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程度分级及骨髓穿刺方法
骨髓穿刺术临床操作规范
【编号】B2.3.1.59 【名称】骨髓穿刺术 【别名】 【适应证】
1.血液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的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 少或缺乏、不明原因的全血细胞减少、不明原因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外周血出现 分类不明或异常细胞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肿瘤性疾病及类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多 症、淋巴瘤转移癌、Gaucher 病、Sea-Blue Histiocytosis 及 Niemann-Pick 病 等。
3.操作前检查注射器能否与穿刺针连接良好,是否可抽负压。 4.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有疼痛感是正常反应。抽吸用力不应太大,以免混入 太多的周围血。 5.胸骨穿刺,应注意力度适当,刺入不能过深,以免伤及纵隔器官。 6.如抽不出骨髓液,可将穿刺针旋转 90°~270°后再抽吸,或将穿刺针芯 套入再略向前推进或稍向后退再吸。在骨髓极度增生活跃,骨髓纤维化、硬化时, 多次穿刺可以抽不出骨髓液,称之为“干抽”,应作骨髓活检。 7.造血组织在骨髓中不是绝对均匀分布,有时需要多次,多部位穿刺抽取骨 髓液才能明确诊断。 8.穿刺部位要肯定,勿随意移动。 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穿刺后 72 小时内不宜洗澡, 以免污染创口。
骨髓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和结果解读
骨髓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和结果解读一、目的1.诊断作用:通过检查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胞组成及其形态学变化、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造血干细胞培养、寄生虫和细菌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
2.治疗作用: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还可为骨髓移植提供骨髓。
二、适应证1.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和全身肿瘤性疾病是否有骨髓侵犯或转移。
2.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某些发热原因未明者。
3.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要骨髓细菌培养或涂片寻找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的骨髓培养及骨髓涂片寻找疟原虫和利朵小体。
4.诊断某些代谢性疾病,如高雪( Gaucher)病,只有骨髓找到Gaucher 氏细胞,才能最后确定诊断。
5.观察血液病及其他骨髓侵犯疾病的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
6.为骨髓移植提供足量的骨髓。
注意:骨髓移植抽取骨髓应在手术室麻醉下进行,不同于一般的骨髓穿刺。
一、禁忌证1.血友病及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当骨髓检查并非唯一确诊手段时,则不宜进行此种检查,以免引起局部严重迟发性出血。
2.骨髓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者。
注意: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当时可能出血不重,但可能发生迟发性出血。
四、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1)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在骨髓穿刺前应作凝血功能方面的检查,以决定是否适作此种检查。
2)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骨髓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或应注意的问题。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疼痛等不适及时报告,穿刺后3 天内穿刺部位不要着水,并保持清洁等)。
4)让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注意:术前沟通、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2.材料准备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a)骨髓穿刺包:内含:骨髓穿刺针1 个,无菌盘1 个,镊子1 把,孔巾1 个,纱布2 块,棉球若干。
b)消毒用品:2%碘酊和75%乙醇,或0.5%碘伏。
c)麻药:2%利多卡因2ml。
2)其他:一次性注射器2 个(2ml 或Sml 1 个,10ml 或20ml1 个),无菌手套2 副,干净玻片6—8 张和1 张好的推片。
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术:5.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1--1.5cm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髂嵴两旁的皮肤拉紧并固定。
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
当针头接触骨质后,将穿刺针左右移动,缓缓钻入骨质。
当感到阻力减少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直立以不倒时为止。
6.拔出针心,接上无菌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适当用力抽吸,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
吸取0.2ml左右骨髓液,做涂片用。
如作骨髓液细菌培养则可抽吸1.5ml。
若抽不出骨髓液,可放回针心,稍加旋转或继续钻入少许,再行抽吸。
7.取得骨髓液后,将注射器及穿刺针迅速拔出。
在穿刺位置盖以消毒纱布,按压1--2分钟后胶布固定。
迅速将取出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做涂片。
如作细菌培养,则将骨髓液注入培养基中。
一、适应证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二、术前准备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及可能发生情况,并签字。
3.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三、操作方法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的髂嵴上;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的位置;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和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侧卧位。
3.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盖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位置上(胸骨穿刺约1.Ocm.髂骨穿刺约 1.5cm)。
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胸骨穿刺时,应保持针体与胸骨成30°~40°角)。
骨髓穿刺术
谢谢聆听!
5、拔针
抽吸完毕,重新插入针芯,用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拔出穿刺针,按 压1~2分钟后,胶布固定纱布。
PART 03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
1. 解释:向病人解释本次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操作 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2. 查阅报告单:注意出血及凝血时间。 3. 用物准备:治疗盘、骨髓穿刺包、棉签、2%利多
卡因、无菌手套、玻片、胶布,需做骨髓培养时 另备培养基、酒精灯等。 4. 体位准备:根据穿刺部位协助病人采取适宜的体 位,若于髂前上级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若于髂 后上棘穿刺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点则 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体 位 准备
PART 04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1. 解释:向病人说明术后穿刺处疼痛是暂时的,不 会对身体有影响。
2. 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渗血,立 即更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
3. 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保持穿刺皮 肤干燥,避免淋浴或盆浴;多卧床休息,避免剧 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协助诊断各种贫血、
造血系统肿瘤、血小板或粒 细胞减少症、疟疾或黑热病。
禁忌证:血友病等出血性疾
病。
PART 02
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选择部位 Fra bibliotek前准备 消毒麻醉 穿刺抽吸
拔针
1、选择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穿刺点--最常用 髂后上棘穿刺点
胸骨穿刺点 腰椎棘突穿刺点
2、术前准备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紫外线消毒或空气消毒、无尘、室温 不低于20℃,注意遮挡; 医务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戴帽子; 病人准备:解释目的、过程、注意事项,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家属签字同意,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
骨髓穿刺术专题知识
[禁忌症]
血友病 穿刺部位有感染及皮肤病时不宜做
穿刺。
[操作准备]
1.准备:
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灭菌消毒 剂,清洁盘,骨髓穿刺包,2%碘酒和 75%酒精,5ml和20ml灭菌注射器,2 %普鲁卡因,清洁干燥玻片,推片, 如做骨髓培养,另需20ml灭菌注射器、 含培养基旳细菌培养瓶,酒精灯,火 柴。
抽吸骨髓成功旳标志
拔出针蕊,接上干燥旳10ml或20ml注射器 ,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 ,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 少量红色骨髓进入注射器中。骨髓液吸收 量觉得宜。如作骨髓液细菌培养,需在留 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制成标本后再抽取12ml。
涂片措施
将抽取旳骨髓液滴于裁玻片上,急速 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以备作细 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酶标 本检验。
脊椎棘突穿刺术
1、患者侧卧或反向坐于椅子上,两臂置于椅背 ,头枕臂上。
2、以上部腰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拇指及食指 在预定穿刺旳棘突上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由 棘突之侧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胫骨穿刺术
(仅合用2岁以内旳患儿) 1、患儿仰卧治疗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选胫
骨结节平面下约1cm(或肠骨上中l/3交界处)之 前内侧面肠骨为穿刺点。 2、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在骨 面正中部与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注意事项]
1.术前应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有出血倾向 和血小板低于20×109/L应尤其注意,血友病禁穿。
2.操作前要与病人交流,应向患者阐明骨髓穿刺旳目旳, 创伤性检验旳病人同意书署名。
3.定位要精确。 4.无菌概念要强,先戴口罩、帽子,然后洗手;打开
骨髓穿刺包前,先检验消毒是否过期,打开消毒包后, 检验器械是否齐全。 5.注射器、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抽取骨 髓涂片检验时,应缓慢增长负压,当注射器内见血后 应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释。同步要作涂片及培 养者,应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可并 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时,应迅速插回针芯,以防 骨髓外溢。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骨髓穿刺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骨髓穿刺内科主治医师辅导: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骨髓穿刺部位一般选前上棘为穿刺点,必要时亦可选用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胸骨骨髓穿刺的位置、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如何?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使与骨面成30度~45度角,向头侧倾斜。
进针深度约1cm。
骨髓取材作细胞学检查,抽吸骨髓液多少量为恰当?抽吸0.2ml为恰当,因为抽吸过多,骨髓液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穿刺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选择①前上棘:常取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后上棘:位于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5.2岁以下婴幼儿选择胫骨粗隆前下方。
2.体位胸骨及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
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
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做“品”字形多点麻醉。
等待2min左右,使骨膜得到充分的'浸润和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骨髓穿刺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活性增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
三、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意义
1. 单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中此酶呈阳性反应,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
2. 毛细胞白血病时呈阳性反应,且不为左旋酒石酸所抑制,有助于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1.以原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早幼粒细胞增多,
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常伴有粒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以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⑵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
3.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伴核、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以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等。 3.巨核细胞增多呈现左移伴有形态异常、畸形,见于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4.巨核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多,形态异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白血病。
巨核细胞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3.骨髓液抽取后需立即涂片,防止凝固。观察涂片状况,满意的涂片应可见有骨髓小粒及脂滴。如被血液稀释、混血多时涂膜稀薄光滑,表面光感如血片。
骨髓涂片检查:
1.涂片染色:瑞氏染色法。
2.低倍镜检查:
⑴观察涂片,染色是否满意。
⑵观察有核细胞的多少,判断骨髓的增生程度。一般将增生分为5级。
⑶观察大细胞或特殊细胞,如转移癌细胞、淋巴瘤细胞、高雪细胞、尼曼-匹克细胞。
十一、骨髓象与血象的关系 检查骨髓象时,必须同时检查血象,常见有以下情况: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简介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或其他诊断目的。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诊断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报告。
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位置
- I级:穿刺点准确定位于骨髓腔或骨髓液囊内
- II级:穿刺点略有偏离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 III级:穿刺点明显偏离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穿刺触感与深度
- I级:穿刺时感到骨膜穿透,针头到达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 II级:穿刺时感到骨膜穿透,但针头未完全到达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 III级:穿刺时未感到骨膜穿透,针头未到达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骨髓液提取
- I级:成功获取到足够的骨髓液样本
- II级:成功获取到少量骨髓液样本
- III级:未能成功获取到骨髓液样本
操作时间
- I级:操作时间小于等于10分钟
- II级:操作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
- III级:操作时间大于20分钟
总结
以上是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的内容。
该标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
对骨髓穿刺术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报告。
通过遵循标准化的评分方法,可以确保骨髓穿刺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骨髓穿刺的操作流程
骨髓穿刺是一种用于获取骨髓样本以进行检查的医疗程序。
这项手术通常由专业医生或骨科医生完成,因为它需要精准的技术和经验。
下面是一般的骨髓穿刺操作流程:
1. 准备:患者需要脱掉上衣,暴露背部或髋部。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出血问题或其他可能影响手术的情况。
2. 局部麻醉:医生会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物,通常是利多卡因。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使手术更加顺利。
3. 定位: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技术来确定最佳的穿刺位置,通常是在髂嵴或胸骨下端。
4. 穿刺:医生会使用特制的长针头穿刺皮肤和软组织,最终到达骨髓腔。
在穿刺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压力和不适,但不应该感到剧痛。
5. 提取样本:一旦针头到达目标位置,医生会通过针头抽取骨髓样本。
通常会提取几毫升的骨髓液供检查。
6. 结束和处理:一旦样本被提取,医生会小心地拔出针头,并对穿刺点进行处理,通常是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7. 检查样本:提取的骨髓样本会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或生化学检查,以便诊断或监测疾病。
整个骨髓穿刺过程通常在外科手术室或诊所内完成,通常需要大约30分钟。
完成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并且需要密切关注穿刺点的情况,以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骨髓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所需器械是否齐全:骨髓穿刺针、无菌手套、无菌巾等。
- 保持操作区域清洁:用无菌巾清洁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
- 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常见的体位有躺卧位和侧卧位。
2. 进行骨髓穿刺:- 戴上无菌手套并处理骨髓穿刺针:将针头与针芯连接好,并确认针头的锐利度。
- 用消毒棉球进行顶皮准备:对于躺卧位患者,将消毒棉球放置在骨髓穿刺点上,然后用一个手指顶住棉球。
对于侧卧位患者,将消毒棉球放在骨髓穿刺点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髂嵴骨。
- 进行骨髓穿刺:将骨髓穿刺针持有在45度角,并从骨髓穿刺点快速插入皮肤,直到骨骼。
然后,保持针的位置不变,用稳定的力量将针插入骨髓腔内,直到骨髓穿刺针的内腔已进入骨髓腔。
- 取骨髓样本:当骨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可以用带有注射器的针头从骨髓腔中抽取样本。
- 清洁和处理:将骨髓穿刺针从骨髓腔中完全拔出,然后放置在一个安全且容易清洁的中。
3. 完成操作:- 清洁操作区域:用无菌巾擦拭穿刺部位。
- 处理操作废弃物:将使用过的器械和废弃物正确处理。
评分标准:在骨髓穿刺操作中,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 操作顺序是否正确:评估操作者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2. 操作手法是否正确:评估操作者是否采用正确的手法进行骨髓穿刺。
3. 穿刺点选取是否准确:评估操作者在选择穿刺点时是否准确。
4. 操作区域清洁程度:评估操作者是否保持穿刺区域的清洁。
5. 无菌操作程度:评估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无菌操作。
以上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骨髓穿刺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骨髓穿刺的流程
骨髓穿刺的流程
骨髓穿刺的流程如下:
体位选择: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
如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消毒及麻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然后用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
固定穿刺针长度: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
穿刺: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0°角刺入。
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
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
抽取骨髓液: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取骨髓液。
加压固定: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
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适应证】1.各种白血病诊断。
2.有助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病诊断。
3.诊断部分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肿瘤等。
4.寄生虫病检查,如找疟原虫、黑热病病原体等。
5.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禁忌证】1.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2.穿刺部位存在感染。
3.晚期妊娠穿刺需要谨慎。
【准备工作】1. 器械及物品准备:骨髓穿刺模型、骨髓穿刺包、口罩、帽子、手套、治疗盘、络合碘、棉签、胶布、2%利多卡因局麻药、5ml和20ml注射器、无菌试管或细菌培养管3-4支、急救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2. 医生及患者准备:医生消毒操作室,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清洁洗手;核对病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相关病史资料、术前的主要辅助检查),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嘱患者术前进食,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核对患者身份,并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该部位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患者取仰卧位。
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距后正中线约4~6cm;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穿刺深度一般不超过1cm,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可置枕头,使胸部略为突出。
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
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一般选择第11~12胸椎或第1、2、3腰椎棘突为穿刺点。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前者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臂向前伏势式,使腰椎明显暴露;侧卧位时体位同腰穿。
⑤3岁以下小儿可穿刺胫骨头部内侧3.术前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
(1)必要性:帮助明确诊断和协助治疗。
(2)风险:穿刺部位出血、穿刺部位感染、麻醉意外、穿刺稀释等。
骨髓穿刺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骨髓穿刺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一、引言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获取骨髓组织以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
本文将介绍骨髓穿刺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检查方法。
二、骨髓穿刺术的方法1. 穿刺部位选择骨髓穿刺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髂骨后上棘、胸骨下缘和胸椎等部位。
医生在选择穿刺部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要来确定最合适的部位。
2.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髓穿刺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患者符合进行骨髓穿刺的适应症。
此外,医生还需告知患者术前禁食和服药的要求,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手术操作步骤骨髓穿刺术的手术操作步骤包括消毒、局部麻醉、穿刺、采集骨髓组织等环节。
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手术,确保操作的准确和安全。
4. 术后处理术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避免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此外,医生还需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休息和饮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三、骨髓穿刺术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在进行骨髓穿刺术时,医生和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确保手术器械和操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2.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特殊注意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医生需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操作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注意观察术后情况术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定期观察,特别是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骨髓穿刺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操作这一临床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骨髓穿刺术【精品文档】
实验一骨髓穿刺术、涂片制备及染色技术一、骨髓穿刺1.穿刺部位的选择骨髓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骨髓腔中红髓要丰富,②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③应避开重要脏器。
故临床上成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还可穿刺胸骨、胫骨等,各穿刺部位的特点为;(1)髂骨后上棘:此部位骨质薄,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髂后上棘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穿刺部位。
(2)髂骨前上棘:此部位骨质硬、骨髓腔小,故易导致穿刺失败,所以髂前上棘常用于翻身困难、需多部位穿刺等患者。
(3)胸骨:1929年德国人Arinkin首先在胸骨进行穿刺,建立了骨髓穿刺吸取术。
虽然胸骨是人体骨髓造血功能最旺盛的部位,但胸骨后面有重要的脏器,故临床上不常用。
当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低下、白血病等情况下,其他常规部位穿刺不成功时,可考虑胸骨穿刺,但必须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医学工作者来做。
(4)其他部位:小于三岁的小儿还可选择胫骨头内侧。
局部有症状者,可直接穿刺有症状的部位(即定位穿刺),如局部压痛处、X线下的可疑病灶等,定位穿刺临床上常用于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
2.穿刺步骤(1)选择体位:穿刺部位不同其体位也有所不同。
如髂骨后上棘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髂骨前上棘和胸骨采用仰卧位。
(2)定位:髂骨前、髂后上棘的部位较易定位,胸骨穿刺部位穿刺点第二、三肋间所对应的胸骨,胫骨穿刺部位在膝关节下3 cm处。
穿刺位点确定后,用指甲按“十”字形,这样铺孔巾时能将穿刺部位暴露在中央,避免定位错误。
(3)常规消毒:用2%碘酒、75%酒精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消毒。
消毒后,打开消毒的骨髓穿刺包,带上无菌手套,铺上孔巾。
(4)局部麻醉:用2%利多卡因,在皮内注射形成一小皮丘,然后垂直进针,在进针的同时注射麻醉剂,直至骨膜。
拔除针筒后,局部按摩。
(5)进骨髓穿刺针:将穿刺针套上针心后,用两指将穿刺部位皮肤固定,将穿刺针垂直进针,直至骨皮质时阻力增加,再用力后阻力明显下降,此时即进入了骨髓腔。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标准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标准
一、定义
骨髓增生分级标准是指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对骨髓增生的程度进行分类的标准。
二、分类
1、骨髓增生分级标准一般分为四级:
第一级:骨髓细胞数量正常或略有增多。
第二级:骨髓细胞数量轻度增多。
第三级:骨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第四级:骨髓细胞数量极度增多。
2、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骨髓增生分级标准也可以进行细分,如特定肿瘤等。
三、用法
1、骨髓增生分级标准一般结合CT或MRI,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2、通过病理检查,判断骨髓细胞数量是否超过骨髓增生分级标准,确定骨髓病变的程度,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3、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骨髓细胞数量,确定病情是否恶化,是否遵循治疗计划,及时根据病情变化修改治疗方案。
四、总结
骨髓增生分级标准是将骨髓病变程度分为四级,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确定病情,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定期检查骨髓细胞数量,及
时根据病情变化修改治疗方案。
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术
4)颗粒:原始→幼稚→成熟颗粒从无到 有,从A颗粒到S颗
3、细胞核(四个特点):
1)大小:原始→幼稚→成熟,细胞 核由大到小。
2)形态:原始→幼稚→成熟,细胞 形态由圆形→非圆形→不规则(分
叶)
3)染色质结构:原始→幼稚→成熟, 染色质由细致、疏松→粗糙→紧 密甚至浓积成块
禁忌症
• 血友病或凝血因子重度缺陷者 •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 晚期妊娠的孕妇
术前准备
5cm×3cm的范围内可见 巨核细胞7-35个
(二)粒红比例:G/E
骨髓穿刺及活检术
bone marrow puncture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减低,以红细胞增生为主,中、晚幼红细胞居多
• 正常粒红比例为2~4:1
1、粒红比例正常
•正常骨髓象 •粒红两系全面抑制:如AA •其他细胞系统增生,粒红两系抑制:如ALL、 CLL
2、粒红比例增加:G/E>8:1
• 粒系绝对增生:如AGL、CGL、严重感染、 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红系绝对减少:如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3、粒红比例减低:G/E<2:1
幼稚巨核细胞:有核仁有少量非特异颗粒
•
颗粒型巨核细胞(过渡型) :胞浆充满非特异性颗粒,但胞体周围无血小板生
成
•
成熟型巨核细胞(产板型) :胞体周围有多少不一的血小板形成
•
裸核型巨核细胞:胞浆全部脱落
•
变形型巨核细胞:胞体不完整,胞浆、胞核有空泡,核溶解
(四)淋巴细胞系列、单核细胞系 列 •原淋、原单细胞:有核仁无颗粒 •幼稚淋巴、幼稚单核细胞:
术前准备
• 无菌骨髓穿刺包(骨髓穿刺针,2ml和20ml注射器各一副,7号注射针头,消毒 洞巾和纱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0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一)适应证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二)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②前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
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
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
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三)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
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四)禁忌证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