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称谓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亲属称谓与文化
【摘要】亲属称谓不只是一种相互的称呼,在社会文化和家庭急剧演变的今天,对它的研究更有着现实的意义。

综观当今亲属称谓,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其发展和演变是迅速的。

尤其是近几年,变化非常快。

本文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的定义解读、类型分析、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与英文亲属称谓的比较分析,探讨语言对文化的映现作用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分类;特点;文化
一、亲属称谓的定义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同时,亲属称谓是对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属于使用频率很高、稳定性很强的基本词汇,因而对于它们的研究也颇显重要。

二、亲属关系的分类
1、《尔雅·释亲》将亲属称谓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妻党和婚姻。

2、现代汉语的亲属称谓几乎沿袭了古代的亲属称谓体系,分为三类: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和夫妻系称谓。

(主讲此种分类)
3、直系与旁系。

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称为血亲。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4、汉语的亲属称谓,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五种分类法。

第一,从语体来分析,有书面语称谓和口语称谓两大类。

书面语称谓全国一致,口语称谓因方言不同有可能不同。

如父亲,北京话叫“爸爸”,上海话叫“爹爹”(面称)、“爷”(叙称),广州话叫“老豆”。

第二,从听话对象分析,有面称、叙称之分。

“面称”又叫“直称”或“对称”,用于听话人和被称呼人为同一个人时。

“叙称”又叫“背称”或“旁称”,用于被称呼人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第三个人时。

例如对丈夫的母亲,北京话面称是“妈”叙称是“婆婆”。

在多数情况下,用叙称时,被称呼人不在场。

当要将第三者当面介绍给听话人时,也用叙称。

这样看来叙称这个术语比背称更确切。

第三,从称呼对象来分析,有自称和他称之别。

自称只用于上辈对下辈说话时,所用称谓一般与下辈对上辈的称谓相同。

如父亲自称“爸爸”。

第四,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有尊称和谦称之分。

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谦称:贱内、拙夫、犬子、小儿等。

当代仍常用的似乎只有“千金”、“公子”两词。

第五,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有常称和讳称之分。

讳称是出于民
间忌讳心理,不用通常的称谓,而换用别的称谓而造成的。

例如浙江乐清温州话,对“母亲”的通常面称是“阿妈”或“阿奶”,但有人却改成“阿婶”;父亲通常面称“阿伯”,但有人改称“阿叔”。

三、亲属称谓与宗法观念
汉族亲属称谓的下述特点与汉族的传统宗法观念有关。

第一,行辈之别
亲属称谓是分辈分的,辈分不同,称谓也不同。

据冯汉骥(哈佛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

《中国亲属制》一文,探索中国古代亲属制名称之由来,旁及交表婚、姊妹同婚及收继婚三种婚姻制度在历史上之反映,使若干千古集讼的问题得到科学而合理的解释,在当时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也奠定了先生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

)的研究,中国现代的祖、孙、子、母、女、兄、弟、姊妹、伯、叔、侄、甥、舅、姑、姨、岳、婿、夫、妻、嫂、妇二十三个核心称谓,都是分辈分的。

其中伯、叔、姨、姑、舅五个称谓古代分行辈,近代不分行辈,另有原因。

行辈之别还反映在长辈可以直呼晚辈名字,反之则不允许。

第二,同辈长幼之别
同辈亲属长幼不同则称谓有别。

古代妻称夫之兄为”兄公”或“公”、“兄伯”或“伯”,称夫弟为“叔”,称夫姊为“女公”、称夫妹为“女叔”。

现代称夫之兄为“伯”,夫之弟为“叔”。

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兄嫂和弟媳皆有分别。

在印欧语言的亲属称谓
中,同辈是不分长幼的,例如英语brother、sisiter、uncle、aunt 皆不分长幼。

同辈长幼之别还表现在年长者可以直呼年幼者的名字,反之则不允许。

第三,父系母系之别
同辈亲属因父系母系不同,亲属称谓也有严格区别,如侄——甥;姑——姨;伯(或叔)——舅;父——岳父(丈人);母——岳母(丈母娘);堂兄——表兄。

英语的亲属称谓不分血亲和姻亲,如nephew、aunt、uncle、cousin不分父系或母系亲属。

第四,血亲姻亲之别
姻亲是指因婚姻而结成的亲戚。

同辈亲戚因血亲姻亲不同,称谓也不同,如现代称谓:哥哥——姐夫,叔叔——姑父,弟弟——小舅子,姐姐——嫂嫂。

第五,直系旁系之别
同辈亲属因直系旁系不同,称谓也不同,例如父——叔叔,母——姨,子——侄、甥,女——侄女、甥女。

但是“姐妹”和“表姐妹”,“兄弟”和“表兄弟”,其核心词“姐妹”和“兄弟”却是一样的,这是古制的遗留,古制不重直系旁系之分,父之兄弟称为从父,母之姊妹称为从母,从父又有伯父、叔父之称。

核心词仍是“父”和“母”。

四、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性别歧视
1、汉语亲属称谓形式中女性词语向“贬化”方向发展。

婆婆妈妈、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夜度娘、窑姐儿、咸水妹、花魁娘子,娘娘腔,伪娘,奶奶的、他妈的。

2、汉语亲属称谓形式的传统规定。

“夫”与“妻”方面:先生、当家的、官人、夫君,婆娘、浑家、内人、贱内。

“长”与“幼”方面:父亲的兄弟用“伯父、仲父、叔父、季父”,将母亲的兄弟、姐妹统称为“舅”、“姨”。

3、汉语亲属称谓形式中词汇的排序。

夫妻、夫妇、子女、公婆、兄妹、父母、祖父母、伯父伯母、岳父岳母、夫唱妇随。

规律:男前女后。

五、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发展
一方面,系统内部称谓语逐渐减少,关系日趋简单化;称为简化。

另一方面,某些亲属称谓语向系统外扩张,泛化为社会称谓语,称为泛化或拟亲属称谓。

(一)亲属称谓的简化
(1)系别特征的简化。

表兄弟姐妹直接称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外祖父、外祖母很多人也直接称谓爷爷、奶奶。

(2)血缘特征的简化。

第一种倾向是姻亲向血亲靠拢,简化血缘特征。

血亲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或亲属,如:爸爸、妈妈;
姻亲指通过婚姻关系而成为的家庭成员或者亲属,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

把公公、岳父称为爸爸,婆婆、岳母叫妈妈。

第二种倾向是旁系血亲的称谓语在简化。

例如:表/堂兄弟姐妹直接称其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长幼序列的简化。

父亲的兄弟按照排行次序就有伯、仲、叔、季之分。

现代汉语里伯仲叔季的区分也已不再那么严格。

(4)背称与面称趋于相同。

面称即面对面使用的直接称呼语,如当着自己的爷爷爸爸你叫他们爷爷、爸爸等属于面称称谓语,而没有当着他们的时候我们称为祖父、父等,这就是背称称谓语。

(5)官化色彩的淡化。

以前妻子往往叫丈夫,现在叫老公。

(二)亲属称谓的泛化
1、传统社会中拟亲属称谓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干亲,“干爹、干儿子”或“本家”的“叔、伯”;
(2)结义,“桃园三结义”、“水浒一百单八将”等;
(3)师徒,“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4)官民,“父母官”、“大老爷”;
(5)主仆,“老爷”、“少爷”、“少奶奶”。

2、现代社会拟亲属称谓可以称为亲属称谓的泛化,现代社会拟亲属称谓习俗的几种常见情况:
(1)邻里、同事,“刘大叔”、“王大婶”、“李大爷”、“刘叔”、“李姨”、“王哥”;
(2)朋友、同学,“哥们儿”、“姐们儿”、“爷们儿”;
(3)陌生人、浅识者,“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等;
(4)俗称、美称,出租车司机被称为“的哥儿”,打工少女被称为“打工妹”等。

(三)称谓语发展的文化理据
(1)中国家庭结构的改变:
今中国家庭规模在缩小,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模式的主流。

(2)价值观念的西化:
西方平等思想、个人主义的影响。

以模糊、简单的称呼或直呼其名,追求平等和谐的关系。

(3)法律、婚姻制度的影响: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婚姻双方地位平等,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官化色彩的淡化、夫妻之间称呼平等化。

六、结语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一整套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主次分明的不同称谓,清楚显示了汉民族传统宗族、
血缘、婚姻、家庭乃至社会的内部结构与特点。

汉语亲属称谓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宗族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的汉文化重视亲疏远近,尊卑有别,有严格的礼节和道德标准。

亲属称谓的明确、清晰就成为了其一个重要的外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繁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之一。

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亲属称谓还会继续发生变化。

展望未来,传统的大家庭以及联合家庭的数目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由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这种核心家庭成员角色单一,亲属关系更为清晰,简单。

尤其是三口之家、丁克家庭的出现,使家庭亲属成员的数目大大减少。

汉语亲属称谓和文化的关系,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可以说文化对语言的产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语言因为存留着文化的印迹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3]冯汉骥著.中国亲属称谓指南[m].徐志诚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增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均熙.当代汉语新语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7]潘文,刘丹青.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交际中的运用[j].南京师大学报,1994(2):108-111.
[8]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简化[j].江汉大学学报,1994(4):74-78.
[9]刘慧.社会变迁与亲属称谓的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6):83.
[10]许之所,车静.论农村与城市亲属称谓的泛化及差异[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83.
[11]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j].暨南大学,2001.
[12]路佳.论称谓语的泛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6).
[13]王琴.汉语亲属称谓使用的现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14]戴云.现当代称谓词的时代变迁及其成因考察[j].学术交流,2005(4).
[15]李树新,杨亭.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
文版),2005(3).
[16]刘薇.试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j].云南师范大学,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