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寨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寨村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全村面积2.6平方公里。

1993年145户人家,534口人。

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

“农业学大寨”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李先念、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曾相继视察大寨,国外有国家元首、政界要人和友好知名人士,国内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共有上千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大寨,来自海外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的达2.5万多人。

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

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

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

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大寨相继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利用优势,发扬长处,创造条件,开始建立基础工业,建成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地方特产制品厂等,还通过生产原煤等,打开了致富门路,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大寨一段时间里已被人们忘却,知道大寨故事的人已经多乎哉不多也,现在去大寨旅游的人还是不少。

大寨自70年代就开始植树,现在虎头山上已经成林,因此大寨风景优美。

虎头山成了森林公园,12元的门票。

大寨的经济在70年代末,还是中国农村上等水平,他们一个劳动日最高到1.8元,而中国90%以上的农村达不到这个数,0.8元就算好的大队了。

现在大寨的产值过千万元,纯利润不知多少,村民生活在中国农村算是中等偏上水平,估计有60%的农村不如大寨。

但是比起山东好点的村子,要差一大截。

大寨在1963年遭受特大洪水,其中故事已经被媒体不厌其烦地报道,当时村子大部被水冲毁,只剩下9户窑洞,大寨人没有接受国家的任何救济,白天上地里劳动,郭凤莲带人负责扶起被冲倒的玉米,因为这得了“铁姑娘”的称号;晚上收工时从陈永贵带头,社员们往家背石头,背够了就晚上盖房子,没占用种地时间,就盖起了新村。

当年受灾没减产,照样向国家交粮食,
还建起了新村,真是惊人。

现在的大寨村还是1963年盖的房子,也许是故意留作特色,也许是实力真的不济,总而言之仍是1963年的房子。

现在走进大寨,就如走进了70年代的画报。

大寨在80年代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上面几派工作组,终于摧毁了大寨的集体,经济崩溃。

而不被注目的大邱庄等地没有解散集体,富了起来。

等到90年代,仇恨大寨的人相继退出政治舞台,郭凤莲得以重建大寨集体经济,这时大势已去,乡镇企业已经遍地开花,任何产品都供大于求,留给大寨的空间不多了。

大寨办了几个厂,现在都进入困境,媒体曾报道过的毛纺厂已经停产,衬衫厂还有,大寨的主要经济收入一个什么厂,因为口音问题我没听懂。

第二个收入来源是小煤矿。

山西省打击小煤窑很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不许开,但大寨的留下来了,显然有照顾在里面。

总的来说,村办企业不景气,没有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村里不少人没有忙碌的工作。

五一黄金周,是农闲时间,大寨妇女都在做小买卖,卖点旅游品,主要是布虎、手织拖鞋、袋装的杂粮什么的。

无所事事的男人不少,这在人们熟悉知的从前那段大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那时候大寨人常年都在苦干,在各种岗位上勤奋地劳动。

这一点与山东大不相同。

山东农村里极少有闲散的男劳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习惯。

大寨没有食品厂,但是却出售大寨牌的醋、酒、饮料等等,大概是与人联营的。

现在以大寨为标记的商品很多,不少是出自县城,昔阳县城旁边建设了一个“大寨工业园区”,许多东西是出自那个地方,而不是村里。

标记大寨的产品科技成分不多,与其它商品比较起来,外表和包装很普通,性能也没有独特之处,因此纯竞争起来,没有什么优势,如果他们能比别人多销一点,无非是靠大寨的牌子。

曾经有一个故事,80年代批大寨很凶的时候,油品正短缺,昔阳县利用大寨的牌子,到大庆想弄点油,大庆接待人生气地对他们说:“要是大寨来要油,要多少给多少。

你们昔阳来,一滴也没有。

你们天天批判大寨那么来劲,怎么要东西的时候,就不批判大寨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大寨的优势:人们对大寨的感情,但这种优势只能一时不能一世,如果产品本身过不硬,别人不能总看大寨二字和你订合同。

在大寨,能看到山东来的下煤窑的工人,却看不到多少聘来的知识分子,我觉得这是一大不足。

山西虽然落后,但是人穷“志”不倒,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大寨也不能免俗。

在山东,只要是靠勤奋的劳动挣来的钱都是光彩的,因此山东人四处搞建筑,住在工棚里,汗流浃背地工作在脚手架上,不认为低人一等,但山西人就不这样,在地里苦累不怕,干建筑、下煤窑之类则不耻一干,因此山西人根本不外出打工。

大寨人指给我看远处一个山东打工崽时的神色,包含着不屑、可怜、鄙夷,表达了他们对于工业的观念
大寨的农业技术不很先进,比如他们的地膜运用不如山东这样普遍。

山东农村几乎种什么都要放地膜,而大寨的地里没有,我觉得如这样干旱的地方,更需要地膜来保持水分,减少挥发。

大寨的农业技术曾经是领先全国的:50年代的单产,山东80年代才普遍做到,他们摸索出来的耕作方法,让美国人看了也赞叹不已;他们70年代就有了喷灌,山东90年代才在少数地区出现,至今也未普及。

大寨的生活水准在山西农村是很领先的,房子虽然旧,但村民家里都自己进行了装修,窑洞用水泥重新做过墙面、地面。

家家都有了29英寸彩电,有自来水,卫生间,但是电话还不是很
普及。

村里没有IC卡电话,只能用201之类的密码。

村里有一个邮局,并不办理长途电话业务,因此,没手机的外人在大寨打电话没法子想。

大寨的村子非常卫生,干干净净,这在山西是很不多见的。

大寨人从来很讲环境,从前的年月里,全国都是地富反坏分子扫街,唯独大寨是干部扫街,下雪天派人扫雪给工分,为此还与四清工作队产生过矛盾。

这也领先全国几十年,如今中国许多省城都没多少清洁工,街道大部靠风雨清扫,农村更无从谈起。

大寨的家里都有卫生间,有浴盆,但都没有厕所,解手要到村外的公共厕所去,晚上起夜自然不方便,因此农户家里都自备一个桶,早上起来再到外面去倒。

这与大寨的环境有关,大寨很缺水。

大寨和太行山所有的农村一样,水资源奇缺。

从前费尽力气战天斗地修的蓄水池、小水库,只解决种玉米的问题,大寨至今仍是种玉米,没法种耗水大的水稻、小麦,绿化也是只能种树,不能搞要不停浇的草坪,家里当然也就不能搞抽水马桶。

解决全县水问题的根本方案是“西水东调”工程,当年工程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痛骂工程是劳民伤财的“蠢事”,轰动全国,“学大寨是劳民伤财”的说法基本是从这文章来的。

工程被迫停止,一停就是20年,现在已经重新上马,也许过几年再去大寨,水资源解决了,大寨就彻底是另一个样子了。

大寨人的伙食很好,天天有肉。

他们很会做菜,比许多城里人都做得好。

主食有米饭和面条,他们种玉米,但早就不用吃玉米了。

大寨人并不象传说中的山西人一样爱吃醋,他们很少吃醋。

吃饭习惯和陈永贵时代一样,不是在饭桌上,以菜碟子为中心,而是将菜放在饭上,和大学生一样,端着碗到处走着吃。

集中的地方是村里的大柳树下。

那株柳树全国有名,旧社会时一个妇女在路上检了一个玉米,被地主吊在树上活活打死,后来陈永贵常常集中村民在树下忆苦思甜,媒体报道中这株树被常常提起,大寨展览馆里的照片,许多有这株树,陈永贵和大家一起在树下吃饭,同时谈心、商量事,其作用类似天安门广场,但同时又是饭场,吃饭同时就是社交活动。

旅游的人多的时候,大寨人就不走出院门,在家里吃,但是总是不用饭桌,在家里也是和大学生一样饭上放菜端着吃。

他们这种分餐方式倒是很符合有关人士的提倡。

大寨人的道德水准是非常领先的,他们既有山西人普遍的善良、厚道,又没有山西人普遍的欺诈,非常诚实,在大寨买东西,不用担心离谱的漫天要价。

什么东西都不用侃价,给钱就行,错不了的。

村有村风,大寨这种高水准的道德,也不知是大寨从前做出功业的基础还是结果,也不知是陈永贵造就了优良的村风,还是优良的村风造就了陈永贵。

大寨人普遍厌恶政治,他们被反复无常的媒体搞烦了,问到从前的政治往事,年轻人就说那时年纪小,老年人就说不是干部,最后都是不知道三个字。

即使是晚上两个人在窑洞里,他们也是缄口不言。

大寨人知恩必报,很中国。

虎头山上,曾经有惠于大寨的国家领导人、作家、诗人,都建亭修墓纪念,更不用说陈永贵了。

在政治压力很大的时候,他们为陈永贵建墓立像,懂一点工程的人都能看出花费了多少钱财。

陈永贵是个复杂人物,他辛勤一世,是全国头号劳模,又从一个农民贵为副总理,引发多少人的妒恨。

他参加了76年的政变,背叛了欣赏他、给他荣誉的人,但又很快成为政变者的靶的,几乎被关进秦城监狱,最后
网开一面,没有坐牢,在一个小农场默默结束了人生。

无论别人如何评价他,但大寨人只认他的功绩,无畏地将他奉为大好人,永远纪念他。

大寨的道路修得很好,全村都铺了柏油,村外的公路也是柏油,山路则是石头阶梯,可以脚不沾泥地浏览整个虎头山,还可以到地头。

世人皆知大寨是“七沟八梁一面坡”,从前都修了梯田,现在不一样了,除了狼窝掌以外,七沟里的梯田大都改种了树,退耕还林。

但是走到狼窝掌,看看前人留下的石坝,还是想流眼泪。

这些东西现在搞算不得什么,有风钻,有水泥,有农用运输机动车,但大寨改造耕地条件是1953年开始的,从那年一战狼窝掌,想想那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什么都很原始,采石、运石、砌石完全是纯手工的劳动,老英雄贾顺才一生挥锤击石,以至于手变得畸形,不仅重重老茧伤痕,而且既不能伸直也不能握成拳,保持握锤把的状态,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外国人握着他的手,都唏嘘不已,他在世的时候,谁能握一握这扬名世界的手,那是莫大的荣幸。

如今,大寨的前一辈人,也就是互助组时代的劳动力大都已经做古,贾顺才也已经离世,不可能再有幸握他的手了。

他的老伴宋立英也是有名的英雄人物,现在开了一个旅游品商店,身体很硬朗。

只有狼窝掌的层层石坝,还在向人们述说着往事,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记录。

无论你是否赞赏大寨精神,是不是想如大寨人那样活,石坝和梯田都在说明:我们的民族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种精神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

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

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我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

“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其中也被极“左”思潮利用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