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说(1)(4学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阴盛则阳病” 证候表现也由实寒证发展为寒盛兼
阳伤的虚实夹杂证。 ②寒性凝滞 凝滞(凝结、停滞)——使人体气
血运行迟滞,甚则凝结不通,常出现 疼痛症状。
③寒性收引
收引(收缩牵引),寒邪具有收引拘急
的致病特点。
使肌肤收缩而汗孔闭塞:
恶寒、发热、无汗
使筋脉牵引而拘急不舒:
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2)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侵犯 人体后粘滞在某一部位,阻碍气的运行, 使气机受阻,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阻遏脾胃气机
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便溏、苔腻等症状。
湿为阴邪,湿邪停留体内时间过久,会进 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
脾喜燥而恶湿,湿易困脾,尤其容易损伤 脾阳 肢体困倦、形寒怕冷、泄泻、水 肿、尿少等。
轻扬:升散、向上和向外 致病特点:侵袭人体上部、肌表、腰背
风袭头面部:头项强痛、口眼歪邪 风邪袭肺:鼻塞流涕、咽痒咳嗽
开泄:
疏通、透泄之性。
致病特点:
②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
关节游走疼痛——行痹证 发无定处、此起彼伏——风疹块 数变:变化无常,发病急骤 风温入里而见高热、神昏、惊厥
(1)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凉(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起
病表现实寒证,并易进一步损伤阳气, 出现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寒”, 表现恶寒喜温,遇寒加重,甚至振寒。 如寒邪直中脾胃首先: 呕吐清水,腹泻、腹痛得温则轻。
继而损伤阳气,出现食欲不振、肢冷、 神疲等脾阳内伤的症状。
(三) 湿邪
概念: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 外邪。
湿为长夏的主导气候── 长夏:农历六月。 《素问·六节脏象论》王冰注:“所谓长夏者,
六月也。” 但长夏与暑邪当令季节在时间上有较大重复,
如2004年,五月初四(6.21)立夏,六月二 十二(8.7)立秋。2004年农历六月是公历7 月17日至8月15日,计30天。即有22天的重复
3、2病因与非病因之间具有相对性
七情是人体正常的情绪反映,在异常情况 下可以致病。
3、3病因是治疗的依据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 (一)基本概念 1.六气与六淫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热 (火)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 六淫——六气的异常。 是指风、寒、暑 、湿、燥、热(火)六 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异常的原因:
六气太过或不及——如夏热、冬寒太过或不 及等;
非其时而有其气——不在该时令而出现 了该时令之气候。如秋本应干燥而反 多雨,春应暖而反寒;
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等。
3、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 外感六淫:外感 内生五邪:机体内阴阳失调、脏腑气血津液
失常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 内热(火)的五种病理变化。属于病机范 畴。 (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和环境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三、探求病因的方法 1、问诊求因: 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相关情况,
直接了解病因。 如外伤、情志因素致病 2、辨证求因: 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依据进行综合分析,
推求病因。 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3.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3、1辨证求因是以病因作用于人体后的临 床表现为依据,因而所求之因与实际感受 的病因并不一定统一。
由于湿邪粘着、停滞的性质,故其侵犯人体 后,往往粘着(附着)停滞在某一部位,而 不容易被祛除,所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并反复发作。
湿温病:其病程就比较长(15~45天以 上)。
湿疹:有些人从婴儿时就患病,长大成人 仍未痊愈,某些部位还留有病灶,反复发作
湿痹:可致关节畸型。
④湿性趋下 趋下(湿类于水,趋向于下)—— 湿病的症状
多见于下半身。 如小便淋浊、带下、泄泻、痢疾。
(四) 暑邪
(1)概念: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等特性。
暑为夏季的主导气候,指夏天的炎热 气候。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 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的一段时间。
暑有伤暑、中暑之别
伤暑:起病缓慢,病情轻
中暑:发病急骤,病情重。
暑证还有阳暑和阴暑之分。
②湿性重浊 (1)沉重——湿病多见肢体困重的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头
如裹布帛,
身
如负重物。
侵淫关节肌肉
关节部位酸重疼痛
(湿痹、着痹)
(2)秽浊——多见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洁
③湿性粘滞
粘:粘腻
滞:停滞
其致病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症状方面:
指分泌物和排泄物多粘滞不爽。
大便
黏腻不爽
小便
涩滞不畅
分泌物
黏浊
病程方面:
(三)六淫的各自性质和致病特点 :
(1) 风邪
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外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主导气候) 但四季 常有。故风邪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春季, 但不限于春季。
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犯人体而产生外 风的病证,是外感病因中一种致病广泛、 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阳暑——指盛夏季节感受暑热所致热 病,为阳证。
阴暑——指暑热季节感受寒邪,为阴 证。
阴暑的提法值得商榷。
感邪的情况:阴暑不是真正伤于暑邪, 而是夏月受寒
从症状来看:
阴暑表现为寒证;治疗也多用温药。
(2)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邪,阳盛则热
症状 高热、多汗、烦躁、面赤、
脉洪大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升散、上升 —— 可内扰心神: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发散——暑邪伤人使腠理开泄——汗出 过多而伤津— 气随津泄——气津两 虚
③暑多夹湿
③风性主动 风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④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要、先导之意。
其他五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 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兼夹证。
(二) 寒 (1)概念: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
寒为冬季的主导气候。当气温较低或突然下降, 人体防寒保暖不够,都易受寒而致病。 寒邪致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别:
伤寒——寒邪伤于肌肤,出现表证。 (如恶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等症)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出现里证。 (如寒邪直中太阴,出现腹痛、腹泻等证。)
阳伤的虚实夹杂证。 ②寒性凝滞 凝滞(凝结、停滞)——使人体气
血运行迟滞,甚则凝结不通,常出现 疼痛症状。
③寒性收引
收引(收缩牵引),寒邪具有收引拘急
的致病特点。
使肌肤收缩而汗孔闭塞:
恶寒、发热、无汗
使筋脉牵引而拘急不舒:
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2)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侵犯 人体后粘滞在某一部位,阻碍气的运行, 使气机受阻,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阻遏脾胃气机
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便溏、苔腻等症状。
湿为阴邪,湿邪停留体内时间过久,会进 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
脾喜燥而恶湿,湿易困脾,尤其容易损伤 脾阳 肢体困倦、形寒怕冷、泄泻、水 肿、尿少等。
轻扬:升散、向上和向外 致病特点:侵袭人体上部、肌表、腰背
风袭头面部:头项强痛、口眼歪邪 风邪袭肺:鼻塞流涕、咽痒咳嗽
开泄:
疏通、透泄之性。
致病特点:
②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
关节游走疼痛——行痹证 发无定处、此起彼伏——风疹块 数变:变化无常,发病急骤 风温入里而见高热、神昏、惊厥
(1)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凉(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起
病表现实寒证,并易进一步损伤阳气, 出现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寒”, 表现恶寒喜温,遇寒加重,甚至振寒。 如寒邪直中脾胃首先: 呕吐清水,腹泻、腹痛得温则轻。
继而损伤阳气,出现食欲不振、肢冷、 神疲等脾阳内伤的症状。
(三) 湿邪
概念: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 外邪。
湿为长夏的主导气候── 长夏:农历六月。 《素问·六节脏象论》王冰注:“所谓长夏者,
六月也。” 但长夏与暑邪当令季节在时间上有较大重复,
如2004年,五月初四(6.21)立夏,六月二 十二(8.7)立秋。2004年农历六月是公历7 月17日至8月15日,计30天。即有22天的重复
3、2病因与非病因之间具有相对性
七情是人体正常的情绪反映,在异常情况 下可以致病。
3、3病因是治疗的依据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 (一)基本概念 1.六气与六淫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热 (火)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 六淫——六气的异常。 是指风、寒、暑 、湿、燥、热(火)六 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异常的原因:
六气太过或不及——如夏热、冬寒太过或不 及等;
非其时而有其气——不在该时令而出现 了该时令之气候。如秋本应干燥而反 多雨,春应暖而反寒;
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等。
3、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 外感六淫:外感 内生五邪:机体内阴阳失调、脏腑气血津液
失常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 内热(火)的五种病理变化。属于病机范 畴。 (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和环境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三、探求病因的方法 1、问诊求因: 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相关情况,
直接了解病因。 如外伤、情志因素致病 2、辨证求因: 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依据进行综合分析,
推求病因。 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3.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3、1辨证求因是以病因作用于人体后的临 床表现为依据,因而所求之因与实际感受 的病因并不一定统一。
由于湿邪粘着、停滞的性质,故其侵犯人体 后,往往粘着(附着)停滞在某一部位,而 不容易被祛除,所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并反复发作。
湿温病:其病程就比较长(15~45天以 上)。
湿疹:有些人从婴儿时就患病,长大成人 仍未痊愈,某些部位还留有病灶,反复发作
湿痹:可致关节畸型。
④湿性趋下 趋下(湿类于水,趋向于下)—— 湿病的症状
多见于下半身。 如小便淋浊、带下、泄泻、痢疾。
(四) 暑邪
(1)概念: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等特性。
暑为夏季的主导气候,指夏天的炎热 气候。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 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的一段时间。
暑有伤暑、中暑之别
伤暑:起病缓慢,病情轻
中暑:发病急骤,病情重。
暑证还有阳暑和阴暑之分。
②湿性重浊 (1)沉重——湿病多见肢体困重的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头
如裹布帛,
身
如负重物。
侵淫关节肌肉
关节部位酸重疼痛
(湿痹、着痹)
(2)秽浊——多见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洁
③湿性粘滞
粘:粘腻
滞:停滞
其致病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症状方面:
指分泌物和排泄物多粘滞不爽。
大便
黏腻不爽
小便
涩滞不畅
分泌物
黏浊
病程方面:
(三)六淫的各自性质和致病特点 :
(1) 风邪
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外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主导气候) 但四季 常有。故风邪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春季, 但不限于春季。
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犯人体而产生外 风的病证,是外感病因中一种致病广泛、 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阳暑——指盛夏季节感受暑热所致热 病,为阳证。
阴暑——指暑热季节感受寒邪,为阴 证。
阴暑的提法值得商榷。
感邪的情况:阴暑不是真正伤于暑邪, 而是夏月受寒
从症状来看:
阴暑表现为寒证;治疗也多用温药。
(2)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邪,阳盛则热
症状 高热、多汗、烦躁、面赤、
脉洪大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升散、上升 —— 可内扰心神: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发散——暑邪伤人使腠理开泄——汗出 过多而伤津— 气随津泄——气津两 虚
③暑多夹湿
③风性主动 风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④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要、先导之意。
其他五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 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兼夹证。
(二) 寒 (1)概念: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
寒为冬季的主导气候。当气温较低或突然下降, 人体防寒保暖不够,都易受寒而致病。 寒邪致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别:
伤寒——寒邪伤于肌肤,出现表证。 (如恶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等症)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出现里证。 (如寒邪直中太阴,出现腹痛、腹泻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