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教学设计

台江民族中学张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关于本框的学习,要求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原

理及四个表现;懂得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利用人类探月的视频材料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本节课

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讨论,集体探究情景问题,小组相互补充完善并形成结论,教师适时点拨、评价,进行总结精讲(重点、难点、易混点),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归纳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

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是随实践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法、讨论法

2、事例分析法(情景探究)

3、自主合作学习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流程】:

利用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合作完成学习目标

↓↓

↓ ↓

课堂小结巩固提升←← 设置情景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人类探月视频材料

教师:看完以上的视频材料,我们知道:人们总结出了月球十个方面的

认识,而关于月球的详细信息最终还要通过世界各国以及许多科学家的

科学实验活动来获得,可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就是这节课

我们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读问答阅读P119---120页第1段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现在哪些方面?1、

阅读P120第4段----121页第4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

哪些方面?

2、

阅读P122第3段3、认识的目的是什么?人们对待学习

知识目的的态度中,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3、

阅读P123第2段4、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唯一标准?

4、

阅读P123第4段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

观点是什么?

5、

注:学生结合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评价,教师适时点拨、归纳总结。

环节二:情景设疑小组探究

(板书)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多媒体展示:

背景材料一: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的探测,人们对月球有了进一步认识,进入二十世纪后,世界各国正在努力掀起探月热潮。目前,已经探测出月球蕴藏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一方面是太阳能;另一方面是人类未来将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的原料氦-3,它能支持地球上万年的能源需求。月球没有磁场,地基稳定,是很好的科学实

验基地,也是登上火星的跳板。

探究问题一:经过半个多世纪对月球艰苦的探测活动,已经探测出月球蕴

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人们对月球有了新的认识,这体现了本框题的什

么哲学观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体现了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判断:人的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所以认识的来源应该是实践和书本。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言、评价

教师点拨: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

而是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

泉,而且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认识的来源———实践

认识的途径———间接经验(读书学习)和直接经验(实践)

(板书)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媒体展示:

背景材料二:人类探月,在1959~1976年期间,发展了月球硬着陆、软着陆和绕月飞行技术,1969年最终实现了人类登月。从月球上带回大量岩石、土壤样品,为人类研究月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0—2010年月球探测器不断改进,解决了许多探月难题,但是载人航天充满着风险与挑战,前苏联载人飞船的6次试发有3次以悲剧告终,至今已经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探究问题二:人类在多次的探月实践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通过多次的探月实践,使月球探测器不断改进、技术设备不断更新,为人类获取更多的数据、图片和样本,提高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推动了人类的探月活动。这体现了本框题中

的什么哲学观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言、评价

教师点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过度):师问: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指的是什么?

生答:第一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理性认识回到实

教师: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实际上是认识的任务,认识的第二次飞

跃实际上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

导实践。人们获得的理性认识如果不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这种

理论再完善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板书)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多媒体展示:

背景材料三:1990年日本发射了“飞天”月球探测器;1998 年美国发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2003年9月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在格林尼治时间顺利升空;2004年2月我国公布了首次探月计划;2007年日本“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成功升空;2008年10月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发射升空;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每一次的成功发射后留下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类正是在这业已形成的经验基础上引领着新一轮的探月征程。

探究问题三:每一次月球探测中积累的经验将引领着新一轮的探月征程,对人类的探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体现了本框题的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言、评价

教师点拨: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过度):认识不仅要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而且还要在实践中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发现其正确与错误。下面请看大屏幕。

(板书)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多媒体展示:

背景材料四: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话题,很多研究暗示月球两极有冰,但科学家始终无法证实。2008年10月印度“月船一号”发射成功,2009年8月传来的数据显示,月球表面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