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政策研究_赵云峰

合集下载

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对策

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对策

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对策一、产能过剩问题的背景及原因分析钢铁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然而,近年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 供需失衡导致产能过剩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受需求减弱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许多钢铁企业将生产能力扩大到了超过市场所需要的水平。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面临着某些地区对中国进口钢材采取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导致出口市场减少。

2. 技术落后难以转型升级我国部分钢铁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地区开始涌现,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成本以及灵活运作等手段,对我国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企业形成竞争。

3. 环境压力削减产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推动,限制和强制关停高污染、低效益的钢铁企业已成为必要措施。

环保限产政策导致部分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停产,使得整个行业供应增长进一步受到抑制。

二、供给侧改革对策面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我国采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解决之道。

通过去产能、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措施,旨在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效率,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去产能是刚性任务我国政府明确指出,去产能是当前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通过关闭落后、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并引导兼并重组,实现钢铁行业规模调整。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煤炭、电解铝等相关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去产能行为向其他领域扩散。

2. 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钢铁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同时,政府也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为行业革新注入活力。

3. 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在外交层面上,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沟通,并寻求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参与者。

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方案

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方案

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方案一、背景介绍钢铁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这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找科学可行的缓解方案。

下文将从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和促进转型升级三个方面进行细致论述。

二、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1. 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可以有效减少钢铁产能过剩。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并监督执行,推动不符合环保标准和安全条件的企业退出市场。

同时,要加大对优质、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2. 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增强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务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兼并重组进程。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作用,确保兼并重组符合市场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三、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1.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门槛和产能调整机制,避免新建冒然扩大产能。

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产能审批标准,加强对新项目的审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防止过剩产能再度增长。

2. 建立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钢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市场发挥基础性决定作用。

通过逐步放开价格管制、鼓励竞争和市场化交易等手段,实现钢铁产品价格真正反映供需关系,并引导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生产。

四、促进转型升级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支持创新活动。

同时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2. 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钢铁企业应该从低附加值的大宗商品型钢铁生产转向高附加值的特种材料和高端制造业。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

五、总结面对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和促进转型升级是缓解方案的重要举措。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波动,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 市场需求不足过去几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钢铁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这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足,而钢铁产能过剩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2. 产能扩张过快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的增长,一些企业在产能扩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增产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3. 重复建设在一些地区,由于政府的重点支持和资源倾斜,导致了过多的钢铁企业在同一地区重复建设,造成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4. 技术水平不高与国外的钢铁企业相比,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技术上并不成熟,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待提高。

这导致了在同样产能下,我国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国外水平,造成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二、政策建议1. 减少产能扩张针对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政府应该加强对新产能的审批和引导,减少产能扩张。

可以通过限制银行贷款额度、提高新建项目门槛等方式来控制新产能的增长。

2. 优化产业结构在减少产能扩张的政府应当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通过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 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优化产能布局,提高整体产能利用率。

这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监管政府应当加强对钢铁产能的监管,对已有的产能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能。

5. 提高国际竞争力政府要加大对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困境与调整方案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困境与调整方案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困境与调整方案一、产能过剩困境的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乡建设的蓬勃发展,钢铁需求量迅猛增长。

然而,由于投资热潮和政策扶持的推动,钢铁行业产能也快速扩张。

大量冗余的产能导致供需失衡,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困境。

首先,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钢铁生产对高耗能和高污染,巨大投入导致了资源浪费。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

其次,产能过剩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于竞争加剧,价格下跌严重侵蚀了企业利润空间。

许多企业陷入亏损状态甚至倒闭。

最后,产能过剩影响全球市场秩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其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给其他国家的钢铁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产能过剩通过出口倾销等方式,进一步扰乱国际市场秩序,引发了贸易摩擦。

二、应对产能过剩的调整方案1. 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淘汰机制,并加大对落后产能的处置力度。

同时,鼓励现代化和高效率的生产设备投资,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节能减排。

2. 实施结构性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推动钢铁行业结构性调整。

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产品特色、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中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市场需求向高品质产品转变。

3. 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政府应该给予钢铁企业更多支持和激励,鼓励其进行转型升级。

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绿色生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投资。

同时,提供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发展新兴市场和拓展国际合作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是中国内部的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因此,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新兴市场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5. 健全监管机制为了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出现,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钢铁行业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钢铁产能过剩。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1 过度投资与扩张过去几十年里,钢铁行业经历了持续的扩张和投资。

为了满足国内和全球不断增长的需求,许多国家纷纷投资建设新的钢铁厂和扩大产能。

然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这些投资和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

1.2 保护主义政策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钢铁产品的进口。

这种措施旨在保护本国钢铁行业,但却限制了全球市场的平衡和发展。

因此,保护主义政策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

1.3 制度和管理问题一些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导致钢铁行业内部存在资源浪费和生产不规范的情况。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2.1 价格下跌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使得钢铁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

这给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导致利润率的下降。

2.2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由于价格下跌和利润率下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一些企业甚至不得不停产或破产,导致失业问题的加剧。

2.3 环境问题钢铁生产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过剩的产能导致更多的钢铁企业开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

三、应对产能过剩的措施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减少过剩产能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来解决问题。

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引导钢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

3.2 国际合作与协调针对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协调,制定共同的政策和行动计划。

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国际市场的平衡,可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3.3 推动绿色钢铁发展发展绿色钢铁产业是解决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钢铁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引言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钢铁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挑战,这不仅给企业带来诸多困扰,也对整个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了压力。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1.需求减少: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全球钢铁需求量减少。

2.技术进步:自动化生产设备与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引入使得单位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3.投资过度: 由于较低利润率和长期回报周期,钢铁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往往通过提高规模达到降低成本目标。

三、影响1.资源浪费:长时间运转不足以满足全新建计划住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

2.价格下跌: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导致钢铁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进一步损害了企业利润。

3.行业竞争加剧:由于产能过剩造成了激烈竞争,钢铁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份额争夺。

四、解决方法1.产能压减与去产能(1)推动技术升级: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经济和资源消耗,并改善产品质量。

并逐步淘汰落后设备。

(2)国家政策引导与扶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支持。

(3)合并重组: 通过促使小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减少过多分散竞争带来的损失。

在整个行业中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2.拓展出口市场(1)开拓新兴国家市场: 根据全球需求变化趋势及国家对外关系发展战略调整出口方向, 主动将已形成的过剩产能向具备潜力和需求的新兴市场转移。

(2)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与其他钢铁生产主要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并探索共同开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3.结构调整与升级(1)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品牌知名度以及推广先进制造业模式,实现从提供低成本产品到提供高价值产品的转变。

(2)拓宽用途范围: 针对传统用途外,积极寻找绿色环保、轻量化等领域的应用,并投资研发创新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我国钢铁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1. 产能过剩问题的背景分析过去几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大量投资和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生产能力。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需求逐渐下滑,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

过剩产能不仅浪费资源,还给企业和相关利益方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2.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过剩的产能导致钢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其次,过剩的产能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过剩的产能还影响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为了有效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几点应对策略供参考:3.1 中央政府的引导中央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和企业秩序。

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行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减少过剩产能。

3.2 优化企业布局钢铁企业应通过优化企业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可以采取减少产能、停产冷拔等措施,以减少市场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3 拓展国际市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钢铁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3.4 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钢铁行业应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和维护行业规范。

同时,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自律,防止过度扩张和乱竞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内部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产能调整和结构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去几年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过快,投资膨胀导致产能快速扩张,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

其次,技术更新不及时,部分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三,钢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导致产能过剩。

第四,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市场需求下降,部分出口型钢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治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战略。

该改革通过降低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首先,要积极推进钢铁企业的淘汰出局,通过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那些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退出市场。

其次,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另外,还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三、加强产能调控与海外市场拓展钢铁产能调控是缓解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制定合理的产能指标,引导钢铁企业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扩张。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推动钢铁产品出口,减少国内产能需求。

四、促进供需结构平衡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实质上是供需结构不平衡的表现。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关系,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特色化方向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1. 引言1.1 我国钢铁产业现状我国钢铁产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钢铁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国钢铁产业现状可以说是“矛盾重重”。

一方面,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钢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不断下滑。

我国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量居高不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产品之一。

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面对这一困境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1.2 过剩产能的定义过剩产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生产的产品超过市场需求量,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的现象。

在钢铁产业中,过剩产能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过剩、产量过剩和库存过剩。

产能过剩不仅会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市场混乱等问题。

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3 问题的严重性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我国已经变得愈发严重,对整个产业和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过剩的产能导致了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产能过剩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产业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势在必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调。

近期,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要想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仍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瓶颈之一。

在宏观经济政策、工业政策、企业改革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下,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逐渐趋向稳定发展的迹象。

本文就钢铁行业如何化解过剩产能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工业政策的逐渐调整,在去产能过程中,煤钢行业治理成果显著。

2017年底,全国粗钢产能没有超过1.15亿吨,是2013年底的3/4。

然而,2019年1月份,钢价却有所回升,行业发展略为回暖。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长期以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有7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5%。

同时,随着炼钢厂的增加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方案1.政策方面:从宏观层面入手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钢铁行业发展需求的引导和调控。

因此,在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1)巩固去杠杆,大力压缩企业杠杆率,加强供给侧改革。

(2)控制新增产能,明确公告关停市场出售,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3)完善钢材出口主管部门,开展贸易救济行动,强化钢材产业监管。

2.企业组织方面:加强自律和协同(1)重视标准化管理,合理调整销售结构,降低产能过剩。

(2)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协调和沟通,避免互相竞争,协商化解过剩产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培养员工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加强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和协商。

3.科技方面:创新技术、加强管理科技创新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一环,在钢铁行业中尤为重要。

(1)推动科技创新,研发高新技术,提高产能利用率。

(2)加强视力管理,通过人性化管理,减少因视力的原因引起的工伤。

(3)提高员工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化解过剩产能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需要在政府、企业和科技创新方面共同努力。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钢铁产业一直以其规模庞大、产能过剩的特点闻名于世。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钢铁产能迅速增加,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不到70%,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产能过剩不仅导致钢铁行业的恶性竞争加剧,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依然难以根本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监管执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整合成为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必然选择。

在本文中,将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参考。

2. 正文2.1 过剩产能的成因需求不足是造成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持续疲弱,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产能过剩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过去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过度扶持钢铁产业。

这导致了企业盲目扩张产能,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政府的过度干预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

部分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设备陈旧,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

这使得钢铁生产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力受到挑战。

技术落后和低效率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能过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个健康、稳定的钢铁产业需要各方的合作,共同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2.2 政府的相关政策政府在应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政府出台了限制新增产能的政策,通过减少新建项目的批准数量和项目规模,有效遏制了产能过剩的继续膨胀。

政府实施了钢铁行业的去产能计划,对那些无法达到环保标准、技术水平低、效益差的企业进行淘汰和整合,以缩减过剩产能。

政府还加大了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政策规定进行生产经营,避免产能过剩问题继续恶化。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钢铁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基础工业原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1. 供求失衡:全球市场上钢铁产能持续扩大,而需求增速却相对疲软。

尤其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

2. 产能过剩的传统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钢铁行业发展采取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战略,长期以来养成了以“大而全”为目标的传统观念,过多的投资致使产能水平大幅提高。

3. 政府的激励政策:一些国家政府实施过多的激励政策,包括提供廉价融资、减税和出口补贴等,导致更多的钢铁企业扩大产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4.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对于钢铁产品实行限制和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扭曲和生产过剩。

二、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1. 坚定调整产能:钢铁行业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引导,推动产能削减和优化。

钢铁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钢铁行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钢铁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监管与执法:各国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倾销和低价倾销现象,减少市场扭曲因素。

4. 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向高品质和高端市场发展。

同时,进一步发展钢铁回收和再利用产业,降低资源消耗。

5. 发展绿色钢铁: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钢铁产能过剩

钢铁产能过剩

钢铁产能过剩近年来,钢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不仅在中国,许多国家也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这种产能过剩不仅对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还对整个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钢铁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需求不足: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放缓,建筑、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的需求下降。

同时,国内外市场上钢铁产品的替代品也越来越多,如合金材料、塑料等。

2.产能扩张:过去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钢铁产业,投资大量资金扩大产能。

这种过度投资导致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尤其是中国,由于基建投资增长迅速,钢铁产能被过度释放。

3.出口压力:由于全球市场竞争激烈,钢铁企业出口压力增加。

为了保持市场份额,许多企业通过低价倾销产品,加剧了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1.钢铁价格下跌: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

大量亏损企业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2.企业亏损增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许多企业陷入亏损状态。

这不仅削弱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还对就业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3.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大量的厂房、设备等资产被闲置,不仅浪费了投资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1.减少产能:针对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必须通过减少产能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能置换和淘汰落后产能。

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合作: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

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制定共同规则和标准,减少不合理竞争。

4. 拓宽需求领域:通过推动城乡建设、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式,拓展钢铁产品的需求市场。

总结: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产能、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过剩与去产能措施

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过剩与去产能措施

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过剩与去产能措施过去几十年里,全球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竞争日益激烈。

本文将探讨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各国采取的去产能措施。

一、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现状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交通等领域。

然而,全球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钢铁生产量占全球比重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产能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中国市场需求减弱,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

2. 全球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上。

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各国钢铁企业不断降低价格,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3. 钢铁行业的环境压力:钢铁生产是一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产能过剩不仅令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也进一步加剧了环境压力。

二、全球钢铁行业去产能措施为了应对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去产能措施,旨在调整供需关系,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中国的去产能行动: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去产能行动。

通过关闭“僵尸企业”、整合钢铁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手段,中国成功减少了产能过剩问题。

2. 欧美国家的反倾销措施:面对来自中国等国的低价钢铁倾销行为,欧美国家纷纷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加强对进口钢铁的限制,以保护本国钢铁产业利益。

3. 全球合作与协调:一些国际组织和平台,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通过促进全球钢铁行业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去产能措施的挑战与展望虽然各国纷纷采取了去产能措施,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就业问题: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裁员行动,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受影响的工人能够得到适当的再就业安置,避免社会不稳定。

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近年来,中国钢铁业一直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钢铁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产能过剩问题也一直是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一)政策刺激下的过度扩张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

钢铁行业的投资项目也得到了政策支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GDP,通过扶持钢铁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这造成了钢铁生产企业的过度扩张,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

(二)低效率、高污染的工艺技术中国钢铁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污染排放也比较严重。

此外,由于钢铁企业的规模大、结构复杂,而且资源和资金的成本相对较低,让钢铁企业很难从生产过程中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二、影响产能过剩的问题(一)钢铁价格下跌由于过量的投资导致了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钢铁的供给过剩就必然导致价格下跌。

2015年,中国钢铁价格不断下跌,成为了世界上价格最低的污染行业之一,这对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二)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加剧钢铁行业是重污染行业之一,在过度扩张后,其污染排放和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生态和环境问题不止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以环境改善为导向的政策也对钢铁企业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中国钢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钢铁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多重问题的困扰。

中国的钢铁企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一)推进绿色发展推进清洁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投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采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来提高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二)降低过剩生产能力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去产能”政策,进一步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企业也应该适当出售其中的产能和生产线,避免将剩余产能过度挤压到市场中。

(三)加强规范引导加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创新型、高效型及社会责任型的企业文化建设。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国内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扰。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 产能扩张过快钢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出于迎合市场需求及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普遍存在着产能扩张过快的情况。

大量的钢铁企业纷纷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线和设备,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2. 市场需求不足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市场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更加突出。

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钢铁行业的主要消费领域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需求下降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3. 技术进步不适应市场需要部分钢铁企业在新技术的引入以及生产线改造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技术滞后性使得市场上的钢铁产品附加值较低,价格竞争激烈,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1. 市场价格压力产能过剩使得市场上的钢铁产品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日益激烈。

价格下跌不仅直接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对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2. 环境资源消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构成挑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剩产能的运行会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导致对原料、能源等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也难以避免。

3. 企业的生存困境产能过剩问题使得钢铁企业面临生存的严峻挑战。

既要应对市场价格下跌的压力,又要承受高成本和债务压力,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

一些小型钢厂甚至不得不关停或破产,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1. 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钢铁行业可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解决。

这包括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钢铁产能过剩如何破解

钢铁产能过剩如何破解

钢铁产能过剩如何破解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令人担忧。

大量的钢铁企业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依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下滑,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造成钢铁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政绩,盲目鼓励钢铁企业投资扩产,忽视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企业也能轻易进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再者,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减少,而国内钢铁企业未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规模,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

要破解钢铁产能过剩的难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制定严格的产业政策,提高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上马。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再单纯以经济增长指标为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加大对违规建设钢铁项目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盲目扩产的势头。

企业层面,要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市场层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避免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加剧。

同时,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的退出机制,对于那些经营困难、产能落后的企业,要引导其有序退出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过去几年来,我国钢铁业发展迅猛,产能规模不断扩张。

这使得钢铁行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造成产能过剩。

全球经济发展乏力,钢铁需求不足。

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导致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创新能力。

这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在某些领域更加明显。

一些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投资规模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政府应出台措施引导钢铁行业调整结构。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加强与钢铁行业协会的合作,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行业内的技术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钢铁行业的规范和监督力度。

鼓励行业内企业加强自律,遵守市场规则。

建立健全行业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淘汰或整合,减少产能过剩。

加强对行业内违法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应加大对钢铁行业的监测和预警力度。

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行业的供需情况。

对于产能过剩的迹象,要及时发出预警,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避免产能过剩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政府应制定产业政策,引导钢铁行业向高端发展。

鼓励企业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开展钢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

加大对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投入,推动钢铁行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复杂多样。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等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引导和监督,鼓励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改造,推动行业向高端发展。

只有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使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产能过剩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所造成的问题,这在钢铁行业尤为突出。

本文将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1.需求端减弱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下降。

国内市场由于投资放缓和消费结构升级,对钢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导致产能过剩。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彻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钢铁行业,改革的成效有限。

许多落后的钢铁企业依然存在,产能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

这些企业没有被有效淘汰,导致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3.地方政府的过度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和增加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量投入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钢铁行业的扩张。

这种过度支持导致了产能过剩,严重扰乱了市场。

4.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产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内钢铁企业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

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使得国内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

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案探讨1.加强产能调控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调控,依法依规对过剩产能进行清退。

通过优化和整合企业,淘汰落后的产能,减少市场供给,使供求达到动态平衡。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政府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的力度,提高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3.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国产品牌和形象。

4.加强国际合作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与机制建设,促进国际市场合作与规则制定,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平衡。

钢铁行业推动钢铁产能过剩治理的管理规则

钢铁行业推动钢铁产能过剩治理的管理规则

钢铁行业推动钢铁产能过剩治理的管理规则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钢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不容忽视,给行业发展造成了许多困扰。

为了有效治理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推动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钢铁行业的管理规则势在必行。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规则。

一、调整钢铁产能规划要治理钢铁产能过剩,首先需要对钢铁产能规划进行调整。

在制定产能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行业技术创新的进步。

政府应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鼓励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同时控制新增产能扩大。

产能规划应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环保目标相一致,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确保产能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二、加强钢铁行业准入门槛为了规范钢铁行业发展,应加强准入门槛的管理。

政府应设立严格的审批和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

钢铁企业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环保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合理配置资源,避免盲目扩张。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秩序。

三、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为了优化行业结构,减少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应积极推动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钢铁企业间的合并与重组。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退市机制,对亏损严重、无法继续经营的钢铁企业进行淘汰和整合,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益。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管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增加。

为了治理产能过剩,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

同时,钢铁企业也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荷。

五、引导钢铁行业的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钢铁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推动钢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策与战略摘要: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是产业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成熟的阶段性表现。

合理的产能过剩程度有助于市场充分竞争,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的现状的分析,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从国家政策方面分析产能过剩,以及国家对于产能过剩出台的政策及分析。

关键词: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政策研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部分工业行业投资常年高速增长,产能急剧扩张,在国民经济降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今天,产能过剩矛盾异常突出。

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作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点行业,而钢铁是重点行业中的重点。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是产业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成熟的阶段性表现。

合理的产能过剩程度有助于市场充分竞争,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过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化解产能过剩阶段,或者将产能转移至欠发达国家,或者关停富余产能,总之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要通过绝对数量的削减才能达到化解产能的最终目的。

一、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现状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不少国家扶持钢铁企业,全球钢铁过剩产能持续扩大,拖累了钢铁行业利润增长。

2008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较2007年猛增52.3%至3.58亿吨,在2009年达到峰值5.79亿吨,后虽有回落,于2011年降至4.26亿吨,但2012年又反弹至5亿吨。

到2013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达5.17亿吨,较2000年的2.29亿吨翻了一倍还多。

过剩产能导致全球钢铁行业的开工率持续滞留在健康水平以下。

2008年至今,全球钢铁行业开工率均在80%以下,2009年一度下滑至68%,未来数年还将维持75%的低开工率,远低于92%的健康水平。

随着未来几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长放缓,而许多新的钢铁企业陆续投产,产能过剩会持续拖累全球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

2012年底,我国已具备粗钢产能9.76亿吨。

根据中钢协跟踪炼铁炼钢工程建设项目,2013年投产炼铁产能2500万吨左右,炼钢产能2000万吨左右。

到2013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将达到10亿吨左右。

按中钢协预测,今年全年钢产量将达到7.82亿吨,产能利用率将达到78%左右,78%的产能利用率算不算过剩呢?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产能利用率的合理水平有不同的标准,欧洲以75%,日本以78%作为产能利用是否充分的界限,美国以78%-83%作为产能正常利用区间,高于上述分界线即认为产能充分利用。

2013年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78%左右,按照欧洲标准我国不存在过剩,按照日本标准正处于分界线,按美国标准处在产能正常利用区间内。

衡量我国产能过剩的标准应该是多少?钢铁工业产能利用率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趋势基本一致,10年来产能利用率和销售利润率呈阶梯式下降,2003-2007年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3%-85%之间,而销售利润率在5%-6.5%之间;2008-2011年产能利用率在80%-81%之间,销售利润率在2%-3.5%之间;2012年产能利用率年下降到75%以下,销售利润率进一步下滑到2%以下。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09-2011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处于微利,2012年全行业亏损,2013年钢铁主业仍然处于盈亏平衡边缘。

如果以钢铁工业微利状况下的产能利用率作为衡量是否产能过剩的标准,应该是2008-2011年的产能利用率80%-81%,低于80%即存在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还要考虑资源、环境承受能力。

近期,我国雾霾天气多发,环境污染问题受到更广泛关注,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将不再只是关注单一环保指标或者某种污染物含量,还要考虑区域范围内综合污染物排放承受能力,超过区域内环境承载能力的污染物排放,即使达到环保标准,也将对区域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受到制约。

这样,某些钢铁比较集中的地区必将受到更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即使产能100%利用如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也有可能成为产能过剩区域。

二、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分析为切实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工作,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转型升级,使之尽快走上健康运行轨道,国务院于2013年10月15日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我国钢铁产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要求、原则及目标《意见》共分为“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分业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政策研究□赵云峰(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天津300191)120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4年9月施策”、“政策措施”和“实施保障”六大部分,《意见》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主要产能过剩行业的现状以及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性,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同时国内需求增速趋缓,国内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钢铁行业尤为突出。

到2012年底,我国钢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2%。

明显低于国际正常水平,由于过高的供给压力导致钢铁企业利润大幅缩水甚至亏损。

产能过剩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钢铁行业的正常运行,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将这一工作积极稳妥的推行下去。

《意见》明确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要求、原则及目标,未来我国将严格控制过剩行业的新增项目,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压缩过剩产能;通过5年的努力,使钢铁等行业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表现为企业数量众多,同质化竞争激烈,供给量远超需求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各地为提升当地经济目标,大量建设钢铁项目,使业内经营秩序愈发混乱。

通过《意见》所明确的原则目标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从政府层面着手,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盲目建设钢铁项目的现象有望得到遏制;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也将加速推进,由于国内钢铁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较为分散,给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众多小型钢厂往往难以进入监管范围,这也是造成违规项目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而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由大型钢企合并小型钢企进而形成企业集团,不仅降低了管理难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钢铁产能盲目建设,最终使淘汰产能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我国钢铁产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在“主要任务”部分中,《意见》详细给出了淘汰工作所要达到的相关任务目标,包括“遏制产能扩张”、“优化产业结构”等八个主要任务,从遏制、清理、淘汰落后产能到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发展空间、加强创新动力等多个方面,可以发现各个任务目标均针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现状及特点,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未来发展任务,使相关企业有据可循。

任务中特别提出,到2015年底前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可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一任务目标的达成又与遏制产能、清理违规产能等目标紧密联系,这就需要钢企全方面落实淘汰工作,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另外,任务还包括推广钢结构、研发高新钢铁技术等细化内容,我国钢铁企业应根据具体任务所列事项,找出自身问题所在,将各项目标落到实处,逐步改变企业乃至全行业的低迷局面。

3.我国钢铁产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分业政策在“分业政策”中,《意见》分别针对钢铁、水泥等儿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提出具体意见,使相关行业及管理部门在未来工作中的重点更加明确。

对于钢铁业,《意见》指出,我国将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在建筑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中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强度高强钢筋,替代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等低品质钢材;从“分业政策”中可以进一步发现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转型重点,一是区域性的结构调整。

我国钢铁业分布不均,有些地区钢铁企业过于集中,还有些地区由于资源限制,不再适合发展钢铁工业,那么对于钢铁企业的区域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国不少钢铁企业已经有所动作,开始对沿海地区进行布局,逐步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区域发展,以期拥有更为便利的生产与贸易环境,同时不少钢厂也纷纷搬离了原址,由城区转向周边郊区,以减少钢铁工业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二是高强钢筋的推广。

这方面我国也已经出台过多部政策法规要求淘汰低等级钢筋、加快推广高强钢筋的应用,而《意见》的再次强调更显示出高强钢筋对于钢铁行业转型的重要性,淘汰低等级钢铁产品,逐步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产品过渡成为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4.我国钢铁产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应政策措施与保障内容《意见》的最后部分给出了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相应政策措施与保障内容,其中与钢铁行业相关的内容包括:修订完善钢铁行业准入条件;开展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动态监测,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措施;对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率先建立钢铁、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信息库,并与国土、环保、金融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协同监管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不难发现,钢铁行业面临的限制条款将更为严格,对于不能达标的企业惩罚措施也更为严厉。

《意见》的发布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钢铁业来说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显示出政府部门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决心,可以预见我国钢铁行业即将迎来一轮大规模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措施,力争使钢铁行业摆脱长期的低迷态势,逐步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1]刘玉树.中国钢铁业如何走出金融危机阴影[J].中国外资,2009(18).[2]赵彦秋.国内钢铁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8).[3]杨捷,邱迪.中国钢铁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影响因素及策略[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6).作者简介:赵云峰(1983年-),男,天津人,管理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212014年9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