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新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中 医药 咨 讯
・
21 年 8 00 月上 第 2 第 1 期 卷 5
Au u t g s 2 0 01 Vo. 1 2 No 1 .5
2 0・ 5
J u n l fC i aTr d t n lC i e e Me i i eI f r t n o r a h n a i o a h n s d c n no mai o i o
治疗心律失常 的理想药物 , 并可预防冠脉血栓形成。 其它如 黄杨 宁片 ( 环常绿黄杨碱 D)步长稳 心颗粒 、 、 心律 宁片( 苦 参 总 碱 ) 宁心 宝 胶 囊 、 肝 宝 胶 囊 、 脉 注 射 液 、 、 心 生 黄芪 注 射 液等治疗心律失常也有 良好的疗效。
34 . 其 他 治法
4 讨 论
减少丙二醛(D ) M A生成 、 阻滞 B受体 、 调节 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 抑制 K +电流, 延长动作 电位时程 、 对抗缺血再 灌注诱 发的心肌损害 、 调节体 内微量元素等方面。 3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方法
3 1 辨 证 论 治 .
单纯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多易复发 ,同时又易致新的心
心律失常的 以苦参 、 黄连 、 炙甘草 、 青蒿 、 黄芪 、 常山 、 甘松 、 人参 、麻黄等为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滞心肌细胞钠通 道, 延长动作电位 , 抑制异位节律点 的 自律性或消除折返 , 能对抗乌头碱引起 的心律失常。另外福寿草 、 万年青 、 罗布 麻、 夹竹桃 、 铃兰等 , 可对抗室 上性心 动过速及控制快速房
中 医药 治 疗 心律 失 常的新 进 展
莫 薇
( 桂林市中医医院 , 广西
桂林 ,4 02 5 10 )
【 摘要 】 近年来 , 随着新技术 的出现和中医理论的完善,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了较大 的发展。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辩证分型 、 治疗机制等方面 , 综述 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 的l 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进展 。 } 缶
N c 2通 道 、减 少 儿 茶 酚 胺 血 液 含 量 、增 加 血一 氧化 氮 a、a + (o含 量 、 除 氧 自由基 、 强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O ) 性 , N) 清 增 SD 活
律失 常作用 , 同时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 、 降低心肌耗氧量及 增加氧利用率 的作用趋势, 是治疗冠心病 、 改善心肌缺血及
目前对于心律失常的辨证分 型尚未统一 ,基本证 型可 分为气阴两虚 、 心脾两虚 、 脾肾 阳虚 、 肾阴虚 、 肝 肝郁气 滞 、 痰热郁阻 、 肾不交等 7型 。刘淑清[] 心 3 将早搏患者分为 四 型, 气阴两虚型 , 气滞血瘀 型 , 阴阳失调型 , 痰热 型 , 采用不
律失常。中医药抗心律失常无论是临床及实验研究都取得 了显著的疗 效 , 疗效持久 、 疗程短 、 安全可靠 、 适应面广 , 不 良反应 少 , 以长期间断服药 , 可 具有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 以
32 单味中药 . 多年 的临床研究发现很多 中药有较好 的抗心律失 常作 用, 有人对于抗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药进行筛选后 , 发现治疗
f 何东霞. 4 ] 中医辨证 治疗心律失常体会【 . J 河北 中医, 0 0 2 f : J 20,2 ) 4
2 0~2 8 81
同中药方剂辩证治疗 , 总有效率 9 .%。 06 何东霞I 为此病 4 趴
以虚证为多 , 多为气血阴阳亏虚 , 阳虚水泛 , 实证多为痰浊 瘀血所致 。 分为六 型论治 , 心气不足型 , 阴两虚型 , 气 心脾两 虚型 , 痰浊内阻型 , 心血瘀阻型, 心肾阳虚型。 周世熊认为治 疗时需抓住脏腑相关关系 , 调和五脏以复脉率 , 分别 包括益 气 润肺 而 复 心 脉 , 生 脉 散 ; 中健脾 而 养 心 血 , 归脾 汤 ; 用 补 用 填精补 肾而益心神 , 方用左归饮加味 ; 疏肝解郁而宁心志 , 方用逍遥散 , 验之病人 , 每获 良效 。
8 m羊肠线植入耳 、 、 Om 头 体部相关穴位 , 形成一种柔和 的 非特 异 性 刺 激 , 过 交 感 一副 交 感 、神 经 一体 液来 调 整 脏 通 腑, 纠正机体偏盛偏衰 , 而治疗心律失常。疗效优 于单纯 从 针刺 组 , 病 人就 诊 次 数 较 针刺 组 少 。 且
颤心 室 率 。
33 中成 药 .
所引起)因此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 。目前 , , 药物治疗仍是心 律失常的主要手段或必需的组成部分 ,但对其作用机制研
究 的不 够 深 入 。 几 年来 , 新 的研 究技 术 方 法 的 出现 和 近 随着 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 了一定 的发 展[】 综述 如 下 。 1。现 1 病 因病 机 祖 国 医学 并无 心 律 失 常病 名 , 律 失 常 归属 于 中医 “ 心 心
【 关键词 】 中医药 ; 心律失常
心 律 失 常 是指 心 脏 冲动 的频 率 、节律 及起 源部 位 的异
常, 是临床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种类繁多。 的心律失常可以 有 无症状 、 无害 , 不需治疗 , 而另一些尤其持续的室上性 和室 性快速心律失常则产生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活 动能力 , 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 大部分是室性快速心律失 常
赵 晓娣等对 6 例心律失 常患者服用稳心颗 粒后 的疗 1 效进行观察 , 现有显著疗 效即达到心慌 、 发 气短 、 闷、 胸 乏力 等症状明显缓解 ,T T改变有所好转 ,早搏减少这 3 中 s— 项 的 2项标准 的占到 5 .%。证明了稳心颗粒不仅具有抗心 43
悸”惊悸 ”怔 仲”脉结代” “ “ “ 等范畴。中医传统认为 , 其病机 特点离不开虚 、 、 、 , 瘀 痰 热 五脏之病及心 , 或邪气犯心 , 均可 导致心律失常。 现代医家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 的认识 , 虽各 家均有不同, 但不外乎本脏 自病 、 它病及心, 由外感六淫 、 内 伤七情 、 病后 虚损等因素而引发 , 皆可归于气血阴阳亏损 、 血瘀饮停之变其 内。麦丽莎【 等认为 , 2 】 心悸乃气血 亏虚所 致, 盖心主血 脉 , 以养 心 , 血 气得血而濡 , 血得气而运 , 气血 亏虚 , 心失所养 , 鼓动无力 而发病。 2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机制 中医药治疗心律 失常的机制包 括 :阻滞 心肌细胞 膜
及全身调整和强壮作用。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 如针对某一特 定 的心律失常 的特异性方法和药剂较少 ,这有待于今后作 进 一 步探 讨 、 总结 。
参考 文 献
[ 李勇. 1 】 心律失常中医药研究进展 【 . J 天津 中医药, 0 , ( : l 】 2 52 4 0 2 )
3 5. 4
[ 麦丽莎, 2 】 陆智东. 炙甘草康复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3 例 f. 0 J 现代 】
康 复 ,9714 : 4 3 5 19 ,()3 — 0 . 0
[】 3 刘淑清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早 博 3 2例 『. J 安徽 中 医学院学 报, 】
l 9 , 7() 2 9 8 1 4 : 0—2 . 1
常用 的治 法还有益气养血法 、 益气养阴 , 活血化瘀法 、 益气通 阳, 活血祛痰 此
外 赵 家 诚 用针 刺 治 疗 心律 失 常 , 主穴 取 百会 、 中 、 里 、 膻 通 大
陵、 内关 、 门, 神 配穴取足三里 、 丰隆 、 三阴交 、 血海 , 总有效 率 9. 67 %。叶珩等采用耳 、 、 头 体穴联合埋线的方法 , 5 将 ~
・
21 年 8 00 月上 第 2 第 1 期 卷 5
Au u t g s 2 0 01 Vo. 1 2 No 1 .5
2 0・ 5
J u n l fC i aTr d t n lC i e e Me i i eI f r t n o r a h n a i o a h n s d c n no mai o i o
治疗心律失常 的理想药物 , 并可预防冠脉血栓形成。 其它如 黄杨 宁片 ( 环常绿黄杨碱 D)步长稳 心颗粒 、 、 心律 宁片( 苦 参 总 碱 ) 宁心 宝 胶 囊 、 肝 宝 胶 囊 、 脉 注 射 液 、 、 心 生 黄芪 注 射 液等治疗心律失常也有 良好的疗效。
34 . 其 他 治法
4 讨 论
减少丙二醛(D ) M A生成 、 阻滞 B受体 、 调节 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 抑制 K +电流, 延长动作 电位时程 、 对抗缺血再 灌注诱 发的心肌损害 、 调节体 内微量元素等方面。 3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方法
3 1 辨 证 论 治 .
单纯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多易复发 ,同时又易致新的心
心律失常的 以苦参 、 黄连 、 炙甘草 、 青蒿 、 黄芪 、 常山 、 甘松 、 人参 、麻黄等为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滞心肌细胞钠通 道, 延长动作电位 , 抑制异位节律点 的 自律性或消除折返 , 能对抗乌头碱引起 的心律失常。另外福寿草 、 万年青 、 罗布 麻、 夹竹桃 、 铃兰等 , 可对抗室 上性心 动过速及控制快速房
中 医药 治 疗 心律 失 常的新 进 展
莫 薇
( 桂林市中医医院 , 广西
桂林 ,4 02 5 10 )
【 摘要 】 近年来 , 随着新技术 的出现和中医理论的完善,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了较大 的发展。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辩证分型 、 治疗机制等方面 , 综述 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 的l 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进展 。 } 缶
N c 2通 道 、减 少 儿 茶 酚 胺 血 液 含 量 、增 加 血一 氧化 氮 a、a + (o含 量 、 除 氧 自由基 、 强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O ) 性 , N) 清 增 SD 活
律失 常作用 , 同时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 、 降低心肌耗氧量及 增加氧利用率 的作用趋势, 是治疗冠心病 、 改善心肌缺血及
目前对于心律失常的辨证分 型尚未统一 ,基本证 型可 分为气阴两虚 、 心脾两虚 、 脾肾 阳虚 、 肾阴虚 、 肝 肝郁气 滞 、 痰热郁阻 、 肾不交等 7型 。刘淑清[] 心 3 将早搏患者分为 四 型, 气阴两虚型 , 气滞血瘀 型 , 阴阳失调型 , 痰热 型 , 采用不
律失常。中医药抗心律失常无论是临床及实验研究都取得 了显著的疗 效 , 疗效持久 、 疗程短 、 安全可靠 、 适应面广 , 不 良反应 少 , 以长期间断服药 , 可 具有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 以
32 单味中药 . 多年 的临床研究发现很多 中药有较好 的抗心律失 常作 用, 有人对于抗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药进行筛选后 , 发现治疗
f 何东霞. 4 ] 中医辨证 治疗心律失常体会【 . J 河北 中医, 0 0 2 f : J 20,2 ) 4
2 0~2 8 81
同中药方剂辩证治疗 , 总有效率 9 .%。 06 何东霞I 为此病 4 趴
以虚证为多 , 多为气血阴阳亏虚 , 阳虚水泛 , 实证多为痰浊 瘀血所致 。 分为六 型论治 , 心气不足型 , 阴两虚型 , 气 心脾两 虚型 , 痰浊内阻型 , 心血瘀阻型, 心肾阳虚型。 周世熊认为治 疗时需抓住脏腑相关关系 , 调和五脏以复脉率 , 分别 包括益 气 润肺 而 复 心 脉 , 生 脉 散 ; 中健脾 而 养 心 血 , 归脾 汤 ; 用 补 用 填精补 肾而益心神 , 方用左归饮加味 ; 疏肝解郁而宁心志 , 方用逍遥散 , 验之病人 , 每获 良效 。
8 m羊肠线植入耳 、 、 Om 头 体部相关穴位 , 形成一种柔和 的 非特 异 性 刺 激 , 过 交 感 一副 交 感 、神 经 一体 液来 调 整 脏 通 腑, 纠正机体偏盛偏衰 , 而治疗心律失常。疗效优 于单纯 从 针刺 组 , 病 人就 诊 次 数 较 针刺 组 少 。 且
颤心 室 率 。
33 中成 药 .
所引起)因此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 。目前 , , 药物治疗仍是心 律失常的主要手段或必需的组成部分 ,但对其作用机制研
究 的不 够 深 入 。 几 年来 , 新 的研 究技 术 方 法 的 出现 和 近 随着 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 了一定 的发 展[】 综述 如 下 。 1。现 1 病 因病 机 祖 国 医学 并无 心 律 失 常病 名 , 律 失 常 归属 于 中医 “ 心 心
【 关键词 】 中医药 ; 心律失常
心 律 失 常 是指 心 脏 冲动 的频 率 、节律 及起 源部 位 的异
常, 是临床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种类繁多。 的心律失常可以 有 无症状 、 无害 , 不需治疗 , 而另一些尤其持续的室上性 和室 性快速心律失常则产生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活 动能力 , 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 大部分是室性快速心律失 常
赵 晓娣等对 6 例心律失 常患者服用稳心颗 粒后 的疗 1 效进行观察 , 现有显著疗 效即达到心慌 、 发 气短 、 闷、 胸 乏力 等症状明显缓解 ,T T改变有所好转 ,早搏减少这 3 中 s— 项 的 2项标准 的占到 5 .%。证明了稳心颗粒不仅具有抗心 43
悸”惊悸 ”怔 仲”脉结代” “ “ “ 等范畴。中医传统认为 , 其病机 特点离不开虚 、 、 、 , 瘀 痰 热 五脏之病及心 , 或邪气犯心 , 均可 导致心律失常。 现代医家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 的认识 , 虽各 家均有不同, 但不外乎本脏 自病 、 它病及心, 由外感六淫 、 内 伤七情 、 病后 虚损等因素而引发 , 皆可归于气血阴阳亏损 、 血瘀饮停之变其 内。麦丽莎【 等认为 , 2 】 心悸乃气血 亏虚所 致, 盖心主血 脉 , 以养 心 , 血 气得血而濡 , 血得气而运 , 气血 亏虚 , 心失所养 , 鼓动无力 而发病。 2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机制 中医药治疗心律 失常的机制包 括 :阻滞 心肌细胞 膜
及全身调整和强壮作用。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 如针对某一特 定 的心律失常 的特异性方法和药剂较少 ,这有待于今后作 进 一 步探 讨 、 总结 。
参考 文 献
[ 李勇. 1 】 心律失常中医药研究进展 【 . J 天津 中医药, 0 , ( : l 】 2 52 4 0 2 )
3 5. 4
[ 麦丽莎, 2 】 陆智东. 炙甘草康复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3 例 f. 0 J 现代 】
康 复 ,9714 : 4 3 5 19 ,()3 — 0 . 0
[】 3 刘淑清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早 博 3 2例 『. J 安徽 中 医学院学 报, 】
l 9 , 7() 2 9 8 1 4 : 0—2 . 1
常用 的治 法还有益气养血法 、 益气养阴 , 活血化瘀法 、 益气通 阳, 活血祛痰 此
外 赵 家 诚 用针 刺 治 疗 心律 失 常 , 主穴 取 百会 、 中 、 里 、 膻 通 大
陵、 内关 、 门, 神 配穴取足三里 、 丰隆 、 三阴交 、 血海 , 总有效 率 9. 67 %。叶珩等采用耳 、 、 头 体穴联合埋线的方法 , 5 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