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词论文
李煜词中孤独情感[论文]
![李煜词中孤独情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e0dde181c758f5f61f6744.png)
浅析李煜词中的孤独情感摘要:南唐后主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他选择了用自己一颗孤独坚强的心默默发出呐喊,用真实的笔触写下极具自然率真的词作,他的这种以真情入词使得其词溶入了真实感情与人生体验,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个性,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煜孤独情感真情入词审美价值在整个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在词的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当推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自号钟隐,他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世称李后主。
李煜极具才情,他工书善画,精通音律,而最受后人推崇的无疑是他在词的创作方面表现出的非凡成就。
他继位时宋已代周立国,南唐国运势如垒卵,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渡过了十几年醉生梦死的生活。
宋灭南唐后,他被俘到汴京,两年后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李煜全力以词抒写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随着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他的词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不论是其前期词作中的深情绮丽还是后期词作中离愁别恨,都蕴含着一种深刻感人的孤独情感。
一、情感缺失的孤独李煜作为一代君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宫中沉溺声色的豪奢生活深有体验,一般说来这种优游度日的生活是享乐型的“众乐乐”的典范,是没有忧愁与孤独的。
然而他得词作中常描写在欢歌宴饮、相思情爱后透露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
结合李煜的身世,首先我们从他的词中感受到其深沉的孤独忧思:如“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又如“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常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作者对宴罢宾散后场面的描写,落花满地,杯盘狼藉,使人感到强烈的失落怅惘,与刚才的盛筵相比,越发显得凄凉孤寂。
”又如: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浙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长穷!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作者开篇就指出所写为庭空客散之后的情景,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清,寂廖的氛围中,与作者此时孤独的心态密合。
论李煜词论文
![论李煜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416e955acfa1c7aa00ccfc.png)
学习中心编号:174学习中心名称: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煜词》学生愈丹学号06类型网络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层次专升本指导教师日期 2017年4月23日目录摘要 (3)一、煜词创作的背景 (4)〔一〕煜简介.................................................................................4〔二〕煜生活经历 (5)二、煜词的思想容与艺术特色...............................................................6〔一〕煜词前期的思想容与艺术特色......................................................6〔二〕煜词后期的思想容与艺术特色 (7)三、煜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参考文献: (9)论煜词摘要煜生在在动乱的年代,唐诗已经走完了灿烂光芒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它的光芒。
五代词人的星辉日渐闪亮。
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唐后主煜。
煜的词,就数量上来说,可信为他本人所作的,不过三十余首,比起温、韦与延巳来,可说较少。
但他的词,却能以己少许,胜人多许。
人们对于煜词的艺术成就,往往给予较高的评价,如清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
〞煜作为一个荒淫无能的亡国之君,他的词却能为人们长期传诵,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本文拟从煜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思想容与艺术成就等方面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煜,诗歌,艺术特色一.煜词的创作背景〔一〕煜简介评论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趣以与他所处的时代气息的反映。
尤其是诗词。
因此,要正确评价煜词的思想容,就必须与他的人生遭遇结合起来。
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浅析李煜词与其命运的关系.论文docx
![浅析李煜词与其命运的关系.论文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ab33fda050876323112121d.png)
浅析李煜词与其命运的关系摘要: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
翻阅李煜的族谱,一览帝王家的气度,我们会惊叹南唐是五代十国中独具风华的国度。
李煜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华丽而又陈旧的时代,是一个笙歌与戎马交错的年岁,是一个剑影刀光与美人清影交叠的岁月。
前期生在宫廷,并没有普通百姓柴米油盐之忧,但他却有不同一般人的快乐与惆怅。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空有一颗向往自由之心,却总也逃不出宫闱这道屏障,从年少不能真正懂得痛苦困境之意,到亡国之大悲。
探寻这样一位君王的兴衰成败,不仅为了见证他的风华和气韵,更是为了研读其内心的厚重和一个时代的沧桑。
关键词:亡国之君代表词作命运经历词帝序言“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这是李煜的真实写照。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善词,通晓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大。
据徐铉记载,李煜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十卷。
《宋史.艺文志》亦载《南唐后主集》十卷。
陈振孙《直摘书录解题》有《南唐二主词》一卷,录李煜词三十四首,存世有明万历四十八年墨华斋本。
清代邵长光又录得一首,近代王国维增加九首。
李煜词集注本有清人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詹安泰《李璟李煜词》等。
历史上文人墨客对李煜评价甚多。
欧阳修“煜性骄奢,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纳兰性德“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郭麟“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
王国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本文将从李煜生平,代表词作以及前后期词作特点,探寻李煜词及其命运的关系,进一步走进千古词帝充满悖论色彩的传奇人生。
李煜的生平概况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浅论李煜词的亡国情怀
![浅论李煜词的亡国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3c95f9ed55270722182ef78e.png)
浅论李煜词的亡国情怀李煜被俘前后写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词。
国破家亡的遭遇对他在词坛上争得“词中之帝”的称谓起着决定性作用。
李煜被俘前的词作特征:题材狭窄,以反映纵情逸乐等宫中生活为主;李煜被俘后的词作特征:题材厚重,以表现思乡亡国悲怆情感为主。
李煜的典型代表作《虞美人》有国破家亡的生命体验,“书以血泪”的艺术超越,为其成为“词中之帝”奠定了基础。
亡国后的词作及其表现出的亡国情怀,成就了李煜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使他成为承前启后,可追唐诗的一代宗师。
标签:李煜词作;题材厚重;艺术超越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的第六子,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多陵即位。
在位十五年,宋开宝七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第二年十一月城被攻破。
后主肉袒出城降宋,被俘到汴京,封违命候。
太宗即位后,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因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
李煜善于书法,绘画、且精通音律。
但最能体现其才华的还是他的词作。
李煜的词在早期和后期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和他特殊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被俘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从一国之君伦为亡国之奴,悬殊的境遇使他更加体会到人生的悲凉,故国之恨,亡国之痛成为李煜词突出的感情色彩。
也正是这种国破家亡的特殊遭遇,使他的作品产生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为他成为“词中之帝”奠定了基础。
一、被俘前的词作特征——题材狭窄,以反映纵情逸乐生活为主作为一国之君,李煜属于那种不恤民情,纵情声色的“昏君”。
因此他的词作题材局限性很大,缺少反映社会、反映人民生活的深刻思想内涵。
多为华丽词藻的堆砌,艳语连绵,词里词外不乏“花间派”婉丽、柔靡的气息。
这个时期李煜的词大多是描写宫廷生活的艳丽、慵倦和淫靡,风格近似于“花间派”,是李煜沉溺声色的真实写照。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论李煜作文800字
![论李煜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0fe73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4.png)
论李煜作文800字李煜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国主,他的作品多以词为主,并以咏史抒情见长。
以下是一篇关于李煜的作文,约1000字。
南唐李煜,一个被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
他的一生虽然充斥着辛酸与战乱,却凭借着他的才华与聪明机智,创造了一代经典。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抒怀、悲伤和对美好的向往。
让我们一同探寻他的心灵世界,领略那优美的诗意。
李煜的词曲以哀怨、伤感见长。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他善于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才华,以及他对故国失陷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在词中也描写了战乱年代的人民疾苦和流离失所的悲凉。
他的词作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
《长相思》是李煜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词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琵琶曲所描绘的长相思,在乱世中的苦苦寻觅,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悲凉。
《浪淘沙》也是李煜的一首经典之作。
他用细腻婉约的笔触,描述了南唐末年的水乡景色。
这里有那美丽的江南风光,也有南唐国主的苦涩离愁。
舒缓悠扬的旋律中,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
李煜的《虞美人》是他另一首著名的作品。
这首词把爱情形象化为一个虞美人的故事。
他用细腻的文字,抒发出对美人的恋慕之意。
《虞美人》这首词传达了李煜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爱情的向往。
李煜的词作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尽管他的国家陷于动乱,他也身处囹圄之中,但他从未放弃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国家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李煜的作品给了后世人们很多启示与教益。
在时代的变迁中,他的词作仍然被人们传颂,世代相传。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间苦难的反思。
这对于当今社会也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李煜的词作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堪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
他用他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抒发出了自己对故国和人民的关怀之情。
论李煜词论文
![论李煜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2bf704b14e852459fb57cf.png)
学习中心编号:174学习中心名称: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煜词》学生愈丹学号 06类型网络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层次专升本指导教师日期 2017年4月23日目录摘要 (3)一、煜词创作的背景 (4)(一)煜简介 (4)(二)煜生活经历 (5)二、煜词的思想容及艺术特色 (6)(一)煜词前期的思想容及艺术特色 (6)(二)煜词后期的思想容及艺术特色 (7)三、煜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参考文献: (9)论煜词摘要煜生在在动荡的年代,唐诗已经走完了灿烂光辉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它的光辉。
五代词人的星辉日渐闪亮。
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唐后主煜。
煜的词,就数量上来说,可信为他本人所作的,不过三十余首,比起温、韦及延巳来,可说较少。
但他的词,却能以己少许,胜人多许。
人们对于煜词的艺术成就,往往给予较高的评价,如清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
”煜作为一个荒淫无能的亡国之君,他的词却能为人们长期传诵,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本文拟从煜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思想容及艺术成就等方面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煜,诗歌,艺术特色一.煜词的创作背景(一)煜简介评论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气息的反映。
尤其是诗词。
因此,要正确评价煜词的思想容,就必须与他的人生遭遇结合起来。
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璟第六子。
文献太子卒,他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
元宗十九年,立为太子。
元宗南巡,太子留金陵监国,九六一年继位,时年二十五岁。
在位十五年。
九七五年,宋将彬攻破金陵,煜出降,第二年到汴京,封违命侯,后改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夕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终年四十二岁。
煜是个多愁善感的天才词人。
他自小便生活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之中。
最新-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 精品
![最新-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e406f37cc7931b765ce155a.png)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篇一:试论李煜词的悲剧意识浅析李煜词的悲剧意识悲情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精通书画、音律、诗文,尤其在词上的艺术成就备受后人推崇。
文学界常把李煜的词的风格以975年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前期词多写宫廷生活以及宋朝的压力下所流露的深深哀愁;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感染力,广为后世传颂。
沈雄在《古今词话》中引用沈谦的话,评价他?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赞他?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用他的词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执着追寻灵魂抚慰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他多愁善感的心灵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思索,充满了悲剧意识,带给了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
一、李煜词悲剧意识的表现李煜词悲剧意识源于他对自身悲剧境遇的感受,他力求通过词的形式,在精神上摆脱束缚、实现超脱。
刘鄂在《老残游记?自序》中说到:?《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序》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李煜正是用词这种文学形式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写自己对悲剧性人生的体验。
李煜词中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性格角色、家国命运、生命体验三种方面。
(一)性格角色冲突之悲性格角色冲突是指李煜词人与帝王两种身份之间形成的矛盾。
这主要体现在李煜前期词作之中,李煜成为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李煜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说帝位本不属于他,但他生得阔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这种所谓帝王之相使得他颇遭太子弘翼的猜忌,李煜为了避祸,李煜尝试着做个隐士,来逃避宫廷内部的争斗,从这一时间他自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可以管窥一斑,他想沉醉艺术的天地里,无心参预政事,他天资聪慧,好读书,又喜欢佛教,?精究六经,旁综百氏?,文章、诗、词样样精通,。
论李煜作文800字
![论李煜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ae368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6.png)
论李煜作文800字唐朝李煜,字保明,后世传世作有《声声慢》、《虞美人·听晴》、《钗头凤》等佳作,被誉为“南唐皇帝、宫廷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之苦,寄托着对国家国运的忧思。
今将以《声声慢》为例,略作分析。
《声声慢》是李煜创作于南唐时期的一首浪漫抒情词。
这首词曲十分动人,表达了才子佳人之间深情厚意,增添了词曲的感情色彩。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以富有声腔的语言形象,揭示了词人寻觅心中爱人,夜晚独自徘徊,感到寂寞的心理状态。
第二句“乍暖还寒时候”,进一步揭示了时光的变迁,人生的变化,与首句相比,显得变迁多端,引人思索。
接下来一句“最难将心事,空搁白了少年头”,便进一步揭示了词人为了寻找真爱,追求幸福,但始终难以完成,白搁一生的遗憾,表达了词人为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声声慢》有着浓郁的爱情色彩,抒情词的本质是对爱情的追求与倾诉,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愿望,尤其是情感色彩的表达,给人以浓烈而奔放的印象,犹如一缕香烟飘逝过人们的心灵。
通过词中的抒发和倾诉,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家庭、人际关系的向往与追求。
就连结构方面也表现出宏大的情感,而在音韵韵味方面也达到巅峰。
比如这首词的歌意十分流畅,韵律也相当自然,给人以圆熟明快的感觉,两个方面使得这首词显得尤为完美。
相对于其他唐词中的嚣张与高傲,《声声慢》显得非常软弱和感伤,描写了叶玫瑰与他的故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李煜写的虽然是自己的爱情往事,但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真实地表达了很多人的心声。
《声声慢》作为李煜的散文之花,短小精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对爱情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篇描写了自己的一段情感,造成的效果是扣人心弦的,使听者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词中深深的愁苦、温馨和感伤之情,使人对李煜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800字李煜的作品以浪漫主义情调浓厚而著称,尤其是对恋人、爱情、人生的悲凉思考的表现,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李煜的《声声慢》是他在南唐“江洲司马”时创作的一首抒情词。
论李煜作文800字
![论李煜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814e7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8.png)
论李煜作文800字
李煜,南唐后主,所作文稿中以詩最多。
在南唐時期,他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這促使他寫出了大量的文章和詩詞。
雖然這些作品大多表達了他對政治和家園的失望和傷痛,但也帶有一種深沉的情感和意境,使得他的作品獨樹一幟。
李煜是一位非常敏銳和有才華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對世事的思索和對人生的感慨。
他的作品風格多變,既可以描繪悲愴與無助的情感,也可以表達對美麗事物的讚美和詩情畫意的境界。
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這首詩描繪了他對政治的無奈和家園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虞美人象徵著他追求的夢想和希望,而春花秋月則代表著美好的事物和時光的流逝。
詩詞之間情感的轉折和意境的變化,使得整個作品充滿了動人的詩意。
李煜的其他作品也同樣耳熟能詳,如《念奴嬌·詞惟美惟玄》和《夢江南·千里天淨無雲》。
這些作品既描繪了他對政治的憂慮和對家園的嚮往,也反映出他對世事的冷靜和對自然的觸動。
李煜的作品被后世文人称为“红玉”,因其作品充满了红尘之苦与江南风光之意。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代表了当时民众的心声,反映了南唐政权的内忧外患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李煜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中传达了他对政治失望和对家园思念的情感。
虽然他的一生充满了艰难和挫折,但他的作品却充满了深情和意境,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诵。
《谈李煜词的艺术美》论文(人教版高二必修一)
![《谈李煜词的艺术美》论文(人教版高二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b5a747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0.png)
《谈李煜词的艺术美》论文(人教版高二必修一)摘要: 李煜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星辰,他的词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以宣泄的方式、白描的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至情至深地抒发自己的深哀与巨痛,使词作超出了个人的悲苦与离愁,含蕴了人生的感伤与悲悒,具有了广泛永恒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产生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宣泄白描朴素自然深哀与巨痛感伤与悲悒广泛永恒在浩瀚的词海中,李煜的词称得上灿若星辰的文化奇珍;在光耀千古的词家中,李煜算得起是卓然独立的一个。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杰出的词人。
杜鹃啼血,含悲饮恨而歌,三十几首词便成了他人生的绝唱,历经千年风霜,传诵至今。
探究李词历久不衰独具魅力的原因,也是众多学者的研究课题。
笔者认为,李煜词之所以能遗世独立具有穿透历史时空的价值,是因为他的独特人生经历,是因为他将人生悲剧的命运和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完美地融汇在一起,使词作具有了扣人心弦广泛而永恒的力量,产生了巨大的审美价值,成为有词以来的第一座高峰。
李煜词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带有鲜明浓重感伤悲悒的思想内涵上。
李煜的身世特点,决定了他词作的思想内涵。
李煜流传下来的词作不是很多,但大部分是令人称道的杰作,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李后主一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
尤其是他晚期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作品,历历悲欢,字字血泪,无怪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
李煜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自由与永恒,表达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使词作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对自己灵魂的忏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忏悔意识。
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忏悔,使词的思想内涵具有了浓郁的感伤和悲悒。
论李煜作文800字
![论李煜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93861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1.png)
论李煜作文800字李煜,南唐末代皇帝,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的诗词写作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而闻名,与他的身世之痛相映成趣。
李煜的《南唐二主词》是他在被后周军队俘虏后所写下的一组词曲,共一百二十首,向人们展示了他对故国南唐的怀念之情。
他以浓烈的感情抒发对乡土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之念,对战乱所覆盖的土地的沉痛而深沉的感叹,诗中的每一句话都流露着他对乡亲、亲人和被压迫的国家的衷心关怀,他共情于民众的心境,诗句中充满了对亲情、友情和爱国情怀的凝结。
这一组词曲成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南唐二主词》外,李煜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其中许多描写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
例如《长恨歌》,他以富有描写力的笔触展示了他对唐玄宗的父亲的怀念和对夺取皇位失败的懊悔,同时也揭示了南唐末年动荡和战乱的国家状况。
这首长诗通过对个人悲剧的叙述,既展示了李煜深情的个人感受,也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起伏,是一首兼具个人和政治意义的抒情佳作。
李煜的作品中,还有许多篇幅较短的诗,在几句话之间传达了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这些诗句虽然篇幅有限,但每一句话都有深意,堪称李煜诗词的精华。
他对爱情的描绘既浓烈又细腻,他通过对曲折离奇的感情经历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爱情的契识之深,对放下和失去的痛苦之情。
这些诗词追溯多情传统,又与李煜个人的遭遇产生了共鸣,成为许多情思绪绪的投射点。
李煜的作品流传下来,几乎没有经历过太多波折,其理想主义情怀和精神追求一直深深地感染着广大的文人雅士。
他的作品既是南唐文化的瑰宝,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堆砌和技巧的运用上,更体现在他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思索上,他的诗词通向人们内心的深处,引起人们对爱情、家园和命运的反思,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人。
李煜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思考,揭示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痛苦。
关于词帝李煜的作文及李煜的词赏析10篇
![关于词帝李煜的作文及李煜的词赏析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a6d03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e.png)
关于词帝李煜的作文及李煜的词赏析10篇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的词,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词帝李煜的作文及李煜的词赏析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关于词帝李煜的作文及李煜的词赏析范文一【我眼中的李煜】李煜原名李从嘉,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所以也被世人称作南唐后主。
在家中排行老六的李煜对权力其实并没有多大欲望,只因前面的哥哥们都过早夭折,才阴差阳错当上君主。
才华横溢却优柔寡断、风流奢靡的李煜,作为皇帝,实在是个笑话,但作为词人,却是个神话。
尤其被俘以后,身为阶下囚的他天天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
面对春花秋月、良辰美景,缅怀故国之情油然而生,饱含悲痛继续创作,南唐的沦陷也挡不住他成为天才的杰出的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歌词,几乎每首都上了他那个时代的金曲榜。
说到李煜,不得不谈谈他的父亲——李璟,李璟虽然皇帝本职工作做得不够好,但是书法、诗词等方面他样样都拿得出手,尤其是他精通楷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多种书法,尤其是隶书,他要模仿前代专家的手迹,连鉴宝专家都分辨不出来。
他写的词虽然只留下五首,但首首都是精品,足以列入词坛名作家的排行榜。
特别是因为李璟有这么多爱好,所以他对南唐的文化事业格外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去兴办学校、搜集图书,招揽人才,君臣之间经常展开文学方面的讨论。
跟着这样的父亲,要学治国的本事估计比较困难,但文学艺术方面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因为父亲缔造的文化环境,李煜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发展,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什么诗词、音乐、书画等,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李璟对于李煜来说,是一个理想的父亲,是很好的导师,他不仅为李煜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还引导鼓励他走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
如果他一直过着养尊处优、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恐怕后人也无法知道这么传奇的词宗,想来一定是悲情苦难大大激发了他的潜能,由此,是词缔造了李煜千古词帝的地位,最后也是那曲千古传唱的《虞美人》将他送上了西去之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后主李煜词浅论
![南唐后主李煜词浅论](https://img.taocdn.com/s3/m/cf658a6ff242336c1eb95e6f.png)
◎ 沈 燕
历代 诸家评 南唐 后 主李煜 词 ,虽 然 着眼 点不
同, 但大多评 价很 高 , 尤推崇其“ 真” 。 无论是展示浅
李 煜前期 的词 ,是他 当宫 中王子 和初 即皇位 时写 的 , 此 时 的他 风华 正茂 , 潇洒 风 流 , 词 中虽 多 但仍 情真 意切 。我们 以几 首前期 词为 例 : 《 玉楼 春》
在 。此 万 不 得 已 者 , 即心也 。 填 词要 天资 , 要 学力 , 郎唾 。
平 日之 阅历 ,目前 之境 界 ,亦 与之 有关 系 ,无词
这 首词 写男女 之事 。 娇 妻初 晓妆扮 , 轻注浓 檀 后 笑 对夫 君 , 轻啭歌喉 , 笑露皓齿 , 唱破朱唇颐 《 蕙风词语 》 卷一 ) 。后 主 以
在 后 主各项成 就 中 , 以词 的成 就最 高。 今 人王
仲闻《 南唐 二 主词 校订 》 收 录其 词 三 十三 首 , 詹 安 泰《 李 景李 煜词 》 收录 三十 四首 。大体 上 以南 唐亡
国为分界 线 ,分 为前 后两 期 。前期词 有 写宫 庭宴
阑干情 未切 , 归时休放 烛花 红 , 待踏 马蹄 清夜 月。
唾红 茸 ,恋恋 情深 。此词 虽绮 丽富 贵 ,但 十 足人 情 ,虽情 愫放 纵 ,但 并不 淫荡 颓靡 。只觉 亲 切动 上 面两 首是李 煜前 期 的词 ,尽管 也带 有柔 靡 深情 在 ,特定 的氛 围 内展 示艳情 ,剪 裁得 当。虽
艳, 能适 可 而止 ; 说情 , 一往 情深 。 李 煜后期 的词 ,多是反 映他 被 囚禁 的痛苦 和 悲伤 。曾经 日夜狂欢 ,锦 衣玉 食 的帝 王生 活早 已 成 为幻影 ,而 此时这 种 阶下 囚的际遇 尽数 被他 真 无 言独 上 西楼 , 月如钩 , 寂 寞梧 桐 , 深 院锁 清 秋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 离愁 , 别是 一番滋味 在心头。 林花谢 了春 红 , 太匆匆!无奈朝如 寒雨晚来风。 胭脂 泪, 相 留醉 , 几 时重? 自是人 生常恨水长 东!
李煜议论文——精选推荐
![李煜议论文——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f5b4c5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b.png)
李煜议论文李煜议论文篇一:李煜作文素材李煜李煜,五代时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
他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有‘千古词帝’之称。
纳兰性德在《渌水亭杂说》中说道:“花间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
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李煜的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糜,语言明快,用情真挚,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成为宋初婉约派的开山,被后世尊称为“词圣”醉生梦死,懦弱亡国南唐后期,国事颓废,宋金对南唐虎视眈眈,李煜的叔父和兄长争夺帝位,局势一片混乱。
然而,对权势无意的李煜踏歌而行,高唱:“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谁料,叔死兄亡的现实将最无心争夺帝位的他推上了权利的顶峰。
李煜正式继位时,年仅25岁。
他不谙政治,贪图安逸,沉迷佛教。
他生性懦弱,没有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他庸驽无能,卑屈事宋,岁时贡献,府藏为之空竭。
他念佛填词,醉生梦死,诗书画造诣日臻佳境,而南唐皇朝气息奄奄,日薄西山。
公元975年,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
李煜草率迎战,溃不成军。
自杀未遂后,有良知有爱憎的他以“不屠城,保民众”为条件,出城降宋,被俘至汴京。
为羞辱李煜,宋太祖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
一夜之间,李煜便从显赫一时的君主沦为任人凌辱的阶下囚。
绝代才子,千古词帝清代评论家赵翼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国破家亡,李煜陷入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日的不绝悔恨之中。
当比他早四年亡国,此时也在汴京的南汉国主刘鋹奴颜婢膝事宋时,他却在宋君臣面前始终保持沉默,“无言独上西楼”,任由“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在心头纷扰缠绕。
于是在寂寞梧桐的深深庭院,有他“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苦苦追忆,在春意阑珊的冷冷秋夜,有他“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切切悔悟,在“林花谢了春红”的满地狼藉中,有他“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无奈感慨。
春已逝,梦已空。
故国不再,情何以堪。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论李煜作文800字
![论李煜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3b82d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1.png)
论李煜作文800字
李煜的作品以七绝、五言绝句和词为主,其中以词最为突出。
李煜的词不仅包括了对
人生、爱情、家国的痛苦思索,还对自然界的景色有着深刻的感受。
他词的艺术风格在当
时的文学史上是颇有特色的,被誉为“韵事堪忧优美,情状极深细腻”。
他的词已经成为
了中国词的经典之一。
李煜的词不仅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地位,对后人的文学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煜是中国词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李煜的
词在形式上的突破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词体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词的典范之一。
他的词风受后人尊重,对于后人的文学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的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词以真挚、细腻、深沉著称。
李煜才华横溢的书法,给他的词增添了极大的艺术魅力。
他的书法风格潇洒俊逸,给
人以极大的美感。
他的书法在当时被誉为“汉林象质,意气丹凤”,在书法史上也有着很
高的地位。
他的书法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李煜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之一,他的作品堪称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他的词为后人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也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他真可谓是一位多
才多艺、卓尔不群的文学巨匠。
试论李煜爱情词的情真词美-毕业论文
![试论李煜爱情词的情真词美-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2574b23c1ec5da51e27016.png)
试论李煜爱情词的情真词美摘要:南唐后主李煜,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他敏感的心灵触角、杰出的艺术才华,都是笔下的词作能够带给人们审美愉悦的原因。
但历来对李煜亡国之哀的词作注重较多,对他的爱情词有所忽略,甚至刻意贬低。
本文拟从李煜的爱情词入手,探讨他的爱情之真挚对词作的影响,并由此对现代人的爱情观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
关键词:李煜爱情词情真词美李煜虽是一位亡国之君,但是他对词的发展贡献是很大的,他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扩展了词的抒情深度,增强了词抒发个人情怀的能力,还提高了词所处的文学地位。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1李煜真正地突破“花间”樊篱,给南唐词风吹进新鲜空气。
所谓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其主要就是加入了自己的真情,注入了自己的思想。
罗丹曾经说过“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
当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闪耀在某一文学或艺术的作品中,这种文体、色彩与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显然,只有反映了真实,才获得了这种优越性。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到:“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2这主要是指的歌唱之词,虽然旖旎,但大多数都缺乏真情实感。
李煜的爱情词,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从取悦别人到宣泄自己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之所以能完成,就是因为李煜的感情之真。
一、李煜的爱情之真人们向来习惯于把李后主的生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概是在28岁之前,此时的李煜大多是过着“乐日月以优游”的享乐生活,他和近臣游苑赏花、醉酒酣歌、习书作画,尤嗜曲词,度曲填词“略无虚日”。
第二个阶段多是指28岁到40岁之间,李煜继位的前几年,虽然有宋的威胁,但他还抱有以纳贡称臣以求苟安的心理,而且身边又有娇妻陪伴,两个爱子相继诞生。
但是,在他 28岁那年,爱子仲宣、爱妻大周后相继亡故,家庭的变故使他痛苦不堪。
李煜词艺术特色论文
![李煜词艺术特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ae732f5a8102d276a22fe1.png)
李煜词艺术特色论文摘要:李煜堪称中国古代文坛的绝代才子。
他的词虽然容易把部分读者带入低沉的伤感情调之中,但他的作品在生活深度上、艺术表现力上、美学表现形式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对后代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研究李煜,学习他的作品时要特别注意他的伟大文学成就。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他即位之时,南唐靡弱,李煜一方面对自己朝廷的存亡忧虑不安,另一方又不思进取终日沉湎酒色,就这样做了十余年的皇帝。
最后宋朝终于灭亡了南唐,李煜从此便被囚禁起来,受到百般侮辱,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日子。
这种生活的巨变使李煜在词创作方面的才气充分表露出来,成为一代词宗。
难怪有人评吊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命运的陡变使李煜在词创作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下面就五个方面简单分析。
一、感情深厚、强烈、感人李煜被囚后屈辱的生活使他体味到常人所体味不到的那种生活滋味(从皇帝到囚徒),这就使他把悲伤表现得分外真切,格外沉重,进而在感情上震撼读者扣人心弦。
我们来看其千古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综观全词,完全是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词中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
其感情是那样的纯真而深挚,又是那样的强烈而浓厚,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直抒亡国之恨,真可谓史所罕见。
二、不假雕饰、纯用白描李煜的词特别是后期的词(做囚徒以后)洗尽了铅华,摆脱了尘俗的浓装艳抹,使人觉不到其雕饰的痕迹。
使我们读者感受到的都是作者从自己内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内心痛楚感情流露全是脱口而出,句句如口语,如诉如泣。
试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前期词中的愁毕业论文
![李煜前期词中的愁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4b40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a.png)
李煜前期词中的愁毕业论文《愁毕业论文》是宋代文人李煜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毕业论文所带来的压力和忧愁,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下面,我将为您撰写一篇大约1200字的文章,来展示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解析。
《愁毕业论文》这首词以描绘李煜面对即将毕业的压力与思虑为主题,抒发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之情。
在这首词中,李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婉的意境,将内心的焦虑与烦恼表达得淋漓尽致。
词的开篇便是“愁也悄然作秋雨”,用“愁”来形容论文时的心情,让人感受到一种郁积之情。
李煜进一步以“愁雨连绵,落叶冷冷,独坐寒窗”的形象,将忧愁的氛围勾勒出来。
雨水下个不停,仿佛在表达作者思绪的纷乱、心境的凄凉。
此时,在冷冷的寒窗前,孤独的李煜身临其境,思虑纷繁,心情愁苦。
接着,词中写道:“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
”这里,李煜用“谁”引出了他孤独的意境。
他觉得自己的苦闷只有自己能够理解,也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他意犹未尽地回顾往事,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而后一句“被酒莫惊春睡重”,表明作者想要用酒来麻醉自己,摆脱现实的束缚。
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带有更深的忧愁:“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里,李煜用“赌书”一词来比喻自己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读和写作论文,但却不知道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此处的“赌书”隐含了一种迷茫和无奈,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然而,在当时,李煜却认为这些只是寻常的事情。
最后一段描述了作者在夜晚独坐窗前焚香、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自我解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里,李煜希望通过传统的艺术瑶琴,将自己的忧愁敷衍于琴弦上,寄托于音乐的抚慰。
然而,词中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又给人以一种无望的感觉,虽然想寻找解脱,但却没有找到知音。
最后,通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心编号:174学习中心名称: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李煜词》学生姓名潘愈丹学号*************类型网络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层次专升本指导教师日期2017年4月23日目录摘要 (3)一、李煜词创作的背景 (4)(一)李煜简介 (4)(二)李煜生活经历 (5)二、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6)(一)李煜词前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6)(二)李煜词后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7)三、李煜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参考文献: (9)论李煜词摘要李煜生在在动荡的年代,唐诗已经走完了灿烂光辉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它的光辉。
五代词人的星辉日渐闪亮。
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就数量上来说,可信为他本人所作的,不过三十余首,比起温、韦及冯延巳来,可说较少。
但他的词,却能以己少许,胜人多许。
人们对于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往往给予较高的评价,如清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
”李煜作为一个荒淫无能的亡国之君,他的词却能为人们长期传诵,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本文拟从李煜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等方面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李煜,诗歌,艺术特色一.李煜词的创作背景(一)李煜简介评论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气息的反映。
尤其是诗词。
因此,要正确评价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与他的人生遭遇结合起来。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文献太子卒,他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
元宗十九年,立为太子。
元宗南巡,太子留金陵监国,九六一年继位,时年二十五岁。
在位十五年。
九七五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出降,第二年到汴京,封违命侯,后改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夕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终年四十二岁。
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天才词人。
他自小便生活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之中。
父亲李璟,“多才艺,好读书,善骑射,”他的书法学羊欣,善八分书。
“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两个弟弟(韩王从善与吉王从谦)富于文艺修养。
两位夫人(大小周后)精于音律歌舞。
大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
”曾补全霓裳羽衣残谱。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李煜更是博通众艺,造诣甚高。
工书:有《书述》一篇,自谓得卫夫人及钟王镫法,有聚针钉、金错刀、撮襟诸体。
黄庭坚《跋李后主书》谓其“笔意深婉”,《宣和画谱》说他的金错刀书“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
”善画:《梦溪补笔谈》卷二:“后主善画,尤工翎毛。
”(“墨竹清爽不凡。
”(都穆《寓意篇·题后主墨竹》)“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知音律:徐铉为李煜作墓志铭,说他洞晓音律,精别雅郑,“曾为文论乐,以续《乐论》”(徐铉《骑省集》)宋邵思《雁门野说》:“南唐后主精于音律,凡度曲莫非奇绝。
开宝中,国将除,自撰《念家山》一曲,既而广为《念家山破》,其谶可知也。
宫中民间日夜奏之,未及两月,传满江南。
”精鉴赏:雅尚图书,藏书十万余卷。
“多校雠精审,编秩完具,与渚国本不类。
”(马令《南唐书·朱弼传》)内府书画至多,“诸书画中时有李后主题跋。
”(《梦溪补笔谈》卷二)李煜“为文有汉魏风”,著雅颂文赋凡三十卷,又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
”(马令《南唐书·后主传》)李煜的艺术才华与他的诗人气质相结合,更使他的词具有超出一般歌词之上的诗的特质,在李煜的艺术生涯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便是他的词。
(二)李煜生活经历李煜的生活历程可以亡国前后分为两个阶段。
亡国前,他过的是醉生梦死的小皇帝生活。
虽说在他父亲时代,就臣服于后周。
到了他自己,又成了宋主的附庸,国势日弱,在军事政治上毫无自主之力。
为苟全性命,免当亡国之君,对宋王朝百般委曲求全。
《宋史·南唐李氏》说:“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
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
”由于他的妥协外交,才使小朝廷维持到开宝八年。
在这一时期中,他仍不失为一国之主。
过着奢侈淫佚的享乐生活。
《五国故事》云:“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幕其壁,以白银钉、玳瑁押之,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
”又《默记》云:“(李后主)宫中本阁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
”又陶谷《清异录》云:“李煜伪长秋周氏居柔仪殿。
有主香宫女,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金玉为之,凡数十种。
”洪芻《香谱》:“后主自制帐中香,以丁香沉香及檀麝香各一两,甲香一两,皆细研成屑,取鹅梨汁蒸干焚之,芳郁满室。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生活的富丽豪奢,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于他前期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李煜还“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
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颇废政事。
(陆游《南唐书》)”直至曹彬率宋兵临于金陵城下,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经。
李煜不是一个政治家。
《玉琴斋词序》云:“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
”正因为李煜耽于诗书音画,又纵情声色,疏于治国,尽管他想方设法与宋朝结欢修贡,在国内也曾减赋息役,以裕民力。
但终究未能逃脱阶下囚的命运。
于九七五年被宋所灭,李煜肉袒出降。
在九七六年又不得不白衣纱帽待罪于明德楼下,被封为违命侯。
李煜在汴京过了两年多的俘虏生活,被俘后,精神方面所受的痛苦与侮辱,自不待言。
宋史说:“太平兴国年,煜自言其贫”,他又与金陵故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避暑漫抄》)。
在这些话里,可以想像他处境的凄苦。
但是他的心并没有死,发之于词,表现出家国之痛和伤今忆昔之情,这在宋朝统治者的眼里,觉得是一种叛逆。
因此就遭了宋太宗的毒手。
他后期的生活环境,较之前期的宫廷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从一个享乐的空气里堕入于一个求生不得的境界。
他这时才对政治、对人生有深一层的体会与领悟,而感到往日生活的舒适,精神的自由,故国江山的可爱,和过去种种错误的追悔了。
一切成了空,一切趋于毁灭,在这种沉痛而又是绝望的情感中,产生出来的作品,自然形成感伤低沉的情调。
二.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李煜前期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李煜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决定了他的创作内容、创作基调的不同。
他前期词二十余首,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写富丽的宫廷生活和浪漫的男女情事。
调子是欢悦轻快的,风格则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延续。
反映前者的典型词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此首写江南盛时宫中歌舞情况。
上片先点外景,再写宴前准备。
下片极写宴乐:金钗舞溜,其舞之盛可知,花蕊频嗅,其醉之甚可知。
末句映带别殿箫鼓,表现处处都是繁华景象。
《玉楼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之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首句写出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第二句点出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
让人自然联想到对人生的理性思索。
人们生命之春的早逝岂不也是因为过多的栉风沐雨?外景与内心浑然合二为一,花与人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下片把景物人格化,写出彼此眷恋难舍的情态。
结句又仿佛把自己个人的失意情怀与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相融合,使词极为让人感动。
又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感怀故国。
以追忆往事入笔,写眼前之景与回忆之景。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之物,作者却企盼它早日“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消息,却引起了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引发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惆怅,与他由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的沉痛。
是十分真切而深刻的。
这些词写的都是他亡国后的内心剧痛。
在这些作品中,流露着沉痛与哀伤的情绪,但又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在这几首词里,“无限江山”也好,“往事”、“故国”也好,所指都不外乎他过去南唐小朝廷及旧日国主的生活,他留恋的是昔日帝王的享乐,苦痛的是而今囚徒的不幸。
所以说,李煜后期词作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范围,基本上没有离开他那狭窄的帝王生活圈子,看不出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东西。
但是,由于生活的巨变和囚徒的生活感受,使他在这些词中熔铸了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活内容。
而且,在李煜的后期词作中,往往没有明确写出愁思的具体真实的内涵,而是仅仅是写它的外部形态,并写景色相融,使词中的愁绪概括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的悲伤和痛楚,从而使这些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那些失去了自己美好生活或者被压抑的人受到感动,让他们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而至于对他的遭遇产生同情,这实在是艺术作品的客观效果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正所谓“形象往往大于思想”。
这正是李煜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千古传诵的主要原因。
(二)李煜后期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就艺术特色来看,李煜后期的词在表达自己的深情巨痛时,采取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他成为囚徒之后,触景生情,尽情倾泻自己昔日生活的逝去和国破家亡之感的表现,情真而思深。
他的抒情,是善于概括,富于暗示,感染力强,造境生动,对于周围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因而构成一种特有的风格。
一方面由于他的文艺修养的深厚,同时由于他亡国以后对苦痛生活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这种卓越的抒情艺术。
其次,他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利用极其贴切的比喻,使非常抽象的“离愁”之类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之多,用春水来比喻愁之无限,形象而又生动。
又如:“流水落花春去也”等都是。
再次,语言准确精炼,形象鲜明,优美自然,接近口语,有惊人的表现力,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那种镂金刻翠的作风。
最突出的是没有书袋气,到了后期,也没有了脂粉气。
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就如上文提及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构成了画笔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了他对苦痛生活的深刻感受,也创造出了那些人人懂得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
他后期的词已完全不同于温庭筠等人的雕章琢句,堆砌词藻,而有如出水芙蓉,使人格外感到清新明净。
三.李煜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李煜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话来概括:“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首先。
李煜词扩大了入词的题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