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1).
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示例文章篇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是个很有趣又很重要的事儿呢。
一、拿到零件图纸,好好研究零件当我们开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时候,首先就会拿到一张零件的图纸。
这就像是我们要去解开一个谜题,而这张图纸就是谜题的谜面。
我看到这张图纸的时候,心里就会想:“这个零件到底长啥样儿呢?”这时候,我们得仔细地看零件的形状,它是圆的呢,还是方的,或者是奇奇怪怪的形状。
比如说,如果是个圆形的零件,那加工的时候可能就会用到车床。
然后再看零件的尺寸,尺寸可太关键了,哪怕是差一点点,这个零件可能就装不上去或者不好用了。
就像我们搭积木,每一块积木的大小都得刚刚好,不然整个建筑就歪歪扭扭的。
还要看零件的精度要求,精度高的零件就像一个精致的手工艺品,加工的时候可得小心翼翼的。
我就会想:“这么高的精度,得用多高级的机床才能做出来呀?”这时候我的小伙伴可能就会凑过来说:“你看这个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不低呢。
”我就会回答:“是呀,表面粗糙度不好的话,这个零件在使用的时候可能就会有很多问题,就像我们走路,路要是坑坑洼洼的,肯定不好走。
”二、确定毛坯的类型和制造方法研究完零件图纸后,我们就得考虑毛坯了。
毛坯就像是一个没有经过打扮的小娃娃,是我们加工的基础。
毛坯有好多种类型呢,像铸件、锻件、型材之类的。
我就会想:“这个零件适合用哪种毛坯呢?”如果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而且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那可能铸件就比较合适。
就好比做一个形状复杂的小雕塑,用黏土(类似铸件的材料)来捏出大概形状比较方便。
要是零件需要很高的强度,那锻件可能就更好。
这时候我的老师可能会问我:“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零件用锻件好呢?”我就会回答:“老师,这个零件在使用的时候要承受很大的力,就像大力水手要举起很重的东西一样,锻件的强度高,能承受得住呀。
”确定了毛坯类型后,还得确定制造方法。
如果是铸件,是砂型铸造呢,还是其他的铸造方法?这就需要考虑成本、生产效率等好多因素了。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1.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包括选择加工设备、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
2. 选择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择加工设备时,需考虑以下要求:•加工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特性。
•加工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垂直度等要求。
•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及对加工设备的要求。
•加工工件的批量及生产效率要求。
3. 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对于保证工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确定加工工艺参数的一般步骤:3.1 分析工件特性首先,需要对工件的材料性质、尺寸、形状等进行分析。
根据工件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和切削刀具。
3.2 确定切削力与切削热量通过计算或实验,确定切削力与切削热量。
根据切削力与切削热量来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加工工艺参数。
3.3 选择刀具与夹具根据工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工艺参数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
刀具的选择应考虑切削速度、切削材料、切削刃数等因素。
3.4 确定加工路线与顺序确定加工路线与顺序是指确定工件加工的具体步骤和顺序。
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切削工具的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工路线和顺序。
4. 安全操作规范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常用的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长袖等容易被夹入机床的物品。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机床的运行状态,如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液和废料等要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总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确保机械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的重要措施。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遵循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为了保障机械加工质量,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至关重要。本演示将介绍制 定规程的背景、步骤、内容和要求,并提供解决实施难题的方法。
背景介绍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它需要综合考虑 工艺特点、设备条件和技术要求。
目的和重要性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它对于 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总结和建议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不仅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 键因素。建议加强规程的持续改进和培训,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定义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标准和方法。
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挑战
1 技术难题
解决复杂产品的加工问题和设备限制。
2 人员培训
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规程要求。
3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和改进规程,以适应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 问题:加工效率低下。 • 解决方法: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 问题:产品质量不稳定。 • 解决方法:加强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查,改进加工方法。 • 问题:缺乏标准化的规程文档。 • 解决方法:建立规范的文档体系,确保规程的可复制性。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1
调研
分析产品需求和加工特点,确定
方案设计
2
制定规程的必要步骤。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的
工艺流程和参数。
3
实施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工艺实施、调 试和优化。
规程内容和要求
工艺流程
明确每个加工环节的步骤和方法,确保一致性和高效性。
设备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01
箱体类(一面二孔,三面互相垂直面) 轴类(两顶尖孔) 盘类(一面一孔)
面积大,精度高,孔距远。
常用的有:
*
3、互为基准
零件的使用性能完全相同而结构不同,其加工方法及制造成本会有很大差别。
对零件结构进行分析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零件的尺寸要合理
——(1)尺寸规格尽可能规范、统一,以利于减少刀具种类和换刀次数
——(2)尺寸的标注要合理,尽量满足“基准重合原则”,便于测量
03
04
05
01
02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主要进行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性分析。
3、 举例: (1) 轴类零件: 车床主轴:45号钢模锻件 ;阶梯轴(直径相差不大):棒料 (2) 箱体: 铸造件或焊接件 (3) 齿轮: 小齿轮:棒料或模锻件 ;大多数中型齿轮:模锻件 ;大型齿轮:铸钢件
*
第三节 定位基准选择
采用经过加工的表面 作为定位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定位基准
采用毛坯上未经加工 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它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其内容介于工艺流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之间。
它用来指导工人进行生产和帮助车间干部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工艺文件,
它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中比较重要的零件或工序。
*
(2) 机械加工工序卡
它是根据工艺卡片的每一道工序制订的,主要用来具体指导操作工人进行生产的一种工艺文件。
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在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条件下,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应取最经济值。
尽量选用切削加工性好的材料。
制定机械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5.1.1 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其作 用
工艺规程形式(工艺过程卡、 工序卡、工艺卡)
5
5.1.1 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 其作用
6
5.1.1 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 其作用
7
5.1.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
工艺规程中包括各个工序的排列顺序,加工尺寸、公 差及技术要求,工艺设备及工艺措施,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等 内容。
3
5.1.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将制订好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按一定的格式(通常为表格或图表)和要求描述出来,作为指令性技术 文件,即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包括: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为说明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 工序卡——对每道工序作详细说明、可直接用于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 检验工序卡——对成批或大量生产中重要检验工序作详细说明、指导检验的工艺文件; 机床调整卡——大批量生产中对由自动线、流水线上的机床以及由自动机或半自动机完成的工序,为调整工提供机 床调整依据的工艺文件。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
、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最合理或较合理的
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并按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 批后用来指导生产的。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 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其他工序
除检验工序外,在相应的工序后面还要考 虑安排其它辅助工序。 例如,去毛刺、锐边去掉,并清洗干净; 对易于变形的工件(如发动机曲轴、凸 轮轴、半轴等)在精加工、热处理等工序 后要安排校直工序; 对于工作中要求运转平稳的工件(如发 动机活塞、连杆、曲轴等),在精加工之 后,要安排称重、平衡等工序。
第三节 工序设计
工艺路线确定后,要确定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包括: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设备与工艺装备、切削用量
与时间定额等。 一、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加工余量的概念
为保证工件加工质量而从加工表面上切除一层
金属,这层金属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即某
一表面的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该
1)根据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确定最终的加工方法。参见表6-5,6-6,6-7
2)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零件的结构、加工表面 的特点和材料等因素。
3)考虑零件材料及其物理力学性能。 4)选择加工方法要考虑到生产率和经济性。 5)考虑企业现有设备状况和技术的发展。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表面 粗糙度要求特别小时,还需要安排精整、光整加工阶 段
等),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三)辅助工序的安排原则
检验工序是主要的辅助工序,合理安排检验 工序是保证零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检验 工序分中间检验和最终检验。 安排原则: 1)容易产生废品或花费工时较多的工序之后 ,应安排中间检验,以便及时发现废品,防 止继续加工造成浪费; 2)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一般应对工序尺 寸和加工余量等进行检验; 3)某些特殊的检验项目,如磁力探伤、动平 衡、渗漏等,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后,精整 、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11.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制定和实施机械加工的标准指导文件。
它包含了加工工艺、工作过程、装备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方法和流程,以及一些常见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目的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制定工艺规程,可以规范加工过程,统一操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工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3.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流程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3.1 调研和分析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需要对加工对象进行调研和分析。
这包括材料特性、零件结构、加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确定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3.2 确定加工工艺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应包括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内容。
同时,要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3.3 制定加工工艺文件根据确定的加工工艺,编制加工工艺文件。
加工工艺文件应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加工参数、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文件应具备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4 实施和评价将制定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用于实际加工过程中。
过程中需要监控加工质量,记录加工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评估和调整,并及时修改工艺规程。
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4.1 设备要求包括加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设备要求应考虑到工艺需求、批量产能和安全性。
4.2 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包括加工顺序、切削方法、加工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工艺参数应考虑到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
4.3 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测量方法、检验标准和纠正措施等要求。
质量控制要求应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可靠性要求。
4.4 安全要求包括操作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作者:王德涛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8期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一个零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
为了把零件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3.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二、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始的。
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
由此可见,制定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
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
简述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制订工艺规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加工工艺、设备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步骤来简述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过程。
一、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衔接产品设计是工艺设计的基础,产品的结构和形状决定了加工工艺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在制订工艺规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产品的材料、尺寸、精度等特性。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设计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
二、工艺路线的确定在了解产品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加工工艺的路线。
这包括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加工工序、加工顺序以及每个工序所需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
确定工艺路线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加工设备的技术指标和能力。
在确定工艺路线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效率、成本、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在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工艺参数的确定确定工艺路线后,需要对每个工序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的确定。
这包括了机床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确定等。
在确定工艺参数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加工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加工设备的状态。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制加工,不断调整和优化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四、工艺文件的编制制订完工艺规程后,需要将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编制成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生产操作的指导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都有重要的作用。
工艺文件的编制需要准确详细,清晰易懂。
并且,要不断地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工艺文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工艺规程的质量,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完整版)

3、 组成
封闭环:
4、增、减环判别方法
(2)步
骤
•分析研究产品图纸 •工艺性分析 •选择毛坯 •拟订工艺路线 •选择设备、工装 •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 •确定切削用量、工时定额 •填写工艺文件
课题二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选择
采用毛坯上未经加工 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3、辅助基准
采用经过加工的表面 作为定位基准。
缺点: 设备工艺装备投资大、调整、维护复杂,生产准备工作 量大,更换新产品困难,柔性差。
2)工序分散的特点:
①工序多,工艺过程长,各工序加工内容少,有的情况只
有一 个工步。 ②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较简单,易于调整,掌握。 ③有利于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工序基本时间 ④设备数量多,生产面积大,人员多,但不易于适应新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工序集中的特点 优点:①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各
工序内容多,工步多。
②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③生产面积和操作工人数减少,工艺路线短。 ④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⑤工件装夹次数减少,辅助时间缩短,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
度易于保证。
例:图示零件加工台阶面
切削平面
A1
A1
A2 A2 δ(本道工序加工精度)
设计基准(定位基准)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制定工程操作的准则,以确保产品品质、工艺稳定和效率提高。
下面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一般步骤:1.任务分析:确定机械加工的任务和目标,包括所要加工的零件、要求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
同时,分析加工机械的性能和加工条件,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刀具选择等。
2.工艺规划: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
考虑材料的特性、工件的结构和加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先进的加工方法、工序和顺序。
3.加工设备的选择:根据任务和工艺路线,选择适当的机床、刀具和夹具等加工设备。
要考虑设备的可用性、适应性、精度和质量等因素。
4.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工件的要求,确定各个加工工序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和转速等工艺参数。
同时,考虑刀具磨损、工件变形和加工效率等因素,合理调整参数。
5.工艺试验:在制定好的工艺参数下,进行试加工。
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和评价,分析加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6.工艺改进:根据试验结果,对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标,不断优化工艺。
7.编写工艺规程:根据制定好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程中应包括详细的加工步骤、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8.审核和审批:对编写好的工艺规程进行内部审核和审批。
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可行性和合规性。
9.培训和执行:将制定好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培训和推广,以确保操作人员掌握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执行规程,进行加工操作。
10.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对工艺规程进行持续改进。
加强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工效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和稳定可靠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为产品加工提供保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制定工程操作的重要文件,它不仅规范了机械加工的各项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卫生。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一个零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
为了把零件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3.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二、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始的。
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
由此可见,制定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
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
有了规定的生产纲领,才能据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组织生产,才能合理地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才能在拟订工艺过程时确定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的程度。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步骤(ppt 35页)

段时间,然后空冷
减少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淬火
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1.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 2.提高强度
回火
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保温一1. .降低淬火后的脆性,.消除内应力 段时间,然后空冷或油冷 2.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调质 淬火后的高温回火
获得很高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 综合机械性能
氮化后只需精磨或研磨即可
⑵轴瓦、开合螺母外壳等一些分离件应先做成 一个整体毛坯,加工到一定阶段后再切开分离。
机械加工工艺:确定毛坯
⑶为提高生产率,对于类似右图的斜垫圈等小 件,可将若干件先合成一个毛坯,加工到一定 阶段后再切开分离。
机械加工工艺:确定毛坯
⑷为便于装夹, 对于垫圈一类的件 应多件合成一个毛 坯,经加工后再切 开分离。
(4)只使用一次的原则
(5)表面平整光洁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定位基准的选择
3.精基准的选择
采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
加(下若工1列用台)原选底阶基则择面2时准选精1定,。重基位∵准合,定时原,则应能保证用基加基加准工准工,精称过则度为的称和基表为装准面精夹重作基可合定准靠位方便,可按
δH
Δ加 hman
hmin
机械加工工艺:定位基准的选择
2.粗基准的选择 以粗其当(基中工1准要件)选求上非择较有加的高多工要的个表求不不应面加加能工工原保面面则证为与加粗加工基工面准面与。之不间加有工位面置之要间求的时,则应
位置要求和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同时要为后续工序
提供精基准(。2)可按余下量列最原小则原选则择: (3)重要表面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工艺设计
一、工艺规程的作用 二、制订工艺规程的方法及步骤 (一)零件图的工艺性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资料

较好 有内应力 差 好 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好 一般 一般
各种类型 单 件 单件小批 单件小批 中、大批量 中、大批量 大 批 量 中、大批量 中、大批量 大 批 量 中、大批量 中、大批量
第一节 概 述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为每个工序所编制的卡片,简称工序卡。在每张工序卡片上都绘有工序简图,注明本工序的定位基准、夹紧点、各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其它技术要求等,并写明各工步的顺序和内容、使用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 工序卡片是指导操作工人进行生产的文件。
第一节 概 述
(3)拟定加工路线 包括定位基准、定位夹紧方案、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等。 (4)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和内容
(5)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6)确定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7)确定各主要工序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编制工艺文件
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和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和内容
毛坯的选择 毛坯的形状尺寸 要求毛坯尽量与零体形状接近。 安装困难的零件,毛坯制造时,可做某些工艺凸台、工艺孔和凸耳等,便于保证加工精度。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第一节 概 述
表6-4 检验卡片
第一节 概 述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规范操作流程而制定的一系列工艺规定。
它对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目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机械加工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制定工艺规程,可以避免不同操作者在同一工序上存在差异,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工艺规程的制定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1.确定制定目标: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规程的制定目标。
例如,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还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收集相关信息:在制定工艺规程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加工技术资料和设备参数,以便更好地了解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求。
3.分析加工过程:通过对加工过程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个工艺环节的关键参数和控制要求。
这些参数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工序顺序、加工精度、工装夹具、刀具选择和磨损等。
4.编写工艺规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逐步编写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应包括每个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工艺参数的设定、加工质量的判定标准等内容。
规程应尽量详细、准确、清晰,并注明参考文献或技术标准。
5.评审和修改:工艺规程的制定不仅需要制定者的经验和知识,还需要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和修改。
通过评审和修改,可以完善和改进工艺规程,确保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6.工艺规程的执行与培训:制定好的工艺规程需要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执行,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规程的正确执行和操作者的熟悉程度。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应注意的事项1.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工艺规程应基于实际情况,确保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不应夸大要求和过分苛求,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设备条件进行制定。
2.标准化:工艺规程的制定应考虑到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以确保规程的标准化和通用性。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一、零件分析1、分析零件结构特点,确定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2、分析零件加工技术要求,确定重要表面的精加工方法3、根据零件的结构和精度,做出零件加工工艺性评价二、确定毛坯1、根据零件的材料和生产批量选择毛坯种类2、根据毛坯总余量和毛坯制造工艺特点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大小3、绘制毛坯工件合图三、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根据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形状、结构特点和加工批量逐一列出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注意方法可以有多种方案,再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比较,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案。
四、确定定位基准1、选择粗基准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第一道工序加工选择基准。
2、选择精基准按照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确定第一道工序以外的各表面的定位基准,以便确定定位方案和按照基准先行的原则安排工艺路线。
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零件的加工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
粗加工阶段一般的工作有:粗车、粗铣、粗刨、粗镗等。
半精加工阶段一般工作有:半精车、半精铣、半精刨、半精镗等。
精加工阶段的一般工作有:精车、精铣、精刨、精镗、粗磨、精磨。
当零件尺寸精度为IT6级以上,表面粗糙度Ra0.4以上要进行超精加工。
六、热处理工艺安排及辅助工序安排热处理工艺将零件加工阶段自然分开。
一般情况下铸造后毛坯要进行时效处理,锻造后毛坯要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然后进行粗加工。
粗加工后,复杂铸件要进行二次时效,轴类零件一般进行调质处理,然后进行半精加工。
各类淬火放在磨削加工前进行,表面化学处理放在零件加工后进行。
辅助工序包括去毛刺、划线、涂防锈油、涂防锈漆等也要在需要的时候安排进去。
七、拟订工艺路线1、按照基准先行、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原则安排工艺路线。
并以重要表面的加工为主线,其他表面的加工穿插其中。
一般次要表面的加工是在精加工前或磨削加工前进行的,重要表面的最后的精加工为放在整个加工过程的最后进行。
2、根据加工批量及现有生产条件考虑工序的集中与分散,以便更合理地安排工艺路线。
9.2.2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_机械制造基础_[共4页]
![9.2.2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_机械制造基础_[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ab3ccf10a6f524cdbf851d.png)
机械制造基础280 (1)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在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资源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经验,并保证工人有良好安全的劳动条件。
(3)制订工艺规程时,要做到正确、标准和清晰,所用术语、符号、单位等都要符合相关标准,并尽量采用国家标准。
4.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1)技术设计说明书。
由技术设计说明书确定产品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等。
(2)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3)产品的生产纲领。
(4)现有生产条件和资料以及其他工艺资料。
9.2.2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该遵循制造出来的零件满足“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基本原则,不能仅凭个人经验。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不同,采用的加工工艺可能存在天壤之别,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应该按照上一节讲述的方法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根据生产类型的不同选用恰当的工艺路线。
2.零件工艺分析阅读零件工作图和产品装配图,以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功用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
然后对零件进行工艺审查,主要审查零件图上的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分析各项技术要求制订的依据,找出其中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以便在设计工艺规程时采取措施予以保证;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否良好。
3.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常用的机械零件的毛坯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粉末冶金件以及成形轧制件等。
零件的毛坯种类有的已在图纸上明确,如焊接件,有的随着零件材料的选定而确定,如选用铸铁、铸钢、青铜、铸铝等,此时毛坯必为铸件,且除了形状简单的小尺寸零件选用铸造型材外,均选用单件造型铸件。
对于材料为结构钢的零件,除了重要零件如曲轴、连杆明确是锻件外,大多数只规定了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这就需要工艺规程设计人员根据零件的作用、尺寸和结构形状来确定毛坯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产品零件图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资料
零件图是制定工艺规程的最基本技术依据,而与之有关的技术资料则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零件图中各项技术要求的实质。为了制定出合乎要求的工艺规程,必须认真分析零件图,找出零件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的技术要求,从而为选择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奠定基础。
2.选择毛坯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技师学院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文/王德涛
编辑︱杨晴︱E-mail:******************
论坛
DISCUSSION大家谈
在选择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拟订工艺过程,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及工艺装备拟订工艺过程就是要确定工序的内容及其进行的顺序。在初步拟订工艺过程时,只绘制工序草图,在草图上标出用粗线代表的被加工表面以及尺寸线和用字母代替的工序尺寸数值。
二、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
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始的。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由此可见,制定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
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有了规定的生产纲领,才能据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组织生产,才能合理地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才能在拟订工艺过程时确定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的程度。此外,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也都要与生产纲领相适应。
OCCUPATION
106
2010 8
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在编制工艺规程时,可能会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选择设备:一种是为新设计的车间或新设计的工厂选择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投资的多少、生产纲领的大小以及预测的经济效益选择技术先进的、最合适的设备类型。另一种是在老厂现有设备的条件下选择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供选择的设备数量较少,所拟订的工艺过程和工序内容应当和现有设备及现有生产条件相适应。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添置一些必要的设备。
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为了把零件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3.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4.绘制工序尺寸网络、计算工序尺寸
绘制工序尺寸网络图示为了便于查找所需要的尺寸链关系,而计算工序尺寸是按照尺寸链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
5.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确定切削用量,就是确定最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以及切削深度,以便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高的生产率。
6.填写工艺文件,完善工序图
上述几个工序完成后,要具体填写工艺文件,包括机械加工综合卡片、毛坯协作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协作加工卡片、技术检验卡片等;还要完善好工序图,检查是否有尺寸的标注遗漏等。
3.毛坯资料
零件的机械加工是从毛坯开始的。毛坯的类型对零件
的工艺过程和工序的内容以及基准的选择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始拟订工艺过程时,必须首先确定所用毛坯的形式。零件的毛坯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如铸造、锻造制造。工艺人员应当熟知各种各样的毛坯制造方法、各种型材的材质和规格。
4.可能有的设备及各类设备手册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一个零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