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日关系与历史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日关系与历史问题
中国与日本同位于东亚,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又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中日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同时也存在分歧和矛盾冲突。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年友好、七十年对立的历史,恢复邦交、建立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中美关系的改善,日本政府也强烈地意识到,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两国关系正常化也有利于日本的发展。

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两国在1972年9月29日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告恢复邦交。

这揭开了中日关系崭新的一页,并对国际形势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政治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过去建立在自民党、社会党、公民党基础上的中日关系的共识大大削弱,日本对华政策开始变得强硬,历史问题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友好和平条约》中有明确表述,正确认识历史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

中方历来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愿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但前提必须是正视和承认历史。

但是,战后以来的日本内阁不但没有做到发自内心的对待和反省,而且日本军国主义阴魂近年来有不断蔓延之势:近些年来,随着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复苏,日本屡屡做出不利于中日友好的举动,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时有发生,抛出“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东京审判非法论”、“南京大屠杀虚构论”等奇谈怪论,否认侵略,或是说侵略有功,并拒绝反省、谢罪,认为远东盟军审判日本战犯是战胜国对战败国强加的“惩罚”;否认南京大屠杀,或是在屠杀人数问题上抵赖。

1996年日本首相桥本继中曾根康弘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2001年开始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战后以来的教科书,对于战前军国主义的罪行不断反复修改,把教科书上对中国的“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是“解放亚洲的战争”、“战争是为了自卫”,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黄种人从白种人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道歉是对阵亡者的亵渎和不恭”,还说战后亚洲国家从殖民地统治下纷纷独立正是他们“大东亚战争”的战果。

日本处心积虑地篡改侵略历史的行径,使战后出生年轻一代几乎不知道战前的日本军国主义是何物。

还有人认为日本对战争问题已经反复谢罪、赔偿,已经没有必要再提及此事了(而事实是他们至今都没有一份正式文件,没有一次正式地向被侵略的中国人民谢罪)。

这些明目张胆的篡改历史的言行,不仅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使亚洲各国对日本失去了信赖,故意歪曲历史、掩盖历史,令人怀疑这样的国家是否真的致力于和平友好。

中国政府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一贯是明朗坚定的。

为了中日友好,不给日本人民造成沉重负担,中国政府放弃了国家战争赔偿要求,中国百姓抚养了日本在败降后弃遗在中国的成千上万的“战争孤儿”。

我们总在强调,中日有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即使对日本70年侵华史和15年侵华战争史,亦不断指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头目的责任,而一般的日本人民亦是
战争的受害者。

古今中外,只有中国、中华民族能用如此胸怀和如此善意对待和处理过这类问题,而且始终不渝地“言必信,行必果”。

(1)
历史问题始终是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一度使中日关系陷入僵局。

中日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是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而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活跃的商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又是日本经济发展所特别借重的。

近些年中日经贸合作发展十分积极迅速,然而两国关系上却出现了“政冷经热”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屡屡挑衅中国人民。

中日友好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福祉,还会对亚洲和世界和平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今天,区域一体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欧盟、美洲早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一体化组织在协调政治经济发展、抵御经济波动、维护地区安全、治理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东亚一体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关系的发展会对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历史问题一直羁绊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尽管最近两国关系出现了缓和的局面,安倍的“破冰之旅”、胡锦涛的“融冰之旅”以及福田的“暖春之旅”都在使中日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日本救援队在四川大地震救援中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是让国人为之感动。

然而,历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因此,如何妥善地解决横亘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历史问题,是下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工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冈崎嘉平太时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了人民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

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更为严重,长期侵占中国的大片土地。

这是中国的血海深仇。

但半个世纪的仇恨同两千年的友好历史相比,毕竟是短暂的一瞬。

我们应当忘记这个仇恨,携起手来把亚洲的事情办好。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早稻田大学发表的演讲时说,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作为中国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侵略战争是一小部分军国主义者挑起的,在军国主义的愚弄和诱导下广大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

所以认为日本是侵略民族,生性残酷的看法不符合实情,也有悖于中国对日政策追求与大多数日本人民和平友好的道义原则。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整体实力快速发展,一些国人变得有些自以为是,有的网民在网上宣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大肆诋毁日本国民人格。

而在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球迷表现出来的对日本的不友好情绪,在日本影响非常大,甚至改变了一些日本人对中国本来比较友好的看法。

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加深了中日之由于历史问题引发的矛盾,使得历史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我们要看清,否定侵略、美化战争并污蔑中国的右翼保守势力只是少数,从战后5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中日建交近40年的历史看,希望和平、反对战争、主张与中国友好的日本人民占大多数,而且越来越多。

历史的错误,常常只是起
因于极少数人的疯狂,终而演变成令鬼神哭号的剧情。

未来的我们,应该以互相理解为起点,发挥沉默多数的平衡力量。

解铃还需系铃人。

历史之“结”是发展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日本必须客观慎重对待。

历史已无法改变,但是历史也不容篡改。

日本不应该再做对不起中国、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了。

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分析和认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不仅是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前提,也是两国人民增强信任,融洽相处的必要条件。

在中日关系中,只有真正的直面历史,维护其严肃性、真实性,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悲剧重演,用正确的历史教育下一代,才能使双方的友好源源不断,代代相传。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日本大多数国民希望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已成为日本国内的共识,但不严肃对待发生过的历史,不真心承认自己对邻国侵略的事实,日本就无法与之建立和保持正常或友好关系。

发展中日关系犹如一辆装载两国共同利益的车子,需要两国政府和民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才能全速行驶并早日抵达目的地,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如果是有人朝前推,还有人向后拉,车子就很难前进,中日两国共同利益就会受到影响,两国关系难以正常发展,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为了两国的繁荣发展,为了两国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应当积极做出各自的努力和贡献。

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是驳斥、批判和回击极尽能事、竭力破坏中日关系的日本右翼势力最有力的武器。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以实际的真诚的愿望和切实的行动,共同携手而为亚洲的和平发展、地区的稳定努力奋斗,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和促进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2)
参考文献:
(1)《浅议当前的中日关系》汤重南
(2)《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冯昭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