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基本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基本资料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万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让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年龄:46亿岁。

公转周期:约365天。

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椭圆形。

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04秒。

太阳日: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23°26’
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8 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8.1 公里)。

平均半径:大约3959英里(6371公里) 。

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千米。

大气:主要成份:氮(78.5%)和氧(21.5%)。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 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地面面积:ra=6378137~6.378*523m
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0月14日第十一版)报道:全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表现在: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

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土地面临沙漠化。

80个国家严重缺水。

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1999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草地退化、消化和碱化(以上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

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据调查,现在世界正面临生物大减种危机,平均5000年一次。

而现在人类的开发加剧了这种现象。

平均1年减少200—300物种!
这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一旦灭绝,地球上就再也没有与它们相似的物种了。

就像艺术界失去了蒙娜丽莎一样,它们的地位是无法代替的。

但是全球变暖和人类对这些动物的栖息地的掠夺,使这些物种濒临灭绝。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

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不管是地球的整体,还是它的大气、海洋、地壳或内部,从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

地球自转一圈约为23时56分4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每秒465米。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亿4千9百57万3000公里,转一周需365.25天,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

黄道与赤道交角为23 度27分,因为有这个角度,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且长短不均、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一些变化。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极半径6357公里,赤道周长为40076公里。

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扁球体,或者说,更象个梨状的旋转体。

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个椭圆,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形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公里。

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状的不规则性。

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气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的质量为5.976×1027克(或约6×1021吨),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5.52克。

地球上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就是重力。

重力随高度递增而减小,也随纬度而变化。

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力异常现象,这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球因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变化。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

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

磁层和大气圈阻挡着来自空间的紫外线、X 射线、高能粒子和众多的流星对地面的直接轰击。

地球表面积约5亿零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十分之七以上为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湖泊、江河只占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

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层,叫做水圈,从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亿年。

地球的表层由各种岩石和土壤组成,地面崎岖不平,低洼部分被水淹没成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陆地则有平原、高山。

地球固体表面总垂直起伏约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玛峰顶和马里亚纳海沟之间的高差,它超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的一半。

洋底像陆地一样不平坦,也不平静。

洋底岩石年龄要比陆地年轻得多。

陆地上大多数岩石的年龄小于二十几亿年。

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远古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

地表虽有少量的环形山,但难以找到类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样多的环形山,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气)和内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断风化、侵蚀和瓦解的结果。

地球上部不仅有垂直运动,而且还有更大的水平运动,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也是变化着的。

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早先存在两块古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北半球的劳亚古陆。

后来由板块运动的巨大力量把原先的大陆块撕开,使各碎块分别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

科学家进而认为全球大地构造是洋底不断扩张的直接结果。

地球最上层约几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强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几百公里厚的一层是软流层,强度较小,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这一层的物质具有可塑性。

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上。

在地球内部能量(原始热量和发射性热)释放时,地内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引起地幔物质的对流运动。

地幔对流物质沿着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两侧方向运动,不断形成新的洋底。

此外,老的洋底不断向外扩张,当它们接近大陆边缘时,在地幔对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陆地壳下面,致使岩石圈发生一系列的构造运动。

这种对流作用可使整个洋底在三亿年左右更新一次。

岩石圈被一些活动构造带所割裂,分成几个不连续的单元,称为大陆板块。

如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

海底的扩张导致大陆板块发生运动。

板块的相互挤压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尔卑斯山经过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后到喜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的地方,两个板块的岩石同时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渊;此外,板块的运动还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

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有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

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

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异开始,靠近表面的较重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的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

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气逃逸殆尽。

伴随着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上升到地表成为第二代大气;后来,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大气。

另一方面,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内部结晶水汽化。

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气态水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

约在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然后逐步进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直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圈。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叫大气层。

大气随着地球运动;日、月的引力也对它起着潮汐作用。

大气层对地面的物理状况和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地球大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大气总质量的90%集中在离地表15公里高度以内,99.9%在50公里高度以内。

在2,000公里高度以
上,大气极其稀薄,逐渐向行星际空间过渡,而无明显的上界。

地球大气的密度、温度、压力、化学组成等都随高度变化。

可以按照大气的温度分布、组成状况、电离程度这些不同参数,对地球大气进行分层。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可以分为:
对流层:靠地表的底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其厚度因纬度、季节以及其他条件而异,在赤道区约16~18公里,中纬度区约10~12公里,两极区约7~8公里。

一般来说,夏季厚而冬季薄。

对流层与地表联系最密切,受地表状况影响最大,大气中的水汽大部集中于此层,形成云和降水等现象。

对流层的上部称为“对流层顶”,厚约几百米到1~2公里。

对流层的温度几乎随高度直线下降,到对流层顶时约为零下50摄氏度。

平流层:(又称同温层)由对流层顶到离地表50公里高度的一层,大气主要是平流运动。

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上升,到约50公里高度处,达到极大值(约零下10~零上20摄氏度)。

中间层:(又称散逸层)高度在离地表50~85公里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到离地表高度85公里的中间层顶,温度接近最小值,约为零下摄氏度。

热层:中间层以上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在离地表500公里处,即热层顶,达到1100摄氏度左右。

这一层的温度因为大气大量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升高。

热层顶以上为外大气层。

这里的大气已极稀薄。

按大气的组成状况可以分为两层:离地表约100公里以下是均质层(大气由各种气体混合组成);以上是非均质层。

在均质层中离地表10~50公里处,太阳紫外辐射的光化作用产生臭氧,形成臭氧层,这一层的高度大抵与上述平流层相当。

在离地表20~30公里处,臭氧浓度最大,不过这部分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仍然不到这一层大气的十万分之一,各种气体依然视为均匀混合的。

臭氧层吸收掉危害生命的太阳紫外辐射,使之不能到达地表。

按大气的电离程度可以分为两层:从地表到离地表80公里这一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都处于中性状态,称为中性层。

离地表80~1000公里这一层,大气中的原子在太阳辐射(主要是紫外辐射)作用下电离,成为大量正离子和电子,构成电离层。

电离分为4层,这些层的高度和电离情况都随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和太阳活动程度而发生变化。

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都发生在电离层中。

电离层还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从而使地面上可以实现短波无线电通讯。

近地表大气中78%为氮,21%为氧,其他还有二氧化碳、氩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水汽。

水汽是大气中最不稳定的组成部分。

在夏季湿热处,水汽在大气中的含量可以达到4%;而在冬季干寒处,它的含量可下降到0.01%。

除水汽外,离地表3公里内还有尘埃、花粉、火山灰及流星尘等微粒。

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气已不存在,它已全部或大部散逸到空间。

后来,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所谓“引力致热”,地球处于一种熔化阶段,从而加速了气体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

地球的引力使这些逸出的大气渐渐积蓄在地球的周围。

这种第二代地球大气缺少氧,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组成,称为还原大气。

后来,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来自太阳的辐射使水分解为游离氧,从而使还原大气变为以氮和氧为主的氧化大气。

有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赤铁矿中的沉积物,推断出氧存在的时间至少在25亿年以上。

从那时起,大气中便含有丰富的游离氧了。

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

人们主要通过对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性质密切相关。

在不同性质和状态的介质中,地震波传播速度有显著变化。

依据地球内部不同部分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资料,可以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

分析表明,地球内部存在两个间断面,这两个间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主要的同心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又称A层,它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0多公里(中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可达65公里多),而海洋地壳仅5~8公里。

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1/2。

大陆地壳上层的成分约在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之间,下层岩石可能是麻粒岩和闪岩。

海洋地壳是橄榄岩。

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

这意味着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以后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

地幔的物质密度由近地壳处的每立方厘米3.3克增至近地核处的每立方厘米5.6克,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增大。

地幔分为三层。

B、C两层称为上地幔。

再往下到2,900公里处称为D层,即下地幔。

地幔物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同橄榄岩相似的超基性岩。

地核也分为三层。

E层是外地核,可能是液体。

F层是外地核和内地核之间的过渡层。

G层是内地核,可能是固体的。

地核虽只占地球体积的16.2%,但由于它的密度相当高(地核中心物质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3克,压力可能超过370万大气压),根据有些学者计算,它的质量超过地球总质量的31%。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物质构成。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

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摄氏度,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2000摄氏度。

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摄氏度,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摄氏度。

由于地球表层是热的不良导体,来自太阳的巨大热量只有极少一部分能穿透到地下极浅处。

因此,地球内部的热能可能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即产生于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随深度而变化。

一般认为,从地表到地下2900公里深处,重力大致随深度而增加,在2900公里处重力达到最高值,从这里再到地心,重力急剧减小,到地心为0。

地球不停地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地球自转是最早用来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见时间及其计量),这就形成了通常所用的时间单位——日。

二十世纪以来,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从而动摇了以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传统观念,出现了历书时和原子时。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三种变化: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变化。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使日长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二千年来累计慢了两个多小时。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可以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以及古代日月食资料的分析加以确认。

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可以知道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

例如,人们发现在泥盆纪中期,即3亿7千万年以前,每年约有400天左右,这与天文论证的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量级是一致的。

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潮汐摩擦。

潮汐摩擦引起地球自转角动量减少,同时使月球离地球越来越远,进而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

这种潮汐摩擦作用主要发生在浅海地区。

另外,地球半径的胀缩,地核增生,地核与地幔之间的耦合也可能会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

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以及天文测时的资料中得到证实。

根据变化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几十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几年到十年的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几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内的相对变化。

前两种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而最后一种变化是相当剧烈的。

产生这些不规则变化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

比较平稳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之间的角动量交换或海平面和冰川的变化引起的;而比较剧烈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风的作用引起的。

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

除春天变慢和秋天变快的周年变化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振幅和位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相应的物理机制也研究得比较成熟,看法比较一致。

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半年变化的振幅约为9毫秒,主要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

由于天文测时精度的不断提高,在六十年代末,从观测资料中求得了地球自转速度的一些微小的短周期变化,其周期主要是一个月和半个月,振幅的量级只有1毫秒左右,这主要是由月球潮汐引起的。

比较多了,但你可以只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