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分析广西的山水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山川之美

——从美学角度分析广西的山水之美

古语有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1] 广西山水,自古以来以山水之美誉于天下,于是便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称。广西之美,美在山水。就像古人对于山水的美的要求,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高山,流水,白云相映成趣,流水清澈,山傍着水,水绕着山,山水相伴,美不胜收。而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广西的无上财富。这些青翠的山川,给广西穿上了一层自然淳朴的外衣。

就自然美的存在领域而言,它存在于自然中,凭借自然而存在,是自然形态。是反璞归真之美。它具有自然的属性。这个自然是与社会对称的自然。从美学上来说,美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750年,鲍姆迦通在他的《美学》第一卷中指出,美学是感性学或感觉学,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说,山水之美是因了欣赏它的人,才显现出来的。比如我所知道的许多山里人也不觉得山野美。张家界的风景对于城里人来说是很美的,因为那儿有奇妙的山峰和溶洞、人迹罕至的原始风光,这些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对于厌烦城市生活的人来说,那就更美。但是当地人却不怎么觉得张家界的山野美。有报纸报道说,张家界是一位香港人发现的。才听感到奇怪,难道一直住在那儿的当地山民不知道有张家界?但是后来的事实的确说明,张家界出名和繁荣的确得益于那位香港人的宣传。至少我们可以修正说,那位香港人发现了张家界的美。为什么当地人不怎么欣赏那种山野美呢?原因是:那是贫穷劳累的地方;在当地人看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一切说明,美感和需求、缺少或不满足相关。我们欣赏的都是我们缺少的,从而乐于接近的。这一结论也可以从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找到证据。古代诗人陶渊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赋,其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故事《桃花源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陶渊明之所以觉得那种意境美,是因为他生活在战乱年代,曾经当官。他为了逃避战乱和官场斗争――这些可能危及生命,于是极其向往田园生活。表面上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功利无关,但是,追求安全的生存环境就是追求最大的功利。现代人之所以欣赏陶渊明描写的田园风光,也无非是因为人向往没有精神压力的田园环境,渴望逃避喧闹的城市生活和污染的城市环境。于是广西之山之水便成了人们眼中的美景绝景。所以,也可以说,山水之美其实也是人们赋予它的。

换一个角度,坦白的说,广西的山水,尤其是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异缤纷的岩洞,清澈流淌的江水,环绕其旁的青山。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山水山水,山本来就是要和水在一起,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美妙。古人言:“山因水而润泽,而亮丽,而妩媚,而灵秀,而气韵生动;水因山而激荡,而屈曲,而多姿,而幽渺,而温厚醇和。山不可无水,水不可无山,山水相映、相衬、相生,方可气象万千。”广西山水的独特之初就在于

它的山和水是不可分割的,有山的地方必定有水,有水的地方必定有山,有山有水才造就了广西闻名于世的绝美景色。而这样的美景更是需要深厚的文化来表现,在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独特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给广西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自然之美常常需要深厚的民族文化作为依托。广西就是依借着它举世无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深远的民族文化享誉天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