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版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保守治疗中的运动疗法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疼痛,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促进康复。

常见的运动包括温和的伸展、有氧运动和核心稳定性训练等。

但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运动疗法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1级推荐)。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疗、按摩和牵引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压力。

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2级推荐)。

三)保守治疗的效果评估保守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症状和体征评估,包括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状态、腰部活动度等。

如果症状得到缓解,应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工作。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继续恶化,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师进行进一步治疗(1级推荐)。

总之,对于无显著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的时间一般为6~12周,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等。

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症状和体征评估,如果症状得到缓解,应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工作。

运动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方法,包括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方向特异性训练和腰痛学校等。

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运动治疗可以短期缓解坐骨神经痛,但长期随访患者在减轻疼痛或残疾方面没有明显获益(2级推荐)。

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ESI)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对于根性症状明显的患者,ESI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症状,但长期作用并不显著(2级推荐)。

腰椎牵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但目前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其对缓解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价值。

牵引治疗应在康复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大重量、长时间牵引(2级推荐)。

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腰背部疼痛和功能状态。

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轻中度腰骶神经痛患者,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根性症状,但应注意手法治疗有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2级推荐)。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流程(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流程(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级诊疗流程
(2019年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性改变或
遭受外力后引起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或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或)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及重要原因。

1.上转指南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
(1)正规非手术治疗3月以上,症状重,反复发作,
影响工作与生活者;
(2)突发根性痛(下肢放射痛),不能缓解者;
(3)神经根功能丧失(肌萎缩、肌无力、踝瘫等)或马尾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者;
(4)伴椎管狭窄出现间歇性跛行、腰椎滑脱不稳者;需行椎间盘摘除手术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经其理解和同意,医疗机构将患者转二甲以上具备手术资质医院实施;手术需要固定并椎间融合应转至二甲以上具备手术资质
的医院实施。

2.下转指南
(1)非上述手术指征不需要手术者,年老体弱、全身
合并疾病多、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
(2)已经手术病情平稳患者。

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
第1 页共2 页。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诊疗指南1. 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腰椎间盘的核心组织(核髓)因退变或外力作用而突出至纤维环之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的专业建议。

2. 临床表现2.1 症状- 疼痛:最常见症状,多为慢性疼痛,可突然加剧。

疼痛范围通常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放射。

- 麻木与感觉异常:神经根受压可导致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或异常。

- 肌肉力量下降:长期神经根受压可能导致肌肉力量下降,甚至萎缩。

- 间歇性跛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2.2 体征- 腰部僵硬或活动受限。

- 压痛:在受压的神经根分布区有明显的压痛。

- 肌肉紧张或痉挛。

- 神经根功能试验:如直腿抬高试验及神经根牵拉试验可出现阳性。

3. 诊断3.1 病史与体格检查详细收集病史,注意疼痛的性质、范围、持续时间以及与活动、体位的关系。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检查。

3.2 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显示腰椎间隙狭窄、侧弯、旋转不稳等退行性改变。

- CT扫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骨性结构的退变以及侧隐窝的情况。

- MRI:显示软组织结构更佳,可观察到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

4. 鉴别诊断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

- 脊柱感染性疾病:如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

- 脊柱肿瘤。

- 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腿痛:如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等。

5. 治疗5.1 非手术治疗- 休息:初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 药物治疗:包括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激素注射等。

-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超声波等。

-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

5.2 手术治疗- 适应症: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马尾综合征等。

- 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摘除术、椎间融合术、内固定术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版

适用标准文案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断指南(2015 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有病和多发病,是惹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有原由。

其发病体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碎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惹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半本病患者经正规守旧治疗症状能够获得缓解,约有 10%~ 20%的患者最后需要手术治疗。

一、流行病学特色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 40 岁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

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 和 L5~S1 椎空隙。

青少年也可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显然外伤使软骨板破碎所致。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归并骨质松散或退变性不稳致使椎间盘脱出、多节段腰椎管狭小及腰椎畸形,病情较为复杂。

二、临床表现因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不一样,其临床表现有必定差别。

(一)症状:1. 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苦;2.下肢麻木无力 ;3.大小便功能阻碍(巨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4.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样。

(二)体征:1.立位检查:腰椎畸形,生理前凸变小、消逝,甚至变成后凸,不一样程度侧凸;腰部压痛点,可引起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

2.仰卧位检查:直腿抬高增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样。

3.俯卧位检查:腰部压痛点;股神经牵拉试验。

(三)协助检查:1.腰椎正侧位 X 线片:可供应一些间接征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大概定位及初步诊断。

同时为鉴识诊断腰椎其余疾病供应依照。

、MRI 检查:可清楚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状况, 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较高,但真实需要住院治疗者甚少,一般初期仅卧床歇息加服药物均可缓解或治愈。

对需进行特别治疗的必定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突出者并不是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出现与影像学相一致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时才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北美脊柱外科学会: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北美脊柱外科学会: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北美脊柱外科学会: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I 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1 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2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最好是多中心研究) 的证据;* II-3 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

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 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推荐评价标准:* A 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B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C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

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D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I 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

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为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诊断及治疗,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循证医学临床指南发展委员会下属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工作组对现有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现将指南全文翻译如下,供各位骨科医生参考。

定义及自然病史问题 1: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准确的定义是什么?椎间盘的物质错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压迫神经,导致疼痛,无力,肌节麻痹或皮节感觉分布异常的一种疾病。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医整脊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前言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发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提出、起草并归纳。

本《指南》由省正骨研究院、省正骨医院负责起草,由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参加起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

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骨关节旋转、倾斜、错位,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或椎管,刺激到脊神经或脊髓;或因骨关节错位、椎间孔移位,导致神经根位移与椎间盘产生卡压,引起腰椎活动障碍、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传统称“腰腿痛”或“腰骻痛”。

1围本《指南》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护理。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2要求2.1 诊断2.1.1 诊断要点2.1.1.1 病史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有腰部外伤、积累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邪等病史。

2.1.1.2 症状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或单纯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

棘间及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因咳嗽、喷嚏或翻身而加重。

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

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减退或迟钝,踝及踇趾背伸力减弱。

2.1.1.3 体征2.1.1.3.1 脊柱姿势患者常出现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如:腰椎过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腰椎侧凸。

2.1.1.3.2 脊柱运动受限患者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运动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后伸疼痛最明显。

2.1.1.3.3 压痛点和放射痛一般在病变棘突间隙及椎旁1~2cm处,有明显压痛点,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据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1.1.3.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阴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间盘突出。

2.1.1.3.5 股神经牵拉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2、3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腰椎间盘发病者仅占5%-22%。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具有腰扭伤和/或腰痛病史,以后腰痛可缓解,而下肢痛明显,或两者同时存在.腹压增高时下肢痛加剧,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卧床不起翻身困难。

较多患者疼痛可反复发作,并伴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且发作间隔时间缩短。

同时可伴有小腿麻木感。

突出物大且中为中央型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痛。

【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

2、体征(1)腰椎曲度异常,:见为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或有侧弯畸形,反侧突的强制动作加重下肢痛症状,(2)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或向患侧侧屈活动明显受限,强制活动时可加重疼痛症状。

(3)压痛与放射痛,深压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体棘突旁时,局部有明显疼痛并可伴有放射性痛。

(4)直腿抬高试验和/或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疼痛消失,再被动背曲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反射痛者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5)屈颈实验与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L2-4神经张力增加。

(7)运动和感觉异常: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张力减低,足拇背伸肌力减弱;病程较长者,常有足背肌萎缩;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皮肤感觉在初期为感觉过敏,以后会迟钝或消失,改变区域与受累神经根相关。

(8)腱反射改变:L5-S1神经根受压时,跟腱反射迟钝或消失;L3-4神经根受压时,膝反射迟钝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1)CT:可见椎间盘髓核向后、侧方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

同时可显示是否有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

(2)MRI:可显示椎间盘髓核突出及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等情况,同时可鉴别有有无马尾肿瘤椎管狭窄等其他疾病。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医整脊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前言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发布.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提出、起草并归纳。

本《指南》由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负责起草,由鲍铁周、宋永伟、李新生、杨耀洲、毛书歌等参加起草.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鲍铁周、宋永伟、李新生、杨耀洲、毛书歌等。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

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骨关节旋转、倾斜、错位,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或椎管,刺激到脊神经或脊髓;或因骨关节错位、椎间孔移位,导致神经根位移与椎间盘产生卡压,引起腰椎活动障碍、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传统称“腰腿痛”或“腰骻痛”。

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护理。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2要求2.1 诊断2.1.1 诊断要点2.1.1.1 病史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有腰部外伤、积累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邪等病史。

2.1.1.2 症状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或单纯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

棘间及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因咳嗽、喷嚏或翻身而加重.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

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减退或迟钝,踝及踇趾背伸力减弱.2.1.1.3 体征2.1.1.3.1 脊柱姿势患者常出现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如:腰椎过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张、腰椎侧凸。

2.1.1.3.2 脊柱运动受限患者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运动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后伸疼痛最明显.2.1.1.3.3 压痛点和放射痛一般在病变棘突间隙及椎旁1~2cm处,有明显压痛点,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据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1.1.3.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阴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间盘突出。

2.1.1.3.5 股神经牵拉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2、3椎间盘突出.2.1.1.3.6 感觉改变表现为受压神经根所支配得皮肤节段会出现感觉得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主攻病种临床诊疗方案腰痛病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目录一诊断 (1)二中医治疗方案 (2)三中医治疗效果 (10)四中医治疗难点 (13)五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对应思路 (13)腰痛病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腰痛病是在肝肾亏损的基础上,因风寒湿及热邪侵袭、劳损等诱因,引起腰腿经脉痹阻,临床以腰腿窜痛、麻木为主症,具有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从病理上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

临床以或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或跛行、或二便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或兼见一、二,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其次是腰3~4间隙。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证候分类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 - 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一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

【病因】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

同时,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及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髓核失去弹性,椎间盘结构松弛、软骨板囊性变。

在没有后纵韧带支持的纤维环后外侧,这些变化更明显,出现向心性小裂隙。

MRI证实15岁青少年已可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

2、损伤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故本症与某些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一次性暴力(高处坠落或重物击中背部)多引起椎骨骨折,甚或压碎椎间盘,但少见单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者。

3、遗传因素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较低,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

妊娠妊娠期盆腔、下腰部组织充血明显,各种结构相对松弛,而腰骶部又承受较平时更大的重力,这样就增加了椎间盘损害的机会。

上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少见,其发生多存在下列因素:①脊柱滑脱症;②病变间隙原有异常,如终板缺损、Scheuermann病等;③过去有脊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病史。

【临床表现】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91%。

2、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左右。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3、马尾神经受压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发生率约占0.8 %-24.4%。

体征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临床表现】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两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诱因。

疼痛具有以下特点: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如为L3、L4间隙突出,因L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2.脊柱侧凸畸形主要弯曲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例如,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曲,如向健侧的弯曲则疼痛加剧。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

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

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

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 L4、L5突出(L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L4、L5突出(L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躅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L5、S1间突出(S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疾 病诊疗指南
目录
• 疾病概述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与护理
01
CATALOGUE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外伤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 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分类
根据突出程度可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
物理疗法
如电疗、超声波治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康复 进程。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坐、站、卧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轻腰椎 负担。
05
CATALOGUE
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坐姿
坐姿时应保持腰部挺直,避免长时间 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适度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感觉障碍
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出现 感觉减退或过敏。
肌力下降
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力量 减弱。
并发症
马尾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 经,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鞍区感觉障碍。
腰椎管狭窄
长期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 椎退行性变,形成腰椎管 狭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腰腿痛等。
腰椎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椎 不稳,进一步发展为腰椎 滑脱,表现为腰痛、坐骨 神经痛等。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 职业、生活习惯等均为该 病的危险因素。
02
CATALOGUE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01
02
03
04
腰部疼痛
大多数患者首先出现腰痛,通 常在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后加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对应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骨科的常见和多见病,时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

好发于20〜50岁,男女之比为4〜6:lo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因为椎间盘变纤性,纤维环破裂,髓骨脱出,化学性刺激和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造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生于L4〜L5和L5〜S1,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0%〜96%。

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其病理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一(1)膨隆型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髓核向椎管内局限性膨起,表面光滑,经适当的保守治疗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

突出多不规则,有时呈菜花状或碎片状,突出物可与周围粘连,此型常须手术。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游离的髓核碎块可远离病变椎间隙。

此型神经根刺激症状十分明显,可产生马尾经症状,应立即手术。

关节髓核突出的位置可分为:1.侧旁型突出(1)根肩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将神经根向后内侧挤压。

临床上产生神经根放射痛,脊柱向健侧弯,向患侧突。

(2)根腋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将神经根向后外侧挤压。

临床上产生神经根放射痛,脊柱向患侧弯,向健侧突。

(3)根前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将神经根向后侧挤压。

临床上产生严重的神经根放射痛,脊柱生理前突消失,前后活动度小,无侧弯。

2.中央型突出髓核向后方中央突出。

(1)偏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一侧,可压迫一侧或两侧神经根,但以一侧较重。

(2)正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正中央。

一般突出较大,两侧神经根广泛受压,出现两侧下肢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诊断标准】(1)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的特点有:①疼痛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

②疼痛与腹压有关。

③疼痛与体位活动有明显关系一一一般于活动或劳累后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后好转。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主攻病种临床诊疗方案腰痛病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目录一诊断 (1)二中医治疗方案 (2)三中医治疗效果 (10)四中医治疗难点 (13)五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对应思路 (13)腰痛病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腰痛病是在肝肾亏损的基础上,因风寒湿及热邪侵袭、劳损等诱因,引起腰腿经脉痹阻,临床以腰腿窜痛、麻木为主症,具有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从病理上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

临床以或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或跛行、或二便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或兼见一、二,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其次是腰3~4间隙。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证候分类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在文章开始之前,介绍一下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分类,以便各位战友理解以下指南内容时更为准确。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I 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1 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2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 的证据;* II-3 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

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 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推荐评价标准:* A 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B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C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

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D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I 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

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引自@polluxchen?战友相关帖子: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为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诊断及治疗,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循证医学临床指南发展委员会下属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工作组对现有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现将指南全文翻译如下,供各位骨科医生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其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裂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数本病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约有10%~20%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一、流行病学特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

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和L5~S1椎间隙。

青少年也可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明显外伤使软骨板破裂所致。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骨质疏松或退变性不稳导致椎间盘脱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及腰椎畸形,病情较为复杂。

二、临床表现因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1.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性疼痛;2.下肢麻木无力;3.大小便功能障碍(巨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4.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常。

(二)体征:1.立位检查:腰椎畸形,生理前凸变小、消失,甚至变为后凸,不同程度侧凸;腰部压痛点,可引发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

2.仰卧位检查: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

3.俯卧位检查:腰部压痛点;股神经牵拉试验。

(三)辅助检查:1.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提供一些间接征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大致定位及初步诊断。

同时为鉴别诊断腰椎其他疾病提供依据。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情况,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较高,但真正需要住院治疗者甚少,一般早期仅卧床休息加服药物均可缓解或治愈。

对需进行特殊治疗的一定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突出者并非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出现与影像学相一致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时才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般需要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方可缓解和治愈。

对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加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腰椎后路手术治疗可能对腰椎稳定有影响,因此术后腰背肌锻炼是术后康复治疗措施之一,是非融合性稳定脊柱的最好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突出物可萎缩而减轻压迫,因此选择手术治疗时需慎重,因为术后并发症和再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更需慎重,因易导致术后下肢瘫痪的严重并发症。

(一) 非手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

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恢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髓核可萎缩。

非手术治疗指证:1.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2.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3.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者;4.患者身体条件不允许手术治疗者。

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腰围固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甘露醇消肿治疗、腰椎牵引、理疗、针灸、按摩、运动治疗、医疗体操等。

(二)手术治疗手术指证:1.病史超过3个月,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相应根性疼痛较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2.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3.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症:诸如脱垂游离型、极外侧裂型;4.合并马尾神经严重受压同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者;5.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出现足下垂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者;6合并腰椎管狭窄者;7.合并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者;8.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者;9.高位及巨大椎间盘突出。

手术方法?:1.单纯髓核摘除术:适用于单纯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通过开窗法切除黄韧带,经椎板间隙显露和切除突出的椎间盘。

该术式特点是软组织分离少,骨质切除局限,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

准确定位和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半椎板切除术: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合并明显退行性改变,需广泛探查减压者。

此术式视野清晰,易显露突出椎间盘,可直接切除髓核,神经根减压充分,近期疗效肯定,但生物力学研究及长期临床随访观察有发生腰椎不稳的可能,术后腰背肌锻炼是稳定的一种好方法。

3.全椎板切除术:适用于同一间隙双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粘连较紧密伴钙化不易从一侧摘除,或合并明显退行性椎管狭窄需要双侧探查及减压者。

此术式由于显露充分,可充分减压,故近期疗效肯定。

但有报道认为,易致腰椎不稳,或形成不规则新生骨,与硬膜囊或神经根粘连,造成继发型椎管狭窄的可能。

4.椎间融合术: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或因手术减压需要腰椎稳定性受到影响者(如椎间小关节内聚)。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各种融合器合并植骨融合。

椎间融合术可恢复椎间隙高度,扩大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症状,增加受累节段的稳定性。

但仍有导致未吻合椎间隙承载力加大继发相邻椎间不稳的可能。

5.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选择行微创手术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必须表现出典型的下肢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并须满足以下条件:a.持续或反复发作根性疼痛;b.根性疼痛重于腰痛,如腰痛症状大于的中度以下膨出的患者可先做低温等离子成形术;c.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d.没有及心理疾病史;阳性,弯腰困难;f.为了精确确定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椎间孔骨质增生的情况,手术前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和是精确确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质的重要手段。

腰椎术后常规使用抗感染、镇痛、消肿等药物,若椎管减压,术后常规使用甘露醇消肿治疗。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服务目标、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服务目标:包括3个方面a.首次接诊及复诊,对病情进行评估及初步诊断,建立病情档案;对符合非手术治疗指证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

b.对不能明确诊断和诊断明确且有手术指证或治疗方法不确定的患者视病情的复杂及严重程度,酌情向二级医院或三级医院转诊;需要急诊手术者,就近急诊转诊。

c.接诊上级医院转诊患者,按照上级医院转诊医嘱对手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2.服务流程:a.首次接诊及复诊: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在就近医联体二级以上医院做腰椎或检查。

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做出初步诊断,建立病情档案。

b.治疗:对诊断明确且有非手术治疗指证的患者建议卧床休息,必须下床时应佩戴腰围保护,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甘露醇消肿治疗、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治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选用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芬必得等。

根据病情选择腰椎牵引、理疗、针灸、推拿按摩、运动治疗、医疗体操等综合措施康复治疗。

3.转诊:上转二级医院标准:a.诊断不明确或手术指证明确;b.符合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指证1、2、3、4、5、6、7条者;c.经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加重者。

上转三级医院标准:a.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或手术指证不明确;b.合并其他系统重要脏器疾病;c.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者;d.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及腰椎畸形或不稳需要广泛减压和多节段融合固定及畸形矫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e.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融合固定失败,需要翻修手术者;f.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g.高位及巨大椎间盘突出。

h.经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加重者。

急诊转诊标准:a.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者;b.出现足下垂等神经传导功能严重障碍者;c.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下肢神经传导功能严重障碍者;d.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脑脊液漏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者。

(二)县级公立医院:1.服务目标:包括3个方面a.接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患者和三级医院转诊患者,对病情进行评估,进一步明确诊断,对有手术指证者施行手术治疗。

b.转诊疑难复杂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到三级医院。

c.转诊手术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到基层医院。

2.服务流程:a.接诊转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表现做出诊断。

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变化,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膨隆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

这一类型采用保守治疗可缓解或治愈。

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

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Schmorl结节: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b.治疗:依据患者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确定手术的患者(见手术指证:1、2、3、4、5、6、7)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传染病检查、血型、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透等),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后施行手术。

对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和出现足下垂等神经传导功能严重障碍者应急诊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同基层医院。

手术后治疗: ①抗凝:D-二聚体增高、长期卧床及高龄患者(>65岁)可用低分子肝素钠(未下床之前需常规抗凝)或物理预防;②镇痛:曲马多,杜冷丁,塞来昔布,帕瑞昔布,地佐辛。

③预防感染(围手术期):一代头孢(头孢唑啉、头孢硫脒),二代头孢(头孢西丁,头孢夫辛);④消肿脱水:甘露醇+地塞米松。

⑤康复治疗:酌情选择理疗、运动治疗等。

3.转诊:上转三级医院标准:a.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或手术指证不明确;b.合并其他系统重要脏器疾病;c.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者;d.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及腰椎畸形或不稳需要广泛减压和多节段融合固定及畸形矫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e.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融合固定失败,需要翻修手术者;f.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g.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转基层医院标准:a.符合非手术治疗指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b.手术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

(三)城市二级医院:参照县级公立医院(四)城市三级医院:1.服务目标:包括3个方面a.接诊基层医院和二级医院转诊的病情复杂、疑难、重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给予处理;b.指导基层医院和二级医院合理正确双向转诊;c.转诊手术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到基层医院或二级医院。

2.服务流程:a.接诊转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表现做出诊断;根据不同病情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有手术指证者按照NNIS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