丽;后期的卑躬屈膝、寄人篱下的亡国之君的软禁生活使他能够透过世俗看到宇宙人生的深远意境,而后从心底萌发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叹,那些无奈和感叹记录着他的欢乐,倾诉着他的悲哀,是最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尽管前期词和后期词有较大差别,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他倾注在词作当中的率真自然的感情.他的词不加雕琢,写得非常真实、具体、率直.他善于捕捉容易被人感受和联想的事物特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优美的词汇,来勾勒有声有色的画面.他的词所抒发的喜怒哀乐、离愁别绪等思想感情带有很大的普遍性, 他以鲜明的创作个性,抒发本人强烈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意境更深远,整体气势更阔大,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这也是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最关键原因.[参考书目]《唐宋诗词探胜》吴熊和、蔡义江、陆坚合著,浙江人们出版社1981年版;《唐宋词选译》徐荣街、朱宏恢合著,江苏人们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王明煊、张继定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煜的人生起伏与诗词风格

李煜的人生起伏与诗词风格

一、醉生梦死,男欢女爱李煜的生活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诗词创作也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开宝四年(公元前971年)以前,酒酣歌舞,靡丽奢侈,吟风弄月的宫廷生活是他的生活主流,他的创作也大多是描写宫廷娱乐的逸趣,宫廷建筑、室内装饰、女性、乐器等意象频繁出现,而“梦”意象在这一时期中却极少出现,出现时亦是他在醉生梦死的奢华梦中的些许内心情感的显现。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人梦来”([采桑子]),这是春天怀人的词,却带着一些幽怨。

“宴罢又成空,梦迷春雨中”([菩萨蛮]),这是在筵席上钟情和依恋一个奏乐女子的自白。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菩萨蛮])。

这四句中写“潜来”,写“惊觉”,写“笑”,写“相看”,生动仔细,这里梦虽不是做梦,却惊破了二人的梦,显得更真实、更真切。

这些词写的是男欢女爱,都是李煜前期的词。

虽然身处宫廷难免有步步惊心,相互猜忌,明争暗斗的危险,李煜却依然做着他的美“梦”。

然而,此类“梦”意象却并未被赋予太多的情感寄托,更多的是李煜早期的生活写真,抒发的也仅局限于作者享乐之余的哀愁牢骚在诗词上的情绪表达。

二、惆怅满腹,怀乡念人开宝八年(975)南唐灭亡,李煜沦为囚徒。

此时期是李煜诗词创作的后期也是高峰期,其诗词中“梦”意象频繁出现,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反映了李煜如梦般的悲惨经历,成了李煜内心情感的寄托,是他逃离凄苦囚徒生活的心灵场所,是他依恋往昔,逃避现实的主要方式。

《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在梦里,他的国如在眼前,而梦醒后,他的怀念也只能被满腹的亡国之痛和悔恨所埋没。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从人间至尊到阶下之囚的命运转变使得李煜只能在梦里怀念故国,也只有在他的梦里,他才能忘却身困异乡的苦痛,满腔哀怨,感伤,痛悔的心绪不知与人说,只能在痛苦体验与梦的交织中寻找失去的美好。

李煜前后期词作中的意象解读

李煜前后期词作中的意象解读

李煜前后期词作中的意象解读李煜前后期词作中的意象解读摘要李煜从南唐后主到阶下囚的坎坷命运变化中,诗词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尤其表现在其诗词意象的选择之上。

不同时期的意象选择有着不同的特点,结合李煜的生平经历同时也反应了该时期词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词中意象的选择逐渐变得开阔明朗,词人的内心也从安奢到徘徊,最后转为对故国的怀念和悲痛,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关键词】李煜词意象情感变化李煜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从南唐后主沦为阶下囚,这样的人生经历无疑对他的诗词创作有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事物间的影响是相对的。

从李煜不同时期的诗词创作中同样能看到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这尤其体现在他诗词的意象的选择之中。

李煜词现存很少,三十六首左右。

尽管如此,李煜词在诗词造诣上仍是不可小觑的。

词人“独以典籍自娱,未尝干预时政”[1],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身文艺之中。

李煜诗词的格调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在差别中又存在统一。

不同时期意象的选择不同。

他的诗词的意象的选择前期较为局限,所选取的意象常常是生活所见之景,多描写宫廷生活,词作中多有描写人物形象,宫殿建筑,服饰乐器等意象。

离恨情仇等意象大部分出现在词人创作的后期。

自然意象以及“梦”意象在词人的词作中都有出现,到中后期随着生活环境的转变,加之词人心态的变化,在意境的选择上变得开阔,更加关注人生,包含了有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同时,同种意象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并且透露出词人不同的情感。

这与词人生活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由此可见,可以从李煜词作中的意象的选择看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一、前期意象李煜词前期的意象比较局限,其中包括人物形象类的意象,男女情爱的梦意象,以及一些自然景物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展现出词人奢华的生活状态和安于这种生活的心态。

游国恩曾说:“他(李煜)前期有些词写他对宫廷奢华生活的迷恋……是十足的亡国之音。

李煜词的特色

李煜词的特色

李煜词的特色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

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今江苏徐州)人。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赋无所不能,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大约有30多首词流传到今天。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他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经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674年),宋太祖屡次谴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在人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在他短促的一生中,既有身为国主、享尽荣华富贵的经历,又有沦为亡国之君、做阶下囚的悲惨遭遇。

这种前后荣与辱、乐与悲的强烈反差,极大地改变了李煜的性情与气质,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李煜前期的作品是指李煜在南唐亡国以前的作品。

这一时期,他的词主要是对帝王宫廷生活的反映,主要描写宫廷豪华生活,宫中宴饮、美女佳人、缠绵情爱、浪漫倜傥,这些词大多刻画非常精细,很富有形象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槲珠》,写他对后宫豪华生活迷恋的《浣溪沙》,也有写离情别绪的《清平乐》……总之,由于李后主生活圈子窄小,囿于王宫御苑,接触的人物又局限于嫔妃宫娥,歌伎舞女,加之受传统文人词特别是晚唐五代以来花间词派的影响。

因此,他前期的词尚未跳出花间词派的藩篱,绝大部分都是艳情词,表现的主要是男女相思、宫怨闺情、离情别绪和宫中的享乐生活。

李煜作这类艳情词,陈廷焯说:确是风流秀曼,失人君之度的。

前人也以风流才子,误做人主来概括李煜的这类词。

作为南唐皇帝的李煜,在宋军的强大进攻面前,一筹莫展。

由于他生性懦弱,优柔寡断。

因此,为了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李煜在偷安中又追求声色,企图以此来麻醉自己的思想,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他沉迷后宫声色,也许不单纯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在国势日衰、家难日近,自己又无力回天,救国无术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促使他忘掉眼前的困境,企望在迷朦的花前月下、在钗裙乐曲中,舒展自己抑郁的心情,获得心理上暂时的平衡,用后宫的那种浮华艳情来消释政治上的失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前后期词的特点及成因李煜是我国五代时期最有成就的词人。

他的词以亡国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大多描写宫廷生活和男欢女爱之情,风格柔靡;后期词大多抒发亡国之和怀旧伤今之情,风格沉郁。

其实,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前期的沉醉,还是后期的追寻,都贯彻着一种对精神乐土执着追求的主体意识。

这种主体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何具体表现呢?其又有什么价值呢?一、柔靡的原因及表现南唐于公元937年内李璟建立,地处长江中下游一带,全国三十五州,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地理条件相当优越。

不但铁矿等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而且环境也比较安定,因此吸引了大量因战乱而南迁的北方流民。

另外,唐中宗李璟在位时,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

如奖励耕织、减轻赋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这使南唐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当时少有的繁荣气象。

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安定的环境,繁荣的经济既是文学发展的坚强后盾,也是后来的统治者贪图享乐的温床。

据宋代陈世修《阳春集》序云:“金陵盛时,内外无事,相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以丝竹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

”时人是这样描写当时的生活情形的:“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南唐,张义方《奉和圣制无日大雪登楼诗》)。

从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从李璟开始,南唐的统治阶层已经不思进取,沉溺于享乐之中了。

从另一方面看来,这也充分地展示了南唐庶和繁华。

李煜亡国后回忆南唐昔日的繁盛之景写道:“……三千里地山河,凤阁琼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梦”(《破阵子》)。

这种楼阁亭台林立、奇花异草遍地的景象,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统治者生活的富丽铺张之景和金陵的繁华气象。

而南唐的这种富足是李煜沉醉于欢乐之中的物质保障。

其二,思想上的极端自由是李煜沉醉于欢乐之中的另一关键因素,其思想上的自由性主要是由他身份地位决定的。

在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能否得到君王宠幸是文人能否改变自己命运,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

因此文人必须要认同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这样就让文人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他们人格的其它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排斥。

古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李煜作为南唐的最高统治者,自然是宫妇左右莫不偏爱,朝廷之臣莫不畏惧,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他。

因此,同前朝及同时代的文人墨客相比较,在亡国之前李煜受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的限制较少,这就使他思想具有了很强的自由性,这是其自由舒展生命意志的先决条件。

再则,从所处的环境来看,他是“生于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的。

由此可以推知,早年他与外界基本呈一种隔绝状态。

我们从李煜的词中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其父中宗李璟在位期间,后周曾三次攻打南唐,夺取了南唐十四州六十县的土地。

而李煜后来回忆亡国前的生活时却写道:“几曾识干戈?”(《破阵子》),这充分说明李煜的纯朴和他对外界世事的无知。

由此可见,他的生活呈一种封闭状态,宫廷就是他的“无忧岛”。

正是这种没有半点风雨吹打的生活使他具有一原使的生命形态和自由放纵的生活意志,并使其整个生命形态和自由放纵的生活意志,并使其整个生命形态具有一种率真自然之美。

自由的天性、狭窄封闭而优裕的宫廷生活使他与女性的关系显得格外密切。

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敏感心灵让他倾注了对宫延女性的无限激情。

因此,在李煜的笔下,出现了一系可爱的女性形象: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镂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菩萨蛮》)这首词写于皇后蛾皇重病期间,她妹妹女英进宫探视。

李煜一见钟情。

但碍于身份,只能私下传情。

这首词首句描写环境气氛:繁花盛开,鲜明浓艳,香雾空朦,渲染了柔和、美丽、朦胧的氛围,正是情人们幽会的好时刻。

可这美好时刻并非经常出现,一个“好”字,透露了女主人公等了多少夜晚,好不容易才盼到良辰美景,自然流露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兴奋而又紧张,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看到的是一个特写:一双仅仅穿着丝袜的三寸金莲,轻轻踏上画堂前的玉阶;一只纤纤玉手提着金丝绣成的凤鞋;这女子正蹑手蹑脚地、神情紧张地向约会地点走去,情人一出现,她急忙奔过去,一头扑倒在他的怀里;许久,她依偎着他,激动得身子微微颤抖,这时女子似乎在说:“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如何“恣意怜”,读者可以尽情去想象。

此诗中,李煜毫无伪饰地将自己与小周后偷偷约会时的感觉表现得缠绵细致,极俚、极真、也极动人,虽无意于感人,而却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据史料记载,李煜与小周后在成婚前就把这首词制成乐府,任其外传;成婚之夜,有人写诗嘲讽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之句,他也满不在乎。

可见李煜对这次幽会是十分眷恋,无心掩饰,坦率到了极点。

而他与小周后婚后十分欢恰,情意深重,以至李煜在汴梁被宋太宗毒死之后,小周后竟殉情而死。

还有一首词:晓妆初过,沈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若。

乡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这是李煜写心上人从打扮到唱曲到唱罢后对所爱之人撒娇的过程,可谓入木三分。

瞧那美丽活泼的女子,刚刚梳洗完毕,在唇上轻轻点上一层润泽而深红的颜色。

“丁香颗”是美人舌尖的代称。

她开始对听曲之人启唇欲言,先微露一下舌尖,也许是一个习惯动作,把女子出场前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而真正的演奏场面,词人却情墨如金,只用了“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两语加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两句,写歌女演唱后的酒会场景,酒喝多了,罗袖被红色芬芳的酒沾脏了。

于是她娇慵地斜靠在绣床上,把嚼碎的红茸唾向心上的人儿。

这种恃宠撒娇的神态,在这以前还没有被人从生活中把它的美挖掘出来。

白居易也只是用“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来隐晦地表示杨贵妃的娇慵,但比起李煜笔下的这位美人,缺少一种生活情趣。

可见,李煜这位风流才子,对心上人是洋溢着怎样一种深情的爱,才能把多少人有过的生活体验发掘并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使人感到心之所同感,口之所欲言,并感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这就是李煜的灵心慧眼。

这些女性形象,有的具有芭蕉秋雨掩映下的淡雅和感伤,有的具有轻雾花月迷失中的大胆和活泼,有的具有微醉后斜凭绣床的娇柔和妩媚。

所有这些形象,无不极富神韵和生活意趣,无不浸润了李煜对她们一种深切的依恋和强烈的爱慕之情。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曾这样说过:“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透过李煜那些充满爱的芬芳的词章,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生命闪烁着强烈的自由幸福之光。

在李煜前期的词中,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形象,那就是渔父,李煜是这样描绘渔父的: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渔父》)浩翰无边的大江之上,是飞溅而起的洁白浪花;江边,是春意盎然的桃李,渔父腰悬葫芦,肩扛鱼竿,一边徐步而行,一边昂首高歌。

这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渔父形象,实际上是他自由情感的辐射和外化,是他快乐心灵世界的无隐坦露和个性的自由展现。

从李煜的其它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强烈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在他体内的冲撞,“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悄,醉拍辣干情味切”(《玉楼春》);“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曾,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另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李煜描绘的这种酣歌狂舞的场面即便跟后来晏几道描绘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的场面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

从那些欢乐的场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李煜那喷薄涌动的情感急流和高扬的生命激情。

李煜生命志自由舒展的无节制性使他远远背离了他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勤政爱民的国君,他的人生悲剧是注定的。

二、沉郁的缘由及体现五代十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富国强兵、使百姓安居乐业是当时各国统治者争夺霸权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李煜非但没有让黎民百姓享一日之福,反而让他们饱受盘剥之苦。

南唐末年,鹅生双黄蛋,杨柳结絮都要征税,大肆的挥霍导致国库亏空繁重的赋锐致使民愤四起。

这就使垂涎已久的北宋王朝有了可乘之机。

公元974年10月,北宋大将曹彬挥师南下,攻打金陵,第二年11月,金陵城破,李煜肉袒出降,并与子弟45人同被押往北方。

从此开始了忍辱含垢的囚徒生活。

到北宋之后,不仅他自己的人生自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且连他的妻子也经常被迫为宋太宗赵光义陪宴待寝。

昔日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主,而今却成了至微至陋的阶下之囚。

前后境遇自是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一个情感细腻的人来说,环境的变化越大,情感的落差也就越大,情感也就表现得越强烈,越持久。

所以,从李煜被俘到北宋直至他死,故国一直都令他魂牵梦绕。

在他的后期词章中,到处可见他对故国绵延不绝的思念和追忆。

现实的缺憾是他走向追寻和回归的决因素,回归是期对环境无奈的选择。

李煜,他既没有越王勾践的胆识和气魄,又不像后主刘禅一样麻木不仁。

作为一个文人,他只好在文学中去回味过去的美好,以摆脱现实烦恼,精神分析创始人弗罗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本能种红升华的结果也是得不到现实满足的欲望的补偿,李煜的追寻实质是一种补偿冲动。

在李煜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中,“梦”这个意象多次出现在他的后期词中,如“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乌夜啼》);“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弗罗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梦的静观有一种深沉内在的快乐”。

的确,在梦境中,人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苦难,可以用随心所欲编织的美丽幻景去弥补现实世界的缺憾。

在梦境中,人们可以创造出一个远离现实苦难的美妙世界。

梦境世界可以暂时作为个体的天堂,成为个体躲避现实痛苦的庇护所。

就李煜来讲,梦实际上他回归土愿望的达成。

是他希求回归乐土意识的典型反映。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该词语气惨然,基调低沉,情绪极为颓伤,倾诉了词人丧国之后囚居生活的痛苦,再见故园无期的心境,该词除首句:“帘外雨潺潺”是借景抒情之外,余者皆为直抒情怀。

如第二句:“春意阑珊”写的是春光将尽的景象,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惋惜春天这个美好季节的归去,又表达了对自身遭遇不幸的哀叹,第三句“罗衾不耐五更寒”即写出深夜春寒难奈的感受,也写出囚居生活的艰苦,后两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写梦境反衬现实,梦境中的欢乐只能增加现实生活的痛苦。

特别是下篇几句,更是将直抒亡国之哀的情思推到了顶尖。

首二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紧接上篇写囚居生活的体验;独自一个人莫登楼凭栏远望,原因是什么?是怕引起对南唐美好山河痛苦的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