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解读
探析基层综合气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探析基层综合气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摘要: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气象业也获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综合气象服务,不断提升基层台站的服务水平和发展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层综合气象业务的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基层综合气象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基层气象;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建议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气象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给气象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随着新时代气象业的不断发展,基层台站综合气象服务已成为其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努力提升其服务质量,以满足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1基层台站综合气象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气象工作的人才稀缺目前,我国气象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大多数基层站台气象部门缺乏专业的气象人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由于人才短缺,许多气象工作人员不得不承担多项职责,造成工作不严谨和失误频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受到传统气象业务的影响,缺乏自主创新和学习能力,加上基层气象管理部门在管理和培训方面的落实不力,使得员工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气象测报水平不够准确,严重阻碍了基层台站的综合气象业务的发展。
1.2气象业务的管理体制不完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基层气象台站将重心转移到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管理上,但却忽略了对地面气象的测报工作,导致气象测报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气象工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执行力,观测工作人员也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对气象测报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从而使得气象测报设备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天气观测资料的特殊,加之天气不灵活性、奖惩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员工的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基层台站综合天气业务的发展。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主要任务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主要任务(一)发展多轨道业务1.天气业务。
天气业务包括0-10天天气及相关气象衍生灾害预警预报、10天以上延伸期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以及相应的观测、信息处理和服务等。
改革重点是: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促进灾害性天气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突破;完善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业务,建设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对突发性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四维资料同化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加强和规范水文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业务。
天气业务实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布局。
2.气候业务。
气候业务包括月、季、年和年际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与诊断、短期气候预测、气候系统影响评价、气候应用与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
改革重点是:建立滚动的气候预测业务,丰富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建立短期气候数值模式和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系统,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加强气候应用服务以及气象灾害普查、区划和评估能力建设,为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提供咨询服务;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的调查、评估、监测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快北京区域气候中心建设,争取早日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候中心。
气候业务以国家、区域、省三级为主,实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布局。
3.气候变化业务。
气候变化业务包括年代际及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估、应对措施以及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撑等。
改革重点是:加强部门内外联合,建立集气候变化预测、预估、评估、应对和技术支持于一体的业务体系,形成系列业务产品;开展当前和历史气候变化事实的检测,提供权威数据;提高气候变化预估水平,在国际上提供有代表性的预估产品;开展我国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的综合评估,加强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工作,为气候变化外交谈判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气候变化业务以国家、区域两级布局为主,省级在上级指导下开展影响评估等工作。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管天为民追求卓越
(五)进度要求
1、2005年9月20日前,各试点单位完 成改革方案制定并报批。 2 、从 2005 年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 会后到2005年11月底,进行改革试点。 3 、 12 月上旬,总结试点经验,并上 报中国气象局党组。 4 、 2006 年开始,按照 2006 年全国局 长会议部署继续推进改革工作。
(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 了以天气、气候业务为主体、以“四大功能块”(气象综 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 预测系统和气象信息技术服务系统)为特征、五级(国家 级、区域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分工的业务技术体制, 形成了由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和气象科技服务与 产业组成的气象事业格局,为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和了气 象大国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历史性推动作用。
管天为民追求卓越
(六)试点组织 1、改革试点工作由局党组统一领 导,体改办负责,各试点单位具 体组织实施。 2、鉴于试点工作时间紧、要求高、 任务重,特别是区域中心改革工 作量大,各试点单位领导班子要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稳妥推进。
管天为民追求卓越
三、中国气象局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总体方案
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 改革方案的总体思路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各项改革 的逐步推进,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 出了迫切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和国家各 项改革接轨,争取主动权。
(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发挥气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作 用、对国家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对可持续 发展的前瞻性作用,深入实施部门“三大 战略”,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出了 必然要求。
管天为民追求卓越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气象部门是气象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监测和预报天气状况,提供气象服务。
目前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气象服务要求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基层气象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将会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服务质量。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可以是加强基层气象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
可以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基层气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在气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基层气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滞后和不足。
这将影响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预报模型的建立和验证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对基层气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基层气象部门在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不足。
气象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目前基层气象部门在服务群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灾害预警、气象咨询等方面,基层气象部门可以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提供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
还可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气象服务联动机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基层气象部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于多个部门和单位都涉及到气象服务,在管理方面容易出现重复、冗余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减少重复管理和冗余工作。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不足、服务群众不足以及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与社区等的合作、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对策。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升基层气象部门的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国务院批转中央气象局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的通知-国发[1980]130号
国务院批转中央气象局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批转中央气象局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的通知(国发[1980]130号一九八0年五月十七日)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央气象局《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
为促进气象工作现代化建设,适应气象工作专业性强、站网布局分散、情报资料传递集中等特点,气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由地方政府领导为主改为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是必要的。
目前可按报告所提精神进行初步调整、改革。
关于全面改革问题,请中央气象局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出具体方案。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解决好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具体问题。
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建国三十年来,我国气象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已有过几次大的变动。
一九五三年由军队系统改为地方政府领导;一九五八年实行体制下放,除业务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外,人财物等统归地方党政领导。
一九六二年,吸取前一段权力下放过多,人财物管理不便,业务工作有所削弱等教训,又收归气象部门为主领导。
一九六九年中央气象局与总参气象局合并,气象部门归同级革委会领导,人财物等归地方管理。
一九七三年,中央气象局与总参气象局分开,省以下气象部门实行以地方党政领导为主的管理办法。
当前全国除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安徽、内蒙古、黑龙江、四川、宁夏等省(区)已改为以省、自治区气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外,其他省、市、自治区仍在实行地方党政领导为主的体制。
最近,在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长会议上,各地同志对气象体制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现行体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气象部门承担的任务往往与保证任务完成的各项措施(人员、经费、物资)相互脱节,不利于业务建设和干部队伍的稳定,不适应气象工作专业性强、站网布局高度分散、情报资料传递要求高度集中、技术规定严格统一的特点,不适应气象业务建设和现代化的需要。
现行体制下有效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策略探讨
现行体制下有效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策略探讨发布时间:2021-12-29T09:11:16.02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冯变变陶列林丽华汪诗琪[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气象服务也愈来愈重视,现如今,普通的气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日常需求,于是在不断进步中,逐渐演变成了丰富型的气象服务模式,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但是因为国外的气象服务模式逐渐抢占了中国市场,再加上国内一开始的不重视,逐渐在专业气象服务事业上失去了优势,国外的气象服务给我国专业气象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重新占领市场,务必研究如何在现行体制下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而努力,为此提出了以下策略,以供参考。
冯变变陶列林丽华汪诗琪黄石市气象局 43500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气象服务也愈来愈重视,现如今,普通的气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日常需求,于是在不断进步中,逐渐演变成了丰富型的气象服务模式,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但是因为国外的气象服务模式逐渐抢占了中国市场,再加上国内一开始的不重视,逐渐在专业气象服务事业上失去了优势,国外的气象服务给我国专业气象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重新占领市场,务必研究如何在现行体制下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而努力,为此提出了以下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服务;现行体制;专业能力引言由于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头正猛,我国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气象事业也不例外,在先进的气象技术下,气象服务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现如今气象预报能力愈来愈强,为满足于人们的日常需求,逐渐延伸出了丰富的多样化的气象服务。
当气象预报能力愈来愈强大的时候,逐渐遇到了瓶颈,在此同时,人们的需求并不会随之减少,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出行工作都急需气象服务加持,所以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刻不容缓。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气象部门作为国家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基础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应急救援等重要职责,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实践中,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
本文将从问题所在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业务范围窄,职能单一基层气象部门在业务范围上多数集中在基础气象观测和预报预警上,对于其他气象应用业务的覆盖较少,导致其业务范围相对窄小,职能单一,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2. 信息化水平偏低部分基层气象部门信息化水平偏低,信息化设施落后,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等环节存在瓶颈,影响了业务的高效运行和服务水平,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3. 人才素质不高基层气象部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气象业务需求,影响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 预警准确性有待提高在气象预警方面,部分基层气象部门由于监测设备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预警标准滞后等问题,导致气象预警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影响了对突发气象事件的应对能力。
5. 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基层气象部门对社会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对于用户的需求反馈不及时、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导致社会满意度较低。
二、对策1. 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基层气象部门应拓展业务范围,加强应用气象业务的开发和推广,为农业、交通、地质、生态等领域提供更多气象服务,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2.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更新设备设施,提升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等能力,推动业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业务运行效率。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术和应用能力,推动气象服务由传统的技术服务向信息服务、决策支持服务转变,同时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气象专业人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
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必须对气象业务的技术体制进行改革,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下面将提出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气象业务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是推动气象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
要加强气象科研机构的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大对气象观测、预报、预警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气象模型和算法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交叉合作,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气象业务的创新发展。
二、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气象业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离不开大量的观测数据支持。
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各级气象观测站点和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同时,加强对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应加强对气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高对气象事件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气象业务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对气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气象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对气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要优化气象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气象事业,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气象服务队伍。
四、推动气象业务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气象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要推动气象业务的智能化发展,研发智能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和预报模型,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气象预报算法,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要加强对智能气象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气象业务的改革不能仅局限于国内范围,要加强与国际气象组织和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气象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83.03.29•【文号】•【施行日期】1983.03.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组织实施。
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气象部门从一九八三年起将进行管理体制第二步调整改革,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2〕51号文件第八条“以国务院业务部门为主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它们的体制变动、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紧缩等问题,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商同地方政府提出改革方案报国务院批准”的规定,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的方案,并在今年一月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后又征求了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意见。
气象部门的机构改革将与管理体制的第二步调整改革结合进行。
计划一九八三年第三季度前完成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地区气象部门两级的机构改革,一九八三年冬或一九八四年春完成县一级气象部门的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配备好领导班子,精简行政机构的层次,加强业务、科技、教育管理等职能单位,充实事业单位的技术力量。
争取经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气象部门的机构设置趋于完善、合理。
改革方案如下:一、配备好领导班子气象工作科学技术性很强,服务面涉及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部门,目前气象部门领导班子中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领导班子的配备,在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的同时,应当更强调知识化、专业化。
在调整配备领导班子时,要特别注意选配具有气象大专程度的干部任一、二把手,在班子内懂专业的干部应达到二分之一,并在近几年内逐步达到三分之二。
雷达气象业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
雷达气象业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一、引言雷达气象是现代气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雷达技术可以实时观测大气中的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为气象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雷达气象业务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推动雷达气象业务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升雷达气象业务的准确性、实时性和服务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2. 原则:(1)科技创新:推动雷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观测和分析能力。
(2)信息共享: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实现雷达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3)服务导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气象服务。
(4)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标准体系,提高雷达气象业务的规范性和效率。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1. 雷达技术创新(1)研发新一代雷达技术: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新一代雷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雷达观测的精度和分辨率。
(2)智能化升级: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雷达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
2. 数据共享与交流(1)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统一的雷达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
(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气象组织和其他国家气象机构的合作,共享雷达技术和经验。
3. 服务优化与升级(1)个性化预报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
(2)优化服务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提高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便利性。
4. 规范管理和标准体系(1)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雷达气象观测和业务管理的标准体系,确保业务的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雷达气象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建立科学的人员培训和管理机制。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1. 组织实施:成立雷达气象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
探析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探析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摘要: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是要促进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气象观测和综合气象保障等业务的综合化、集约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能力的提高,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全面的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服务。
本文针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发展现状展开论述,综合分析了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可行性的改进意见,以促进县级综合气象服务的深入开展,为大众提供更加良好的综合气象服务。
关键词:县级;综合气象业务;问题;发展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综合气象业务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县级气象综合业务作为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进步对提高我国整体气象综合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高效开展,提高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精确性,充分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作用,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了便利,也避免或降低了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国致力于推动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改革发展,以实现基层气象的现代化。
我国县级气象综合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气象观测质量得到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也逐渐显著,进而增强了人们对气象综合服务的满意度。
但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各项业务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现状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发展坚持着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安全服务。
近年来,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也不断增强,一方面随着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气象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目前我国自动气象站已经基本全面覆盖了乡镇,自动化气象观测系统能够更全面、准确的对气象要素进行采集、传递,提高了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的精确性,同时自动化气象站还可为农业等行业提供专业的气象数据监测,农业生产者可根据气候变化信息,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并能够及时了解气象灾害信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以降低农业的损失;另一方面县级气象综合保障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县级气象部门拓宽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传播渠道,使天气预报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给所有信息使用者,同时还建立了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处理体系,发挥了气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联动机制,能够快速应对气象灾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办发49号文件解读
国办发49号文件解读首次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四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解读:国办49号文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这对中国气象局正在进行的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该文件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这是对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强调要千方百计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增强气象服务能力是真正把握住了政府和社会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是在切实地履行气象部门的职责,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这一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环节。
该文件结合我国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实际,提出了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重点工作方向,即,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特别是要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首次明确提出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解读:该文件要求抓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工作。
该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发布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的任务,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
该文件在《气象法》规定发布“公众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专项气象预报”的基础上,要求及时发布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
该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建设任务。
该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完善海洋气象广播系统,进一步畅通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的具体要求,切实解决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气象部门是我国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已成为促进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措施。
然而,相应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人才流失、技术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严重阻碍着气象工作的长远发展。
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帮助气象部门更好地推进综合业务改革,确保气象工作的长远发展。
一、人才流失问题基层气象部门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现象,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方面,基层气象部门薪资待遇水平偏低,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一些年轻人面临着被安排在山区做预报员、气象观测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环境比较差、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其不愿意进入该行业。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提高薪资福利水平基层气象部门应提高薪资福利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制定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薪酬结构,使得薪资可以与人才的能力水平相适应。
并且,适当提供其他福利,例如提供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可以更好地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二、提高基层工作环境基层工作环境常常相对艰苦,特别是那些处于山区或偏远地区的岗位。
对于一些岗位,可以提供优质工作环境,例如提供优质住宿、卫生间、照明、饮食等条件,使得员工更加愿意参与到基层工作中来。
三、加强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基层气象部门可以推出一些有吸引力的计划和项目,例如引入一些新型气象信息的技术和设备、提供针对年轻人的职业培训,这些措施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该行业中来。
二、技术不足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气象部门所需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一些基层气象部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甚至还在采用以前的传统工作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化气象工作的需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制定科技创新计划,鼓励和支持基层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以适应现代化气象工作的需要。
鼓励技术创新像培养员工一样重要、让科技创新成为气象部门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作为气象服务的最前沿,承担着气象观测、预报、预警等重要任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基层气象部门面临着诸多问题,综合业务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
本文将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基层气象部门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 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气象部门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普通高中或中专学校,其气象专业学历不足,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现代气象服务的需要。
2. 设备陈旧落后。
基层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设备大多数已经使用多年,性能陈旧,影响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信息化水平较低。
基层气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滞后,缺少现代化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使得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社会大众。
4. 业务软件不完善。
目前很多基层气象部门在业务软件方面尚未完善,导致气象数据处理和业务办理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气象服务的质量。
5.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各级政府对基层气象部门的投入不足,导致其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难以满足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对策
1. 提高人员素质。
加大对基层气象部门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各类气象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气象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的问题主要是人员素质、设备设施、信息化水平、业务软件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基层气象部门的支持力度,推动其综合业务改革,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基层气象部门的综合业务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国家的气象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2.26•【字号】深府办函〔2015〕35号•【施行日期】2015.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深府办函〔2015〕3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气象局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2月26日深圳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气象局〈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4〕185号)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服务民生、造福社会,发挥优势、先行先试,大力发展科技气象、精细气象、民生气象,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预警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我市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
(二)发展思路。
1.强化大网络体制。
与全国和全省气象科技业务大网络进一步融合,通过与深港、深莞惠等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气象灾害联动联防的效益。
2.突出大部制优势。
发挥深圳气象“一市一局一台”的集约化高效率优势,通过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延伸到基层。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实现气象与天文、科技与服务、业务与科普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彰显大服务效益。
构建多元化、跨行业的共建共享、共研共用的气象服务体系,提供精细化、广覆盖、多渠道、个性化的服务产品,适应社会基本气象公共服务的需求。
市、县两级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那么 ,市 、县 两级气象 部 门如何 在科学 继承 中锐 意
创新 ,实事 求是地 推进 改革 ,山西省 f 临汾市 气象 局 在省局 党组 的指导 下做 了初步 的探索 和实 践 。
l 着力打 造一 支适应 新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务体 的 人才 队伍
山西省临汾市下辖 l 个县市 , 个国家气候观 象 7 1 台、4 国家 气象 观测一级 站 、1 个 国家气象 观测 个 2 二级站 。“ 三站 四网” 建设提 出了一站多功能 , 一人多 专 的要 求 。 山西 省 临汾市 气象 局业 务从 业人 员 10 8 人, 本科 学历 l 8人 , 大专 7 4人 , 在人 才 的分布上 呈 现 向市局 和平川 县局相 对集 中 的 “ 洼地 ” 效应 , 构 结 和 布局均不 甚合 理 。
收 稿 E期 :0 6—1 t 20 1—2 1
…三站 四网 ’ 是与 时俱进 的产 物 , 意义非 同一 般 , 决 不是传 统的观 测所能 涵盖 的 。“ 三站 四网” 的建 设是
建 国以来 规模 最大 的 、 根本 意义 上改 变我们 业务 从 格 局的 台站改革 和建设 工作 ,不仅对 硬件 ,而且对
软件 、 员素质 都有非 常高 的要 求 ” 人 。在 新业务 的 布 局中, 八条 轨道业 务 每一条业 务无 不与 基层 台站 相
知识是 人 内涵 、素养 的根基 ,也是 经 济交换 中
利益 的筹码 。人们 的行为 总要 受“ 趋利 最大 化 ” 维 思 的支 配 。 近几 年 , 续学历 教育 蔚然 成风 , 继 全市有 3 2
台的人员 技 术要求 上迈 开新 的一 步 。另外 ,我们 还 邀请 驻 山西 省气象 局气 象报 记者 、山西师范 大学文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气象部门是我国气象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气象服务的任务。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基层气象部门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在综合业务改革中,基层气象部门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能力不足、政策法规缺乏、技术设备滞后等。
为了推动基层气象部门的综合业务改革,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一些基层气象部门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培训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人员稳定性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增加员工的培训机会,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配置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信息化技术设备,提高数据采集与传输效率,提升基层气象部门的科学研究和服务能力。
强化综合服务能力。
基层气象部门在综合业务改革中,应注重提高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
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共同开展综合服务。
可以通过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气象科学素质,提升社会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完善政策法规。
基层气象部门在综合业务改革中,需要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共同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明确基层气象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要及时跟进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变化,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为基层气象部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推动技术设备升级。
基层气象部门在综合业务改革中,要注重提升技术设备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应用。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实现气象信息的及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和效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关于深化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改革的意见【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气办发字[1988]第022号【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发布日期】1988.07.21【实施日期】1988.07.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关于深化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改革的意见(1988年7月21日)(国气办发字〔1988〕第022号)为了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在总结前一阶段气象科技研究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气象局加快和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现提出以下进一步深化气象科技研究体制改革的意见。
自1985年9月,国家气象局下达了《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后,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改革方案》的总体设想基本上符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也是可行的,从而推动了气象科技研究事业的发展。
两年多来,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突出表现在:(一)明确了气象科技研究的方向,拓宽了气象科技研究工作领域。
许多研究所在完成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技研究任务的同时,开辟了一些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实践证明,气象科研机构实行“两个面向”,即面向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是正确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是符合气象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的。
(二)在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气象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特别是科研攻关)中的主力军作用,摸索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做出了一些重要贡献。
(三)通过为经济建设部门服务,为经济发展做了一定贡献,同时使气象科研单位的经费得到部分补充,对搞活研究所、减少对国家拨款的依赖、增强研究机构自身发展能力、改善科技人员生活起到一定作用。
(四)部分基层气象台站,通过“短平快”项目和其它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业务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和改善了科研管理,初步引进了竞争机制,实行择优支持,研究课题普遍实行了合同制,课题组试行了组长与成员双向选择制,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了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解读1.如何认识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气象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气象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不断引入气象领域,使气象业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深入实施部门“三大战略”,继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
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等体制改革,深化气象事业结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地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进行改革。
2.我国现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天气、气候业务为主体,由气象综合观测、信息网络、基本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信息技术服务四大功能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构成的业务技术体制,对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现行业务技术体制逐渐显现出与现代气象业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有:(1)气象业务专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拓展的业务尚未形成规范化体系;(2)业务发展科技支撑薄弱,科研和业务有效结合的机制尚未很好地建立;(3)综合观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台站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运行监控和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4)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尤其是短时临近预警系统和应急服务体系不健全,预报分工不合理,逐级业务指导能力不强,重复建设严重;(5)现代化技术保障体系薄弱,资料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标准化建设滞后;(6)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科技素质不高。
3.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全面贯彻“三气象”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立足部门,面向行业,创新体制,增强能力,用“四个一流”保证“一流服务”,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什么?按照“实事求是、深入研究、突出发展、抓大放小”的方针,既从战略高度谋求发展,又面对现实研究和解决现行业务技术体制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稳妥实施。
(1)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紧紧围绕发展,革除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实现气象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部门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各项改革等因素,正确处理好现实与需求的关系,立足有限资源,实现有限目标。
(3)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加强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国家到县五级的关系,使各级业务都得到发展。
(4)坚持重点突破,积极稳妥。
既突出调整业务布局、完善技术体制和改进运行机制等改革重点,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5.如何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推进改革。
进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战略研究成果的一项具体举措,是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从理念层面到运筹层面的一项具体举措,是一个从求真到务实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求为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之真,务建立多轨道业务技术体制之实,从国家需求出发,从能力建设入手,坚定不移地拓展业务服务领域,提升气象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求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业务服务能力之真,务建立研究型业务技术体制之实,构建科研与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的科技含量;求现代化速度、规模、质量、效益之真,务建立集约化业务技术体制之实,统筹规划、统一配置资源要素,切实优化业务布局与各级分工,着力实现强强联合;求中国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之真,务建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之实,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上着手,树立大开放、大合作的新观念,主动吸收国内外气象科技的最新成果,打破围墙、加强合作。
6.如何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坚持“深入研究”的方针?深入研究,就是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实质,从产生问题的根源上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治本之策。
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必须以宏观的视野和深入研究的态度,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明确,避免改革的盲目性,增强改革的把握性。
一是必须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准确认识和把握改革所面临的有利和制约因素。
二是必须深入研究资源和条件,准确认识和把握气象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是必须深入研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和把握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四是必须深入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认识和把握气象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7.如何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坚持“突出发展”的方针?突出发展,就要以改革促发展。
一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坚决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
改造主观世界是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思想观念不到位、不正确,改革就不会一帆风顺。
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以及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一种习惯。
要坚决克服急于求成、过于浮躁的激进思想,以及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这样一种习惯。
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业务服务发展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做法:照搬照抄,盲目发展;高筑围墙,贪大图全;重物轻人,重硬轻软,重建设轻管理。
不考虑基本国情、投入条件、应用能力和使用效益,全盘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做法,所有的资源和条件都强调自己掌握,既不善于利用别人的资源,也不乐于把自己的资源为他人所用,进而形成地区封锁、部门封闭,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劳动,等等。
以上这些束缚发展的做法如不改变,整个气象事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再好的业务技术体制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现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
但是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下,这样的体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拓展领域战略实施三年以来,新的业务服务发展不快,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基础业务支撑,特别是探测的支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现行体制是为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量身定做的,新的业务融不进去,并且这样的体制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信息、科技和人才的充分流动,继而造成科研与业务“两张皮”、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
8.如何理解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抓大放小”的方针?抓大放小,就要找准改革的难点和切入点,抓住根本性问题,打通关键环节,以求重点突破。
一是着力铺好轨道。
其关键环节包括:明确轨道的牵头单位,提升轨道的科技含量,提高轨道业务水平,完善轨道运行机制。
二是着力提升气象业务能力。
其关键环节包括:国家级的业务能力,要增强各类业务产品开发能力,对下业务指导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区域级的业务能力,要通过国家级和区域级业务能力的提升带动省级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基层台站的业务能力,包括基层台站的综合观测能力及对上级气象台预报预测产品的解释应用能力。
三是着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其关键环节包括:服务的科技含量,要改变传统的预报代替服务这一做法,提高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针对性;服务产品的分发与传递,要强调“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重视弱势群体的气象服务,发挥中央气象台在提升气象服务形象乃至整个气象部门形象上的先天优势,以及华风集团在公众媒体服务上的专业优势;服务的机制,通过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必须着力加强公共服务能力,要绝对避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影响群众获得所急需的气象服务的能力。
9.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巩固和提升气象事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近期重点发展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农业气象与生态、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雷电等多轨道业务体系。
(2)形成科技创新促进业务发展的研究型业务,实现科研和业务有机结合,提高队伍科技素质,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科技含量。
(3)建立资源高度共享、相互支撑的业务体系,优化业务布局和分工,调整业务组织结构,实现集约化发展。
(4)形成开放式业务体系,加强部门内外和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社会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
10.如何理解“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业务技术体制?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业务技术体制。
多轨道强调事业发展的外延,业务和服务的拓展。
从长远看,八条轨道甚至更多轨道业务都要开展,每发展一条轨道,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就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集约化解决的是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发展的重点体现在综合观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开放式解决的是体制与机制问题,以增加事业发展的活力。
研究型重在事业发展的内涵。
研究型业务要贯穿于观测、信息网络、预报预测和服务各个环节,研究型业务不局限科研,也不局限于“一院八所”,重点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有形无神”和气象业务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开放式的体系包括局校合作、人才流动、信息共享等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打破部门界限,找准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创建全方位开放的气象事业新格局。
11.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八项主要任务是什么?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展多轨道业务、健全综合观测体系、完善预报预测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强化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教育培训和调整业务组织机构。
12.我国多轨道气象业务体系包括哪些?多轨道业务包括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雷电等八轨道业务。
13.我国天气业务的改革重点是什么?天气业务包括0-10天天气及相关气象衍生灾害预警预报、10天以上延伸期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以及相应的观测、信息处理和服务等。
改革重点是: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促进灾害性天气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突破;完善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业务,建设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对突发性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四维资料同化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加强和规范水文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业务。
天气业务实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布局。
14.我国气候业务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气候业务包括气候系统监测与诊断、短期气候预测、气候系统影响评价、气候应用与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