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包传输的非线性离散系统脉冲控制器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 a t s r c :A mp li e c n r l ri e i n d f rn nl e rd s r t -i y tmswih mul p e p c e i u sv o to l sd sg e o o i a ic ee tme s se t e n t l-a k t i ta s si n S t t t e tb l y f c re p ndng l e —o p y tm c n e ns r d. Fis ,t e r n miso O ha h sa ii o o r s o i cos d l o s se t a b e u e rt h mahe t t ma i mod lo o e po d n l s d-o p i i o sd rn a o e sn t e o ・o・ c e fc r s n i g c o e - o sbul c n i e g t tpr c si g ofboh s ns rt - l t i h -
据 系统 范数 稳定理论 , 出系统在连 续状 态和脉 冲发 生 时刻保 证 系统渐近 稳定 的充 分条件 , 给 给 并
出了脉)反馈控制器增益的设计步骤. 中 最后, 在给定 的数值仿真算例 中, 多包传输丢包概率分别
取 0,. ,. ,. 得到 4种 不 同概 率下 的 系统 响 应. 析 结果 表 明 , 用 所 设 计 的脉 冲 控 制器 030 7 10, 分 利 能够保 证基 于 多包传 输 的 闭环 非 线性 离散 系统是 渐近稳 定 的.
LuQig u n i n q a F i h mi e Su n Z a al h oXi i nn
( Sh o f uo t n otes Unvrt Naj g2 0 9 C ia co l A tmao ,S uhat iesy, ni 106, hn ) o i i n ( Co eeo n ier g aj gAg cl rl iesy Naj g2 0 3 , ia lg f gnei ,N ni r ut a Unvrt , ni 10 1 Chn ) l E n n i u i n
g r a te t e a y ua n e s mpt i a tb lt n c n i u u ntr a n mp li eHale Waihona Puke Baidui sa t h ot lsa ii i o tn o s i e v la d i u sv n t .Th e mlofd sg c y n ed t e in p o e u e i e c be r c d r sd s r d.F nal i i l y,i u e c i lto x mpl o i e n t i a e n n m r a smu ai n e a i l epr v d d i h sp p r,f u y tm o rs se r s o e c r e e d rv d f rd fee tp o bi t 0. 0. 1 0 r s e tv l e p ns u v sa e e if r n r ba l y 0, 3, 7, . e p c i ey.Th e ul e n r i o i e r s t d mo — s
d i1 . 9 9 ji n 10 0 0 . 0 10 . 1 o :0 3 6 /.s .0 1— 5 5 2 1 .6 0 2 s
基 于 多 包 传 输 的 非 线 性 离 散 系统 脉 冲 控 制 器 设 计
刘庆全 费树 岷 赵贤林
( 东南大学 自动化学院 , 南京 20 9 ) 10 6 (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 京 20 3 ) 。 南 10 1
摘 要 :针对 非线 性 离散脉 ) 中系统 , 计 了一种 基 于 多包传 输 的脉 冲反 馈 控 制器 以保证 相 应 的 闭 设 环 系统 渐近 稳定. 首先 , 虑从 测量 变送器 到控 制器 以及 从 控 制器 传 输 到执 行 器 都 有数 据 丢包 , 考
并 均 为独立 的 B ro l 过程 , en ul i 建立 了闭环 多包传 输 离散脉 冲 反馈 控 制 系统 的数 学模 型. 次 , 其 根
关 键词 :多包传 输 ; 冲控 制 ; 脉 离散 系统 中图分 类号 : P 7 T2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1 0 0 ( 0 1 0 —1 80 10 — 5 5 2 1 ) 61 8 -5
I p li e c n r l r d sg o o l e r d s r t -i e s se s m u sv o t o l e i n f r n n i a ic e e tm y t m e n ba e n m u tp e p c e r n m iso s d o li l - a k t t a s s i n
c nrl r( / o t l S C)a dc nrl r oatao C A)hv ak t rp usad aeid p n et e— oe n o t l — —c t oet u r( / aep c e do o t n e e dn r r n B
n l r c si g. S c n l oul p o e sn i e o d y,by u i g n r a t b l y t e r sn o m l sa i t h o y, s f ce t c n ii n i sa ls e o i u i in o d to s e tb ih d t
第4 1卷 第 6期 21 0 1年 1 1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J R L O O T E T U VE IY ( trl cec dt n OU NA FS U H AS NI RST Na a SineE io ) u i
V0 . N O 6 1 41 . No v. 2 l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