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组态软件控制技术

学分:4

计划学时:72

适用专业:光伏应用技术

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其功能是通过典性的项目任务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设计分析能力、对设计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知识、较强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与后续课程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实训、毕业设计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核心能力。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机拖动及控制》《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等。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电气智能工程师、装配电工、维修电工工作岗位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本课程紧紧围绕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综合性的典型组态软件应用训练项目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实现组态软件应用操作的教学过程。通过完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制作单一任务的组态画面到搭建组态应用任务项目的完整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总结和提升,融理论学习于实践操作过程之中,综合训练学生的设计分析能力,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以实践应用为主旨,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主线,知识点随着实际项目任务的需要引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确保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原有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 有效地达到对组态软件应用知识体系的构建。

1.2具体目标

1.2.1知识目标

了解目前常用组态软件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掌握常用组态软件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及设计流程,会有效地与前后工作程序相衔接。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组态原理及方法,及制作简单工程的组态方法。能独立完成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项目实验。

1.2.2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常用组态软件的设计分析能力,具备常用组态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常用组态软件应用实际应用的综合分析能力。

1.2.3素质目标

通过典型的项目任务导入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对待工作和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注:“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中,要分别体现技能内容及要求、知识内容及要求。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4.1.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程序设计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学习项目,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输入四个学生的成绩,按成绩排序输出、学生成绩排名、根据条件进行学生成绩排名、用指针优化学生成绩排名、学生成绩文件管理、学生成绩单制作等几个学习项目,以子系统的构建和维护实施为能力训练主线,设置对应的实践实操内容,方便实现“教学做”合一,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引入的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1.2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建筑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要注重技能训练过程的考核和结果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同时方便考核。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1.3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

需要。

4.1.4 教材中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4.2.1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4.2.2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为此,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并具有一定的课程设计能力。同时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2.3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能力,加强实操项目的训练和考核,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2.4 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设备器件的结构、控制系统的原理、不易在实训基地实施的操作过程等比较抽象地内容。

4.2.5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利用第二、三课堂作用的发挥。结合学习项目,提出相应的社会实践课题,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

4.2.6 建立与本课程教学项目配套,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2.7 要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相应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4.3.1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4.3.2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4.3.3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