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创造者,每一节好课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如何寓教于趣,如何以简驭繁,如何巧设疑问,如何举一反三,如何精讲多练……要达到如此功力,非冰冻三尺不可。
一、“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一门艺术,其核心是激发兴趣,激起求知的渴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事、因人而异,但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应把握好一堂课的导入。
平平淡淡,僵化无味的导入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
而巧妙灵活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
比如学习《胡同文化》时,中央台的《大宅门》正在热播,而电视剧也便成了学生课余谈论的话题。
于是在上课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这两天大家课余的热门话题便是白家的是是非非起起落落。
大家知道,白景琦笑声落地,《大宅门》的主题曲里即唱到:“蓦然一声笑,推开两扇门”,生活在皇城根儿的白景琦用他的笑声推开了两扇民族大门,在这两扇大门之中,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京都文化,我们学习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后,将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巧问”的艺术
所谓“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启发性,是学生饶有兴趣的,是学生必须认真思考的。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考、研究、争辩、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纠正、补充、引申,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局是写于勒沦落为一个衣衫褴褛、满脸皱纹的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带着他们的女儿躲开了他。
教师讲完这个结局后,可以设问:“假若于勒西装革履、腰缠万贯而归,能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呢?你能以《于勒回来了》为题,描述于勒发财以后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行及菲利普夫妇见钱眼开的情景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组织高潮”的艺术
写小说有高潮,演戏有高潮,教学也应抓住时机,组织高潮,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教师通过一个话题,一个故事,一段情景,把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课眼”挑明,把学生学习上的疑点扩大,把那些存在异议的问题展开,挑起并扩大矛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探求……在《项链》一文中,当讲到玛蒂尔德听到弗莱思节夫人说“我那一挂是假的”时,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流行歌曲描述一下玛蒂尔德当时的感受。
有的用“你说我犯了不该犯的错,心中满是伤痕”表达她的悔恨,也有的用“爱到心破碎,你别去怪谁,只因为项链太美,就算流干泪,伤到底,心成灰也无所谓”来描述她的执迷不悟。
四、“制造悬念”的艺术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象和牵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寻求答案的心情。
这样的导言设计有一种很强的感情冲力,能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带着好奇与紧迫的心情去学习课文。
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我这样设计课堂结束语:“同学们,林冲在大火中到底是不是被烧死了呢?假设没死他又会到哪里呢?要想知道答案,请你们自个儿到‘风雪山神庙’去看看究竟吧。
”通过制造悬念,留给学生无穷遐想的空间,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
为此,教师要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讲”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讲话能力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简洁、鲜活生动的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因此,教师必须在“新”、“深”“鲜”三字上下功夫,想学生所未想,言学生所不能言。
如一位教师在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了如下讲解:“苏东坡远离家乡,但他思念亲人,他的情、他的爱都溶注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借月怀人,对月抒情,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之情,他托月亮带去的是对亲人的祝福……”
六、“教学语言”的艺术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朗读课文《春》第一段时,我提醒学生用如同听到自己盼望已久的好朋友马上要到来这个好消息,跑出门外翘首远望的那种迫切心情来朗读,努力表达出”盼”的感情。
“盼望着,盼望着”,用渐强的语气,渐快的语速。
“盼望”重读,“着”读轻音。
“东风”、“春天的脚步”则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去读。
“来”“近”用重音强调。
经过点拔,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感受,使学生边朗读边觉得如同真的听到春天像好朋友一样缓缓向自己走来的真切、亲近的脚步声,感受到了作者向往春天,渴望新的美好生活到来的真情,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黄源镜,贵州省遵义中医学校)。